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5100000185

第185章 秦汉文明的交通史背景(七)  

正是在汉武帝时代,汉王朝辉煌的文明所形成的影响,其范围已经绝不仅仅限于亚洲东部。《史记·留侯世家》记述,刘邦欲易太子,后知其“羽翼已成,难动矣”,令戚夫人为楚舞,自为楚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如果推想此中也隐含刘邦对自己所开创帝业之前景的预想,那么可以说,汉文化这种“一举千里”、“横绝四海”的腾飞,是在汉武帝时代实现的。

尽管汉武帝以表现出空前成就的交通建设为文化统一奠定了基础。从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的记述中仍然可以看到各地文化风情的差异:

(关中)其民犹有先王之遗风,好稼穑,殖五谷,地重,重为邪。及秦文、德、缪居雍,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献公徒栎邑,栎邑北却戎翟,东通三晋,亦多大贾。孝、昭治咸阳,因以汉都,长安诸陵,四方辐凑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

(巴蜀)四塞,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以所多易所鲜。

天水、陇西、北地、上郡与关中同俗,然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为天下饶。然地亦穷险,唯京师要其道。

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土地小狭,民人众,都国诸侯所聚会,故其俗纤俭习事。

杨、平阳陈西贾秦、翟,北贾种、代。种、代,石北也,地边胡,数被寇。人民矜懻忮,好气,任侠为奸,不事农商。……其民羯羠不均,自全晋之时固已患其僄悍,而武灵王益厉之,其谣俗犹有赵之风也。

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地余民,民俗懁急,仰机利而食。丈夫相聚游戏,悲歌忼慨,起则相随椎剽,休则掘冢作巧奸冶,多美物,为倡优。女子则鼓鸣瑟,跕屣,游媚贵富,入后宫,遍诸侯。

郑、卫俗与赵相类,然近梁、鲁,微重且矜节。濮上之邑徙野王,野王好气任侠,卫之风也。

上谷至辽东,地踔远,人民希,数被寇,大与赵、代俗相类,而民雕捍少虑。

(齐)其俗宽缓阔达,而足智,好议论,地重,难动摇,怯于众斗,勇于持刺,故多劫人者,大国之风也。

邹、鲁滨洙、泗,犹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于礼,故其民龊龊。……地小人众,俭啬,畏罪远邪。及其衰,好贾趋利,甚于周人。

(梁、宋)其俗犹有先王遗风,重厚多君子,好稼穑,虽无山川之饶,能恶衣食,致其蓄藏。

(西楚)其俗剽轻,易发怒,地薄,寡于积聚。

陈在楚夏之交,通鱼盐之货,其民多贾。

徐、僮、取虑,则清刻,矜己诺。

(东楚)其俗类徐、僮。朐、缯以北,俗则齐。

(南楚)其俗大类西楚……南楚好辞,巧说少信。江南卑湿,丈夫早夭。

九疑、苍梧以南至儋耳者,与江南大同俗,而杨越多焉。

颍川、南阳,夏人之居也。夏人政尚忠朴,犹有先王之遗风。颍川敦愿。

(南阳)俗杂好事,业多贾,其任侠。

司马迁以亲身实地考察的经验来分析天下“人民谣俗”《史记·太史公自序》自述生平经历:“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又“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又《五帝本纪》:“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封禅书》:“余从巡祭天地诸神名山川而封禅焉。”《河渠书》:“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遂至于会稽太湟,上姑苏,望五湖;东洛汭、大邳,迎河,行淮、泗、济、漯、洛渠;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北自龙门至于朔方。”“余从负薪塞宣房。”《蒙恬列传》:“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齐太公世家》:“吾适齐,自泰山属之琅邪,北被于海。”此外,又有“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孔子世家》),“适楚,观春申君故城”(《春申君列传》),“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屈原贾生列传》),以及“适故大梁之墟”(《魏世家》),“过大梁之墟”(《魏公子列传》),“登箕山”(《伯夷列传》),“尝过薛”(《孟尝君列传》),“适丰沛”(《樊郦滕灌列传》),“如淮阴”(《淮阴侯列传》),“至江南”(《龟策列传》)的记载。,其真实性是大体可信的。他不仅注重探索地域文化特征形成的历史渊源,而且注重地域文化特征形成的现实因素,其中也包括地理位置和交通形势的作用。从《史记·货殖列传》的论述可以看到,司马迁以为,所谓“四方辐凑”、“无所不通”,或者“地踔远”、“穷险”、“小狭”,都是地域文化形成的交通条件。而且其地“近”则“同俗”或“其俗大类”,也是符合我们对交通文化进行分析的一般原则的。

