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373000000001

第1章 正文(1)

谢谢大家!团委组织这个活动说很多同学刚到北大来,要我讲讲大学的生活、大学生怎么度过大学的学习生活。我说我不够资格,学得也不够好,当年好多课都逃掉。这个怎么跟学生讲,讲了是要负责任的。后来同学说能不能换个题目,就换了这么个题目。

在座很多同学可能不一定来北大学经济,有一部分同学可能学经济。如果学经济,还可以做点交流。我故意把这个题目弄得宽一点,不是单单地讲学经济学,学经济学是学经济的一个部分,可能是很重要的部分,但不是全部。学经济要宽得多,理解我们这个社会、理解我们的生活、理解经济现象,有好多内容。学经济,会有一些困难,其中一个困难,我自己有体会,我们的心和脑,常常用得不是地方。这个没有解剖学的基础,我只是笼统地讲,我们身上有一个部分叫心。我们研究经济现象,会有自己的情感、会有我们的好恶、会有我们的是非标准。对于经济现象,我们会说,这个合理不合理,公平不公平,合适不合适,我们把这个部分,在今天的讲演当中,叫做用心的部分。人是有情感的,人,万物之灵,灵在情感。也许新来的同学,情感更丰富一点。你看香港,我一会儿会讲到香港廉政公署,很公正的地方,廉政公署打击的是政府中的贪污行为。廉政公署招人,就是要招新的学生,因为他们的是非感还没有被污染掉。他觉得好就是好、坏就是坏,这个事情不能被宽容。所以年轻的学生,在这个部分,对社会的是非、好恶的看法上,往往有非常强烈的表达。我们都是从这个年龄过来的,都经历过这个阶段。

那么我们身上还有个器官,叫脑,主要解决理智的问题。一个问题该不该这样和一个问题是什么样子,要分开来。这个事情是什么样子和这个事情应该是什么样子,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在学经济当中,常常搞混。学自然科学可能好一点,因为一个自然现象,无所谓它好不好,只要理解它的规律。星球轨道搞清楚,好,就可以放卫星上去,可以转而且可以回来。这个里头本身没有很多的价值标准、价值评判、道德标准和道德评判。但是我们经济活动,里头经常会有这个东西(道德判断)。经济活动是人的活动,而且人的活动当中很多时候会形成利益冲突。所以一个事情好不好、对不对,跟一个事情本身是什么样的,这个事情本身有些什么规律,经常会发生冲突。所以今天晚上我愿意和大家交换意见,就是交换这个意见。

我觉得学经济的困难,不是说看经济论文数学非常多,形式很像科学。这个难度对很多中国同学不是问题。中国学生的数学,通常在世界上超人一级。你到美国去看,现在很多人初中出去、高中出去、大学出去、研究生出去,数学都不好。中国的孩子,有的在中国很怕数学,出去不由得人家说他数学好。中国学生、希腊学生、印度学生,很有意思的,数学都很好。这个事情本身也有点道理,发展中国家拥有人类文明的历史很长,可是我们近代以来很穷,发展数学的才能对资本的依赖很低。一张纸、一支笔就可以。搞物理、搞实验,对设备的依赖很大。也许由于这个原因,我们数学很好。这个(数学)不是主要的困难。我个人认为,研究经济现象,最大的困难是用心、用脑,会用得不是地方。在需要用脑判断的时候,我们用情感去替代,我们用价值观去替代。我们经常一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就把我们主观上对这个问题好与不好的评价先放到前面去了。这样的话,就会使我们在经济现象中,常常达不到最起码的要求。你要客观一点,这个事情不会因为我们说它好、说它不好,它本身的逻辑就改变。所以呢,我想举些例子,来讨论这个看法。

