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0000000009

第9章 “还有一个小弟弟”

离家出走后十年里,萧红与整个家族几无联系。祖父已死,父母、亲人大都放弃乃至渐渐遗忘她了,弟弟张秀珂是她和家族间唯一的联系。

姜玉兰因病去世时,她的一女三子中萧红八九岁,富贵夭亡,张秀珂约三岁,连富刚刚出生不久。据梁亚兰后来回忆,姜氏去世不久她过门时,萧红还为她生母戴着孝,鞋面上缝着白布,别人撕掉了才领到她跟前磕头认母的,张秀珂也是别人把着给磕的头,她还抱了抱连富算是当了妈。[32]不久连富夭亡,张秀珂成了萧红唯一的胞弟。

梁亚兰进门后萧红上了小学,张秀珂搬到祖父屋里去住了,他经常半夜醒来就吃祖父的点心,因此肚子总是不舒服,但祖父像教萧红一样教他念诗,跟着祖父住的那段日子同样是他童年最愉快的记忆,后来祖父抽上了大烟,他又搬到下屋和老厨子睡,盖冰凉滑腻黑得发亮的被子,身上还有虱子来回爬;等他上了小学,因为父亲张廷举常年在外地任职,年初离家时就算好了他和萧红的学费、纸笔费,他从家里拿不到一点儿零花钱,馋了也只能偷个小瓶子去换糖球,早上上学时继母没起床,他吃不上早饭就到豆腐坊的盘子上拿两块豆腐边走边吃,豆腐坊上门收钱,继母就向父亲告状[33]……张秀珂的童年,因为赶上了家道衰败,比萧红的还要寂寞难熬,以至他很早就开始怀疑自己不是父亲亲生。

据张秀珂说,从萧红上学他就不常见到姐姐了,姐弟关系并不亲密,但他喜欢靠近姐姐,姐姐也关心他。他记得自己曾随萧红到呼兰女校去玩,上课时被放在姐姐和同桌赵同学之间,他趁她们听课不备,偷吃了赵同学的馅饼,姐姐和赵同学非但没有责备他,还欢迎他再去学校玩;萧红在哈尔滨女中读书期间放假回家,给他带过一个万花筒;萧红离家出走后从北平回家,给他买了个幻镜……但是,姐弟俩毕竟年龄相差较大,性格各异,渐渐地,张秀珂对姐姐就有些无法理解了,“比如她爱看毛边的鲁迅、蒋光慈等人的新小说,而我觉得那有什么好看的呢?能比我正在看的《西游记》《济公传》还有意思吗?又如不愿意同家庭订的汪姓人结婚,那就‘离婚’好了,何必要打官司告状呢?再如因家庭封建意识太深,在众口一词的逼迫下,令人无法出气,那就慢慢避开好了,何必在死冷寒天,孤身一人跑到哈尔滨去呢?最后当在哈尔滨困极,没东西吃没衣穿的时候,即使不愿向家庭索要,也可向留在哈市的诸叔伯弟妹们要一点钱物,何必受那么大的罪呢?”[34]当时的张秀珂认为,就算与父亲、与家庭产生了矛盾,也没有必要使自己陷入到走投无路的境地。直到上了高中,他才开始明白萧红,明白了“原来要做一个真正的人,是必须做这样的斗争”!

1934年张秀珂在齐齐哈尔上高中时,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了悄吟和三郎的名字,得知悄吟就是自己的姐姐,他便写信到报社去探询,信中他可能倾诉了自己精神上的寂寞与空虚,萧红很快就回信,向他表示了热烈的欢迎,还鼓励他转学到哈尔滨去。可惜,那年秋天张秀珂真的转学到哈尔滨时,萧红已经和萧军去了青岛。

书信的联系仍在继续,信中萧红指点张秀珂阅读进步小说,偷偷给他寄《生死场》《八月的乡村》和《丰收》等书。张秀珂高中毕业后到日本留学,不久萧红也到了日本,姐弟二人本有机会在异国他乡重逢,但当时的日本处在特务统治中,张秀珂怕特务发觉,不敢去找姐姐,转回了东北。[35]萧红抱着与弟弟重逢的期望赴日,抵达日本不久得知他已回国[36],她很失望。

1936年冬天张秀珂从东北到上海,找到了萧军。应该是萧军在信中通报了这一消息,尚在日本的萧红给他回信说:“珂到上海来,竟来得这样快,真是使我吃惊。暂时让他住在那里罢,我也是不能给他决定,看他来信再说。”12月15日的信里又写:“珂,既然家有信来,还是要好好替他打算一下,把利害说给他,……我是总怕他的生活成问题,又年轻,精神方面又敏感,若一下子挣扎不好,就要失掉永久的力量。”

