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7800000117

第117章 追随秋天走天涯(1)

人们往往容易被一些宏大概念所蒙蔽,比如四季,春、夏、秋、冬,就将一年365天的日子切割掉了;说到秋天,脑子里会立刻冒出数十个词语来形容,而这些词本身,照样是宏大概念,别说世界,单是中国,如此辽阔的疆土,再好的词也无力将秋天的具体物象一网打尽。

二十四节气将立秋视为秋天的发轫。气象学上,又规定连续5天平均气温不超过22℃,才有资格说进入了秋天。可以这么认为,二十四节气是民间层面,气象学是“科学”或官方层面。但不管民间,还是官方,秋天无言,它忠实于大自然的法则,或迟或早或快或慢地走自己的路,所到之处,万物听令。正因此,“秋天”不仅是对时间的描述,还是对地域的描述,同时也是对心情的描述。

中国人喜欢咏秋,可国人咏秋多悲秋,有西方学者推断,这是中国文人士大夫气太浓的缘故。或许有一定道理,想到秋天,就想到繁华易逝,因而将秋叶的凋零,与命运的乖觉和人生的无常联系起来。就连夜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也禁不住叹息:“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但也不尽然,最具代表性的士大夫之一苏东坡,饱览秋光之后,回过头来温情提醒:“一年好景君需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至于现当代的骚人墨客,对秋的赞颂更是层出不穷。

我并非昂扬派,但我着实喜欢秋天。秋天是四季之中最盛大的季节,相当于交响乐中最高潮的部分。高潮之后不是坠落,而是藏,是保,是余韵。当我今年自北而南从秋天的大地上走过,这种感觉就更为强烈。

我的出发地是成都,但出发地不是起点,起点定在北纬53度的漠河,终点是北纬23度的广州,纵贯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东,囊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浙闽丘陵地带。

这条线路,属中国地形海拔最低的一级阶梯,在地图上,它差不多呈竖条状,以摊开的姿势面对天空;也可以说,它像一挂不规则的瀑布,从中国版图的顶端悬垂而下,直通南海,田野、河川、树木、房舍,以及人类从古到今的生活印迹,让这挂“瀑布”光怪陆离,气象万千。就整体而言,它只是中国小小的一角,但与天相接、趋于无限的背景,却呈现出不可思议的旷邈与博大,书卷一样展开的田原,静默的庄稼和忙于收割的农人,都如虔敬的文字,共同书写着秋天的辉煌。

我从成都出发那天,成都的气温是34℃,到哈尔滨,陡降到不足15℃,次日到漠河,正是下午时分,天气阴沉,雨雪霏霏。气温低不打紧,关键是风不饶人,飕飕飕的,直钻骨头。

我老是有个错觉:大地上的北方和南方,不是以纬度划定,而是以风划定的。在南方,秋风从脸上拂过,却不让你知道,最多只轻声耳语:同志,秋天到了。而到了北方,尤其是东北,风却以蛮横的姿势发出警告:寒冷的季节就要来临(甚至已经来临)!早听人说:北方的风不进门。我当时想,北方的风真是有情有义,到漠河才知道,商厦店铺及私人住宅,这时节都关门闭户,风想进也进不了;由于此,外面冷冷清清,看不出里面正在营业、正在生活,直待推门而入,才见热热闹闹。一些路边小店,都在门口停辆车,店主坐在车里,见来人,将车门一推:“要看看纪念品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就下车领人进屋;否则,砰!——将车门关上。

在漠河县城作短暂停留,便前往北极村。

县城距北极村,84公里,每向里深入一步,风便硬一分,天气便寒一层。雪在两天前下过,大兴安岭很有节制地起伏着,高高的樟子树、落叶松和白桦树上,雪尘茫茫,如梨花盛开。因此可以说,我在秋天里到了漠河,却错过了漠河事实上的秋天:蓝莓已经下树,大豆悉数归仓,农家外墙上,挂着黄澄澄的玉米和红艳艳的辣椒,田野边,庄稼看护人在拆掉帐篷,将床凳及锅碗瓢盆搬上马车,准备回家。一个南方人对季节慢条斯理的应对和模糊感知,太容易把北方的秋天错过。

