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72200000004

第4章 自序 批评:形成条例的印象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自从有了这个“子曰”,中国人的人生就有了标志,标志着人生的某一阶段的成功或失败。是否“十有五而志于学”,可以不论,“三十而立”,却是每一个中国人,无论有知还是无知,都要扪心自问或被问的问题。“立”者,“有所成”也。“立”了,就说明你在三十岁以前的人生是成功的,你可以顺利地向着“不惑”之年迈进;没有“立”,就说明你在三十岁以前的人生是失败的,四十岁能否进入“不惑”还是一件没有把握的事。要判定某一年纪是否“立”了、是否“不惑”、是否“知天命”、是否“耳顺”、是否“不逾矩”,一支烟,一杯茶,一轮月,清夜独坐,低眉苦思,浮想联翩,这种种的氛围是断乎不可少的。然而我没有这种空闲,不是说我没有吸烟喝茶赏月的工夫,而是说我吸烟只管吸烟,喝茶只管喝茶,赏月只管赏月,居然没有想一想“三十而立”之类的问题。再说,什么叫“立”?什么叫未“立”?人生的成功或失败果真那么重要吗?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恐怕是不同的人会给予不同的回答。

我三十岁的那一年,正是1973年,还在“文化大革命”之中,全国人民的首要大事是批林批孔,“子曰”的一切自然都在清扫之列。我在记忆中搜寻,只记得那时我正在寻求离开部队,到人民日报或新华社去,也许我下意识地认为,我已经到了三十岁,然而还一事无成,也就是说,没有“立”。一年以后,我果然脱下了军装,到了新华社,还去了日内瓦,似乎是有些“立”的意思了,尽管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三年以后,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我又按捺不住,重新燃起了研究文学的热情,当上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国文学系的研究生,也许我下意识地认为,我已经三十五岁了,还是一事无成,也就是说,过了“而立”之年却还没有“立”。那么,究竟做了什么事才算“立”呢?回想我在部队的八年,工作也算尽力,颇得领导的信任,也有过封官的许诺,在别人看来,大约算是年轻有为前途无量了,可是我却因为没用上大学里学了五年的法文而心有不甘,毅然放弃了“锦绣前程”去做了一名翻译。可是待我做了翻译,也是兢兢业业地做,一旦有了机会,潜藏在心底的愿望就死灰复燃了,想一想我大学毕业时的愿望不是做一名法国文学的研究生吗?我在新华社工作的时间不长,却得到领导的器重,送我出去留学,准备派出当驻外记者,在别人看来,大约算是年轻有为前途无量了,可是我却死活要报考研究生。研究生毕业了,我如愿地留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读书写作,至今不悔。究竟有没有“立”,我不知道,反正“而立”之年是过去了,接着过去的是“不惑”之年和“知天命”之年,“耳顺”之年也不远了。我只知道,四十岁的时候,没有想过自己是否已经“不惑”了,五十岁的时候,没有想过自己是否已经“知天命”了,日子在读书和写作中一天一天地过去了。

如今已经到了1999年,新世纪的脚步声已经听得见了,但是我对新旧世纪的交替不那么敏感,对其到来既不感到恐惧,也不感到兴奋,不相信1999年12月31日和2000年1月1日(或者2000年12月31日和2001年1月1日)会是两个不同的天地。对往日,没有什么不能释怀的遗憾,对来日,也没有怀着什么令人激动的希望,只是有许多待做的事情等在那儿,日子仍然会像平静的流水,在忙碌中流过。但是,1999年确乎是一个整理自己的思想的机会,如果有的话。三十岁的那一年,在忙碌中过去了。四十岁的那一年,在忙碌中过去了。五十岁的那一年,也在忙碌中过去了。1999年,20世纪的最后一年,虽然依旧是忙碌,却也该是一个总结的年份吧。

