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26300000002

第2章 西藏:秋天的五种元素

临近10月,尼洋河畔的秋色渐次浓重。大河两岸逶迤的山峦上是苍翠的松柏,几场秋风之后,松柏的色泽变成了一种沉稳的深绿,每一棵树几乎都有了一种忧郁的神情。掺杂在松柏之中的白杨,比之松柏,却显得多情而又敏感,几乎是一夜之间,树叶就变得一片金黄,用这种热烈而又跳跃的颜色,向秋天表达着自己的暗恋。尼洋河水也有了一种微妙的变化,喧响的水声和飞溅的浪花都没有了夏季时的激烈,由于没有了沿岸农民的引水灌溉,河面变得宽阔了些,河水更加清澈了些,流速似乎也缓慢了些。如此,一种绵延的哀伤便包含在这河流之中,让人一下就会想起“秋水”这个词。

尼洋河畔的公路上,一队朝圣者正在缓步走来。我让司机停下车,拿出相机拍摄他们。他们主动与我攀谈起来。领头的村长告诉我,他们来自四川的理塘农村。今年风调雨顺,是个好天年,收割打碾完地里的粮食,趁着丰收的喜悦,他们踏上了朝圣之路。如今,他们已经走了一个多月,经过了近1000公里的跋涉,翻越了东达山、怒江山,跨过了金沙江、澜沧江,沿途的湖泊冰川、森林田野也被他们甩到了身后。此刻,他们已经走过工布江达,离他们心中的圣地拉萨已经不远了,红山顶上雄伟的布达拉宫高高的金顶似乎就可在望了,他们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一边向我挥手告别,一边齐声唱起了一首家乡的民谣:

洁白的仙鹤啊,

请把翅膀借我,

不到远处去飞,

只到理塘就回。

这是被誉为西藏诗圣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写的一首诗歌,据说在他圆寂后,依据他的这首诗,在四川理塘寻访到了他的转世灵童。不知道这些朝圣者是否知道这首诗歌所含的谶语,或许,除了因为离心中的圣地越来越近的兴奋,远离家乡的他们此刻忽然有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秋季到拉萨朝圣,这是西藏由来已久的一个习俗。《西藏人文地理》编辑、作家索穷是这样描述这一现象的:如今的拉萨,整个夏季是属于游客的,来自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游人汇聚在拉萨,喧宾夺主地成了拉萨的另一种风景,拉萨原本的秩序似乎被打破了。走在拉萨的街头,随处可以看到来自不同地区的游人,拉萨市民和那些朝圣者却反而被淹没在大批的游人之中,显得微乎其微。而随着秋天的临近,天气逐渐变凉,游人渐渐退去,这时候,拉萨原本的样子便开始渐渐恢复:西藏以及西藏以外各地的藏传佛教信徒中,农民们已经度过了秋收的忙碌,有了大把的时间一直到藏历新年,而牧民们也刚刚卖了新剪的牛羊毛,手里有了大把的钞票。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向拉萨进发了。

索穷还形象地描述了拉萨秋天的一种景象:来自多卫康(安多、卫藏、康巴三大藏族方言区的简称)不同藏区的朝圣者,围着大昭寺右绕而行,齐声诵念着六字真言,形成一种雄浑而又悠长的多声部大合唱,一种超然物外的神圣感就这样被营造了出来,令人激动万分。

但凡到拉萨朝圣的,都会在大昭寺广场合影留念,把自己踏上圣地的那一份喜悦永远定格在相纸上。索穷沉醉于这种美好的意象当中,每天拿着相机到广场去,为很多朝圣者拍照留影,这些照片,成了他相册里一个特殊的构成。

秋天就这样成了西藏一个快乐的季节。或许正是这个原因,秋天,在藏语里叫“顿”,这个词在藏语里还有喜庆、节日的意思。比如婚礼叫“年顿”,而“瓦顿”是剪羊毛节的意思,西藏著名的节日“雪顿”其实是酸奶喜筵之意。秋天为什么会与“喜庆、节日”是同一个词汇呢?我认为这不是巧合,而是一种文化现象——在西藏,节庆活动总是与秋天有关。雪顿节,便是雪域藏区的寺院经过了漫长的夏季禅修之后,随着秋季的来临,僧侣们终于走出寺院,虔诚的信教群众手捧新鲜的酸奶,以酸奶犒劳寺院僧众的一个节日。望果节,则是忙碌了一年的西藏农民,在收获了青稞等粮食作物之后,表达对大地田野的感激和崇拜的一种方式。

