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78900000010

第10章 描绘神奇世界 歌吟曲折人生

——“蓓蕾人”焦东海

焦东海,相貌平平,个子不高,说话平和,我每次见到他就会招呼一声“焦老师”或者“焦大爷”。他看似我们身边的一个普通人,但当亲密接触、了解他一生的时候,就会感到惊叹,啊,原来他是一位战士,一位共产主义战士,他有着一个波澜壮阔的人生!当我们读完他的作品,走进他的精神世界,我们会对他肃然起敬!

焦东海,河南偃师县人。1928年出生,就读于河南开封高级工业学校。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随十八军进藏,历任步兵第五十二师教导队筹粮队分队长、前线军事记者、西藏军区政治部报社编辑等职。1984年后从事西藏党史研究工作。他的一生是和西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西藏,向来以其神秘的风采吸引人,以其高危的地势考验人,以其艰苦的生活培育人。如果谁能适应它的生存状态,超越它的境界,不仅能立于不败之地,而且能感悟人生之乐,甚至登上理想之峰。他在部队里写了大量的新闻稿件,到地方后撰写并出版了大量的文史方面的书籍,谱写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巩固边防、保卫边疆的赞歌。他一生中,写战士、写首长、写朋友,却很少写自己。他的人生经历中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有藏汉民族团结、骨肉情深的故事。

一、流动报馆

1950年,焦东海在十八军一五五团任战地记者。当时一五五团有个小报叫《战利》,因为不定期,所以有时一天一期,有时两天一期。报纸虽不起眼,但很受欢迎。焦东海就是这个小报的编辑加记者。1951年5月,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签订之后,记者们的工作很辛苦。他们一边跟着部队行军,一边搜集资料,晚上还要编写稿件,编好了连夜油印,第二天早上在行军前提前出发,赶到部队前面去发送报纸。

离开昌都西行到第一座雪山(拉贡山)时,焦东海他们出了一张报纸,把和平进军西藏的伟大意义、翻越这座山与进军西藏的关系以及注意事项都表述得十分明确。报纸出版后,他们边行军边宣讲,对战士起到了很好的宣传鼓动作用。

部队翻越的第二座雪山叫瓦合山,漫山遍野全是积雪,苍茫一片,连一棵小草都看不见。幸亏预先在山下捡了一些干柴,扒开积雪,支好帐篷,整理好住处就开始埋锅化雪做饭。焦东海和战友们把背包放在雪堆上当桌子,又拿来几个背包当椅子开始了工作。这时夕阳夕照,白雪辉映,光线很强,为防雪盲,大家戴上风镜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大家正在赶稿子的紧张时候,突然间一片乌云压过来,雪粒夹着冰雹从天而降,打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大家赶紧收拾东西,躲进帐篷。饭后,又挑灯夜战,编稿的,刻蜡版的,记录新闻的,油印的,大家忙个不停……

回忆起自己进军西藏路上办报的日子,非常怀念已牺牲在雪域高原上的战友们,永远长眠在那块土地上的战士们。

1951年冬天,部队到达藏北重镇扎雪奔噶,因为积雪覆盖了荒原,马草成了大问题。团里决定派几个连队到扎雪奔噶东北的一片森林里割马草。李传恩政委亲自到森林里坐镇指挥。这时的焦东海同样是跟着连队深入森林采写战士们的先进事迹,遇到一些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就写成通讯刊登出来,在部队形成了互相鼓励、你追我赶的局面,很快完成了任务。1954年康藏公路西线指挥部搬迁到太昭办公,上级决定出一期报纸,由焦东海编辑。报纸办得很正规,发行量也扩大了,除了一五五团外还发送到军区炮兵营、第一施工局各工段。报纸出了39期。除了及时传达上级指示、首长讲话、筑路动态和施工经验交流,还发表了许多军队和藏族民工团结友爱的小故事,对增强军民关系、提高民工觉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1954年7月25日,中央驻藏代表张经武将军和达赖等赴北京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路经太昭时,向筑路指挥部赠送的锦旗上写道:“你们是毛主席教育下为建设西藏,巩固边防,克服困难,努力筑路的英雄,是西藏人民离不开的亲人。”

