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600000004

第4章 千古岩洞中的奢华宫殿(1)

位于河北省满城县西南三华里处的陵山,虽属巍巍太行山系,但当它延伸到华北平原西缘时,已经被裁割成了一支七零八落的余脉。不过,海拔仅为200余米的陵山却独成一体,即便它是由三座山峰组成,依然有别于巍峨连绵的太行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陵山虽小,名声却非同凡响。山下树木葱茏、流水潺潺,山上祥云缭绕、紫气升腾,西观似卧龟,南览犹落凤,两座侧峰如左辅右弼,而三峰相连又像是一把座西朝东的“太师椅”,甚为奇特壮观。当然,陵山之所以有“陵山”之名,自然是因为它有帝陵之象,更有帝陵之实,那就是西汉第一代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陵墓就建造在这山体坚硬的石灰岩层中。然而,有帝陵之实的陵山在过去的2100多年里,为何会被世人忽略、被历史遗忘的如此之长久呢?

●效祖父依山为陵

依山开凿的满城汉墓,属于横穴式的“崖墓”。据说,这种埋葬方式是中山靖王刘胜效仿其祖父汉文帝刘恒的霸陵而成。《汉书·文帝纪》中载:“因其山,不起坟”,意思就是说以山为陵丘,不必另起坟墓。确实,在西汉的11位帝王中,只有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的霸陵是依山而建的。那么,汉文帝为什么要依山为陵呢?

据史书中记载说,汉文帝生前有一次经过霸陵时,对身边的大臣们说:我死后,以北山石为椁,用丝绵漆帛裹尸其中,可以永保无虞。大臣张释之则回答说:“使其中有可欲,虽锢南山犹有隙;使其中无可欲,虽无石椁,又何戚焉。”也就是说,墓葬里面只要有人们想要的东西,虽然把南山禁锢,(盗贼)依然有隙可乘,只要墓中没有人们想要的东西,就是连石椁都不用,也不必担忧。对此,汉文帝表示十分赞同,随后在修建陵墓时,“穿山治陵不动山川,不以金银铜锡随葬而尽以陶器”。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帝薄葬”。由此可知,汉文帝之所以要“穿山治陵”且不藏金银,为的是防止盗贼掘墓。罗开玉在《丧葬与中国文化》中则认为,崖墓的产生是与“羽化升天”的观念有关,即人死后可以得道成仙。他还解释说:“崖墓远远高出地面的墓室,正象征着升天,而不是入地,这在崖墓的雕刻图案、各种俗名及有关种种传说佚闻中都可看出来。”那么,汉文帝生前是否也有过此种想法呢?今天的人们已经是不得而知了。不过,在史书中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关于汉代所有帝王的陵墓中为开山凿陵的,只有汉文帝刘恒的霸陵。

第一代中山国国王刘胜以汉文帝之孙、汉景帝之子、汉武大帝同父异母兄长这样的显赫地位,

在其死后的墓葬规制上完全仿效帝王,也就无可非议了。其实,这种以“山石为椁”的做法,在西汉中前期诸侯王陵中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不过,关于刘胜的陵墓到底在哪,是否也是以“山石为椁”的埋葬方式,史书中却没有任何的文字记载,所以一直也就不为人们所得知。直到1968年5月北京军区工程兵某部官兵在满城陵山修造国防工程时才偶然发现,从而使这位中山靖王刘胜的墓葬显露在世人面前。那么,刘胜为什么偏偏选择满城陵山这一座极不起眼的小山作为自己死后的寝宫呢?