如果从我读研究生时开始,算算我从事法国文学的研究和批评也有二十年了,发表的文字(包括翻译)也有三百万字了,成功的喜悦不曾品尝,写作的欲望和乐趣却常常在心底涌起。这期间,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做一个自觉的文学批评家。“自觉”两个字,写起来容易,说起来可就难了,做起来则更难。如果说在世纪末我有什么需要阐明的事情,那就是这“自觉”二字了。

“自觉”的基本含义,是知道批评和批评家的局限。翻开批评史,我们有过教训指导的批评,有过阐释讲解的批评,有过评价的批评,有过鉴赏的批评,有过印象的批评,有过意识的批评,有过对话的批评,等等;与之相应的,有过各式各样的批评家。从批评的理论来源看,我们有过实证主义的批评,有过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有过精神分析的批评,有过现象学的批评,有过社会学的批评,有过形式主义的批评,有过结构主义的批评,等等。这种种的批评的背后都潜藏着一个问题,即对文学的基本看法。把文学作品看作经验的事实,还是看作认知的对象,还是看作斗争的工具,所产生的批评是不一样的。当然,每一种批评都有存在的理由,但是也都有各自的局限。每一种方法都可能产生好的批评,也可能产生坏的批评,方法的确立并不能决定批评的质量。我们也许不能说清楚批评能做什么,但我们也许能够说一说批评不能做什么。例如,我不大相信教训指导的批评,批评家不能充当教师爷,他既不能以自己的批评指导作家,也不能以自己的批评指导读者。如果把批评当作哨兵和耳目的话,那么批评家就整天处在一种风声鹤唳或疑神疑鬼的状态,是做不好批评的。文学是独立的存在,有它的尊严,它不必依附于政治或经济之类,更不必成为政治或经济之类的说明和注解。当然,所有的作家都有政治观点和经济之类的行为,但那和文学活动无关。作家有充分的理由反感那些耳提面命式的批评,但是他没有理由反对批评,因为批评是使他的作品传播广远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尽管批评也许并未使他的作品为更多的人所理解。可以说,没有一个作家不是通过批评而声名远播的。每当我听见一个作家对批评说出不敬的话的时候,我总怀疑那不是他的由衷之言,或者那竟是他的忘恩负义之辞。再说,批评并不以传播作家的声名为其唯一的使命,它有更高的追求,那就是和作品一样,展示批评家个人的人格和思想。当然,任何一种批评,都不能囊括作品的全部,也就是说,任何方法都有遗漏的地方,再加上批评家本人性情、学养、政治和社会的关系等等因素,全面的、理想的、人人满意的批评是不存在的。批评必然是片面的,如果它是美的、深刻的、精到的,它就是一篇好的批评。众多的片面集中起来,就会渐渐逼近全面,但是我很怀疑这种全面会是出于一人之力。真诚的人并不都能作批评,但是好的批评必出于真诚的人之手。唯有真诚才不至于误解或曲解作品,才能坦然地不怀成见地面对作品。全面的批评家是不存在的,只要每一个批评家贡献出他最好的东西,我们就会有接近全面的批评。我不追求全面,我追求独特,独特就是局限。

许多人都记得法朗士的名言:“优秀的批评家讲述的是他的灵魂在杰作之间的冒险。……批评家若是坦率的话,就应该说:先生们,关于莎士比亚、拉辛、帕斯卡尔,或是歌德,我所要谈的是我自己。”然而法朗士的名言已被现代文学批评所抛弃,因为现代文学批评追求科学性,“灵魂冒险”之说成了印象主义的圭臬,只是作为一句名言被尘封在批评史之中了。只有李健吾先生不怕印象主义的恶谥,对这句名言给予了独特的理解,他说,“所谓灵魂的冒险(奇遇)者,他不仅仅在经验,而且要综合自己的观察和体会”,他“也不应当尽用他自己来解释”,还应当“比照人类以往所有的杰作”。他并不止于此,他有古尔蒙给他的“建议”:“一个忠实的人,用全副力量,把他独有的印象形成条例。”这里的关键是“独有”和“条例”。李健吾先生的批评是形成条例的印象,是印象的分析与综合。加上中国的诗文评传统,他的批评实际上成为一种以印象和比喻为核心的整体、综合、直接的体味和观照。他超越了法朗士的印象主义。我喜欢李健吾先生的批评。