西藏的秋天是欢乐的,因此也是五彩纷呈的,难以描摹的。西藏自由作家愣本才让·二毛却以藏传佛教密切相关的五行学说简单形象地描述了西藏各地不同的秋日景象。他说: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在藏文化中的排序有所不同,则是木、火、土、金、水,与之相对应的几个地方是:林木茂盛的林芝、骄阳似火的拉萨、有西藏粮仓之誉的日喀则、阿里金色大草原以及西藏众多的神湖和养育了西藏的雅鲁藏布江、尼洋河。他的一番说法令我豁然开朗,这也成为我这篇文字的基本构架。

于是,一条沿着新藏线的追秋之旅就这样在五行的指引下开始了。

木林芝:秋天的宿营地

林芝位于西藏西南部,首府八一镇距离拉萨250多公里。原本,林芝并不在我要行走的新藏线上,而是川藏线的必经之地。但一个传说中的名字却牵引着我走向了这里。

这个名字叫张少锋,来自广东珠海的一位男子汉,他和妻子已经在林芝生活了近七年,他们在鲁朗镇的扎西岗村一旁的山坡上搭建起了一座西洋式小木屋,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西藏玛卡种植基地。

玛卡是一种生长在秘鲁安第斯高原的珍稀草本植物,玛卡的根茎,具有增强体力、消除焦虑、提高生育能力、缓解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治疗哮喘和促进伤口愈合等功效。联合国粮农组织曾将玛卡作为一种难得的保健食品向全世界推介,但截至目前,只有林芝及云南会泽、四川小金成为世界上成功引种玛卡的几个地区。玛卡的引种成功,为林芝地区带来巨大的商机,种植面积达1500亩,惠及扎西岗及周边的许多村落,仅此一项,就能使当地农民的收入增加1000多万元。

我走访张少峰先生时,他正在忙于修筑小木屋周边的围栏,当我说明来意,告诉他我是来“寻秋”的,他听了幽默地说:“你来的这个季节有些不伦不类,忙碌的秋收季节已经过去,而周围的林木还没有出现秋天的景象,你两头都没看着!”说完,他爽朗地笑着,又说,“林芝的秋天藏起来啦!”

林芝,是西藏海拔最低的地方,也是西藏的秋天到来最晚的地方。林芝被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所环抱,围拢在一片苍茫的林海之中。这里的林木资源十分丰富,林地面积374万公顷、森林面积26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6.09%,林木积蓄量位列我国第二。5000多种不同的植物,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不同的气候带中,季节也跟随着这些植物,次第出现在不同的植物带上。正如张少峰先生所说,林芝的秋天就这样隐藏在各种不同的植物背后,隐藏在不同的气候带里,宛若一个顽皮的少年,玩着捉迷藏的游戏,显示出“十里不同天”的景象。直至初冬季节,林芝依然是一派层林尽染、姹紫嫣红的秋日风景。张少峰他们种植的玛卡,也是要到冬季才能够收获的。

在张少峰夫妇的小木屋里,有一张用原木雕琢的大餐桌,几只木质的和石质的果盘随意摆放在桌上,果盘里盛着水果。张的夫人田野把果盘往我眼前推一推,说:“当地产的,尝尝!”

林芝自然也是瓜果之乡。油桃、水蜜桃、李子、葡萄、西瓜、草莓……秋季来临,如今这里不论是地产的还是引进的,瓜果品种已达十几种。在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汇合处,米林农场的职工拉宗正在向游人兜售自家种植的苹果。她承包的果园就在路边,摊上的苹果卖完了,可以随时到果园里摘一些新鲜的继续叫卖。拉宗承包的果园里有100多株苹果树和梨树,仅此一项她家可以收入一万多元。这是令人高兴的事,高兴之余,拉宗却有些担忧:果树树龄老化,水果的品质有所下降;外地水果上市早,抢占了市场先机。她希望当地政府能够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难,通过科技改善地产水果品质,让地产水果的“原生态”特色充分体现出来,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我跟随拉宗走进她的果园,看着她采摘苹果,却想起了与张少峰先生分手时的几句对话:

“很遗憾,你没看到林芝的秋天。”

“我已经看到了!”

