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09900000005

第5章 小笔记(4)

35

近四十天没写过什么了,连一篇短小的散文也写不完整。彻头彻尾的无所作为。太热了。的确很热,天气预报说,重庆、四川的持续高温,为历史罕见。但我还弄不清天热是否成了我的借口。几年前,岳父母跟我们住在一起,人多,客厅闹哄哄的,我写作时只能把门闭严,夏季和初秋,连内裤也被汗水湿透,我居然还是写了那么多,今年怎么就写不出来了?我怀疑是不是我的心变了。我有一种明显的感觉:以前,我的心贴在地上,现在却跟地面有了距离。我努力把心放下去,但这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非常非常的难。但我明白,要超越自己,写出更好的作品,我必须做到这样。这是我唯一的选择。事实上我没有选择。

昨天和今天,读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我希望智者能够启迪我。

多多少少,我接受了一些教诲。最重要的,是我要看到自己。我不应该去看别人,包括别人眼中的自己。我要自己看自己。看到了自己,才能看到自己之外的世界。

36

“传统”给人过去时的错觉,而事实上,不同国家、民族和社群,千百年来形成的习俗、语言、信仰、审美和道德判断,始终贯穿于各个时代具体而微的生活之中,持守和抛弃,都被生活本身选择。传统属于时间,属于流动的江河,无法与当下割裂。

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包括文化传统,都是发明出来的语词,至少是衍生出来的语词:由“当下”衍生出来。人们将传统视为当下的对等物,许多时候还是看成冲突物,于是在各个历史时期,或多或少地,或轻微或凛冽地,都会发生传统与当下争夺话语权的斗争。史书告诉我们,用传统否定当下,往往占据优势,因此许多改革以失败告终;而另一面,在不少国家和民族,都有过文化精英对传统的彻底反动,反动的结果,确实带来了轻快和速度,却也可能丧失曾经支撑过自己的东西,从而使文化陷入虚无,成为附庸。

每一种文化,都饱含着代代相传的生命形态,因此每一种文化都可贵。一位中国作家说,文化没有贵贱,只有不同;另一位中国作家说,文化没有进步和落后,只有永恒。他们道出了文化传统的本质属性,也为每种文化确立了自身的尊严。

但面对历史悠久的传统和飞速发展的社会,确实免不了会陷入焦虑和迷惘,这时候,考验着人是否“自觉”,特别是看知识分子有没有“自觉”。知识分子不能对空间过于着迷,而是要回归种子,深味时间的意义。回不到种子,也要回到自己的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根,就会生发定力,吸收新鲜文化和外来文化,就是给根系补水、施肥。

兔子从草丛中走出去,然后又回到草丛。岩鹰从天空里垂落,然后又回到天空。

真的文化和真的艺术,都自带两种品质,一是谦卑,一是自信。

37

在人们的眼里,对“传统”有两种理解模式,一是它已经过时,二是只有传统的才是好的。两种理解都很肤浅。我觉得,“传统”这个词本身就很有问题,它遮蔽了许多。我们说善良、节俭、孝道、良知,等等,立即有人总结道:“传统美德!”其实,这些美德不仅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还是未来的。真正的美德没有时间性。人身上可以称为美德的东西,就那么点儿,如果还要随着时间的流逝逐个抛弃,人类就说不上前途。

38

刘震云走在新时期“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前面,他选择一些渣渣草草的事,用大白话来记录生活的艰辛和心灵的逼仄,语言好,情感节制。现在,特别是前两三年,这样的小说一抓一大把,看来都是受了刘震云的影响。从这个角度说,刘震云是优秀的。然而我在想,如实地反映生活,就是好文学吗?或者说,文学的功能就是向人们展示生活的原貌吗?事实上,文学应该审视的,不是生活的原貌,而是存在。“存在”并非是已经发生的,“存在属于人类可能性的领域,所有人类可能成为的,所有人类做得出来的”(米兰·昆德拉语)。与“存在”相关的,是“发现”,“发现唯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赫尔曼·布洛赫语)。

