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90800000010

第10章

1957年,是多事之秋。杨主任出事,许英莲心烦意乱之时,她的大儿子生病了。那年月,孩子也不那么金贵,感冒发烧,发发汗,高烧退了,病也就好了。可是这一回,孩子的高烧持续不退。邓仁修本想抱着孩子到医院去,打一针青霉素,什么烧也就退了。可孩子的姥姥王月娥凭着经验,她感觉孩子可能是出疹子,每个孩子都要过这一关,打了针,孩子的疹子可能要给憋回去,会积成更重的病症。于是,王月娥关起门窗,一心一意地照顾着生病的大外孙。整整四十天过去了,孩子的疹子终于出来了,水痘也出了。孩子的高烧退去了,全家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儿子再下地走路时,他的右腿已经软绵绵的,不能走路了。

许英莲和邓仁修傻眼了,会不会是孩子的筋骨出了毛病。他们夫妻俩抱着孩子来到了大连有名的骨科医生牟接骨给孩子看病。老医生认真地看了看孩子的腿,他认定,孩子的腿不能走路,不是筋骨的毛病,应该去西医看一看,牟接骨治不了这病。

两口子又来到了大连中苏医院,这个医院里有苏联专家,一位黄头发蓝眼睛的女医生给邓丕铎看了病,她说,这个孩子患的是脊髓灰质炎,也就是小儿麻痹症,是一种传染性的疾病,目前还没有什么好方法能治疗这种疾病。

许英莲哀求着,医生,孩子还小,才五岁,你给他好好地治一治吧。

女医生说,孩子已经没有生命危险了,目前的关键,应该让孩子尽快地站立起来,让他能够独立行走,这对于孩子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许英莲和邓仁修已经有些不知所措了,医生提醒他们夫妻,可以用中医的方法试一试,中医的针灸、按摩都有一定疗效,只要有耐心,孩子一定会站立起来,而且能走路。

按照医生的吩咐,许英莲和邓仁修天天带着儿子到中医诊所,给儿子针灸,给儿子按摩。很快,儿子能走路了,开始,他扶着什么就能慢慢地走路,渐渐地,他可以不借助什么物体,也能走路,只是走路一瘸一拐的。无论孩子怎样努力,他也无法像正常孩子那样走路,更不要说跑跳。一股巨大的悲伤袭上了许英莲的心头,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孩子从此成了残疾,多好的一个孩子,老天爷对他为什么如此残酷呢……许英莲失声痛哭起来。

邓仁修安慰着妻子,别难过了,咱们的儿子也很幸运,有多少患了这种病症的孩子性命丢了,可咱们的儿子还活着。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这一年,许文书从大连商业专科学校毕业了,被分配到阜新市工作。临行前,他来看姐姐,与姐姐一家辞行。他给每个孩子都买了玩具,给刚刚生病的大外甥买的最多。得到了玩具的孩子们,高兴得不得了,舅舅的脸上也露出了笑意。

那年月,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许文书这样刚刚毕业的中专生,也是求之不得的人才。他完全可以不服从分配,也能找到一个比较不错的工作。那个年代,人们都把自己当成了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这年冬天来得格外早,立冬过后下了第一场雪。许英莲上班以后,她给叫到了丁书记的办公室。丁书记说:“你们鞋袜部的小葛,她的丈夫被专政了,罪名是国际反革命。”

许英莲没听明白:“什么,什么国际反革命?”

