登陆注册
1809800000010

第10章 神骨鉴附录(10)

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768一824),字退之,是唐代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人。自谓祖籍昌黎,又称韩昌黎。进士出身,官运多乖,后累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他一生着作宏丰,其主要代表作有《韩昌黎先生集》,计有正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他主要在文学、哲学方向颇有建树。但是,在人才培养和管理方面,也留下了非常有价值的名言和见解。

第一,韩愈提出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韩愈是个孤儿,他在三岁时就失去了父母,依靠兄嫂抚养长大成人。他少年时读书非常刻苦勤奋,睡觉把书当成枕头,吃饭没有菜,就把看书当菜下饭。韩愈从七岁开始倍加刻苦用功,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努力,读遍了尧舜以来的各种书籍。并立志要像古代圣贤皋陶和后稷那样做一番大事业,在作文写诗方面,要超过曹植和谢灵运。他在为官以后,仕途坎坷,尽管多不称心如意,屡遭贬谪,但仍然“酷好学问文章,未尝一日暂废”。他“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元和七年(812),当他担任国子博士(相当于大学教授)时,他教育太学生们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意思就是说,学问专精在于勤奋,荒疏在于游戏,品德行为高尚在于深思,劣迹在于因循懈怠。因此,他要求学生们要勤奋读书,掌握本领,以便使自己能够在将来成为国家所需要的栋梁之才。

第二,关于“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在《师说》一文中,韩愈一方面强调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另一方面,他又通过转引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话后,强调指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学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借以鼓励学生们以能者为师,互相学习,对于年龄大小和出世先后,不必去做计较,对于尊卑贵贱,门第高低,也不必去计较。只要把学问学到手,才能为日后干一番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关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韩愈在《杂说》一文中,对人才管理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把贤能之人比作千里马,把好的管理者比喻为善于相马的伯乐。并且指出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在这里,韩愈既强调了杰出人才,同时又指出只有杰出人才不行,还必须要有善于发现和识别人才的管理者,如果没有独具慧眼的人去发现人才,识别人才,那么人才就会被埋没,被浪费,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那么,人才也就失去其特有的作用和价值。为此,韩愈建议执政者应给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条件和基础,提高他们的待遇,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他说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针对当时一些统治者面对人才而否认人才的做法,韩愈为之非常痛心。因此,他大声喊道:“呜呼!其真无马也?其真不知马也。”

第四,关于“校短量长,惟器是适”的观点。韩愈认为,不仅要十分重视杰出的人才,同时也要重视和善于使用一般人才。他在《进学解》中写道:“……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韩愈举木工为例,使用木材时大木为栋梁,细木则可为椽子、斗拱、梁上短柱、门臼、门上竖短木、门闩和榫子之用。由于用其所长,各得其宜,终于做成了房屋,这是木工的技巧。宰相也是这样,要秉公立正,不计亲疏,善于给各方面的人才提供发挥专长的机遇,他们才能为安邦兴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总之,韩愈在人才培养和管理方面确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为执政者、为后人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借鉴之处。

司马光(1019一1086),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字君实,陈州夏县(今属山西水乡人,世称水先生。仁宗宝元时进士,累迁官至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英宗时任龙图阁学士。治平三年(1066),向朝廷进献所撰《通志》八卷,深得英宗赏识,奉诏设局续修。宋神宗即位后,司马光官至翰林学士,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乃于熙宁三年(1070)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次年,退居洛阳,以书局自随,专心修史。元丰七年(1084)书成。神宗认为此书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元丰八年(1085),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司马光被召人朝主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尽废新法,复旧制。不久便病死,封温国公。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规模较大的编年体通史名着。它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计1;62年的史实。尽管本书多偏重于政治之论,但不乏功力深厚,有诸多可以借鉴之处。在其《卷一》中,对于德才关系的论述,至今仍有指导意义。摘录如下:

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辩,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是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复者多矣!……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上面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才与德是根本不相同的,然而社会习俗往往把二者混为一谈,笼统地称之为贤,这就是不能正确识别人才的原因。天资聪慧,头脑清醒,能力很强,性格刚毅,这些叫做才;为人正大,直道而行,信守中庸,仁爱和平,这些叫做德。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才德兼备叫做“圣人”,才德两无叫做“愚人”。德高而才浅可称为君子,有才而无德只能叫做小人。选拔人才的原则是:如果找不到圣人和君子亲近结交,那么,与其得到一个小人,不如用一个愚人。为什么呢?君子凭借自己的才干去行善,小人就会利用自己的本事来为恶。凭着才干做好事,各种好事都可做到,利用本事去干坏事,各种坏事都干得出来。愚人也想做坏事,但智力不够,力不胜任。譬如吃奶的狗崽要咬人,人可以轻易地制伏它。而小人的智力足以帮助他顺利实现其奸计,勇力足以助长他果断地施展暴力。这好比老虎长了翅膀,其危害是相当严重的。有德之人,人怀敬畏,有才之人,人人喜欢。

喜欢的人就容易去亲近,敬畏的人反而容易疏远。所以考虑人才时就常常为一个人的才能所蒙蔽;而忽略了他德的表现。自古以来,一国的奸臣,一家的孽子,往往都是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身败家破国亡,这样的事例实在太多了!……所以治国治家的人,若能明确区分才、德这两个不同的标准,摆正二者的先后顺序,那就不必担心选拔不到优秀的人才了!

