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26600000003

第3章 勿以学术徇利禄

2001年6月11日,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朱则杰博士,寄了一份复印件给我,题为《二十世纪清诗研究的历史回顾》,作者是张仲谋博士,此文发表于1999年《泰安师专学报》第21卷第5期,当时他是徐州师大中文系副教授。在此文中,他举出九种著作,称之为“经典性成果”。一为总集、选本与工具书:(1)徐世昌《晚晴簃诗汇》;(2)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3)钱仲联《清诗纪事》;(4)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二为个人研究专著:(5)钱钟书《谈艺录》;(6)汪国垣《汪辟疆文集》;(7)钱仲联《梦苕庵论集》;(8)刘世南《清诗流派史》;(9)严迪昌《清诗史》。而对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的一批研究专著,认为严著《清诗史》和刘著《清诗流派史》是“标志着这一时期清诗研究发展水平的”。

看了张文后,顿生空谷足音之感。因为《清诗流派史》1995年通过郭丹(我带的研究生,现为福建师大中文系教授、博导)联系,在台北文津出版社以繁体字出版,印数只1000册,定价新台币480元,约合人民币100元,以大陆书价而论,实在太贵,加以购买不易,寄费又高,所以,我很担心这部书会默默地被淹死,不为学术界所知。现在看到张文,才知已有知音,而且给予这么高的评价,我确实非常惊喜,便特地送给我校(江西师大)文学院副院长刘松来(也是我的研究生,和郭丹同班,现为中文系教授)看,他也很高兴。

由于年老(我生于1923年夏历九月六日),睡眠较少,这晚醒后,就在枕上口占了七律一首:

附骥汪钱谁则可?策勋翰墨我非伦。欲从心路窥民主,好与尧封企日新。健者当为诗外事,高歌还望眼中人。亭林能狷羽琌侠,绍述只惭笔不神。

开头的两句并非谦虚,我确实自知学识距离汪辟疆、钱默存、钱萼孙三位前辈太远。三四句说明我写《清诗流派史》的目的。我不是“为学问而学问”,写这本书,重点在(1)通过吴兆骞说明专制高压会使人“失其天性”(P137),(2)通过谭嗣同说明民主意识的产生及其巨大意义(P579),钟叔河在《关于曾国藩家书》中说,“传统的封建文化不能导向民主与科学”,我这一部分论析正可证明他这个结论。吴江的《三谈中国传统文化》(收在《文史杂论》一书中)也可参看。李泽厚《探寻语碎》也指出:“近代的自由民主,正如马克思主义一样,是在大工业生产基地上逐渐成熟的成果,它与中国传统并不相容,而是自西方输入的。”(P392)(3)通过释函可说明韧性战斗的重要。以上三点,我特别拈出,以为读吾书者告。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更觉良工心独苦。”苏轼解说:“凡人用意深处,人罕能谕,此所以为独苦。”我非良工,但此微意,愿与读者共谕共勉。五六句指出学者必须同时是战士,从而寄望于朱则杰、张仲谋等中青年学人。结尾二句指出不入流派的顾、龚两位思想家是我们清诗研究者的光辉榜样,我个人是“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的。

过了6天,即6月18日,下午,我正在中文系资料室看报,忽然间,几位古典文学教研室的中青年教师涌进来,对我说,北京中华书局来了两个人,其中一个是副总编李岩,他们特来了解江西师大的科研情形,今天下午在二楼开座谈会。会上,刘松来以我的《清诗流派史》为例,列举张仲谋《综述》的评论,说明大陆并非没有水平高的专著,不过处此市场经济环境,无法找到出版机会,只好去台湾出书。李氏听了,很感兴趣,便问松来可否找一本来看看。李表示要带回北京认真阅读——后来松来告诉我,正是为了促成我这本书能在中华重印,所以,中华两位来宾游览滕王阁和八大山人纪念馆,系里本来不是派他陪同,他却自告奋勇陪了他们一段时间。

6月23日晚,我又在枕上口占了一首七律:

