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97200000001

第1章

来源:《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5年第02期

栏目:文学中国

作者简介:

陈蔚文,女,1974年7月生,浙江兰溪人,供职媒体。在《小说月报》《天涯》《上海文学》《散文》《散文-海外版》等刊发表小说散文及随笔百万字。

出版散文集《随纸航行》(2001,中国团结出版社)。随笔集《不止是吸引》(2004,上海东方出版中心)、《情感素材》(2005、1,上海文汇出版社)。

段丁香在有三百多名女工的涤纶针织厂算起来,论五官她排不上漂亮,论身材也不算高挑,但她有种别的女人身上没有的东西。比方说吧,厂里女人到附近“红苹果”舞厅跳舞,舞伴多半看得出她们是涤纶厂的:漂亮的是涤纶厂的厂花,不漂亮的是涤纶厂的锅巴,总之她们身上有股涤纶厂的味儿。段丁香却总让人猜不着身份,有猜她在银行做事的,有猜她是中学老师,还有人猜她是从云南瑞丽或广西北海来的女生意人,说她身上有种热带水果的气味。段丁香只笑笑不答,她愿意别人误会她的身份,那些身份无论哪样都比她真实身份——涤纶厂财务科会计要强,她是多么不愿和厂沾上边啊,但偏偏她日子的轴心就围着厂里。

涤纶厂子女别说考上大学的凤毛麟角,就是考上中专的也不多,当年段丁香考上财会中专按说够令人羡慕了,她却关上门不吃不喝痛哭了一天。她的委屈谁也不知道,考试那几天她正好来了那个,肚子痛得直冒冷汗。她后来听人说有不少当妈的就怕这事影响女儿考试,经前就带去医院打黄体酮绕开考试那几日。丁香想,谁替自己操心这事?考试头天,她妈罗腊梅为她爸在路边买了两条鲶鱼少了一两六钱还大闹了一场。丁香的志愿本是去外省念英语或中文,可例假一来,志愿就只能是志愿了。

那是段丁香为数不多的一次哭,哭完也就算了,她不是那种百转千回感月伤怀的性子。念中专时,女同学看部伤情电影个个哭得泪人似的,就丁香没哭,她说,那不明摆着演电影吗?假的哭什么!还一次,一帮同学去她家玩,丁香招呼众人喝水吃东西,有个女同学边说话边抓了把花生,正剥了颗在嘴里有滋有味嚼着,忽然发现装花生的容器是个红高脚痰盂。女同学尖叫了一声,说,丁香你……你……丁香说,怎么了?那是新的!

你……天啦!

这不和罐子一样?还防潮。段丁香顺手把痰盂盖盖上。

快毕业时,学校女生流行剪一种参差的刘海,长短不一地披拂在额前,段丁香琢磨了下,觉得不难,只要把剪刀竖着垂直剪就行了。她利落地操起剪子,结果,刘海全给剪成了极短的狗齿状。第二天,段丁香干脆把刘海用箍子全推在头顶了,却意外有了种风味。她的长相与那个时代大眼小嘴的审美标准刚好相悖,她皮肤不白,眼睛不大,嘴唇丰厚,颧骨有些凸起,长相至此是有些危险的——要么很平庸,要么很耐看,好在,一根端直的鼻梁使她的脸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危险,转为一种舒展与耐人寻味。

如果用今天的审美来看段丁香,她的长相在当时是有些超前意识的,有些味道,是的,味道,现在人们都爱用这个词表达对女人的赞美了,它比周正更耐人寻味。

毕业时,段丁香本来不想回厂,但工作不好找。也不知道怎会有那么多学财会的,到哪儿应聘的人都排着队。丁香应聘了好几处都不理想,相对厂财务科还稳定些,只有回厂。回是回了,像将就嫁了不中意的男人,眼睛鼻子里都是失落。丁香着实不情愿,可家里没背景,能进厂财务科已经是照顾了。

段丁香仍留着短发,不过添了枚细巧白发箍,爽利中多几分秀巧。她脸上有种有文化有理想的女人才有的光泽,不像厂里有些女人,要么大咧咧,要么蔫巴巴,像从灰里走了远路来。丁香眼神里是有憧憬的,这憧憬把旁人间或都给照亮了。厂里就都晓得锅炉工老段有个心气高的女儿,有多高?反正不像生在锅炉工家,倒像是生在研究锅炉或锅炉代理商的家里。

丁香父亲老段惧内在厂里是出了名的,他老婆罗腊梅如果说,咦,今天日头怎么打北边出来了?老段会头也不抬地说,是呀,怎从北边出来了?

