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1400000040

第40章 追逐权力——手中有权好办事(1)

独霸军机揽大权

和珅对权力有一种强烈的渴望,就像他对金钱的欲望一样,是与生俱来的。和珅恨不得自己就是皇帝,掌握一切大权。所以,他不但不能容忍同僚中有人地位超过自己,而且总是尽量把所有的军政大权都攥在自己手中。到了乾隆后期,和珅几乎掌控了军机处所有重要的部门的权力,形成了实际意义上的独霸局面。

军机处开设于雍正六年,当时清政府正在努力平定新疆准噶尔的叛乱;为了更加及时有效地调用军需物资,成立了“军需房”,这一机构就是军机处的前身。叛乱平定后,觉得军需房在作战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就保留下来成了军机处。这其实也是中国历史的传统,封建帝王为了更好地集中权力,与以宰相为首的官僚体系争夺统治权,总会在靠近内宫的地方设立一个由自己负责的机构,处理国家大事。

但是随着这一机构逐渐成形,又会渐渐成为官僚体系的一部分,成为朝中大臣争权夺利的新的斗争场所。皇帝不得不重新设立新的机构……如此循环往复,没有终止,这是高度专制无法跨越的历史循环。

清制没有宰相,把权力分到了六部,然而雍正设立的军机处实际上行使了宰相的职责,掌管几乎国家的全部重大事务,相当于直接为皇帝处理军国大事,是皇帝的替身,由此可见军机处在清朝的行政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和珅从乾隆四十年到嘉庆四年的二十多年里,担任军机大臣长达二十三年之久,以军机大臣兼步军统领达二十二年,以军机木臣、步军统领兼户部尚书达十五年之久,就连嘉庆帝也说过:“和珅揽权专政……盖由和珅以军机大臣兼御前大臣,事权过重,内外官员,畏其声势不敢违拗。”在这期间,军机处实际上只有和珅一手掌握大权。就算偶尔有一两个敢违背他的意图,和珅就会毫不犹豫地进行打击。可以说,和珅在军机处顺风顺水、一片祥和,但却难掩其黑幕下的罪恶。同时任军机大臣的王杰,就是被和珅排挤的一例。

王杰,字伟人,陕西韩城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中进士。后得乾隆赏识,一生中历任内阁学士、户部侍郎、左都御吏、兵部尚书、军机大臣等要职。王杰任职军机处大臣期间,正是和珅风头正盛、皇帝最为宠信的时候。《清史稿》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当时,和珅“事多擅决,同列隐忍不言,杰遇有不可辄力争”。和珅一直想利用皇帝对自己的专宠而独霸军机处,从而实现自己的权力之梦。但总是无法撼动王杰,而王杰因为乾隆的喜欢,总是处处与他作对。这样一来,和珅总是不能得逞,情急之下,他竟然想出了一个无耻的计策。

事情时这样的,王杰虽然做过兵部尚书、军机大臣等职位,但是身体却保养的很好,皮肤相当娇嫩。一天王杰正在军机处内值班,和珅瞅准机会特意赶来。趁着王杰独自一个人坐在炕边,就“色迷迷”地凑过去握住王杰的手,一边抚摸一边说:“王大人真是善于养生啊!皮肤竟然保养的这般细腻,真是羡煞那些不曾出门的姑娘媳妇啊!”和珅边说边继续抚摸。王杰见和珅讲出这些不堪人耳的话,心中早就不悦,及至后来,和珅竟然欲行非礼,王杰拼命挣扎,终于逃出军机处。

王杰本来就是一个的进士,脸皮薄,哪里受过这等奇耻大辱?王杰回到家越想越气,最后差点儿没喘过气来。他觉得已经无法在军机处呆下去了,可是又无法向别人启齿,最终只好在嘉庆元年(1796年)以自己的脚伤未愈为借口,告老回乡了。直到四年后嘉庆帝亲政,和珅已被查抄问罪之后,王杰才重新入主军机处。

军机处少了一个心腹大患,和珅在军机处就更加无法无天了。认为整个大清除了老眼昏花的乾隆对自己有些制约作用外,其余都构不成威胁。到后来,和珅甚至要同嘉庆帝在乾隆面前“争风吃醋”,真是脑袋不好使了,这种行为是犯嘉庆大忌的,难怪最后被赐死了。

