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1400000041

第41章 追逐权力——手中有权好办事(2)

太学石经凡一百九十碑,为江南拙老人蒋衡书,乾隆五十七年始勒石。先是五十六年,高庙欲勒石经于太学,初命彭文勒 瑞司校雠,金司空简司工。五十九年(应为五十六年),高庙启跸幸避暑山庄,文勤不随扈,命每晨携笔砚至乾清宫遍校内府所弃宋刻各本,金司空备食。文勒因得观人间罕见之本,考其同异,著为一书,名日《乾隆御定石经考文提要》。凡蒋书不合于古者,俱改正之。碑成,文勤奏曰:“石经将垂训万世,只臣与金简二人列后衔,臣以未学,金又高丽人,恐不足取信。”因加派和相国坤、王文端杰为总裁,董文恭诰、刘文清墉及金司空、彭文勤为副,金司空士松、沈司农初、阮制军元、湖太宰图礼、那太宰彦成随同校勘,独文勤得邀宫衔,并命仿《五经文字》、《九经字样》例,每经勒《考文提要》于后。和相国嫉焉,大毁《提要》不善,并言非天子不考文,议文勤重罪。高庙(乾隆帝庙号)谕曰:“彭元瑞本以《乾隆御定石经》加其上,何得目为私书?”和计不行,乃令人作《考文提要举正》,分训诂、偏旁、谐声三门,以为已作也以进。文訾《提要》多不合坊本,不便士子,请饬禁销毁,并命彭某不得私藏。高庙叹曰:“留为后人聚讼之端,亦无不可。”其事乃寝。和乃密令人将碑字从古者一夜尽挖改之,而文勤之《考文提要》亦不果刊。嘉庆八年,文勤奏请详加察核,仁宗命董文恭、纪文达、朱文正、戴文端、那冢宰查对,但将碑宇之草率漏画略加修补而已。阮制军之抚浙江也,始以《考文提要》属门下士许进士绍京刊刻焉。提要之作,荟萃宋本之善者。嘉庆二年,乾清官毁于火,宋本俱烬,今乃借是书以存其大概,岂非深信耶?

由此可见,和珅当时牢牢把持着教育、考试大权,他的专横跋扈和独断专行到了何等猖狂的地步!

控制科举广取士

和珅本人虽然没有通过科举考试,可他明白,科举才是国家取仕的正途,皇上选拔官吏,很大程度上都依赖科举。所以控制科举是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的捷径。一方面用师生之谊笼络朝廷官员,另一方面,这里面有很大的猫腻,每年的主考都是考生巴结、贿赂的对象。此外,文化、教育方面的事业是善举,还可以让自己有个好名声。

科举是国家十分重要的领域,清朝历代都很看重科举的公正性。科举主考官历来是饱学鸿儒,和珅并非通过科举的途径发迹的,因此一时之间,难以插手这个领域。和珅首先做了不少文化工作,先后主持过《四库全书》、《皇清开国方略》等许多官书的编纂,当过国史馆总裁等高级职位。为控制科举准备了充足的功课。和珅自从控制科举后,有些读书人一辈子的前途被和珅耽误了,对和珅可谓恨之入骨。

和珅先后担任教习庶吉士、经筵讲官等官职,通过这些职务,和珅便可以控制官吏的选拔,方便安置自己的亲友、党羽,打击对自己不利的政敌,还大肆收受贿赂,财源广进。甚至连考试发榜的排名,也可以仅凭和珅个人的意愿,随意调整。

吴省兰、吴省钦兄弟曾经做过和珅的老师,虽然学识渊博,但总是屡试不中。后来,二人通过和珅帮忙,终于顺利通过考试,一步步踏上仕途之路。这二人自从得了和珅的好处,对和珅可谓言听计从、忠心耿耿。所以,和珅也有心提携他们。有些和珅不方便直接控制的事情,就委派他们兄弟二人去做,和珅从中既能得到实惠,还可以避人耳目。

有一年,和珅推荐吴省钦出任直隶府学政,主持乡试。吴省钦一到地方就公开舞弊,甚至名码标价地收受贿赂。一时之间,搞得乌烟瘴气。吴省钦收到的好处,自然不敢私自瞒下,大部分都孝敬了和珅。

