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42800000004

第4章 宝权金锁:和尚给的还是薛家造的

通灵宝玉是块天生顽石,宝钗金锁是富贵小姐的首饰,它们能是一对吗?薛姨妈为跟贾府联姻,刻意打造金锁,并制造“金玉良缘”。这个惊天秘密早就为哪个人捅破?号称不爱花儿粉儿金珠首饰的宝姑娘整天把沉甸甸的金锁挂在脖子上,是不是为“金玉良缘”招摇过市?

宝钗金锁什么样?《红楼梦》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写得详细。袭人要给黛玉看通灵宝玉,黛玉不看。并没人请宝钗看通灵宝玉,她却主动看。在金玉良缘中,“珍重芳姿”的宝钗经常会主动出击。

宝玉到梨香院探望小恙的宝钗。宝钗说:“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地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宝玉将通灵宝玉摘下递到宝钗手上。宝钗看了正面看反面,看过反面“从新翻过来正面细看”,还念了两遍:“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给谁听?当然不必念给宝玉听,也不必自念自听,这是念给同在观看却不识字的莺儿听。

宝钗这一念就把莺儿的话引出来了:“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玉一听,自然马上要求看宝钗的项圈儿。宝钗像猫逗耗子,故意不给他看。宝玉越发要看,宝钗这才似乎不太情愿地让他看。等看到金锁上的八个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天真的贾宝玉马上承认:“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

这正是薛家母女处心积虑想取得的效果。

那么,宝钗金锁跟通灵宝玉是不是一对儿?绝对不是。

通灵宝玉是天生的,是宝玉落草时嘴里衔的,究其实质,是块顽石;宝钗金锁是人工的,是富贵之家为操纵婚姻定做的。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怎么可能和金光灿灿的首饰是一对儿?说宝钗金锁和通灵宝玉是一对的舆论是薛姨妈处心积虑制造的,金锁乃她蓄意定做。

薛姨妈故意针对通灵宝玉定做宝钗金锁,其实造得很不周密。宝钗金锁真想跟通灵宝玉成对,该做成这样子:“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刻在正面;反面刻跟通灵宝玉反面“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相对应的词,比如“一增妇德二添富贵三成婚姻”。薛姨妈却将跟通灵宝玉正面刻字相对应的两句话分别刻到金锁正反两面。这说明当年打造金锁时,薛家真有文化的宝钗还没长大,不可能意识到“金玉良缘”的重要性,薛姨妈大概对对联、诗词之类要求的对仗不够熟。这也说明宝钗金锁和通灵宝玉成不了一对。

还有个可能解释是:薛宝钗从小儿就有金锁,为了让她跟象征富贵的金锁永不分离,家人在锁的正反两面分别刻上“不离不弃”和“芳龄永继”,后来这金锁才被薛姨妈巧妙禾用,变成“升级”版0头和尚金锁,以便制造“金玉良缘”的舆论。

不管按哪种解释,宝钗金锁跟通灵宝玉都不是一对儿。

曹雪芹写宝钗金锁在荣国府亮相,采用“山形步步移”的方法,一步一步地深,一步一步地变,还故意留下漏洞让我们思考:

第一步,从宝钗轻描淡写地说为什么要戴金锁?“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繁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这是宝钗亲口介绍的金锁来历:它是为了箕上某个人给的吉利话儿才做的。什么人给的吉利话?没说;为什么鉴到金锁上?没说;戴金锁的必须和有玉的成婚,她更没说也不可能说。看来这是“金锁”最原始的来历:既没有和尚送金锁更没有必须和有玉的成婚,只是有人送了两句吉里话儿给薛家小姐,薛家就打制金锁将这吉利话儿玺了上去。薛宝钗故意把金锁说得很没趣,其实大有意趣。因为薛姨妈打制金锁就是希望将来戴金锁的女儿和戴玉的外甥成为佳偶且“不离不弃”,希望金锁上的话变成吉俄。所以号称不爱什么花儿粉儿金珠首饰的宝姑娘,整天把沉甸甸的金锁戴在脖子上。遗憾的是,“不离不弃”最后成了反讽。贾宝玉先是“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虽然跟薛宝钗成婚,心里却一直怀念林黛玉,后来千脆悬崖撒手弃家为僧。