二、喝“糌粑茶水”

昌都战役结束后,后方供给跟不上去,部队发生了粮荒。为了顺利度过粮荒,为进军拉萨做准备,上级决定,留五十二师师部和一五四团、一五五团于昌都冬训待命,其余部队撤回金沙江以东筑路。焦东海随一五五团留驻昌都。团部驻防在距离昌都90华里远的日通,主要任务是割马草。此时已临冬季,野草早已枯黄,农田里的青稞早已收割完毕。经过交涉得到群众的同意,部队就到地里捡拾群众不要的麦秸秆代替马草。这时,战士们的口粮也减少了,每天只能吃两顿饭,因此,大家每天都饿得头昏腿软,浑身无力。

宣传股除了白天割草、拔麦秸秆之外,晚上还要收抄要闻,编辑出版小报。有一天晚上大家正围着炉子开会,收音员突然昏倒了。宣传股长王心前从自己身上掏出仅有的两块银元——他的全部津贴,朝焦东海喊道:“快去找老百姓买点糌粑来!”

焦东海看着王股长手中的全部积蓄,犹豫了片刻:“不是说,不准向老百姓买东西吗?”

“是的,是不准买,不过经过领导批准,必要时也可以少买一点的,我批准了,你快去吧。”

焦东海到了藏胞家里说明了紧急情况,主人满口答应,给他装了三四斤的糌粑。宣传股长宣布,每晚每人一把,补贴一下。收音员今天两把,以后和大家一样,不准特殊。

具体分配的时候,收音员只要一把,不肯要两把,大家都很感动。战友们把糌粑放在茶缸底部,倒上茶水,不敢用筷子搅拌,因为用筷子一搅拌,糌粑马上会浮上来,很快就会喝完。而不用筷子搅拌,喝一杯茶水,再添满接着喝,多喝几杯后,肚子好像就饱了。

大家正在喝茶水时,50多岁的房东妈妈端着一小碗盐巴走进来:“我早就看出你们挨饿了,但是我也很穷,没有糌粑能给你们,很对不起。现在你们有糌粑了,就送一点盐巴给你们,收下吧,这是我的心意。”

老人家非常诚恳,战士们收下了。每人的茶缸里再放一点盐巴,喝起水来就更有味儿了。说实话,只有这个时候,他们才真正意识到,盐巴和粮食对人的重要。

岁月匆匆,转眼半个世纪过去了。焦东海经历了进军西藏的全过程,经历了平息西藏叛乱,经历了西藏民主改革,看到了西藏农奴的翻身解放……

焦东海离休了,他把自己在西藏的经历记录下来。通过他的作品,我们了解了祖国统一的艰辛,了解了西藏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了解了焦东海。如他的诗文所言:

人生如流水,它能冲刷一切,又常常被一切所阻挡。

人生如同天上的乌云,它飘然而来,飘然而去,有时还会洒下倾盆大雨,汪洋四溢,有时还会悱恻缠绵,迷住人眼。

人生如同山间竹笋,每日每时都在向上成长,但又常被人砍伐,然而砍伐以后,竹又会长出来,永远也砍不完。

人人都想成就一番事业,事业的成就有精神和物质两种,不能只要物质不要精神;物质生活丰富了,还要注意高尚的情操,让物质化为精神,精神转化为物质。

有人说,我们这一代是苦难的童年,艰苦的中年,清贫的晚年。我认为,这话有道理。但,我无怨无悔。我认为,我们这一代生活得很有意义,我们无愧人生。

人生的任务就是读两本书,有字的书和无字的社会书。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加以运用,为人民服务,就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贤者。

焦老先生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了西藏。西藏是世界屋脊,是众水之源,众山所仰,是世界战略的制高点,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制高点。焦老先生尽了毕生之力,站在这个制高点上,将中央精神、首长指示以及各族群众在其中表现的光点、亮点记录下来,供后人纪念、学习、效仿,也是功德无量的。

