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3800000008

第8章 你的悲观从何而来

(一)

一个素未谋面的年轻人,通过网络APP的在线预约和我见面。

约好时间后,他特意请假从外地赶来,晚上见面聊天后,他在第二天赶早班高铁回去。

但是,他开口所聊的话题,却和在线预约的不同。

我挂出的谈话内容是“读书方法与思维方式”,但他要和我聊的是“人生规划和生涯设计”。

“这个话题你不应该约我,我也不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万一给你指导错了,这个责任可挺大的。而且,我也一直不太相信有所谓的人生导师,其实没有人有资格指导你的人生,只是有太多人需要被指导。在我看来,所有的建议其实都是希望被指导者成为提建议者本人,所有的建议都带有强烈的自传性质。”

小伙子性格挺腼腆,眼睛看着地板,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水,声音很轻地说:“这个我知道,但我想,你现在之所以很成功,一定在人生规划上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这些肯定对我是有用的。”

“那你希望我和你分享哪个领域的职业规划呢?如果是学术发展,也许我有些心得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不是的,我想听听你对我做律师的建议和想法。我刚通过司法考试,希望能辞掉现在的工作,但是不知道进入律师行业的话应该如何着手,要做哪些准备。”

“这个问题,我可能不是合适的人选,你为什么不去找一些资深律师去咨询呢?”

“我不认识他们,但我之前在网上听过您的课。”

“你害怕与陌生人交流,是吗?”

“有点。”

“为什么呢?”

“因为有一次,我和一个师长聊天,向他请教问题,可能是因为我太紧张了吧,很多话都没有表达清楚。他时间又很紧张,气氛有点尴尬,最后他可能忍不住了,就扔了一句话给我,说像我这样的性格,以后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一句话都说不清楚。然后,每次想起他这句话,我就更加紧张,变得越来越不自信。”

“可你刚才这段话说得挺流利的,而且,你肯主动约我,说明你并不是自我封闭的性格,你仍然很愿意和外界进行交流。为什么要这么早否定自己呢?你的悲观从何而来?”

“因为我从小到大就没有做成过什么事,周围人都不断地否定我。所以,我就越来越不自信了。”

“所以,你做事情总是习惯性地躲避关键要害,喜欢从边缘入手,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安全感。比如,你希望跨出对外交流的一步,你也明明知道我不是这个话题的合适咨询对象,但仅仅因为你了解我的风格,有了那么一点确定感,所以你宁愿选择我来咨询,就是这种心理的反映。”

“您说得很对,我就是这样的性格。”

“你听过一句话吗?归纳没有逻辑基础,而只有心理学基础。人的悲观情绪都是靠归纳得来的。一个人如果总是失败,并不表示他永远失败,但他会觉得自己肯定不会成功。”

我顿了一下,因为我发现,他把头抬起来了,见面半个小时以后,他第一次直视我的眼睛。

“你的悲观就是这样产生的。”

(二)

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我曾经带着一些年轻律师一同出游,同时约了几个资深的成功律师同行,也是希望在游山玩水之余,在闲聊的过程中能给这些年轻人以不经意的启发。

有一次晚饭后,大家围在一起喝茶聊天,谈起各自的职业经历,几位成功律师开始谈起自己走上各自专业化道路的因缘。

A律师专做民商事诉讼,他第一个发言:

“我做律师的第一个案子,那是个刑事案件,是在一个区基层法院,检察院控告我的当事人诈骗,说是货到未付,但是我通过调查取证,找到了他从银行打款过去的凭证,白纸黑字,显然应该是无罪的。我以为这个案子赢定了,就去和法官沟通,但是法官对我说,小伙子,做案子可不像你想的那样,有证据就万事大吉了。一个案子的结果和方方面面都有关系,哪一个处理不好,案子都做不好。最后,我的当事人被判了三年。我当时郁闷了很久,为什么一个无罪证据如此确凿的案子最后却是这个结局,我不知道法官背后有没有利益关系在里面,但这个案子让我感觉,刑事司法环境差,所以后来我下定决心,这一辈子都不再碰刑案了。”

