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9000000026

第26章 生命因阅读而美丽

“五一”放长假,身边的人均把出游和娱乐作为度假的方式,而我却把读书和写作作为天经地义的内容。素日,公务把我的生命空间几乎全挤占去了,写作垦荒芜状态,内心总处在不甘与不安之中,感到人生有大缺憾。因此,假日来临,便如鳏夫久旷,摸到笔和书,竟有与异性亲炙的味道。

然而,读书的心境却总不安稳,虽然手头这部《人间地粮》的确是一本好书,但,室外的春色正亮丽如洗,隐隐地送来不容辜负的呼唤,便生一股淡淡的忧伤与愁苦。

身边人的快乐是率性的,我的愁苦也是真诚的,均无欺世的成分。但两种生态,孰低孰高,此时的我,已无确凿的自信了;相反,生命的本能,使我对他人的快乐竟生一种艳羡,甚至认为,他人的生活或许才是健康的。

生活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我却把自己束之于一种自以为是的理想,把“追求”作目的了,感性的生活离我越来越远。我感到很惶惑,体内的血液也没有温度。精神大师鲁迅却说过这样的话,我在生活,我存在着。那么,生活着、存在着本身不就是意义么?而我等却在意义之外寻找意义,也就是偏执于从书本中寻找意义,且标榜是在为人类寻找自我“圣化”之途,不知是自我迷失,还是狂妄自大。

总之,当血液都变得十分冷却的时候,也就是当生命的激情都渐次消退之时,精神的力量便十分可疑。

对书籍的迷执,使我等的现实人格“矮化”了、僵化了,作为灵肉相依的人,我们可能是病态的,至少是不健全的。我不断为写作燃烧自己,只有拼命地燃烧,文章才光彩夺目;然而,这是把自由和幸福抵押给了写作,虽然有爱,虽然也感到甜蜜,但毕竟是一种生命的消耗。纪德说:“我乐此不疲,认为一切热衷都是爱的消散,一种甜蜜的消散。”生命的激情散尽之后,我们还有什么?我为之震惊,较之于顺应和满足生命的自然和健康的欲求,写作的欲求真是苍白不堪,如果再挟以名利,更是不堪。写作裹挟了我,使我失去了自由,沦为奴隶,这是一切愁苦的根源。所以,一切不是听从内心呼声的写作,都是不需要的,都是对生命的浪费。在这个层面上看文场的纷争,正像鲁迅所况喻的耶样,系“暂时做稳奴隶”的与“想做奴隶而不得”式的纷争。

文人的生活有局限性,再过一种生活的材料、原则均从书本中来的书斋生活,就更加剧了这种局限性。这种安身立命的方式,固然加深了对生命的探索深度,但没有生活广度(丰富性)的深度,其实就是一种偏狭。所以,那种令“凡人”崇敬的书斋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它把世界和人生的美好,大部分地拒之门外了。

成也惟书,败也惟书;一册发黄的册页,总不如一盘白豆腐新鲜。

所以,瞿秋白深情地说,中国的豆腐好吃。

读纪德的《人间地粮》,感到纪德是主张从书本“返回”到大地上的,因为他反对从“观念”出发看人、看事,而是一切听从“感性”的呼唤。他说:

要行动,就不要考虑这行为是好是坏;要爱,就不必顾忌这爱是善是恶……我要教会你热情舞放……我希望在人世间,内心的期望能够尽情表达,真正的心满意足,然后才完全绝望地死去。

在他那里,生命的激情像宗教一般神圣,任何感觉都是一种无限的存在。只有你感觉到了,一切才真正有意义。

比如书本让你远恶人避小人,但现实却给你另一种教益——我们往往能从自己最鄙视的人身上,看到人类最应敬重的品格和最应珍视的情感。在生活中,我们一旦遇到这样的情景,心灵往往受到震撼,感到人性的复杂与伟大,一种超常的感情便会因此而生。一个人为什么会爱上自己的仇人,道理或许就在这里。我们爱的人跟我们有太多“同质性”的东西,同质钝化了感觉的神经,使本来美的和善的事物也失去了力量。所以,要葆有对美善的热情,就不能不到恶中去涵泳。最终的归指,是要获得行动的力量。

“然而,崇拜上帝如果没有分神的时候,那么灵魂也会疲惫不堪!”纪德的叹息是缘于生命的,而非观念的,因而让我绽出会心的微笑——不要过于庄严,不要过于执著,要给心灵一刻的放任,要给肉体一时的放纵。最灿烂的爱情,既植根于理性的规柬,又得益于肉体快感。我畏惧人格过高的人,在这样的“圣子”面前我首先感到的不是自己的卑贱,而是心灵的压抑;相处得久了,就产生了背叛他的欲望,这种欲望来得很强烈,甚至要一巴掌打上那张圣洁的脸。我吃惊不已,以为自己神经不健全了。于是,在崇高的氛围中,我活得并不快乐。