讲完了焦老先生的故事,我心澎湃,情不自禁写了一首小诗送给我尊敬的焦老师:

扬鞭策马上珠峰,雪域高原展大鹏;

笔扫千军放异彩,气吞九脉荡心胸;

文昭日月成天象,德溢金辉耀苍穹;

福地安居留晚翠,松心柏节夕阳红。

欧阳戈

同类推荐
  • 守望绿洲

    守望绿洲

    书中写的都是关于野马非常动人的故事,笔触细腻。在书中,几乎每一匹野马都有名字:“秀秀”、“黑豹”、“小浪荡”……这个家族有悲欢离合,也有生死之恋,其中有不少片断是对野马感情纠葛的人性化的呈现。让我们一同来倾听这荒原野马的动人故事,体味戈壁女孩的内心情感,阅读这潜心原创的生态文学!
  • 充闾文集:艺文说荟

    充闾文集:艺文说荟

    充闾先生是一个有良好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他曾读过私塾,也接受过现代学院教育。他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熟知程度,给每一个接触过他或读过他作品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所具有的“现代意识”才有可能使他对熟知的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存在有反省、检讨、坚持和发扬的愿望与能力。在“进与退”、“居与处”、“兼善天下”和“独善其身”的问题上,这个阶层的矛盾心态仍然在持久地延宕着。但在充闾先生的散文中,他不是以价值的尺度评价从政或为文。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了拒绝或认同。就个人兴趣而言,充闾先生似乎更钟情于淡泊宁静的精神生活,这使他的创作更为纯净。
  • 许地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许地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生本不乐,能够使人觉得稍微安适的,只有躺在床上那几小时,但要在那短促的时间中希冀极乐,也是不可能的事。
  •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朱自清编写的《荷塘月色》分为感悟生活、故人旧事、行走的踪迹、思索人生四辑内容,其中,四辑中的佳作,无一不体现朱自清先生为文的特色;第二辑的七篇作品之中,《背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其简洁朴实的文字,忧郁萦绕的氛围,为世人展示了中国式的父子情深;《阿河》塑造了一个勇于追求个人幸福,敢于反抗旧礼教的新女性形象;《白采》借叙述与白采生前交往的二三事,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处境的凄凉;《儿女》一扫前面的沉郁压抑气氛,满篇幽默,字里行间透露出朱自清先生为人父的大快乐与小烦恼;《白马湖》和《我所见的叶圣陶》表达了作者对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深深怀念和惺惺相惜;《给亡妇》是泣血泣骨的悼念亡妻之作,力透纸背的情意让读者动容;第三辑中收录了在朱自清先生的几部代表性散文集中的游记;第四本辑中,《航船中的文明》虽曰“文明”,其实是反讽了封建习俗的愚昧;《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借一笔买卖孩子的交易,斥责了人情的淡薄和世事的险恶;《正义》一文通过戏谑的口吻,在千方百计寻找正义而不得中,讽刺了当时正义感普遍缺失的现象。
  • 斯蒂芬·格林布莱特文化诗学思想研究

    斯蒂芬·格林布莱特文化诗学思想研究

    本论著以新历史主义视域中格林布莱特的文化诗学批评观为研究个案,结合其具象化批评实践活动,通过重点分析他的经典性论断和代表性论著,逐步演绎出其批评思想的来龙去脉和精髓要旨,目的在于从理论的源头上厘清与把握文化诗学批评观的学理思路和实践走向,揭示其“文化的主体性”与“主体性的文化”、“历史文本化”与“文本历史化”、“权力话语化”与“话语权力化”等多重互文批评范畴的文化品格、历史语境和政治内涵。与此同时,重估和重构新历史主义与文化诗学批评流派的发展脉络与理论框架,并开诚布公、实事求是地阐明其理论价值与历史局限,对中国文化诗学批评理论的当代阐释和主体重建无疑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启示价值和历史观映鉴意义。我们有着充沛的理由与依据来确信,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批评理论一旦植根于中国“本土”的文学批评生态,势必助力于其自身批评实践的疆域扩展与理论完善,夯实在“立场自醒、理论自觉和价值自省”的思想基础之上,,还将强力拉动中国文学创作与批评向和谐共生、美美与共的“生态型批评”理想不断靠拢,从而保持一种涵养传统与吸纳新知“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批评态势。
热门推荐
  • 魔兽入侵漫威