颓龄可制亦何求?剩付骨灰逐水流。刊谬难穷时有作,赏音既获愿终酬。人心纵比山川险,老我愿无进退忧。差幸穷途多剪拂,书成或不化浮沤。

我为什么写五六句呢?清人纪昀(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感叹:“天下唯同类可畏也。凡争产者,必同父之子;凡争宠者,必同夫之妻;凡争权者,必同官职之士;凡争利者,必同市之贾。势近则相碍,相碍则相轧耳。”我在江西师大60周年校庆时,应校庆办秘书处之约,写了一篇《我在师大二十年》,收在《穿过历史的烟云》一书中,由江西高校出版社于2000年10月出版。现将全文抄录如下:

我在师大二十年

中国古代文人写《士不遇赋》的有好几位,董仲舒、司马迁、陶渊明都有同题之作。我忝附士林之末,所遇恰好相反,在江西师大这二十年,来自领导、前辈、同事的知音,偻指难穷。

我于1979年进师院,并无职称。1982年初评职称,3月4日晚八点一刻,中文系赖淮靖副主任来到我房里,说:“系学术评议小组会上,有老先生提议,根据你的学术水平,应该评副教授。系领导也都同意。”但他说,系领导为了保险,主张还是先报讲师,因此由他特来说明。我自然表示感谢——这是我最早从领导和前辈处得到的知遇。

过了几年,我不安于位,决意离去。苏州大学由于钱仲联先生的推荐,立刻向师大人事处发来商调函。同时,江西大学谷霁光校长知道我的遭遇后,也叫我去找郑光荣书记,请他同意调我去江大。我找到郑书记提出要求。

他说:“我们既然要你来,怎么又会放你走?不行,你哪里也不能去,一定要在这里安心工作。”不久,就要我卸去本科生的教学工作,协助刘方元副主任专门指导先秦至南北朝文学硕士生。

1988年下半年,郑书记调任省文化厅厅长。9月17日下午五点半,我从系里回家去,经过校长办公大楼门口(当时门向东开),他正站在大门台阶上,见到我,忙招呼我过去,说:“我已到文化厅上班三周了。”又说:“全校到年龄的六十五人,都办离、退手续,只留下你。我已经跟校领导们说了:你带研究生有很大成绩,有真才实学。留下来,一方面为了增加你的工龄,更主要的是让你在古典组挑重担,接胡守仁先生的班。”当然,后来由于政策规定,除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和省政协常委外,一律都退,于是我没被延聘。但郑书记这样关怀,我是没齿不忘的。

我退休十年了,历届领导不论认识不认识,大概都知道我这个人,邵逸夫肖像瓷盘上的七律诗、《逸夫楼记》,都是叫我代学校撰写的。尤其是最近的《田家炳教育书院记》,校办请我定稿(初稿由段小华教授创作),以七天为期,务期斟酌尽善。校领导要求既赞颂田先生,又不能贬低师大。为了这,我几次凝思不眠,有时想到了,半夜跃起,援笔记下,次日审视,仍觉不洽,重新改写。“本期经营尽善,书院丕成;乃以兴作方繁,资金顿绌。”这样措辞,是颇费苦心的。另外,姚副校长不满“救一时燃眉之急”,认为自贬太甚。我为了对“收百年树人之功”,便用《左传》“晋饥,秦输之粟”的典故,写成“同两国饩粟之谊”。后因大批“两国论”,怕引起误会,匆忙改成“古贤”,用鲁肃为周瑜指囷事。惭愧,费了五天时间交卷,仍未斟酌尽善,深负倚托。但据校办罗敬新主任说:田先生非常重视这篇记文,刻石之前,叫先电传过香港去,经他本人和田家炳教育基金委员会的委员们审读后,才让刻石。罗主任说:“他们在电话里说,非常满意。”

退休后,我仍然常去样本书库看书。一天,钟世德书记、李佛铨校长陪舒圣佑省长来校视察,走进样本书库。李校长特地叫我过去,向舒省长介绍:“这位是刘世南教授,学问渊博,孜孜不倦。”我并不以省长一赐颜色为荣,却对李校长的揄扬踌躇不安:孜孜不倦或有之,渊博谈何容易。