这应该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心灵不快乐的时候,是难以承接美和善的,美与善将会走向生命的反面。希特勒在青年时期醉心于音乐,然而他遇到的教师是个苛刻的家伙,把他拒之门外。于是在他嗒然转身的那一刻,一种摧毁欲念便产生了。那个教师,或许就是二战的真正祸首。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过去,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一个人来路上阅览到的风景和拣拾到的感觉,是他面向未来的坐标。对既定心理的矫正,书本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所以,与其尊崇书本,不如尊崇自我。“我的全部财富全带在身上,正像东方妇女带着全部家当到阴间一样。”纪德说。

不错,我身上带着我一生全部的财富。包括:我人生的经验,我成熟的思想,我对幸福的感觉……“我”是感觉的主体,没有“我”这个移动的肉体,一切所谓拥有都是虚妄的、可疑的。我的存在,就是我的所有;包括书本在内,不能凌驾于我的存在之上。读书人的悲哀,根本地,就是把书本凌驾于“我”的存在之上了,用书本的“视觉”看待生活了。

但愿你的视觉时时更新。

智者就是见什么都感到新奇的人。

纪德认为,对书本迷执的人,是依照别人的信念而生活的人,你应该焚毁心中所有的书籍。

就生命本体而言,凡是“我”没有体验过的认识,对“我”都是没有用的;那么,阅读的意义就在于能给“我”带来探求的欲望和生的新奇。于是,导致生命的新鲜感消失的书是多余的;导致幸福感钝化的书,是可以废弃的。健康的读书生活,是与“我”生命力的激活与强化同步的。应该是这样的情景,当“我”阅读之后,生出了种种人性的欲望:

在宽阔的大路上行走的欲望;

在绿茵相邀之处休憩的欲望;

在近岸深水中游泳的欲望;

在粗朴的床遗与情人亲吻做爱的欲望;

如此,生命才因阅读而美丽。

因此我想,生活本身比书籍的世界要丰富多了,如果读书幽闭了我的内心,真的不如没有书。

个体生命的局限性,是人们选择阅读的原动力。人的心灵,是开在路口的客栈,谁愿进来谁进来。这种对事物的多相性、多样性追求,才使生命绚烂激越起来。所以,读书应该使心灵达到更开阔、更开朗的境界,营造一种无限的容量,即保持一种能随时接受新事物的敏感。

而这种敏感却在读书人那里悄然丢失了。

何以至此?盖因在长期的读书生活中——

过于眷恋一种思想,导致思维方式的固化。

把书籍伦理当成了现实的生活伦理。

厮熟的书斋环境,甜蜜地培植了阅读者的生活惯性和生命惰性。

读书的功利性追求,使读书人根本地忽视了阅读过程中应享有的乐趣。

于是,在这暗淡的读书生活面前,根本的选择,就是抛掉书本,到远离书斋的旷野,去倾听风声。

纪德说:

抛掉我的书吧,不要在这书中寻求满足;也不要以为别人能帮你找到——这种念头正是你的奇耻大辱:假如我为你找到食品,你会反而不饿了;假如我为你铺好床铺,你会反而不困了……抛掉我这本书吧,须知对待生活有千姿百态,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去寻找你独特的生活方式吧,别人能做得跟你同样好的事情,你就不必击做;别人能写得踉你同样好的文章,你就不必去写。凡是你感到自身独具、别处皆无的东西,才值得你眷恋。啊!要急切而又耐心地塑造你自己,把自己塑造成无法替代的人。

这里的含义是深刻的,因为,选择就意味着放弃。对一种思想的眷恋,就意味着对其外的一切的放弃。而这其他一切却是大量的,往往比所眷恋的更有价值、更可取。因此,智性的读书人,应该像智慧的爱者不贪恋对美色的占有一样,对思想也不要拘泥于一时的占有;对这一样的占有,恐怕此后也就只能占有这一样了。同时,对已有思想的迷执,正是独立思考能力丧失的前提,也正是独创价值消亡的深层根源。如果这还不能让读书人醒悟,反对思想多元、主张文化霸权的人,往往是读书人这一事实,也应让偏执的阅读者警醒了。

不用讳言,读书人是对书籍伦理有过分嗜好的入。所谓书籍伦理,就是书本中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念。所以,读书人与市井人的分径之处,在于读书人对事物的判断,有形而上的既定判断;而在市井人那里,除了生存的智慧,不再有别的智慧。因此,在突发的生活事件面前,普通人往往有比读书人更灵活的“变通”能力,他们生活得更灵动、更有生气,也更有力量。

有人问纪德:“伦理能增加你的乐趣吗?”