如果按照古代风水堪舆来讲,满城陵山由三座山峰组成,而刘胜夫妻俩的墓穴就选择在主峰半山腰的“龙脉”之上,且坐西朝东的方位符合风水学中的“望气”。另外,陵山左右二峰,犹如“青龙”和“白虎”,更似刘胜陵墓之天然门阙,这也与汉代帝王的陵寝规制相吻合。还据说,刘胜选择这样的地方作为自己死后的“万年吉地”,是为了庇佑其后世子孙的昌盛富贵。虽然这种说法今人多已不信,但中山国自刘胜之后的五代国王均为其嫡系子孙,特别是在后世中还有当了帝王的,那就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开国皇帝刘备。当然,刘胜之所以选择满城陵山作为自己的坟茔之地,还因为满城陵山属于他的封国所在,且距离中山国的首府卢奴(今定州)也不过一日之路程。同时,满城陵山山峰挺拔秀丽,面向东方,背倚太行,南临清河,北濒徐水,主峰远在数十里之外即可相望,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当然,如果按照当年参与满城汉墓发掘的考古专家郑绍宗先生所言,满城“陵山主峰平坦,四面呈斜坡状,上小下大,如一覆斗。山本身就如一大坟丘”。那么,如此天作之合又有帝王之气的满城陵山,刘胜在此开山凿陵似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在挖掘机械极为落后的西汉时期,要想在坚硬石灰岩山体中开凿出一个纵深达50多米、容积为2700多立方米的巨大墓穴,其工程量之大是无法想象的,何况陵山之上还不止刘胜一处陵墓呢。而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如此宏大的墓穴竟然没有任何爆破的痕迹,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那么,当时的陵工们到底采用什么方法去完成这一世纪工程的呢?据考古学家和工程专家介绍说,满城汉墓的挖掘,采取的是焙烧冷却挖掘法。即根据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先用烈火将岩石烧红后,再迅速泼以冷水,岩石被冷水浇泼冷却后便开始纷纷剥落。如此反复燃烧冷却,便在坚硬的岩石上渐渐开凿出了一个巨大的洞穴。由于这种方法非常原始落后,其工程进展十分缓慢。另据专家考证说,中山靖王刘胜到中山国上任伊始,便开始营建自己及夫人窦绾的陵墓,当时由于国内壮劳力不足,还由中央政府诏令从其他诸侯国征调了许多刑徒,参与陵墓的开凿,一直延续了长达40年的光景。

那么,在如此巨大的墓穴中,刘胜到底为后人留下了怎样的玄妙乾坤呢?

●靖王墓里有乾坤

开凿于满城陵山主峰东“跑马道”西侧偏北位置的刘胜靖王墓,是迄今为止发掘汉墓中最完整、最恢弘的一座崖墓。那么,什么样的墓葬叫崖墓呢?它是何时出现、形成、毁弃的?崖墓有哪些形式呢?满城汉墓属于哪种崖墓形式,有何特点,其内里结构又如何呢?

崖墓,是中国古代开凿于山崖或岩层中的一种墓葬形式,它主要存在于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战国崖墓,集中分布在江西境内的武夷山地区,形式有单洞单葬、单洞群葬及联洞群葬,棺用整木刳成。而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汉代崖墓,则多为诸侯王陵或贵族大墓,一般由墓道、甬道、耳室、中室和后室几个部分组成,其随葬器物既精美且数量众多,如满城汉墓和曲阜九龙山汉墓。到了东汉至六朝时,崖墓则主要流行于四川地区,并以乐山地区的崖墓最为典型,它们往往几十座墓葬聚集在同一面山坡上,从而形成规模庞大的墓地,它们有的单室,有的前后双室,也有多室的。另外,在这些崖墓的墓门、墓壁及石棺上,几乎都雕刻有各种图案,题材与当地同时期的画像砖相类似。汉代墓葬,多以砖石结构为主,厚葬深埋,不易腐烂和毁坏,满城汉墓即属这一类型。

