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19700000015

第15章 一九九六年

悼艾青

艾青同志逝世,我不觉得突然,原因是在今年三月二十七日他八十六岁生日的后八天,我曾收阅久住协和医院的臧克家夫人郑曼大嫂的信:“艾青同志也住在这里。高瑛本想给他在家过一次比较热闹的生日,谁知离生日前一周就病了。来医院后,一直咳嗽气喘。三月二十六日一口痰上不来,忽然休克,心跳、呼吸停止一个多钟头;虽然抢救过来了,至今尚无什么神智,全靠药物维持。”从此,便悬悬在念,祝愿他早日康复。五月五日又收到臧老写于五月三日的信:“我已于四月三十日出院,身体还可以,但进步甚慢。艾青同志略有转机,但尚相当严重,望苍天保佑老诗人。”谁知就在我收阅臧老来信的当天凌晨四时十五分,艾青同志永远离别了人间。如此之快,真是出乎我的意外的。我不只是悲痛,而且有一种难于负荷的沉重感!

我和艾老同在三十年代初、中期的《现代》、《新诗》等刊物上写诗,相知六十多年。但由于日寇入侵、工作调动、极左思潮泛滥等原因,六十年间仅仅三次见面,是我一生引以为憾的。我和艾青的第一次会面,是在一九三九年六月的一个上午,我和诗人吕亮耕从衡阳到桂林,立即去看望正在编辑广西日报《南方》(后名《漓水》)副刊的艾青。一通姓名,不说什么“幸会”之类的客套话,就像分别已久的老朋友,一同到广东餐馆吃早茶。边吃边谈,谈他与戴望舒合编了一期高水平诗刊《顶点》,并发表了他的诗美学论文《诗的散文美》;谈他从北方流亡到桂林,写了不少诗。我们也告诉他,桂林只是我们流亡途中的一站,还要去贵阳。他说,流亡可以出好诗,他也还要流亡到湖南去教书。他鼓励我们在流亡途中多写诗。当时正是日本侵略军的枪炮与轰炸,导致亿万中国人民流离失所不能安居乐业的国难时期。我们会面不久,他真的流亡到了湖南。一九三九年九月,他应聘到湖南衡山乡村师范学校教国文。校址原在湖南衡山,因避日寇轰炸迁往偏远的新宁县。我听说艾青在这个学校,一九四〇年九月,我也应聘去教书,但当我到新宁时,就听说艾青已在四个月前离去,我是来接替他的,便大失所望。不久,我才了解到,这所学校的老校长汪德亮颇有民主作风,尊师重道,但在艾青到校时,他已因故离去,领导权落在一些党棍手里。艾青觉得新宁山水优美,但环境险恶,既不能育人,也难于写诗,聘期未满,便提前走了。同学们告诉我,艾青老师在学生中威信高、影响大,遭到妒忌。他们知道我见过艾青,也写新诗,便经常到我的住所来,把艾青编的诗集《北方》给我看,我讲了不少赞扬的话,传开出去,也就遭到党棍们的“重视”。艾青的离去是我的前车之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不到半年,我也离开了新宁。

解放后,我在北京市文教局任编审。诗人戴望舒从香港到北京,工作不久,即因哮喘病不治去世。一九五〇年三月五日为他召开了追悼会。艾青与徐迟两同志站在门口迎候前来吊唁望舒的友好。我在徐迟的引导下签了名,艾青走来和我握手,还是桂林初会时的笑容。艾青招呼我和老舍先生坐在一条阿Q说的“条凳”上。会场不大,到会者三十多人,由茅盾先生主祭,他与到会者一一握手。他致悼辞,盛赞望舒新诗的成就和影响,称赞他带病从香港归来,从事社会主义建设,是令人钦佩的爱国主义者。茅盾先生致辞后,大家心情沉重,未能畅谈坚持八年抗战的离情别绪,便各自分散了。这是我和艾青的第二次会面。

第三次会面,相隔了四十年。艾青在北京,我调南京。在一九五七年的那个不平凡的春天里,我们各就各位,他去北大荒,我去苏北,直到一九七八年,又一个“不平凡的春天”到来,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百废俱兴。我们才有第三次会见的可能性。

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五日,我应邀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艾青作品国际研讨会。高瑛大嫂给我和艾老留下了久别重逢的握手照片。

