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4400000008

第8章 杨虹留下一个孩子(3)

“知道这事。我见过杨虹,以前她常和一群朋友在这里吃饭。”

“谢青兄弟就是杨虹的老公,巴黎警察让他来处理后事。”文春说。

“哦,原来如此!”秋媚说。谢青觉得她的眼里闪过一道奇异的亮光。“事情都料理好了吗?”

“还没有。法国警察想给我一点钱把我打发走。可我没有同意。我想要知道杨虹死亡事件的真相,我总觉得这不是一件普通的事故。”谢青说。

“这样说来谢先生还真是个有心人啊!”秋媚说。

“我只是觉得作为一个男人,老婆在外不明不白死了,不管她怎么样,你总得想办法知道她是为何死的”

“在巴黎,要调查一件事情要花很多的时间和钱财,你得留在巴黎,才有希望看到事情的真相。”秋媚说。

“这正是我发愁的,法国使馆给我的签证才两周,现在一周已经过去,再过一个礼拜,我的签证就到期了。”

“你觉得巴黎好吗?巴黎可是个很辛苦的地方。好多人做了一辈子也没做出什么来。”秋媚说。

“我知道这一点。说起来惭愧,国内这几年千变万化,多少人出人头地了,可我就是没找到机会。这回我突然之间到了巴黎,我不知将来还会发生什么事,眼下已感到困难重重了。”

“我听说杨虹是高干子弟,她那些朋友的背景更是高深莫测,想来谢先生也是出生名门望族了?”秋媚的话充满古意。巴黎的生意人,还部分保持着一百多年前那些最早到达欧洲的老华侨的说话方式。

“没有啊,我爸是拉板车的,我是开载货汽车出身的。其实这年头,开货车的跟以前拉板车的也没什么两样。”

“谢先生不必气短,韩信有胯下之辱,秦琼卖过马,杨志卖过刀,但不失英雄本色。我看谢先生是有志向的人,日后一定会成大事,容小女子再敬你一杯。”秋媚说着举起酒杯一干而尽,并监督着谢青也把杯中酒喝完。她留给谢青一张名片,说有事可以找她帮忙。说着就起身告辞。

“看来她和你有缘分,好像对你挺感兴趣的。”文春说。

“她那个烂污泥的故事不会是真的吧?听起来太离谱了。”谢青说。

“管它是真是假,大家都这么说罢了。其实烂污泥是种很环保的东西,我们过去喝的西山老酒不是用烂污泥封口的吗?”文春打着比方。

“那叫‘甑头泥’,老酒被‘甑头泥’封在酒甑里,时间越久越香。”谢青接上话头。

“是啊,也许她就是一坛好酒,等着你呢。遇上了秋媚,也许是你的运气。她可不是个普通的人。以后你会知道,她深不见底。”

“不会吧,不就是一个酒店老板娘吗?”

“不,她真正做的事好像不是这个。”

阿志家的房子实在太小了,人口又那么多,谢青白天实在很难在屋里呆着。除了上厕所不方便,浴室根本就没有。谢青一直纳闷他们一家洗澡问题怎么解决的,又不方便问,怕阿志多心。有一天阿志自己说起了,他们一家都是到巴黎市政府旁边的社区公共游泳池去解决洗澡问题的。几天前,文春带谢青去火车站的旅客淋浴室洗过一次澡,过了好些天,身上又觉得有了味道。白天的时候,谢青基本都在外边游逛。文春陪了他几天,毕竟人家有事,不能老陪他。他大部分时间是在卢浮宫或者协和广场一带,口袋里装着瓶矿泉水,饿了就买了一个热狗吃。有一天早上,他在一座建筑物拐角处的一个从地底下排出暖气的出风口看见一个眼光呆滞的流浪汗包着一条毯子坐在那里。谢青扔了一个二元的法郎给他。他突然感到了害怕,自己会不会有一天也会像这个人一样流浪街头呢?