批评必自印象始,而印象的基础是直觉。一部文学作品要感人,最初的入口便是印象,这印象或深刻,或强烈,或像一股清流沁人心脾,总之,要有“一种打得准打得正的感觉”(波德莱尔语)。这印象不是任何人的印象,而是每一个具体的人的具体的印象,是独有的印象。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一个初涉世事的青年,其印象必有不同。一个博学的人,一个无知的人,其印象必有不同。一个对文学艺术具有特殊敏感的人,一个对科学技术抱着独特感受的人,其印象必有不同。黑格尔说:“正像同一句格言,从年轻人(即使他对这句格言的理解完全正确)的口中说出来时,总是没有那种在饱经风霜的成年人的智慧中所具有的意义和广袤性,后者能够表达出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内容的全部力量。”一句话,老人孩子,男人女人,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对同一部作品,其印象是不同的。批评家是特殊的读者,他不仅要阅读,还要把阅读的结果告诉别人。他的独特性不止于此,他必须是一个有丰富的阅读经验的人。他要真诚,他要博学,当他接触一部作品时,他要把他所拥有的一切理论暂时地搁置一旁,这样他才能使他的精神胶片获得最初的曝光,否则,早在最初的刺激之前,他的精神胶片就已经曝光了。这就是说,阅读之初,我们应该对作品持一种“天真的”、“包容性理解”的态度,一种“受制于作品内在规律的、没有预防的阅读”(斯塔罗宾斯基语)。并不是每一部作品都能给一个批评家留下印象,也不是一个批评家对任何一部作品都能有印象,哪怕这作品轰动一时。这是批评家的局限。因此,批评家的印象是极可宝贵的。如果他把最初的印象公之于众,他就是一个印象主义的批评家。我以为,一个自觉的批评家并不能就此止步。

印象必继之以体验,体验须借助于想象。浅尝的读者始于印象,终于印象。批评家则不同,对于所获之蜂拥而至的印象,他要调动自己的回忆和经验反复体会验证,直至达到融洽无间的程度。日内瓦学派的批评家乔治·布莱说:阅读和批评的“原初运动”乃是“全面地应答所读或所赏的作品发出的暗示”,是“两个意识的相遇”,“没有两个意识的遇合,就没有真正的批评”。这使我想起清代批评家仇兆鳌的一段话:批评家要“反复沉潜,求其归宿所在,又从而句栉字比之,庶几得作者苦心于千百年之上,恍然如身历其世,面接其人,而慨乎有余悲,悄乎有余思也”。中西悬隔一万里,古今相差两百年,如果传统和现代之间没有某种联系的话,我想这样的两个人是不会说出如此相似的话的。体验离不开想象,批评家个人的回忆和经验并不能自动地和他所获得的印象连接,他必须依靠想象力来形成往来的渠道。并不是所有的印象都能在批评家那里激起体验的冲动,也不是所有的批评家都能体会和验证他所获得的印象。这也是批评家的局限。因此,批评家的体验是极可宝贵的。如果一个批评家把他的体验化成文字,他仍然是一个印象主义的批评家,只不过是多了一种个人的色彩而已。我以为,一个自觉的批评家并不能就此止步。