丁书记说:“小葛的丈夫有反苏言论,反对苏联,就是国际反革命。小葛没来上班,你到她家去看一看,了解一下情况。回来向我汇报。”

许英莲的心里也不知是什么滋味,一场运动,让自己身边的人纷纷出事。当她赶到了小葛家的时候,她家里家外乱七八糟的,好像刚刚给抄过了一样。小葛披头散发,眼睛已经哭肿了。看见了许英莲,她紧紧地抱着许英莲,又放声痛哭了起来:“英莲啊,这下子可塌了天呀,以后这日子可怎么过呀……”

听了小葛的讲述,许英莲才知道,小葛的丈夫老许,在课堂上讲了几句对苏联不满的话,当年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光天化日之下就强奸妇女,并且把日本投降以后留下的大量物资都运回了苏联国内。有人将此事报告了上级,正是反右运动,正是中苏友好。老许被打成了“国际反革命”,可吓死人了……

许英莲安慰小葛:“日子还要过下去,我把你家情况跟丁书记说一下。”

小葛说:“这两天,我不能上班了,我要把家里给安顿一下。孩子的爸爸出事了,亲戚朋友们离得我们老远,没有人敢沾我们家的边了。你能来看看我,我心里真的挺高兴。”

回到家里,许英莲跟邓仁修说起了小葛家的事。邓仁修说:“苏联是咱们的老大哥,想当年出兵东北,他们确实做了不少坏事。苏联老大哥的今天,就是咱们的明天。人家现在吃面包,喝牛奶。可我们呢,吃苞米面还吃不饱,副食品还不敞开供应。”

那年月,“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闹得轰轰烈烈,可是,老百姓的日子却越过越紧,商场里的物资越来越紧缺。小葛上班以后,根据上级的指示,她要到农场去,这样一来,鞋袜部的人手又少了一个。许英莲她们只能多干出一个人的工作量。她本来带着身孕,忙忙碌碌的也吃不好,休息不好,她的腿已经有些浮肿了。因为一天要忙十几个钟头,她的小腿静脉曲张已经很严重了,静脉血管如同一团团的蚯蚓盘踞在腿肚子上。

邓仁修看着心疼,他让许英莲到医院去开张诊断书,休息几天。

许英莲没答应:“谁休息,我也不能休息。本来人手就少,我再休息,活谁来干。”

邓仁修想给妻子买点什么营养物品,给她补补身子。可进了商场一看,里面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买。刚刚进印刷厂的于成才跟着邓仁修学徒,听说邓师傅想给怀孕的老婆买点鱼和肉之类的补品,第二天,他就把一只老母鸡扔到了邓师傅的跟前。

邓仁修连忙掏出钱来。于成才没要师傅的钱,他说:“要钱,我就不给你买了。这鸡是我们家自己养的,我没花钱,你也用不着给我钱。徒弟对师傅尽点孝心,应该的。”

邓仁修带着鸡回家时,正好遇见了小葛在他们家,她已经山穷水尽了,两个孩子因为营养不良而病倒了,她是来向许英莲借钱的。许英莲把钱借给她了,把丈夫手里的鸡也塞给了小葛。

小葛千恩万谢地走了,邓仁修说:“好不容易弄到的一只鸡,想给你补身子,你倒好,说送人,就送人了。”

许英莲说:“小葛家正是最难过的时候,咱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吧。”

1958年正月,许英莲生下了一个男孩儿。因为营养不良,孩子细细的,瘦瘦的,啼哭的声音有些嘶哑。许英莲也不像生前几个孩子时奶水那样旺盛,孩子吃不饱,总是一个劲地哭。邓仁修也急坏了,他也不好意思再跟于成才说。于成才还是知道了这件事。第二天,他直接把鸡送到了邓仁修的家里。这让邓仁修十分感动,他本来并不喜欢于成才这个人,他一身恶习气,吃喝嫖赌,样样俱全。来到工厂没有多少天,就跟工厂里的几个女工闹得不清不白。这回,人家把鸡送到了门上,邓仁修也挺难堪,他说:“等到孩子满月,我请你喝酒。”

于成才说:“我一定来喝酒。早就听说,咱们工厂所有男职工的老婆,就数你邓师傅的老婆是个大美人。等到孩子满月,一定让师母给我炒菜,让她陪我好好地喝酒。”