不仅如此,他还牢牢控制着全国官员的考核和任命大权。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体系中,一直就有一套完善的选拔考察官员的制度,由吏部下属的“考功司”主持,分为“京察”和“大计”两种。“京察”针对的是在京为官的官员,而“大计”则是针对地方官员设立的考查制度。考查选拔官员向来是行政权力中最重要的杈力,可以通过官员的任免培植自己的势力,打击异已。和珅就是凭着自己多年的这种苦心经营,才得以稳居宝座。这一权力在和珅任吏部尚书时由他牢牢把持。后来,嘉庆登基,就任命刘墉为吏部尚书,把和珅的权力硬生生夺走了。

而刘墉对嘉庆忠心耿耿,为官正直,不免对和珅有所威胁。和珅大权旁落,其中自己任上做的那些龌龊事难免被刘墉发现,于是和珅就想把选官权从吏部转移到自已操纵的军机处,主要是保证大权不能握在嘉庆和刘墉手中。于是,和珅给乾隆上了一道奏折说:“自太上皇禅位,皇上亲政以来,天下安定,未有什么大的乱局,值此之际,更应该肃清吏治,加强对官吏的考察,国家政策的体现,法令的申张严明,全系于官员身上,所以,对官员的考察选拔实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奴才认为,单是考功司已不足以担此重任,这样的大事应该交给军机处,由众位大臣共同办理,吏部可以行辅助军机处之责。”

和珅同时呈了一份给乾隆和嘉庆,所以嘉庆帝立刻明白了和珅的意图,但是由于自己力量太过弱小,有时甚至尚不能自保,更别提别人了,自己现在只不过是个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军国大权一直操纵在乾隆手中,他只能据理力争,希望说服乾隆不要随意更改:“按照大清的体制,铨选官吏一向由吏部考功司主持,大学士同察,朕以为考功司多年经办此事,对官员状态清楚了解且经验丰富,而且吏部尚书大学士刘墉办事干练、清正廉明,定能禀公而断,不至于出什么纰漏。”

乾隆真是左右为难,一边是自己的宠臣和珅,一边是自己的儿皇帝,他决定考虑一下再做决定。和珅趁机背着嘉庆向乾隆进谗言:“太上皇,皇上此举是为了能掌握铨选天下官员的权力,好选择任用对他忠诚的官员,扩大自己的权势。”

和珅不愧跟随了乾隆多年,连乾隆的忌讳等都了解得一清二楚。这几句话恰好说到了乾隆的痛处,乾隆担心的就是自己退位归政后大权旁落。听和珅这么一说,立刻决定选官权交由军机处处理,吏部只是从旁协助。

和珅不可思议地在君臣大权争夺战中获胜,声望之高更是一时难有匹敌者,心里禁不住飘飘然起来。殊不知物极必反,当他越来越紧地把权力收拢过来的时候,大权却开始渐渐从他身边散去,就如同慢慢溪水的指一样。

朝廷财政尽掌握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是和珅人生旅途上的一个幸运年份。三月,和珅还在云南办案没有结束,他的太岳父英廉就补用汉大学士缺,而其户部尚书的缺就由和珅补授。由于户部是掌管天下一切户籍财经。乾隆帝下令赶快返回北京,和珅未回京赴任前,户部的事务仍由英廉管理,这对和珅来说是个积极信号;这还不算,四月份,乾隆帝亲赐和珅长子名为丰绅殷德,并指为自己最疼爱的固伦和孝公主的额驸,赏戴双眼花翎,待成年后再派结发大臣举行指婚礼。和珅没多久还补授永贵所遗镶蓝旗满洲都统员缺。六月,又兼任满洲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

乾隆帝这一连贯的政治动作是在向朝廷内外释放一种强烈信号,和珅已经完全赢得了他的信任,从此将跨入朝廷要员的行列。乾隆将清政府的财政大权委托与他,并愿意与和珅结成儿女亲家,建立一种特殊的君臣关系,使和珅成为大清国帝最亲近的大臣,无疑是对和珅的最大肯定和奖赏。

户部尚书可以说是大清国的财政大臣,和珅之前户部事务一直由他的太岳父英廉主持,皇帝的内侄、大学士傅恒的儿子福康安以及和珅负责具体事务。后来太岳父英廉升为大学士,户部事务即由和珅全权处理了。这其中必定有英廉在其中保举,和珅才得以迅速坐稳这个位子,但有一点也要承认:和珅自身也是有一定能耐的,否则他也不可能长期担任这一职务,甚至在后来升任大学士,兼任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务的情况下,也没有离开户部尚书这一职务,如果和珅真的没有一点儿管理才能和真本事,估计乾隆帝也不可能放心大胆地把权力交给他。