体验须上升为思想,思想的动力来自学问。思想者,理性之认识也。批评家要把他的纷纭复杂的感性认识通过理性的思考,即一系列综合概括的过程,上升为理性的认识,这其中的关键是自由。思想并不是僵死的东西,只有自由,才能赋予它以鲜活的生命。所谓“自由”,就是不以政治为其唯一的归宿。批评是对作品的诘问:谁在说话?对谁说话?话是对什么样的受话人说的?真实的?想象的?集体的?个人的?还是不在场的?距离如何?克服了怎样的障碍?通过什么手段?等等。诘问的过程就是阐释的过程,在这里,斯塔罗宾斯基提出了“批评轨迹”的概念,指出批评的轨迹就是“自发的同情、客观的研究和自由的思考三个阶段的协调运动”。批评的轨迹是一种从没有预防的阅读、中经客观的研究、到自主(自由)的思考之间的不间断的往复和循环。批评永远是未完成的,理解和阐释都应该承认有“残留部分”,有“余数”。批评需要反复地进行,使“余数”逐渐地缩小,但是,这“余数”不能缩小至无。唯此批评的精神才能够得到“最纯粹的展现”。我以为,“批评轨迹”论是迄今为止对批评的最好的概括。到此,批评才可以说摆脱了印象主义的束缚,走向了自由的批评。

批评的最高境界是美的展现。“(批评之)美来源于布置、勾画清楚的道路、次第展开的远景、论据的丰富与可靠,有时也来源于猜测的大胆,这一切都不排斥手法的轻盈,也不排斥某种个人的口吻,这种个人的口吻越是不寻求独特就越是动人。不应该事先想到这种‘文学效果’:应该仿佛产生于偶然,而人们追求的仅仅是具有说服力的明晰……”这是斯塔罗宾斯基在1984年的一次采访中表明的看法。他在1979年为一本书写的序言中提到了“与诗的成功相若”的“精神之美”,说:“在这种情况下,诗的效果越是不经意追求,则越是动人。它来自所处理的问题的重要性、探索精神的活跃和经由世纪之底通向我们时代的道路的宽度。它来自写作中的某种震颤的和快速的东西、连贯的完全的明晰和一种使抽象思想活跃起来的想象力。它从所引用的材料的丰富和新颖上、从其内在美上、从其所来自的阅读空间的宽广上所获亦多……”这两段话,一是口头上的,措辞不那么严谨,一是文字上的,用语非常精练,然而却是那么一致,并无抵牾矛盾之处。把这两段话加起来,我以为就得到了关于批评之美的完整的论述。批评要真诚,还要美的表达。美的表达不在于华丽的词句,而在于词句的准确和明晰。批评可以是美的,我以为这就是批评的极致。这也是我的追求。

我以为,由印象而体验,由体验而思想,三者不可缺一,乃是批评的一条可行的道路。印象主义的被埋葬是一件不可挽回的事情,但是印象不可被埋葬。一篇批评文字可以被称为“读后感式”的批评,那是说它肤浅片面,但是如果它出于大批评家之手,那情况就可能不一样了。印象是批评的基础,是与作品接触的一刹那之间发生的事情,如电光石火,稍纵即逝,所谓“好景一失逋难追”。可以说,没有印象就没有批评。文学批评是一种科学的说法存在于世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在20世纪的后半叶又一次掀起了追求科学性的高潮,不过五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文学批评毕竟与艺术的关系更为密切,科学性与文学性相比只能占很小的一部分。所以,印象在批评中的地位理应恢复。印象主义与后来的现象学批评之间的区别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大,甚至水火不容。不过是位置不同罢了,印象主义把印象当做了批评的目标,置于批评的顶端,而现象学批评则把印象当做批评的初始,或者当做进入意识的入口,置于批评的起点。乔治·布莱把这种批评指责为“虚假”,比作“正经女人”,“她们喜欢玩火,只要没有严重的后果。阅读,就是接受一些震颤,梦想一些快乐,随后重新回到自己的常情常理之中”。他未免言重了,印象主义者不过是把印象当做了批评的极致罢了。若再往前走一步,他们是有可能成为现象学批评家的。