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下》中也有关于各地风俗隔离与演变的记录,谓“成帝时刘向略言其地分,丞相张禹使属颍川朱赣条其风俗,犹未宣究,故辑而论之,终其本末著于篇”。其中秦地“五方杂厝,风俗不纯”,“郡国辐凑,浮食者多”;武威以西四郡“其民或以关东下贫,或以报怨过当,或以悖逆亡道,家属徙焉,习俗颇殊”;周地“在于土中”,于是“巧伪趋利,贵财贱义,高富下贫,憙为商贾”,也都是交通条件影响文化特征的实例。此外,“土广杂俗”,地相“接比”者亦“民俗略同”,也体现交通文化的基本规律。班固指出:

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孔于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言圣王在上,统理人伦,必移其本,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虖中和,然后王教成也。

强调圣王大一统的,亦在于混同天下风俗之异。班固还特别说到汉以来风俗史的特殊背景:

汉承百王之末,国土变改,民人迁徙。

秦汉包括交通条件演变在内的历史变迁,确实使社会文化面貌发生了重要变化。通过秦汉时期的历史记载,可以看到各地文化差异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较前代明显淡化的历史过程。

扬雄的《方言》即《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一书,汇集各地同义词语,分别往明通行范围。其基本资料或来自古籍,或为直接调查所得。通过《方言》,可以了解汉代语言的地域分布状况。

同类推荐
  • 大唐腾飞之路

    大唐腾飞之路

    唐朝,一个空前强大的王朝,灿烂绚丽的文化,万国来朝的盛况,儿女情长,英雄辈出,梦回大唐,长安的夜空是否依旧让我们着迷?且看一个来自现今社会的平凡青年,回到这个有欢笑有泪水的伟大时代,在这大唐的盛世里写下最华丽的篇章?如何以一己之力,推动整个唐朝的发展!
  • 隋唐第一强人

    隋唐第一强人

    仁寿二年,文帝将没。在这乱世将至之际,穿越成北平王罗艺二子罗扬。既至此世,便不能让罗家重蹈覆辙,罗艺不死,罗成不亡,燕云铁骑可战四方。这是在隋唐种田,成就第一强人的故事。
  • 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世界史

    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世界史

    《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世界史》内容主要包括:古河文明之旅、人类文明的曙光、神秘的国度、古希腊和古罗马、黎明前的黑夜、中世纪早期、苏醒的大象、欧洲的复兴、主角的亮相、列强登上历史舞台、革命的狂飙、时代的悲与喜、豺狼的表演、两次世界大战、按“规矩”办事、逐渐形成的世界格局。
  • 战国刺客

    战国刺客

    一个杀手穿越到战国,成为荆轲,可知的结局,他却不想改变,接受宿命。因为有了兄弟,有了爱的人,他想逃离。却逃不开的羁绊,他再一次拾起信心。刺秦,一如既往进行,周全之后,一定成功。
  • 三国大航海