孩子满月了,名字还没有取好。恰好鞍山钢铁学院的大学生们住进了邓仁修家的院子,他们是来实习的。听说这户人家刚刚生了小娃娃,正为孩子取名字的事情犯愁,大学生们也参与了给孩子取名字的行列。年轻学子就想出了个好名字,大办钢铁的年代,钢铁升帐做元帅,就叫他钢吧,邓丕钢,多有纪念意义。

邓仁修也问过于成才,家里什么背景,他想进工厂,就能进工厂,要什么东西,就能弄到手。于成才也不避讳师傅:“我什么都不是,我只有一个好爹。我爹的官儿也不大,他就是个大队支部书记。我们那个大队,靠着山,靠着海,什么山珍海味,什么鱼鳖虾蟹,要什么有什么。我爹新中国成立前就入了党,县委书记都是我爹培养的干部,当年跟我爹一起参加革命的那些人,如今都成了县里的和市里领导,靠着爹的这层关系,他一句话,我才能想进工厂就进工厂,想当工人就当工人。我就是没有水平,有水平,早就当干部啦。”

1958年的正月,因为许英莲坐月子,她没有跑头船,百货公司的旱船队一下子就失去了光彩。百货公司的旱船队因为没有许英莲,没有人围观了。街头表演结束了,大刘跑来看望许英莲,听说她又生了一个小子,她可是眼馋坏了。大刘一直想生个男孩儿,可她一连生了五个女儿,就是生不出男孩来。她半真半假地说:“英莲啊,咱们能不能来个狸猫换太子,背着你家邓仁修,用我们家的一个闺女,换你刚刚生下的这个儿子?”

许英莲说:“虽然咱们是好姐妹,要换孩子,邓仁修不会答应,我也不会。”

这一年,大办钢铁搞得轰轰烈烈,家家户户把铁锅铜盆都献了出去,甚至连柜箱上面的铜合页,也都拆了下来,扔进了高炉,化成了铁水。其实那也不是什么铁水,而是废铁渣儿。老百姓叫它铁巴巴。因为没有焦炭,野地里,山坡上的大树被砍倒了,小树也被砍倒了,全都当成炼钢的燃料,树烧了不少,想想看,烧木头的温度根本熔化不了钢铁。

金河县城是一座古城,南北长二里,东西也有二里长,城墙有三丈高,城墙是由清一色的大青砖砌成的。大办钢铁的这一年,城墙砖全部拆下来砌了高炉。一座古城墙外层的青砖给扒光了,成了一座土城。可钢铁还是没能炼出来。

这一年,钢铁元帅升帐,人们都癫狂了。钢铁“大跃进”,粮食也大丰收。从报纸上天天能读到,亩产千斤甚至万斤。新中国成立初期,五谷丰登大丰收的景象不见了,粮食变得金贵起来。粮食都哪儿去了。有人说,如今的麻雀太多了,粮食让麻雀们吃了。于是,人们一边大办钢铁,一边消灭麻雀。人们约定好了一个日子,在同一时间,一声号令,工人农民、机关干部、学校的学生、家庭妇女,全中国人民开始敲打锣鼓,没有锣鼓的敲脸盆、敲茶缸和饭盒,一片噪声从城里传到了乡下,从地上传到了天上。麻雀本来胆儿就小,听到这铺天盖地的噪音,麻雀们慌不择路到处乱飞,飞到哪里都是震耳欲聋的响声。有的麻雀飞到半空中已经震碎了心脏,它们纷纷从天上掉到了地上,有的掉进了海里。掉到陆地上的麻雀让人们捡起来,用黄土包了放进火里烧了吃了。麻雀那么点肉也不解馋,只能塞塞牙缝。这一年,麻雀被列入了“四害”,但老鼠也是“四害”,老鼠比起麻雀幸运多了,因为老鼠的生命力比起麻雀更加顽强,老鼠也比麻雀聪明,不会轻而易举地上人类的当。一夜之间,麻雀折腾得没剩下了几只,而老鼠却没见少。它依然在偷盗人类的粮食,而且越偷手段也越高明。

