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8400000034

第34章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典出:

《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经典今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孔子极力提倡的,意思是思维活跃喜欢学习,能放下架子向比自己资历浅、水平低的人请教。孔子说,人若能做到这两点,就是个真正的学者。

在孔子的影响下,中国历史上勤学好问的人极多,有很多口口相传的故事,“张曜拜妻为师”就是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张曜是清朝咸丰年间的河南布政使,基本相当于现在的省长,官不可谓小。但在文化人林立的清代官场,张曜显得有些孤独:他小时候没怎么念书,肚子里墨水不多,之所以能高升到省部级官员,靠的是一身过硬的武功,他是从武将序列中走出来,最后又转到文官系统的。

朝中士大夫们看着张曜别扭,经常拿他开涮。开涮如果没有恶意,张曜也不计较。但有人却利用这一点做文章,御史刘敏楠在皇帝面前说张曜“目不识丁”,连公文都读不懂,文山会海,他怎么处理?绝对不能委以重任。皇上想了想,觉得也是,加上其他原因,就把张曜降了职,由布政使改任总兵,级别虽然没变,但权力小了一大圈。张曜知道皇帝不放心自己的能力,觉得很受打击,回了家,想:看来要混下去,没知识确实不行。可是自己年龄不小了,怎么学呢?总不至于到私塾跟六岁小孩一起听课吧?请个老师到家里来,也不好。让骂自己目不识丁的读书人来教自己读书,多没面子啊。

那怎么办呢?张曜是有办法的。堂堂一个总兵,曾经的布政使,怎么会没有办法呢?他的办法就是让老婆教。老婆出身书香门第,有文化,给自己当老师绰绰有余。但在当时,男女尊卑有序,丈夫给妻子当学生,不仅闻所未闻,而且似乎不合礼法。但张曜就是张曜,不是孔门信徒,他才不管这一套呢。他的想法很简单,也很实用:只要比自己有文化,就可以当自己的老师。他把这想法给妻子一说,妻子先是吃了一惊,然后不知怎么想的,竟提出行拜师礼的要求,还找借口说:“当学生就得有当学生的样子,不行拜师礼,我不收你这弟子。”张曜心想,妻子挺贤惠的,平时都是她听他的,现在暂且听她一回。

于是张曜穿起朝服,让妻子坐在孔子牌位前,自己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向妻子行拜师礼。妻子毕竟是妻子,为了丈夫今后不受同事们的气,教得非常认真;当然张曜学习态度自始至终也是端正的,在妻子面前更是毕恭毕敬。为了表明自己摘掉“文盲”帽子的决心,张曜还故意请人刻了一方“目不识丁”的印章挂在胸前,就像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那样,时时警示自己努力学习。几年下来,张曜已经满腹诗书了。

后来张曜到山东做巡抚,这时朝廷那帮人又议论开了,说的还是老一套:张曜“目不识丁”,怎么能当巡抚呢?张曜听了,可不像上次那么忐忑,立马拧着脖子,说这帮人信口雌黄,侮辱人格,要求皇上当场面试。皇上觉得挺有意思,就当场测试。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张曜和朝中那帮进士出身的人相比,差距不过毫厘之间。众人备感震惊,皇帝龙颜大悦,张曜扬眉吐气。张曜高高兴兴去山东了。张曜去世后,光绪帝赐他“勤果公”的封号,号召大臣们向他学习。

慧眼看经典:学习的过程中,老是端着个架子,认为这个不行、那个不行,持这种态度,学业是不会有大长进的。

同类推荐
  •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天文历法

    古老的中国天文学从萌茅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从天象的观测到宇宙起源的探讨,还是从星象的占卜到历法的推算,都凝结了中国古代人民辛勤的汗水。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今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有世界上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早的日月食记录、早的彗星记录等等。在历法方面,自秦汉以来,中国出现了一百余种古历,实属世界罕见。《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天文历法》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天文历法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古人眼中的天地、奇异神秘的天象、星象和占星、古代历法、杰出的古代天文学家等。
  • 中国食俗

    中国食俗

    食俗就是饮食的风俗,又称食风、食规,是指有关食物在筛选、组配、加工、销售与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中国的食俗出现很早,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过年过节有食俗、访亲拜友有食俗,纪念历史人物也有食俗,而且,中国地域广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们信奉各种宗教,自然就形成了宗教信仰食俗。《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食俗》介绍了除夕饺子、元宵节元宵、立春春饼、端午粽子、中秋月饼、腊八粥、少数民族食俗、地方风情食俗、宗教信仰食俗等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 西欧文明(上)

