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99900000003

第3章 江河水

提起二胡曲《江河水》,除了专业音乐工作者,知道它的原型是《辽南鼓吹乐》中笙管乐曲牌《江河水》和《梢头》的人恐怕不多。至于先由人把它改编成管子独曲和双管独奏曲,黄海怀先生又根据改编曲移植为二胡曲,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推出,遂广泛流传开来的这些过程,一般人也多不细问。建国十五周年庆典,有一台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叫《东方红》,开场便有一个身上插着草标的小女孩被凄惨地叫卖,背景音乐便是《江河水》。虽然只演奏了一个乐段,却悲伤地让人充满寒气。

六十年代中期的一天傍晚,我在连队的菜地里侍弄菜苗,团战士演出队的那个小个子乐手提一把二胡坐在田埂上咿咿呀呀地拉了起来,他拉的便是《江河水》。自看过电影《东方红》后,知道了那支凄婉的曲子叫《江河水》,但从未完整地听人演奏过,便凑了过去。大概以为有了知音,小个子乐手很热情,不但边拉边给我讲解,还把曲谱给我看。那曲谱后面有个说明,大意是:一对恩爱夫妻,丈夫被官府抓走服劳役,遭到百般折磨后死在异乡。妻子知道后悲痛欲绝,在送别丈夫的江边对着滔滔江水号啕大哭。二胡曲悲愤的曲调,控诉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

那会儿,对《江河水》并没有更多的理解,只是在众多的二胡曲中能识辨这支曲子而已。当时,常常有各种名义的晚会,晚会节目也常有这支曲目。现在想想,那时的晚会多为庆祝各种胜利,所以允许演奏这支凄婉的乐曲,多是因为其“控诉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也就是那一次,我从小个子乐手口中,知道了《江河水》出自《辽南鼓吹乐》中的两个曲牌。到了七十年代,有一部艺术纪录片在各地放映,片中便有二胡独奏《江河水》,是二胡演奏家闵惠芬演奏的,我被她的演奏震撼得可谓一塌糊涂。为了多听几遍,此后几天,晚饭后我便跟着团电影组下连队,直到拷贝传送到下一个单位。

1975年8月,太平洋第三号台风在福建沿海登陆后减弱为低气压,经湖南、湖北进入河南,致使驻马店、许昌、南阳地区普降特大暴雨,淮河支流汝河、沙颍河、唐白河三大水系河水猛涨,几处大中型水库和数十个小水库堤坝先后崩溃,十余万人被大水卷走,四百多万人被洪水包围,近两千万亩良田被毁。我们部队奉命组织医疗队奔赴灾区救灾,那时的传媒尚不发达,且又下意识地封锁消息,医疗队回来,谁也不说灾区的真实情况。许久后,才有人在小范围说及,而且都极谨慎,生怕被扣上破坏大好形势的政治帽子。听的人自然也不接话茬,只默默地点头。团电影组有个家在驻马店地区的兵,灾后,他的家人全无下落,每独自一人时,便抽泣不止。到了年底,那个兵退伍了,送走他后,我让广播员拿出《江河水》的唱片,关上门,一个人听了一遍又一遍。就在那一刻,我开始怀疑移植此曲的黄海怀先生附在曲后的说明有误。那村妇站在江边哭夫,河水难道是知其意才忽疾忽缓,忽清忽浊,忽水波不起,忽惊涛拍岸,将枯水季与洪峰期的变化,将其暴怒与温驯悉数展现,以衬托村妇的悲怨心状吗?这支曲子会不会压根就是控诉桀骜不驯的江河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的呢?如此一想,颇觉有理,便去找懂音乐的朋友,希望能了解《辽南鼓吹乐》是支什么样的曲子,希望能知道《江河水》和《梢头》在整部乐曲结构中的位置和原意。然而,没有人能对此进行阐释,连《辽南鼓吹乐》是什么人所谱写或整理、何时成曲、何时流传开来,也没有寻得一点音讯。

《辽河鼓吹乐》的答案没有找到,但辽河在历史上是条害河却有史可查。辽河为东西两源,全长一千四百多公里,流域面积十九万多平方公里。因其含沙量高,流量变化大,故常常泛滥成灾。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辽河进行了全面治理,上游修建水库,下游开堤筑渠,辽河才一改害河恶名。