我感觉到,我们现在的文学,不仅太实,还太软。在我们的小说中,既缺少理想和信仰,也没有英雄主义情怀。《水浒传》为什么受欢迎?是因为洋溢其间的英雄主义情怀。那些人物,不优柔寡断,不前怕狼后怕虎,只要认定了,说干就干。这是很了不起的性格。说白了,再平庸的人,也希望超越平庸,现实中实现不了,就希望在梦想中实现,在阅读中实现。文学恰好可以担当这样的任务。我有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想法:当下,谁在小说中表现了真实而不造作的英雄主义,谁就会成功。

39

无论什么时候,好作家从精神上都是寂寞的,但文坛不会寂寞。这些年来,有人哀叹文学被边缘化,也就是说,文学之外的人,不再跟你闹了。但没关系,文学圈内自己跟自己闹,一忽儿东风逞胜,一忽儿西风占强,谁也不服谁的输。给人的印象是,大家都写出了很伟大的作品,而读者没能识别这种伟大,需要作家出来阐释,但作家没掌握那么多术语,就倚重于理论家,理论家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关系,这种喜好和关系,分别成为前门和后门,投其所好的,关系到位的,请你进来,否则靠边。在这个世界上,谁活得都不容易,谁也不会甘心靠边,因此,那些晾在一旁的,就急切地需要找到归宿;好在他们也有苦心经营出的圈子,可以挤进另一扇门,组成另一个阵容。这样,一个文学的整体,被分割为孤零零的建筑,每一幢建筑都尽量把自己往高处拔,企图干净彻底地没收别人的阳光。如果真能够把房子修到云空里,那也是本事,但遗憾得很,许多建筑都是豆腐渣工程,根本等不到三年五载,只需一年半载,甚至只需数日,房子就垮了。那些暂时还没垮的,振臂高呼自己的胜利;同样令人遗憾的是,他们的手臂还没放下来,自己也垮了。

你也垮了,我也垮了,按道理大哥不说二哥才对,但依然没有服输,他们把谁垮塌的声音更加响亮,当成可以咀嚼可以炫耀的光荣。最终,比的就是这个。

文坛就是这样闹热起来的,也是这样虚无起来的。

与此相应,是整个文学界陷入了“得奖焦虑症”。一个省总在跟另一个省比,看谁得奖的多。部分省市专门召集研讨会,研讨的蓝本就是得奖作品,让参会者向这些作品学习。学习自然没错,但学习的目的,不是如何写好作品,而是什么样的作品才能得奖。这是多么可怕的文学景观。这种焦虑症,必然影响到作家。我相信,一个有出息的作家,都能尊重自己的内心,都能坐得住,但在这样的压力之下,你没有理由要求所有的作家都能尊重自己的内心,都能坐得住。如此,浮躁在所难免,文学出现萧条,也势所必然。

把文学还给文学,才是文学的正道。

40

我们把“写什么”简化为立场,一派认为,写了底层人生,就是立场站对了,另一派认为,你立场虽然站对了,却丧失了艺术立场,也就是不懂得“怎么写”。这当中让人不解的地方有两点:其一,立场应该是在写作者一边,不是在被写者一边,写底层与站对立场究竟有什么本质上的联系?其二,写了底层,怎么又必然地丧失了艺术立场?

这些本不该有那么复杂的事情,被活生生地玩成了迷宫。我们不断强调这是一个多元社会,落到自己头上时,却没有起码的包容心。大家本来可以共同组成一片森林,却非要大树底下寸草不生,非要我花开后百花杀。他们把文学当成了自家的菜地,要围上栅栏才放心。

41

人心里的阳光是很少的,阳光照在我们身上,却并不一定能被骨头吸收,形成钙质;即使有一部分形成了钙质,也很容易流失掉。而问题在于,那些支撑着我们的事物,是怎么流失的?简单地看,是由于外部环境的改变,每个人都生活在“环境”之中,它是我们赖以栖身的屋子和躺卧的房间——大环境可看成屋子,局部环境可视作房间。许多时候,房间比屋子更加要紧。成就一个人,打倒一个人,往往取决于房间,即我们的内心环境。我们却不大在意自己的内心,思考问题和展开行动,大都不是从内心出发,而是心甘情愿甚至迫不及待地丢掉自己的道路,选择别人的道路,或者别人为你预设的道路。遗憾的是,除了自己的道路,所有的道路都是宿命的道路,也是没有阳光的道路。