和珅接任户部尚书一职务后正好赶上乾隆的七十大寿,新官上任三把火,他风风光光地操办了当年八月乾隆帝的七十万寿庆典,获得了乾隆的首肯。

人生七十古来稀,志得意满、统治大清国巳经四十五年的乾隆帝,自然希望这次庆典大办一番,以显示自己统治下“太平盛世”的景象。但是他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要花费国家财政,避免损害了自己爱民恤民的仁慈君主形象。

这件事听起来前后矛盾——哪有不花钱就能办起大场面的事?可是和珅做到了,他的办法很简单,就是让朝中和各地官员身上搜罗钱财罢了。和珅在云南就已经知道自己是户部尚书了,所以当时他就开始考虑这件事,回京后就忙不迭地张罗开了。

他不断给各地官员和富商,特别是一向富有的盐政、盐商们打招呼,对他们又是威胁又是哄骗,目的是让他们打着孝敬皇帝的名义出钱。有关这次庆典的具体情况,官书中记载不多,也不够具体。但我们可以从史书中关于整修工程中窥见当时花费之巨。朝鲜使臣就曾这样记载:“皇城内楼台之穷极华丽,不可殚数。而以臣等所见言之,则宫城内紫禁城之间有太液池,环池左右前后,寺院佛塔横亘莲络,殆至眩目……直隶保定府长芦隘甲’即各省富商辏集之所。众商预输苏杭间彩缎与奇玩,路旁结棚如物形,或楼台状,穷极眩采,横亘数十里”。以至于使者感叹说:“为游观之娱,役民兴作如此,而以帑储厚给工费,故民不为怨云”。

乾隆帝的七十万寿庆典,和珅既是乾隆帝的宠信之臣,也是他的亲家,还是刚刚履新的户部尚书,所以他除了竭力张罗好这一活动外,也精心准备了一尊很大的金佛作为礼物。朝鲜使臣在见闻中提到:“京城内有佛铺子,互相卖买。朝臣有此作为贡献/徨帝亦以赏赐贵臣。于秋节晨朝,有进贡覆黄帕架子,盛以金佛一座,长可数尺许,舁人阙中,闻是户部尚书和珅所献。”

通过成功筹办乾隆帝的七十万寿庆典,和珅与乾隆帝的关系更加密切。同年十月,和珅被派充四库馆正总裁,仍兼署理藩院尚书事务。换句话说,和珅不仅仅掌控了清朝的财政大权,而且开始向文化事业和民族事务转型,真正成了一个“复合型”人才,地位也更为显要。朝鲜使臣的记载中就有:“兵部尚书福隆安、户部尚书和珅,贵幸用事。阁老阿桂之属,充位而已。”并特别提到和珅:“为人狡黠,善于奉迎。年方三十一,为户部尚书、九门提督。而以最所钟爱之六岁皇女定婚于其子。性又阴毒,少有嫌隙,必致中伤,人皆侧目。”

从此,和珅开始走上了长达二十几年的把持财政大权之路,直到被嘉庆抄家赐死。

把持教育和考试

和珅的触角伸得很广,他甚至还控制国家的教育和考试的权力。先后担任教习庶吉士、经筵讲官、翰林院章院学士等职务。他利用这一便利,控制了部分官吏的遴选权。

乾隆六十年(1796年)会试,左都御史窦光鼐任主考官。发榜时,人们发现,第一、第二名竟然是浙江举人王以晤、王以衔兄弟二人。而窦光鼐任浙江学政多年,和珅认为一定是他偏爱自己的门生,在考试时做了手脚,要不然哪有这么凑巧的事情。于是恳请乾隆帝派纪晓岚和他一起进行复试,并借机“兴大狱以倾窦,复试日,使卫士环列稽察之”,复查的结果是,王以浯以试卷“疵累甚多”除名,王以衔得以参加殿试。后来,皇帝御览的十本殿试卷子中,王以衔仍高居第一名!