正确处理德才关系,这是选拔使用人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当前,我们选拔干部,必须坚持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标准。坚持德才兼备,必须把德放在第一位。正如陈云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讲话中所指出的:“德才相比,我们更要注意德,就是说,要确实提拔那些党性强、作风正派,敢于坚持原则的人。”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的事业是否真正后继有人的大问题。

王安石是宋代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字介甫,生于1021年,卒于1086年。从1068年到1076年,先后两次为相,辅佐神宗推行新政,使北宋“积贫”“积弱”的政治经济为之一振,被革命导师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之所以能够在比较长的时间里推行变法,并取得较大的成果,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他的人才思想和实践,当是一个重要因素。

王安石非常重视人才。他认为,人才是“国之栋梁”,“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尤其是实行变法革新,就更加需要大量的能够为改革献身的人才。因此,他特别重视人才教育,把学校教育做为培养人才的基础,指出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主张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增加办学经费,革新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把学校办成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对待如何选拔人才问题上,王安石则主张选人“必予乡党序,察举人推其贤能”。就是说要广泛听取众人的意见,从基层和有知识的人当中选拔人才,另外,他十分强调选拔人才必须掌握标准。他所规定的人才标准是“道德于上”;“为国深忧”和“急其民之急”;“通古今,明经术”,“貌、语、行精,作风正派”,“公听并观”,“试之以事”。在人才使用中,王安石主张以德才为用人标准,反对以出身、资历用人。他认为有才不用“犹无有”,因此,发现人才应及时应用。为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强者弱者无不适其任者”,应当铢量其能,不拘文牵俗,不责人以细过而用之。王安石提出要“推己之心而置于其心”,以增强人才的安全感和责任感,激励人才不断进取的自信心;要贵以得士,最大程度地满足各类人才的合理需要。他认为这是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发挥人才聪明才智的重要保证。

王安石强调,要想摆脱国家“积贫积弱”的困境,关键在于当政者能够以史为鉴,坚持举贤任能。他在《临川先生文集·兴贤篇》中写道: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道义,流俗所共知耳。所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

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商之兴也有肿虺、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即微子、箕子和比干等三位贤人)。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即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公、散宜生、南宫适、文母等十位贤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即萧何、曹参、寇恂、邓禹),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藩、李固之众。魏晋而下,至于李唐,不可遍举,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与上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视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与?

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亦古之士民。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巳。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辩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和以尽其效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

在这篇文章里,王安石以商周和两汉各朝的兴衰为借鉴,反复阐明任贤与弃贤的利弊得失,希望当政者能够认识重贤用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对待贤才与小人,坚持重贤用才,只有如此,才能走上国家大治的康庄大道。

另外,早在仁宗嘉估三年(1058),王安石就针对人才的培养和选用方面的流弊,提出了四个“有其道”的理论。即:

一曰教之之道。教之“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的学问,无济于社稷国家大事的学问不教。

二曰养之之道。培养人才要做到“饶之以财,约之以礼,裁之以法”。即官吏薪俸要优厚,要他们知廉知耻,对贪赃枉法者加以制裁。

三曰取之之道。选拔人才不能“听取于一人之口”,授官后“试之以事”进行考察,考察人才不能单凭考试。

四曰任之之道。用人要依据其专长以便“使之得以其意”,实行“考绩之法”,德厚才高者“以为之长”,德薄才下者“以为之佐属”。

王安石的人才管理和培养的主张,当时并未引起宋仁宗的重视。到宋神宗即位后,王安石升宰相之职,便在变法过程中部分地加以推行。他改组太学、小学等各类学校,取消过去以诗赋取士,改为试经义和策试。同时,还设置了经义局,以新思想训释《书》、《礼》、《诗》等儒家经典,颁于学官。对于被录用为官的士子,提高他们的俸禄待遇,使其安心供职,“足以养廉耻,而离于贪鄙之行”。

王安石把对贤才的任弃问题,看成是国家兴衰的大问题,他的“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这句话,历来受到当政者的重视,值得引为借鉴。

