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8400000033

第33章 真者,精诚之至

典出:

《庄子·渔父》: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经典今读:

“真者,精诚之至”的意思是,“真”,是诚挚的最高境界。如果不真心诚意,是不能打动人的。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用真心诚意打动了降将尉迟恭。隋末,尉迟恭参加了刘武周起义军。尉迟恭自幼以勇武闻名乡里,参军后,他骁勇善战,战功卓著,很快就远近闻名。隋灭而唐生,尉迟恭归附了唐。唐太宗没把这个投诚过来的战将当外人,任命他为右一统将军,统帅刘武周旧部八千余人,继续奋战在沙场。

尉迟恭是个实心眼,归唐后,就一心一意、忠心耿耿地为新主子卖命。当时新唐根基还不牢靠,尉迟恭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不少功劳。和尉迟恭一起归附唐朝的还有一位大将叫寻相,也曾是刘武周的部下,这哥们心思活泛,不像尉迟恭那么死心眼。他感觉自己在李世民手下不像从前在刘武周手下受重视,便心怀不满,起兵哗变。消息传到朝中,不少大臣开始怀疑尉迟恭的忠诚度,因为尉迟恭毕竟和寻相一样都是刘武周的旧部,现在寻相叛变了,尉迟恭十有八九也要叛变。还有人本来就对李世民重用尉迟恭眼红,现在逮住机会,就在李世民跟前使劲诋毁尉迟恭,建议把他杀了,以绝后患。

李世民一听,连连摆手,说:“使不得使不得!尉迟恭绝不会背叛我。他到我这边来后一直手握重兵,他若想反,早就反了,但人家一直老老实实地给我干活儿。寻相造反,那是寻相自己的事儿,跟尉迟恭有什么关系?你们要我杀了他,我能做这种不仁不义的事吗?”大臣们不吭声了,但还是觉得尉迟恭不可信,得防着点。

朝堂上的议论、大臣们的态度都传进了尉迟恭的耳里,他感到很不爽快,大家都不拿他当朋友,他还干个什么劲?情绪一下子变得很低落。这没能逃脱李世民的眼睛,为表示对尉迟恭的信任,李世民单独召见他,赏赐了千两黄金,推心置腹地对他说:“大丈夫处世以意气相投,我怎么会听信谗言,加害于你呢?你放心干!”尉迟恭坚决不要赏赐,李世民又说:“如果你对我也不放心,决意要走,这些东西就算我送给你的,也不枉我们朋友一场。”尉迟恭见李世民如此诚恳,心中的委屈一下子烟消云散,再表忠心道:“皇上放心,我绝对听你的,就是肝脑涂地也不会说个不字!”

不久之后,李世民率五百骑兵巡视战场,敌骑突然从天而降,将他们团团围住,敌将单雄信飞马挺槊直刺李世民。眼看李世民就要命丧当场,突然从旁边传来一声大吼,只见一将闪出,一枪把单雄信挑落了马,一看,那人正是尉迟恭。一番冲杀,尉迟恭保护着李世民冲出重围。事后,李世民重赏了尉迟恭,对他说:“当初,寻相哗变后,不少人预测你迟早也必反唐,我从来没信过。现在我更不会相信了!”

慧眼看经典:

对人真诚,应该发自于内心,体现于行动,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靠花言巧语、金钱收买和封官许诺,是换不到真心的。

同类推荐
  • 阿黑西尼摩:彝族创世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阿黑西尼摩:彝族创世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彝族创世史《阿黑西尼摩》是现存彝文典籍中一部罕见的巨著,它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创世神阿黑西尼摩的形象,展现了彝族先民对远古时代的思考与阐释。此版本译自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乡水卜龙村公所小新寨施文科毕摩和其徒弟李亮文共同收藏的抄本,包括序歌、西尼摩生万物、人类的起源、分天分地、叽依定历法、旱灾、洪水泛滥、天地的生日、长寿和死亡、婚嫁的起源和演变、祭奠的兴起等篇章。
  • 信赖·互惠·共生: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信赖·互惠·共生: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本书以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状况为中心,分别从“19世纪中期以前的东亚地区交流”、“近代西洋殖民主义的冲击和东亚各国的关系变化”、“冷战与冷战后的东亚地区交流”三个专题,汇聚了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等专业的中日学者跨学科的讨论成果。
  • 金钱的革命

    金钱的革命

    具体对尊重金钱就是尊重你自己、掌握现代理财方法、花钱的学问等十四章内容进行了阐述。
  • 解读《宦经》

    解读《宦经》

    古代官场复杂多变,龙蛇混杂,在此立足已是不易,高居人上尤为艰难。有鉴于此,人们对做的学问十分重视,在此精研的人也不在少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做官的认识总是失于片面,其观点也是支离破碎,缺乏全面,系统、精准的本质论述。为了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原文,注译者作了解析原文要旨和阐释其指导意义的释译,又根据历朝历代的史实,撰写了相关的事典,对原文精髓加以论证和具体说明。释评视野广阔,事典故事生动,它们和原文互为补充,构成了本书哲理性与可读性皆强的显著特色。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政府七次发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民国年间,此地的归属权在川藏双方相互争夺、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中摇摆不定;直至1950年,解放军未经战斗将此地解放……两百多年来,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搅得风生水起这就是瞻对!瞻对地处康巴,康巴人以强悍闻名,而瞻对在康巴人中更以强悍著称。当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本书以瞻对200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钩沉出来,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
热门推荐
  • 撄宁静禅师语录

