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16000000003

第3章 上部(2)

一八八八年的法国巴黎,塞纳河岸一座普通的民楼里,鲍尔费西准备带儿子德克拉曼去教堂。刚出门,五岁的德克拉曼问了一个问题,这是他多次问过的问题,每次,父亲都耐心回答。

为什么总去教堂?

因为你爷爷的魂在那里。

德克拉曼的爷爷罗门是法国德高望众的牧师,几年前去远东的中国云南传教,杳无音信,世人都认为罗门牧师已经殉葬,就把塞纳河岸的一座教堂改名为罗门教堂。

那天是罗门牧师去远东五周年纪念日。天刚亮,阳光朗照,一群白鸟在塞纳河上翻飞,鲍尔费西感到空气里有一种神圣的气息,仿佛父亲就在眼前。

他恨自己脚残,不能走路,只能被家人半扶半抬地把他从五楼扶下来,再坐上轮椅,由家人推着去教堂。

塞纳河岸的罗门教堂,被阳光涂上了一层金,广场上成群的白鸽,像一粒粒飞翔的阳光。鲍尔费西指着教堂告诉儿子,爷爷去远东前就在这里布道,所以整个教堂充满爷爷的气息。德克拉曼抬头看着高大的教堂,说,那爷爷今后还会回到这里布道吗?鲍尔费西点点头,神情恍惚。

一家三口刚到教堂门前,教徒们就过来迎候,他们受到了最高礼遇,因为他们是罗门牧师的后代,每次都这样,鲍尔费西一家被安排在第一排。牧师布道时,特别指出那天是著名牧师罗门赴远东五周年纪念日,全体教徒为罗门牧师祈福,因此,那天“罗门”的名字频繁出现,德克拉曼好奇地问父亲,罗门是谁呀?鲍尔费西说,是你爷爷。

罗门。牧师。我的爷爷。

即使那天回家的路上,德克拉曼口中也不断地念叨着爷爷的名字,他觉得这个名字和自己血脉相连。

平时,脚残的鲍尔费西不便从五楼出行,所以经常坐在轮椅上,从五楼窗口眺望东方,并且长时间不离开,有时德克拉曼陪他,一对父子默契地坐着,但德克拉曼并不能完全理解父亲的心思。那一天,德克拉曼终于忍不住,就问父亲为何总是坐在窗前望着远方,鲍尔费西回答说,看你爷爷。

这样告诉儿子后,鲍尔费西一脸茫然,仿佛回到了往事之中。

我可敬的爸爸,从我记事起,你就经常望着远方。

哦,亲爱的儿子,你已经五岁,我应该告诉你,但我又不知从何说起。

就从你面朝的方向说起吧,你能看到爷爷吗?

我在看东方,是的,东方,那不是一个普通的方向,我能感到你爷爷就在那里。

德克拉曼说,东方?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值得您如此牵挂?

鲍尔费西想了想,说,不仅你爷爷去了那里,那里还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有一条红色的河流,河水所过之处,长满了奇花异草丽树,天上有会唱歌的鸟类,地上有各种会说话的动物,就连居住在河岸的人们,也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整天唱歌跳舞,那里的土地是红色的,因为那里是太阳的故乡,也居住着血性的族群,那里的太阳,是世界上最鲜艳的太阳,因为每天的太阳最先都从那里升起。而在我们很多西方人眼里,那里有遍地的黄金,每块石头都是无价之宝。

德克拉曼说,哦,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的地方,爸爸,你去过吗?

鲍尔费西说,我没有去过,这是我一生的遗憾,我这一生是去不了了,所以,我只能朝着那个方向看看。

爸爸,你没去过的地方,怎么会让你这样经常看着?

亲爱的儿子,爸爸要告诉你,不是因为那里的美丽神奇才让我牵挂,而是因为你爷爷去了那里。

哦,是这样呀,我爷爷长什么样子?

他个头很高,是个大胡子,他想把耶稣的福音和西方的文明带到东方,所以去了那个遥远的东方。

德克拉曼说,我长大了也要留大胡子,我从没见过爷爷,他还会回来吗?