二十年来,我的身影停留得最多的地方,是校、系两图书馆。由于蓄意撰写《清诗流派史》,我要求校图购买《晚晴簃诗汇》。这是一部大部头的书,私人买不起。张杰先生时任馆长,不但同意,而且买了两部,分给中文系一部,我便得以随意借阅。后来,钱仲联先生主编的《清诗纪事》出版了,也是册数较多的,我又向张馆长要求,他又满足了我的愿望。

先母94岁弃养后,我老伴又不幸伤脚,从此里外靠我一手撑持,不但不能去校外讲课,连外出开会和春秋旅游也不能参加。近两年,省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领导小组正组织全省高校教师做《豫章丛书》的点校工作,聘请舒宝璋先生和我担任首席学术顾问,负责全部丛书的定稿。这是十分繁重的工作,我已76岁,家务又如此沉重,实在无法受聘。领导小组组长万萍教授,反复劝说,最后说:“刘先生,你在中文系是用而未尽其才的,我们这样敦请,实在希望人尽其才啊!”我确实被这话感动了,自知袜材,无足轻重,但良朋相知如此之深,岂容轻负,于是勉强应聘了。

最后,我想到傅修延副校长,他对我的扶持是长期的、多方面的。最难忘的是1996年10月31日上午十点半,他邀我到他家,把贮存在电脑中的日记显示给我看,称我为“大学问家”。(近年来,我在东北师大古籍研究丛刊上连续发了多篇匡谬文章,他看过了,所以如此过分揄扬。)因此,他叹息我刘蕡下第,李广不侯,比我为黄秋园,说是百年之后必获真赏。

江西师大啊,您赋予我难忘的二十年!没有您,就没有我的所有专著和论文,也没有我的存在意义。

感谢您,但愿我能在您的怀抱里,严肃而愉快地走完这人生的长途。

我为什么这样写?并非借他人之口,来作自我吹嘘,而是对种种冷箭的总回答。我当时不仅背后受到种种冷箭,而且竟被剥夺给本科生上课的权利,把我调到《读写月报》(指导中学语文教学的刊物)去当编辑。实逼处此,我才不得不要求调到其他大学去。由于校党委书记郑光荣的慧眼,他果断地留下了我。我安心工作后,除了认真带好研究生,就是全力研究并撰写《清诗流派史》,而对本人职称,不愿多加考虑。我是1989年3月1日退休的,这时我已67岁,早已过了规定的退休年龄。那时,全校正在申报正高,和我同带研究生的原中文系副主任刘方元先生几次私下劝我申报,我都不曾申报,觉得实至名归,这事应该由组织上去考虑。后因我在退休之列,便未再议职称事。记得当时中文系一位曾老师,一位赖老师,都因为没评上正高,先后去找郑书记。事后,两位老师先后对我说,郑书记对他们讲:“刘世南老师那么好的学问,也没有评教授,他从来没找过组织。你跟他比比,还有什么不服气的呢?”

我告诉读者这些事,用意在于说明,学术研究决不可以徇利禄。我不是教授,可江西高校了解我的人,没有谁不尊重我。很多文史教授经常不耻下问,和我共析疑义,并在他们的著作序、跋中屡屡提及贱名。

最近读到吕家乡先生的《探求:知识分子的天职》:“如果一个有知识的人用他的知识作为追逐名利、巴结权贵的工具,他就很容易失去知识分子应有的探求真理的精神,就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了。”(《文艺争鸣》2002年第4期)我以为学人应该这样要求自己。

没有文化的民族不是真正的民族,而泡沫文化只是文化垃圾。我希望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谨记此言,抛开个人的浮名浮利,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为弘扬我中华传统文化和开创与世界接轨的新文化而努力,这才是我们人生价值之所在。

现在再回到张仲谋《综述》上。

在《清诗流派史》出版后,已有好几位书评,为什么我独对张文如此感动呢?原因有三:

(1)那些书评作者大多是我的熟人,他们是得到赠书后才写书评的,不免有溢美之词。

(2)张仲谋博士却和我素昧平生,我得到朱则杰教授寄来的复印件时,初读一遍,只觉惊喜,却不知道他是在哪个高校读的博士生,导师是哪位。这样的陌生人写的《综述》,对我的专著所做的评价,丝毫不带私人感情,应该是客观的。