“再过十几天你如果再来,这里就是一片秋色了,红黄蓝绿,色彩丰富。”

“在林芝,时时都能看到秋色。”

“你说的也是,到了冬天,才是我的秋收季节!”

“是啊,秋天永远留驻在这里,这里是秋天的宿营地!”

火拉萨:秋阳下的日光城

从林芝返回拉萨,我开始准备自己的追秋之旅:从西藏拉萨到新疆叶城,沿着新藏线走过秋天的大地。

拉萨不负日光城的美誉。清晨,一轮红日从拉萨河上蓬勃而出,用神奇的点金术,让整个河流成了一条流金的河。我沿着金色的拉萨河,向着这里曾经的“皇家花园”罗布林卡走去。

罗布林卡,西藏第一“宝贝园林”、历世达赖喇嘛的夏宫、藏式建筑与园林艺术的杰作、藏汉合璧的建筑风格、世界文化遗产……无需过多地描述,这样的罗列已经能够展示罗布林卡的神奇与魅力了。

罗布林卡是拉萨林木和花卉最多最丰富的地方,早在八世达赖喇嘛时期,这里的园艺师就远从波密、林芝等地采撷一些野生林木和花卉,用牦牛驮运到拉萨,在罗布林卡内细心栽培,并成功将野生斑竹引种到了罗布林卡,使这里成为拉萨唯一长着竹子的地方。20世纪30年代,一位穆斯林园艺师曾在这里种植花木,由于认真心细,加上手艺高超,曾得到十三世达赖的赞许。无独有偶,当我来到罗布林卡,迎面遇到一位老园艺师,在与他攀谈中了解到,这位老园艺师同样也是一位穆斯林!

老园艺师名叫夏乾文。当我说明来意,这位老人便带着我,一边向我介绍园内的花卉林木,一边说起了他的经历。

老人祖籍山东菏泽,今年已是71岁高龄。小时候,邻居家是个大地主,有一个近100亩地的大花园,种着艳丽的菏泽牡丹。每每到了牡丹盛开的季节,他就站在地主家花园墙边,看着花园内忙碌的园艺师,沉醉在那姹紫嫣红的色彩之中。似乎就是在那时候,他就喜欢上了园艺这一行。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他辗转到了西藏,在这里,他修过路,架过桥,伐过木,几乎什么活儿都干过,却从来没有放弃对种花养花的热爱。1998年,夏乾文退休后,专门到外地学习盆景和花木嫁接技术,学艺归来,他被罗布林卡聘为养花工人。

当初,他来到罗布林卡时,这里所有的花卉只有300多盆,大部分是被当地人称作加巴梅朵的天竺葵,花色单一,品种很少,进入秋冬季节,这里便一片萧瑟,看不到什么花卉了。十多年过去,在夏乾文老人他们的努力下,这里的盆栽花卉已经达到40000余盆,60多个品种。夏乾文老人退休后,又被返聘回来,因此他自称是“返聘工人”。目前,他还有个工作,就是物色和培养新的园艺师。夏乾文老人对工作很认真,他能够叫出罗布林卡内所有花卉林木的学名,说出它们的原产地,并且还知道藏语的名字。

时值初秋,罗布林卡依然是一片缤纷,万寿菊、孔雀草、三色堇、福禄考……我跟随在夏乾文老人身后,穿行在花的艳丽与芳香之中,感受着此刻这座高原古城的丰富与烂漫。

根据拉萨日照充足的气候特点,罗布林卡栽培和引种了许多喜阳喜光的花卉林木,为了能够四季都有鲜花盛开,还专门培育了在秋冬季节开放的花卉。

夏乾文老人花了一夜的时间,为我罗列了一份“罗布林卡花卉种植品种介绍表”,并在次日把这份表单交给了我。在这份表单里,老人专门把他们栽培和引种的喜阳花卉和秋冬季节仍然盛开的花卉罗列了出来。根据这个表单,目前罗布林卡已经拥有喜阳花卉60余种,秋季盛开的花卉40余种!这份用铅笔书写在普通信笺上的表单,勾勒出了一个百花竞放、繁花似锦的多彩的拉萨。

夏乾文老人的同事大都是藏族人,当我提及是否在工作和习俗上有些不便时,夏乾文老人睁大眼睛说:“能有什么不便?我老婆也是藏族人。再说了,历史上回族和藏族和睦相处的事例多了,拉萨的风筝大王就是回族呢!”