“不能,”纪德回答说,“只会证明我的乐趣是正当的。”

那么,书籍伦理的直接作用,就是使人长期处在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考虑之中,犹豫踯躅,弄得筋疲力尽,最后确信,只有干脆一动不动,才不会犯错误。

在生存原则是首要的原则,甚至是惟一的原则的现实面前,在不容分说的生活洪流面前,书籍伦理显得多么苍白,书生的面孔显得多么柔弱。他们是孱头,而不是强者,他们是最先倒下的人。

是书本把他们害了!

再说读书人拥以自负的书斋。

书斋就像专门培养庸人的太过于幸福的家庭一样——封闭的窝,关闭的门,怕人分享幸福的占有,自以为是的自我感觉。发黄的册页遮挡了读书人的目光,使他忘记了门外的原野也正为他敞开着更为博大的胸怀;被书香麻痹了的心灵,使他无力做一番字纸外的畅想和憧憬。正像生活在幸福家庭的人幽禁于妻子、孩子一样,读书人生命最美好的部分被幽禁于书本。也正像家庭把伟岸的丈夫奴役为庸夫,书本也把智者奴役成腐儒。腐儒是什么?是与自然、社会和生气格格不入的边缘人,是离开书本就不能发出生命之音的人。

纪德说:

我憎恶家园、家庭,我憎恶人寻求安歇的所有地方,也憎恶持久的感情、爱的忠贞以及对各种观念的迷恋——一切损害我主持正义的东西。

所以,读书人有理由憎恶书斋——幽闭了生命的处所——它疏离了社稷民生的所在,非但倾听不到生命因受到生活的刨击而发出的人性的呐喊,更不会听到正义的讼词。

走出书斋吧。

美的东西一旦超过了我们的渴求,就弱化了在我们心中的价值;过于餍饱的阅读,会淡化读书的生命乐趣。我们应该时常到市井上走走,不仅是因为生活的给予与教化大于书本,也固为对书本的暂时疏离,会找回久已不尝的对阅读的“饥饿感”——因为饥饿,才有渴望,才有被满足之后的酣畅醉意。

倘若你稍稍离开,

我的爱会像,

你我之间的空气一样膨胀。

倘若你远远地离开,

我会同山、同水。

同隔开我们的城市一起,

把你爱恋。

倘若你遥远地、远远地离开,

一直走到地平残的尽头,

那么,你的侧影会印上太阳、

月亮和蓝蓝的半爿天穹。

(所雷斯库〔罗马尼亚〕《远景》)

书籍,正是读书人之所爱;对书的迷恋也正如少年的爱情。疏离,正是爱的深切。到了这般天地,书才真正融入读书人的生命之中:这时的读书生活,已远离了功利,成为一种天伦之乐了。

同类推荐
  • 背影

    背影

    《背影》是朱自清最著名的散文集,其同名散文《背影》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篇经典回忆性纪实抒情散文,曾多次被选入初中语文教科书。本书收录了朱自清的《背影》 《荷塘月色》《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等代表作,还收录了其在欧洲、伦敦的旅行游记散文以及日常杂文随笔。这些文章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是代表朱自清散文最高成就的经典作品,值得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反复去品读、去体会。
  • 活着多好呀

    活着多好呀

    备受推崇的文学家、生活家——汪曾祺散文精选集精心收录28篇美誉最多、极具代表性的散文,如四方食事、故乡的食物、我的父亲、昆明的雨等经典篇目。“活着多好呀”为汪老一句名言,代表其生活态度以及文学追求。汪老散文以写美食闻名,令人咂摸口水,跃跃欲试,于极其普通食物与饭局中找到生机趣味;写生活琐事、身边人物,幽默风趣又乐观积极,读来让人忍俊不禁,仿佛人人可爱,事事可玩味。人生实苦,他却给生活加了一层糖衣,在平常中找寻趣味与美感。
  • 望我天真如初,愿你善良如昨

    望我天真如初,愿你善良如昨

    爱情是贯穿始终的主旨,而至始至终推动它的,是一种对与生俱来的美好事物的祈盼或告白,如同《小王子》一样,充满爱和同情心,它能让人慢下来静静地看,用眼睛看,让身体放松,或干脆站起来哭一场。
  • 文学的意义