鲍尔费西摸了一把儿子的头,叹了口气,说,儿子,我也不知道,但他会想我们的,就像我们想他一样。

爸爸,你为什么不去找爷爷呢,他是你爸呀。

听儿子这样问,鲍尔费西把自己找父亲的经历告诉了德克拉曼。

鲍尔费西叹了一口气。多年来,总有不明身份的人到家里找父亲。一个晚上,家门再次被敲开,一个头戴礼帽、身穿黑色风衣的男子站在外面,问,这是罗门牧师的家吗?来人没经允许就走进家门,东张西望。鲍尔费西说家父去远东传教没回来。头戴礼帽的黑衣人又问,你家应该有一块印着北回归线的手帕。

听到这样问,鲍尔费西心里一怔,因为他手里确有一块手帕,是跟父亲一起去远东归来的传教士给他的,说是父亲的东西。

几个月后,那位传教士离世。

鲍尔费西迫不及待地想找到自己父亲,弄清那块手帕的事,他决定到东方找父亲。很快,他踏上了去远东的旅程。没想到,他还没离开法兰西,才到了南方码头,还没上船,就被升降机上的货物掉下来砸坏了腿脚,他感到了宿命的气息,从此,他就成了轮椅上的废人。

鲍尔费西抚摸着怀里的儿子,叹了一口气,说,我这一辈子是去不了了,我总不能坐在轮椅上被你推着去找你爷爷吧。

德克拉曼说,那我代你去,一定把爷爷找回来。

鲍尔费西说,儿子,如果真有一天,你去找爷爷,你要记住一个北回归线穿过的村庄,你爷爷应该去了那里。

说到这里,鲍尔费西拿出一块手帕递给德克拉曼,说是爷爷留下的,德克拉曼指着上面的图案问,鲍尔费西说,是北回归线穿过的村庄。

北回归线?从此,小德克拉曼有了去东方的愿望。

在德克拉曼出生的十九世纪,法国全面进入了蒸汽机时代,到处洋溢着“欧洲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带来的种种新气象。巴黎,这个当时全世界文化艺术的中心,街头、商店和广场,无论是商品广告,还是绘画、雕塑和建筑,还有文学和哲学,每个领域,每个地方都充满着艺术氛围和人类创造的才情和创意。整个巴黎,整个法兰西,人们群情激昂,扼制不住内心奔涌的欲望和激情,政治家和企业家把目光投向了东方,自然,也包括各种各样怀揣梦想的人们。

为了缩短东西方的距离,实现西方人的东方梦想,西方各国早在一八三一年就提出在远东云南修建铁路的想法,法国政府更是紧锣密鼓,不断派人到云南勘察测量。一八七四年,法国人罗舍进入云南,广泛搜集云南经济情报,三年后,他回国写成了《中国的云南省》一书,书中称云南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矿区,而矿产运出靠水运和马帮是绝对不行的,只有修建铁路才能将大量的矿产运出,这让法国政府对云南垂涎三尺,因而加快了实施“伟大的法兰西东方帝国”的庞大计划。

时间进入十九世纪末,法兰西政府锁定远东,在中国云南修筑铁路已进入倒计时。那一年,德克拉曼已经十七岁。

法国政府成立了法国滇越铁路公司,董事会设在巴黎,具体由印度支那铁路建筑公司承建。那一天,巴黎市中心的巴黎商会出口委员会大楼门前,人头攒动,个个西装革履,衣冠楚楚,不仅有法国滇越铁路公司董事长和负责人,还有政要、企业家、银行家和各种社会名流,人们鱼贯而入。因为是罗门牧师的后代,德克拉曼受到邀请参加聚会。

会议厅达官贵人满座,气氛肃穆,德克拉曼找了一个角落座下。

在雪茄的烟雾和热咖啡的水汽中,一个西装革履、打着领结的人说了一通话后,会场气氛活跃起来,所谈都是有关中国云南矿产和修建铁路的事,讨论争论不休。

一个精瘦的老人喝了一口咖啡,说,远东的云南不仅有丰富的地下矿藏和多种资源,还连接着亚洲中南半岛诸国,对内连接中国内地各省,东南方向是太平洋,西南方向是印度洋,是远东与欧洲、中东和非洲距离最近的省份,我们不能掉在已经占据亚洲中南半岛西部孟加拉湾的英国佬后面,我们法兰西帝国应该利用已经占据的亚洲中南半岛东部的北部湾之利,北上向中国推进。

一个小个子男人说,说得对,向北推进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事,我们应该利用现有的红河水道,不花一分钱,不费什么时间,不用任何劳工,只要把我们船开到东京(越南)湾海防,顺着红河,就能深入远东的云南和各省,并很快抵达东方帝国的心脏,那是一条多么美丽又便捷的河道啊!