这次乡试吴省钦公开舞弊,动静太大,引起了诸多贫寒考生的不满。他们本希望寒窗苦读十几载,能够通过考试博取功名,不想却因为没有银子而名落孙山,因此对和珅与吴省钦非常痛恨。有一名胆大的考生知道内幕后,又气又愤,在考场门前贴了对子,讥讽吴省钦。上联是“少目焉能识文定”;下联是“欠金安可望功名”,横批是“口天欺天”。这是一幅拆字联,上联的“少目”恰是个“省”字,下联的“欠金”恰是个“钦”,横批中的“口”、“天”二字则是一个“吴”。巧妙地将吴省钦的名字嵌入其中,暗中讽刺吴省钦不识学问,主考官只认金银不认人。吴省钦得知后十分惊恐,急忙调派了几名官差,严禁考生私自张贴任何对联、条幅。

和珅在全国的眼线众多,不久就知道了这件事。他把吴省钦狠狠地教训了一顿:“银子不是不能收,但你这也太明目张胆了。直隶学政本来就是个肥差,何必要一次吃饱?免得被别人看出破绽,事情要是闹大了,对谁都不好。”这可是和珅几十年的贪污受贿秘诀,是和珅在长期的做官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不由吴省钦不服。

和珅控制科举的事情举不胜举,手段也层出不穷。福州有位著名的进士,名叫郑光策,他的一生颇有些传奇色彩,曾经因为反对和珅,而受到了和珅的打击抱负。

郑光策,初名天策,字宪光,一字琼河,又号苏年。他是福建闽县(福建福州)人,少年时父亲离世,家境贫寒,与弟弟郑天衢一起相互依靠、努力读书,互为师友,在当地很有名气,有“二雄”之称。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郑光策考中举人,第二年考中进士,候选做官,此后郑光策仍然日夜攻读诗书,从未懈怠。他在乾隆的一次南巡中给乾隆写文章,得到了乾隆的赏识,命其在浙江会试。

和珅当时是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跟随乾隆一起南巡,乾隆就命令他监试这次考试。交卷时,和珅看到乾隆帝的御座下面有个踏脚用的小脚几,就故意坐在上面收取试卷。这样一来,下面的考生交卷时,就不好站着交卷了。因为和珅离乾隆很近,所以只好跪着呈上试卷,看起来就好像给和珅下跪一样。

郑光策当时已是进士,自然心高气傲。他见和珅借皇帝抬高自己,趁机侮辱读书人。于是与同乡福建名士林乔荫等人约定,交卷时只拱手行礼不下跪,交了考卷就愤愤地退下。和珅见郑光策驳了自己的面子,对他怀恨在心。于是在阅卷时,故意将所有福建人的考卷藏起来,根本就不阅卷,结果福建无一人考取。

郑光策知道只要和珅一日在朝中为官,他就永无出头之日,于是回到福州老家,刻苦钻研诗书文章,除了熟读圣贤书,还积极研究对现实有用的书,成了有名的政治改革家。可以说,和珅的蛮横无理成就了一个历史名人。

郑光策后来还为平定台湾林爽文起义发挥了积极作用。乾隆五十一年,台湾林爽文起义,郑光策向福建的将军府呈上平叛林爽文的《十二议》。当时的大将福康安读了郑光策的意见之后,全部采用并获得最终的胜利。福建巡抚徐嗣曾在台湾善后,临走前,郑光策又呈上《台湾善后事宜书》的八议:议定章程、议散义勇、议增兵额、议兴屯田、议缓城工、议严盗课、议设官庄、议举吏职。福康安、徐嗣曾觉得他是个奇才,邀请郑光策一起到台湾。郑光策以母亲年老为由,推辞不去。

郑光策虽然由于和珅的打压而仕途不顺,但他的思想影响深远,后世对他的评价很高。

和珅不仅通过操纵考试进行内幕交易,以致耽误读书人的前途,他甚至能够随意调整考试的名次。

乾隆五十二年(1787)的春闱会试中,有一位姓沈的读书人考取了前十名。和珅担任主考,看到这位考生文采不凡,必是将来的栋梁之才,于是就想拉拢他。不料姓沈的考生性子耿直,厌恶和珅的为官之道,不屑与和珅结交。况且自己已经进入前十名,参加殿试应该没问题,和珅此时提出与自己结交,其意不言自明,心中更是不屑。

结果,和珅火冒三丈,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整治此人,否则以后谁还把自己放在眼里?和珅利用自己主考的身份,找了个借口让他名落孙山,不明不白地取消了他的殿试资格。从此以后,京城的人都明白,和珅操纵考场,文人举子不得不在考试前,结交和珅,贿以重金,以免和珅与自己为难。这样一来,京城内外的官员学子都成了和珅的奴才和附庸,没有一个敢顶撞他。

京城中的学子耳濡目染知道和珅的为人还好说,那些外地来京考试的学子可就不明不白的受了冤枉。和珅对那些不听话、不知好歹的读书人从来都是毫不留情,他可不管你你是打哪儿来的。