    文学的意义

    国民教育通识读本,汲取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借助22位中外学者与作家的深邃目光,透析文学经典!马尔克斯、帕慕克、米兰·昆德拉等大家原典呈现,王安忆、曹文轩、格非等专家深度解读!《文学的意义》是《国民教育通识读本》系列的文学卷,由知名教育学者、一线杰出教师扈永进精心选编,介绍并解读了22篇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名家名作。
  • 绣履追尘

    绣履追尘

    街上行人匆匆,逆着下午的阳光,我突然就有了一种孤独的感觉。目及之处——县人民礼堂,我看到了他。他用手撕扯着所有进去听下午戏的门票。我肯定这不是在制造一种戏剧效果,因为,这是我的初恋。我站在那个抬头正好目视他的地方,想我该找一个机会和他交谈。这种机会让我在这样的时空界限里等待了一年,我站在这里的全部意义就因时间的提示愈加无奈了。事实上,是我自己在单恋。
热门推荐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巅峰地球:地球之最大观(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巅峰地球:地球之最大观(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巅峰地球(地球之 观)》将带你走进地球上那些你未曾踏人的世界,为你讲述自然界中千姿百态的奇特景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巅峰地球(地球之 观)》内容涉及海洋、自然、动物、生命、科学、建筑、历史、艺术、文化等诸多领域,向读者展现了地理之最、海洋之最、旅游之最。本书由钟哲平编著。
  • 优陂夷堕舍迦经

    优陂夷堕舍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洪荒天子(7)

    洪荒天子(7)

    洪荒中,毒虫遍地,异兽出没,危机无处不在,这便是始前的死亡之地。然而人类以天生的本能存于天地间,而他们之中的强者以神自居,用智慧与力量瓜分洪荒,分别统治着这片危机四伏的土地,从而形成了洪荒万国。而就在这血腥与杀劫之间,一位在蛇腹中、沼泽内、神剑下、陷阱里生存下来的少年,就在这野蛮与文明、毁灭与建设的洪流中崛起。他得到了苍天的眷恋,与神龙之丹融为一体,在广成洞府内开启心灵之门,悟透了天地的玄机,看遍了人世的杀戮争斗,孕育出无穷的智慧和能量,终铸就其不死之身,超越了凡尘的一切,游历于洪荒万国之间,组成“龙之旅”,横扫八荒,一统万国,创下了神州大地的千秋功业。他就是战神轩辕——洪荒天子!
  • 青青何磐草

    青青何磐草

    那个长满青杠树和松树的大山,住着一群小孩,他们嬉戏。玩闹,成长。几年如诗如画的农村生活,一段永生难忘的记忆。
  • 行在阳秋

    行在阳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界书库掌控者

    世界书库掌控者

    顾陈书打开了一个宝库,宝库里没有金币财宝,没有仙器神宠,没有装着美女辅助的戒指,却装着万千典籍,任他随意取用。人生在世逍遥天地,出口成真言出法随,开新宗,立新道,携一人之手,面对惊涛骇浪万丈红尘,走上一条开创时代的道路。而这一切,都要从一场大雨说起。
  • 汉皇刘备

    汉皇刘备

    21世纪一个平凡的灵魂,无意间穿越千年,成为了少年刘备。历史上,和曹袁的官宦世家比起来,明显先天不足,草根出身的刘备,依然在年过花甲之时建立了蜀汉,开创数十年之基业。那么,后世跨越时空而来的灵魂,在成为刘备后,他会给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带来什么呢?能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存活下去吗?能继续成为一代雄主吗?能一统天下,再造大汉吗?希望本书能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三国,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刘备。期待大家的支持,谢谢。感谢起点论坛封面组提供封面!感谢美工醉爱荼蘼!书友交流QQ群108714372
  • 守望人生

    守望人生

    本书主要围绕着韩似,韩似的爸爸韩磊,韩似的儿子韩清华,女儿韩北大,三代人守候心中那份希望,实现心中梦想,不断奋斗的曲折人生故事。
  • 梦境之匙

    梦境之匙

    周尧的一场梦在某一天成为了现实,同时他发现自己掌握了打开其他人梦境大门的钥匙。从那以后周尧开始尝试在每个与他相关的梦里一步步改变那些曾经令他后悔的过去,不知不觉间,其他人的梦境秘密也如同潮水般涌来,此时他才发现自己在人类的精神力量面前是显得如此渺小。然而梦境如同一个黑洞彻底吸引住了他的意识,是努力挣脱梦境束缚?还是拼劲全力去掌控梦境,故事就在光怪陆离的精神世界中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