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20000000034

第34章 钱玄同如此幽默

最早知道钱玄同,应该和《扫雪斋主人——钱玄同传》的作者一样,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县新华书店处理一批“文革”版的鲁迅著作,刚刚高中毕业的我买到了《呐喊》、《二心集》和《野草》。前两种各一角五分,《野草》却只要五分钱,大概是我生平所买最便宜的一本书。有许多次在课堂上讲鲁迅,我把这本“文革”版的、没有注释而只花五分钱买到的《野草》展示给学子们看,他们都会很惊奇地唏嘘一番。

正是在《呐喊》自序里,在鲁迅营造的那个夏夜郁热而又沉寂的神秘氛围里,代表《新青年》杂志来向住在S会馆中抄古碑的周树人约稿的钱玄同出现了。不过,周树人不叫他钱玄同,而称其为“金心异”。盖钱玄同者,曾被桐城派遗老林纾在文言小说《荆生》中塑造为“浙人金心异”也。

确切地说,钱玄同是浙江吴兴人。一八八七年出生,一九〇六年至一九一〇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并师从于章太炎先生,从一九一三年直到去世,他一直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其前身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同时也兼职于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是最为学生佩服的教授之一。一九三九年一月十七日以脑血管破裂逝世,享年五十二岁。

钱玄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知名人物,更是成就卓著的语言学家。而作为一位勤奋敬业、风格卓异的教师的风采,除了他自己的弟子以外,似乎并不广为人知。我也是通过周维强先生这部《扫雪斋主人——钱玄同传》(浙江人民出版社二〇〇三年十一月版)所引述的若干资料,才略窥一二,却已从内心里喜爱上这位历史人物了。

张中行晚年为《钱玄同文集》撰序,回忆他三十年代初在北大听钱玄同课的印象和学生对教授们的评价:“口才好,立着讲,总是准时开始,准时结束。在大学(尤其是北京大学)授课,重学而轻法(教学法),就我听过课的一些文史界名流说,多数是笔高口低,举顾颉刚先生的例,下笔千言,到课堂上讲就既不清楚又不流利。钱先生不然,用普通话讲,深入浅出,条例清晰,如果化声音为文字,一堂课就成为一篇精练的讲稿。记得上学时期曾以口才为标准排名次,是胡适第一,钱先生第二,钱穆第三。”

尤其特立独行的是:“期考而不阅卷,是钱先生的特有作风,学校也就只好以特有应对,刻个‘及格’二字的木戳,一份考卷封面盖一个,只要曾答就及格。”对此,张中行颇为赞赏,且讲出一番道理:“考而不阅卷,同样是认真负责的一种表现,因为钱先生治学,一向是求实求高,课堂所学是入门,考和评分只是应付功令,与学术了不相干,则认真反而是浪费,不如处理他堆在手头的。”

比张中行更早的学生,著名报人徐铸成在《旧闻杂忆·北京的图书馆》(香港三联书店一九八二年版)中也有对钱玄同上课的生动回忆:“每次上课,他总先在课堂外等候了,钟声一响,立即走上讲坛,用铅笔在点名簿上一‘竖’,就立即开讲。讲起来真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他上课从不带一本书一张纸,只带一支粉笔,而讲每一个字的起源,从甲骨、钟鼎、大小篆、隶,源源本本,手写口谈,把演变的经过,旁及各家学说,讲得清清楚楚,使这样一门本来很沉闷的功课,讲得非常生动。”

什么叫“用铅笔在点名簿上一‘竖’”?指的就是不在点名上浪费时间,这跟考试不评分是一个道理。自然,“制度”也还要应付一下,于是乎:“钱玄同先生每次上课时,从不看一眼究竟学生有无缺席,用笔在点名簿上一竖到底,算是该到的学生全到了,也从不考试,每学期批定成绩时,他是按点名册的先后,六十分,六十一分……如果选这一课程的学生是四十人,最后一个就得一百分,四十人以上呢?重新从六十分开始。”

这种大家风度,显然与北大、北师大的校风有关。校风不大气,教授们处处受限制,最多也就只能以曲求伸,又如何大气起来?固然,没有真才实学,缺少人格魅力,而又吝于劳作,徒然在“不评卷”、“不点名”上做文章称不上“大气”,可是若不从根本处努力而斤斤于细枝末节,则教学过程即便多么“规范”也只能叫做“小气”。“大学”只须在“大”字上多设想,千万不要陷在“小气”的泥坑里掰着手指头算小账。那样的大学永远成不了一流。

学校要大气,教授也要大气,不妨也看看钱玄同。据说钱玄同的特立独行在燕京大学行不通,钱先生把考卷交学校,学校原封不动退回,于是钱玄同仍旧交学校。如此一来,学校只好依照制度制裁,说不判考卷,扣发薪金云云。钱玄同不在乎,乃作复,并附钞票一包:“薪金全数奉还,判卷恕不能从命。”

可惜这样的教授风度久不闻矣。若是“不评卷”、“不点名”、不保留档案材料,则上级组织的“评估”如何通得过去?

