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19700000013

第13章 一九九四年

佛文化的弥勒联语

我国许多名山古刹,大多有以笑容可掬、肚皮鼓胀为特征的弥勒佛的塑像。塑像两旁亦大多有启示性和讽刺性的联语。这些联语紧扣现实,从侧面批判了封建社会的多灾多难,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的心态。

弥勒,佛经说他“在龙华树下继承释迦牟尼衣钵而成佛”,“弥勒降生于世以后,世界便平等、美满、安宁、幸福”。隋唐以来,农民不堪残酷剥削,往往利用“弥勒降生”相号召,举行起义。在普度众生的意旨上,与释迦牟尼相同。正因为这样,凡有佛寺之处,便多有弥勒的坐像。

青年时代曾听胡适博士讲授佛教的历史,知道他对佛教极有研究。据说他在逝世前书桌上还留有一张便条,写着前人咏叹弥勒的对子:

大腹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此公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这可能流露着胡适晚年的心态。胡适是曾经久住北京的,在沧桑世变中偶然追忆北京寺庙中弥勒塑像的门联,从中感受若干人际关系是不足为怪的。今人所记,有作“大肚能容”、“开口便笑”者,在对仗上不如胡适所记的工稳。这副对联,语言通俗,口气幽默,对世事难容、世人可笑作了高度概括,既宽宏大量,又有所讽喻,怪不得到处流传,为佛教信徒所传诵,也为旅游者所赞赏。

其他佛寺关于弥勒佛的对子,无不在大笑、大腹、坐相上做文章,但联语的主旨不大相同,或大不相同。如山东济南千佛山的弥勒佛堂,有一副对子:

笑到几时方合口?

坐来无日不开怀。

这是直接描写弥勒的形象特征——笑口和大腹,词语潇洒,立意旷达,善男信女可以从中获得感悟,不致为人生烦恼而郁郁不乐。这对上述北京寺庙的联语有所补充。

杭州灵隐寺飞来峰下、冷泉亭旁天王殿弥勒佛的对子,又另是一番风味:

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如果说北京的对子是现实主义的,那么杭州的对子,便是浪漫主义的。前者沉郁顿挫,后者轻快飘逸,只就山水的变化想象弥勒的坐相和笑容,不管他的便便大腹了。这种潇洒出尘的风格,同西湖的山明水秀是极其协调的。另外杭州的千佛禅院,还有一副对子:

终日解其颐,笑世事纷纭,曾无了局;

经年袒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

这副对子书卷气较浓,结尾未必为一般信徒所了解,恐是后起的联语,可以相互参阅。

一九八六年三月,我应广东韶关大学之邀,前往讲学,参观过禅宗六祖慧能发迹的南华寺。那是东粤第一宝刹。弥勒佛两边的对子是: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空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将何物供养?

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

这一副对联颇有些写实主义的风味,大肚子、欢笑、坐相,样样照顾到。比较特殊的,是以两个问句结尾:既问信徒如何供养弥勒,又问弥勒为何笑逐颜开。在写实主义的笔法下,又多少带点浪漫主义的想象,风格颇有独特处。

还有四川峨眉山的灵岩寺,也有一副弥勒的对子: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

我多次去成都开会,都未能爬上峨眉山的金顶,只在山麓报国寺仰望,未能目睹这副对子。此联对仗虽欠工稳,语言却生动活泼,摇曳生姿,表达了看破红尘、不问世事的出家人的心态。它不仅影响信徒,也对常人处理人际关系有所启示。

另外,峨眉山的洪椿坪弥勒佛堂还有一副对子:

处己何妨真面目?

对人总要大肚皮。

这显然是借弥勒佛的口教训善男信女如何“处己”“对人”。此联可能是上面一联的缩写,二者参阅,相映成趣,人情与哲理融合,繁简俱佳。

综观上述诸联,都表述了人与神的双向关系:神给信徒以教训和启示,信徒给神以尊敬和信赖。其中很强调宽容精神。

中国许多古刹,联语多不署名,旨在表意于当时,不图闻名于后世。游人所见,佳作迭出,不胜枚举,增添了人文景观的吸引力,其中不少是可与天地日月共长久的。遗憾的是,历经多少代的天灾人祸,寺庙多被摧毁。晚唐的杜牧还说“南朝四百八十寺”,但保留至今者,却百不得一。不少无名氏撰写的联语,遂湮没不彰。果有好事者,积极搜集全国佛寺那些幸存的无名氏的佳联巧对,汇为一册,则何止对研究宗教文化功莫大焉,即对发展市场经济时代的旅游事业,创收创汇,也不可低估。