说起罗腊梅,涤纶厂个个都说,“她呀,活命活得辣,裤头子改背褡!”什么意思呢,赣方言中指不是一般地会算计过日子,能把旧裤衩改条背心,这是什么技术难度?你自己想吧,涤纶厂女人个个手都不笨,但罗腊梅对于废料再利用加工是最有韧劲和钻劲的。不止是裤头改背褡,她有种天生灵敏的嗅觉,总能闻到哪儿有处理折价品,尔后闻风而去先下手为强。厂会议室淘汰掉的旧窗帘沙发套就被她抢占了,改成洗衣机罩子什么的。段丁香讨厌她这样,罗腊梅就很生气,哦,翅膀硬了嫌我丢你的人了?不偷不抢丢什么人?毛主席哪件衣裳没补过?裤头都是补丁!你比主席阔?

段家三个女儿基本是穿着同套衣服长大的,老大的衣服折进去一大圈,拆拆放放三个女儿的衣裳就都有了。罗腊梅的会活命还表现在厨房功夫上,她总在菜市落市时买菜,身材肥壮些身份体面些的畜禽从没进过她的菜篮,在买菜上她对老弱病残特别关照,买过的菜总可以开个慈善院了。而且她烧菜咸、辣,让人根本顾忌不上菜的生前品质,一筷子下去就找不着北了。

同类推荐
  • 雅论与雅俗之辨

    雅论与雅俗之辨

    “雅”与“俗”,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对既古老又弥新的范畴。《雅论与雅俗之辨》从“雅者正也”的审美意识出发,考察了中国美学雅论与雅俗之争的文化渊源,阐述高雅、典雅、和雅、清雅和古雅等雅境的审美内涵与审美特征,同时还对我国先秦至清代的雅俗审美意识的历史轨迹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探讨,旁征博引,观点鲜明,充分展示了雅俗审美意识的立体面貌。
  • 傅山故里文丛·散文卷(上)

    傅山故里文丛·散文卷(上)

    《傅山故里文丛》是由太原市尖草坪区文联和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共同主编的一部大型丛书。共分诗歌、散文、小说三卷,约100万字,有诗歌200首,散文180篇,小说80篇,入选作者80人。作品反映了尖草坪区近三十多年来的文学创作风貌。本书为散文卷。
  • 麦克白

    麦克白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讲述了苏格兰将军麦克白从三女巫得到预言,说他会称王。出于野心和妻子的怂恿,麦克白暗杀了国王邓肯,自立为王。恐惧和猜疑使麦克白心里越来越有鬼,也越来越冷酷。最终,面对邓肯之子和他请来的英格兰援军的围攻,麦克白最后落得个袅首的下场。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剧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瑟罗》、《哈姆莱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 爸爸爱喜禾(纪念版)

    爸爸爱喜禾(纪念版)

    当蔡春猪把《给儿子的一封信》贴到博客里,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这封信被浏览数十万次,被感动转发及评论数万条。而小蔡以“爸爸爱喜禾”为名的微博粉丝也在短期内狂增十倍以上,被誉为“自闭症之父”。在儿子喜禾被确诊为“自闭症”之后,小蔡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戏剧性的细节场景记录喜禾的生活点滴,小心翼翼地绕开了悲剧的漩涡,展现出来的是笑中带泪的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
  • 写作

    写作

    这是玛格丽特·杜拉斯晚年的一部随笔集,一九九三年出版。虽题名为“写作”,但并不局限于写作本身。作家的点滴回忆与感受:孤独、酒精、情人、独居的乡村别墅、电影、乃至对小哥的爱都融入其中。全书收录了五个短篇,分别为《写作》、《年轻的英国飞行员之死》、《罗马》、《纯洁的数字》、《画展》。
热门推荐
  • 萌宝驾到:拐个爹地送妈咪