一个大腹便便的胖子说,简直是胡说八道,我们又不是旅游观光,怎么会坐在船上进入远东云南呢,那不是我们的速度,水运不仅慢,而且不能把我们大量的商品、军队和武器运到那里,更不能把云南的矿藏和各种宝贝运出来,什么是矿藏,矿藏就是石头,矿藏就是山,请问,那些靠水运行的船能把山运到我们法兰西吗?

一个光头说,修铁路谈何容易,我去过远东的云南,那里山高谷深,别说建铁路,就是修公路也不行,那里的运输全靠马驮人拉,别无他法。

一个说话颤抖的老人赞同光头的话说,说得对啊,那样的地方,即使能建铁路,也不知建到什么时候,而水运是现成的,不用投入,很快就可以实施,我这把老骨头也能看到,如果建铁路,只有孙子才能看到了。

一个大胡子男人激动地站起身,然后声如洪钟,气吞山河,一副向全世界发布公告的模样,他说,我再也无法忍受,我不允许你们再这样无休止地争论下去,我拒绝平庸,我要说的是,分析问题,要触及事物的本质,我赞同那个德国佬马克思的观点,一个人口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孤傲与褊狭、自满与封闭的东方帝国,已经被排斥在世界体系之外,他们靠美好的幻想来欺骗麻痹自己,还相信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神话,而事实上,在以大不列颠为首的强大打击下,一个古老的东方帝国正在垂死挣扎。我可以预言,一个数千年帝国的末日正在迅速到来,在这种情形下,我们有理由和责任去拯救他们腐朽的精神和灵魂,大家听好了,我们眼下要做的,是······

一只杯子砸到地上。

水果在大厅飞窜,很多人被砸。

整个场子,乌烟瘴气,乱七八糟,弥漫着钴蓝色烟雾,人们情绪激昂,争论不休,年轻的德克拉曼听得皱起眉头,他再也忍受不住,拨开人群,走到大厅中央,竟然大胆地跳到桌子上,把水杯碰翻也全然不知,他双手击掌,示意全场肃静,对所有人说道:各位前辈,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看到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伙子竟然跳到桌上讲话,刹那间,全场大乱,对着德克拉曼议论纷纷,并扔杯子和果皮。

这小子什么人。

怎么来了个疯子。

把他轰下台,把他轰出去。

德克拉曼不顾人们的激愤,大声说道,各位前辈,我是尊敬的罗门牧师的孙子,请听我把话说完,东方的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我们不能用野蛮和侵略对待他们,东西方的交流,只能用文化彼此温暖。雨果先生说:别以为你抢了别人的东西就自认为强大,真正的强大是不去侵略别人,这个国家就是中国······你们让我把话说完,我是至高无上的罗门牧师的孙子······

罗门是谁,我们不认识罗门。

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你他妈真是个孙子,哈哈哈。

德克拉曼被众人推下桌子,一头撞到桌子边沿,脸上撞出了血,人们惊叫,他被两个门卫推出门外。

德克拉曼捂住伤口回了家,看到他满脸是血,鲍尔费西问明了情况,然后一边给儿子包扎伤口,一边安慰儿子,孩子,你说的是对的,你的问题在于你和一群野蛮人谈文明,这是自讨没趣,没想到在耶稣主的普照下,还有这等不文明的事情发生。

那几天,德克拉曼吃了睡,睡了吃,同学朋友找他,他也不见,这让父母放心不下。那天,他突然站起来,对父亲说,我要去远东,我要去中国。

当儿子真要去远东时,鲍尔费西说,儿子呀,你爷爷去中国是传教,是传播文明,拯救那里受苦受难的众生,你去干什么呢?德克拉曼说,我去找爷爷,找那个大胡子的传教士。

鲍尔费西笑了,说,大胡子的人很多,如果他在,应该八十岁了,这么多年过去,你爷爷十有八九不在人世了,所以,儿子,我不同意你去,远东很大,你到哪里去找,并且那里很远,远得几乎就是这个世界的尽头。