再者,王安石还在他的《才论》一文中,提出了“患才不用”的观点。他在这篇文章中说:

天下之患,不患才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夫才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噫!今天下盖尝患无才可用者。吾闻之,六国合纵而辩说之才出,刘、项并世而筹画战斗之徒,唐太宗欲治而谟谏诤之佐来。此数辈者,方此数君未出之时,盖未尝有也;人君苟欲之,斯至矣。今亦患上之不求之、不用之耳。天下之广,人物之众,而曰果无才者,吾不信也。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国家的忧虑,不是怕人才不多,而是怕上层人物不希望人才多;不是怕有才能的人不愿为国家效力,而是怕上层人物不让他们效力。人才是国家的栋梁,得到他们,国家就会安定、昌盛;失去他们,国家就要灭亡、受辱……现在,天下仍在担忧没有可用之才。我听说,战国时期六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时,能言善辩的人才纷纷涌现;刘邦、项羽争雄时期,出谋献策、勇敢善战的人才就不断出现;唐太宗决心治理国家时,一批多谋敢谏的辅佐之臣就投奔于他。这些人才,当那几位君主还没出来的时候,他们也不会被发现,如果人君想求得会才,他们就源源而来了。今天的情况还是这样,忧虑的是上层人物不去寻求人才,不能任用人才罢了。天下如此广大,而且人才济济,却竟然说没有人才,我是不相信的。

对于人才管理,许多古人具有独到的见解。南宋一394一永嘉(今属浙江)人叶适就是其中的一个。叶适(1150一1223),字正刚,因其居住在永嘉城外水心村,世称水心先生。进士出身,屡迁尚书左郎选官、宝文阁学士、通议大夫。是“永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着有《水心文集》、《水心别集》等,后合编为《叶适集》。

叶适对于国家的行政和经济管理有一套比较成熟的见解,在人才管理方面有其独到的见识。叶适认为,人才是国家最重要的资源,选好用好人才是关系国家不衰的头等大事。他强调指出:“欲占国家兴衰之符,必以人才离合为验。”又说国家之用贤才,必如饥混之于饮食,诚心好之,求取之急惟恐不至,口腹之获惟恐不尽。”如果国家有了众多的贤才,并合理地使用他们,那么抗金斗争就会胜利有望,割地赔款之辱就能可雪,一个和谐、协调与完善的社会状态“极”就可能到来,“报之于天下,无不有也”。

同类推荐
  • “存在”之链上的美学:形而上美学的演进史

    “存在”之链上的美学:形而上美学的演进史

    本书是以西方美学的历史进程为中心,研究形而上学的发展变化如何决定着存在论的变化,而存在论的变化又如何影响着美学的形态、方法与主要问题。本书的核心线索是描述“存在”范畴的历史变化如何改变着美学的基本问题与形态,把形而上学史与美学史进行比较研究,从形而上学发展的角度研究美学的发展进程,进而分析一个时代的形而上学如何影响着时代的审美追求,是对美学之存在沦基础的探究,也是对审美的形而上学性的探索。本书所给出的是一种彻底哲学化的美学,是一种“形而上美学”。
  • 告别臣民的路径:个人自由与权利生长逻辑的总体性研究

    告别臣民的路径:个人自由与权利生长逻辑的总体性研究

    自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从臣民到公民的艰难求索历经百年,尽管宪法一再确立公民的法律地位,以明晰的条文赋予公民应有的权利与义务,然而现实中个人不可剥夺的生命财产权与现代法权主体却始终难以生成。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无疑提供了现实而有利的机遇。国家通过对所有制进行结构性分解,从经济领域主动退出,为市场交换体系创造了独立生长的空间与条件,个人利益获得释放,从而有利于利益主体与法权主体的形成,为数众多的社会民间组织也因此得到了发育。然而对政府极大的依赖性显示出社会并未获得其自治的力量与程度,因而只有将纵向“集权型”社会结构转变为市场、社会、国家三种力量横向沟通、相互制衡的“分权型”社会结构,才能使社会取得自主性特质与自由空间,政府所让渡之社会自主领域也成为人们学习与实践民主的社会学堂,最终生成具有自由权利意识、民主法制观念的现代中国公民。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第1期):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第1期):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本书以2016年第七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论坛与会论文为基础汇编而成。书中以“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进展”为主题,按照各篇文章所论的侧重点,分为五个板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国梦研究”“‘四个全面’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从不同层面和角度,研究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反映了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成果,展现了当时的学术研究进展。
  •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撷取了大师先哲的智慧,篇篇蕴含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生活真理,促使你扪心自省,将你思想中浅薄、浮躁、消沉、自满、狂傲等污垢涤荡干净,让你在反思中重新认识自己,从反思中获取前进的力量。把“省”当成每日的功课,让它深植在你的心里,你就能理清生命的脉络,并让你的人生之路变得更加清晰、明了。心量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心能容多少,成就就有多少。
  • 沉思录