去北极村途中,拜望老金沟。沟里浅水平流,两岸黑土堆积。是淘金者挖出的废土。老金沟林场西部山腰,有座祠堂:李金镛祠堂。百余年前,俄罗斯人不请自来,深入老金沟采矿,可谓肆无忌惮。李金镛于1888年秋抵达漠河,创办矿务,操练军队,收复了被俄方占据的矿区,广施仁政,民心大快,后人尊之为“金圣”,立祠祭拜。祠堂门前有长阶通往山脚,长阶两侧密植苍松翠柏;祠堂正面,四扇门,两扇窗,一副楹联写着:“开矿安边兴利功业迈古今,义帐救灾恤邻德政昭宇宙。”

老金沟又称“胭脂沟”,这称谓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李金镛采了矿,除交国库和分红,还有剩余,便献给慈禧,慈禧被打动,说难得李金镛在那么远的地方,吃了那么多苦,挖了点金子,还想着孝敬我,就留在宫里买胭脂吧。胭脂沟由此得名。但比较而言,我更相信另一种说法:当年采矿,矿工多达数万,这些壮年汉子,远离故土和亲人,白天流着廉价的汗水,夜晚过着没有女性的生活,便培育出另一个巨大市场:中国关内的妓女,还有朝鲜、日本和俄罗斯的妓女,共计3000余人,云集于此;妓女们梳妆打扮,脂水泼洒,金沟涨腻,于是,老金沟便有了这个美丽而暧昧的名字:胭脂沟。而今,在胭脂沟一处茂密的松林中,隐着一组古墓群:当年的妓女坟。妓女们迎来送往,秋月春风,终致年老色衰,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不少人年纪轻轻就抱病身亡)。当地人同情她们,将她们义葬一处。百余年过去,坟身被腐草掩埋,只露出纤纤坟头,像是伸头仰望家乡。这组古墓群的存在,平添了一股袭人的寒气。不过,游客时时送去的鲜花,焐热了凄凉的背景。

北极村地处黑龙江上游南岸,是中国最北端,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有2000多人口,600余户人家,其中百余家开着私人旅馆。我去的当夜,停电——北极村自己发电,停电的时候是很多的,此前已连续停电三夜,云蔽星月,漆黑一团,只在天边现一丝微光。气温降到零下9℃。对我这样一个南方人而言,比隆冬还令人生畏。好在可以烧炕。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他们靠山吃山,主要燃料是木柴,人人都深入林区,随意砍伐,用马拉到江边(叫“捯套子”),再船载回家(叫“扳棹”)。对此,黑龙江两岸的景致可以证明,江北的俄罗斯,秋入横林,树树深红,江南岸,树便少得多,大地隐隐泛出疲惫的白光。现在,北极村的主要燃料变成了煤,生态逐渐恢复,最北点的北望亚口广场,林木争高直指,轻雪薄霜之中,显出一种审思而内敛的生机。

我下榻的农家旅馆,主人名叫鹿祥园,本是山东临沂人,1980年到了北极村,并落户生根。三十年前的北极村,其荒凉可想而知,鹿祥园愿意背井离乡,远道来此,是因为他在老家一天只能挣两毛,到北极村一天能挣两块。生存,成了最高原则。而今,他的生意做得相当红火,还在后院的畜圈里养了六只鹿。他姓鹿,也爱鹿。鹿什么都吃,干掉的豆荚藤也嚼得津津有味。

到北极村次日,是中秋节。虽然,中秋节并不能改变当地人的生活节奏,该干啥干啥,该吃啥吃啥,但毕竟,超市里的月饼在快速脱销,黑龙江江面缭绕的轻雾里,也有了节日的氤氲。距鹿祥园旅馆不远的江边,有尊俄罗斯军人雕像:某年某月某日(碑文漫漶,难以辨识),黑龙江发大水,淹没了北极村,俄罗斯军人用船搭救中国受灾民众,其中一个上尉因此牺牲,雕像就是那个上尉,鬈发,坐姿,穿着军靴,双腿颀长。中秋节这天上午,我去江边看雾,竟发现雕像底座上放着一枚精致的月饼。