    三国大航海

    李宗吾云,刘备厚,曹操黑,孙权又厚又黑。面对这个又厚又黑的叔叔,作为孙策的独子,孙绍表示压力很大。他隐忍,他藏拙,可是无数的牵挂让他无法独善其身,超出时代的眼界让他无法遮掩自己的光芒,没有实力就没有尊严,面对厚黑叔的步步紧逼,孙绍拍案而起,誓与厚黑叔战斗到底。东风吹,战鼓擂,要比厚黑谁怕谁?水密舱,螺旋浆,本来就领先世界的大汉水师如虎添翼,纵横四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原来你一直都在

    原来你一直都在

    追忆似水年华,回首,原来你一直都在。女主为了查出父亲去世的真相,与男主联手破案,两人相遇、相知、最终相爱。在即将识破凶手的那场决斗中,中了凶手的陷阱,女主意外失忆,男主抑郁三年,三年后,两人再次相遇,重新联手,一起抓获凶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侠当

    侠当

    一间当铺,两块招牌,三岔路口,四方来客。五岳剑派,六大掌门,七个伙计,八段往事。九九归一,十分悠然……
  • 当代散文鉴赏

    当代散文鉴赏

    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当代名家散文佳作,有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有对亲人的无限深情,还有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
  • 闻香染骨

    闻香染骨

    一座香气萦绕的深宅大院,一份绵延数代的传家秘方,富丽堂皇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泣血往事......
  • 走出焦虑风暴

    走出焦虑风暴

    目前,我们身处科学技术与网络资讯如此发达的昌明时代,但每年有不计其数者因持续的无明沮丧与极端焦虑感,最终踏上了自我毁灭的路径。韩非著的《走出焦虑风暴》即帮助患者踏上科学的自我调心之路,以更多的智慧来重新框视部分各种漂浮性焦虑障碍背后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与蜕变哲学。本书各章节环环相扣,中心思想与策略皆围绕着“慢性焦虑障碍”而展开。将国学中的一些辩证思想,无为思想,性理之法,禅悟,五行能量与一些现代心理学方便法相融合。让读者感受到正能量。
  •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本书主要围绕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论述,从国家政策、价值观、贫富差距、教育问题、文化现象、热门话题等方面揭示当下中国之现状。本书语言犀利而不激进,思想深刻而不哗众取宠,有高度的现实意义,是一本能真正反映当下中国社会真实现状的良心之作。
  • 黎明挂在树梢

    黎明挂在树梢

    我叫王响亮,我喜欢叫这个名字。村里人却不叫我王响亮,而叫我王哑巴。是的,我生来就不会说话。我父母亲曾带我四处求医,结果一无所获。这使他们感到悲伤而恼怒,总是提高音量叫喊着我王哑巴。村里人也跟着叫,连三岁小孩都那样叫。后来,我们南山村只剩下一个人叫我王响亮。那个人是王三公。他是个老光棍,八十九岁,嘴里已经找不到半颗残牙。然而那张风烛残年的嘴却时不时地叫唤着我的名字,使我始终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也能响响亮亮地说话,因此我打心底喜欢这个老光棍。所以,我路过王三公的屋旁,总把手中握着的鞭子、石块或者别的什么东西击打路边的树木,弄出叭叭的响声。
  •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是弗洛伊德的代表作,被认为是标准的精神分析学的入门教材。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也是研究心理功能的技术,后来形成一种心理学的理论,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个重要学派,对心理学、医学、人类学乃至历史学、文学艺术和哲学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书是弗洛伊德在1915—1917年的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理论的三部分讲稿,因而全书也分为过失心理学、梦和精神病症通论三篇。在前两部分,他假定听者对精神分析学的知识毫无所知,所以从入门讲起。第三部分讨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也就是神经病的精神分析和治疗。
  • 魔法地下城战记

    魔法地下城战记

    李茵莱在原本的世界中原是一个天才,很小年纪就已经成为了一个神童。然而,流年不利,到达五级魔法师后,再无寸进。被人称为“天才的废物魔法师”他也很苦恼。一次在魔法传送实验失败后,来到了一个被天网机器人所统治的世界。从此就开始了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