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20000000030

第30章 李广田:文学生态链与非正常死亡

重提“李广田”这个似乎已逐渐冷却的话题,缘于读了一部新的李广田传记:李岫著《岁月、命运、人》。这部新的传记,首先让我回想起自己与李广田结缘的往事。

二十多年前,我开始热衷于考察山东籍现代作家的创作状况,初次知道了这位散文作家的大名。某年在泰山脚下参加一次写作会议,邂逅潍坊教育学院的刘可牧先生。会中闲谈,不知怎么就说到了李广田的散文,刘先生很高兴地告诉我,他这次来开会,其中一个心愿就是要寻访“李老师”当年在泰山上下留下的踪迹。于是在会议休息的某天,刘先生约了济南师专的郭先生,加上我,三人一起沿着泰山西路的盘道,过龙潭水库、长寿桥,慢慢走进了李广田散文《扇子崖》的故事之中。经过一段艰难的攀登,当我们坐定在陡然耸立的扇子崖下面的山石上休息时,刘先生拿出李广田夫人王兰馨不久前赠送给他的《李广田散文选》,翻到《扇子崖》一篇读了起来。

过了几年,山东省现代文学学会在济南东郊宾馆召开年会,会议主题确定为王统照和李广田两位山东籍现代作家创作成就的研讨。我以新出版的五卷本《李广田文集》为主要资料来源,重点阅读了李广田的诗歌创作,先后写了论文《作为现代诗人的李广田》和诗作《莲死于池》,从不同侧面表达了我对李广田文学创作及其悲剧性命运的理解。

本来,从李广田的诗歌写作入手,还可以更广泛地涉及李广田研究的各个侧面。比如从文体角度进一步探究他对现代散文、小说、批评的思考和实践,或者从比较文学角度索解他对英语近现代文学的借鉴。还可以在更开阔的视野中考查李广田与传统文化、“五四”新文学、社会时代的诸多关系,由此获致对其所创造的“完整的”艺术世界的整体性把握。但是限于个人才识以及并不理想的学术条件,这个课题还是令人遗憾地久被搁置下来。

不过,作为《汉园集》作者之一、“京派”散文骨干作家、四十年代优秀的批评家以及民间文学学者这些身份所构成的学术课题,李广田研究尽管始终没有成为新文学研究中的“显学”,但的确又一直没有中断,新的学术成果自一九八五年的《李广田研究资料》出版之后陆续得以发表。这其中最有分量的当然是由不同作者撰写的几部传记、评传和论传著作的问世,这些著作着眼点各有不同,但都从整体上描述、刻画甚至分析了李广田的身世、人格及其构筑的文学世界。这些著作主要包括张维的《李广田传》(云南大学出版社一九九〇年),李少群的《李广田传论》(山东文艺出版社一九九〇年),陈德锦的《李广田散文论》(香港新穗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以及秦林芳的《李广田评传》(天津教育出版社二〇〇一年)。

和上述著作相比,李岫这部《岁月、命运、人——李广田传》自有其特别之处。一是作者身份比较特殊,二是考察角度更具有当代特点。作者的“女儿”身份给这部传记增加了浓郁的亲历感和阅读的亲切感,也第一次从“女儿”的角度写出了李广田对“父亲”角色的现代性承担;考察角度的调整提供了更开阔的历史背景和精神背景,通过李广田这位现代文学家、教授和大学校长的个案,不仅涉及现代文学传承关系中的“文学生态链”问题,还思考了现代知识分子的使命与命运问题。