42

与一个小说作家同车,他煞有介事地对我讲,现在文学不行了!他的意思是文学现在不被重视了。我听着,虽不言语,心里却很不舒服。一个从事文学的人,必定是内在心灵的需要,“文学”行与不行,与你有什么关系?如果你从事文学,只是想从文学中捞取好处,那又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作家?人的境界分为三层:外在、中间地带、自己。外在是喧嚣浮华的,中间地带一片黑暗,自己则宁静且充满光明。大多数人,其中也包括自称为作家的人,都只是在“外在”游走,有一小部分人,进入了中间地带,但他们始终处于黑暗之中,无法辨清方向,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进入“自己”,并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钥匙。

43

我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种新的小说形式,但这种形式并没向我敞开胸怀。以往,我在梳理事实中获得了乐趣,同时也丢掉了更多的向度,它成全了我,也伤害了我。我要把成全的部分保持,把伤害的部分矫正。我需要一个更大的自由度。自由而不虚妄,相当难。

读卡夫卡,读了多少回,开始,除《变形记》让我迷恋,别的,我几乎都抓不住它的精髓。我对阅读它们有着本能的抗拒。后来,我把卡夫卡的全部著作,都当成童话书来读,一切似乎都迎刃而解了。它是成人的童话,是社会的童话,是人类的童话。人类的童话是狂欢的,也是阴郁的。——阴郁的狂欢,这就是生活的本质。卡夫卡厉害地抵达了这个本质。而我,正需要一把像他这样锐利的刀子,不然无法切开生活厚实的皮肉。我只是挑破了薄薄的一层,没有敲开生活的骨。我看得不深,更不独到。这把刀从哪里获得?或许,除了生活本身,没有谁会给予我。我痛苦地站在原地,但知道必须向上攀登。

南帆在散文《七七级》中说:“他们的特殊积累是世事人情,是乡愁,是读不到任何文字的巨大恐慌,是半夜三更的饥肠辘辘,甚至是混杂了绝望的蛮横和粗野。三十年之后终于明白,书本之外的知识才是‘七七级’这一批人真正的额外财富。”这段文字,说出了文学的根本。现在的文学,之所以缺失了巨大的再生力,就因为写作者没有了那种“额外的”财富。

当然,文学是心灵对外部世界的感觉,而不是外部世界本身。我们当下的文学,就小说而言,是在争相写小,而不是写大;最可悲的是,我们鼓励把小说写小。也就是说,我们鼓励作家们的心变小。

44

人们总是说,快乐短暂,痛苦常在——人们因此抱怨人生。可事实上,痛苦本就与我们一同成长,很小的时候,就有童年的寂寞,稍大,遭遇身体的裂变,裂变刚开始,爱情就光临了,可是爱情像春天,虽生机勃勃,却也凄风苦雨,之后,我们为养家糊口日夜操劳,为功成名就熬更守夜,再后,走向了身体的衰老……这一系列事变,全都伴随着苦味。

然而,如果没有这些苦味的跟随,生命也就没有了回忆,因为没有苦味就没有生命。所以要学会承认痛苦的合法地位。承认了它,才能客观而平静地看待一切,当好运降临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尖锐的快乐。可人们总是把痛苦看成偶然,仿佛它是欢乐的宴会上一个不受欢迎的客人,不知道快乐和好运才是人生的奢侈品。史铁生写过一篇《好运设计》,绕了一大圈,最后还是回来了,“我不知道怎么办了”,因为好运是设计出来的,并非真实存在。他必须回归生活的本体。生活的本体,或者说生命的实质,是忍受。墨西哥人对呱呱坠地的婴儿说的第一句话是:孩子,你到世上是为了忍受;忍受吧,受苦吧,别吭声。