他走了,我却从他的四句话和一首诗中发现他一幅永垂不朽的自画像。一九八三年初夏,他在《我的创作生涯》一文的结尾,说了四句话:“我是乐观的,也是达观的。一辈子不知摔过多少跤。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土就完了。我即便一边流血,一边也还笑着——”这饱含哲理的富有诗的散文美的四句话,紧接着是一首用以自喻的小诗《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他的四句话,集中表现了他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观,形成他的高尚的人品。再看与其人品相协调的诗品,便如一座立体地耸立着的光辉的雕像,向着人海微笑。这座雕像式的自画像提示我把我们相识六十年,只见过三次面的情景,浓缩为一副挽联:

四句话,一首诗,音容宛在;

六十年,三回见,遗憾无边!

艾青人品和诗品千古流芳,永垂不朽!

(原载《文艺报》一九九六年七月十二日)

谢六逸与鲁迅

报载谢六逸先生的文集问世了,我很高兴。他是中国新闻界的老前辈,创始过复旦大学新闻系,桃李满天下。但我认识他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主持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工作。其时,我在桂林师范学院附设广西教育研究所任研究员,与梁漱溟先生同事,和谢先生有书信联系。

一九四三年秋,日寇从武汉南下,长沙危急,桂林震动,我拟去重庆或成都。经过贵阳,谢六逸先生把我中途留住了,要我讲授“新文学概论”。后因尚无高年级学生,新文学是选修课,暂停,改授“杜诗选讲”和“古代文选”两门课。课余之闲暇,他经常找我聊天。我们和主持白鸟书屋的诗人汪铭竹,都是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贵阳分会的负责人。抗协的活动,有时在他家,有时在白鸟书屋,有时爬上附近的自然风景区图云关,那是从广西、湖南进入贵阳的关口。我们海阔天空地畅谈,消耗不多,顶多是一瓶茅台酒,半斤花生米。那时,常在一块儿的还有曹未风教授,他是我在北师大读书的学长,英语系毕业。抗战前夕,他从英国归来,同在贵阳师范学院教书。他是贵州茅台酒厂老板的乘龙快婿,在他建议之下贵阳成立了文通书局,由他任总编辑。他也是抗协负责人,他如参加谢的活动,便亲自提酒来。我是不喝酒的,谈话可不少。当我们谈到和谢六逸有关的鲁迅的《教授杂咏》四首,谢六逸记忆犹新。他说:那是鲁迅在一九三二年—一九三三年写的。其时,他正在上海教书、著书、编书。他说《教授杂咏》原只三首,分别讽刺了钱玄同、赵景深和章衣萍三教授,是在一九三二年写的。关于他的一首写于一九三三年,算是候补上去的,许广平一九三八年编辑《鲁迅全集》的《集外集拾遗》只收入三首。关于讽刺谢六逸的那一首,是许寿裳先生一九四七年九月写了篇《鲁迅的游戏文章》,才合称为《教授杂咏》四首。这是后来才知道的。我们在贵阳会面时,鲁迅的《教授杂咏》只有三首,为许寿裳所补入,照谢六逸的说法,也算是候补。根据许寿裳的看法,鲁迅确是以游戏的笔墨写的,并无刻意讽刺他们的动机。当年在贵阳,谢六逸是长者,我们在闲谈中,他能背出鲁迅写他的那一首:“名人选小说,入线云有限。虽有望远镜,无奈近视眼。”