(原载《新华日报》一九九四年九月二十日)

打鼾拾趣

我曾在报上看到一篇文章,标题颇吓人:《攻克打鼾》,谈打鼾对健康乃至生命的危害性。因我打鼾著了名,有些朋友劝我请医生把“打鼾”彻底“攻克”。我说,我不打鼾便是失眠,更加危及生命,上帝会向我招手的。听者相与哄笑,说我和名医唱反调。我也知道打鼾是有不良影响的,尤其是外出开会,会务组往往煞费苦心,一室二床难得配一位不怕打呼的人。

我还记得一九六三年六月下旬,扬州师院中文系主办全省中国现代文学教材会议。那一年,据说我“表现”尚可,摘去了右派帽子,可去扬州参加会议。下榻梅花岭交际处,那是纪念史可法的史公祠所在地,设施相当现代化。会期内,还有来自北京的全国政协委员华罗庚、潘光旦、吴文藻等十多人到扬州参观访问,其中也不乏“摘帽右派”。当时扬州师院党委书记陈超同志安排华罗庚等专家讲学,又要关心现代文学会议,很忙了一阵子。他是最善于和高级知识分子打交道的领导干部。与会者皆大欢喜,心情舒畅。当我走进豪华卧室,一看是一九五七年以来尚未见过的,该好好享受几夜。一室两床,继我而至者,是一位胖乎乎的人。彼此一通姓名,便热烈握手,互相“久仰”一番。他就是因搞鲁迅研究资料而知名的瞿光熙,江苏师院中文系教授。我和他寒暄了一通,便对他说:我的鼾声挺大,虽时间不长,听说如山洪暴发;结束得也快,又如“人生短促即收场”。他听了,若无其事地说:生理现象,不用介意。当晚,十时就寝,十时半便被一阵雷声惊醒,误以为天有不测风云;其实是瞿光熙老兄打呼噜,食指和中指还夹着一支闪光的烟。我是从不吸烟的。听觉与嗅觉遭到夹攻,再也睡不着,颇感漫漫长夜何时旦。次晨起床,我对他说:彻夜恭听,声如洪钟,可谓绝唱,甘拜下风。他露出得意的笑容,连声说:十胖九呼,生理现象,你不知道么?我报以一笑,一夜鼾声成朋友。十年浩劫中,听说他因忍受不了极左思潮的折磨而跳楼了。要再闻他的烟味,再听他的呼声,岂可得乎?只是音容宛在,挥之不去,悲夫!

更有趣者,是一九八一年十月全国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由总书记胡耀邦讲话。陈白尘同志率领江苏代表团,下榻北京西苑饭店。我与甘竟存教授同房,但每夜都不见老甘,床上换了在北京搜集张闻天资料的程中原同志,他是来采访上海代表团的于伶同志的。他不怕我打呼,而老甘则每夜打游击,哪里有空铺,他就在那里睡,顺便为我当义务宣传员,从而,我的呼声,便如“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成语所说,颇有知名度了。

打鼾,有许多别名,俗名叫“打呼噜”,简称打呼。古人叫“鼻息”,比较文雅。“鼻息”一词,见于诗词者,我是从苏轼的一阕词里看到的。苏轼谪居黄州,在黄冈东面江边的临皋筑室而居,因其方位命名“东坡”,后就成了他的别号。他在宋神宗元丰五年壬戌(一〇八二年)九月,夜饮归去,写了一阕《临江仙·夜归临皋》的词。上半阕是: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据传说,苏轼也是鼾声如雷的。胡适晚年定居台湾,每夜都背宋词。他说:“苏轼的《临江仙》是一阕好词,只有一句不好。儿童是没有鼻息的,就是有,也绝不能用‘雷鸣’来形容,说得太过分了,这是东坡的贪懒,不肯造句,就是这句不好。”这是胡适指责苏东坡的词未能反映生活真实。苏轼的确夸张了一些,但儿童是有鼻息的,婴儿的鼻息虽小,但五六岁的幼儿的鼻息,有时也是很响的。我的孩子个个打呼,只是未到“雷鸣”的程度。