随着在巴黎的时日增多,他心里一个决定越来越清晰地浮出心头,那就是:留在巴黎!无论如何要留在巴黎!就算打黑工流浪街头也不怕,他已经无可救药地迷恋上了巴黎!他一身汗酸味徘徊在巴黎那些宏伟的古典建筑之间,心情有点苍凉眼神有点呆滞。有一个晚上,他坐在卢森堡公园的一张长椅上喝了两瓶啤酒,不知不觉睡着了。午夜他被一阵冷风吹醒,只看见头顶上的夜空挂满了一颗颗钻石一样发亮的星星。谢青以为自己还是在做梦,到他完全清醒过来后,才知自己是在公园里过夜,象那些流浪汉一样了。怎么会这样呢?他惊出一身冷汗。乍然醒来,他能感觉到自己心头堵得难受。“我可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想着。这个时候天有点冷,他起身离开了公园。时间太晚了,他不想回到阿志家狭窄的住房去,于是就在一个地铁站通道内找了个僻静角落躺下来过了一夜。他是当过兵的人,对生存条件的适应力倒是很强。

第二天他搭上地铁,转到了巴黎老歌剧院一带。他坐在歌剧院门口的台阶上,看着一个戴着红鼻子的小丑在马路上即兴表演。前面的广场有好多鸽子,那些巨大的青铜雕像上拉满了鸽屎。青铜像下面有好多画速写肖像的摊子,摊主大多是华人。坐在他旁边的一个法国佬手里拿着一包鸟食,一只小鸟扇着翅膀悬在空中,啄食着他手里的鸟食,一点也不怕他。谢青看着那个小丑这时摘掉红鼻子,拿着根狐狸尾巴,跟在过路人背后,乘他们不小心就把尾巴夹在他们的衣服后摆,然后向坐在歌剧院台阶上的人做出一些夸张的动作。谢青觉得并不好笑,可那些外国人却笑的前仰后合。笑声引起那被挂了尾巴的过路人的注意,在他转头看时,小丑会立即放上红鼻子。谢青很关注一件事:这个小丑忙了半天能收到多少钱?令他感到意外的是,那小丑脱下帽子转了一圈,居然没有一个人往里扔钱。看来在巴黎要挣几个钱还真难。

这个时候天开始下雨了。是雷阵雨,雨点啪啪打下来,人群四散。谢青所在的位置没有挡雨的地方,于是他赶紧穿过马路。和他一起穿过马路有好多是画肖像的,大家跑到对面,挤在一个巨大的屋檐下,看着大雨哗哗而下。谢青边上挤着个抱着画架的人,他用身体挡着雨水不让它打湿画架上的画。谢青一眼就看出他是AC人,便用方言和他聊起来。他说自己用了一个多小时给一个美国佬画了一张碳笔,可恨这家伙有很多胡子,画起来费事。刚要画完,下雨了,大家都跑散了。等雨停了,不知那美国佬还在不在,钱还没收呢。

好不容易,雨开始收了。这个时候,谢青看到有几个法国警察走过来。法国警察的帽子很特别,像个圆状的筒子。那些警察站在不远处,可又有好些警察集聚过来。那画肖像的突然叫道:“不好,是要查身份!”说着就想离开。他没跑出几米,被警察拦住了。这个时候警察已形成包围圈,把躲雨的人群网在里边。警察没有理会西方人。只是把长着亚洲人脸孔的找出来,让他们出示护照。谢青看到那个画肖像的被反剪双手,用一条尼龙绳扣铐住了。

“你的护照!”戴高筒帽的警察问道。谢青吃惊的是,从这个法国佬嘴里冒出的不是法语,也不是中国国语,而是AC话!