我想从简单的例子谈起。我想在座的各位,都看到过非洲饥民挨饿的照片。人会瘦到那个程度呀!这种照片,任何一个正常的人看到以后,情感都会发生变化,要不要援助他们?作为一个正常人,稍微有一点力量,我相信多数人还是愿意拿出一点钱,愿意援助他们。如果国家出面援助,更好,联合国援助,更应该。那些富裕的国家,拿出一些钱来援助非洲,这些事情在道义上讲是对的,没有话讲。但是,理智地去考虑这个问题,援助他们是一个出发点,但是不是可以帮助他们,那可不一定,常常是反的。我最近读了一本书,有一个人骑着车去旅游世界,1999年出发。过了几年,他又开车把整个世界跑了一圈。他有一部分实录了在非洲的情况。他的故事,我读到以后,有些感触,也提醒我们在用心用脑上要分得很清楚。很多联合国的援助物资,不要说前一阵子的丑闻,所谓石油换粮食的丑闻,都有联合国高级官员在里面上下其手,贪污受贿。这样一来,公家的资源,包括联合国,包括政府的,都可能被贪污。就谈联合国的物资运到非洲以后,被许多渠道占领。因为不是每一个环节都是想援助非洲人民的人在做事情,好多人有别的想法。据这位目击者看到的情况,援助来的东西,有大量的比例,被那些地区的官员、首领人物和不法商人,转运到市场去。这是免费来的东西呀,所以结果是,他们在市场上,把粮食的市场价搞得非常低。低到什么程度呢,低到那些原来还可以种粮食卖的农民,跟这个粮食没法竞争。因为你的粮食不可能这个价格出手的,你的成本就不可能竞争得过那些援助物资。这使得那些原来还可以种地、没有灾害自己还可以自食其力的人也转到被救济的队伍里面去了,使得那些贫困地区的情况更严重。很多地方是手工业品、纺织品运进去,把那里仅有的一些可以养家糊口的手工业品生产部门都毁掉了。最后就扩大了救济面,救济变成自身会扩大的庞大体系在发展。出发点是减少贫困,帮助穷人,最后却得到这样的结果,适得其反。

这个事情对我这样的人会有触动。我想在座的没有人看到这样的事情会无动于衷。但我们有多大的力量取决于我们自己的经济力量。在一个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社会里,免费的东西在配置、传输的时候,每个环节都是可靠的吗?如果这个环节不可靠,那这个救援中间不知道要丢掉多少。我们以前内蒙的灾荒,北大的老师也拿出过东西援助的。我们也活得很好,家里有些衣服不怎么穿,拿出来捐给灾区,愿意做的。一捆一捆的衣服呀!北大很多机构、研究所,像我工作的经济研究中心,每位老师都拿出好多东西。后来看到一些报道很让人生气。这些资源进了内蒙古的一些地区,就按照权利来分配。那些受不了冻的,就把这些东西中品质最好的毛衣、呢制品分掉。真正落到需要帮助的人手中的,很少的。

在解决世界贫困问题上,有世界银行。后来有些理论家提出“滴漏理论”。就是你往一个地方送水,要漏很多,最后只是漏剩下来的水才可能到最干旱的土地上去。这些东西,只是靠心、靠我们的同情,是不可以解决的。要研究在什么样的渠道下,什么样的监督下可以执行。哪种方式才可以真正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这种事情是很多的,你看我们的城市,包括中国的许多城市,都会有乞讨的行为。生活不了,要帮助,是应该的。凡是吃得上饭的,帮助一点,是可以做的。问题是如果这样可以得到资源,好多人就会伪装,这是亚洲很突出的现象。有的人甚至把孩子搞得体形不整齐,腿弄断,完全是假的,有出租这种孩子的。有很多人把要钱当作上班下班以后的生活,跟原来你想援助的,完全南辕北辙。

所以呀,学经济,有时开头难就难在这个地方。什么地方需要用脑,什么地方需要用心。用心用脑用错地方,全盘皆输。

当然这是非洲的故事,我们没有多少直接的经验。有的时候两种力量,道德的评判与经济本身的规律之间很难把握。道德的力量会干扰我们理智的判断,有的时候难分上下。这就是我今天选的题目,要学好经济,就要克服这个困难。并不是说要把我们每个人都搞得冷冰冰,变成逻辑的机器,没有情感。做不到的,做到了,也毁掉了一个人。一个人怎么可以没有情感?但是你要有情感,又要用对地方,好大的挑战。