传记从作者对传主故乡的“寻根之访”开始,在流露浓郁亲情的同时,也凸显出李广田这位乡土文学大家最醒目的身世印痕和最深厚的文化渊源。“乡土背景”已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标志性特征之一,而在三十年代形成于北方校园文化氛围中的“京派”文学更是将挖掘、展示、标举传统乡土文化之淳厚、古朴当成了自己的文学理想。就像沈从文一样,李广田也把自己定位于“乡下人”,他如此表述自己的文化之根:“我是一个乡下人,我爱乡间,并爱住在乡间的人们。就是现在,虽然在这大城里住过几年了,我几乎还是像一个乡下人一样生活着,思想着,假如我所写的东西里尚未能脱除那点乡下气,那也许就是当然的事体吧。我喜欢(G. White)喜欢(W.H.Hudson),又喜欢写了《道旁的智慧》的(Martin),我想这原因大概也还是在此。”(《〈画廊集〉题记》)在这里,李广田把他偏爱几位英语作家的原因也归结为对乡土文化的钟情,是需要引起研究者注意的,这里其实透露出李广田文学创作渊源的主次关联。我以为,理解李广田其人其文,特别是他抗战前的文学创作,不从李广田所置身的乡土文化背景和“京派”文化背景着眼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可能正确的。正是“乡土文化”形成了李广田“乡下人”的身份定位,正是“京派”文化奠定了李广田抗战前这段时间“自由知识分子”的性格基础。对这两点,李广田本人也是清醒的,在那篇写于一九四八年的《自己的事情》当中,他不就以自责的口吻提到那种“小圈子主义的生活”状态吗?只是彼时他已走到了“圈外”,满怀新的政治激情和文化理想融进了他先前十分隔膜的“左翼”队伍中了。他像那个时代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逐渐脱离了“纯文学”的轨道,而试图在实际革命中实现知识分子的社会理想。他在四十年代后期对闻一多、朱自清的极度推崇,正表现了他对自我“蜕变”的强烈渴望。在今天,人们也许真的难以理解这些“教授”们当时不无偏颇的政治激情,但在那个变革的时代,这种激情却几乎成为知识分子实现使命意识最普遍的方式。就以“京派”文学几个年轻的后劲而言,在抗战时期突破了“京派”文化理想而投奔延安的就包括《汉园集》的另两位作者以及其他一些属于“京派”外围的青年作家。

自然这是后话。回到抗战之前,把李广田与“乡土文化”和“京派文学”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应当符合实际情况。至于后来悲剧性的个人命运,乃是历史性悲剧与知识分子自我认知之间的冲突所致,有着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和观念背景。

这部李广田传并没有明确提及作为流派的“京派”文学对传主的影响,但却通过“文学生态链”这一术语勾勒了李广田抗战前文学生涯中的若干重要关联。在第四章“一本自然史和一个文学生态链”里,作者这样表述由英国作家吉尔伯特·怀特的《塞耳彭自然史》开始的一个“文学生态链”结构:“《塞耳彭自然史》自初版二百余年来,影响所及,仿佛形成了这样一股潜流,它在地表下蔓延开来,自西东渐,并非张扬地奔腾着、咆哮着,而是静静地流淌着,围绕它和类似它的作品,形成一个文学生态链,相互间潜移默化地影响并发展着。这个生态链包括:英人戈斯(Edmund Gosse)如何把《塞耳彭自然史》纳入《十八世纪文学史》并列有专章专节予以评论、高尔斯华绥(John Galsworthy)如何评价了怀特的后继者何德森(W.H.Hudson)、周作人如何推崇怀特、李广田在介绍怀特的同时又如何评价何德森与玛尔廷(Martin)、刘西渭(即李健吾)主张的印象主义文学批评又如何评价李广田的散文及其和怀特的精神联系等等。”接下来,作者较当年李健吾对李广田的评论文章更细腻地分析了玛尔廷—李广田的影响关系,辨析了两人乡土散文的同与异,也都令人信服。不过在我看来,除了比较文学视野中的这一中外文学生态链之外,中国新文学视野内的由周作人小品散文(或曰“京派散文”)传统构成的另一个文学生态链似乎也无需回避。在这个“文学生态链”上,周作人也许还不能说是“远祖”,但至少应是举足轻重的师辈,废名、沈从文、李广田都该是这棵文学树上粗壮的枝干。

可惜抗战爆发导致了“京派”作家群的最终分化,作为执政党的国民党的谬政与腐败又进一步促使知识分子走向群体性“左倾”。这种“左倾”,不能视为简单的盲从,而应理解为知识分子使命意识所导致的激情与理性浑然一体的政治选择。在这种大背景中,李广田由对现实的不满、批评,开始了对“唯物主义”学说的探求和对共产党人知识分子的接近,并最终走进了这个越来越壮大、越来越具有影响力的政治队伍。从抗战后的流亡到西南联大时期争民主、反暴政的行动,李广田比闻一多、朱自清更果断、明确地塑造了自己的新型社会角色。《岁月、命运、人》,这部新的李广田传对这个具有传奇性的过程进行了完整的记录。

但是,一方面,人是复杂的,有着现代文化背景的知识分子能否彻底改变自己原有的信仰和态度尚且存在疑问;另一方面,现在被认同的政治纲领能否由执政者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或者政治纲领与具体执政者的政治素质、执政能力是否匹配,理论与实践能否一致?甚至政治纲领本身是否也有一个不断完善、改革的问题?也都还需要在未来的实践中受到严格的拷问。不过在新政权建立之初,包括李广田在内的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党员却不太可能思考到这些问题,因为他们太渴望这个刚刚到来的、满罩着理想光辉的“新社会”了。直到李广田在“文革”之初被迫害致死,也没有证据表明他对这个政权的态度有所改变。他是在对自己选择的政治信仰的坚持中走向死亡的。

