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04600000001

第1章

来源:《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7年第08期

栏目:文学中国

儿子站在屋中央,母亲掖着秋衣向灶房冲去。儿子放下行包,大声阻拦,我吃过饭了,刚才在车站等车,吃了碗肉丝面。母亲没理会他,在灶房忙活起来。大门没关,一阵风穿过,头顶那盏20瓦的灯泡摇曳起来,儿子看到自己的影子把一面墙几乎全遮住了。墙根里传出蟋蟀的叫声,近在耳畔,把乡村的夜晚衬托得更为幽静。身上陡然游过一丝不适,儿子飞快地转过身去,掩上大门,将夜色踢出门外。

父亲从来都是拖拖拉拉的,这会儿他才从睡房里走出来,打着哈欠,佝偻着大半个身子。你瘦了!走近儿子后他把眼睛瞪得老大。儿子想,他并没有比上次回来瘦,为什么每次回来父亲都要大呼小叫地说他瘦了呢?事实上16年前第一次离家时,他就瘦得只剩一副骨头架子,后来不可能再瘦了。或许在父亲想来,他应该在时间的细流中慢慢变成一个胖子,像村里那些在外面发达了的人一样,肚子鼓鼓,颈项缩到肩窝上,他是把儿子眼前的形象跟他日久天长的想象比较。我没有瘦,还胖了呢。以前我才100斤多一点点,上个月我刚称过,现在我有127斤。儿子争辩着,迅速觉醒争辩是徒劳的,笑着住了嘴。父亲盯着他看,眼珠子顶着他的眼珠子,弄得他很不自在。你瘦了。父亲不容置疑地说,你瘦了,应该多吃点!

他们两个往灶房里走,父亲拖出条长凳,俩人远远隔着坐在长凳的两头,看母亲做饭。母亲将锅盖揭到一旁,往热滚滚的锅里打了4个鸡蛋。鸡蛋像4只荷包,在水里晃来晃去,恍然间,儿子回到了很小很小的时候自己可怜巴巴央求母亲给他做鸡蛋吃的光景,这令他觉得时光的流逝真是不可思议。母亲别着头,躲开袅袅从热锅里升起的白色蒸汽,把蛋舀进碗里,端到他面前。他这才发现自己一点食欲都没有,便任由碗放在面前,对母亲说,我等会儿吃吧。母亲说,我会做的也就那几样东西,你在外边什么样的东西都吃到了,家里肯定没法跟外面比,但这个是你小时候喜欢吃的。他眼眶一热,赶紧低下头去。

慢慢聊起了旧事。许多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在这个夜晚像新出田的稻米一样,被他们嚼得津津有味。在困意阵阵席卷而来的最后,他们谈到了他未曾解决的婚事。像从前他每次回来时一再发生过的一样,他们忧心忡忡地对他提了些忠告,接着三人不约而同地向窗户外面望了望。夜很深了,又黑又静,静得连门外自留地里菜籽发芽的声音都几乎要被他们听见。除了睡觉,没有更必要的事可做。

第二天儿子迟迟未从床上起来,这样一个轻松的日子,对他这种在城市里战战兢兢混生活的人而言,得之不易,他没理由不在床上赖着。等他磨磨蹭蹭起床走出房门,就看到母亲正蹲在大门口洗他昨天换下来的衣服。门槛下边放了半篮子菜,显然母亲刚从镇上回来。他坐到门槛上,提过篮子,看里面的菜。一块五花肉、两大棵花菜、十几只青椒、五六根茭茇、一袋蚬子。他把篮子推到一边,看到母亲身边放着半脸盆活蹦乱跳的小鲫鱼。母亲在衣服与搓板的摩擦声中,气喘吁吁地告诉他,鲫鱼是她专门去二总的鱼档买到的,通常情况下,如果去晚了,抢不到这么新鲜的鲫鱼。他想到母亲在天没亮的时候就出门了,心里有些愧意,提了吊桶去井里打水。母亲已洗完衣服,端着鱼盆跟过来,匆匆将鱼倒进桶里,对他说,水那么冷,鱼又小,你洗不习惯的,弄不好还把手戳破了。我先把鱼洗掉吧,余下的菜呢就由你来弄。洗完鱼我要和你父去田里割稻,中午的饭你来做行吧?她笑道,好哇!我和你父今天能吃顿现成饭了。

