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5300000023

第23章 庄子的无待之境

一、天地有大道至德

庄子是一位大彻大悟者,他修炼道术的终极目的是彻底的无所追求,他希望于人类的应是忘却一切附于身外之物,诸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忘却一切窃据于身心之内的喜怒哀乐、贪嗔痴怨,舍弃一切仁义的桎梏、礼乐的束缚。既没有福,胡云乎祸;既不见祸,又何来福?庄子告诉人们“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识”、“小识伤德,小行伤道”(《庄子·缮性》)。大道至德,必然伴着真识伟行,这真识伟行不是治国平天下,不是包举宇内,并吞八荒,而是无所待的宁寂坐忘,而是“动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庄子·庚桑楚》)的状态。

无待,宇宙之大,日月之明,星辰之众,皆顺其自然;天体的运行、万物的化育亦皆随其大化。无待,一切都无所依恃,无所追逐,无所期求。天地的大美,无须言说;四时的代序,毋庸议论;万物生灭,何须置喙。古来圣贤的本分是认识天地的大美,万物的至理,无为而治,不应枉加意志于造化(《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

无待,一切都不属于你,包括你的身体形骸,你的生命、你的子孙。生死是件大事,然而在庄子看来,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生命勃然而起,又悄焉而亡,生不足恋,死不足悲。死,反倒是大解脱(《庄子·知北游》:“解其天弢,堕其天”)。这些都无须去哀叹、悲悯,不如塞耳不听,任其自然,不用辩说。

庄子所谓的大道至德,乃是达到一种无所不容的和谐,庄子之徒借用儒家之辞称为“仁”;达到无所不适的顺应,庄子之徒借用儒家之辞称为“义”。这儿的仁义,全然和儒家的仁义有着本质的不同,儒家凭仁义以别善恶,而视善恶齐一的庄子,则讲仁义只是和谐与顺应。庄子认为天下之所以大乱,便是对仁、义、忠、乐、礼的偏执,这是自黄帝、尧舜以降带给人间的灾难。

庄子心目中的伟岸巨大的宗师、有情有信的宗师、无为无形的宗师便是自然,便是道,那是无待的自在之物,是前文提到的“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的不可名状的宇宙本体或法则本根,对于它的体悟便是修炼庄子之学的内容。

二、修炼的境界:“撄宁”、“坐忘”

什么是庄子的修炼养身之道呢?曰清纯、曰宁寂、曰浑一、曰以恬养智、曰以智养恬、曰虚空、曰无为。庄子所谓的真人、至人,都能达到完全清纯而无渣滓的心境,静寂持守而无所作为的胸怀,精神与宇宙本体浑然为一,这时就能排除世俗尘嚣的干扰,以恬静调养心智,而此心智不是人类的机巧,因此这与宇宙同体的心智又反过来调养恬静的襟抱。“一心定而王天下”,指不为外物所动的心灵,反可以囊括天地万物。这样以虚静而推于天地、通于万物的境界,庄子称之为“天乐”,这是至博至大的、彻里彻外的解脱。庄子道术的修炼,实在是很难论及其方法与步骤的,在《庄子》书中,也只能“以卮言为曼衍”来描述、来形象。

在《庄子·大宗师》中通过南伯子葵向女偊问道,女偊创造了“撄宁”一词来说明修炼的极致。南伯子葵问女偊,你为何如此高寿而又容如孩提呢?女偊说:“我得道了。”女偊告诉他:道是不可以学的,然而你只须宁寂持守,三天之后便可以遗忘天下,七天之后可以遗忘万物,九天之后便可以遗忘自己。当你遗忘了自己(当然包括了生之欢乐、死之悲哀和一切欲求)时,那你就会看到初上的朝暾,清新光亮,你便进入了无所待的境界,既无所待,你就超越了时空、超越了生死,这就是“撄宁”之境。《庄子·庚桑楚》中曾提及这“撄”字:“不以人物利害相撄”,作扰缠、干扰讲,“撄宁”的意思是安抚烦乱和不安以达到彻底宁寂。

女偊又提出了几个假拟人,来说明得道的过程。他们其中有玄冥(虚寂幽远)、参寥(高远寂寥)和疑始(迷惘太初),这道的虚拟人物不正藏于无端之纪、游于无何有之乡吗?然而,无端之纪,无何有之乡,本是无形无为的同义词,你又如何到达呢?果真女偊的方法是惟一的吗?庄子书的恣纵不傥之词,你是不可以过执听信的,他忽而又说,其实真正的修炼甚至不必有这些过程,“夫水之于汋(涌出)也,无为而才自然矣;至人之于德也,不修而物不能离焉。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修焉。”