乾隆感到很奇怪,就连和珅与诸大臣夜面面相觑,于是上奏说:“此次阅卷诸臣皆秉公认真,并无亦无私弊,如有失当,何妨易置?”乾隆帝则说:“若此则彼之兄弟联名,或出偶然,科第高下,殆有命焉;非人意所能测也,何必易置!且既拆弥封而再易置,则转不公矣”。这也算是一种巧合吧,遂拍板定案,窦光鼐等人这才免除了革职或交部议处的厄运。

由于和珅经常主持会试和殿试,因而对乾隆的出题习惯已经了然于胸,往往能够猜个八九不离十。于是进行“押题”,往往一押就中。因此,和珅常常把押中的题目告诉给出钱的学子,因而考中者甚多。

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乾隆帝下令以江南儒生蒋衡所进自己整理过的《十三经》刻石于太学,并命和珅、王杰为总裁,以董诰、刘墉、金简、彭元瑞为副总裁,金士松、沈初、阮元、瑚图礼、那章成随同校勘。乾隆帝在上谕中称:

自汉唐宋以来,皆有不经之刻,所以考定圣贤经传,使文字同归于一是,嘉惠艺林,昭垂奕,甚盛典也。但历年久远,碑多残缺,即间有片石流传,如开成绍兴年间所刊,今尚存贮西安、杭州等府学者,亦均非全经完本。我朝文治光昌,崇儒重道。朕临御五十余年,稽古表章,孜孜不倦,前曾特命所司创建辟雍以光文教,并重排石鼓文,寿诸贞珉。而十三经虽有武英殿刊本,未经勒石,因恩以前蒋衡所进手书十三经,曾命内廷翰林详覆舛伪,茂弃懋勤殿以年,允宜刊之不版,列于太学,用垂永久。

这次刻石引发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当时主要负责此事的是和珅和彭元瑞,彭元瑞凭借功劳和贡献获得乾隆帝的肯定,并给予缎匹、笔墨的奖励,而同为负责人的和珅因为没有做什么具体的工作,没有得到任何奖励,和珅自从受宠以来,哪里受过这般“窝囊气”?就以“非天子不考文”为由攻击彭元瑞所作《乾隆御定石经考文提要》,并令人作《考文提要举正》,本以为胜券在握的和珅,没想到碰了一鼻子灰——乾隆对此并不认同。和珅还是咽不下这口气,竟派人将彭元瑞所改古字全部挖去。清朝的姚元之在《竹叶亭杂记》卷四中对此有记载:

同类推荐
  • 任正非正传

    任正非正传

    1987年,43岁的退役解放军团级干部任正非,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以凑来的2万多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公司。当时,除了任正非,可能谁都没有想到,这家诞生在一间破旧厂房里的小公司,即将改写中国乃至世界通信制造业的历史。《任正非正传》是一本展现任正非及华为历史的画卷,主要以任正非的人生经历为主题,以华为的发展历程为辅线,详细介绍了任正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如何把华为从边陲小镇的小公司培育成了叱咤全球的跨国巨头的。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任正非,一个受人尊敬的神秘而低调的人所做的伟大的事业。
  • 橄榄绿方阵里的明星人物

    橄榄绿方阵里的明星人物

    一路看天不低头、扳道工波尔卡、她从山路上走来、绿色旋风、“大碗茶”泡出的艺术人生、放飞的百灵、“魔”女周薇、艺苑“红灯笼”、并蒂花开别样红、“冤家对头”双胞胎等。
  • 隋唐历史人物狄仁杰评传

    隋唐历史人物狄仁杰评传

    本书从思想、信仰、品格、心理、君臣关系、同僚关系等方面,对狄仁杰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全面客观地写出了狄仁杰曲折坎坷又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叱咤风云的军事家(3)》本书分为孙武、地米斯托克利、孙膑等部分。
  • 沧海(上)

    沧海(上)

    这是著名画家刘海粟唯一的研究生简繁为刘海粟写的传记。该书不为尊者讳,不为长者讳,真实记录了简繁在刘海粟身边生活时候的所见所闻,记录了刘海粟的生平、艺术观点和性格特征。可以说,该书是用一种“说真话”的方式、将作者眼中的“真实”对读者和盘托出。该书曾出版过三卷本,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之后,作者做了删改修订,出版了两卷本。
热门推荐
  • 洪荒之万蛮道祖

    洪荒之万蛮道祖

    凌煌来到异界,却是进入了一个名为“弑天大陆”的远古洪荒。修神通,创阵法,悟禁制,晓阴阳……与天庭罗仙大战。和远古大神成友。开世界,弘道法,号“万蛮道祖”,成第一代大蛮王!
  • 风雨春秋