听完母亲的话,他意识到忽略了另一件事:眼下正是秋收时节,既已回来,他就该帮父母一起对付这场秋忙。他是干营销的,脑瓜子不过稍微转了一下,就想出一个好主意。他上前,拦住母亲,说,等会儿我骑车去镇上,找些小工来一起割吧。多找几个小工,一天割完省事,就用不着你们自己去干了。

他是那么考虑的,父母年过花甲,以前农忙时他不在家就算了,现在正巧回来,就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干那么重的活。他也有自己的私心:如果他们去了,他不跟着一起去,是不太说得过去的,但田里的活,他确实干得不好,去了,也帮不了大忙。两全其美的办法是请小工。农忙时节,镇上马路边站了很多男女小工,都是些自家活干完了还余有体力的壮劳力。他家两亩稻田,找七八个小工,一天工夫就能把稻割完,付他们一人20块钱,加上做饭给他们吃,花费不会超过200块。叫父母自己割,少说也得起早摸黑干四五天。他虽算不上大款,但200块钱也就是他一个工作日的薪水,对他来说还真算不了什么。花200块钱买个舒服,简直是万全之策。

他这套科学方案不能被母亲理解。她想也没想就阻止了他。找小工干什么呀?白花那个钱。

他笑说,钱我出嘛。何况就那么一点点钱。母亲说,你还不如把那个钱给我买几次鲫鱼。

他脱口而出。妈!这是两回事。

心里有些急,想跟母亲讲一个基本社会分工常识,但又想到这对母亲来说太复杂,不见得能跟她说通,一抬头,看到母亲已进屋去准备干活的家什,便只好跟过去,说,那我跟你们一起去干吧。

同类推荐
  • 中统特务实录

    中统特务实录

    “中统”,是国民党的主要特务机构之一。本书系统讲述中统组织的历史沿革、遍布全国的情报网,介绍其核心人物,描述它对民主运动的残酷镇压,对中共组织的破坏、渗透活动。揭露其反共、反人民的罪恶本质。采用全新的历史叙述风格。
  • 反对阐释(2018年版)

    反对阐释(2018年版)

    《反对阐释》是苏珊·桑塔格最著名的文集之一,是奠定其美国“现有的目光最敏锐的论文家”地位的成名作,评论的锋芒遍及欧美先锋文学、戏剧、电影,集中体现了“新知识分子”“反对阐释”与以“新感受力”重估整个文学、艺术的革命性姿态和实绩。
  • 浴火新生:20世纪40年代作家迁徙与文学研究

    浴火新生:20世纪40年代作家迁徙与文学研究

    20世纪41年代中国作家因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在中华大地上四处迁徙流亡,作家迁徙是四十年代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四十年代作家迁徙不仅呈现出鲜明的特点,而且还对四十年代文学产生深远影响。作家迁徙作为四十年代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却很少被人关注。本文对四十年代作家迁徙现象及其与文学互动关系做一个初步的论述,以引起研究者的注意。
  • 外国文论研究的学术历程

    外国文论研究的学术历程

    《外国文论研究的学术历程》是《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总12卷之第3卷。全书总分为五章,其中解放前的文论研究为一章,解放后的文论研究分为四章。按照系列套书的统筹规划,该卷秉承套书的总体要求,注重原生态,竭力走进国外文论引介与研究的历史,以欧美文论、日本文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俄苏文论为经线,以学人、学说、学刊为纬线,细数百年来中国学人在引介和研究外国思想家的学说的道路上所做的努力,同时也见证了外国文论在中国的旅行印记。本书在梳理中反思当代中国的外国文论引介路径与接受格局上的现实问题,探索我国未来的外国文论引介的战略规划,研究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实践。
  • 解密中国大案(三)

    解密中国大案(三)

    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本书除了重点展示北京法院审理的“中国人肉搜索第一案”之外,还对“中国房号诈骗第一案”、“北京大学博士驱逐岳母案”等轰动全国的大要案进行了解读。
热门推荐
  • 全球高武之我大舅哥无敌

    全球高武之我大舅哥无敌

    穿越到全球高武世界内,意外觉醒军团系统,和大舅哥方平互助互利,主角老好人,半推半就把系统献给国家系列,而且主角的军团系统只有女人【除了大舅哥没别的男人!】,讨厌女人的读者慎入…
  • 白门柳(全集)