地、土地、大地,这几个词是我们经常说到的。在我的印象中,前者来自民间,熟稔、亲切,摇曳着庄稼的姿影,飘荡着瓜果的甜香,后两者来自书本,正式、恢弘而庄重。但这次出行,改变了我的看法:在东北许多地方,农人把地统称大地。我想,这是土地的辽阔,赋予了他们修辞的辽阔。东北平原作为中国最大的平原,南北长1000多公里,东西宽300~400公里,总面积达35万平方公里。

中秋节后即是秋分。“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愈来愈强劲的风势,越过林区,横扫草原,将自己曾经涂抹上的青绿收走。出了被伊敏河分成东西两半的海拉尔城,即跟“天下第一曲水”莫日格勒河迎面相撞,河水清冽,直视见底,它名声响亮,却贞女般低调,在高天之下静默蜿蜒。由此一直向北,往金帐汗方向去,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呼伦贝尔草原,便如波涛涌动的海。其8万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场,素称“绿色净土”。但这时节,褐色成了主旋律,你的眼睛要跟随放牧的羊群,看它们的嘴伸向哪里,才能“揪”出残存的绿意。呼伦贝尔草原主要由东旗、西旗和陈旗组成,因过度放牧,东旗沙化严重;陈旗保护最好,一些牛羊在草场上安闲静卧,享受越来越珍贵的阳光。

我在陈旗走进一户牧民家里。见来客人,主人巴特尔立即给我倒上奶茶。他家养着千多只羊,大部分到远处放牧去了,门外的草场上,只有几十只公羊。巴特尔把公羊叫爬子,说秋季和整个冬天,爬子养精蓄锐,到春天的某个时候,将它们赶进母羊群,统一交配,统一怀孕,到时候统一接羔。他家一次要接800来只羊羔。那几天,专门为羊修的产房里,羊羔雪花一样飘落。羔子长到秋天,每只可售500余元,钞票又像雪花一样飘进他的怀里。我跟主人站在门外拉话,爬子们旁若无人,专心啃草。它们悬垂的硕大睾丸,显示出非凡的生殖能力,也预示着来年的又一个金秋。

像巴特尔这种家庭,都请了羊倌。眼下给他放羊的,是个鄂尔多斯人。他们就像内地农民外出务工一样,四处找活,一年收入万多元,包吃包住。所谓包住,就是主人给一辆大篷车,让他们住在大篷车里。以前骑马放羊,现在多改为骑摩托。只要雪没把草完全覆盖,都得把羊赶出去放。他们事实上是以天地为家。那种辛苦和寂寞,让我感觉到,他们的秋天是白色的——秋天本就称为“素商”,按“五行”之说,秋天色尚白,属五音中“商”的音阶。

草原上到处是打下的草捆,草捆也如牛羊般散放着。东北平原迟缓的春天到来之前,牲畜都以秋草为食,还远销韩国和日本。我在公路上走,时常碰见一些大卡车,装了满车草捆奔赴远方。

呼伦贝尔有3000多条河流,500多个湖泊,湖泊中,最著名的是呼伦湖和贝尔湖。贝尔湖大部分在蒙古境内,呼伦湖位于陈旗草原。这时节,湖畔黄草如毡,头顶白云堆积,秋风从湖面趟过一次,水色也便加深一层。水色映照着天色,才恍然明白,不仅大地迎来了秋天,天空同样迎来了秋天。

风。到处都是风。风在大地上游走,声音美丽动人。在乌裕尔河下游数万平方公里的芦苇荡里,风起芦梢,似溪水流淌,又像徐徐展开的绸缎,绵密,宽阔,你觉得,自己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躺到那声音上去。风应鹤鸣,时急时缓地捋动着庄稼,催它们生长和成熟。我在加格达奇等车时,跟一个来自佳木斯的农人闲聊,他说他们那里的豆荚,见风就长,牵藤的当天就得搭架子,否则,一夜过去,藤蔓便四处乱窜。紧接着,它们麻利地开花、结实、干浆。它们知道,若不抓紧时间,霜期到来,自己就只能以豆秧的模样枯萎,永远成不了豆荚。因这缘故,佳木斯以南的种子,都不适应大兴安岭的气候——那些种子在温暖的环境里待惯了,懒洋洋的,往往是花还没开出来,就被冻死。