夏乾文老人所说的风筝大王,名叫沙木泽,是20世纪30年代制作风筝的传奇人物,据说他因制作风筝而获得过十三世达赖喇嘛钦赐的印章。放风筝,大约在明清时期从内地传入西藏,并且在西藏风靡一时。与内地“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的景象不同的是,西藏放风筝的时间则是秋季,而且非常讲究。在拉萨,放风筝的时间是与麦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限定在每年8至10月之间进行。当地人认为,放风筝的行为会影响到风神,风筝放得过早,风就会早早到来,等到了麦收季节,风力就会变得疲乏而无法扬场;风筝放得太晚,打场时风力太大,张狂的风声会把病魔带来。因此,麦收时节就成了拉萨放风筝的最好时节。每每到了这个时节,拉萨的天空,到处飘扬着大大小小色彩艳丽的风筝。

2010年,拉萨市举办了首届风筝艺术节,沿袭和传承了这一古老的历史传统,展示了别具特色的西藏风筝艺术以及拉萨独有的“斗风筝”绝活。

走出罗布林卡,我仰望拉萨的天空,放风筝的季节已经过去,在这片曾经飘飞着无数风筝的碧空中,一轮秋阳高悬中天,温暖的阳光遍洒大地,好一派秋高气爽的迷人景象。

土日喀则:青稞的圣地

从天上神域招来青稞魂,

从人间“赞”域招来青稞魂,

从地下龙域招来青稞魂……

青稞丰收了,日喀则地区尼日乡芒嘎村的农民边巴扎西专门邀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为他家刚刚收割的青稞招魂,老人高声诵念着招魂词,边巴扎西则带领着家人肃穆地立在地头,附和着老人的诵词。

从财主的仓库里招来青稞魂,

从乞丐的袋子里招来青稞魂,

从活佛的宝钵里招来青稞魂……

为青稞招魂,是日喀则乃至整个西藏在秋收季节的一个神圣又隆重的仪式。这些朴素的藏族农民认为,万物都有灵魂,因此,光收获了物质的青稞是不行的,还要把青稞的灵魂招回来,这样才能够保证食用的青稞可以填饱肚子,强壮身体,保证用青稞酿造的白酒爽身怡神,保证来年青稞的生长与丰收。

青稞,青藏高原特有的农作物,禾本科大麦属,有白青稞、黑青稞、墨绿青稞之分。青稞耐寒、耐旱,适宜生长在寒冷、干旱、无霜期短的青藏高原地区。有关报道称,青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突出的医药保健作用。据《本草拾遗》记载:青稞,下气宽中、壮精益力、除湿发汗、止泻。藏医典籍《晶珠本草》更把青稞作为一种重要药物,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日喀则,有“西藏的粮仓”之誉,是青稞的主要生产地。2010年,日喀则地区共落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6.61万亩,其中,青稞播种面积就达64.38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0%以上。青稞在西藏的种植历史长达3500多年,如此,这种农作物已经成为藏民族精神和生命的基因,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民俗宗教活动中,青稞的身影无处不在。

望果节,西藏盛大的民间节庆。作为西藏粮食的主要产地,日喀则的望果节更加盛大。我离开拉萨,沿着新藏线到达日喀则时,这里的望果节已经结束,与边巴扎西聊及望果节的话题,他向我展示了他在望果节时穿着的盛装,并且告诉我,望果节,就是给粮食过节,主要是给青稞过节。

“为什么要给青稞过节?”我问边巴扎西。

“没有青稞,我们就什么也没有了。”边巴扎西回答说。

有关望果节的来历众说纷纭,但常见的说法是,望果节原本是一次护秋行动——粮食成熟,为了保卫丰收的果实,各个部落都派出强壮的男性青年,手持武器,守护在各自的田野周围,以免以青稞为主的各类粮食被周边的部落掠夺。

正如边巴扎西所说,青稞是藏族一日三餐以及在各种民俗宗教活动和各类节庆期间必不可少的物品。藏族人每天食用的糌粑,便是将青稞晒干炒熟后磨成的细面。糌粑的食用方法很多,常见的食用方法简单又方便:将糌粑与奶茶、酥油和少许的奶渣放在碗里搅拌均匀,就着茶水食用。此外,在自己身上涂点糌粑,表示清身避邪;在别人额头上涂点糌粑,表示祈福祝愿;在煨桑、祭祀等活动中,同样少不了糌粑。