然而李广田之死毕竟属于一种“非正常死亡”,就像他同时代的老舍、傅雷、赵树理等人一样,死于同一个以党和人民的名义“发动”而实质上具有法西斯性质的政治运动。《李广田传》的作者在写到“文革”的时候这样发问:“我们应当认真研究‘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何以能在中国产生,何以能长达十年之久,何以能把那个‘财政部长’人性中最丑恶的部分都激露出来……应当研究‘文革’的根源、现象和后果……”自然,一部传记不可能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但是其所描述的“李广田之死”的逼真画面、其所提供的从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的李广田与左倾政治路线关系日益紧张,最终导致个人生命悲剧的详尽史料,却似乎可以摸索到“文革”逐步发展并演变成政治灾难的脉搏。而在这个灾难性的政治运动与一个大学校长、一个教授、一个诗人、一个党的成员的冲突中,我们看到的一方面是失去约束的政治暴力的为所欲为,一方面则是一个纯正的现代知识分子近乎本能地对正义和理性的维护。李广田毕竟是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在社会陷入悖乎科学与民主的狂热之时,他的最宝贵的品质显露了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九五八年九月《云南省委关于李广田同志所犯右倾错误的处理意见的报告》开头所说“李广田同志是一个未经改造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原封未动地保持着资产阶级的立场观点,他反对党的总路线,攻击革命的群众运动”云云,尽管根本上属于别有用心的污蔑、诬陷,而就李广田秉持的现代知识分子对科学精神的坚持来看,似乎那些陷害者的嗅觉也还算灵敏。只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决不应该是个贬义词,而应将其置于人类精神发展史中加以理解。

李广田的生命悲剧就是一个反理性、反科学、反人性的社会对弱小个人的无情碾压,也是一个现代知识者在维护理性、科学和人性的抗争中作出的感人的牺牲。这个悲剧映现出的社会发展和人类心灵史中的丑恶与美,都值得后来者深长思之。而《岁月、命运、人——李广田传》,如果不是仅仅将其看作是一位现代作家的“年表”的话,那么它正具有这种启发人思考的别一种意义。

二〇〇六年七月二十三日 杭州

同类推荐
  • 唯爱与美景不可辜负

    唯爱与美景不可辜负

    《唯爱与美景不可辜负》收录了人气作者山亭夜宴21篇最新作品。这里有远方的风景,也有暖心的爱情,但它并不是一本旅行随笔,而是写给孤独的人的心灵手札。凝练的文字,走心的故事,让每一个在都市中跌跌撞撞寻找幸福的人,都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温暖的文字可以安抚慌乱的心,会陪你一路从绝望走到勇敢,直到你不再怀疑自己幸不幸福。
  • 爱你,是最美的修行:仓央嘉措的诗与情

    爱你,是最美的修行:仓央嘉措的诗与情

    本书通过对仓央嘉措诗与情的解读,将一个最真实、最纯真、最多情的仓央嘉措呈现在读者面前。在本书中,读者可以领略到仓央嘉措诗歌之美,身世之传奇,情感之真挚。
  • 温暖的门边

    温暖的门边

    这部散文集记录了作者对生活方方面面的观察与思考,涵盖了日常生活中丰富而常见的诸多的小小图景,并以小见大,衍生出不同层面上的思想火花的碰撞,或多或少,给人带来种种有益的启迪与思考。面对喧嚣躁动的都市生活,她用自己的眼光审视着世态人情的演绎与嬗变,有质疑,有批评,有认同,也有感动与欢喜。
  • 憩园

    憩园

    《憩园》创作于1944年,缘于作者在抗战期间两次回到成都老家所得的印象,可看作是《激流三部曲》的续篇,讲述的是大家庭败落以后的事情。这部小说借着一所公馆的线索写出了旧社会中前后两家主人的不幸的故事。不劳而获的金钱成了家庭灾变的原因和子孙堕落的机会。香港文史学家司马长风曾如此评论《憩园》:“论谨严可与鲁迅争衡,论优美则可与沈从文竞耀,论生动不让老舍,论缱绻不下郁达夫,但是论艺术的节制和纯粹,情节与角色,趣旨和技巧的均衡和谐,以及整个作品的晶莹浑圆,从各个角度看者恰到好处,则远超过诸人。”
  • 红色圣地上的呼啸声