    西欧文明(上)

    西欧文明是整个西方文明(包括西欧、北美、澳、新等地域文明)的源头。不了解西欧文明,就无从理解和把握全部西方文明的历史和实质。本书以丰富的资料和深刻的阐发与分析,给读者生动展现了西欧的古典文明、中世纪文明、文艺复兴文明、近代文明和现代文明。
  • 关公为什么这样红:关公文化精神新解

    关公为什么这样红:关公文化精神新解

    《关公为什么这样红——修崃荣谈关公文化精神》依托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胡小伟的研究成果,重点解读了关公“惟正是忠为正而义”的正义观,辨正了“大意失荆州”传统说法,阐释了弘扬关公文化的当代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作者认为,关羽死后逐步被神化,最终成为“武圣”,这是人民的最终选择,也是关羽践行孟子所说的“大丈夫”精神的必然结果。关公信仰作为全世界华人的共同信仰,具有“圆融儒释道,覆盖多民族,连通港澳台,护佑全华人”的力量,应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予以大力弘扬。
  • 傅斯年讲国学

    傅斯年讲国学

    本书收纳了傅斯年在诗经、《史记》以及对于诸子百家的研究论述,重新解读诗经,更深层次地理解《史记》的价值,以及了解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争鸣现象的历史根源。本书以简体横排的方式,方便读者阅读,对于晦涩难懂的部分给予读者注释。
热门推荐
  • 关于青春里的你

    关于青春里的你

    始于青春里的某个人,终于一场半清醒的梦;始于初见,以为止于终老,不曾想终于再见;余生请善待每个人,日后关于你绝口不提如果…这是最后一页能否让我把故事重写故事已经说完,懒得圆满…
  • 做人的手段和心计做事的手段和心计大全集

    做人的手段和心计做事的手段和心计大全集

    我们常听到有人感慨说:“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的确,如何做人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所必须面对的难题。同样为人,一样的头脑,在人际关系中,为什么有的人如鱼得水,而有的人却备受冷落?有的人游刃有余,而有的人却举步维艰?有的人一次又一次地戴上了成功的花环,而有的人却一次又一次跌进了失败的深渊?……其实这仅仅只是因为他们是否懂得做人的手段和心计。
  • 明伦汇编人事典喜怒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喜怒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切的不期而遇

    一切的不期而遇

    或许,在夏末的世界里,易天洋的出现就像一个青涩的秘密,情愫初开,在她的心里绽开了一朵花,从校服到婚纱,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等一江春水,等一季花开,期待我们不期而遇
  • 文学鉴赏

    文学鉴赏

    本书在内容上注重鉴赏方法的介绍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选取了名家名篇作为经典鉴赏实例。选文贴近高职学生的特点,在注重介绍中国传统文学,展现中国优秀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相结合,对外国文学也有涉及。在形式上采用了“理论知识”“作品示例”“讨论探究”和“拓展阅读”,部分作品增加了“辑评”。“理论”部分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掌握;“示例”部分经典而生动;“探究”部分激发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辑评”“拓展”部分让学生课堂得法,举一反三,相关篇目、不同观点举证链接,课堂内外融会贯通。
  • 知山否

    知山否

    君知山否。前世亡人今世妖,桃源自有桃源殃。若是与一情字牵连,那便是九世都无法避及。君知山否,那一草一木,都是前世的因果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应酬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应酬术

    应酬是人们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人们之间友好的往来、互相帮助,丰富多彩和文明健康的应酬活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人们在闲暇时间里,除学习工作、做家务外,还要互相应酬,要有自己的亲朋好友,要参加自己热爱的活动,还要和许多人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末日之后丧尸时代

    末日之后丧尸时代

    造物主亦不能主宰人类的思想!我们将自由前行!
  • 唐昭宗之武将召唤系统

    唐昭宗之武将召唤系统

    李杰带着武将召唤系统,穿越成悲情皇帝唐昭宗,开启了复兴大唐的艰难任务。大臣不给力,宦官拖后腿,藩镇耍流氓,他却干得很认真。不认真不行啊,系统说了,要是二十年内不能一统天下,它就启动自爆功能,要和他同归于尽。“陛下,听说当今天下最大的混球是朱温,飞虽不才,愿擒此贼以安社稷。”“岳将军以誉满华夏之威名捶击荼毒关东之跳梁,大材小用矣!戚继光?”“末将在!”“灭了他们!”“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