那时候,人们已经吃不饱肚子了。到了1959年,说是遭遇了灾荒,年景变得更加糟糕。吃米要粮票,吃肉要肉票,吃鱼要鱼票,买布要布票,就是买轴线,也要线票。

一切发生的根源,是自然灾害。因为灾害,人们时常想起新中国刚成立的那几年的丰收年景,那可真的是丰衣足食。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才有多少人口,1958年,全国已有六亿五千万。过了一年,家家户户都在生孩子,许英莲和邓仁修也生了四个孩子,中国恐怕超过七亿人口了。

到了年底,讨论生活救济的时候,大伙你看看我,我瞅瞅你,家家户户生活也都过得不富裕。上有老,下有小,平均每个人也就十来块钱的生活费。有的人自己生活困难不好意思说出来,可他也不愿意提别人的名字。

许英莲说:“咱们今年的困难救济,我建议给小葛吧。”

许英莲平时说话,总能得到大伙的一致赞同。可是今天,大伙没有应和她。她知道,大伙的心里有想法,肯定因为她丈夫是个反革命,所以才不想把救济金给她。

许英莲说:“咱们就事论事。小葛家的男人出事了,不错,他是反革命,可是,小葛和孩子们不是反革命,从前,他们家是两个人挣工资,生活不困难。可现在,他们全家靠着小葛一个人的工资,他们家五个孩子,小葛才挣三十六块五,算一算,他们平均每人才六块钱,我们鞋袜部没有比他们家再困难的了,我想,小葛她应该得到救济。”

于过兰听说了这件事,直接反映到了丁书记那儿。“许英莲是想讨反革命家属的好,是拿着国家的救济金送人情。”

丁书记说:“过兰同志,如果小葛必须救济,那就应该救济。咱们是新社会,是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因为家里有人犯了错误,或者是犯了罪,就要牵扯到全家。封建社会一人犯罪,株连全家;新社会,一个做事一人当。小葛的丈夫犯罪了,她和孩子没有罪。”

于过兰心里有气,她面对着丁书记,也是无可奈何。丁书记是个四平八稳的人物,他说话处事从来也不动气,甚至都不大声说话。在百货公司这么多年,他是滴水不漏,纹丝不差,想找出他的一点毛病,真的是难上加难。

于过兰有个姑舅哥哥在商业局当党委书记,她也找过这位马书记,反映丁书记的情况,马书记听了她反映的情况以后说:“老丁是个好同志,你也不想想,那么多的营业员,他能给你评上劳动模范,能让你入党,你拍拍心口窝儿想一想,你做出的贡献是比别人突出吗?不就是你们公司党支部书记老丁的一句话吗?当上了劳动模范,你工资比别人高,你的荣誉也比别人多,你活着,也要让别人活着,别再鸡蛋里面挑骨头了,知足吧。”

这一年冬天,山东老家打来了电报,邓仁修的姑姑去世了。接到了电报,邓仁修痛哭流涕。这是曾经替代母亲哺乳过他的人,没能熬过灾荒年,患上了浮肿病去世了。邓仁修跟领导请假,他要回山东老家给姑姑送葬。因为不是直系亲属,领导也没有给他假期。没有办法,邓仁修想给老家寄一笔钱去,办理姑姑的后事。因为给大儿子治病,他不仅花光了积蓄,还借了别人不少钱。他东拼西凑,向车间互助会借了三十块钱,好不容易才凑得了五十块钱。他想给姑姑家多寄些钱去,他找到了父亲邓元阶。

听说自己的姐姐去世了,邓元阶没有什么表示,他说:“你姑姑死了,死了也就死了。”

邓仁修说:“爹,你能不能给我点钱,我寄回老家,给姑姑料理后事。”