曲曲折折走过齐齐哈尔和锡林浩特,进入辽河平原西端的通辽,便进入了东北与华北的交汇地带。尽管通辽的纬度和锡林浩特基本持平,可它一心一意做出交汇地带的样子,风不再那么割人,气候也不再那么凛然,因而成为“内蒙古粮仓”。但话说回来,它究竟属于东北,东北的秋天拥有同一张脸谱,庄稼的藤、秆、叶,都已黄透,正是分外忙碌的收获季节。秋收不是收,是抢。跟太阳抢,跟雨水抢。连阴雨会使即将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烂或发芽。除了收,还要抢晴翻耕和播种,以便充分利用热量,培育壮苗安全越冬。秋收、秋耕、秋种,谓之“三秋”。“三秋”是农人最忙碌的时节,正所谓“秋忙秋忙,绣女也要出闺房”。这是一年庄稼的终点,也是下一年庄稼的起点。

如果把各地秋收的声音合成一处,该是多么壮阔!秋天的每一种声音都与劳动有关,与农人有关。农人最懂得“劳动是上帝的教育”(爱默生语)。劳动创造充实的生活,也创造大地的美。

究竟说来,要追逐秋天,感知秋天,再没有比华北大地更理想的去处了。这里的秋天更像样子。沿京齐线南下,过通辽之后,地貌便悄然变化,不管火车怎样奔跑,都见近处是平原,远处是山。进入京城,山影淡去,便正式开启了这片总面积仅比东北少4万平方公里的坦荡平原。

同类推荐
  • 新民歌讲稿

    新民歌讲稿

    《新民歌讲稿》是废名对“新民歌”的解读和理解,是建国后废名诗评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本讲稿延续了废名诗评的一贯风格——古今纵论且重视情感,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非常具有个性,也对当时的创造思维和创作方法给予了反思。在本讲稿中,废名乐于将古典诗歌与新民歌进行比照,从而通过互相阐释来解释和评述新民歌,其中提的最多的古典诗歌中的诗人包括陶渊明、谢灵运、李商隐、王维、杜甫等,也从侧面表明废名对田园诗和晚唐诗非常熟悉和热爱。
  • 名家亲情散文精选:爱如山样重·深沉卷

    名家亲情散文精选:爱如山样重·深沉卷

    本书精选了包括鲁迅、许地山、朱自清、冰心、石评梅以及布拉克、海明威、卡耐基、培根等二十位中外著名作家的亲情散文,这些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情感真挚。作家们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身边亲人的琐事,写自己对亲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将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委婉缠绵,真切感人,从而能产生感人肺腑的艺术感染力。
  • 田庄台事情:辽河水道文明纪实

    田庄台事情:辽河水道文明纪实

    《田庄台事情》一书通过对古镇田庄台数世纪际遇浮沉的人文追述,再现了辽河水道文明的形成及其变迁,以及这种变迁给沿河城镇带来的历史性恩宠与冷落;折射了水道文明向铁路文明的过渡,给那些特定历史时空中的人,所带来的冲击和运际改变。这些改变发生在业已流逝的时光中,却仍于今时今日的古镇街巷及其民风里,有着鲜明的呈现。
  • 再别康桥:徐志摩诗选

    再别康桥:徐志摩诗选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生前脍炙人口的诗作。将一个才华横溢、感情细腻、文学造诣高超的民国文艺青年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 最爱听小蔡的笑声

    最爱听小蔡的笑声

    作为一名留学生家长,作者孟久成对十几名留美学生做了详尽采访,描述了他们在国内一路打拼成长的过程,以及在美国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对他们的婚恋生活更有专章详述。本书可贵之处在于真实地反映了他们在美国的生存状态,展示了一个“立体形象”。同时涉及国内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如留美过程,子女教育,如何择业,成功标志,人才评判,美国大学的学制。《最爱听小蔡的笑声》的另一个题材是有关美国家庭领养中国孤儿的故事,从宏观上讲述了美国家庭领养中国孤儿的由来,领养过程,抚养经历,讲述了发生在这种跨国家庭里动人、细微且国人闻所未闻的故事,有强烈的震撼力。
热门推荐
  • 谁是电工