《辽南鼓吹乐》是流传在辽河两岸的民间乐曲,曲牌既然以《江河水》冠名,说曲意传导的是百姓对水患的无奈与挣扎并不悖题。面对自然,人类永远是一个被动的角色。毛泽东说与天斗其乐无穷,端的是豪气干云;但老天给人的教训,其悲惨也是无限大。数千年前,老子提出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其思考逻辑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历史的长河流到今天,人类什么时候有过不顺从规律而取得成功的范例呢?典籍记载,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1949年,在这两千一百多年里,造成水患的洪水便有一千零二十九次,平均每两年多一点便有一次。我的老家在长江和淮河之间,1931年江淮大水,平地卷起近十米高的浪头,数十万人被洪水吞没。上年纪的人至今说及,仍声音发颤,惊恐与凄凉布满眉头与额间。

许多事情看起来好像是巧合,实际上是一种暗示,如果我们能透过这些“巧合”去思索的话。今年夏天,长江、嫩江、松花江发生全流域特大洪水,数十万军民开上大堤严防死守,奋战了两个多月。如今,媒体已不像六七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华东发洪水时也大不一样,报纸、电台、电视台铺天盖地全是抗洪的报道和消息。据国家民政部公布的灾情统计,全国有二点三亿人不同程度受到灾害影响;倒塌房屋两千一百一十二万间;农作物受灾、成灾、绝收的面积达四千七百五十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两千六百四十二亿元。长江第八次洪峰过去后,水势渐渐平缓下来。就在这时,我又听到了《江河水》,是闵惠芬先生演奏的,舞台上下,真正的咫尺之遥。主持人照例按通常的理解,把村妇的悲惨故事简略地介绍了一遍,而我,随着闵惠芬先生的琴弓拉动,眼前腾起的却是一片涌天的洪波。

据有关材料介绍,在我国,近十分之一的地区高程低于江河洪水水位。在容易受到洪水威胁的城市中,百分之七十的防洪工程能力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有六七十个城市干脆就没有防洪设施。水利专家几年前便提出警告:世纪之交,中国正面临洪水的凶险!进入九十年代,长江已经数次向人们发出警示,直到这次亮出让整个中华民族惊心动魄的红牌。现在,我们该想些什么?该做些什么?

台上,闵惠芬先生已经完全沉浸在乐曲所创造的意境里,她的双唇紧紧地抿着,额上的几道细纹时蹙时展,一把琴弓,两根琴弦,融进了她的全部情感,牵拉着一千多名观众的心。这场音乐会是我们出版社为从台湾购进版权的一套音乐美学著作,和收录有七十七首民族音乐经典乐曲的十张光碟在大陆出版,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音乐会邀请了当今民乐界十几位大师一级的演奏家,闵惠芬先生便是被邀请者之一。据说,闵惠芬先生在日本演奏《江河水》时,世界闻名的指挥家小泽征尔听着听着,抱头大哭起来。这位走遍世界的艺术家仅仅是被闵惠芬先生的琴技和一个村妇的命运所感动的吗?小泽征尔是怎样理解《江河水》的,没有见过报道,但我以为,打动他的,应该是乐曲所传导的属于全人类的共同情感。如果真是这样,还有什么比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所表现出来的恐惧与无奈、抗争与搏击,更能体现人的潜质与精神呢?这种潜质与精神是不分肤色、不分民族、不分国度的,因此,这种潜质与精神是永恒的,是能为所有的人理解的。

盘古开天,我国古代部落的首领在舜之后是禹,而禹,是治水有功才得以继承部落首领的位置的。禹治水一十三年,带领人民通江河、修沟渠,三过家门而不入,成为后世的佳话。据《尚书·禹贡》记载,禹疏通了九条大川,西流者二,其余皆东流,入海者五。由于禹的治理,“九山刊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四海会同”。现黄河三门峡之鬼门,岩上有一石坑,当地人说,那是大禹治水留下的马蹄印迹。

因治水在史书上留下详尽记录的莫过于李冰了,公元前256年至251年,秦昭公任李冰为蜀郡守,其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修水利,建成了世界水利史上堪称典范的都江堰。此堰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部分组成,鱼嘴建于江心的分水堤,形若鱼口,将岷江水导入内外二江。外江为岷江正流,内江经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飞沙堰在鱼嘴和宝瓶口之间排泄洪水,调剂流量。李冰还主持了凿平青衣江的溷崖,疏导了洛水、汶井江……使得川西平原千百年来“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世号陆海”(《益州记》)。今人称四川为天府,当有李冰不世之功。

我曾数次去成都,每去,但有可能,都会去看一看都江堰。站在安澜桥上听隆隆涛声、观滚滚江流,思绪便会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往返穿梭,这时,整条江流便会比往日壮观许多。大禹治水,留下的是神话,是传说。李冰治水,留下的却是一座实实在在的都江堰。对李冰的功绩,水利学家的评说已经载入典籍,百姓的评说有庙宇有碑石。专家学者也罢,寻常百姓也好,感慨的都是都江堰夺天地造化的借水势以利导,倘若李冰不是借水势筑堰而是截水流而造堤,都江堰还能成为世界水利史上的范例和奇迹吗?

