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6500000044

第44章 社会科学研究法

这本书是平心先生近著,是青年自学丛书的一种。平心先生的文字,结构细密,婉转曲达,最擅长于说理,无论怎样艰深的理论或复杂的内容,经他的笔端以后,总使人感到豁然贯通,条理分明。这本书也具有这同样的优点。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怎样去鉴别社会科学的学说,第三章为学习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第四章为社会科学上应用的具体范畴,第五章为社会科学的范围与研究步骤,第六章为研究社会科学的计划和读书方法,第七章为社会科学上的根本问题。

有些人以为研究社会科学只不过是在书本上做工夫,于是提倡研究社会科学的结果只是造成若干新式的书呆子,与现实的改进竟像完全不相干,这本书的作者对这一点便有很有力的纠正。他认为“我们学习社会科学并不是要把理论做装饰品,使自己好摆无聊的‘学者’架子,最主要的却是向着两个目标进行的:消极方面是要训练自己对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认识,以便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而生存,不致背反或乖离现实;积极方面是要养成自己变革现实的能力,以便为争取民族解放和创造新社会而努力。”但是要达到这两种目的,不能仅靠抽象的理论的知识,必须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所以作者更进一步作深切的剖析,说“有许多人对这问题却常常有一种不幸的误解,就是以为一定要首先把理论学得百分之百圆熟了,然后才有资格‘走进社会’,参加社会的实际斗争。这种把理论和实践截成两段的错误观念,事实上是最容易阻住人们接近和走向真理的。因为第一,一切科学的学习都靠实地证验,才能获得可靠的圆满的结果。社会科学既是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凭藉仪器,药品,解剖刀……做实验,当然就不能不靠人们亲自参加社会的实践运动去观察体验社会的实践现象。不然,要完全理解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法则是不大可能的。第二,社会的现实无时不在变动发展中,虽然这种变动和发展逃不出一般社会科学理论法则,但有许多具体的问题决不是前人和同时代的人所能完全经验到的,因为它们在不断地出现,要求我们回答。假如我们不能深入社会核心,只是在社会边缘上站着,就没有法子具体地了解活生生的社会现象,不但不能使自己所学习的理论丰富活泼起来,而且会使它们变成为生硬的机械的教条。只有从实践中才能理解多种多样变化无穷的具体问题,获得许多为书本子里所得不到的新的发现。第三,有许多社会的实际条件决不是靠想象力所能理解估计的。因为它们过于复杂,所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在社会科学的学习上就证明完全是胡说。例如东北义勇军和民族敌人抗战的真实情形,即使是一个高明军事家,如果他没有参加作战,也是想象不出来的。许多人对于客观的社会实际情形估计不够,或估计太高,就因为没有很好地利用实践来估量现实诸条件的变化与发展。”根据这样的剖析,作者得到的结论是:“学习和实用,理论和实践,不是机械地可以隔开截断的,它们必须要统一起来。唯有一面努力学习理论,一面随时参加实践,才能够使社会科学成为有用的知识。”我们认为这是学习社会科学最正确的态度。这也可为当今的大人先生们只知道劝学生到课堂里读死书的一个最有力的当头棒喝!

作者不但指导人对于学习社会科学应有这样的正确态度,就是在本书里的解释和讨论,也不仅是像一般社会科学书之只把抽象的原理依样画葫芦地背诵一遍,却处处把理论和现实联系起来,使读者感到亲切的兴味。例如他解释“动的逻辑的思维方法”的一个原则——“要从质和量的规定性和它们的相互转变来研究问题”——说到“由量变转到质变”,他举出这种种实际例子:“例如一个人在单独生活的时候,有时候不免表示胆怯,颓唐,伤感;但是当他一参加广大群众的行动队伍当中去,他和许多同他一样的人立刻胆大了,坚定了,而且抱有牺牲的决心了。这种群众集体的行动不但能改变个人的心理状态,而且能造成新的环境,新的气氛。”他接着又举一个实际的例子:“又如走私,在最近几年来一向就由某国人主持着,但最初范围还不很大,所以对于中国民族经济还没有什么影响。可是最近情形就两样了,‘走私’在华北华南——尤其是华北有大规模的系统的组织,漏税的日货比原先增加了一百多倍,于是中国商店工厂纷纷倒闭,民族经济危机表现得十万分严重了;同时英美各国在华的贸易也受到莫大的打击了。”这种观点也很可以使我们对于唤起民众共同奋斗抗敌救国必有效果的信仰心。分散的各个个人感觉微薄无力吗?大众联合起来,团结起来,便有极伟大的力量了。