我的爱人年轻时是不打呼的。但她一直把我的鼾声作为我是否失眠的标志。听不到我打呼,她便催我服药,让我呼呼酣睡,不知东方之既白。说也奇怪,晚年的她也打呼了。难道打呼也传染吗?提供给医学专家参考。

同类推荐
  • 岁时文化

    岁时文化

    《岁时文化》主要内容分为悠久的岁时文化、岁时文化的四季等章节。岁时文化是与我们的文明相伴而生的,其历史之悠久,内涵之丰富,生命力之强大,已成为与我们日常生活、意识、情感紧密联系又蓬勃律动的鲜活基因。岁时文化可以增进现代人对自然和历史的尊重,岁时文化的来源就是自然物候的变化。春节、元宵节、清明踏青、元宵赏月、重阳辞青等,都是踏着自然的节拍进行的。重视岁时文化有利于我们审视自己,继往开来。
  • 纳西族风俗志

    纳西族风俗志

    本书读者对象: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专业工作者及有兴趣读者。
  •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文化之美)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文化之美)

    它反映了楚人特有的葬俗和文化心理,它为研究东周时期楚国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它是辉耀华夏的荆楚文化的代表。
  • 客家文化与和谐广西

    客家文化与和谐广西

    徐天河,广西博自人,大学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就学于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会会员、全国《红楼梦》研究会会员、广西先进文化促进会会员、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客家研究院研究员、广西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广西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广西高等学校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广西玉林市客家海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
  • 隐遁的社会: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斗蟋(田野中国)

    隐遁的社会: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斗蟋(田野中国)

    作者选取在中国存在了千百年但却一直没能进入学术研究视野的斗蟋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七年多的参与式观察和持续田野调查,掌握了大量扎实的第一手资料,并以文化社会学的方法不断加深问题意识和延伸分析触角,揭示了相关群体的基本生存样态和内在行为的文化逻辑。这不仅体现了作者走近研究对象的努力和开拓研究领域的能力,更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的敬畏和追求。
热门推荐
  • 金陵变

    金陵变

    郁知远犯案被捕入狱,被迫参加一项名为“白光计划”的实验,代号为“1”,实验目的是被传送到1400年寻找前一个失联的实验体——“0”号。实验发生偏差,她来到了1402年“金川门”之变的那一天,目睹了朱棣率领燕军攻入南京城的一幕。在乱军中差点丧命的郁知远,在明代有没有找到0号?她怎样参与了建文帝的失踪谜团?又怎么见证了明成祖的上位?明成祖为什么会起兵“奉天靖难”?他的背后,又有着怎样不可告人的秘密?在温润如玉和强势有力的两个男人之间,郁知远又会如何选择?
  • 散仙世界

    散仙世界

    借尸还魂以后才发现,这个世界没有筑基修士,也没有元婴修士,更不存在化神修士。有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散仙劫。这,是一个散仙的世界!
  • 暗夜使

    暗夜使

    暗夜使,他们行事诡秘、踪迹难寻,在暗夜中尽情的翱翔,可又有谁能看穿厚厚的浓雾背后的血色与不甘?当光明褪去,黑夜降临,在这无边的囚笼中,只有一种鸟在历经磨难,奋力冲破死亡的绝境后,才能获得新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神仙到来:废材小姐要翻身

    神仙到来:废材小姐要翻身

    云浅,神仙界的高级神仙。竟遭妹妹陷害,醒来时已到另一个世界。难道说我云浅……一个神仙也能穿越!既然老天爷给了我一次重生,那我非要弄个风起云涌。魂力?我可是神仙这可难不倒我。炼丹?世人称我最尊贵的天医还不够吗?神兽?我家小猫可是圣兽。哈哈,就让全部人看我一统江湖吧!
  • 长生天下—临江仙

    长生天下—临江仙

    普通女孩与天上神仙还是茫茫长生天与这苍生
  • 俏先生的迷糊冷面妃

    俏先生的迷糊冷面妃

    一别千年,你此刻会在哪里?我很是念想你我。昨夜进宫陪同帝王参星赏月,有幸听闻司南解说广袤无垠的星空“明日亥时北斗七星会出现千年难得一见的归位,大陆将会迎来撼动邪恶力量的新生儿。”多希望,那时能护住你的三魂七魄,或许你还可以再重生,我还能再见到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HE FOOLISH VIRGIN

    THE FOOLISH VIRGI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