B律师是专门做刑事辩护的,而且在国内很有名气,他听到这里立即接过话头,往下接着说:

“我和你正好相反。我的第一个案子是一起民商事案件。刑事案件就算有背后的勾兑,也只有被告会去勾兑,检察官至少不会给法官送钱。但民商事案件就不一样,尤其是商事案件,牵扯的利益动辄几十个亿,甚至更多,所以这里面的司法状况难以想象。我做的第一个案子也和你一样,一个明显对我们有利的案子最后却判我们败诉,我就知道,一定是背后的某种力量在起作用,所以我就发誓,以后再也不做这种商事案件了。”

轮到C律师说话了,他是做非诉的,简单来说,就是不和法院、仲裁打交道的法律业务,比如帮助公司进行融资、上市,等等。

“我执业的第一个案子,是一起诉讼案件,也是自以为胜券在握,后来和你们一样也败诉了。后来,我就觉得诉讼案件内幕深,我不想做专业以外的事情,所以后来我就选择了非诉业务。”

同学们听到这里,都笑了。

每个人对待世界的看法其实都是经验式的,他的结论其实都是根据个人经历的归纳结果,从来就没有窥斑览豹,窥斑只能览斑。

相同的开始,却导向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差别仅仅在于人生第一次失败后的心理机制。

有的人败诉,会认为这个法官有问题;有的人败诉,会认为是刑事诉讼有问题;而有的人败诉,会认为中国司法体制有问题。

第一种人选择继续坚守,第二种人选择调整方向,第三种人选择退出江湖。

失败的都只是一个案子,但我们对它做了不同程度的概括,然后就有了对待世界的乐观和悲观态度。

悲观从何而来?其实就是来自对一次经验性失败的抽象程度。

(三)

既然悲观可以从中而来,乐观为何不可?

我很喜欢在各个领域里寻找哲学家,比如建筑领域的安藤忠雄,文化领域的陈丹青,电视领域的陈虻。

长期的业务实践,却有着常人难及的哲理思考。推而广之,可以启发整个人生。

陈虻是中央电视台体制改革后涌现出的优秀电视人,他所主创的《东方时空》中的《百姓故事》专栏当年是轰动电视界的。

但是,谁也不知道,在这个短短十几分钟的电视纪录片形式创意初期,陈虻所经历过的思想煎熬。

当时的《东方时空》已经开播,台领导希望陈虻能够在《东方之子》和《焦点访谈》这两个品牌栏目之间再创办一个新颖的栏目板块,使《东方时空》体系更加完整,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新闻杂志。

如何选择栏目定位,陈虻百思而不得其解。

新闻无非两个要素:人和事。

而《东方之子》已经把“人”做了,《焦点访谈》又把“事”给做了。

新闻舍此两者,还有第三种题材吗?

陈虻开始悲观,尽管还没有绝望。

突然有一天,他灵光一现,发现《东方之子》做的是名人,《焦点访谈》做的是大事,经过这样的重新概括,一个栏目定位的空间迅速呈现。他完全可以打造一个讲述老百姓日常小事的新闻纪录片的新形式,其定位就是“小人小事”。

既然悲观来自于对经验性失败的抽象程度,那么出路和方案同样也可以。

抽象程度越高,就会越悲观,那么把困难还原得越具体,就会越乐观。

(四)

你的悲观,没有逻辑基础。

知道悲伤从何而来,却是乐观的基础。

不要放大你的失败,那只是一次经验性的失败而已,不要为它总结规律。

同类推荐
  • 未若柳絮因风起:古诗词中的传奇女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古诗词中的传奇女子

    在传奇里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思绪,穿越千年时光,从诗词入手,在珠玉之中去拾掇那些离尘绝俗的灵慧之气,从她们身上学习那些我们一直似懂非懂的生活真意。那些诗词中所咏叹的女子,她们或是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或是来自于文人们的天才想象,她们都是诗词中缱绻着的一缕浪漫传奇,一抹悒郁清愁,一丝恬柔回忆。作者带着我们一起寻找那些传奇女子。
  • 奇书《山海经》