德克拉曼说,我亲爱的父亲,你告诉过我,爷爷可能去了那个北回归线穿过的村庄,不管爷爷在不在人世,我们总得去找。

听说儿子要去远东,母亲放下厨事,跟儿子数说了若干不能去的理由。

同类推荐
  • 亲爱的,让我们谈情说爱

    亲爱的,让我们谈情说爱

    以四个性格迥异的剩女为叙事主线,讲述了她们的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情爱历险”,也茫然,也绝望,但靠着彼此间牢固的友谊,向着理想爱情努力奋进。经过一场葬礼和一场婚礼后,最终让她们明白有车有房只能给人一时的安全感,但唯有真爱才能给人一辈子的幸福感。
  • 幸福是一场修行

    幸福是一场修行

    一个天真单纯的女人带着对婚姻生活的美好憧憬嫁给了一个比她大五岁的成熟男人。婚后生活短暂甜蜜过后,只剩下柴米油盐、鸡零狗碎的日子了。女人对于婚姻家庭的美好想象全部破碎,这让她一度对丈夫极其失望,争吵不休,怀疑人生,几近崩溃。偶然机缘,女人接触习练了瑜伽,找到了心灵的寄托与开悟的良方。从瑜伽习练者到瑜伽会所经营者,瑜伽修行让她心智成熟,心胸豁达。修练瑜伽后的她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并通过沟通解开了夫妻之间的心结,从此坦诚相待,相爱如初。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民国演义(上)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民国演义(上)

    《民国演义》比较详细地记述了辛亥革命、孙中山下野、袁世凯称帝、蔡锷讨袁、张勋复辟、五四运动、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等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始末。本书讲述从“第一回 揭大纲全书开始 乘巨变故老重来”到“第五十六回 贿内廷承办大典 结宫眷入长女官”的历史。开篇揭全书大纲,回忆辛亥革命,全国人心,方以为推翻清室,永除专制,此后得享共和之幸福,而不意狐埋狐搰,迄未有成。袁世凯违宪法、破国会,签订丧权辱国条约,醉心帝制,终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据为己有,也成为举国罪人,受国人唾弃……
  • 环湖崩溃 情和欲的悲歌(修订版)

    环湖崩溃 情和欲的悲歌(修订版)

    环绕青海湖的世界是一片充满野性又不乏温情的广袤天地。《藏獒》作者杨志军以大气磅礴的叙事风格,讲述了一个“环湖崩溃”的现代寓言,振聋发聩又发人深醒。这部展示荒原人性的作品既是寓言,也是预言。本书曾被作家汪曾祺称为“一部震撼人心的罕见杰作”,亦被台湾评论界誉为“华语世界一流精品”。
  • 沙海(吴磊、秦昊主演)

    沙海(吴磊、秦昊主演)

    为了寻找失踪的手下,吴邪寻到了无辜受牵连的少年黎簇。少年背后的伤疤成为吴邪解开沙漠古墓谜团的关键。威逼利诱之下,吴邪带着黎簇深入沙漠死亡禁地——古潼京。照片中消失的人,相机中无端出现的人影,围住海子的卡车,被毁掉的相机,沙丘下的干尸……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吴邪一行人又会发现什么?黑眼镜的出现能拯救谁?而谁又能活着离开?
热门推荐
  • 足迹与风采:南航校友访谈录(全2册)

    足迹与风采:南航校友访谈录(全2册)

    2012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迎来六十华诞。六十年来,南航培养了12万余名校友,他们在社会各个领域建功立业,其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开拓者及各条战线上的杰出人才,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共收录了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各个时期从南航毕业到校外工作或曾经在南航工作过的校友访谈录100篇 (共两辑)。篇目按受访校友的入校先后顺序排列,同级校友以姓氏笔画为序。从这些讲述校友成长足迹和创业风采的朴实文字中,读者能够分享南航校友们的人生经验,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可以读出一部鲜活的南航“校史”,找寻一脉相承的南航“基因”,感悟生生不息的南航“精神”。
  • 驶向欧洲的班列