谢青说:“我有护照。”赶紧把护照掏出给他。

“你的签证已经过期了。”法国警察说。

“是过期了,可我的事情还没办完。是你们让我来的。”谢青争辩着。想伸手拿回护照,

可对方把护照收了。另一个警察上来反剪了谢青的手,用尼龙绳扣铐住了他。

警察共抓了七八个人,塞在两部警车里带走了。

那个画肖像的和他在一个车。

“这下坏了,我可能会被他们遣送回国。”画肖像的说,“最近都在传说要抓一批没居留证的中国人。还真让他们抓到了。”

“你在巴黎多久了?”谢青问。

“还不到两年,‘黄牛背’的费用还没挣回呢。刚才要是不下雨,我也不会跑到马路这一边。路那边的警察都混熟了,不会抓我的。”画肖像的说。“黄牛背”是AC土话,意思就是偷渡出国。

“你说警察会遣送我们回国?”谢青难以相信。

“上个月就有一批人被送回去。送到中国后,还不能自由,得让家人把机票费用送给中国的警方,你才能回家。”

谢青周身起了一阵鸡皮疙瘩,想到自己就这么回国,那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

谢青被关了一个下午。警察审讯了他,他说了自己来法国的经过和签证过期的原因。警察查对过之后,认为他的情况属实。不过签证过期就是非法居留,必须有人担保才能放他出来。谢青这个时候突然想起口袋里有一张凤凰楼酒店秋媚的名片,她不是说过以后有事可以找她吗?他把名片交给警察,说这个人可以为他作保。

这天天快黑时,警察把谢青提溜了出来,解开手铐,说你可以走了,有人来接你。谢青看到外边的门廊里停着辆车,开车的是秋媚。她真来保他了。

“谢先生怎么来巴黎没几天就给警察给逮了?”秋媚说。这时谢青已坐进了车里,车里顿时气味难闻。秋媚把车窗打开来,谢青十分难堪。车子疾驶而去。

“巴黎的警察都是些狗屁。他们自己让我来,又自己把我抓了。”谢青骂道。

“在巴黎,你就得学会和警察打交道。”秋媚说。接着问道:“你现在想去哪里?”

谢青想说回阿志的家,可一想起那挤得无法转身的房子,心里不禁觉得烦闷。在人家家里住了那么久,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了。秋媚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说:“我倒是有个房子还空在那里,要不你先在那里住着。”

“这怎么可以,我和你也就一面之交,你能来保我出来我已是感激不尽,怎么能住你的房子。”

“那房子空着也就空着了,住了人还好些。不过那房子得收拾收拾,我会让人去做的。现在你还是到我家去洗个澡吧。”

“你老公要是看到我,会不会打断我的腿?”谢青说。他在秋媚面前觉得很放松,有一种老熟人的感觉,马上可以说起笑话来。

“我老公哪里打得过你?再说我也没老公。”秋媚说。

谢青满心欢喜答应了下来。他让秋媚开车到阿志家门口,把自己的旅行箱提了出来,放到了车子的行李箱里。

洗过澡后,谢青换了一个人似的,精神了。

“办国际驾照了吗?”秋媚说。

“出国前办了。”

“那你来开车吧。”秋媚把她的阿尔发·罗密欧车钥匙丢给他。

“可我不认得路啊!”谢青说。

“没事,我来指路。”秋媚说。

谢青把座位调整了一下。在秋媚的指引下,谢青很快上了高速路。一九九三年,中国南方还没有高速路。谢青那时开的货车在公路上限速是六十公里。超过这个速度,就要吃罚单,被吊证。谢青在国内开过的最快车速是八十公里,感觉到车子好像飞起来了。然而在巴黎的高速公路上,他看到速度表已经到一百二十公里,还没什么快速的感觉。他把油门踩到一百六十公里,才开始有了超高速的快感。秋媚怡然自得地坐在一边,只让他一直往前开。谢青开了一个多钟头,直到路边出现一片灯火,秋媚才让他停了下来。旁边是个餐馆娱乐区。中国人常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巴黎人也一样喜欢去远一点的地方吃东西。