最后记者还有几句话想要附带说一下。现在我们所有的中文的关于社会科学的书籍,尤其是译本,往往是佶屈聱牙,一个句子几行长,使人看着摇头不懂。(其实译者自己是否真懂也是一个疑问!)于是很容易发生两种的流弊:一种是使人废书三叹,讨厌再看社会科学的书;还有一种是虽然硬着头皮看了,死读下去,在似懂不懂之间而却自以为很懂,那更造孽很不浅!因此想到平心先生现在虽给了我们这样一本“导言”的好书,我们更希望他能再多抽出时间来多著或多译几本关于社会科学更深一级的好书。记者要替中国的大众文化界向平心先生作恳挚的要求。

同类推荐
  • 风与草:喻中读《尚书》

    风与草:喻中读《尚书》

    与《论语》等儒家经典不同,《尚书》因其晦涩难懂,是一本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并不了解的著作。目前市面上关于《尚 书》的图书全部是很学术的专业图书,令普通读者望而生畏,本书则是面向大众的通俗读本,以期对《尚书》这部经典著作的普及作出努力。 为什么要读《尚书》?因为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历史文献,经典中的经典。自孔子编出第一版之后,就一直流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孔子以《尚书》为教材培养了三干弟子。从汉代开始,它就作为居于权威地位的教科书备受推崇,数千年间,一直充当着塑造中国心灵、中国固有文化的核心经典。《尚书》上起传说中的尧帝,下至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反映了这个时期若干代表性君臣的代表性言论,偶尔也记录了他们的一些行迹。君臣们的言行虽然指涉甚广,内容宏富,但几乎都聚焦于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政治政之道与治之术。
  • 行走高原上

    行走高原上

    有时候我也曾在人生的道路上迷茫过,此时此刻,文学给我以人性的温柔,仿佛女孩子温润的手一样,抚慰我的心灵,使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我也曾经在人生的道路上意气风发过,文学依然如故的陪伴着我,告诫我要戒骄戒躁,使我看到了天空下一抹最美的风景线。然而不管是沮丧仰或是愉悦,在我看来,它无私的充实了我的每一个细胞,让我感受到了成长道路中的酸甜苦辣。如今,蓦然回首间,四十余年的风雨历程中,那走过的路不就是一曲曲无声的五线谱么,上面歪歪斜斜的脚印不正是激越、奋发的音符吗。我想,虽然时事的变迁和风雨的磨砺让我在人生的路上跌宕起伏五味杂陈,然而那一颗为文学奋斗一生的念想却始终如一,会一直伴我到垂垂老矣。
  • 浮生

    浮生

    本书中,作者借散文之笔,通过描写和记述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给作者带来震动与思考的事件,写出的一部用诗心对生活不懈的追问。作者疑怀世俗,却又透出对世俗无限的衷爱。病痛、孤独、乡愁、自然、田埂,哪怕是作家自己无奈中替老姑父在北京的医院高价挂号,而病人千里迢迢到来之后,专家医生又无端地休息歇班,还是作家在文中写到故里,站在村头,对田野、村落、物景、人事的点点滴滴,都有一种浓到化不开的爱,有一颗对庸常生活的感谢心。甚至作家写到这些细碎的日常,有一种不愿停笔的渴望,仿佛不画出生活落叶的筋脉,就不足以在一幅油画中表现林地树木的繁华和更替。作者的叙事十分从容,笔尖的脚步,从来都不因风雨到来而凌乱、而急迫。
  •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是一套开放性的丛书,殷切期望新出现的或可获得版权的佳作加入。弘扬学术是一项崇高而艰辛的事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学术出版园地上辛勤耕耘,收获颇丰,不仅得到读者的认可和褒扬,也得到作者的肯定和信任。我们将坚守自己的文化理念和出版使命,为中国的学术进展和文明传承继续做出贡献。
  • 血海国魂(上)