    驶向欧洲的班列

    某外贸公司总经理常建铭接到一个神秘传真,邀请他前往俄罗斯洽谈业务,并将所欠货款当面结清。没想到,刚刚抵达莫斯科,就被等候在机场的莫斯科警局刑事科长马克西姆,以“杀人嫌疑”罪名拘捕,关进了警察局。还没到对方的公司,杀人嫌疑的帽子就已经结结实实的扣到了他头上。助手前往大使馆,寻求帮助,才知道了事情的始末。俄方公司总经理伊诺维奇被歹徒打伤,处于昏迷中;业务经理马诺科夫跳窗逃走,不知下落;巨额货款丢失,财务总监爱莲娜被劫匪绑架,去向不明。这消息不啻五雷轰顶,劫案牵扯到公司的巨额货款,身馅囹圄的常建铭,心如火焚。“是什么人在背后捣鬼?杀人的背后有什么蹊跷?歹徒怎么知道有这么一笔巨款?俄方公司有什么内幕?财务总监又被绑架去了哪里?自己怎么才能走出囹圄?”一连串的问号,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人地生疏的异国他乡,一切都显得那么诡谲......
  • 我的脑内障选项

    我的脑内障选项

    如果有三个选项摆在面前,你会选择哪一条?每一个‘选择’的背后,都有一条不知通往何方的路。当你面前有一个快要死的人:1:上前搭救2:转身离开3:上前补一脚————武侠仙侠位面流:天下第一、天龙、大唐……
  • 替身娘子倾天下

    替身娘子倾天下

    她是替身新娘,身负血海深仇;她哪怕被阻隔在他心门之外,也只想做他真正的娘子;三界不容她,天地遗弃她!吾爱,你是否可以坚定不移的守在我身后?那么,我为你开天辟地,毁世灭神魔又何妨!
  • 嬗变

    嬗变

    鲁文基教授和助理梅丽因公到美国盐湖城出差,误打误撞被当做了要制造爆炸的恐怖分子抓了起来,破解误会后,被请去调查一个诡异的爆炸现场。在现场调查后发现,其实是丁博士正在做把正电子加入原子中的实验过程中,意外被闯入的警察杰西干扰,负电子被加到原子中,形成了反物质。在正反物质湮灭的能量释放中,丁博士和杰西都变成了银质的人像。
  • 曾经的颠沛流离,是为了成就更好的你

    曾经的颠沛流离,是为了成就更好的你

    另类青春成长励志暖心之作30个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牛人,组成了一个最神秘、最低调、最高逼格的小团体,即三十。这个小团体的成员互相帮助、彼此鼓励、相互扶持,走过了无数荆棘,战胜了生活中的无数挫折和委屈,走上了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这本书就是这30位青春见证者献给大家的一份青春礼物。他们通过自己的真实经历,挖掘人性中的种种弱点,并分享给大家,旨在让大家学会战胜人性中丑恶的一面,使自己强大起来。
  • 我的纳雄耐尔和乡村

    我的纳雄耐尔和乡村

    小时候我不知道什么是理想,但我知道将来要干什么。老家说不上是农村还是城镇,说它是乡村,这里却有许多客栈、饭馆。只知道这里在很早以前是朝廷的驿站,朝廷的差人或衙役路过此地要在驿站里歇脚。所以当时的驿站有六间青砖瓦房。有一个院子,突出的建筑是院门口有一块大石碑,石碑上的文字是:木香镇驿站。管理驿站的最早是县城的衙役,后来县府衙门就把它交给木香镇了,木香镇里也有衙门,镇长没有官位,连七品官都算不上,但他却是镇长,这个镇长是知县任命的。后来附近的许多客栈和饭馆都距离驿站很近,逐渐地这里就变成了一个小集市。
  • 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之一,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年轻的王子在德国学习时,国内传来噩耗,其父突然惨死,叔父抢夺了原本属于他的王位并且娶了他的母后。这让哈姆莱特深感羞耻和愤怒。一天深夜,他遇见父亲的鬼魂诉冤,终于得知这一切都是叔父的阴谋。于是,他决定为父复仇……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剧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瑟罗》、《哈姆莱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 禁宫绾暒传

    禁宫绾暒传

    人生如一梦,荣华总是喜。浮生能有几,贫富一般穷。当我摇身一变成为伯爵之女,代姊入宫荣登君王妃嫔,卷入争斗之中弥足深陷,才明了命运再由不……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