山西举人薛载熙就是被这样除名的。乾隆五十四年,薛载熙赶往京师参加礼部恩科会试。清朝的科考在殿试之前还须进行一次复试。复试结果,按成绩优劣分为一、二、三等,并分别授予官职。薛载熙自认才高八斗,并且不出所料地进入复试。一般情况下,只要不出大差错,进入复试就意味着已经中了进士,只是名次会有所出入。薛载熙见自己已经进入复试名单,自然高兴万分,消息传回山西,更是举家欢腾,即刻着手准备迎接这个进士。

孰料,天有不测风,复试前夕发生了变故,薛载熙的名字从复试名单中被除去,失去了复试资格。

薛载熙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着人在京城的亲戚中打听。亲戚对他说:“这次考试的主考官是和中堂,你被除名,肯定是得罪了他,其他人是不敢随便改动名单的。你好好想想哪里的做过和中堂,或者有什么对他不敬的地方?”

薛载熙要不是参加考试,连京城在哪里都不知道。这次来京城,他连客栈的门都很少出,更别提与别人发生冲突了。至于和中堂,他连听都没听说过,怎么可能会得罪他呢?

亲戚一听,不屑地一声冷笑,对他说:“怪不得呢!你既然来京考试,为什么不去拜访和中堂,表示自己的恭敬之意?你不去他府上,给他好处,这难道不是得罪他吗?你初来京城,可能不知道吧?这和中堂做事收钱是出了名的。只要他主持科举,无论你有多大学问和能耐,要想考中,必须先去送钱拜码头。否则别想考中;而那些考中的人都必须顺从他。拒不顺从的人,除非你名满天下,连皇上都知道,否则要么除名,要么落榜。京城的官场尽人皆知,但碍于他的权势,没人敢说就是了。”

薛载熙只顾闭门读圣贤书,哪有心思关注窗外事?本想来到京城,一心准备会试,考取功名,哪懂得还有这般诀窍。

不用说你也猜到了,这件事确实是和珅捣的鬼。和珅见其他人都来给他送钱,表示对他的尊敬,惟独这个薛载熙不给面子,于是有心不让他进入殿试。和珅拟定复试名单后,上奏乾隆帝批复。和珅对薛载熙的评语是:“单凭学问水平而论,薛载熙的试卷没有大的问题,只是诗文有粗鄙乱凑之嫌,奏请停科。”

当时恰巧是乾隆母亲皇太后八十岁大寿期间,乾隆心情极好,不想在这些细枝末叶上太过追究,好让天下读书人普惠皇恩,于是批复道:“若没有大的问题,可以加恩宽免。着和珅与诸位考官仔细商议。”

这下还是和珅说了算。和珅仍然不肯放过薛载熙,以众人商议后的名义上奏道:“薛载熙的复卷与中卷不符,难逃舞弊嫌疑,请记录在案,留待以后审查。”复试与中卷不符,这种情况很常见,和珅以此为借口,确实是有心置薛载熙于死地。乾隆无心继续纠缠下去,就同意了和珅的奏请。

薛载熙可算经历了一次过山车。本来他进入复试的消息已经传回山西老家,家人也已准备好高规格迎接,不想最后却是一人孤独返乡。薛载熙心里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但是学子的倔脾气却上来了,他不愿意向和珅低头,只好韬光养晦,闭门谢客,在家每日刻苦攻读,盼着和珅哪天会倒台。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拨云见日。他非常憎恨和珅,甚至每天读书后,薛载熙都要焚香跪拜苍天,诅咒和珅快些倒台,这样一直坚持了下去,未有间断。

同类推荐
  • 当代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传

    当代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传

    本书为军旅作家裘山山女士创作的记述隆莲法师一生的传记。作者在法师生前曾多次采访、创作,传记史料翔实、文笔优美,展现了一个血肉丰满的世纪知识女性和佛门高僧的风采。
  • 莫言:诺奖的荣幸

    莫言:诺奖的荣幸

    本书是国内唯一部零距离、长时间,及时而又深度解读莫言的权威读本。莫序,道出了他们同窗同道之间的深情厚谊;朱文,更见证了莫言从北京魏公村走向斯德哥尔摩红地毯的神奇道路。附录中朱寒汛的万字散文《小鼠侃象》更真实地记录了一个“80后”文学青年对莫言的别样观察,前后呼应,形成了父子两代研读莫言的独特景观。代后记,全面真实地回顾了近30年前,莫言与朱向前们追逐文学梦想的小环境和大背景。
  •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汇集了从明到清28位皇帝的小传,涵盖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朝廷政务、后宫生活及得位根由、身死原因,截取他们生平中最得意之事、最失意之事、最痛心之事,历数品评他们的千秋功过,层层揭开他们的身后留下的谜团,以史实为依据,兼涉轶闻、生活。因而,具有史料-陛、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明清帝王的贤愚仁暴、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都能给后世以镜鉴。今天我们品读历史,钩沉帝王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小而言之,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大而言之,个人的修养成长,家庭的维系安顿,处世的进退取予,行事的韬略谋断,也都可以从中受到启迪!
  • 遇见一些人,流泪(第3辑)