    风雨春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步入花甲之年的我重操旧业——完成了以共产党领导农民闹革命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血泪春秋》。该书是以两千余人的树林村为背景,全景式展现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期间波澜壮阔的斗争历程,以及村民们跟着共产党、八路军前赴后继不惜流血牺牲,终于过上了当家做主的幸福生活……
  • 智慧书(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智慧书(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的《智慧书(青春典藏版)》由三百则格言警句构成,内容包含了如何知人、察事、观物、抉择及行动的策略。这些格言极其简洁、干练、坦诚,机锋四起,细细品蛛后更觉入木三分。本书旨在为人们提供能够身体力行的行动指南,指导人们如何获得成功,并在人格上臻于完美。本书适合细嚼慢咽,阅读时切匆贪多求快,而是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深加体味。一向吝于赞扬的哲学家叔本华将此书译成德文,并说:“这样的书,仅仅通读一遍显然是不够的,它是一本随时都能用上的书,简言之,它是一位终身伴侣。”而尼采则说:“关于精神道德之微妙,欧洲尚无比此更精美而兼复杂之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庭月照落花

    庭月照落花

    上一世,韶之晏不顾家人的反对,执意嫁给顾清欢,成了他的王妃,成了他的皇后。可当一切尘埃落定,顾清欢杀了韶氏满门后,韶之晏才明白,自己也不过是顾清欢安稳前朝的一枚棋子罢了。韶之晏这一世的骄纵独宠,终是因顾清欢冰冷的目光变得支离破碎。重生一世,韶之晏倦了,怕了。亲族的恩宠也好,顾清欢的喜爱也罢,这一切的一切都不在重要了。从前像看两厌的妃嫔们也不是那么叫人心烦了,不过都是顾清欢的棋子,又何必相互为难?亲族的恩宠韶之晏也不在意了,她只希望家人能够平安,即使没有那滔天的权力也好。这一世韶之晏只想离顾清欢远一点,再远一点。————本文每日晚上7点准时更新,偶尔双更、三更会在中午一点或晚上8点整。本书糖多,可糖里有刀,小心食用。全文1v1,结局不出意外应该是HE想看甜文的小可爱请转场上一本《盛宠之长歌天下》
  • 专注做自己:励志系列(全集)

    专注做自己:励志系列(全集)

    《不讨好别人,不将就自己》,一个用文字和灵魂跳舞的女子,五十多篇有趣又有料的原创故事。专治生活迷茫、犹豫不决等疑难杂症。《有见识的姑娘,活得更高级》,你的见识,决定了你未来的样子。一个人能看得多远,离不开见识多少。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愿去改变现状,而是我们缺乏改变的意识和思路。本书是自媒体红人Jenny乔全新正能量“醒脑”之书。《愿你历尽沧桑,依旧温暖善良》,与曲折。或许我们曾因迷茫孤独,在漫长黑夜里无助痛哭;也曾因事与愿违、残酷现实,而疲于奔命、伤痕累累,甚至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希望。但是,你要知道,也正是这些经历反而锻炼、成就了你。《你点的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这本书收集了飞象纪点赞和阅读都较高的作品。《层次越高的人,越能专注做自己》,本书是新锐作者洋气杂货店首本正能量随笔集,她用真实的经历、真诚的文字和故事,帮你揭开焦虑迷茫的人生真相。《真正厉害的人,都能在关键点发力》,本书是网络红人温姬拉全新作品,它将帮你开启思维蜕变与高效成长之路。
  • 青岛往事

    青岛往事

    本书通过一个个传奇人物生命中最鲜活的记忆,牵引出青岛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百余年的沧桑蜕变,有城市精神的坚守,异国文明的侵袭;百余位历史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有搅动时局的政客,风雪闲情的文人;百余座城市记忆地标,有胶州湾的海浪,栈桥的黄昏,八大关的红瓦绿树……透过记忆的网,旧照片捕捉历史曾经的表情,是平静,是喜悦,抑或是沉重……
  • 三国之布武江山

    三国之布武江山

    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吕布。片警吕奉献,因公殉职,灵魂穿越,重生在东汉末年,还成了三姓家奴吕奉先。幸运的是,张角还未起义,董卓还未乱政,群雄也未割据。所以一切都还有机会,斩名将,灭群雄,战四方,扫六合,平八荒,威震寰宇,布武江山,我为吕布正名!
  • 别人不教,你一定要懂的投资门道

    别人不教,你一定要懂的投资门道

    本书就囊括了债券、基金、股票、外汇、保险、期货、信托、黄金、房地产、邮票、玉石、钱币、钻石、红木家具共14个投资领域的投资之道,可谓一本投资理财大全,是每个想投资以及正在投资某个品种的人的成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