    沉思录

    《沉思录》的作者是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他把一切事情都不看成是恶,认为痛苦和不安仅仅是来自内心,并且可以由自己的内心加以消除。书中记录了他摆脱激情和欲望、希望获得冷静而达观的生活态度,阐述了理性与死亡的关系,分析了个人德行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同时要求人们常常自省,并付诸行动。
热门推荐
  • 这个剑修有点邪

    这个剑修有点邪

    (开新书了,我的双眼变异了。)漆黑枯寂的宇宙中多了一颗炽白色太阳,照亮了方圆数千里虚空。数十艘星舰里,那些人全都目瞪口呆的看着那道身影。不是说那人是剑修,为何一击能摧毁一艘星舰的歼星炮都伤不了他。这个剑修有点邪啊!
  • 诸天最强魔帝

    诸天最强魔帝

    地球灵气复苏,你在网上搜集修炼功法。你练着练着,居然练到了异界,还成了魔帝。周围全是魔族大佬,帝后又以死相逼,你内心慌的一批。为了人身安全,你依靠系统回到了地球。从此,你能任意往返地球与异界,混的如鱼得水。直到两界合二为一,身为魔帝的你,该咋办?
  •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沈从文的长篇小说《阿丽思中国游记》《阿丽思中国游记二》和短篇小说集《好管闲事的人》。“阿丽思中国游记”系列长篇,是作者的一个创作尝试,沈从文模仿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奇遇记系列童话而进行的一个创新写作,借阿丽思之名游中国,用寓言故事等写中国现实,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好管闲事的人》延续初期创作风格。
  • 天刀之路

    天刀之路

    如果我法力无边,能一拳打爆万千,那么……我会被天道抹杀罢?
  • 陨星浩劫

    陨星浩劫

    末日来临,秩序紊乱,这个世界需要一个维序者,而我愿意承担这份责任,对破坏秩序的异兽执行驱逐与消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倾国倾城女

    倾国倾城女

    女主西凉公主雍古鲸落为灭赵氏王朝,权霸天下,易容进宫做了男主皇子赵世廷的王妃,她做了八年卧底,利用王妃身份收集情报传送给西凉,最后,西凉大军起义造反,直逼都城,世廷战死,鲸落登基,然而等到鲸落君临天下,才后知后觉“我以为我要的是天下,原来,天下都不如你一个浅笑,一句安好。”鲸落移交皇位,于爱人世廷坟前自尽。
  • 七年情殇

    七年情殇

    她爱他,整整七年,可是他的心却一直被遗失在另外一个女人的身上。忘记他,花了一辈子的代价,但却依旧逃不出他的禁锢。嫁给他的那天,她以为,她会幸福,虽然明明知道这是一场为他所爱的女人而设计的一场戏码。离婚那天,她哭着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却在饭店中遇见了他和他最爱的她。......他不爱她,却在初次见她时乱了思绪。他不爱她,却在第二次她静默逃开的时候占有了她。他不爱她,却像囚鸟一般禁锢着她。......爱情,当真只能走到穷头末路时才知道......本文是作者在听了十几遍陶晶莹的〈太委屈〉之后的宜情之作。刚开始写的时候受〈太委屈〉的影响实在太大,好在写到冬那篇的时候解脱出来了,亲文若喜欢的话,就去感受一个本文的意境吧。此为虐文,入坑者慎重!废话不多说,老套的台词借鉴一下:有票票的砸票,路过的收藏,两样都没有的打PP!.....................................................................................作者的话:推荐自己的旧作:《七年情妇》《假面夫君》《幼稚新娘》《负朱颜》新作连载:《丑妃——暮雪》欧阳明日:《卑贱皇后》
  • 重生之超级高手

    重生之超级高手

    本想做个安静的超级高手,可是温柔如水的青涩校花,青春靓丽的美女老师,成熟妩媚的商场女王,英姿飒爽的正义女警,懵懂可爱的甜心主播却接连到来!
  • 八王爷的锏

    八王爷的锏

    宋太祖造天地人三剑、免死金牌,留下天子剑余者分赐赵光义和柴氏,如此安排只图兄弟和睦共享万世,但太宗弑兄篡位将一切搅乱……宋靖康年间,正值皇族蒙难徽宗与李师师之子偏巧此时认祖归宗,小小十三皇子颠沛流离几经磨难,五国城中获悉族中之秘,携八王爷赵德芳后裔,能否重头收拾旧山河……且看八王爷的锏为您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