(3)没过几天,朱则杰教授第二次来信,说张君是苏州大学严迪昌博导的博士,这就更使我高兴。因为苏州大学是全国的清诗研究中心,俗话说,同行相妒。我在《清诗流派史》末页所附五古说:“不知问世后,几人容清玩?得无温公书,无人读能遍?”又说:“并世得子云,应与话悃欵。”潜台词正是担心他们会视而不见或故意贬低。而张博士在1999年即已发表这篇《综述》,肯定拙著的价值,丝毫不像刘勰在《知音》篇所说“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而是真正“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平理若衡,照辞如镜”。这怎么不使我分外感动呢?特别是最近(2002年7月)看到张博士的专著《清代文化与浙派诗》,深觉他是清诗流派研究的行家里手,拙著能得到这种学人的赏音,实在自幸之至,不禁想起我省高安籍诗人白采(童国章)的一首七绝:“负手微吟解者谁,语高元不合时宜。文章真赏须千载,独遣伤心为此时!”正是伤并世子云之难遇。和白采相比,我何能不自幸?我还想起清代诗人彭兆荪(甘亭)的两句诗:“世眼嗤点皆寻常,誉我我转心奭伤。”的确,内行一句中肯的指责,远远胜过外行的众口交誉,何况是内行的称赏?

同年(2001年)8月21日,接到赵伯陶先生寄来的一份复印件,是他最近发表在《中国典籍与文化》(第38期)上的一篇文章,题为《从台湾出版的两部大陆学者的清诗专著谈起》。两部清诗专著,按出版时间顺序,指我的《清诗流派史》和严迪昌教授的《清诗史》。并印出了两部书的封面。

在此文中,赵先生特别强调我自甘寂寞、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他引我书末五古所云:“忆昔每岁除,书城犹弄翰。万家庆团栾,独坐一笑粲。卡片漫盈箱,有得逾美膳。心劳十四载,书成瘁笔砚。”从而指出:“正是这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才使这部厚重之作得以问世。”因而感叹:“那些把治学当成某种资本或转为终南捷径的人,恐怕难有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著述问世。”

这使我联想到张仲谋博士在其《综述》中,也特别指出我“费时十五载,撰成是书,亦可谓耐得清苦寂寞者”。

章太炎论学术研究,谓“近世为朴学者,其善者三:明征定保,远于欺诈;先难后得,远于徼幸;习劳思善,远于偷惰。故其学不应世尚,多悃愊寡尤之士也”。(《检论·学隐》)反省自己撰写《清诗流派史》,起因只是顾炎武所谓著书应为前所未有、后不可无者,希望以此填补清诗史这个空白。所以书末五古说:“自我肺腑出,未尝只字篡。”这正表明和“欺诈”“徼幸”“偷惰”三者绝缘。章太炎强调“凡学者贵其攻苦食淡,然后能任艰难之事”。(《救学弊论》)而要能攻苦食淡,必须“躁竞弭乎下”。(《五朝学》)躁,心态浮躁;竞,追逐名利。两者治学大忌,必须坚决消弭。我写此书的十五年,是包括在编时的十年和退休后的五年。我没有考虑过写此书和评职称的关系,也没有参加过任何评奖活动,想到的只是这工作体现了我的人生价值。

这些年来,社会上不断揭发一些学术腐败的丑闻,使正直的人十分痛心。为什么硬要把学术成果跟职称、工资、住房等挂钩呢?章学诚指出,科举取士,是“以利禄劝儒术”,结果成为“以儒术徇利禄”。(《文史通义·原学下》)听说南方某高校调动了两位高水平的中青年教师到北方某名校,一人评上了博导,一人没有,后者竟跳楼而死。这真是“以儒术徇利禄”的典型!谁实为之?孰令致之?我们强调舆论导向,我看,当前急需大力端正学术研究的方向。

钱钟书先生强调指出:学问是荒江老屋二三老儒探求的事。真是至理名言!热衷利禄之人是做不成真学问的。

同类推荐
  •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苏轼文集3

    苏轼文集3

    苏轼作品集,历代有不同的编法。大致说来,主要有诗集、文集和诗文合集三种编法。
  • 给理想一点时间(五)

