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72000000003

第3章 蕙质兰心惜学时 多事之秋求真理

你是丹娘的化身,

你是苏非亚的精灵,

不,你就是你——

你是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

这首短诗是一群被关押的革命志士献给江竹筠的慰问信。它既是诗人对她的赞美和讴歌,也是同志们向她表示自己要像她那样坚贞和忠诚、那样英勇斗争的决心。

这首诗在渣滓洞监狱中传诵了1年多之后,江竹筠和作者都为革命而壮烈牺牲了,他们的崇高精神,鼓舞了千千万万革命人民。

1920年8月20日,江竹筠出生于军阀混战的四川省自流井(今自贡市)一个仅有十几户人家的普通乡村里。

这个称得上山清水秀的小村落,却有一片拥挤不堪、参差不齐、筚门圭窦的简陋泥屋,其中最苦的—户人家居住的仅仅只是2间破旧的草房。

这是一个世居于斯的贫苦农家。可是,这农家的少妇李舜华却来自自流井城一个已经开始发达的家庭,而且知书识礼。江竹筠是李舜华的第三胎,前两胎都因为家里穷,没能养活。李舜华的丈夫名叫江上林,他虽然生长在乡村,却养成了流浪人世的习性。把李舜华娶进草房之后,他就闹着与老人分家。随后居然流浪去了重庆,把妻子近乎遗弃在乡村。李舜华对丈夫的流浪汉习气很感失望,决心要尽一切可能把孩子养大。白天,她默默地勤劳苦作,夜深人静的时候仍然做着针线活儿。

李舜华渴望女儿像翠竹一样挺拔成长,富有竹一般的高风亮节。因此,给女儿起了一个深蕴寓意、期冀满怀的名字——江竹君(江姐后改名为“江竹筠”,因此全文统一称她为“江竹筠”)。

李舜华虽然只上过2年旧学,但《女儿经》和娘家时的家教,却使她在深谙妇道的同时,把所有对未来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她对江竹筠呵护有加,却又管教甚严,教导孩子从小养成勤快耐劳的品行。

江竹筠的童年,是颠沛苦难的童年。由于受到农村和城市两种环境的交替影响,使她兼有农村儿童的淳朴和城市小孩的开通。此外,她的求知欲很强,也很上进。

江竹筠从小就是个听话懂事的孩子。五六岁时,她就跟着母亲下地除草、摘菜、打猪草。把家里养的兔子喂得不让母亲多操一点心。已经知道什么叫勤俭的她,还时常挽着个小篮子到地里去捡胡豆、豌豆,到已经收割完了的田里去捡麦穗。有时,母亲从地里回家,会经常在远处闻到家里飘溢着饭香。小小的江竹筠已经学会煮饭了。

1928年初冬,8岁的江竹筠随母亲逃荒投亲,从乡下来到重庆,住进了三舅李义铭的家里。

1932年秋天,刚满12周岁的江竹筠和小她2岁的弟弟江正榜,一起进了重庆市私立孤儿院小学,而且是免费。

江竹筠刚一入学,就对母亲说:“妈,我要一学期连跳几级,早点毕业,早点找份好工作,不让你这么辛苦地做事!”母亲听了只是会心一笑,并没有往心里去。

李舜华一点也没有想到,女儿居然一点也没有戏言。学校实行的是灵活的升降级办法,一学期举行3次考试,特优者升级,特劣者降级。聪明的江竹筠学习非常勤奋和刻苦。第一个学期她参加了3次考试,居然真的门门功课特优,最终连升3级,一下跳到了4年级,而且跳级以后成绩总分依然是全年级第一名!

经此一事,大家都对幼小的江竹筠刮目相看,做母亲的尤其感到欣慰。同学们开始聚集在她的周围,老师们也发现:这个表面文静的女孩其实内心坚韧,很有主见,且聪明异常。

第一学期连跳3级的江竹筠,被分到小学第18班。她有了几个很要好的学友:女同学中的何理立(当时叫何淑凤)、贺珏若,男同学中的刘既明(当时叫刘济民)、卜毅、王文中。何理立与她一同跳级,又同坐在第一排,两个人从此以后就成了终生的挚友。

自强的江竹筠给自己拟定了一个非常苛刻的要求:各门功课成绩不仅要保持全班第一,而且要力争全校之冠。她太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了,也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刚跳级时,算术课的成绩最难提高,她就与何理立等好友立下一条约定:当天的作业不做完,有疑难的地方不弄通弄懂,就决不走出教室门!很快,她们的算术成绩就长期在全班保持名列前茅。