跟忧心忡忡的萧红相比,萧军待张秀珂随性多了,据他后来所说,二十岁出头的张秀珂“是一个诚朴、谨慎而自重的青年。从素质来看有一些神经质,同时他谨慎得有点和他的年龄不相称,过于‘成年人’气了,已经失却了一个青年人应有的活泼和奔放的特点了,这当然也是自幼没有爱,没有充分的阳光所造成的结果”。萧军在自己的住所附近给他租了个亭子间,时常和他一起吃饭,告诉他暂时不必考虑别的问题,到上海各地方看一看,得知他喜欢语言学,便介绍他去学习世界语。[37]张秀珂没有兄长,也没得到过什么父爱,萧军的关怀照顾自然会让他心里充满感激和新奇,何况敏感内向的青年本就容易对孔武有力、豪爽大气的成年男子产生崇拜之情,张秀珂之喜欢和信任萧军,是理所当然的事,他写给萧红的信里,热烈、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这点:“有一件事我高兴说给你:军,虽然以前我们没会过面,然而我从像片和书中看到他的豪爽和正义感,不过待到这几天的相处以来,更加证实、更加逼真,昨天我们一同吃西餐,在席上略微饮点酒,出来时,我看他脸很红,好象为一件感情所激动,我虽然不明白,然而我了解他,我觉得喜欢且可爱!”[38]看到弟弟这样喜欢和夸赞自己的丈夫,萧红很高兴,她马上就把这段话转给了萧军。姐弟二人都不知道,当时萧军正热恋着他和萧红共同的好友黄源的妻子。

次年年初萧红回上海,与张秀珂重逢,那是一次难得的长时间团聚,他们还一起去拜了鲁迅墓。只是,萧军的婚外情给这次团聚抹上一层阴影,萧红返沪后与萧军热战冷战不断。张秀珂记得有一次他一进屋,萧红就告诉他刚才他们争吵,萧军把电灯泡都打坏了,萧军马上争辩说是碰坏的,并申诉着自己是如何有理,张秀珂问萧红他们到底为什么争吵,萧红又支吾不答。因为实在信任和崇拜萧军,张秀珂选择了站在他那边,他不听萧红的话了,萧红去北平问他去不去,他也不去,很久以后他才知道那次闹矛盾,责任不在萧红。七七事变后张秀珂决定前往陕北抗日,萧红问他能否习惯陕北的黑馍,他说那算啥你顾虑得太多了,然后就带着萧军写给红军里的熟人的书信去了西安。姐弟俩大概都没有想到,那就是永别了。1941年,身在香港的萧红写《“九一八”致弟弟书》,诗意地回忆了那个离别的晚上:“你走的那天晚上,满天都是星,就象幼年我们在黄瓜架下捉着虫子的那样的夜,那样的黑黑的夜,那样飞着萤虫的夜。”

抗战时期萧红四处流徙,张秀珂亦随部队流动作战,两人很快就断了音讯。1938年初萧红到山西临汾,听说张秀珂在不远的洪洞前线,就托人给他带信,可惜张秀珂没收到信,当时他所在的部队正在汾阳、孝义整军,他不知道姐姐就在附近的民族革命大学里任教,一次难得的见面机会就这样错失。半年后,张秀珂将自己写的几篇通讯报告之类寄到延安,他以为萧红在延安,结果自然是收不到任何回音。四年后,他在苏北新四军某师工作,偶然在军部的文艺副刊上看到了萧红困居香港的消息,他写信给她,请她到根据地来,还是没有收到回音。1942年夏天,同样是在那个文艺副刊上,他看到了悼念萧红的启事,他写了一首极尽哀思的长诗欲发表,却还是毁掉了。

在萧红的童年记忆里,弟弟张秀珂可以说毫无存在感,《呼兰河传》写到“我”的弟弟,只有“那时他才一岁半岁的,所以不算他”这一句。成年之后,他们又仅得短短数月相聚,彼此实在不算亲厚。然而,生命走向尽头时,病榻上的他们都忆起了自己最亲的人:1941年9月26日,萧红在香港《大公报》的文艺专栏上发表了《“九一八”致弟弟书》;1955年4月,卧病北京和平医院的张秀珂口述了《回忆我的姐姐——萧红》一文,次年病逝。

同类推荐
  •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生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生

    虽然生活的年代不同、事迹不同,但他们都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贡献。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人生境界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他们是民族的英雄,时代的先锋,祖国的骄傲!他们的名字如璀璨的明星,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他们的功绩会永远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史册!他们永远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八女投江、夏明翰、张学良、杨虎城、白求恩、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他们的人生都是壮美的。他们的名字令人感动、催人奋进。本书属人物传记类图书。本书以“双百”人物为对象,再现了他们光荣模范的一生事迹,为弘扬爱国精神、社会主义文明提供榜样。
  • 李鸿章一生与他的时代