邓元阶说:“我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管明日是和非。我没有钱,就是有钱,我也不会给别人的。别说你姑姑,就是你妈死了,我也不掏钱。”

邓仁修从岳父岳母那里借得了五十块钱,凑成了一百块钱寄回了老家,给姑姑料理的后事,山东老家来信说,因为有了他寄回的这笔钱,后事办得很体面,邓仁修的心里才得到了些许安慰。

同类推荐
  • 湖水幽蓝

    湖水幽蓝

    马笑泉,一九七八年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八届高研班(青年作家班)、第二十八届高研班(深造班)学员。现为湖南省作协专业作家。作品发表于《当代》《收获》《天涯》《花城》《芙蓉》等刊,并被多种选刊选本转载。出版有长篇小说《愤怒青年》《银行档案》《巫地传说》,诗集《三种向度》。曾获《当代》文学奖、湖南青年文学奖。有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文。湖水幽蓝,后山的杜鹃又一次盛开,流淌绯红的少女之血。两年中无数次行走在湖边,却是第一回来到湖上——我对于四面是水的境地总是心怀疑惧——但她坚持要来。
  • 边缘人生

    边缘人生

    许氏兄弟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了城市,他们住在田家院子,与农转非的城郊区失地农民田家人共同奋斗要融入城市社会,因而同城市人发生了拒绝与融入,爱情与憎恨,生与死的抗争。许氏兄弟在征服城市,征服城市女人的过程中,有的人退缩了,有的人毁灭了……只有许孝东在城市里站稳了脚跟,成为了真正的城市人并融入了城市社会。小说情节曲折,充分展示了这群城市“边缘人”悲欢离合的命运。主人翁用行动告诉所有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人们:乡村人要想融入城市社会,要想征服城市,征服城市的女人(男人)就得首先征服自己!
  • 木板上的莲花

    木板上的莲花

    紫芳参加二院组织的医疗队到松廓镇是1977年秋,到次年9月,已经一年了。他们到松廓时,松廓人民医院刚新盖了住院部和宿舍,干净宽敞,因此他们这一批的生活条件比前几批好很多。只是时间一长,都想回家。出事那天夜里紫芳值班,她吃完饭,洗了澡就去病房了。那一阵他们都爱学习,看的书也越来越厚,紫芳那一阵也在啃一本大部头的医学书,到八点半,已经坐了两个小时。房间里没有一丝风,紫芳到走廊上,走廊上也没有风。窗外是暮色中的山坡,医院和山坡相接的空地上,一排参差不齐的深灰色小点正是医疗队的人。
  • 巴黎人在读什么:法国流行文学前沿作品选集.1(全7册)

    巴黎人在读什么:法国流行文学前沿作品选集.1(全7册)

    本套装共七册,分别为《她不是我妈妈》《更好的人生》《在一起,就好》《直到那一天》《会消失的人》《幸福需要等待》《我知道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
  • 金兀术与李师师

    金兀术与李师师

    风马牛本不相及,冤家何能成夫妻?自古英雄爱美女,于今主帅恋名姬。两国交兵明大义,真情入腑惹相思。历史扑朔留悬案,揭破谜底写传奇。这一首并不怎么样的旧体诗,权作升篇。说的是宋代名妓李师师与金国元帅兀术,似无瓜葛,本不能扯到一块儿。据史书所载,李师,师的结局有两种:一是宋亡后流落江南,不知所终;二是她被叛臣张邦昌所掠,献与金营,守志不屈,吞金而殁。
热门推荐
  • 苍月叹

    苍月叹

    不周山,战神古战采集女娲补天遗石铸造屠龙,自身不敌共工魇气和高伤武功的侵蚀入魔。女娲为拯救世人传召上天隐元仙子携倚天下世以抗屠龙。故事以热血传奇早期地图和道具为线索,展开了人心善和恶的交织,情与爱的交错。一个毒誓让万年的天宫迷恋敌不过人间千年的宿缘……一个祈祷让大地重生了神力,逆狂澜于江山之间……兄弟情谊,谁能执掌真正的屠龙之力,历经多少内心的挣扎,才领悟到这十六个字:兵为至凶,武为最凶。屠龙非刀,刀非屠龙。
  • 戴明贤集(第七卷):走进云里去