“毕竟是专业开车的,开起车来稳得让人没感觉。”秋媚说。

“我也就会开车,其他的什么都不会。”

“去吃饭吧,这里有家生蚝餐馆很有名的。”

在九三年,谢青的运气似乎是势不可挡。所有看起来对他不利的事情,总会出现另一件事,让他获得一次好的机会。他倒霉地在巴黎大剧院门口被警察抓住,却因此有了机会开始和秋媚的交往。

秋媚那天晚上在凤凰楼看见他和文春吃饭时,就觉得这个老家新来的男人气度不凡。在她这个年龄,事业也做到了这个份儿上,潇洒的男人或者有钱的男人已不是她的所求。她一眼就对谢青有种好感。不过也就是好感而已,如果没有机会,她和他只能是擦肩而过。谁能想到,她和这个男人还真有缘分,没过那么几天,她就从警察手里把他领了出来。坐了两小时他开的车之后,秋媚对他的好感有加。这样的男人跟在身边,给自己开开车真是没话说。

“喜欢吃法国生蚝吗?”秋媚问道,这个时候生蚝正端上了桌子。

“我还没吃过呢。”谢青说。到巴黎后他吃的都是中餐,还是第一次上西餐馆。他看到盘里装了六个巴掌大的贝壳,贝壳里是白里泛青的蚝肉,看起来和中国东海边的牡蛎是一类的东西。他很喜欢吃牡蛎,那么生蚝一定也没问题啦,不过他得有酱油、醋和胡椒粉啊。

“挤上柠檬汁就可以了,生蚝本来带咸味。”秋媚指点他。

谢青拿起一块切成月牙状的柠檬,把汁挤在生蚝上。他看到生蚝的肉马上收缩了,看来它还是活的。生蚝鲜美无比,谢青端起贝壳连汁水喝下,那种好吃的感觉让他联想起碧蓝的大海。这种生蚝采自大西洋海边的省份,完全没有受污染,不像谢青在国内吃的那种牡蛎带有一丝柴油的味道。六个生蚝很快让他吃光了。

“下一步怎么打算?”秋媚问道。她让侍者再给他上一份生蚝。

“我想好了,不管怎么样,我要留在巴黎。”

“就为了查清杨虹的事情吗?”秋媚说。

“是!但是现在我想到,除了杨虹这件事,为了自己我更应该留在巴黎。”

“警察那边怎么处理?你老不签字也不是办法。”秋媚说。

“这就是我为难的地方。我是怕签了字,警察撒手了,我的签证就没希望延期。可我又不敢和警察斗,我斗不过警察的。惹恼了他们,真的会把我遣送回去。”谢青说。

“我看你还是早点和警察妥协。明天,让我的律师陪你一起去警察局,把事情了结了。你的签证延期没问题,巴黎的律师无所不能,只要能多付钱给他。”秋媚说。

“我不知该怎么样感谢你呢。”

“不必客气,同是天涯沦落人。以后还不知谁帮谁呢。”秋媚说。

同类推荐
  • 纪实与虚构

    纪实与虚构

    《纪实与虚构》无疑是王安忆极富自传色彩的一部作品,是一个城市人的自我“交待”和自我“追溯”。《纪实与虚构》作为“自传性”小说,不仅仅是个人经验的虚构,同时有对虚构行为的纪实性呈现。即它不仅告诉了我们她经历了什么,而且在告诉我们在如何“叙述”。
  • “活死人”谜案

    “活死人”谜案

    戈登的门口突然出现一个阴森恐怖的黑衣人。他用一种毫无语调、阴沉得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说:“我要杀死你,戈登!我要杀死你!”戈登被这突如其来、阴森森的恐怖吓得浑身颤抖,原本健康红润的脸顿时煞白;他僵硬地倒在桌旁大椅子里,肥硕的大手紧紧抓住桌子角,惊叫道:“杰克森!”身着黑色葬服的凶手一脸杀气,两眼直视前方,双手鹰爪般伸向戈登,越来越近。戈登再次尖叫道:“站住!杰克森,我什么地方惹了你?”回答依然是单调、刺耳的那句话:“我要杀死你,戈登!”
  • 以色列的诞生:希望(全集)