批评的先决条件是阅读,而阅读的最高境界是没有功利之心的为读而读,从这个角度看,批评无疑是一种独白,只是一个人读了书之后内心的情绪的一种表达和升华,并非一定要有人听的。可是一个批评家写了文章总要发表,既占了篇幅,又占了读者(如果有的话)的时间,所以,批评家的活动又不可能是独自。这种内在的矛盾束缚了批评家,使他不大可能无所顾忌地畅所欲言,完全摆脱功利之心,无论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一个普通的读者可以不批评,或者不发表他的批评文字,但是一个批评家不能只读而不写,还要把他所写的东西发表出来。这种要发表的意图或欲望在某种程度上败坏了阅读的乐趣,使得一个批评家几乎成了阅读的机器,他发表出来的东西有多少是真诚的,就大可怀疑了。如今,批评的声誉不算太好,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批评家的功利之心太盛。功利之心太盛则把批评当作稻粱之谋、敲门之砖或晋身之阶,不能沉下心来仔细阅读、反复体验和自由思考。现今的批评家以与作家保持良好的关系为人称颂,或者批评家以结识作家、大批评家以结识大作家为荣,这些都足以影响批评家的活动。批评家当然可以与作家做朋友,但是他们的友谊以不涉及彼此的文学活动为好。虽然我们相信批评家的真诚和公正,但是我们的信任屡屡为现实的存在打破。如果批评家取普通读者的姿态,或许可以有一种健康的批评文字。

匆匆写下上述文字,算是我留给过去的世纪的一种小结吧。当我望着新世纪的曙光升起的时候,我发现我还是我。我于是明白:当一个人发生变化的时候,他不在乎世纪的更迭;当一个人有某种东西要固守的话,新旧世纪的交替不过是今天和明天罢了。

写于1999年岁末,北京

同类推荐
  • 大家小书:晚明思想史论

    大家小书:晚明思想史论

    本书充满激情,纵横捭阖,论及佛学的兴起,西学东渐等,视野宏阔。附录《十七世纪中国思想史概论》,两书合观,包括其思想背景、治学方法、民族思想、哲学思想、历史思想、政治思想,均一一缕析,创见频现,引人入胜。
  • 风住尘乡梦如故

    风住尘乡梦如故

    《风住尘香梦如故》作者用温柔而美好的文字,写出了一个女子在爱情、生活以及旅行中遇到的点点滴滴,她记述了在这些平凡生活中的令她触动之处,其文字意境优美,隽永清新,是同类作家中非常有特点的,对中国女性散文的创作有独到的新的开拓,具有出版价值。
  • 乔伊斯文论政论集

    乔伊斯文论政论集

    《乔伊斯文论政论集》由美国著名的乔伊斯研究学家埃尔斯沃思·梅森、理查德·艾尔曼合编,收入乔伊斯从14岁至55岁写就的随笔、讲演、书评、提纲说明、信函、诗歌凡57篇。
  • 夜生活手记

    夜生活手记

    这本散文集收录了王祥夫长篇散文共七篇,均为未出版的新作。从这些散文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散文的美妙之处,尤其是作者擅长白描手法,能于不动声色中令人渐入佳境。散文集中所收的《中年的风景》《书边随笔》《我漫游四方》《夜生活手记》等篇,多为作者从周边的普通人的生活中发现传统文化之美,一事一物,由小及大,引导读者领悟中华民族文化之美好处,且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王祥夫先生还画得一手好画,本文集将作者的文字和绘画融为一体,充分显现出一种中国文人式的“文化散文”的韵味。
  • 草叶集选

    草叶集选

    《草叶集选》是自《草叶集》全集中精选出最精华的篇目,记录了美国“自由诗之父”惠特曼一生的思想和探索历程,也反映出整个时代和国家的面貌。从内容到形式,从思想到语言,《草叶集》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它摒弃了传统的诗歌格律,开创了新的诗风,大力讴歌了自然的壮美,洋溢着时代激情,富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神秘主义风格,是十九世纪美国的一部史诗。亨利·米勒、艾伦·金斯堡等后世艺术大师曾深受这部诗集的影响,电影《死亡诗社》也曾向其致敬。
热门推荐
  • 相府庶女:废妃不好惹