(《庄子·田子方》)显然,庄子决不是那种陷于我执而不可自拔的邪教的提倡人,他需要的是人人在宁寂清纯中与天地大道的邂逅合一。后世之修炼庄学者,也许就是陶潜之俦“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隐者,就像《庄子·则阳》篇中的市南宜僚一样:“其声销,其志无穷;其口虽言,其心未尝言。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是陆沈者也。”这“陆沈者”便是在世俗中隐遁的高士。一个能做到“撄宁”的人,富贵与贫贱都不能使之心动,一切都是自然所予,暂时寄寓于你,外物之来不必阻止,外物之去亦不可挡拦,所以富贵不致骄纵,贫贱不致沉沦,同样会感到快乐,而谈不上忧愁。(《庄子·缮性》:“寄之,其来不可圉,其去不可止。故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

庄子再进一步阐述“道”,便是无言之教了。或者说,悟道者根本无法阐述、不须阐述,不阐述的阐述,则是庄子布道的极致。“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真正为道的人必须削尽虚华伪饰,削尽之后再削尽,才能达致无为的境界,前文提到的“为道者日损”即是。

现在,我们可以很透彻地了解庄子之学的修炼,乃是心灵升华的过程,能彻底地悟到世间所有事物的齐一,无论富贵与贫贱,腐朽与神奇,乃至于生和死都无所区别,那你就真正游心于宇宙之初、万物之始,那就达到了心灵的真正宁寂,像初生的婴儿那样清纯而质朴。

庄子借重言以发挥他的玄冥之论,同时提出了“坐忘”的修炼之术。颜回对孔子说,我忘却仁义、礼乐了,孔子以为还不够,过几天颜回讲,我“坐忘”了。孔子问什么叫“坐忘”?颜回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道,此谓‘坐忘’”。那就是颜回真正超脱于人间世俗的一切,骨肉之躯已然毁坏,眼不复明,耳不复聪,形销骨立,摒除智慧,回归到宇宙万物的本初,这“坐忘”二字和禅宗的“顿悟”,可谓如出一辙。

我们现在大体可概言庄子之学修炼的全部内容:

由“坐忘”宇宙人世的一切,而达于“无待”之境,在清纯宁寂之中回归宇宙的本初,削尽虚华伪饰,以“撄宁”的怀抱,邂逅大宗师—自然,而且和它溶而为一,这时的“心如死灰”乃是一片和谐冲融的“天乐”,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一见诸文字即入我执的境界,有这样的境界,那就庶几不愧庄子所说的至人、化人、真人了。

归根结蒂,庄子重视的是生命本身(不是畏生怖死的重视),重视生命的自然随化,重视它能真正解脱倒悬之苦。它把生命比作“隋侯之珠”,而把一切的身外之物,譬如高官厚禄,视为微不足道的燕雀。不值得以生命这无价之宝去追逐一文不值的东西:“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夫生者,岂特隋侯之重哉!”(《庄子·让王》)

庄子是重视生命的,问题是如何重视。他重视的是回归自然的生命,不为外物所拘的生命,这样的生命,岂是隋侯之珠可以比量的吗?

同类推荐
  • 天下归仁:王蒙说《论语》

    天下归仁:王蒙说《论语》

    本书是著名作家、学者王蒙先生最新力作,对儒家经典《论语》进行了精彩绝伦、睿智深刻的“王解”与“评点”。“王解”是作者的解释转述,含有作者的读书心得。而评点的追求是《论语》的精华元素与启迪内涵的最大化,目的是将《论语》作为一部活的、有针对性、有现实感、贴近人生与社会的书阅读理解发挥,力求做到进行充满老王特点的与《论语》的深切互动。本书还将《论语》全文打破原有段落,重新编辑组合排列,力图按其义理内容重新划分结构,并分别予以综合评述。另有几篇谈《论语》的单篇文章,表达了作者读与解《论语》的主要思路。
  • 老子(中华国学经典)

    老子(中华国学经典)

    《老子》一书文约义丰,人誉为哲学诗,可谓博大精深。它涉及面很广,有时讲到政治经济,有时又讲到教育,还有时讲军事等,不过都体现着它的哲学思想。当然不仅包含哲学,还涉及美学、历史、文学、宇宙学、人体科学等,就总体上讲是“道家哲学思想”。本书采取“化整为零”分章简介,以便读者理解原著。
  •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以马克思历史观的基本观点为研究对象,以当代实践、科学和哲学本身的发展为基础,对“自然历史过程论”、历史决定论和意识反映论等已经成为“常识”的基本观点进行新的阐述;对实践是人的生存本体、社会生活的本质以及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等过去被忽视、“遗忘”的基本观点进行深入探讨;对社会的自然与自然的社会、“从后思索”、时间是人的发展的空间等一些马克思有所论述、但末充分展开,同时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观点,进行充分展开和详尽论证。
  •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内容包括史前的蒙昧时代、史前的野蛮时代、、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婚姻的三种形式。
  • 《论语》哲学