    给理想一点时间(五)

    《给理想一点时间5》是凤凰网博报博文选集系列书的第五集,该系列精选两岸三地几十位博主的佳作,是凤凰网博报编辑部从近万篇推荐博文中精选出,根据文章观点质量和网友点击量等因素综合考虑,优中选优。本书分为理想现实、社会民生、中国世界、人物历史、文明文化等几大部分,话题丰富,视野广阔,观点鲜明犀利,文章独具深度又极富可读性,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时文畅销书。
  • 美好的七年

    美好的七年

    过去七年间,埃特加·凯雷特有很多担忧:儿子列夫出生在恐怖袭击的中心特拉维夫;父亲生病了;他经常做关于伊朗总统的噩梦;还有一个穷追不舍的电话销售员大概一直到他死的那天都会推销产品给他。但从黑暗、荒诞的生活中诞生了许多有趣、温柔和沉思的文章。凯雷特在个人生活和政治生活、有趣 和深刻之间自由转换,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是多么反复无常,人类是如何在最不可能的地方寻找善的。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现代文学发展概论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现代文学发展概论

    本文从公元前文学精品,中世纪文学精品,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精品,十九世纪文学精品四个部分讲述了世界现代文化发展概论。
热门推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陶器(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陶器(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人类第一次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了大自然中物质的化学性质,把柔软的粘土变成了坚硬的陶,从而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 许鸿宾说许鸿宾

    许鸿宾说许鸿宾

    《许鸿宾说许鸿宾》是一本围绕一个主题的杂作结集,体裁上有对话、有侧记、有随笔、有札记还有日记与散文、纪念文章,在学术性、理论性与思想性以及艺术性几方面都还有着力之处。
  • 我的末日DNF系统

    我的末日DNF系统

    末世来临,丧尸危机席卷全球,异界魔兽横行,就连神话故事中神灵与恶魔甚至也参了一脚进来。在这令人绝望的残酷环境下,人类依旧顽强的生存着。大一青年张晓宇偶然机缘下死后重生,获得了一份意外的天大惊喜。末日来了?不要怕!我上头有人!我有一大哥,号称宇宙无敌第一肉,管你是泰坦巨兽还是地狱魔王,在他面前都得跪下叫爸爸,他叫宿命者—卡恩!我还有一个二叔,专门勾搭一些强者的灵魂为自己所用,他叫死神—德莱弗斯。末世来临,我只是想带着家人和朋友……好好地活下去!
  • 华清宫

    华清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猫捕鼠

    神猫捕鼠

    2000年12月9日16时50分左右,4名蒙面歹徒持猎枪、爆炸装置闯入郑州市银基商贸城广发行营业部,开枪打死商场保卫处副处长常玉杰,抢走现金208万元。这起被中国公安部列为2000年第2号惊天大案的主犯,其中不乏大学学历,属高智商作案,也是此前数起银行抢劫案的案犯。面对如此猖狂且狡猾的罪犯,郑州市公安局调动10000多名公安干警与之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惊心动魄的较量……
  • 都市巅峰魔神

    都市巅峰魔神

    带着鬼手穿越!15级他是狂战士!50级他是狱血魔神!75级他是帝血弑天!问这片星空之下,何人能敌!
  • 好吃易做家常菜

    好吃易做家常菜

    用家常食材做营养美味菜肴。选用最家常的食材,学习最常用的烹调方法,即使是新手下厨,也能做出色香味俱佳的营养家常菜。
  • 神奇宝贝之灵游录

    神奇宝贝之灵游录

    在背后的该是守护而不是孤独,在眼前的该是大陆而不是归途,少年常常这样想到,放眼身边以不再孤单。傲娇的梦幻,病娇的沙奈朵,双层人格的雪拉比,为什么就连可爱的基拉祈都是个癔病女?暖心小女仆拉帝欧斯,全能管家拉帝亚斯,还有小伊布也是个换装高手。还在犹豫什么,快来一起来一场奇妙有趣的灵游录之旅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城市天空1

    城市天空1

    讲述“我”进城打工……最后又回到农村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