第二步,由莺儿说出通灵宝玉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和金锁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是一对儿,而且说这两句话“是个癫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鉴在金器上”。癫头和尚从莺儿的嘴里出来了。但癫头和尚没有送金锁,只是送了两句吉利话,没有说这两句话必须得堑在金锁上,更没说金锁必须得有玉的才可以成就婚姻。

第三步,最关键的一步,是薛姨妈把“金玉良缘”版本最终完成并宣传出来。这就是第二十八回“蒋玉菌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赓串”写到的: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

到了薛姨妈嘴里,癫头和尚不仅有钱送金锁,还指定金锁必须得跟有玉的联姻。这样一来,宝钗金锁就有特定含义了。它要促成金锁的佩戴者跟“有玉”者的婚姻。“有玉”更是个特定概念。这“玉”不是一般的玉,不是只要有钱谁都可以买来佩戴的玉,必须是落生时嘴里衔着的玉,这个人只能是贾宝玉。

薛姨妈创造的“金玉良缘”弥天大谎早就被她的莽撞儿子薛蟠戳破了。贾宝玉挨打后,袭人向宝钗转述宝玉小厮焙茗的怀疑:宝玉挨打是薛蟠素日吃醋,在老爷跟前“下了火”。薛蟠在家里受到母亲的怀疑和薛宝钗的质问,气急了想堵薛宝钗的嘴,说了这样的话:“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儿,见宝玉有那劳什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

薛蟠的话说明两个问题:其一,“金玉良缘”并不是什么癫头和尚的话,而是薛姨妈的话,否贝If的话,心直口快的薛蟠会明确点出“妈说a头和尚”如何,而薛蟠说的是“从先妈说”;其二,薛蟠揭示了薛宝钗在贾府各色人等面前尽力掩盖的隐秘的内心世界:她跟母亲一样,把追求“金玉良缘”做生活目标。

薛家母女这个“中心藏之”的天大秘密居然被薛大呆子口没遮拦地说出来,结果是把薛宝钗气得怔住,把薛姨妈气得乱颤。薛蟠呢?他并不认为自己说错了,或者不应该说,只认为自己莽撞了。他第二天向薛宝钗赔不是,采取的是赖账式赔罪,他说他醉了,“不知胡说了什么,连自己也不知道”。阿呆变着法儿哄妹妹,却始终不说他说的话错了。这说明什么?说明薛蟠本来说的就是实话,金玉良缘就是薛姨妈造的,并不是什么和尚道士说的,而薛宝钗心里一直念叨着。

薛姨妈是对“王夫人等”说“金锁要和有玉的结婚姻”,这个“王夫人等”的“等”字很值得推敲。

这个“等”字肯定包括王熙凤在内,王熙凤颇以为然且愿意帮助两位姑妈促成这事吗?未必。王熙凤说薛宝钗“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她对这位嫡亲表妹从来没有多亲热的表现。她对林黛玉倒是火盆一样,王熙凤甚至借吃茶开玩笑问林黛玉: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她还直接拿贾宝玉的人品、家私、根基是不是配得上林姑娘来跟林黛玉当众开玩笑。当林黛玉跟贾宝玉发生口角时,是王熙凤穿梭一样给两边调和。精明的王熙凤早就洞察这对小儿女的心思,也早就知道老祖宗的心思。她是宝黛爱情的维护者。王熙凤是个最讲究实际利益的人,如果让她选择给荣国府迎娶宝二奶奶,是把滴水不漏、连大观园那点儿花花草草都算计到的薛宝钗娶进荣国府取代自己管家,自个儿回到邢夫人手下低声下气当小媳妇?还是把仙风道骨、油瓶子倒了也不会扶的林黛玉留在荣国府当画儿供着,自己继续大权独握?精明如王熙凤,岂能错误选择?岂能搭错车?站错队?

这个“王夫人等”的“等”包括不包括贾母在内?应是肯定的。贾母听后有没有深以为然或认真考虑?我们在前八十回很难找到贾母想让贾宝玉娶薛宝钗为妻的确证。我认为,社会经验老到的贾母对薛姨妈大造“金玉良缘”的舆论装聋作哑,骨子里置若阁闻。贾母既是疼爱孙辈的老祖母又是个享乐至上者,贾宝玉离了林黛玉不能活,贾母心里非常明白。她最心爱的孙子和同样心爱的外孙女儿没有幸福,她老人家的幸福从何保证?贾母认定“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是传统的对“夫妇”的说法,贾母要让她的两个命根子贾宝玉林黛玉结合。贾母曾经几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她对薛宝钗的爱怜。其实,这种爱怜只不过是客情,跟贾母对待嫡亲外孙女儿林黛玉的爱怜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薛姨妈给女儿打造金锁,并带到荣国府来,就是冲着贾宝玉来的。薛姨妈故意不住自己家而坚持住在贾府,是最好例证。