我再讲几个我亲身经历过的困难。

1988年,我第一次访问美国。当时的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在大陆组织了六个人,去参加留美经济学会的年会。带队的团长,是当时国务院发展经济研究中心的主任,叫孙尚清,很好的一个干部。他当时去,有一个调研的题目,就是中国研究生的外派政策。当时在北京,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邓小平拍板,大批地向海外派留学生。每年派,就累积了大量的矛盾。其中一个突出的矛盾是,很多专业领域优秀的人才,在美国学习完就留下了。美国人发一个绿卡就留下了,就成了他们的高级人才。当时就有很多意见。一个意见是中国留学生政策应当取消,因为这导致我们人才大量的外流。因为1988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生活、科研的条件,跟国外差很大一个距离,仔细算账确实可以算出很多账来。你看一个留学生,小学是中国人付的钱,培养的;到了初中高中,优中选优,上了大学。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要培养一个大学生,无论是国家、社会都要耗费巨大资源。然后里头挑出最优秀的,去了美国。里头再挑优秀的,发一张绿卡你就留下,就成了美国科研机关、大公司的研究骨干。所以反对意见认为,这样下去,人才都会外流的。坚持留学生政策,要开放的意见就认为,中国与美国的科研水平就差那么多呀,你不派人去学,我们与最前沿的科研水平就会差得更远。两种意见相持不下,所以孙尚清,我们那个团,六个人,当时还有现在中央银行的行长周小川,一起去。从西岸然后到东岸,访问了好多大学,好多留学生。回来后,要交报告,我们六个人都要参加。我们认为这个阶段我们留学生政策要坚持一个原则,叫做“将高科技人才储备于国外”。现在的科研、研究环境就是差很多,现在回来要欢迎,但是要准备一批人,在相当一个时期内不回来,等中国经济发达以后,再回来。我们当时打了一份报告支持这个政策。我们参加这个报告时,要问心里,是怀疑的,能回来吗?我们去看了呀,很多学科的人,博士学位读完,被雇到一个研究机构,那个生活条件、做事业的条件、做科研的条件,我们差得太多。储备多长时间?这个问题很难讲的。但如果把门关上,信息渠道、前沿知识、科研的对象,都没有了。有些人即使留在了美国,也留下了个channel。所以当时都同意打这个报告。

同类推荐
  • 中国语情年报(2015)

    中国语情年报(2015)

    《中国语情年报》(2015)在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内部简报《中国语情月报》基础上,精选较重要的语情信息,进行加工和分类编纂,从语言使用动态、语言资源保护、语言科技和语言服务、中国语言文化传播、语言教育和语言学术动态等视角集中反映2015年中国语情的基本状况,以期为学术研究提供历史资料,为政府制定相关语言政策、语言规划和社会治理方略提供参考。
  • 瞭望之路: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改革研究课题报告

    瞭望之路: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改革研究课题报告

    《瞭望之路: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改革研究课题报告》课题组于2005年8月出版了《中国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心态录》调查报告之后,又经过了一年多的学习、研究,课题终于完稿,有了一个初步的成果,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这一成果呈献出来,它肯定会有一些不当之处,甚至错误,但却是我们对理论和实践作了认真思考的成果,是我们真实的见解,可以说课题组的师生,是以一颗对中国广播电视事业无限热爱和赤诚的心来对待这一课题研究的,希望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事业能对中国的政治改革起应有的作用。
  • 王国与权力:撼动世界的《纽约时报》

    王国与权力:撼动世界的《纽约时报》

    作者特立斯从1953年开始在《纽约时报》工作了十余年。当他离开时报后,立刻就是回过头去采访自己曾经的同事,试图以时报不鼓励、不允许的方式刻画描述这个庞大的、能影响全美乃至全世界局势的机构。特立斯眼光犀利,笔触细腻,不仅在书中回溯了《纽约时报》的历史,还生动地再现了近百名时报人,以及他们在时报这个大机构中的庞杂关系,向读者展现了一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流媒体从业者的群像。《王国与权力》初版于1969年,至今仍是关于《纽约时报》历史及运作方式首屈一指的参考书,开启了当时写作、出版媒体著作的潮流。
  •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共四篇,第一篇公文文种解疑;第二篇公文格式与行文解疑;第三篇公文写作技巧解疑;第四篇公文处理规范解疑。所列题目,均是长期研究和讲学实践中积累的,是与公文工作者及教学人员广泛接触和交流中的经验总结。 这些题目反映的问题源自公文处理工作的第一线,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实用性。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全面地掌握公文写作中的规范与技巧,了解公文处理实践中的热点、 焦点和难点。
  • 河南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

    河南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坚持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围绕新四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实现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四个河南(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完成两项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制度建设),紧扣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在“一路一带战略”中,探索中原城市群和河南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热门推荐
  • 心动马甲藏不住了