    遇见一些人,流泪(第3辑)

    世界上最触动人心的东西,其实是人的命运。可以说,这是一本人物小记,也可以说,它是一本心情手记。翻读它,就像触摸人物柔软的命运。不管是萨冈,还是王小波,还是苏曼殊,伊丽莎白·泰勒……他们的生命是多么伤感,孤独是多么深刻,情感是多么脆弱。他们的爱与恨,和他们的作品一样,让人爱怜,让人惊叹。
  • 王石传

    王石传

    1951年1月,王石出生在广西省(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一个军人家庭里,他的父亲是一名老红军,母亲是锡伯族。王石承袭了父亲军人血液中好胜的本性与母亲锡伯族能征善战的特征,天生骨子里就带着一种野性。
热门推荐
  • 古雪哲禅师语录

    古雪哲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英语民族史:新世界

    英语民族史:新世界

    大英帝国雄踞19世纪,其属地与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而新生的美国则称霸20世纪,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方位地影响着20世纪历史进程。自工业革命以来,两个英语国家相续雄霸世界达200余年,这绝不是偶然。温斯顿·丘吉尔以其如椽大笔,深刻而生动地为我们揭示了其中奥秘,这就是其历史名著《英语民族史》,再加上其回忆巨著《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几乎完整地描述了英语民族从蛮荒走到世界超强的历史轨迹。
  • 绝命卦师0a

    绝命卦师0a

    他是高高在上三凰仙,她是臭名昭著秦病安。他爱她爱到了骨子里,梦醒时分,她却说。“神魔两别。”
  • 微软的员工管理秘诀(蓝狮子速读系列-管理039)

    微软的员工管理秘诀(蓝狮子速读系列-管理039)

    最初的时候我们还很年轻,我是指当时我和史蒂文负责销售工作,同时又和保罗一起开发新产品。我们很乐观,觉得应该能够发展得更快,那时的一个个项目也总能让我们热血沸腾,而且有些产品从来没有申请过版权。现在回过头来看,如果我们当时没有那么轻狂,那些产品就可以做得更完美,很多错误也就能够避免了。
  • 本是牧师的我重生成了深渊猎人

    本是牧师的我重生成了深渊猎人

    这一切噩梦的开始,都出自于对未知的贪婪,当无尽的欲望唤醒了沉睡在遗忘之城的源罪时,深渊也就悄无声息的蛰伏在了你的身边,观察着你的一举一动。
  • 爱似星光浪漫时

    爱似星光浪漫时

    “BOSS,少奶奶把您的劳斯莱斯给砸了。”“我正想换辆新的。”杜奕非不屑地挑了下眉。“BOSS,少奶奶把隔壁老王给砍了。”“还有气就送医院,死了毁尸灭迹!”杜奕非甩张黑卡给管家。“BOSS,少奶奶华丽丽地跟帅哥在约会。”杜奕非脑门黑线眼迸冷光,火速赶到现场一脚踹飞某男,将任芊芊揽进怀里。“丫头,你是我的人!”自从天价买回任芊芊这个萌哒哒的小麻烦当媳妇后,高冷不近女色的‘帝豪’财团总裁杜奕非想要对她做的事只有一件:征服!征服!再征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女人

    女人

    现在,她在梅岭庄的花卉基地因为办得好,得到了媒体的关注,常有记者来她这儿采访,问她创业的动机,问她创业的艰难与否,还讲起她不计前嫌,让小月庄的人到她公司谋一份差事,等等。还问她花或花树的习性。晓惠对每一种花、每一棵花树的习性和偏好都是那样的熟悉,总是让那些来采访的记者都听得入迷,忘了先前要找她的目的,有人觉得她像百合一样美,又像兰花一样安静。
  • 徐仪华传奇

    徐仪华传奇

    徐达和谢静茹的女儿徐仪华,与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秀英的儿子明成祖朱棣之间的爱情故事。从明太祖朱元璋开疆拓土建立明朝开始,到徐仪华和明成祖朱棣成为帝后结束。中间有战争、阴谋、宫廷斗争、也有儿女情长。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