收割打碾了青稞,除了把晾晒好的青稞炒熟磨成糌粑,或者做成“土巴”等日常吃食外,秋季里,日喀则的农民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酿酒。日喀则有着悠久的酿酒传统,家家户户基本上都备有专门的酒窖。

边巴扎西家的酒窖,就在他刚刚搭建好的手扶拖拉机车棚的一侧,几个硕大的陶瓷坛子,用厚厚的棉被包裹着。边巴扎西打开其中一个坛子,清醇浓烈的酒香扑鼻而来。他说,待到过年时,这酒就可以饮用了。

边巴扎西告诉我,酿造青稞酒之前,首先要选出颗粒饱满、富有光泽的上等青稞,淘洗干净后,用清水浸泡一夜,放到大平底锅中加火烧煮,约两小时后,把煮熟的青稞捞出来,稍微晾一下,去除水汽之后,再把发酵曲饼研成粉末均匀地撒上去,慢慢搅动,再把青稞装进容器里,用棉被一类的保暖物包起来放好。如果温度适宜,一般只过一夜就会闻到酒味儿。

青稞酒色泽橙黄,味道酸甜,十分可口。除了日常喝的这种青稞酒以外,当地还出产一种特有的青稞白酒。这种藏白酒完全由天然泉水和纯青稞酿造而成,不经任何勾兑,有着独特的口感,是过去西藏王公贵族们宴会上的必备饮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白酒早已走进了西藏寻常百姓家。

离开边巴扎西家,走在寂静的村巷里,他家酒窖里的那股酒香,似乎也弥漫在这村巷里,而这个秋天,也从这浓郁的青稞酒香中,有了一种令人回味的醇厚的味道。

金阿里:黄金大草原

赤列塔尔沁曾任阿里地区政协副主席,退休后,他喜欢上了摄影。

“阿里的土地,有一种天然的高贵品质。”他对我说,“不论是古格王朝遗址,还是札达土林景观,或者是一望无际的阿里大草原,在炽热的阳光下,会呈现出一种令人肃穆的金黄色,特别是秋天的时候。”他还对我谈起了他在阿里拍摄图片的感受和心得:“在阿里拍片子,一定要心怀敬仰静静地守候,守候光线的变化,守候奇迹。秋天,是阿里最美的季节,秋天去阿里拍片子,一定会出好作品。”

正如赤列塔尔沁先生所说,当我沿着新藏线进入阿里草原时,车窗外的景象苍茫、凝重,一种独属于阿里的大气和高贵就掩映在这无声的苍茫与凝重之中,不事张扬,却令人震撼。

看着这样的风景,我似乎看到了这个世界原本的造化,没有人为的改造和破坏,天空和大地,雪山和草原,都呈现着自然的真相,一种敬畏的心情油然而生。在这个秋季,我就这样行走在阿里大地上。

据有关统计,阿里地区草原面积约4亿亩,占总面积的87%,实际可利用草原2.8亿亩。这里的草原属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和高寒荒漠类型,夏季短暂,冬天冗长,大多时候,草原呈现出一种金黄色,这是青草干枯后的颜色。由于冬季缺草,加上雪灾频繁发生,为了保证牲畜安全越冬,这里的牧民在秋季来临之际都要储备大量牧草。如此,一个隆重的节日便在这里诞生,这便是割草节。

割草节始于何年何月已无据可查,但这个节日却在阿里草原上延续了下来。原本,这个节日的背后似乎掩藏着某种悲凉的气息——牧民们和他们赖以生存的牛羊就要面临严冬风雪的考验,许多牲畜会被冻死饿死,但牧民们却显得懵懵懂懂,到了割草季节,他们把所有的欢乐都挥洒了出来。我向赤列塔尔沁提及这个问题,他说,牧民们把心头的悲伤深深藏在欢快的歌声背后了!