    相府庶女:废妃不好惹

    家族覆灭,含怨重生!她成为仇人的庶女。渣父妄图利用?将计就计拔其爪牙。夫人为治病剥她皮?那就毁掉嫡姐那张脸!腹黑世子主动求合作?照单全收!诶诶诶,怎么转眼被合作对象吃干抹净,还听他振振有词:“这不过是利息!”
  • 萌宝娇妻:邪魅老公

    萌宝娇妻:邪魅老公

    “封曦,你快点给我出来,你知不知道你怀孕了,你的肚子……”夜空爵的话还未说完,封曦就慵懒的走出来,“我当然知道我怀孕啦,还不是你让我怀的孕,你还凶我,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给我上,拍死你爹地,我这肚子里可有你们梦寐以求的妹妹哦,快上”一听见妹妹在肚子里,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急忙一起冲上去,收拾爹地,封曦就在一旁惬意的看着自家老公被追……军人文哦
  • 情动豪门

    情动豪门

    范欣蕾的哥哥是范昆宁白家千金的保镖,身为保镖的范昆宁却与大小姐相恋,而后两个人私奔。孟维轩在自己的未婚妻私奔后,便找到了范欣蕾,他所有的怒火都发泄在了范欣蕾身上,并与她签订了一百天的合同。只要这一百天能让孟维轩满意,那么孟维轩就放过他的哥哥,只是这一百天对于范欣蕾来说是那么煎熬……在他们认识的第一天,绝对没想到他们会相爱,也许通往幸福的那条路并不会太平顺,但他们却一直坚持着……
  • 佛说恒水经

    佛说恒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书隐楼藏书

    古书隐楼藏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双面娇妻之总裁索爱

    双面娇妻之总裁索爱

    职场高冷冷美人,家中软萌萌妹子。和高冷总裁契约恋爱,最后假戏成真,总裁强势索爱:宝贝,到怀里来。总裁老公,请温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杜威经典教育论集(全集)

    杜威经典教育论集(全集)

    本套书包括《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与民主》;《教育论》共3本。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所著《民主主义与教育》全面地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英美学者把它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以及卢梭的《爱弥儿》并列。杜威不但强于教育理论,而且富于教育经验,把理论和实际贯穿起来,在教育史中既能提出新颖教育哲学,又能亲见其实施之获得成功。可以说,《民主主义与教育》是理解近百年来美国以及众多国家教育演进的钥匙。《教育与民主》是杜威的经典作品。选自《民主主义与教育》。《民主主义与教育》是理解近百年来美国以及众多国家教育演进的钥匙。西方学者称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和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三部不朽的教育瑰宝。本书力图分析和陈述民主社会所蕴含的理想,并应用这种理想来谈论教育问题。把民主社会的意义、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产业革命带来的变化以及科学实验的方法,贯串一起,从而论证新教育的本质、目的、方法、内容和评断一些彼此矛盾的教育理论问题和实施问题。可以说,是一本在现今读来仍有启发的教育理论著作。《教育论》是杜威的经典作品。选自《民主主义与教育》。在当时,美国传统的教育一方面是脱离社会,一方面是脱离儿童。杜威所探讨的正好环绕着这两大课题:一是使美国学校和美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合拍,一是使美国学校和儿童以及青少年的身心发育的规律合拍。他对此成功地作了探索,因而成为美国教育的巨人。本书论述了和教育相关的诸多问题,堪称是一部内容渊博而挖掘透彻的名作。
  • 解密中国大案(二)

    解密中国大案(二)

    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本书除了重点展示北京法院审理的国家药监局窝案中落马的小人物、原国家统计局长邱晓华重婚案之外,还对轰动全国的段义和杀人案、许晓刚受贿案等轰动全国的大要案进行了解读。
  • The Rainbow Serpent (A Kulipari Novel #2)
  • 末日重启

    末日重启

    九转乾坤,末世称雄。前世末世两年,叶言苟活,被虐死,父母被喂丧尸,受尽耻辱。重生回来,他究竟能扭转命运的轮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