总是希求快乐和好运的人是悲惨的,因为它是那样稀少,而想象出来的痛苦和不幸又是那样强大;这种人在兵不血刃的时候,就丢掉了勇敢和坚韧,向人生投降。

45

重读李劼人的《死水微澜》。这部书我十余年前读过,之所以重读,是因为我当时读的感觉比较好;但更重要的,恐怕是它的名声一直在圈内流传,许多人都说,李劼人单凭一部《死水微澜》,小说成就便从整体上超过了巴金。前不久去哈尔滨参加《人民文学》组织的“迎大冰”笔会,遇到红柯,他也这样说。红柯说,在高校,近年形成了李劼人研究热,因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长篇小说,茅盾有观念图解痕迹,巴金的艺术成就不高,沈从文和萧红,长篇小说太像长篇散文,唯李劼人有长篇小说的文体意识,而且取得了很高成就。

我想说的是,《死水微澜》是部好书,语言好,人物鲜活生动,对成都的风情也描写得相当入画;可它还没有好到我期待的程度。它太痴迷于记录;正是这痴迷,在成就这部小说的同时,也给了它损害。最大的损害是减少了作品的穿透力。它表现出的人物关系,都是枝叶与枝叶的关系,而不是根与根的关系,比如罗歪嘴与刘三金,由嫖客和妓女的关系建构;罗歪嘴与邓幺姑,首先是亲戚关系,然后是情爱关系;罗歪嘴与陆茂林,与顾天成,都是由社会上的临时性关系勾连起来。——它们都不来自血脉,最终也没走入血脉。这样的小说,可能写得很好看,但最深处的、被生活认定不得不抓挠成团的东西,却是不够的。

同类推荐
  • 军旅柳叶刀:周金芳诗词选集

    军旅柳叶刀:周金芳诗词选集

    中国的诗词,是华夏文学史上的一朵鲜花,她以有序的韵律、特有的格律独树一帜。从唐诗、宋词、元曲,到现代诗,无一不是文学精华。
  • 我们一起读过的劳伦斯

    我们一起读过的劳伦斯

    收在本书里的六十余篇随笔是翻译家黑马翻译多卷劳伦斯作品时的心情和思索记录,多是应网友要求回答问题启发后再形成文章,还有报刊访谈和讲座的文字记录稿等,既是记录过往,也是给喜欢劳伦斯作品的读者提供一本参考书,分享多年来黑马与读者互动的快乐。
  • 记忆的痕迹

    记忆的痕迹

    本书文笔流畅优美,视角独特,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值得读者收藏!
  • 叶思芬说金瓶梅

    叶思芬说金瓶梅

    《金瓶梅》对世情的揭露,对人性的描绘,比它的情色描写更具冲击力与持久性。在解读者叶思芬的眼中,这不是一部人们惯常认为的“淫书”“禁书”,而是一部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描写日常生活的书,写的是柴米夫妻的衣食住行、爱恨情愁、贪嗔痴慢、生离死别。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明朝中后期运河沿岸一个有钱人家的日常生活;看到潘金莲如何挣扎谋求一个更好地未来;看到西门庆在官场、商场乃至欢场的应对进退;看到那个时代的官员、商人、妓女与尼姑的生活点滴,以及这样的日常中,人的可笑、人的可怕,还有人的可悯;看到数千年来从未改变过的世道与人心。
  • 西中黄村志

    西中黄村志

    盛世修志,志载沧桑,自古皆然。值此国家兴旺发达,社会和谐进步,人民安居乐业之际,西中黄村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村志,破天荒的面世了,可喜可贺!村党政领导班子的有识之举,可歌可颂!众多有志乡士的无私奉献精神,可敬可佩!西中黄村,地处三晋“丁陶”、千年古镇汾城腹地。这里地灵人杰,世代耕读;物阜民丰,人才辈出。素有文化村、文明村、古建村、富庶村等盛名,堪称“金襄陵、银太平”版图上一株靓丽的奇葩。
热门推荐
  • 带着火影回末世

    带着火影回末世

    “我,终于从火影世界杀了回来,但世界依旧充满危机。”“明明想在日常番中生活,不料到了战斗番,我要改变这一切。”“emmmm……搞笑战斗番似乎也不错!”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巫女为凰