由此想起那年在青藏高原,朝觐般看到的自冰山下泌出,细如羊鞭抽出的裂痕一样的黄河源头,它只是在汇集无数条溪流之后,才有了涤荡一切的力量。千百年来,它冲破所有的障碍拦阻,虽九曲十八弯艰难重重,却自由自在地直到汇入大海汪洋。因为它曾经自由自在,于是,神州大地便有了些叫作故道的地方。但现在,不可能再产生故道了,因为,所有的江河溪流再也不能自由地流淌,到处是堤坝和水库,到处是城镇和乡村,到处是良田和沃野,江河只能按照人类限定的路线流淌,否则,便会为祸成灾。

如果仅是限制它们流淌的路线倒也罢了,人类还成片成片地削减着它们的疆域。今年洪峰过去之后,报端曾刊出一组数字,从五十年代至今,长江中下游平有一万三千平方公里面积的湖泊被围垦,是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的一点三倍。八百个湖泊消失了,仅江汉平原就消失了三百多个。这些湖泊原本是用来蓄洪的啊!

还有上游的植被,据记载,秦汉以前,森林覆盖面积达百分之八十以上。中国历来有“盛世伐木”一说,秦自不必说,汉文景时期,唐贞观年间,清康熙、乾隆,哪个朝代不是大兴土木,大兴土木便要砍伐森林。北京雍和宫有一地上十八米,地下八米,总高二十六米的檀香木弥勒佛站像,游人站在像下,无不感慨其工艺的神奇,可这样的一棵树要长多少年呢?这样的一棵树会呵护多大一片土地呢?这样的一棵树伐倒它再运到北京,要费多少时间、人力呢?谁能说它不是长在长江边上的?雍和宫建立的时间是康熙三十三年即公元1694年,迄今已三百零四年,三百多年,十万多个日夜,伐木者的斧头什么时候放下过呢?

树,长得没有伐得快。今年洪水过去之后,上游开始封山,一位因伐木成为劳动模范的老林业工人,放下斧头育林,让整个社会感叹唏嘘。虽说“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但当年的植被已经失去百分之八十五,河道越来越窄,植被越来越薄,洪水没了羁绊,也就成了脱缰的野马,人们空有李冰的智慧,却无法再造都江堰的辉煌。这也就难怪二王庙的香火缭绕了两千多年,竟没有一丝一缕飘出四川盆地。

对于江河,先人今人都曾写诗,抒发说不尽的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李白的诗句,这诗句是客观表述,写得激情迸发,空前绝后。“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是毛泽东的诗句,这诗充满指点江山的气概,一个改变了世界的伟人,当然也希望山川江河顺从自己的意志。“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是诗人贺敬之的诗句,这诗浪漫大气,曾激动过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人。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值共和国脑袋膨胀到无以复加的程度,那时,真的以为人是可以倒提黄河长江,浇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的。

说及诗与江河,毛泽东的另一首词《念奴娇·昆仑》是最让人深思的。对“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的昆仑山,毛泽东却说“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届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何以要把昆仑山裁为三截?是因为昆仑山“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这首词传颂最甚的时候,人们把江河的功罪以一句“旧社会的罪恶”以蔽之,把“把汝裁为三截”解释为改造世界的宣言。

毛泽东是1935年红军刚到陕北时填的这阕词。那时,黄海怀当然还没有把《江河水》移植为二胡曲,毛泽东也不会听过《辽南鼓吹乐》。那时正值外贼入侵,内患频仍,一个民族正在血与火中奋争,毛泽东正把整个中国当作沙盘,演绎他的文韬武略,为新中国建立奠基。可是,今天再读这阕词,分明看到毛泽东站在黄土塬上,拨开云障西望昆仑。在那被千年冰雪覆盖的神圣的山体之下,几乎中国所有的江河都可以寻到自己的渊源。作为音乐家的小泽征尔,听了《江河水》,为人类的苦难而泣。毛泽东作为革命的领袖,则是观江河而为民族的命运而忧。于是,一建国,他便连连提出:“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根治海河”“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他一次次地南渡长江,北渡黄河。他坐在黄河上的那幅照片,谁看了都会心动。只是,江河并没有按照毛泽东的意志而流淌,这实在是令人扼腕的事。