凿山而成的中山靖王刘胜墓,墓门向东,墓口前有一条宽6-14米的南北古道,据说这条道路是埋藏死者时运送灵柩、随葬品和日时祭祀的上山通道,也是营建墓穴时向外运送石渣的作业场所。在开凿古道的过程中,人们有意识地在路的西侧设计开凿出一个断崖,而刘胜的墓便开凿在这个断崖面上。墓道口坐西朝东,下口与古道平齐,口外有一宽约5米呈喇叭形的过道,过道与前面的古道相连。根据发掘勘察得知,墓室构造仿汉代宫殿,从墓道口以内包括墓道、前室(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后室六个部分,在后室的南、北、西三面还有一通道式回廊。墓室内的洞壁呈拱形或穹隆性,没有直上直下的直角交叉结构,这种符合力学原理的构造是墓室保存完好的关键。墓洞全长51.7米,最宽处37.45米,最高处6.8米,容积约为2700立方米。在岩石中开凿如此庞大的墓洞,即便是用现代化的施工方法,估计也需要上百人费一年左右的时间。墓洞凿成后,又在不同的洞室内分别构建木构房或石板房,从而形成了一座规模宏大、结构复杂而豪华的“地下宫殿”。

墓道 刘胜墓的墓道全长20.63米,外口高4.16米,宽2.14米;内口高4.5米,宽4.5米,顶部为拱形,内口不设墓门,外口铸铁壁封门,封门后再堆集大量石块。据考古专家现场勘察可以得知,其营建的顺序为先在墓道口内部用土坯砌成一道厚34厘米的土墙,并用草泥巴抹平,然后在墓道口外部再砌上一层同样厚的土坯墙,在两墙之间留有16厘米厚的空隙形成夹壁墙。在墓道口外层土坯墙的上中部留有一个呈倒三角形的槽口,槽口两测用板瓦和黄泥固定,那是为了往两土坯墙中浇灌铁水所留。铁水从槽口浇灌后,在两土坯墙间形成一道直上直下的铁壁,实际上这就是墓门了。不过,为了防止后人盗掘,陵墓的建造者还在内层土坯墙之内,用从洞内开凿下来的石头进行封堵,且采取一层石块夹一层黄泥,间或也有一些大型的鹅卵石。如此,倒真的保证了刘胜墓穴保存2000多年没能被盗掘。

前室 在墓道内口往里走,有一段长约6.35米未填充石块且地面较为平整的甬道,再往里则是一个呈斜坡状的宽阔空间,这相当于门厅作用的就是前室。前室是通往中室、后室及南北耳房的总通道,其平面呈十字交叉形,地面也呈东高西低的斜坡状。在前室南侧的中心点以南为南耳室,北侧以北为北耳室,其西南与中室的连接处开凿有一椭圆形渗水井,与墓室内纵横交错的排水沟相通,集中排放墓中渗水,这是整个墓室的最低处。据专家现场考证说,当时前室地表上分布着约3厘米厚的木炭灰,特别是过道四周更是厚达10∽20厘米,这说明这些地方原有木架结构的存在,只是由于年久失修腐朽而已。在木炭层的下面还有一层黄土,而黄土层下又用不规则的石板平铺了一层,揭开石板层可见甬道与南北耳室之间环绕着长方形的排水沟,同样是因为时间太长的原因,一些石板已经游离出原来的位置,但依然能够看出前室和南北耳室里的渗水,是由此流进渗水井的。

南耳室 位于前室过道南侧的南耳室,实际上就是一个从过道一直向南开凿的巨大洞室而已。不过,略呈长方形的南耳室,由于自然条件的原因,开凿的并不规整,不仅北宽南窄,而且由北向南逐渐升高,与前室相比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在距离南壁约3.4米的地方,开凿有一个东西斜行、高于底部约1米的二层台,而这个二层台与壁面相连处有一条上下纵行、贯穿南北耳室东西的天然大裂隙。据专家考证说,当初开凿南耳室时,施工人员曾就这一裂隙向东开凿,似乎想开凿出一间储存物品的小室,因为在裂隙顶部有明显的开凿痕迹,但是后来也许是与上面发现有塌方的缘故,这个小室没有开凿成功便中途废弃了。而更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室底南部二层台上的黄土铺设中,人们发现了在黄土地表上有三道凹槽,凹槽之间形成隔梁。据专家考证说,由于南耳室是存放车马的地方,而这些凹槽又发现于车子下面,所以这些凹槽的作用是为固定车体而设置的。在清理南耳室时,考古人员还发现地面上分布有一层厚约5∽8厘米的瓦片,且这些瓦片相互叠压的比较整齐,分布也比较规整均匀,揭开瓦片之后人们发现在瓦片底下还有一层木炭灰。这种现象足以说明,在南耳室的车马坑顶部原先不仅有大型板瓦房予以防渗水的保护措施,而且在其底下还撒有大量的木炭灰,那同样是为了防潮、防腐而特意设置的。不过,在南耳室里还发现的那些比较讲究的梁架结构,全部腐烂成灰了。即便如此,人们依然能够看得出,整个南耳室应该是一座大型的椁室(外藏椁),这种结构在迄今为止发掘的所有汉墓中还是少见的。