薛家是“护官符”上“珍珠如土金如铁”的皇商。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写到薛蟠携母妹进京的缘故有三:一为送妹待选,二为望亲,三是亲自人部销算旧账。其实,“一为送妹待选”是个堂皇借口。曹雪芹写得很明白,世宦之女备选公主、郡主的人学陪侍,充才人、赞善之职,只需要“报名达都”就可以了,不需要亲自到场。“销算旧账”是进京的正当理由。“二为望亲”,应该是在销算旧账时顺便进行。俗话说“投亲不如住店”,薛家那么大的皇商,在京中有多处自己的住房,如果说初来乍到,临时在贾府住几天是人之常情。那么为什么薛姨妈一开始就要求王夫人:“一应日费供给,一概免却,方是处常之法。”看来薛姨妈一进贾府就摆出不想走的架势。薛家为什么真的长期住下去了?是因为薛蟠跟贾家那帮狐朋狗友混熟了不乐意走?还是薛姨妈和薛宝钗不愿意走?我看两方面原因都有。最有意思的是,当元春要来省亲时,薛姨妈得把梨香院腾出来,贾府另行改造成戏班子教习女戏的地方。曹雪芹很高明,他既不说明是什么原因,也不说明是谁提出来的,总之薛家搬家了。按说薛家这次搬家很尴尬,贾府为什么不能把小戏子安排到东北那个小院子?这个小戏班子有十二个学戏的女孩子,还有她们的教习、管理人员,大约得三十人。如果那个小院的房子足够让这些人居住并能够排戏的话,完全不必让贾府的贵客费那么大力气搬家;如果那个小院子的房子不够让小戏子们住,因而让薛家倒出来,那就说明,那个小院子比梨香院小得多。看来只能是后一种可能。这就有点儿不太客气了,几乎带点儿逐客的意思。但是薛姨妈随遇而安,让住哪儿就住哪儿,让搬家就搬家,反正,我就是不回自己家里住。贾家这么繁乱的时候,她一个亲戚,为什么明明自己有多套房子,就是不搬回家,偏要在贾府搬来搬去、不帮忙反添乱?那就是因为贾元春做了贵妃,贾宝玉成了国舅;而且此前北静王给秦可卿送葬对贾宝玉未来前途有吉祥预言,贾宝玉离“荣国公”越来越近,“金玉良缘”对薛姨妈和薛宝钗有更大的吸引力了。

薛姨妈是宝钗金锁的制造者、金玉良缘的掌舵者。薛宝钗是不声不响办实事的执行者。宝钗侍女黄金莺即莺儿忠实而巧妙地推动金玉良缘,莺儿对宝玉宣传通灵宝玉和宝钗金锁是一对、宣传“我们姑娘”的好处,还认了宝玉心腹小厮焙茗之母为干妈,这桩意味深长的“认干亲”在“三驾马车”探春、李统、宝钗代王熙凤管理荣国府时,由平儿似乎不经意地透露出来。

同类推荐
  • 当代文坛点将录3

    当代文坛点将录3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读人与读世

    读人与读世

    《读人与读世》是由资深的出版人,香港文化界的知名人士,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总裁陈万雄先生的随笔散文和学术书评合集。全书共分3个部分,读人与读世、承教的感动和历史杂说。描写的是笔者工作生活中与沈从文、启功、陈原等文化出版名家的交往经历与感受,从小学到大学受教过程中的体会,以及对黄仁宇、何炳棣等数篇大家名著的心得体会。作者用平实的语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人、事和书的不同角度为线索,既有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也有深入独特的学术见解,勾勒出人与世的关系之道,也体现出作者的人生智慧和深厚的学术底蕴。
  • 雄师渡天堑

    雄师渡天堑

    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政府企图凭借长江天险“划江而治”,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和平谈判宣告破裂。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多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60余万守军的长江防线。23日解放国民党首都南京,宣告了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灭亡。5月27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6月2日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胜利结束。此役,历时42天,共歼敌43万余人,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华东和向中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 牡丹亭(汤显祖戏曲全集)

    牡丹亭(汤显祖戏曲全集)