是的,在牧民的歌声里,听不到哪怕是一丝丝的悲鸣,欢快的割草节就这样在阿里草原上开始了。

为了这个节日,牧民们专门在水草丰美的地方留了一块草场,并用铁丝网围拢了起来,整个夏天,没有让一头牛羊走进这里,因此,这里的牧草长得很茂盛,很张狂,一如涂染上了金色的阳光。到了秋天割草的季节,牧民们约定好了时间,在同一天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带着镰刀,带着皮绳,割草节到来了。

牧民们把割好的牧草捆绑起来,码放在一起,却不急着运回家里——一年到头在各自的牧场上放牧,这样聚集在一起的时间很少,于是他们唱了起来,跳了起来,随他们而来的坐骑也按捺不住兴奋,不断地打着响鼻,一副欲罢不能的样子。果然,第二天,赛马开始了,速度赛、走马、马上射击、从奔跑的马背上侧身捡拾哈达……牧民们开始在马背上一展高下,炫耀技艺。一些年轻人,唱起了悠扬的情歌,一段段属于他们的爱情开始在这人欢马叫的热闹气氛里演绎开来。

在阿里,还有一种特殊的马术比赛,叫马上敬酒:三匹马先后起跑,第一匹马在飞跑中骑手将一只酒碗摆放在指定的位置,第二匹马紧接着跑来,骑手手持酒壶,侧身往酒碗里斟满青稞酒,这时候,第三匹马出场了,只见骑手打马径直向着酒碗飞奔而去,侧身端起酒碗,仰头一饮而尽,欢呼声在人群中炸响。

一轮秋阳就要落山,漫天霞光。远远看去,金黄的草原上码放着一堆堆金黄的草垛,一顶顶白帐篷搭建在草垛之间,也被渲染成了金黄色,人们穿梭其中,一些机敏的生意人也来这里摆摊做买卖,平日寂静的草原上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赤列塔尔沁多次目睹割草节的热闹,在阿里草原工作期间,他还经常担任割草节的主要组织者,在他的记忆里,割草节是阿里黄金草原上最热闹的节日。

水西藏:众水的故乡

西藏境内水资源总量为4482亿立方米,为全国各省区首位;水能理论蕴藏量约2.055亿千瓦,占全国总蕴藏量的29.7%,为全国各省区第一。西藏是中国河流数量最多的省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西藏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余条,大于2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00条以上,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数以千计。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大河都流经这里,其中怒江、雅鲁藏布江发源于西藏。西藏高原还是中国国际河流分布最多的一个省区,亚洲著名的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湄公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等河流的上源都在这里。西藏是我国湖泊最多的地区,湖泊总面积24183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30%,大小湖泊有1000多个,其中拉姆拉措、巴松措、纳木措、玛旁雍措、羊卓雍措、当惹雍措、拉昂措、色林措和班公措被誉为西藏九大湖泊。

这是一组来自官方的数据。毋庸多言,这组数字加上孕育了这组数字的无数座雪山冰川,已经能够说明一切:西藏,是众水的故乡。

王勇在西藏从事地产生意,我到达拉萨时,他正在为一个就将完工的楼盘的销售而夜以继日地忙碌着。经朋友介绍,我和他见面了。王勇有过十年的旅游从业经验,被朋友们称为“资深旅游专家”。的确,说起西藏的旅游行业,谈起西藏的自然山水和人文地理,王勇总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他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出西藏所有旅游线路上的旅游景点,并且把乘车、住宿等一些细节也说得清清楚楚。上述关于西藏河流与湖泊的数据,就是他向我谈到的,提及这些,他的脸上闪烁着骄傲的神色。

这个来自江南的汉族男人,作为“藏漂”已经在西藏生活多年,他说他在西藏从事旅游工作期间,踏遍了西藏的高山大川,唯独让他难以忘怀的,就是西藏的水。

“那个清澈和碧蓝,是世间独有的!”他赞叹道。

秋季来临,趁着国庆长假,王勇把他的父亲远从江南老家接到了拉萨,他是特意让父亲来体验这里的沐浴节的。

沐浴节是西藏众多节日中最富生活气息的一个节日。每每到了沐浴节,西藏各地从城市到乡村,从草原到农区,男女老少,全家出动,扶老携幼,纷纷涌入一条条河流和一处处温泉,日落西山之时,他们开始尽情地在水中嬉戏、洗澡、游泳,顺便还把家中的衣服、被褥等拿到河边清洗晾晒。