    撄宁静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忧人江湖

    忧人江湖

    点眉间红痣,上清香三柱,喝花雕浊酒,忘忧人之愁,记黄粱美梦。伴红颜知己,弹汉宫秋月,唱青楼古曲,写龙腾草字。穿白袍,品雪芽,赏红梅。江湖之人,就应如此——
  • 同治皇帝狎妓

    同治皇帝狎妓

    因父皇咸丰暴死热河而六岁登基当上同治皇帝的慈禧太后的独子载淳,并非像某些史料评价庸碌无为,且又放纵无羁之人。有关清史评价,同治皇帝“天资英敏”、“善学好问”。本来可以造就他成一代开明君主之基业,可是由于西太后的权力欲的膨胀,加之缺乏家庭温暖,放纵管束,致使他经常微服出宫,寻找快活,排遣烦恼。而有关他年少而风流无度的写实文章,也曾经常出现于报章,并传言他逛妓院染上梅毒,西太后自作主张,坚持当天花治疗误诊而早亡。这些无稽之谈也使许多史学家困惑,成为历史悬案。
  • 作家的灵感宝库

    作家的灵感宝库

    灵感的汲取与释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牵扯到很多因素。但无论对哪一类型的写作者来说,“借鉴”与“外界刺激”都绝对是激发灵感的有效方式。而这本《作家的灵感宝库》就是一个无与伦比的“灵感交换中心”,帮助写作者探索故事素材和写作创意。本书是弗雷德·怀特结合三十多年教学经验编纂的一部“灵感辞典”。冒险、征服、悬疑、爱情、成长、逃离、寻找……无论读者想写什么题材,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灵感。2000个故事情境按照题材、类别详细分类,方便写作者随时查阅自己感兴趣的故事线索。同时,作者向读者提供了有效的写作建议,示范了以这些灵感素材为基础,个性化地创作出独特情节的方法。利用《作家的灵感宝库》这个无以伦比的工具,任何人都可以丰富自己的创造力,激发创作灵感,突破灵感枯竭这一写作障碍。
  • 我能穿越去修真

    我能穿越去修真

    一颗神秘的石球让他可以魂穿两界修真世界是他修炼的殿堂,华夏典籍是他开门的钥匙在异界炼个气、修个真、寻个宝、探个秘,我去?我的修为是可以带回来的?在都市扮个猪、装个逼、打个脸、撩个妹,无敌的感觉,真的好爽啊!
  • 佛果击节录

    佛果击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画青

    画青

    天地为何唯紫青二气最贵?三千大道为何从无以情证道?地府藏着什么秘密,天帝又是何种道果?仙神皆灭情欲,天道无情,众生刍狗,万般由果,何为超脱?何故祂言:没有人会死,人人都会死!穿越少年如何挣脱命运囚牢?道是无情却有青!且看云青:以青之名,权柄一切,凡心之始,必以情终。天上地下,唯情不死。于无情中觅有情,于有情中知众生。
  • 快穿之学海无涯

    快穿之学海无涯

    夏瑾汐,一个正儿八紧的学渣,喜欢美食,喜欢旅游,明明很聪明但就是不爱学习,父母老师操碎了心。而她表示,学那些东西有什么用,是看到景色要赋诗一首,还是买菜的时候跟老板讨论二元方程?自己也不打算去国外,那些东西以后又用不上干嘛一天到晚盯着他学?是美食不好吃,美景不好看还是手机不好玩?秉承着这一观念的夏瑾汐终于有一天失了足,被系统选去攻略拟人科目…………夏瑾汐:我不想学习系统:不,你想夏瑾汐:我想休息一下系统:再做一个任务就休息我怀疑你就是老师但是我没有证据。
  • 80后的女人

    80后的女人

    生活中的陈思娴,放下自己的个性和追求,封闭了自己的智慧和成长,把自己永远固定在了贤惠、保姆的角色里,结果却丢失了自己。事业有成的丈夫,魏杰,突然背叛了感情和家庭,忘记了初衷……所有的一切全变了。一个转身,夏天就成了故事;一次回眸,秋天便成了风景。
  • 冥组录

    冥组录

    遇见你,既是已入情字,何苦虚伪挣扎。末了,已不是初见那般少年模样。暗夜的阴谋,嗜血的诱惑,在罪与罚的边界成就枯萎浮华。银色的誓约,赤色的瞳眸,在贪与欲中迎来不过幻灭。何所为家?何以为依?生死何欢?罔顾人伦!帘开明夜,满目疮痍。伴君幽独,终不敌,命运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