    萌宝驾到:拐个爹地送妈咪

    十年的单恋走到尽头,柳双双决定用一个晚上来了却这段感情,没想到这一晚给她带来永久的“纪念品”。小萌宝误打误撞认了生父,某男还没来得及高兴呢,就被亲儿子给嫌弃了。“勉强合格”、“连笑都不会”、“不是男人”这类的标签钉在脸上,某男几近崩溃。他找柳双双找说法,柳双双横眉冷对:“儿子嫌弃你,关我什么事?”“嗯,那就劳烦你转告他,我到底是不是男人!”某男阴恻恻地笑。
  • 大明封神

    大明封神

    “我不叫高三元,我叫高向天。我不做科举的奴隶,我要封神!”高向天看着高尚说。一代兵王穿越大明,破衣烂衫如何,手无缚鸡之力又如何?待我一朝崛起,必能平步青云、置顶封神!
  • 吾名莱茵

    吾名莱茵

    在这个高举神座的时代,为美好的异界献上一场盛大的无限月读!
  • 天天营养百味:浓香家常小炒

    天天营养百味:浓香家常小炒

    经过了一整天紧张而繁忙的工作和学习,家人们拖着疲惫的身心回到家的港湾,等待他们的又是什么呢?是包含各种添加剂的快餐,还是包含浓浓爱心的小炒呢?当然要后者不要前者。可是你又为自己的厨艺不佳而懊恼,完全不必庸人自扰,现在这里就有一本《浓香家常小炒》为您解决这个难题。快来学习一下吧,随时准备为你亲爱的家人准备烹调充溢着浓浓爱心的喷香小炒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明星正能量

    明星正能量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中,情场之路、职场之路、心灵之路,皆是歧路多多。生如梦幻泡影,须臾即变。如何行进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如何把成长路途中的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如何探究到那最真实不虚的部分,是每个人或迟或早都要面临的选择,也是一门生命的功课。本书介绍了国内诸多一线明星们的能量转化之道。正如李光洁曾在接受访问时说:任何事情都看你从哪个角度看,人生就像多棱镜,不同的角度会看到不同的颜色。从这个角度看,是阴霾和晦涩的,转换个角度,也许就看到了明亮的色彩。萨提亚也说过:改变是可以发生的,并且需要内在的改变。
  • 特工不好混

    特工不好混

    安泊尔·里克和小伙伴在成为爱鲁特国家青年卫队成员之前就遇到了麻烦,解救人质的职业测试变成了一场真正的绑架案遭遇战。仰慕的学长二话不说丢给她一个蛋糕店老板娘的身份作为日常掩护,可是她的家政课基本没及格过怎么破?和最喜欢的学姐重逢了,一起出任务不要太开心。学姐是天下最最最美最最最聪慧的人,啊啊啊~~这个名叫OFL的恐怖组织是她特工职业生涯的死对头,然而里面有的人和她有一段故事?
  • 普通高等学校管理探微

    普通高等学校管理探微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从1999年首次大规模扩招以来,高校的招生增长率每年都在两位数以上。扩招、合校、更名、升格,成为高等教育近几年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词,跨越式、超常规的发展亦成为众多的办学者的追求,作为口号进行广泛宣传,并写进规划作为目标而为之奋斗。那么,如何理解跨越式、超常规的内涵?简单理解它,容易使人想到“大跃进”。 本书收《关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普通高校多校区管理模式探新》、《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等文章。
  • 我在美国教汉语

    我在美国教汉语

    本书生动展示了安徽农业大学在美国罕布什尔学院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20年间13位赴美教师的亲身经历和异域文化体验,他们将对外汉语教学总结为课堂教学、中国文化实践活动与异域文化浸入式体验三大部分,并在多元化的实践探索中寻求切实有效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
  • 蓝花豹

    蓝花豹

    小说描写的故事发生在当代我国四川省东北部的大巴山深处一个叫“猫儿沟”的地方。主人公巴山女子蓝花豹一落生便失去母亲,其父蓝少和是个愚昧迷信的山民,他因听信算命人的话不敢续娶老婆,但又要维护“传宗接代”不使本家族断绝香火的旧习俗的面子,便将蓝花豹当男儿训养。蓝花豹从褪棍时起,一直到她初中毕业、当上水库民工连的副连长,女扮男装了二十四年,并且荒谬地同另一个善良女子珍妹结为“夫妻”。最后,由于蓝花豹在水库工地遇到同学丁卫东,产生了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