    白门柳(全集)

    《白门柳》由《夕阳芳草》《秋露危城》《鸡鸣风雨》三部构成,以宏阔的场面和细致的刻画,生动地再现了大明王朝倾覆前后,一干士人的选择及命运。作者不是单一地讲述王纲解钮时士子文人的故事,而是通过这样的创作,发出自己对于中国旧时期这一类人群的叹息。
  • 日用与收藏(和谐教育丛书)

    日用与收藏(和谐教育丛书)

    本书介绍了生活中常见器具,如筷子、剪刀、梳子、镜子等的发展历史,也说明了如笔墨纸砚等文化收藏品的前世今生,读来贴近生活,妙趣横生。
  • 陈独秀文选

    陈独秀文选

    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创办了著名白话文刊物《新青年》。《陈独秀文选》是“经典纸阅读”系列丛书之一部,编者筛选了陈独秀谈新文化运动、杂论、论文化、论教育、政论、谈人物、论文学七类文章中的精华篇目,以供读者欣赏研究陈独秀的文章,感受其思想智慧的光芒。
  • 爱情会在不远处等我

    爱情会在不远处等我

    在医院里给老娘买药的时候,一个头发雪白的老头摔倒在地上。我前面的人逃开了,我只好跟上一步扶起他的上身,扯开嗓子喊门诊室里的医生。我要他们快点帮忙把老头送急救室。没想到我这一喊,医生就认定我是老头的儿子,从此再也脱不了和老头的关系。我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折……一女朋友和我分手了。这不怪她。是我,也一定会和自己分手。这话有些拗口。我是说如果我是文敏,也一定和那个叫王维的家伙分手。这下你听明白了吧?我说话一直就是这样,读文学书不多,所以说话没有条理。而且最气我父亲为什么把我和一千多年前的大诗人取一样的名字。
  • 姑姑的梦幻

    姑姑的梦幻

    我在解放后出生长大,听父亲讲,我的祖父,亲兄弟堂兄弟有七人,伯父叔叔们不说,我的姑姑也很多,我亲眼见的姑姑就有九个,还有三四个在解放前已经含泪于九泉。在我的童年时,家里发送老人和娶亲时,这些姑姑们就能聚会。我也跟着她们在成长。她们的性情、人生命运、人生轨迹,让我能够亲见和了解,还有梦幻般的故事。女儿的梦幻我只有一个亲姑,我从小就叫她大姑,但是她在我的姑姑里,年龄是算小的。她的婆家,就在我家河对岸,在我家透过河边的杨柳梢,就能望见她家屋顶的炊烟。
  • 背对背

    背对背

    当你感到无助时,回到家里得到的一声安慰、一份鼓舞是亲情;当你在外面饱受风吹雨打时,回到家里得到一碗热腾腾的汤是亲情;当你在外工作,亲人等你归来是亲情;当你……
  • 都市之天才医圣

    都市之天才医圣

    医圣,华佗逝世前留有传世医书【青囊经】,却无人得知其下落。李亦然,一名普通的医科大学生,无意间闯入地牢,遇一神秘鬼影赠书。李亦然本想退却,却被神秘鬼影一语所留,“此书可活人。”获得了传世医书【青囊经】,原本普通的李亦然,在花都纵横驰骋,艳遇不断,成为一代都市奇人……
  • 实用司法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司法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主要介绍了司法文书写作的理论知识,并按照司法文书制作的不同机关、组织划分,分别介绍了公安机关的主要司法文书、人民检察院的主要司法文书、人民法院的主要司法文书等各种司法文书的写作知识和要领,以达到真正快速提高学生写作司法文书技能的目的,体现出理论性与实操性相结合的特点。
  • 农家娘子自带招夫属性

    农家娘子自带招夫属性

    她意外穿越成农家未婚妈妈,带着两个包子被亲生父亲和继母赶出家门,本以为是一个农家女翻身做主人的故事,却发现原来这是在一个恋爱攻略游戏里。县太爷、王爷、富商、皇上、丞相,还有傲娇系统......居然都是攻略对象!顾潭衣不想玩游戏,只想现代。可谁知道系统却告诉她,必须要找到两个包子的爸爸才能回去。好吧,她信了。但爸爸找到了,系统却又说:“游戏升级,你必须要爱上我,才能离开。”她风中凌乱,看向那五人,你们当中到底谁是系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