北耳室 与南耳室车马房相对的,是构造基本相同、存放酒食的北耳室。北耳室全长16.45米,宽 3.85米,高4.35米,平面呈长方形,由于和南耳室同为穹隆顶,所以其纵剖则呈现出长筒形。与前室并在南北一条直线上的北耳室,构造也不规整,不仅北高南低,而且南部比北部略大。也就是说,从南部洞口往北,大约在2.25米处东壁开始向内收缩,到了北部6.5米处整个洞室的体积也开始向内收缩,所以就造成了洞室南部空间大、北部空间小这样一个不规则的形状。另外,北耳室两壁的开凿也不规整,东西两侧壁下面与地平面接触的拐角处不仅凹凸不平,而且弧度也较大,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弯曲。与南耳室内地面凹槽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北耳室两壁底部每间隔1.5∽2米处就有一个凹槽,东西两壁各有八个,不仅呈对称式,而且没对称的凹槽还在南北一条直线上。据专家考证说,这些凹槽的作用有二:一是为了使立柱稳固在底面上而挖的凹槽,而中间再用横杆牵拉,以免柱基不稳而出现倾斜乃至倒塌;二是开凿洞穴后,施工人员利用这些搭脚手架的凹槽,就势为构筑梁架立柱的柱础窝,而上面则结成中间起脊的人字坡,再上面便覆盖板瓦和筒瓦,从而形成了一个以储藏庖厨、炊饮等生活器具的外藏椁。

同类推荐
  • 万花笑颜皆似你

    万花笑颜皆似你

    生在帝王家,却对皇位不感兴趣,本想着皇帝老儿罩着他,可以正常娶妻生子,游历山水,潇洒度过一生。但没想到,等着他的,竟然是——
  • 我老婆是状元郎

    我老婆是状元郎

    (爽文:幽默搞笑+文采内涵)年轻的网文苦逼作者,从山顶坠落至另外一个世界,砸中一个状元郎的几率有多大?娶一个状元郎的酸爽有多少?
  • 执局

    执局

    面临亡国之祸的南朝于列强环伺之下,慕雪行迎刃而上力挽南朝之危,混入靖北城则是计划第一步。
  • 召唤之极品太子爷

    召唤之极品太子爷

    开局太子爷,江山全靠抢,得三国召唤系统,召关公,唤诸葛,这天地,朕为至尊!
  • 红楼之石头新记

    红楼之石头新记

    神瑛使者几世轮回,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却粗心丢失了风月宝鉴,蝴蝶效应会有怎样的故事呢?集北静王水溶与侠客柳湘莲身份为一身的柳濯清穿越迷津,创造属于他的新红楼世界。
热门推荐
  • 道观养成系统

    道观养成系统

    【QQ阅读一组签约作品】佛门兴盛,道门式微。道门诸神为了解决道家香火问题,展开道门扶贫计划,并联手打造《道观养成系统》。陈阳,一个无名道观的小道士,被系统选中,成为振兴道门的先锋使者。“从今天开始,道门兴衰的任务,就交给我了!”这是一个道观养成的故事。
  • 烟生