    奇书《山海经》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
  • 如果爱可以画出声音

    如果爱可以画出声音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如果爱可以画出声音》精选了时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 笛声何处

    笛声何处

    《笛声何处》系余秋雨创作散文。《笛声何处》当中,余秋雨依旧以其一贯的文化的视角、散文的风格,关注的则是另一种历史的、音乐的非物质的文化。余秋雨称,《笛声何处》的创作准备早在12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当时,《文化苦旅》还没有进入台湾,余秋雨赴台所到之处的一系列活动,均是以昆曲学者的身份受到接待的。
  •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重量的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具有超时代的力量,不仅对当时的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人们为改变中国落后状况而努力奋斗,而且也为现代社会的人们指明了方向,让迷惘转化为自信力,引导青年人走向光明。其多篇作品曾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对新中国的语言和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海外,鲁迅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他的作品已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语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拥有众多的读者。
热门推荐
  • 魔幻二中

    魔幻二中

    其实没多少人的高中是在初恋、打架、追逐潮流中度过的,大多数人的高中都是厚瓶底眼镜、一方课桌和摞得高高的书。但是现实的魔幻之处在于,它之所以这样表演,自有它不可抗拒的理由。
  • 塔杜施先生

    塔杜施先生

    本书是密茨凯维奇的一部长诗,代表了他的创作成就,也是波兰的民族史诗,全诗共12卷,一万余行。译者易丽君,1934年生,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洪亮,1935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本书曾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收入“世界文学名著文库”。
  • 九天行舟楚风行

    九天行舟楚风行

    护天宫之护,行皇天之行,法正义之法,守秩序之守。江湖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江湖,恩怨情仇,阴谋诡计,谁又能只手遮天! 魔也好,仙也罢,仙侠世界谁可称王,在这里可能会借鉴霹雳布袋戏里面角色的名字,但绝不抄袭内容。英魂不灭,正义之心永不动摇,此书必当延续奉天之行,喜欢霹雳布袋戏的朋友记得关注一波。借鉴当下,构思未来,拒绝抄袭,不一样的世界,唯一相同的是一颗守正之心。
  • 海印昭如禅师语录

    海印昭如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惹火狂妃:邪王宠上天

    惹火狂妃:邪王宠上天

    身为现代第一雇佣兵,一朝穿越,睁眼却变成了被渣男恶女算计至死的第一天才。什么?灵力都度给白莲了!心脉被废,无法修炼了!连预言师的天赋都已经没了!还被污蔑与人苟合要被执行火刑?老娘不发威,还真被当成病猫了!管他什么渣男,白莲,绿茶还是圣母,敢害她的,她苏晚萧没二话,就一个字,干!至于她家的邪佞王爷嘛,“王爷,他们说我太猖狂了呢!”夜君墨睥睨天下,“我的女人我宠的,谁敢有意见?”
  • 乡言解颐

    乡言解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医藏象学说的奥秘

    中医藏象学说的奥秘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藏象学说的奥秘》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人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新北京人

    新北京人

    当代北漂必备心灵读物——外地人与四九城的爱恨纠结,创业与生存的艰辛,人性的泯灭与闪光,文化与地域的冲突或融合。笔者用影视剧式的分镜头,向读者展现出一幅栩栩如生的京城沉浮众生相。
  • 寻龙相师

    寻龙相师

    我出身相门世家,为你揭开相师圈子里,那些惊悚骇人的秘事…
  • 宿主她试图萌混过关

    宿主她试图萌混过关

    【遇到男神前】“我们的任务是!”“攻略男神女神!走向人生康庄大道!”【遇到男神后】“01,可以只攻略女神嘛?”主神:不你不能。苏青时:【发出了生无可恋的声音】男神:乖宝,天凉了,快来我怀里,给你暖暖苏青时:……【装死.jpg】混蛋你倒是把刀收起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