    以色列的诞生:希望(全集)

    本套装全两册,分别为:《以色列的诞生.希望.1》和《以色列的诞生.希望.2》第一次、第二次中东战争后,巴以冲突不断,并进入白热化阶段。同时,英国与法国也迫于国际舆论压力,相继减少了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而此时,在以色列国内也陆续爆发了数次政治骚乱与武装冲突。国内外形势日渐严峻。为寻求国际声援,“闪电狼”兹夫·巴拉克出任以色列驻美使馆武官。他凭借多年来的战斗经验与政治经验,在联合国的会议上竭力为以色列争取极大程度的政治支持。同时,“堂吉诃德”约西·尼灿渐渐展露其出色的军事才能,成长为装甲部队骨干,指挥其麾下的装甲旅投身如火如荼的战事之中。在各方夹击之下,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发动闪电式空袭,摧毁了阿拉伯联盟国的空军力量,战争仅持续了六天,便以阿方战败告终,史称“六日战争”。这一经典之役重绘了中东地图,也再次巩固了以色列的国际地位。然而,却并未给以色列带来期盼已久的和平,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至今仍在影响着巴以局势。
  • 藏地密码7

    藏地密码7

    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西藏,就读《藏地密码》!十年经典,强势回归!火爆热销10周年!数千万粉丝的真爱之选!揭开藏传佛教谜团:香格里拉到底在哪里?这是一个西藏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宝物埋藏,随后将其秘密转移,他们修建了一座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曾派助手希姆莱两次带队深入西藏;上世纪65年代,斯大林曾派苏联专家团前后五次考察西藏,他们的秘密行动意味深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多年之后,藏獒专家卓木强巴突然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两张远古神兽的照片……不久后,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绝密军队2九天之城

    绝密军队2九天之城

    传说中南诏古国的开国之秘,地下九天之城的诡异神奇,南诏人信奉的精灵之神……在云南腾冲神秘的火山洞穴中,我和战友们再次经历了不可思议的神奇历程,只存在于南诏古国传说中九天之城的神奇诡异,遭遇上古生物龙和凤凰,揭秘古南诏国兴衰之谜……继绝密军队在九天之城探秘的结局又会是怎样一场意外?
热门推荐
  • 漫漫时光都是你

    漫漫时光都是你

    时光,总在我们不经意间流逝,它记录着每个人一生中的一点一滴,记录着每一个神奇的时刻。将每一个精彩的时刻记录在它的记忆力。
  • 云朵上的歌

    云朵上的歌

    钢琴少女唐云朵和哥哥夏时,妈妈唐欣在生活在一个叫长乐的城市。可是她的记忆,有十年空白。在寻找记忆的途中,她认识了大明星曲方歌,自此一切开始转变——夏时的真实身份,唐欣的欲盖弥彰,好友的躲躲藏藏。十年的记忆背后到底暗藏了一个怎样的秘密?她与哥哥夏时,曲方歌又陷入怎样的感情漩涡中……
  • 远古星辰

    远古星辰

    无尽星辰,哪里是开始,哪里又是结束。这一刻,我就是不平凡,即是我的开始。当我重临星辰,将是结束。“星辰之间,我为她而去,就是开始。”“星辰之间,我为她而来。就是结束。”
  • 蜜恋361度:双面娇妻狠绝色

    蜜恋361度:双面娇妻狠绝色

    (女主非傻白甜,爽文,双洁1v1)外人都说乔氏集团的大小姐乔惜然柔美娴静,无忧无虑,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没人知道,事实往往都相反。她手段狠厉,每天忙着铲除‘小三’,还得狠虐情敌,智斗闺蜜,最可怕的是,自己的‘未婚夫’还总想着给她找顶绿帽子戴戴?就在这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刻,还偏偏遇上了一只‘披着羊皮的狼’,总有预谋的想要夺她的心?真是凑不要脸的!
  • 前妻,我错了