    南宋时南安太守杜子充的独生女儿杜丽娘,聪明美丽,自幼学习书画。一日游园,梦中与一手拿柳枝的书生结为夫妻,醒来终日思恋,终于成疾命亡,死后葬于梅花观中……
  • 庐隐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庐隐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他住在河北迎宾旅馆里已经三年了,他是一个很和蔼的少年人,也是一个思想宏富的著作家;他很孤凄,没有父亲母亲和兄弟姊妹;独自一个住在这二层楼上,靠东边三十五号那间小屋子里;桌上堆满了纸和书;地板上也满了算草的废纸;他的床铺上没有很厚的褥和被,可是也堆满了书和纸;这少年终日里埋在书丛纸堆里,书是他唯一的朋友;他觉得除书以外,没有更宝贵的东西了!书能帮助他的思想,能告诉他许多他不知道的知识;所以他无论对于那一种事情,心里都很能了解;并且他也是一个富于感情的少年,很喜欢听人的赞美和颂扬;一双黑漆漆的眼珠,时时转动,好象表示他脑筋的活动一样
热门推荐
  • 三界危机之昊天临世

    三界危机之昊天临世

    千年以来,天下安定,人民安康,尽显和谐。但天有不测风云,谁料叛贼阴谋不断,谋划万年,只为统领天庭。逼迫众神无奈下凡,三花具毀,灵力尽失。三界岌岌可危……
  • 鸡肉的味道

    鸡肉的味道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鸡谱

    鸡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宠后重生纪事

    宠后重生纪事

    上辈子一不小心荣登皇太后的高位,却死在了最信任的人手里。好不容易有个重来的机会,谢瑶光说什么也要改天换命,这辈子决不当什么劳什子的皇太后,她要稳坐皇后之位,陪萧景泽君临天下。只是夫君,你不想娶我是几个意思?谢瑶光愤愤不平,却听得那人轻声在耳边道,阿瑶,予你半壁江山为聘可好?
  • 长寿必吃的30种食物

    长寿必吃的30种食物

    甄选30种营养与美味兼顾的食物,搭配110例养生菜肴,全方位滋补,打造强健身体,抵御病症侵扰,让您轻轻松松益寿延年。
  • 重生之刀塔人生

    重生之刀塔人生

    刀塔也是一款经典的竞技游戏,玩的人也许不多,但是热爱的人不少,在这想努力写一下,让刀塔被更多人所知!也有人生,爱玩游戏的宅男的人生,不成功,但是梦想不灭!
  • 神轮纪

    神轮纪

    鸿蒙宇宙历经劫难无数,宇宙之源逐渐枯竭,诸神被困神轮,祸乱者主宰万界,末法时代,万族为奴,命运的年轮可否逆转!
  • 阿赖耶识论

    阿赖耶识论

    《阿赖耶识论》共10章,于1942年冬至1945年秋作于黄梅,脱稿则在三十四年秋。本书是一本宗教哲学论著。阿赖耶在梵文中的原意为:藏,能藏、集藏,阿赖耶识即是指能够集藏分段生死等有漏无漏法种的第八识如来藏。作者在本书里说“我选择阿赖耶识做题目,却是从我的友军儒家挑拨起来的。我欢喜赞叹于大乘佛教成立阿赖耶识的教义,觉得印度圣贤求真理的习惯与欧西学人一般是向外物出发,中国儒家则是向内,前者的方法是论理,后者的方法等于“诗言志”。究其极儒佛应是一致,所谓殊途而同归,欧西哲学无论唯心与唯物却始终是门外汉未能见真。”
  • 蝉鸣依旧

    蝉鸣依旧

    十二年前,一桩抢案让时任刑警队长林峰殉职,案件也就此成为悬案。十二年后,林队长之女林垚重新调查这起案件,而与此同时,在城郊发现了两具骸骨,发现骸骨的地方正是十二年前抢匪藏身的地方。是巧合?还是圈套?这羁绊了十二年的谜题能否解开……
  • 异世小魔女冥王江山来聘

    异世小魔女冥王江山来聘

    她,21世纪的“混世小魔女”,意外穿越到了另外一个大陆,被卷入一场世纪混战中。他,冥界尊贵的王,却为了她与整个世界为敌。一场大战过后,他莫名消失。她抱着希望坚持寻找。一步一步地走进真相,一层一层地解开面纱,好不容易找到了他却发现,他们天生为敌一边是挚友,挚亲,一边是挚爱她,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