沐浴节为时七天,因此也被称作沐浴周。有关这个天数,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在很久以前的一年秋天,西藏发生了特大瘟疫,一时间,西藏尸横遍野,惨不忍睹。为了解救人间百姓脱离苦海,观世音菩萨派药神曼拉用七天七夜时间,扫除瘟疫,解救百姓。药神曼拉把七瓶神水倾倒在西藏的每一条江河中。这一晚,大家做了同样的梦,梦见一位被病痛折磨的少女跳入河中洗澡,待她慢慢从河里出来,一下子就变得冰肌如玉、健康美丽了。人们就按照梦的启示,去河里洗澡,果然驱除了可怕的瘟疫。从此便有了沐浴节。

除去神话的色彩,应该说西藏初秋的确是最佳时节。因为西藏高原冬长夏短,春天冰雪开始融化,河水太冷;夏天大雨滂沱,河水混浊;秋天风和日丽,河水清洁温暖,自然是洗澡的最佳时节。藏历天文书有记载:初秋之水有八大优点:一甘,二凉,三软,四轻,五清,六不臭,七不伤喉,八不坏腹。

我从阿里首府狮泉河搭车前往新疆叶城,途经美丽的班公措。站在湖边极目望去,满眼碧蓝。清澈、纯净的湖水,似乎真的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人一下安静了下来,心胸似乎也变得宽广博大起来。我给王勇打去电话,说我正沐浴在班公措的湖光山色之中,他在电话里说,好好看看,西藏的湖泊真的可以净化和洗涤一个人的心灵。他祝我一路平安。带着他的祝福,当我跨越1200多公里的高山荒漠,进入对我来说几近是“盲区”的新疆叶城时,我用西藏带给我的那种宽广和博大拥吻了这片土地。

同类推荐
  • 渴望决战:林彪对决白崇禧

    渴望决战:林彪对决白崇禧

    本书描写淮海战役后,国民党还有白崇禧、胡宗南、汤恩伯三大军事集团分别驻防中南、西南、华东。其中国民党头号名将、桂系二号人物白崇禧部,拥有22个军35万兵力。1949年4月,中国共产党几经争取,白崇禧仍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毛泽东主席命令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南下“消灭桂系”。林彪率四野主力和二野陈赓兵团90余万人马直扑中南地区,寻机与白崇禧主力决战湖北、湖南。本书记叙林彪率领四野主力以金戈铁马的雄姿、气吞万里如虎的气概挥师南下,解放安阳、新乡,发动宜沙、湘赣战役,解放南昌、武汉,促成长沙和平起义,浴血奋战青树坪,全胜衡宝战役,飞兵广州,挺进广西,大战粤桂边,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壮丽的战争画卷。
  • 我的书(8):插翅的想象

    我的书(8):插翅的想象

    本套系列谈话录,精选同名视频节目《我的书》的访谈实录,由作者讲述创作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解读作品核心理念,揭示书里书外趣闻轶事。内容精选高点击量的节目,按照话题聚类结集成册,随新书上市而持续不断的诞生新的故事,其中包含大量因节目时长限制而未能发布的精彩内容,不失为一套贴近粉丝的专业导读图书。本书为系列(8),汇集童话主题图书的作者访谈,包括《小王子》何超等作者访谈。视频节目《我的书》,自2014年在优酷的大型视频网站上线以来,一直在读书节目中名列前茅。
  • 西陲兵事

    西陲兵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群年轻的关中青年,来到遥远的西陲边塞戍边守防,在极为艰苦的喀喇昆仑高原,用青春甚至生命为共和国的安宁,谱写了一曲壮美的军歌。
  • 屐痕处处

    屐痕处处

    《屐痕处处》中的十余篇游记写于1933—1934年。此间,郁达夫过着游山玩水的隐居生活,与政治几乎不沾边,“只想把包裹雨伞背起,到绝无人迹的地方去吐一口郁气”,写下了大量山水游记和诗词。
  • 当代文艺评论视域中的鲁迅传统

    当代文艺评论视域中的鲁迅传统

    本书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于2016年9月联合举办的“跨语际对话:文艺评论国际论坛”的会议论文修订稿的精选合集。书名“当代文艺评论视域中的鲁迅传统”即该论坛主议题。全书收入论文34篇并随文附有现场评议精选片断,作者和评议者包括孙郁、张福贵等知名高校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学科专家学者,共同探究中国文艺评论发展前景的学术氛围。
热门推荐
  • 旧时吴书