    戴明贤集(第七卷):走进云里去

    本书系《戴明贤集》第六卷,收录戴明贤曾出版过的《岔河涨水》《走进云里去》二书以及一些散见于报刊中关于儿童题材的文章。作者对这种题材进行的创作并不是严格的儿童文学,就像他说“写孩子的小说不一定就是给孩子看的‘儿童文学’;而写孩子的小说应该写得让成人也喜欢看。”例如他的《金牌》,就是一篇极其适合父母看的小说,是作者对社会上各种培优、攀比、望子成龙等等风气的忧心之作。《走进云里去》特意安排了一个城里的小孩到山中体会乌蒙大山的生活,用他的眼睛观察充满着乐趣和新奇事物的山城和山民,也“描写几个小孩子对于一片小天地的感受”。
  • 若世黑白

    若世黑白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希望世界像童话一样和谐美好。可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渐渐发现,世界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利益,欲望驱使着人们,蚕食着人们的心性。如果我们拥有着傲视群雄的力量,在经理了世俗的洗礼后,我们会选择去将世界变成我们期盼的样子吗?
  • 天降金龟:抓不住的青春

    天降金龟:抓不住的青春

    大二的时候她热情地做了某集团宣传的炮灰,被社会上的重重陷阱吓住了,于是心灰意懒,奋力考研,只为晚一点踏入外面的世界。只是没想到刚考完究生,就被老娘诳回家相亲,竟然是要介绍给她一个海龟;坚决不要相亲,坚决不要小开,坚决要搅黄见面会……只是……只是为什么老妈老弟的眼神怪怪的,难道昨晚发生什么了么!!!老妈说:既然如此,就定了吧,我看看哪个地方度蜜月最High……老弟说:姐呀!我咋就没看出你就这么开放捏,枉费我为搅黄你的相亲付出了那么多……什么,十七年前?她怎么毫无印象!有问题,一定有问题……
  • 太元武尊

    太元武尊

    鼎元大陆,强者为尊,在这里弱者渺小若蝼蚁,强者浩大如山岳;甚至一些至强者可以劈江断海,开山裂石;更有大神通者可破碎虚空,斩破轮回!大学生龙啸天偶得玉鼎穿越到一落魄少爷身上,靠着玉鼎中无尽的丹方以平庸的资质一步步踏上无上巅峰,成为了即使是天才也要仰望的存在!后一步步强大,重返家乡报仇。在修仙界做出了一番事业。修为分为练气、筑基、心动、金丹、阴虚、元婴、分神、渡劫八个阶段
  • 写给大家的美国简史

    写给大家的美国简史

    本书是一部关于美国历史经纬的书。叙述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北美大陆上的风云变幻。详细描述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和发展。对历史事件、西方文明、科技发明、美国的政治生活等都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 埋伏

    埋伏

    《埋伏》.又名《谁知道那就是一种感觉,叫做悲伤》.小心被颓废的文字挫伤.女主人公像是你恋恋不舍的童年的一颗乳牙.谁记得这个年代,谁记得我们的野蛮倔强而悲伤的孩子,他生活在一片不见天日的天空下,他的眼睛里只能看到黑和白的颜色,还有一团红色的忧伤,涌动,奔流在他的身体里.那团忧伤源自一个漫无天日的黑夜,红色的兽呼啸而过,她的小诺随那团红色跌下山冈.那红色打入了他的眼睛,挥之不去.他陷入巨大的忧伤里,他在荒山上匍匐了了十年,等待他的小诺,在此期间,他时常看到自己的另一个身体脱离自己,走进岩石里,跃上天空,然后自由自在的翱翔……他可以摇身一变,便可以拥有冰雪高贵的血统,更多的时候是低贱的植物和野蛮的野兽为伍.他在等待那只红色呼啸而过的红色的兽.最后他遗憾的发现那只野兽一直匍匐在他的身体上.那是尊植物,它成功击败了墙的情人,成功的把一块丰盛的土地变为一滩虚土,他它甚至可以站立起来,生成人的模样,然后,细细的看你绝望忧伤的表情,呼啸而去.那尊植物,叫做忧伤,它匍匐在我的身上,很遗憾的,你们与我为伍.一段缠绵缠绵而又忧伤的祭文,献给谁,谁也不知道,你读读看.
  • 双生莲:绝色天下