    《论语》哲学

    阐发《论语》的现代价值,让其活在当代,成为当代人的思想和精神资源,是《论语》研究者一个美好的愿望。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望?除了考察《论语》的外围问题,比如产生的时代背景,从时代需要去考察其现代价值以外,从《论语》自身的材料出发阐发其自身的哲学义理的工作,彰显《论语》自身的思想结构及思想的合理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本书揭示《论语》所代表的儒家哲学的原始内涵,说明孔子在《论语》中所揭示的意义世界的格局,把握孔子在《论语》中显示出来的哲学思考方式,有助于实现儒家哲学的发展和振兴。
热门推荐
  • 豪门崛起:重生校园商女

    豪门崛起:重生校园商女

    推荐新书【重生八零甜宝妻】她本是家族傀儡,被追捕的商业间谍、杀手,一朝背叛,她坠入深海。再睁开眼,她是普通的高三学生。再世为人,她霸气翻身,欺她者,揍回去。拥有强大外挂通灵玉瞳,人家神仙难断玉,古玩看眼力,她却一看一个准。创业,崛起,从此商业多了一个传奇。曾经笑她穷酸女,现在且看她身家百亿,超级豪门不解释。亲戚来抱大腿,不好意思,咱们早已没关系,怎么来的给她怎么滚回去。日子过得很滋润,就是身边有个醋坛子,动不动就把她酸得浑身难受。【男强女强,身心干净,一对一。】
  • 中国古代风俗小说选

    中国古代风俗小说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逝了时光失了你

    逝了时光失了你

    一夜风流,他说:“你想要什么补偿都可以,除了……爱情。”她看着他走的决绝,不带一丝情感。某天夜里,女孩儿给他打电话:“我想和你领红本。”半晌,电话那边的人不说话。她奶凶奶凶的又说:“喂,你有没有在听我说话。”那头的他红着脸道:“别急,我找户口本呢。”
  • 醒来后我成了隐婚影后

    醒来后我成了隐婚影后

    【新文《全网都在等她退圈》已出,毒舌千金x顶流影帝的甜苏爽爱情。】[1V1双洁,失忆当红大花旦x暗恋多年忠犬总裁]南嘉失忆了。那位付氏集团的总裁付霆萧告诉她,我们是有证的夫妻关系。南嘉表示,麻烦你哪凉快哪呆着去。还没冷静下来,经纪人又告诉她,你是圈内独一无二的超人气花旦!微博粉丝上千万的那种!南嘉心想可算是熬出头了,没想到经纪人又补充了一句,你也是独一无二的花瓶哦!十个粉丝九个黑粉的那种!好不容易洗白成功名利双收的南嘉,却又忽然被爆出是付氏集团已婚总裁的小三!南嘉:我是小三?(目光转向某人)事件主人付先生(惊慌失措):不是我,我没有,别乱说,我老婆自始至终都只有南嘉一个!不信我拿小本本给你们看!群众:散了散了,没瓜,又发狗粮,不怕牙疼!
  • 江湖路漫

    江湖路漫

    江湖路漫漫独自蹒跚仗剑孤行意觉寒谁扬我帆倚万仞群山唯见浩瀚
  • 团队情商

    团队情商

    本书从团队内部成员(个人)、成员与团队自身、团队与其他外部团队这三个基本层面的关系入手,有步骤、有方法地逐层深入地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以上团队问题,如何自动自发建立自身的高团队情商意识(内部成员),如何积极有效地引导团队走向正能量,打造和谐、高质、高效的团队。本书采用典型案例与具体实施方案相结合的方法,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只要实践之,就能提高团队情商,建立起一个和谐、高素质、高效能的团队。
  • 灵武魔神

    灵武魔神

    孤儿穿越到异世,打破桎梏,灵武双修,不断成长,捉灵宠,拥美人,上天入地,与神争锋。
  • 劝善经

    劝善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今天也在努力拆cp

    今天也在努力拆cp

    于悟作为世间仅存的一只老妖怪,秉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理念生活了几百年,忽然被莫名其妙的组织绑定,走在快穿第一线,任务是给男女主牵线搭桥。然而风格跑偏了,于是——校园男女主情路坎坷,她一路指导,谁知道最后还是be了。眼看着霸道总裁男主即将拖着女主来一场生命大和谐,她却做好事不留名,默默带走了不省人事的女主。就连偏执狂男主要不顾女主意愿强行将其囚禁时,她也奔走在前线,第一时间打电话报警。男主:该说不说,你有点碍事了。女主:别,我就觉得不错。
  • 诗人的心

    诗人的心

    本书共46篇诗歌评论,既包括1984年版《诗人的心》的30篇文章,又包括《开明少年》中刊载的其他16篇讲诗词的文章。作者从诗人感情的真实流露这一角度出发选取诗歌,既有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新诗,也有古代、国外的经典作品。对诗歌的鉴赏也细致入微,从字词含义、句式韵脚,到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歌蕴含的价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