苦孩子出身的江竹筠,珍惜每一分的上学时光。课余,教室里总是热热闹闹,无法安心温习功课。江竹筠就和何理立等好友走出教室,在院里找个安静的地方学习。

借着这样一种学习方法与精神,江竹筠给自己拟定的目标果然达到了:直到小学毕业,学业成绩一直稳居班上第一名,总成绩也居全校之冠。

1933年秋天,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旗帜从大别山飘扬到了大巴山上,在那儿建立了让四川军阀和国民党一派惊恐的红色根据地,四川地下党在各地连续发动武装暴动策应红军。各派军阀,虽然为了争地盘,曾经不断火扎,但对于围剿共产党,却是他们共同反动本性的要求。于是他们四处制造共产党的谣言,还与国民党联合“围剿”红四方面军。

重庆市里谣言四起,孤儿院小学深受影响,一些守旧或反动的教员跟着起哄,散布着各种谣言:“共产党共产还共妻”;“红军个个都长红眉毛、绿眼睛,杀人放火,凶残极了”“红军的总指挥徐向前,一天要吃3个小孩”……

孤儿院小学里年幼无知的学生们,听了这些老师的谣言,被欺骗得诚惶诚恐。

但冷静的江竹筠却不盲目轻信。她有些怀疑:这些有钱有势的人嘴里吐出的话,有多少是真的呢?

江竹筠此时在心里已经有了非常尊重和信任的榜样,他就是教师丁尧夫。

丁老师态度和蔼、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循循善诱。他从来不谈污蔑共产党的话,也不公开讲反对国民党的话。他严格要求学生学好功课,讲课时尽可能利用当时的课本,加以恰当地发挥。他深入浅出地传授文化科学知识,总能引起学生们的浓厚兴趣。在历史课中,他从鸦片战争讲到九一八,把列强侵华的大事和国耻纪念讲得使人义愤填膺;又把从洪秀全起义、辛亥革命到五四、五卅等爱国运动讲得有声有色。在国语课中,他讲荆柯刺秦王的故事,使学生感动流泪。“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2句诗深深铭刻在江竹筠的心坎上。丁老师还讲了秋瑾、顾正红、林祥谦、刘和珍等烈士的故事。这些都激发了孩子们的正义感和爱国心,他用潜移默化的方法锻炼着孩子们的意志和性格,引导他们去思索,去鉴别社会上的真与伪、美与丑。鼓励他们勇敢地去追求真理。

有一次,丁老师讲着讲着,悲愤地说:“同学们,现在国家正是多难之秋,我们今后的国家,我们今后的民族,可能在很长时期内还要走像德国希特勒那样的独裁道路啊!”

同学们都默默地看着老师。这时,文静而内向的江竹筠却“腾”地站起来,坚定地说:“老师,谁要搞独裁,我们就要反对!”

同学们的目光倏地集中在江竹筠身上。丁老师用赞赏的眼光注视着自己的爱徒,从此对她格外关爱。他经常辅导江竹筠读一些文艺书籍,并把他的书刊一本一本地借给她和几个进步同学传看。

丁老师的指点,启发了江竹筠的思路,她开始去认识社会,把书本上谈的与社会现实相对照。她衷心敬佩丁老师,信任他,感激他。

不料,1935年的一天中午,江竹筠和同学们正在排队进食堂吃饭,突然看见几个便衣警察把丁尧夫抓了起来,押出了学校,学生们一片惊呼。当局这时宣布说:丁尧夫是共产党嫌疑犯,要对他逮捕审查!

这个晴天霹雳,对江竹筠和同学们的震动很大。学校宣布丁老师是因有共产党嫌疑而被中央军别动队逮捕的。这一现实,立即使那些反动派长时期进行的反共宣传破产。她思量着:既然丁老师都是共产党,那么共产党有什么可怕呢?江竹筠和她的几个挚友更认识到:丁老师是最好的人,共产党人必定是好人,杀共产党的人才是真正的坏人!