    心动马甲藏不住了

    互撩套路深,马甲一层层的扒!有些人表面上撩起人来一套一套的,背地里却是牵手都害羞脸红的小可爱。【人美心善很有钱女主vs人帅腹黑装穷男主】林惜诺五年前经历了分手、好朋友决裂、亲人病重、一夜暴富……本以为生活不再会有心跳加速的时刻,直到遇到他!签订恋爱合约,带着花钱‘买’来的男朋友,秀秀恩爱,气气人,是林惜诺从来没想过的事情,有点慌!但真的好爽~有钱真好!开始的时候是演戏,待惊觉内心想要假戏真做的时候,林惜诺自暴自弃的想:反正有钱,一直有钱一直爽呗~开心就好。某人委屈:你知道我为了你开心装的多辛苦吗!某人无奈:你话说的这么狠,我还要不要说实话了?林惜诺:打脸来的太快,真香!两个内在单纯的人,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背地里各种学习撩人技巧,日常对话都是段子比赛!本文一对一,轻松甜蜜,大家一起来嗑糖吧~
  • 爆笑穿越:皇上药别停

    爆笑穿越:皇上药别停

    燕如玉表示很无奈,睡了一觉,醒来就是大祁朝五岁就登基的九五之尊?!关键是这幅身子明明是女儿身,怎么会是皇帝!但既来之则安之,怀揣着当明君的伟大梦想,却没想到一路上遭受若干人等阻拦堵截。摄政王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争宠的嫔妃阴魂不散,时不时冒出的太后……都让燕如玉有种与世长辞的冲动。可是等等,有点太不对诶,那位爱妃你…你怎么没长胸啊!(某妃:“皇上你还好意思说我,你不也没长把吗?”)看“三无”皇帝燕如玉,如何将明争暗斗,危机四伏的皇宫之路走的鸡飞狗跳,啼笑皆非。
  • 孔雀东南飞:农家弃妇巧翻身

    孔雀东南飞:农家弃妇巧翻身

    她一个服装学院的高材生,由于领奖时不慎摔落台,重生到农家的小弃妇。夫家为了钱,娶了未婚先孕的她,前夫软弱,在母亲的逼迫下,便休妻娶了富贵女。她二话不说,头也不回带着孩子重新生活凭借着绣工知识,带着全村的小姑娘开绣坊,发家致富,还诱拐商家小老板回家当夫君!奶娃娃:娘亲,你是不是忘了给我找个爹爹了?李赢:奶娃娃,我是你亲爹!张绣:你做梦!你休想买一送一!李赢:我不做梦!
  • 爱妃,跟我走

    爱妃,跟我走

    她和男友分手,在伤心时天煞的竟然发生地震了。稀里糊涂的穿越到一个架空的王朝,在那里她还遇到了很不可思议的怪事!……如梦如幻,深怕一用力就支离破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受死

    受死

    王郎赤身裸体地徘徊在他只有三平方米多一点的房间里,怎么也找不到一个打水的东西家里的水井被毁坏了,他得去河里取水,但能盛水的家什都被盗了没有水,早饭也做不成,这真成了一个难死人的问题王郎十九岁时来到这个世界,掐指算来,他做鬼已经三十多个年头了他是当年在一次大的车祸中受了重伤,医治不了后,离开阳间,来到阴间的那次车祸,让他们四十九个一起坐车的人,下车后永远地走到了一起有的,他原来认识,有的,他原来并不认识一路走来,一起过桥,一起过关,慢慢地他们都熟悉了,认识了,住在一起时间长了,也成了好朋友。
  • 婚入迷途

    婚入迷途

    江城最声名狼藉的蛇蝎美人,在慕家大小姐订婚之夜爬上了沈时寒的床,睡了自己的准姐夫逼婚上位。目地达成,她一手红酒一手离婚协议,“沈时寒,我们不合适,离婚吧。”男人薄凉讪笑,“你爬床时,说我们人间绝配。”“你我没感情,好心分手懂不懂?”男人的气息攀爬,他一把将她囚困,“你没听说过日久生情?”******人人都说沈时寒娶了慕阑珊是阴沟里翻了船,但谁都不知,她的蓄谋已久却是他的甘之如饴。
  • 足坛潇洒哥

    足坛潇洒哥

    张扬的足球准则:进球一定要帅、动作一定要酷、庆祝动作一定要高冷、发型也绝不能乱。你说我装?谁叫我是潇洒哥呢。
  • 听香赋

    听香赋

    太康二年洛阳有人焚香引百鹤来贺世人趋之若荷传闻那娘子的香就像奈何桥头的孟婆汤问之忘生死忧愁听之通前尘往事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4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4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
  • 职场必读:成功学系列(套装共3册)

    职场必读:成功学系列(套装共3册)

    谈商场谈财富谈事业,说成败说处世说人生。马克·扎克伯格+马云+李嘉诚的成功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