    巫女为凰

    一百年前,紫晴将背叛白巫的岳紫阳困在火焰湖内,受百年烈火灼炼。一百年后,岳紫阳从火焰湖逃生,屠了蓝鹤谷,夺岳紫晴的真爱,剔除她的巫骨,禁封她的巫灵,誓要释放黑巫始祖,让黑巫掌天下。紫晴靠巫灵重生,历经劫难寻找记忆琥珀……往事重现,当她知道一百年前和岳紫阳连手屠杀白巫,剔她巫骨的人竟然是她最爱的人,一时间,身心俱焚,如万箭穿心。她要复仇,要屠戮,要复兴白巫,她要撼动天地,质问负心人!
  • 你没看见我身上烧着了吗

    你没看见我身上烧着了吗

    你如何才能分清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你什么时候是在幻想或做梦,什么时候是清醒地感到自己身在此地?留在你记忆中的是你听到孩子们的呼喊声,你能肯定那不是假的。所以你为什么还待在这里?孩子们需要你,你的妻子需要你!于是,你破门而出,在黑暗的楼梯道里奔波……这个场景似乎在曾经的某个时刻发生过!煤气灶上的水已经烧开,“咕噜噜”地翻滚着。爱丽丝正在收阳台上的衣服,她让你去把火关了。你走进厨房,一股股浓热的蒸汽从壶口冒出来,落在你手臂上。你用毛巾把水壶提开,火焰时红时蓝,好似一个漩涡般吸引着你。窗外,一头鲸铺天盖地地游过,你意识到自己是在做梦,所以此刻需要醒来。
  • 我的书店无敌了

    我的书店无敌了

    新书《和女主一起奋斗的青春日常》已发布,温馨甜蜜日常狗粮文,求支持。……叶大白穿越到仙武世界,成为一名书店老板,脑海里多出一个网络小说书库。从此整个世界暴走了。武者从辰南身上学到了豪情冲霄,从罗峰身上明悟了人生因战斗而绚烂多彩!修士从王林身上学到了欲化神先化凡!从韩立那里学会了扮猪吃老虎!炼丹师从斗帝萧炎那里,掌握了炼丹手法,突破修为!炼器师尊奉秦羽为师,一步直上九万里!
  • 百年美联储

    百年美联储

    本书以美联储的百年历史为线索,叙述了美联储成立的历史背景、组织架构、运作方式,以及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本书在美国金融博物馆提供的历史资料和《美联储100年》大型展览内容的基础上,由中国金融博物馆组织编著。以简洁、精炼、发人深省的笔调,配以珍贵历史图片,深入浅出地把这个金融帝国的独特性和巨大影响介绍给读者。
  • 最弱凶兽

    最弱凶兽

    作为最弱鸡的凶兽,从出世到长大没人管过死活,现在让吾去当炮灰,怎么可能?送你当骨灰好不好?吾是凶兽。哦,那谁谁出来不都是灵兽?还有天资者,人家出来就是神兽。吾是凶兽。哦,凶兽是蛮兽的一种吗?吾可是会祸害天下的!哦,你祸害吧,又不是吾的天下。
  • 哀伤的骑士领主

    哀伤的骑士领主

    我们在此发誓……我们一定会回去……!——北极寒冷之地一个被抛弃的军团
  • 甜沫

    甜沫

    那天我正在开会,出去上卫生间,手机放在会议室的桌子上,铃声响了,她的名字被其他人看到了,我回来后有人笑:甜沫?这不是济南人早上喝的粥吗。甜沫是我同学,严格意义上讲是小学同班初中同级的同学。在我眼里,甜沫从小就漂亮,记得是在三年级的时候,老师重新调整座位,把我和王晓梅分开了,我和甜沫坐在了一起,甜沫抱着书包来到座位前,手指王晓梅问:“你喜欢和她还是和我坐在一起?”我看着她闪烁的大眼睛,回答:“和你。”甜沫回头看着王晓梅大笑:“王晓梅,你输了,你比不过我。
  • 强国

    强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