    双生莲:绝色天下

    【经典文学】今日风行,明日经典【流光飛舞】编辑旗下出品一个人为了你连命都不要,宁可魂飞魄散也要护着你,是不是爱?可如果这个人转身就忘了你将别人拥入怀中呢?初相见,他是雷音寺藏经阁的金童,她为了盗得修罗刀将他胁持下界,天上弹指一挥间,她和他在人间已经相处几个月,他为了化解她满心黑暗仇恨倾心相待。父母生养,却是他教会了她成长。充满了空间风暴的传送通道中,她只来得及抓住他面具彼端的丝带,在亲眼目睹他被风暴撕裂的前一刻,发现那张脸是与她相处了几个月却用了三千年来忘记的人。缘去缘来,是他教她懂得了爱。她心灰意冷被囚禁千年,却终究不舍得就这样放弃,当她踏遍千山外水再次站在他面前,他已将她忘记,有了心爱之人,隔了千年时光,只有她还留在原地。虚弱到只剩魂魄的她为了帮他的族人重回倾国,暗中帮他铲除仇敌,却一次次将自己置身危险中,最终他们得以携手站在倾国巍峨大殿前,接受四方朝拜,可是为何午夜梦回想起的又是另一个身影?是谁在她遇到危险的时候一次次挺身而出,是谁在她受伤时将她抱紧,又是谁以血肉之躯投入火海,抵消了一切杀业罪孽,换得天下太平?为什么知道的人都不告诉她,重生之后的他还有个同胞兄弟?她凭借容貌认出他,最后才知认错了人。雷音寺万佛大殿,她长刀指向万佛至尊,冷声厉斥:“天生万物,存在就是合理,你算什么东西,我阿修罗族的命运岂容你来定夺!”骄傲坚韧如她,最终因为他跪下认错,泪如雨下的乞求:“告诉我,他在哪里?”这世间真正能伤她的不过一个情字,能让她落泪的也只他一人,而他对她,究竟是爱至深处说不出,还是凉情薄性转身即忘?
  • 果果的婚事

    果果的婚事

    果果遇上方博南,她想,在对的时间,一个不错的男人。方博南看见果果,思忖,南方姑娘真禁老,二十七岁竟是个水灵灵的小姑娘。江南小女子遇上东北大男人,彼此都觉得这姻缘新鲜漂亮。谁料想这南腔北调,落到实打实的日子里,竟这般悲喜交加,五味杂陈……初次见面那天,果果从商场直奔相亲现场,身上的蓝色长裙商标没来得及剪,毛刺刺地戳着她的脖子一个晚上。很多年后。果果常想,自己与方博南的这一场婚姻,就如同最初见面时她穿的那条长裙。美是美的,好是好的,只是有小小的毛刺,一路刺着你,戳着你,要么你下手剪了这毛刺,要么你就忍着,忍着忍着就不觉着刺了,忽地一天这刺没了,倒觉出不对劲儿来。爱?年轻的时候果果不懂,亦不太信这个玄之又玄的字眼。等到真正明白的时候,她已经分不太清,爱和他,有什么不一样。真的,在一起,就是无上的缘分。
  • Twenty Years at Hull House

    Twenty Years at Hull Hou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