要是不加注释,这首诗也是难于理解的。谢六逸当年说,这是因为他在一九三三年三月编了一本《模范小说选》,由上海黎明书局出版,只选了鲁迅、茅盾、叶圣陶、冰心、郁达夫等五人的小说,送给鲁迅一本。鲁迅是针对该书谢六逸的序言而写的诗。谢六逸在序言中说:“我只是选了五个作家的作品,……我所做的是‘匠人’的工作。匠人选择材料时,必要顾到能不能上自己的‘墨线’。……这五位作家的作品,可以上我的‘墨线’,所以我要‘唐突’他们的作品一下了。”谢六逸当然知道全国不止这么五个作家,可能会挨骂,所以他在序言中又说:“而且骂我的第一句话,我也猜着了,……就是‘你是近视眼啊!’其实,我的眼睛何尝近视?我也曾用过千里镜在沙漠地带,向各方面眺望了一下。”鲁迅的诗虽针对谢六逸的序言,字里行间却并无恶意,确是游戏笔墨。鲁迅之所以讽刺他是近视眼,那是因为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救亡呼声响遍全国;而国民党的宣传部长张道藩却指挥“民族主义文学”那班人马,成立所谓“上海文艺界救国会”,列名者有朱应鹏、徐蔚南等人。鲁迅听说其中有谢六逸,便写了《沉渣的泛起》(收入《二心集》)一文,指出他们不过是一群在国难声中趁势浮起的社会渣滓,其“最后的命运,也还是仍旧沉下去”。谢六逸见报,立即在左翼报刊《文艺新闻》发表公开声明:他与所谓“民族主义文学家”从无牵连。鲁迅明白真相后,又见谢六逸的序言指责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文艺界是一片沙漠地带,从而消除了一场误会。一九三二年九月“九一八”一周年,进步报纸《立报》在上海创刊,谢六逸任该报副刊《言林》主编,约请郭沫若、巴金、夏衍等写稿。鲁迅虽因病未写,也曾收到约稿信。鲁迅的两次函复,都收入新版《鲁迅全集》。鲁迅病逝后,《立报·言林》首先在十月二十四日刊发“鲁迅先生逝世纪念特辑”,谢六逸自己则以“无堂”的笔名,发表了《挽鲁迅先生》一诗:

鲁鸡啼甫旦,

迅尔溘然逝,

先路千千言,

生年五五岁,

精心何洁白,

神志特坚锐,

不料乍西归,

死哀人尽涕!

这是一首嵌字五言律诗,嵌进了“鲁迅先生精神不死”一句话,歌颂中国的民族魂。当时他用笔名,旨在避开文网的追踪。我与谢六逸共事时,因讲授杜诗,他曾把这首诗抄给我看,我说风格独特,过去尚未看到,今天拜读如此挽诗,仍然深感悲痛。可是,就是这样一个谢六逸先生,竟有《教授杂咏》的赏析者,扣了他一顶“国民党御用文人”的高帽。谢六逸先生谢世已逾半个世纪,九泉有知,当然不胜感慨,友好门生闻讯,自然更感悲痛!如此厚诬古人,真是呜呼哀哉!

(原载《灵魂的窗口——名家文化散文·思想随笔精品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二〇〇一年)

同类推荐
  • 家风十日谈:中国古人的治家良训和故事

    家风十日谈:中国古人的治家良训和故事

    本书以历史为轴,选取了中国两千多年来在家风家教方面有代表性的十位先贤,讲述这些历史先贤的家风故事,内容涉及爱国传家、礼让传家、忠孝传家、规矩传家、勤俭传家等中华家风的方方面面,人物几乎涵盖中国各个重要朝代,脉络清晰,全面呈现了中国家风的基本内涵和整体性格。本书切入点新颖独特,能给读者带来亲切的阅读感,是一本优秀的中华传统家风读本。
  •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是一部全面展现中国民俗民风的百科全书,全书分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俗民风、中华老黄历四个部分。这里有民间诸神那些迷人的传说故事,有中国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历法,有独具特色的婚丧嫁娶仪式,有让人心生畏惧的民间禁忌,也有充满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这些汇成了一个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中华民间世界。
  •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是一本用小标题形式解读中外文化常识的书籍,本书从风俗礼仪、文学集萃、影视戏剧、绘画歌舞、饮食、服装服饰、医学医药、名胜古迹和天文历法等多个方面,分类讲述中外的文化常识,让读者开阔眼界,多方面了解文化常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
  • 五味书

    五味书

    《五味书》关于书评,专家们有许多讲究,因而也有很多慨叹,以为真正的书评几乎没有或很少,支撑着书评版面的大量文字,或为人情,或为钞票。这种激愤之言我们姑妄听之,自当警惕,但何为真正的书评?从来没有人贡献过让所有人都认可的标准,不是不想,是真的没有。
  • 民间风情 三百六十行(文化之美)

    民间风情 三百六十行(文化之美)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的话。社会百业,就是我们俗称的三百六十行。所谓三百六十行的行,最早似乎是指街巷所设的贩卖摊和商店的行列,这点可以在唐人小说文献中得以证明。传统的三百六十行,是我国农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指人们赖以为生产、生活,即与衣食住行用等紧密相联的手工业、商业的泛称。
热门推荐
  • 常识