    红色圣地上的呼啸声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20世纪初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北地区创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但是“左”倾机会主义者却将他们以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关进了监狱。同时,又牵连了军队营以上、地方县以上许多中高级干部被逮捕,其中200多名被活埋和杀害。就在这十分危险、千钧一发的关键时期,毛泽东和党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及时纠正了陕北的错误肃反,挽救了陕北危局。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台湾老板失踪

    台湾老板失踪

    整个仪电行业都不景气,作为其中的一个单位,小小的电子元件厂自然也不例外。厂长老徐为此忧心如焚。老徐经别人介绍认识了台湾商人林子达,林子达表示了合资的意向,老徐立即表示热烈欢迎。合资在意向阶段,俩人只是神交,达成共识。林子达决定亲临本市实地考察,以便最后定夺。合资从一开始双方就充满了不信任。林子达飞抵本市时,老徐让厂办主任去接机。厂办主任用马粪纸做了张大牌子,笔力遒劲地写上“林子达”三个字,在机场出口处兴冲冲地高举着。林子达看见了,却不动声色地绕了过去,直接打的到宾馆。
  • 带露的草芥

    带露的草芥

    每当诗意来临,我总被一种巨大的幸福和感动包围,我觉得这是伟大的造物主赐予我的最荣耀的恩典和眷顾;每当诗意来临,我觉得这是生我养我的这块淳朴土地给予我的最大程度的偏爱和关照;每当诗意来临,我觉得自己是在享受生命里最自由最浪漫的一件事。
  • 柒烟清楠

    柒烟清楠

    高冷的的江清楠在我们沐柒烟面前就是一个醋坛子,不过江清楠也是很宠沐柒烟。沐柒烟说一,江清楠绝不说二。沐柒烟说向东,江清楠绝不往西。沐柒烟心情不好,江清楠逗她开心。沐柒烟遇到困难,江清楠伸手帮忙。…………江清楠将沐柒烟宠成公主,让所有人都知道沐柒烟是他的人。
  • 帝星狐帝

    帝星狐帝

    世间有阴阳两说,阳有帝星之说,阴有冥王之说,阴阳两隔,帝星回旧地,却被重重骗局坠到死亡,直到他到了阴间……
  • 奇妙的发明(科学知识大课堂)

    奇妙的发明(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密切结合青少年朋友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特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科学知识大课堂》。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妖妃传之云想衣裳花想容

    妖妃传之云想衣裳花想容

    “我欢喜一人,算计也好,利用也罢,我心甘情愿,决不后悔”“我厌恶一人,真心也好,假意也罢,我从不关心,也不接受”“大哥,在上京实在是太难太难了,计较太多,过于爱憎分明,会累死的”“我不跟仇人之子做朋友,也不需要朋友”“我为什么要原谅你,无动于衷比亲手害死她更让我觉得恶心”“配得上我长姐的人,一定是这世间最好的男子”“我孟云裳不是好人,但做人还有几条准则,一不做背叛家国之事,二不残害老弱妇孺,三不沾染朋友欢喜之人”“你不配为我二哥陪葬,你的逍遥山水,是别人用命换来的”“我说过,你要是没弄死我,那日所受之辱,我必如数奉还”“那就等本郡主死后去了阎罗殿,再与那阎王老儿论个分明”“吾愿,一条命一心人一世长安”后来很久很久,大庆仍然流传着她的故事,他才恍然明白,即便是给了她一条命,没了一心人的一世长安,她不会要
  • 我的危险相公

    我的危险相公

    都说他连克两女,是大煞之命,谢眉却毅然决定,为襄助她倾心暗恋的如玉君子嫁进这不祥的叶公馆。可是大婚之后,她这温暖阳光的小夫婿,素斋鲜花唤她离梦,情话承诺引她交心,让她恍惚以为从前所爱非人时,却反手将他为她筑建的安稳现世直接摧毁殆尽。“铛!”深夜,叶公馆南院的客厅正中,铜鎏金的自鸣座钟忽然发出一声悠长的闷响,声音在凌晨的寂静夜风中飘荡。伴随这声骤响,正在值夜却趴在膝上打盹的小丫环蓦然惊醒过来。
  • 我那无疾而终的师生恋

    我那无疾而终的师生恋

    为了跨越这段世人认为的不伦恋,有人决定6年后光明正大在一起;有人等不及时间的苦熬,展开地下恋情;也有人修成正果,但难逃婚姻的真相,分手离别;更有人为爱选择成全,埋藏这份青春之恋……不管是真心还是私心,能厮守下去就好好爱下去,不能爱下去,就决然离去,重新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