    前妻,我错了

    当初无情的离开她,逼她离婚,让她成了无人不知的弃妇!为什么现在还要染指她?他是将她当成无聊时消遣的玩具吗?为什么想了很多办法去躲开他,却还是被她的前夫抓到?居然还夜探她家。好啊!既然这样,那就好好的招待他......。让他知道什么叫‘悔不该当初’
  • 陈大头心里住了个善良的姑娘

    陈大头心里住了个善良的姑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在陈大头得意洋洋地嘴里不停牢骚地来回吸收吐出。这难免会有埋怨,毕竟他心里有个人住了进来,他总是希望能好好地过上一天松活的日子,能好好地吃顿饭,好好地说说话,好好地睡上一觉……
  • 怎样在机关工作

    怎样在机关工作

    作者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派和群团组织工作几十年,从一名科员逐级晋升为副市级领导。作者以自己和身边同事的切身事例,具体生动地讲述了如何做好机关工作,提高各方面的工作能力;如何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化解各种人际矛盾;如何确定个人目标,把握晋升机会;如何修养官德,做到防微杜渐;如何提升人生境界,实现快乐生活等等。 书中讲述的很多经验教训事例,是教科书中所没有的。先睹这部书稿的人,都感到深受启发,认为这部著作是良师益友,可作为自己的枕边书。
  •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数千年来,儒学经籍浩繁,汗牛充栋,人们要想一窥堂奥,殊属不易。除鸿儒学者外,一般人对儒学的汲取主要是以儒学经籍的名篇名句,尤以四书五经为首。儒学的经典名句,具有能传之千古,播之四海的功能,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受其熏陶教育,从而使整个儒学的传承,像浩浩长江,永不衰竭,且历久常新。
  • 尘土

    尘土

    李静、宋石男、东东枪等盛赞推荐!张立宪在《读库》1604中首篇推荐的作者,新浪好书榜2016年度十大好书、《中华读书报》2016年度文学类好书!许久未见的文字高手,来者不善,如“单刀入阵,寸铁杀人”,轻盈迅捷、利落优雅,又新鲜如洗、细致如丝。隐于市井的冷眼热肠,为盛世灯火里黑掉了的一小块、萎于尘土的一切招魂。一颗老灵魂,执着于记录凡常人事的风神与根系,笔下是萧红、萧军、端木蕻良们没有写到的东北故乡和故乡的人。这是贾行家(博客名“阿莱夫”)的第一本散文集,三十余篇,化作“人”“世”“游”。以哈尔滨等东北城市为背景,描画其祖辈、父母、亲友、邻居等各种人的运命,和这人世的污浊、美好、哀伤,记录下生命的无奈和庄严,卑微与贵重,为那些被剥夺被轻贱被凌辱被无视的人们、生活、城市招魂。无论尊卑贵贱,我们皆走在一段尘土中的路程,直到归于尘土。
  • 在中国屏风上(毛姆文集)

    在中国屏风上(毛姆文集)

    一九一九至一九二〇年冬季,时年四十五岁的毛姆来到中国,溯长江而上一千五百英里,《在中国屏风上》即是他此次行程的产物,五十八篇或长或短、原本可以写成小说的“素材”,连缀成“一组中国之行的叙事”。毛姆为英国同胞展现的是一幅古色古香、散发着浓郁东方情调的“中国屏风”。他以一颗久经世故又不失赤子纯真的悲悯之心感受着、传达着他所碰到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的形象;尤其重要的是,他在满怀同情地试图贴近中国风土人情的同时,毫不留情地以批判的态度反映了在中国的英国人的生活真相。因为他始终认为:“写作中,更重要的不是丰富的材料,而是丰富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