断断续续写下这些感慨时,有朋自荆州来,他说他去了簰州湾,去看了那棵在大水中救了一位将军和数名士兵的树。或许是因为承受了不堪承受的生命重荷,那树枯萎了。他说他特意看了江堤,大堤在宋代便已成形,往上,自汉代始,历魏晋南北朝、隋唐;往下,无论宋、元、明、清,无论民国,更不用说共和国了,虽年年修堤筑坝,但长江或多或少,年年都要还以颜色。

今年,在是决堤排洪还是死防严守这一抉择上,国家领导人还是表现出来大胆魄的。有知情人云,在第六次洪峰将到之际,温家宝总理飞抵荆州,专就作何抉择征询水利专家意见。专家们说,决堤排洪,下游水位也就是降低一厘米,非但缓解不了水情,还会给局部地区造成新的灾难;说从各种数据和历史资料分析,不会再有更大的洪峰了。事情果若专家们的分析,当代中国应该为这些专家们,为1998年和长江搏击的军人和百姓竖立一座碑,碑文写明中国是在什么样的情势下,抵御了这次洪水。

朋友走后,留下几部刚出版的,反映今年抗洪的图书,书名都起得磅礴大气:《决战三江》《扼制江河》……作品都写得生动真切,那些大坝溃口后数千军民以血肉之躯奋勇堵漏的场面,那些驾着冲锋舟在汪洋之上寻找生命的动人情景,跃然纸上,感人至深。然而,一些似乎本不该产生的念头硬是往思绪里挤:如果没有挡住洪峰,如果九江溃堤没有被堵住,长江会再次改道吗?改道后的长江是什么样子?地图上标示的将会是一条什么样的曲线?

直到现在,我仍未弄清《辽南鼓吹乐》的来由。我知道,并非真的弄不清,因为二胡曲《江河水》的广泛流传,对于我这样的一般音乐爱好者来说,弄清弄不清并不重要,况且对《江河水》做这样的解读,音乐家们多不会赞成,黄海怀先生既然在曲后专此附言,移植前必是做过认真考证的。只是出于对水患的忧虑,只是因为思绪的漫延,就曲解音乐家们的共识,实在是轻率可笑的。但是,我还是愿意《江河水》就是翻卷奔腾的江河水,是可以造福也可以成祸的江河水,是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的江河水,是可以千年欢歌也可以千年呜咽的江河水!天地玄黄,混沌初开,是先有了水,有了江河,才有了人,有了人类,有了人类的文化和文化的辉煌。《江河水》是在告诉我们,尊重江河,原本就是尊重人类自己。

1998年11月

同类推荐
  • 宋时明月寄春风:愿得柳七心

    宋时明月寄春风:愿得柳七心

    本书题名“愿得柳七心”,却不是一本只谈柳永之书,而是以“柳七”借指天下词人。尽管所选的词章篇幅的确以柳永为冠,全书共选词34首,选取柳永词20余首。遥想北宋盛年、名都东京,人人都爱柳七郎,家家皆诵耆卿词。“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七何幸而生此时代,时代何幸而得此奇才。柳七是历史上第一个写词专业户,而本书中的其余词人,则有别于他。寇準、陈尧佐、范仲淹,这三位词人都曾入阁拜相。呼风唤雨的政坛大佬写起小词来却能曲尽婉妙,这还真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
  • 青鱼点灯

    青鱼点灯

    本书是《宁夏诗歌学会丛书》的其中一部,选取了作者长期以来创作的诗歌,其中多篇已在报刊发表。书稿作者西野,本名张树鹏,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宁夏诗歌学会会员。作品发表于《诗刊》《朔方》《星星》《飞天》《诗潮》等报刊。其作品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却又可从其中看到现实的影子。
  • 惟愿我与你岁月静好

    惟愿我与你岁月静好

    以经典诗词为脉络,写尽了诗词背后缠绵悱恻的动人故事,铸就一场悲欢离合,有笑有泪的文字盛宴。从诗经到宋词,从情深不寿的元稹到满腹才情的纳兰容若,横跨漫长的数千年岁月,深度挖掘名句中裹藏的情感内核,带读者领略不一样视角的经典名作。
  • 大家小集:胡适集