以前,江竹筠努力学习的目的,是能改善自己和妈妈的困难处境。在认识、了解了丁老师以后,她的思想有了提高,立志要做一个像丁老师那样有学问、目光远大、思想进步、受人尊敬的人。丁老师被捕后,她心中又萌发了一个新的念头——要找共产党。

1936年秋,江竹筠小学毕业后,考入南岸中学读书。

江竹筠一上中学,国事更紧急了。日本继占领东北之后,又向华北步步进逼,蒋介石继续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他命令东北军放弃抵抗日本,调到西北打共产党。处在国防前哨的北平爱国学生,首先大声疾呼宣传抗日救亡,爆发了划时代的“一二·九”运动,由此在全中国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斗争高潮。

12月13日,《新蜀报》登出“张学良举兵叛变”的重大消息,报道蒋介石被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活捉了。从字里行间可看出张、杨的要求是“停止内战,实行民主,坚决抗日”。江竹筠等非常高兴,私下想:“国共合作,丁老师就会被放出来。”

12月27日,报载蒋介石已被释放并送回南京,并要求各地还要大肆庆祝!江竹筠和她的挚友们很不理解,她们相约拒绝参加庆祝大会,以示抗议。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蒋介石在全国人民抗日怒潮的逼迫下,接受了共产党的要求,释放了因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而被捕的爱国七君子沈钧儒、邹韬奋等,放松了对学校和社会团体的爱国活动的限制。重庆和全国各地一样,抗日运动迅速高涨。学生们看到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的消息,大家心急如焚,在这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都感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谁也不愿意天天坐下来读死书了。江竹筠和同学们组织了歌咏队、宣传队上街宣传、演剧、唱救亡歌曲、办壁报。

蒋介石政府迁都,重庆成为国民党政府的首都,三舅的义林医院被征用作重庆卫戍司令部。江竹筠常常看见警察宪兵横行霸道,坐车、买东西不给钱,还要打骂人,简直像一群豺狼;那些被抓来的壮丁,吃不饱穿不暖,被关押打骂;农村灾荒严重,成千上万饥民流入重庆,卖儿卖女,沿街乞讨;观音岩车坝新来的野力与原有的车夫为争活路而斗殴;达官贵人却大发横财,穷奢极欲,“前方吃紧,后方紧吃”,江竹筠看得更清楚了,她给住在自贡的表妹杨蜀翘寄去毛泽东的《论新阶段》一书,附了一信,大意说: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战线的发起者、组织者、领导者。从九—八事变起,共产党就一直坚决主张抗日,不愧是民族的救星,毛泽东的这本书和《论持久战》,就是争取最后胜利的法宝。

南岸中学为鼓励学生好学上进,每学期都设立了奖学金。江竹筠得知这一点,便暗下决心:不能白吃母亲的辛劳饭了,我要每学期都拿奖学金回家,报答母亲。

这个像竹子一样坚韧的少女,学习起来比在小学时还争分夺秒。放学回家,勤快的她很快就会洗好菜,然后把柴禾搬到灶口,之后再扫地。母亲做饭时,江竹筠又赶紧拿着书坐到灶前,一边帮母亲烧火,一边看书。就靠着这种钻劲,江竹筠果然期期都拿回了奖学金。

江竹筠当然也没有忘记三舅李义铭的恩情。周末和假期,她除了帮母亲摆摊、洗衣、做家务,还去帮三舅抄写文书。有一次,她在学校得了最高的奖励,奖品是一个玻璃盒,里面是个黑色盾牌,上面镀银嵌着两排字——“奖给江竹君同学:品学兼优”。她把这奖品送给了三舅李义铭作纪念。

这件奖品,成了李义铭一生中最挚爱的礼物。他一直把它摆在书房书桌的正中央,天天看着,为有江竹筠这样一个外甥女感到骄傲。

多年以后,江竹筠被捕后、重庆城中风声鹤唳,许多人惟恐与共产党有什么干系,避之不及,可能够进入李义铭书房的人,却发现这件奖品始终依然没有改变地摆在他的书桌中央的正上方。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下)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下)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雷锋

    雷锋

    1940年12月18日,距湖南省城长沙以西15公里的望城县,隐没在山坳里的小山村简家塘,诞生了一个小生命,乳名庚伢子。陈抚生编著的《雷锋》内容介绍:庚伢子嗓音特别响亮,几乎整个简家塘都能听见他“呜哇,呜哇”的大声哭叫。这一年,他的爷爷雷新庭57岁,父亲雷明亮33岁,母亲雷一嫂30岁,哥哥再伢子8岁。一家1人难得有这样的好心情。雷新庭把家里一只下蛋的老母鸡炖了,请来为雷一嫂接生的六叔奶奶、儿子的好友、后生子彭德茂,庆贺了一番。六叔奶奶说:“恭喜贺喜,你雷家人丁兴旺,再伢子的名字起得好,元满又生了个伢崽!”彭德茂才24岁,是条走南闯北的汉子。
  • 宗族史话(中国史话·社会风俗系列)

    宗族史话(中国史话·社会风俗系列)