同类推荐
  • 傅山故里文丛·散文卷(上)

    傅山故里文丛·散文卷(上)

    《傅山故里文丛》是由太原市尖草坪区文联和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共同主编的一部大型丛书。共分诗歌、散文、小说三卷,约100万字,有诗歌200首,散文180篇,小说80篇,入选作者80人。作品反映了尖草坪区近三十多年来的文学创作风貌。本书为散文卷。
  • 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

    自现代汉语诗歌尤其是现代派新诗产生以来,就一直面临“难懂”的质疑。本书针对这一问题,在朱自清、闻一多等人“解诗”努力的基础上,从新诗的内部建构和外部环境出发,试图建立起解读现代汉语诗歌尤其是现代派新的路径。
  • 怒放的生命

    怒放的生命

    这本作品集收入散文和闪小说两类文学体裁,其中散文86篇,小说55篇。这些文章短小精悍,微言大义,非常吸引人和启迪人生。
  • 遇见许多人,都不及你好

    遇见许多人,都不及你好

    本书以沈从文经典小说、《湘行散记》、《湘行书简》为基础,以情感为主线,选取先生最具代表性、最能触动读者心灵柔软质地、与现代人的情绪有契合之处、能给人以启示、在微博微信广泛传播的沈从文经典语录所在的情感类文章。分为小说篇(湘水多情)、散文篇(时光知味)、书信篇(见字如面)三部分,通过篇目的选择,内容的编排,版式、封面的设计,使沈从文的作品更年轻化和时尚化,焕发出新的活力,有耳目一新之感,与现代人的情感相契合,引起共鸣。感受沈从文的浪漫情怀和浓厚的人间情味,展现生命中真实、温暖而无私的爱,唤起读者心底对美好真情的向往。读沈从文,连惆怅也有了淡淡的暖人情味。
  • 岁月的坚果

    岁月的坚果

    “端上一盘岁月的坚果/轻轻敲开一颗,蓦然发现/青翠翠的色彩和记忆/亮晶晶的幽默和基因。”像我们这个年龄段写诗的人,一颗心已经被岁月的风霜磨砺成为一颗坚果,外表是坚硬的,内在仍然是柔软的,甚至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也是如此。
热门推荐
  • 万古主宰

    万古主宰

    一代剑神萧锋头顶造化玉碟,脚踏混沌青莲,携开天神剑临异界,从此一人一剑纵横九州无敌手。一剑西来神鬼惊,一剑寒锋万古寒。吾之道,主宰大道。吾之剑,万剑至尊,吾乃万古主宰!
  • 魔女养夫记:帝君请息怒

    魔女养夫记:帝君请息怒

    魂河旁,一位红装的女子痴痴的看着魂河,她在等他回来,可是几百年过去了,除了他留下来一块灵骨,遍寻三界十二域都再无北莒南这人的气息“北莒南,我都几千岁了,你当初说娶我……可还算话?你走了,我这魔女除却你无人敢管的……”女子对着手中的那块灵骨痴傻道“是么,几千岁总算有点正形了”北莒南一把抱起女子“既然你这么想我娶你,为了避免你父兄不同意,我们不如先把洞房过了”千年又如何,你还是回到我身边了……
  • 忧之何归

    忧之何归

    校园时光,总是短暂且难忘。希望大家不要错过身边的美好,抓住机遇,不要等到失去,才追悔莫及。
  • 葛冰动物童话:老金毛“诸葛亮”

    葛冰动物童话:老金毛“诸葛亮”

    一条被动物们称为“诸葛亮”的老金毛,会写字,能看报纸,智慧过“狗”,有偿帮助有求于它的动物们。因为我能听懂动物的语言,我开始偷偷地跟踪老金毛,后来,老金毛把我带到了一个无人居住的别墅花坛下的小房间,难道老金毛要加害与我!我会被困在这个小房间里吗……看似诡计多端的老金毛,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
  • 修仙游戏满级后

    修仙游戏满级后

    这是一个满级大佬笑看人间,顺便教教学生的故事。(书友群:786598061)
  • 耕禄槀

    耕禄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国民校草别惹我

    国民校草别惹我

    “蒋景晨,你闹够了吗!我赌不起几年了!”阮童咬牙说着。却招来国民校草蒋景晨一句柔声,“你不是想等到我吗?如你所愿。”“该死的,别惹我!惹不起,本姑娘躲得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浅岛夏不宁

    浅岛夏不宁

    浅岛有无尽《深海》,浅岛再也没有《后来》。《浅岛夏不宁》是一篇网络小说,后出版成书,由气质才女蓝碎碎以深情谱就。“花火”记忆中最肆意疯狂的青春岁月,挚爱乃劫不复,放纵迷失归途,她心里装着的那个少年早已物是人非。
  • 斩鬼传

    斩鬼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法师和他的十六道符咒

    魔法师和他的十六道符咒

    如果狂欢和悲剧是惟一的选择,那种从内而渗透出的悲伤应该是非常值得珍惜的东西,就像梦境。他们这个匆忙而印象化的时代遗忘。在这些绚丽的色彩和线条中,你是否听到图画的声音,看懂了图画的情节,并通过它们,达到那个温暖明丽的奇妙世界?魔法师以十六道符咒变化出一个奇异的世界:长在水母上的城市,盛满了梦境的瓶子,爱上一朵花的机器人,丢失了弓的弓箭手…… 他们这个匆忙而印象化的时代遗忘。在这些绚丽的色彩和线条中,你是否听到图画的声音,看懂了图画的情节,并通过它们,达到那个温暖明丽的奇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