    魔兽入侵漫威

    在魔兽世界待了整整10年,老王又穿越了,这次来到了漫威世界。带着万神殿所有泰坦赐予力量的神器“艾泽拉斯之心”,老王决定和上辈子一样,安安静静做一个能抗能奶能DPS的三修武僧大宗师。直到有一天他发现,烤紫薯精比烤红薯好吃多了……其他作品《搬个魔兽到异界》,《魔兽世界里的中华武者》,《美漫之火箭浣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书友群:264727664(咕咕大萌德)。
  • 三元门

    三元门

    看到神秘镜子中诡异画面之后,奇幻之旅正式开始。神秘典籍内的人体解剖图,神经元蕴藏的特殊能量“元”,“念”能力的运用,黑桃扑克,黑衣女子,暗影,还有白天鹅……故事慢慢变得诡异迷离,为了接近真相而发生的一系列连锁事件……书友群:552902123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还原生活细节的规律,寻找现实背后的真相。本书通过简洁明了、幽默风趣的方式将那些高深的经济学道理用平白易懂的解释娓娓道出,让你摆脱啃大部头经济学著作时的费力和烦躁,随时随地在享受阅读的乐趣中学会有用的经济学知识。
  • 步里客谈

    步里客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创造性思维36计

    创造性思维36计

    本书采撷大量生动的案例,详实地介绍了36种创造性思维的应用与掌握,集知识性、智慧性与实用性为一体。当然,本书不是万能的,但是它或多或少能活跌你的思维与思考方式。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充满灵感的,我们需要的,只是那种相应的环境,我们需要的,只是那种能够得到锻炼的机会,让自己的才智,一点一滴的被挖掘出来。
  • 佛说无极宝三昧经

    佛说无极宝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星际无限战争

    星际无限战争

    本以为开启了万中无一的主神系统,刷刷日常,做做任务,通过奖励兑换,走向人生巅峰,脚踩资本大佬,手搂绝世佳人。哪知一切只是宇宙之战的序幕!
  • 我的强势女总裁

    我的强势女总裁

    他隐姓埋名,用一个普普通通的外卖员的身份出现在了都市……欢迎加入我的强势女总裁粉丝群,群聊号码:333509311
  • 龟裂土

    龟裂土

    夜色早已浓稠,一支四十来骑的队伍,沿着河流方向,悄然行进在菲留扎谷地。这条凉幽幽的山谷——蜿蜒于波斯与土库曼人肆意驰骋的广阔平原间,四面为科佩特山脉环绕,山峦起伏,依稀连绵,森严地守卫在峡谷两侧。这条千年沧桑的伊朗古道,无尽的岁月中,见证了多少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在这里,人们的心灵,有过欢腾和喜悦,有过悲伤和流泪,也有过死亡和别离。长夜漫漫,已深入越发漆黑的后半夜,一线绵长的马队旁,有十四个身影,拖着步子蹒跚而行,一根绳索将他们前后相连。内中,有九名年轻女子和一个年纪尚小的女孩。那女孩倒没用绳子拴着,疲惫不堪地落在队伍后面。
  • 初衷

    初衷

    初衷,就是自己最初的念想,就是自己要做什么以及达到什么样状态的梦想,它不是一个特别实的概念,也不是一个特别具体的概念或者框架,它是一个价值观指导下的最初轮廓。就像愚公移山之初的想法,我要前面的路便利了,就像共产党人最初要把人民解放出来的想法一样,后来到底怎么做,实现什么样的具体形态,不会有实貌,也正是这样,初衷才不应该忘记,因为它不是死板的,但却是你要实现什么样人生的最初设想。初衷,是可塑造的,但其内核很难改变,不过我们容易被外界纷繁的东西覆盖,在你短暂的人生中,可能都不会再现,所以千万不能忘记,因为这是你人生的根,唯独属于自己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