    大家小集:胡适集

    现在这一本《大家小集:胡适集》主要只是他的一些自述性质的文字,让读者对他有一个最初步的了解,来引起读者读胡适的兴趣。
  • 人生慢:给自己朗读(朗读者系列)

    人生慢:给自己朗读(朗读者系列)

    《人生慢:给自己朗读》一书分为六部分,以抒发个人的情绪——品味爱的忧伤、沉浸于回忆的思念、独享孤独的静寂、热爱锐意进取的人生……《人生慢:给自己朗读》一书除了收录著名作家的经典文字,对作者的主要人生经历和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述,也对文字所创作的背景进行分析,还给读者提供了不少朗读的建议,让读者更立体地了解文字的内容,更顺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热门推荐
  • 窥园留草

    窥园留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娇蛮甜妻:我的夫君不是人

    娇蛮甜妻:我的夫君不是人

    贝小小无缘无故被雷劈进了森林里,遇见俊美绝伦的男子一枚,此男子说:“我是仙人,来拯救你的。”贝小小嘴角抽抽,心里不相信。仙人很无赖,很难缠,说要做她的夫君。贝小小不愿意,打心眼儿里不相信他是仙人,这样做夫君那多危险。仙人打怪很厉害,处处保护她。贝小小问他的真实身份,仙人闭口不说。某一日,仙人夫君告诉她:“夫人,我不是人。”“哦,我知道。”你的品行和不要脸的劲儿,确实很难像个人!仙人夫君玻璃心破碎,说道:“是否嫌弃我了?”“一点点。”“你不要我了,孩子就没爹了。”仙人夫君俊脸上满是伤心。贝小小无话可说,为了挽救仙人夫君的玻璃心,看来只能用一生来安慰了。
  • 境界轩辕

    境界轩辕

    五百年前,掌控天下千年的最大皇朝轩辕氏因腐败的统治而灭亡。而轩辕氏末代皇帝更是残杀了近百万人而被世人仇视。五百年后改朝换代,轩辕氏早已没了当年的风光。为了生存和挽回世人的信任,仅存的轩辕族人开始他们的旅程…………
  • 百面横刀

    百面横刀

    何谓刀?睥睨天下,我即为魔,可为刀?舍我其谁,生死两空,可为刀?一刀既出,问世间谁与争锋!收刀入鞘,唯有我傲视苍穹!行刀法者,苍山复雪,浮生尽歇,一往直前,此生一刀!一把孽魂刀,半卷藏魔经,本以为自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刀客,直到他一刀斩出,百川沸腾,山冢崩摧,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 蜜糖超甜

    蜜糖超甜

    衡雅中学的高中生从懵懂无知一步一步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
  • 人人都能成功

    人人都能成功

    本书是根据全世界成功学鼻祖式人物拿破仑·希尔收集的不同人的成功经验、分析其成功哲学编撰而成,是拿破仑·希尔留给每个一奋斗着的人的瑰宝。本书选取多个个体成功的案例,通过典型案例解读的方法,发挥成功人士榜样的力量,让每一个读者能够参照榜样,找到解决日常中面临问题的方法,以及实现梦想的驱动力。相信任何一个有梦想的男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像拿破仑·希尔一样,把普普通通的人生故事变成轰轰烈烈的传奇!任何一个男人,都有机会成功;任何一个男人,都有办法富有。而成功致富的机会和方法,就藏在本书中。
  • 重生之心动不已

    重生之心动不已

    他是天之骄子,拥有所有人都想要的财富和权利,她一个被抛弃的人,没有亲情,也没有自由只有那所谓的奴隶般的身份。
  • 风魔本纪

    风魔本纪

    轻松、愉快,逗比、搞笑偶尔热血、正经、苦逼,但是结构完整的魔法世界谨以此书,向心中最棒的异界小说《兽血沸腾》致敬
  • 那年的青春岁月

    那年的青春岁月

    他们相识在最美的年纪,在家人的重重阻拦之下,依旧不放弃,最终得到家人的妥协,他们如愿在一起了。可是一切的一切谁能猜到呢?
  • 冰岛渔夫(化境文库)

    冰岛渔夫(化境文库)

    该书以法国古老的不列塔尼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与死亡的故事。作者以有超强画面感的文字描写了冰岛渔夫的生活状态。书中少女哥特爱上了渔夫杨恩,从此开始了对爱情的追求与期待。渔夫一年中有半年的时间在海上,因此“在冰岛人的家乡,春天是没有爱情的”,哥特至诚的爱得到了回应,相爱的人终成眷属,但杨恩却在婚后的第六天出海,一去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