    旧时吴书

    她是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乔莞,他是年少有为的东吴将军周瑜。她被他所救,芳心暗许,不求回报地爱着他。两年后再次相见,他震惊于她绝世的容貌,想让她潜伏敌国,成为自己的一把利剑。他亲手调教她,琴棋书画,兵法韬略,甚至……男女之事。她却悄悄虏获了他的心,他缴械投降,定下婚期,只愿此生与她白头偕老。风暴将至,亲如手足的主公遇刺?与她长相一模一样的凶手?满朝文武声讨着诛杀妖女?军心大乱他又该做何选择?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功名大业,恩怨情仇,最终都化作一江浊水向东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午夜甜品店

    午夜甜品店

    有一则都市传说——城市的偏僻一隅有一家甜品店,只在午夜时分开放,这里不仅销售甜点,还提供情感秘密交换。很多人慕名前来:妻子莫名离开的惆怅男子,外表光鲜、内心冷寂一度自杀的女艺术家,自负叛逆、惨遭逼婚的浪荡子,被两种人格轮番撕扯的女记者……每个人来到店里的人,放下一个错综复杂的情感秘密,必带走一个匪夷所思的真相。如果有朝一日,你想知道他/她的秘密,可以去找这家店,只要你和这家店有缘。
  • 快穿之攻略都去死

    快穿之攻略都去死

    美丽的相遇,本以为会是一生甜蜜幸福的开始,却不过是攻略任务,而她就只是个任务目标!凭什么?含恨而死,含怨而归,含毒而报,李凤歌背靠时空至尊走上了一条怼天怼地的穷凶极恶之路!……………………无cp花已有完结作品《带着府邸过日子》,坑品有保证,欢迎入坑! ……………………………… 为了督促自己多码字,开了本新书《快穿之金手指商城》,欢迎来品阅~
  • 蓝花豹

    蓝花豹

    小说描写的故事发生在当代我国四川省东北部的大巴山深处一个叫“猫儿沟”的地方。主人公巴山女子蓝花豹一落生便失去母亲,其父蓝少和是个愚昧迷信的山民,他因听信算命人的话不敢续娶老婆,但又要维护“传宗接代”不使本家族断绝香火的旧习俗的面子,便将蓝花豹当男儿训养。蓝花豹从褪棍时起,一直到她初中毕业、当上水库民工连的副连长,女扮男装了二十四年,并且荒谬地同另一个善良女子珍妹结为“夫妻”。最后,由于蓝花豹在水库工地遇到同学丁卫东,产生了感情。
  • 三界杂货店

    三界杂货店

    送货员陈枢,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三界杂货交易市场。从此开启翻天覆地的人生。装过孙悟空的人种袋?长生不来的人参果和蟠桃?你要多少,都可以批发。上可九天揽明月,下可入海捉龙王!
  • 蒸汽屋

    蒸汽屋

    印度被英国殖民时期,爆发过一次大规模暴动,几百万印度人被血腥屠杀。交战中,莫雷上校与暴动首领那纳·萨伊布各自杀死了对方的亲人,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数年后,莫雷和朋友们一起,准备对北印度做一次长途旅行。他们乘坐一辆全能新型蒸汽列车——即书中称之为“钢铁巨兽”、“人工大象”的“蒸汽屋”出发。一路上他们遭遇到自然界的种种危险,以及以那纳·萨伊布为首的印度兵设下的种种陷阱,但每次都依靠“蒸汽屋”的神奇功能化险为夷。最后,那纳·萨伊布与“蒸汽屋”同归于尽,莫雷上校凯旋而归。本书情节曲折离奇。科幻成分很多,又大量介绍了印度风光,值得一读。不过,作者限于时代,种族歧视的思想贯穿全书,读者当自有判别。
  • Miss魔术师之海贼王世界

    Miss魔术师之海贼王世界

    慕言,16岁,穿越之前是一枚很标准的初三学生狗,爱好什么的应该是魔术。她死了。然后穿越了。穿越到了海贼王的世界。开始了跟船保命的生活。但是世事无常......
  • 魔君太子妃

    魔君太子妃

    仙魔两界之战后,魔界消身匿迹。不料,十万年后,烽烟再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