    李鸿章一生与他的时代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
  • 中国古代将军传

    中国古代将军传

    这本《中国古代将军传》选取了历代将帅,为之立传,上起先秦的伊尹,下迄清季的聂士成。中国古代的将帅数目之多,不可胜计,本书所选取的是其中最着名、最具代表性的。虽然管窥锥指,不能全部囊括,但读者可以窥一斑而想见全豹。
  • 朝闻道 夕不甘死:王朝闻传

    朝闻道 夕不甘死:王朝闻传

    全书以讲故事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向青少年读者介绍了雕塑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王朝闻的成长经历。王朝闻半工半读完成了大学学习,从一名雕塑家慢慢成长为文艺理论家、美学家,他对艺术的追求、他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他勤俭节约的一生,处处显出大师风范。
  • 我是未来:尼古拉·特斯拉传(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是未来:尼古拉·特斯拉传(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伟大的物理学家,“创造20世纪的人”。他的名字是——尼古拉·特斯拉。特斯拉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而他与爱迪生之间的“爱恨纠葛”更是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一个时代的历史缩影。在注重科技创新的今天,特斯拉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毫无疑问对我们具有很强的启迪意义。
热门推荐
  • 旧晋书九家辑本

    旧晋书九家辑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后的鲁班七号

    最后的鲁班七号

    王者大陆最伟大的科学家鲁班,在临终前制造了一个以自己儿子为原型的机器人,智商在自己之上,希望批量生产给人们谋福利,却没想到,这一美好的愿望却带来了灾难……
  • 最强女帝太猖狂

    最强女帝太猖狂

    【全文完结】一朝重生,南烟凌誓要混的风生水起!拥神器,掌大权,日常打脸虐渣,闲来收个美人,无事拐跑帝师!怎么纨绔怎么来!奈何南烟凌太猖狂,世人求着帝师收了这个混世魔王。当南烟凌站在顶端之时,看着为自己付出一切的帝师时,恍然觉得这些功名怎会敌他在自己的身边呢?如若没有当初的你,又怎么会成就现在的我呢?
  • 缤纷碎界

    缤纷碎界

    七岁男孩艾里斯特被神秘组织暗中培养为世界的终结者。他成功崩坏了旧世界,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道路,记忆却也因此受损。隐没于世的“兵器”艾里斯特,与在暗部工作的“父亲”布莱克莱、曾任护士工作的“母亲”露西娅、努力与天分并富的天才“哥哥”弗洛斯基、娇小可爱但是实力却被以“怪物”相称的强大“姐姐”夏洛缇雅过着五年安稳幸福生活。然而幸福终有始末,对峙的“新人类”党派由于艾里斯特的再度觉醒,将他纳入了新的纷争。担任家人角色的成员也逐渐开始展露出另一重身份。是被迫屈从于命运还是奋起抵抗,犹如浮萍的十二岁孱弱少年艾里斯特在这场争夺的暴风雨里独自摇曳。努力地活下去吧,艾里斯特……
  • 当代报告文学流变论

    当代报告文学流变论

    报告文学的崛起,是新时期最为突出的文学现象之一。本书作者一直处于新时期文学活动的中心,对报告文学的潮起潮落及其流变有着直接的参与和体验。这里所汇集的论文,是作者多年来研究报告文学的成果。文章对许多优秀作家作品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方面的成绩,是当前文坛较为突出的。报告文学仍然是一种需要人们再认识,再实践的新型文体,此前相关的理论著作极少。这本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了解认识报告文学,并对报告文学的理论建设有所补益。
  • 诸天之问长生

    诸天之问长生

    诸天世界之旅,漫漫修炼之路,杨易只为问一句:可得长生否?
  • 发小之谜

    发小之谜

    这是属于四个人的故事,我们四个同一姓,性别,不同年龄但是因为奶奶家在一起,所以熟知
  • 锦瑟

    锦瑟

    护国将军的女儿凌念惜,中毒后相貌变得丑陋,被指婚嫁给太子。新婚之夜,太子慕容玦嫌弃离去,而凌念惜此时才知道,自己朝思暮想的七公子竟然是慕容玦……
  • 天后陨落

    天后陨落

    本作品记载了一个少女懵懂长大的故事,逐渐退去青春的无知和青涩,渐渐成熟,以及在成长过程中陪伴她的阳光男孩,以及她们的故事,共同组成了一段美好的回忆刻入女孩的生命里。
  • 国色娇医

    国色娇医

    她是现代中医世家传人,一朝穿越,成了国公府空有美貌的懦弱千金。锋芒现,她医毒双绝,智勇过人,斗的继母庶妹俯首,天下英雄逐鹿折腰。他乃天之骄子,貌美骁勇,谈笑间风云将变。世人都道他不近女色,她信了。可那一年,他挥师百万,攻破城池,第一件事就是强掳她为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