    烟生

    洪荒中有一鲤鱼跃了龙门,传说中鱼的记忆有七秒,当了龙也好不到哪儿去……千年一梦,你终究还是忘了我吗……
  • 好故事 好家风

    好故事 好家风

    阅读,是一项百年树人的基础工程。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2006年,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全民阅读”,并会同11个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历史性地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今年,时值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十周年之际,迎来了辽宁省第五届全民读书节,阅读对我们来说显得更加富有意义。
  • 逻辑十九讲

    逻辑十九讲

    《逻辑十九讲》是美国著名思想家、作家、“新思想运动”之父威廉姆·沃克·阿特金森针对大众读者所撰写的一本逻辑学通俗入门读物。《逻辑十九讲》一书从逻辑学最浅显的概念入手,用通俗和生活化的语言,系统、简洁地阐述了逻辑学最基本的原则与思维方式。其中诸如推理、归纳、因果关系、真假命题、是非条件等专业术语,作者都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解释,旨在让读者明白逻辑对于日常生活及普通思维、行为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并掌握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以扩展、提高读者的认识面和认知能力。
  • 空间悍女:种田吧,王爷

    空间悍女:种田吧,王爷

    空间在手,天下我有!惊喜之余,忽然有声音将她叫醒,入眼的是个不折不扣的病美人……她惊愕:“你是谁?”“你的夫君!”肌肤接触,她脱口而出,“装病?”他步步逼近,将她笼罩,“秘密被你发现,你说为夫是该宠你入骨,还是杀人灭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快穿之渣女要逆天

    快穿之渣女要逆天

    某渣女不要脸的说“呵呵,像我这样美丽天仙的女子怎么会有男朋友呢?”超级无敌世界大渣女。撩了就跑。而在她身后总有一个超级冷淡超级帅,帅爆了的释放着冷气的帅气男子。
  • 重生之病娇影帝无良妻

    重生之病娇影帝无良妻

    【1V1,双洁病娇,重生宠文,治愈娱乐圈】前世,虽身陷黑道,她却医心仁厚,忠于感情,然终饱受身边人背叛与迫害,灰飞烟灭死无葬身之地。重生归来,心态已然塌陷,什么佛与上帝她统统不信,什么善良忠厚她统统摒弃,所谓的道德与礼法也无法阻挡她的步伐,凭着自己的信念,带着受伤的心灵与前世的记忆,她的人生从此开挂,潇洒肆意,风光无限。家人失散,亲人不识,她便设计安排回归家门;仇敌太弱,斗法无趣,她便培养强大了再毁灭;豪门情薄,渣男太多,她便自己成就豪门。弃心焚情,清心寡欲的人生再无磨难,可是谁能告诉她,面前死赖着她的影帝又是怎么回事?仅仅随意潜了几次,为何从此非要偏执于她,舍命也要死磕到底?当重生变态总裁遇见腹黑影帝,她成了他的病,他成了她的药,结局注定火花缭乱……【心路】第一次相遇,他被她潜规则;第二次相遇,他等她潜规则;第三次相遇,他要潜规则她;第N次相遇...他求她潜规则;婚后影帝在线请教:求如何可以每天被各种潜规则,在线等,挺急的...
  • 浩渺神域

    浩渺神域

    广阔天地,踏上热血征途,狂战士、魔法师、道仙师三种天赋,与之元素、传承天赋交相辉映,形成一副状丽璀璨的画面;心法、招式、魔法、兽宠、上古神兵、神秘能量精彩汇聚于此;各方势力、家族荣耀、伙伴情谊、强悍敌人、未知险地,唯有男主打破、光耀、守护、击败、征服!
  • 炎魂九转

    炎魂九转

    魔魂世界,主修魔魂;千年大劫,天地不仁。杀星现世,反转乾坤;炎魂九转,唯吾独尊。魔族,悔过吗?要么皆为我用,要么尽数屠戮,前生怨,今世还。只为一生坚守,甘洒热血,将苍穹染遍。魔怒便屠魔,天怒便逆天!
  • A Narrative of the Expedition to Botany Bay

    A Narrative of the Expedition to Botany Ba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