    谁是电工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电影科技时代

    电影科技时代

    因外星人入侵地球,王皓受伤而死,却重生到三十年前,脑中多了一个电影科技系统。你以为他要拍电影吗?不!他要把电影中的科技带到现实世界中来!还记得《超凡蜘蛛侠》中能让肢体重生的基因工程药剂吗?还记得《侏罗纪公园》里面残忍嗜血的霸王龙、迅猛龙吗?还记得《钢铁侠》中的狂拽酷炫吊炸天的钢铁战甲吗?还记得《终结者》里面横扫全世界的机器人军队吗?……他一个人就让人类在短短几十年时间中跨入了星际时代,让外星人尝到了人类的厉害,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科技霸主!——联合国颁奖词。
  • 星空璀璨之巨星来袭

    星空璀璨之巨星来袭

    (本故事纯属虚构,个人想象)重生到平行时空,看着镜子中稚嫩的脸,温浅熙喜极而泣。上天看她没实现前世站上世界舞台的梦想,又给了她一次弥补的机会。而且还是被系统选中的幸运之子,这次她要擦亮眼睛,用实力去征服世界。在追逐星辰大海的路上,遇到了那个渴望一起走的白首的他。爱情是日久生情,是走着走着回头看看回忆里都有你,撒糖撒糖ing~~
  • 末代异魔狩猎

    末代异魔狩猎

    钢铁长城守护着人类最后的家园。身为猎魔者,必须要完成任务,斩获胜利,赢得荣誉,方能证明自己的价值,立足于末世,开辟新纪元。身为人类,必须要挖掘晶矿,采集素材,制造装甲,提升能力,才能应对不断在自我进化的异魔鬼神。雷霆拿起手中的大(镐)剑(子),与队友一同行动,出发讨伐异魔!
  • 我家有个乖仙尊

    我家有个乖仙尊

    清心寡欲的仙尊下凡历劫,还遇见了云游四海,出来散心的小狐仙。众仙家:???千百年后,曾经的小狐仙携小包子归来,不但矢口否认,还不要脸的缠着仙尊!某狐仙:???[不是这个样子的……]【本文甜宠,有微虐,不喜勿喷。】【可盐可甜狗仙尊X矜持深情小狐仙】
  • 潇湘昭神录

    潇湘昭神录

    遭人背叛,迫入绝境,坠海身亡。再睁眼,魂穿异世,她已不是华夏古武界冉冉升起的新星,而是深陷重重危机的新晋女帝。内有奸臣暗中搞鬼,外有敌国虎视眈眈。她会如何粉碎阴谋,夺回大权?山脉深处的奇怪低吟,血色迷林的真实面目,大陆海域的神秘面纱,无月荒漠的诡异诅咒……足迹遍布大陆四大秘境的她能否寻得父母失踪的真相?大陆之外的三界之人,狱境之人的不喜,魔界之人的仇视,神界之人的热切,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些给她招来了无数未知之敌,她会如何解决诸多情债?一切的一切究竟是谁在背后操控?且看她斩破一切,寻出真相。
  • 求学集

    求学集

    “求学”,既有作者对不懈追求学问的自励,也有对继续求学医院的表达。收入本书的文稿主要是作者于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作品。其时,作者在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任职。本书主要是对作者这段那时间工作和学习的一种记录,或一种既你那,包括论文、调研报告、读书笔记、讲稿等。
  • 一见他就跑

    一见他就跑

    游戏姐妹组里排行第三的许安然被三了。对自己游戏cp暗生情愫的她羞愤不已,骗对方说自己真名不是许安然,接着麻利地解除了关系,并在姐妹们的撺掇下登上cp的账号施行了一系列报复手段,从此改名为【那个打酱油的】,隐退江湖。然而等到高二新学期开学,一个与前cp重名的、帅气的男孩子转学而来:“我来这所学校,是为了找一个人。”人前文静乖巧人后疯癫暴躁的许安然震惊了,她的前游戏cp竟然追到她学校里来报复她了??!
  • 高校学生女是假的人类

    高校学生女是假的人类

    以人类的身份活了18年,你居然告诉我——我居然是一个假的人类???都9102年了还存在吸血鬼???正当陈语还在吃惊时,宁古拓带着婚约来了……
  • 性保健食品

    性保健食品

    本书为“性保健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可平抑人的性兴奋水平的性凉食品、可提高人的性兴奋水平的性温食品以及可调节人的性欲水平的性平食品。内容丰富、健康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