    常识

    托马斯·潘恩(1737—1809),英国出生,后来拥有美国国籍。他在诸多领域都成为一代翘楚。他是政治活动家、哲学家,又是一个革命者。尤其作为一个革命者(revolutionary),他被列入美国建国之父行列。之所以被冠以“革命者”头衔,是因为在美国革命之初,他撰写了两本小册子。这两本小册子,都在后来的革命风潮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煽动作用。其中一本就是这本《常识》。这本小册子所起的最大作用,就是它将“共和”理念传播开来,燃起人们“独立”和从军的热情,与英国这个强大的统治者一决雌雄的强烈愿望。而且,它不仅仅有启发,还有解决方案。它给民众指出英国专制的危害,其司法制度的腐朽性;它还告诉民众,应该建立一个自由的国度。托马斯·潘恩知道有很多人从开始时就幻想着与英国统治者妥协。他在小册子里告诫民众,只有“独立”,才是通往自由之路。托马斯·潘恩的写作风格也十分了得,他懂得要使用生动的言辞,激发民众的潜在热情。他在这本小册子里所使用的语言风格,也成为后来很多政客们惯常使用的文风。可以如此说,正是因为有了《常识》,读过它的民众,才在内心里坚定了走独立道路的决心。也正是因为有了托马斯·潘恩,才有了美国革命走向成功的理论保证。因此,称托马斯·潘恩为“美国之父”之一,不会令人感到惊奇。
  • 从斗破开始漫游诸天

    从斗破开始漫游诸天

    穿梭万界,始于斗破当韩枫变理智;当林琅天变善良;世界一片和谐。(逗比欢乐向,无系统,是一个纯粹的同人前期穿越顺序斗破——武动——大主宰【之后会加上一些其他的世界】)群扣扣:719913828
  • 花都绝品狂医

    花都绝品狂医

    新书《都市第一神婿》欢迎品尝。战圣回归都市,会惊天医术,妙手回春白骨生肌,实力强悍,肆意纵横,一路上,踩敌人,最终登上王者巅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杀手狂妃训邪夫

    杀手狂妃训邪夫

    忘情忘性的她,因为任务失败,被唯一信任的大师兄杀害穿越,来到古代一个傻女的身上。世态炎凉,她跟母亲受尽欺凌……“是姜氏派尔等来杀我?”她不怕。“是大皇子,还是我师兄再次派尔等来杀我?”哪怕大师兄说过,历史,只要他一人知道就够了,她也不怕。“是义兄派尔等来杀我?”她已经有些麻木,猛然回头,掀开那个黑布,发现,却是她最不愿意见到的那张脸……她恨,是否命运注定,她不管在二十一世纪,亦或在古代,都不能错信任何人,是否命中注定,要孤独一世?既然如此,那么,她便卸下伪装,让你们看看,傻子比你们这些自负的人更聪明百倍,更善于心计……王爷,有种,就来跟我单挑!
  • 我终于和爱豆恋爱了

    我终于和爱豆恋爱了

    如果你面对那么多优质偶像,个个超群,又对你有好感,你会选择哪一个?林关耳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痴心绝对的新星别宴,忧郁冷峻的模特陆玏,自己一心追求的爱豆吴思贤……如果是你,你选择哪一个?
  • 总裁大人,分手吧

    总裁大人,分手吧

    “总裁大人,分手吧!拜托了!”“不分,滚!”“为什么要纠缠一个不爱你的人呢,分手吧!”“尤钱钱你搞清楚,现在是你在纠缠我!”“那你分手我不就不纠缠你了么!”尤钱钱可怜巴巴地望着眼前一脸冷酷的男人,委屈极了。“我就不!”尤钱钱无奈地叹了口气,她大概是遇到这世上最难缠的boss了。可她还不知道的是,她遇上的,是世上最爱她的男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为乐趣而读书

    为乐趣而读书

    读书之乐乐何如?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为乐趣而读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谈论读书方法,有的分享读书之趣,有的回忆书海琐事……不一样的文字,一样的纸墨情结。一起走进这个书海世界吧,聆听作者独步书林的内心独白,体会畅游书海的真正乐趣,感悟书籍之于人类精神世界的独特魅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每天懂一点色彩心理学

    每天懂一点色彩心理学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各种颜色对人的影响和产生的心理效果远在我们的意料之外。深色的保险柜看上去要比浅色的更重;被子和窗帘换成蓝色的可以促进睡眠;心情抑郁时,多看看绿色会有治愈效果……这本书将带您发现各种颜色的奥秘,让您对颜色的使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以后的生活中掌握正确的用色之道,做色彩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