    血海国魂(上)

    在国家和民族的灾难面前,作家不能闭上双眼。报告文学向来以富于担当精神著称,在国家有难、民族有忧时,报告文学作家总是挺身而出,甘冒危险,现场采访,迅捷反映。98抗洪,03非典,08汶川地震,10玉树地震,报告文学作家总是第一时间抵达现场,采写下了一批感人至深的作品。作为一种以真实性见长的文体,报告文学还承担着极其重要的备忘及提醒功能。在历史渐行渐远时,报告文学作家亟需发一声猛喝,警醒沉湎在繁杂世务中的人们,千万不能忘了国殇国耻,不能忘了历史的悲剧和民族曾经蒙受的巨难;更不能忘了为民族自由独立而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的抗战英雄。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绅士的萌宠

    绅士的萌宠

    乔乔一直觉得,她人生中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在网恋奔现失败、两人分手前将能占的便宜都给占了。咳咳,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不能天长地久,也要曾经拥有。”说的不就是这个意思么。只是……看着一脸愤怒的谢承亦,乔乔有些懵了。明明是个有经验的成熟男人,为什么会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扑上来让她负责?!
  • 我就是个守路人

    我就是个守路人

    某一天,神找到了吴毅,“我能让你身边美女如云”“别说了,看见那只炸毛的狐狸了么”神顿了顿继续说,“我可以赐予你强大的力量。”“不用了,像你这样的我能打十个。”神有些生气了,鼓起了脸,“我可以给你无上的权力。”“还是算了,我只想做个守路的。”神终于忍不住了,“我能给你用不完的财富”吴毅迅速收起了无所谓的表情,掏出了手机,“加个好友,钱直接打给我吧。”
  • 佛说四天王经

    佛说四天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芝麻与百合:追求生活的艺术

    芝麻与百合:追求生活的艺术

    本书是一部脍炙人口的青少年读物,该书共分为3讲,第1讲谈为何读书,以及如何读,读什么的问题;第2讲谈女性的地位、权利和教育;第3讲谈生活之谜及其艺术。演讲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既富有哲理,充满智慧,给人启迪,又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
  •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社会转型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其中中国和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又最具有代表意义,有关两国社会整体转型研究以及两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各个领域转型的比较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俄社会转型学术研究方向。功军博士后的出站报告《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就要出版了,这是关于两国社会转型与传媒变革比较的第一本学术专著,其所取得的开拓性和创新性成果,是值得庆贺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全本《黄帝内经》珍藏本

    全本《黄帝内经》珍藏本

    《黄帝内经》是中国一部中医理论经典,是一部家庭常备的养生宝典,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是研究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药物学和养生学的医学巨著。本书以古本为基础,选取治病、防病、养生、益寿等精华部分编写而成。充分做到了精选精译,重点提炼,难点详解,读者不必再去翻阅汗牛充栋的资料,轻松学得中华养生精要。而且书中注释简明,翻译晓畅,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者的案头必备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人的宗教

    人的宗教

    本书介绍了世界七大宗教传统,包括印度教、佛教、儒家、道家、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以及各种原初宗教。作者透过个人的观察,以理性与感性、传统与现实的态度,以及深入浅出的语言,把世界宗教的智慧传达给大众。书中汇集了作者三十余年教学与研究的新成果,特别是在对两性观点与语言的运用、各宗教的内在层面分析,以及藏传佛教、苏菲教派与历史上的耶稣等方面做了详细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