    宗族是个古老的社会组织,至今仍能看到它的活动踪影。宗族为什么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跌宕起伏而绵延不绝?今天的宗族和古代的宗族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色?本书注重学术性与通俗性的结合,试图以简练的笔法和典型的事例,概括地展示宗族丰富多彩的历史,宗族又贵族化到民中华的组织延边,宗族的古老传统以及多变的适应性特点。书中内容涉及祖先崇拜与宗族的祭祖、宗族的形态与结构、宗族的教化和族人的生活、宗族与地方社会等诸多方面。
  • 一日看尽长安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一日看尽长安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朝分册)》攫取唐朝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其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的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此书,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华盛顿传

    华盛顿传

    《华盛顿传》是权威美国史作家创作的经典华盛顿传记,完整讲述了美国伟人的成长史和奋斗史,并伟人生涯透视了美国的建国历程。作者深入华盛顿的私人信件和日记,为你还原一位真实而伟大的华盛顿。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肺气肿系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气腔增大,并伴有腔壁破坏性改变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包括阻塞性肺气肿、老年性肺气肿、代偿性肺气肿及灶性肺气肿等。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常见,它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或其他原因逐渐引起的细支气管狭窄,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过度充气,气腔壁膨胀、破裂而产生的肺脏充气过度和肺容积增大的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多年反复发作的支气管哮喘、尘肺、广泛性支气管扩张和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等,凡能引起细支气管炎性变化使气道阻塞,都可引起本病。多见于老年人。
  • 我愿为你摆渡红尘

    我愿为你摆渡红尘

    不要怕与过去告别,时隔多年,你会发现,错的人还是那个丝毫没有进步的他,而你的眼界、你的气度、你的举止,早已远远不是他能企及。让他无法再影响你,无论是你的生活还是你的心情。
  • 珠玉词

    珠玉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路过青春为了遇见你

    路过青春为了遇见你

    我们每个人都路过青春,在这场未知旅途中我们挣扎过,挥霍过,叛逆过…渴望着有人能将自己救赎,殊不知能救赎自己的人只有你自己。无论谁来到你的世界里都会给你上一课,其中的道理还需你自己去领悟。本作品献给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你,你是否也像故事里的人一样,在最好的青春里遇见更好的人,更好的自己……
  • 女性素食养生

    女性素食养生

    素食的好处太多了,素食嫩皮肤清口气,长期吃肉类、蛋类这些动物性食物的人,体内酸性成分会增加,皮脂腺分泌、油脂旺盛,容易让肌肤油腻、毛孔增大,痤疮发作等,影响美丽。肉食中富含蛋白质,其代谢产物是氨,这种有毒物质不仅损伤肾脏,让皮肤粗糙黯淡,还会使我们的口气、体气丧失清爽,异味浓浊。每周素食一天,总脂肪含量的摄入量减少,长久下去利于保护心脏,降低血压。素食还可以改善肉食者的酸性体质,使血液中的酸性毒素减少,使人体焕发活力,让皮肤柔嫩有光泽。本书讲了更多的女性素食的好处,让我们一起阅读本书吧!
  • 专业智库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专业智库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本从智库角度谈国家管理问题的书。全书分三大部分,一是基础理论篇,主要探讨智库之“智”的多重内涵,情报工作在智库中的前端功能,以及智库专报撰写的五大要素;二是图情智库篇,主要论述新时代中国特色图情智库新使命,以及对建立中国特色新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专业智库的设想;三是决策咨询篇,主要从全球互联网的角提出如何加强大数据时代的网络建设,如何构建互联网治理的规则体系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弦音星球

    弦音星球

    仿佛听了一场真正的演奏会的故事。音乐+无法实现的爱情+坚定不移的梦想,构建出精彩紧张的剧情,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深深的牵绊和感情,这些都是这部小说引人入胜的基石,有血有肉,魅力无穷的人物则是感动读者的核心。
  • 尊重儿童权利·译言古登堡计划

    尊重儿童权利·译言古登堡计划

    科扎克以人的基本权利作为论据,认为:“世上没有小孩,他们都是人”,并且呼吁人们尊重儿童的每一天,尊重儿童的无知和认知世界的努力,尊重他们的失败和泪水,以及他们的财物和物质需求。孩子有权保持他原本的样子。雅努什·科扎克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引发我们对于科扎克三个理念的思索——儿童的尊严、权利以及其公民地位。“老医生”希望孩子能够被客观公正地对待。他认为,我们要和孩子沟通交流,聆听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了解和满足他们的需求,而最重要的是要给他们时间。在雅努什·科扎克年里,让我们认真思考,我们能为孩子做些什么,让他们拥有快乐的童年,成长为富有创造力、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