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89500000008

第8章 谷雨前后种大田 难忘儿时野菜情

谷雨:3月20日前后,太阳黄经30°时为谷雨节气。这时降雨量明显增加,由于雨水滋润谷类作物得以茁壮生长,有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拔节和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因此,正是春耕播种时节。谷雨日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五日后,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再过五日,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这时也是挖野菜、剪香椿芽的季节,家乡有民谣道:

三月雨,赛黄金,渐沥淅沥下不停。

布谷鸟儿催布谷,田里忙着种田人。

又有诗曰:

春暮谷雨临,民间祭诸神。

爆竹妖孽镇,钗家走至亲。

香椿百病禁,清泉塑金身。

民俗千古训,生活百态深。

如果说清明节令人肃穆思亲的话,那么它之后的谷雨节气就叫人温馨快乐了。俗语说:“谷雨、谷雨,有谷有雨,谷米做饭,雨水当饮,有吃有喝,岂不快活”。谷雨,顾名思义,即播谷、降雨的意思。也有说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每年的公历4月20日前后,当地球运转至太阳黄经30°时为谷雨节气。此时气温升高,雨水增多,正是播种移栽的大好季节。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色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在产茶地区,清明、谷雨节前采摘的茶叶叫“明前茶”“雨前茶”。这两种茶都是同名茶中的极品茶。历代官家、文人墨客们都关注这两种新产的极品茶,因而关注清明、谷雨节。而家乡的老百姓也喜欢喝茶,但是他们更关注吃饭,所以才有了“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农谚。小时候我就非常喜欢这个“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节气,因为没有春天的耕耘,哪来秋天的收获?

古代人们将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已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谷雨节气后,降雨量增多,水面的浮萍开始生长,五日后布谷鸟便提醒人们播种了,再过五日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了。

谷雨节气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太阳暖暖地照着,和煦的春风轻轻地吹着,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村里、田野一片美景,桃花灼灼,绿柳依依,群山抹黛,河水漾绿,百花争艳,姹紫嫣红,蝶飞蜂舞,鸟语花香。那时候村子里树绿荫浓,鸟儿成群,田野上各种鸟儿穿梭飞翔,每当清晨或傍晚,到处是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在这鸟语花香的季节,人们来到田野,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呼吸着天然氧吧的新鲜空气,田野里到处是干活的人,有的赶着牲口往地里送粪,有的把送到地里的粪均匀地撒开,更多的人正在春耕。那时候农家耕田播种,无论是耕、耙、耱、播种全靠毛驴拉,可是每家只养一头毛驴,而一头毛驴又拉不动一张犁耕地,所以每到春耕播种季节,都是两家的毛驴组成“一犋”牲口进行耕地播种。这种耕种方式,老百姓称作“搿犋”。我家的毛驴与舅舅家的毛驴“搿犋”过,也和邻居计银叔家毛驴“搿犋”过。田野里到处是一对对毛驴拉着耕犁在田地里往返耕地,扶犁的人甩着长鞭,嘴里还唱着二人台或信天游小曲,悠闲地扶着犁走在毛驴后面。到地头调头时,两头毛驴脚步稍有失调,扶犁的人就骂几句,毛驴好像能听懂在骂它们,马上又规规矩矩拉着耕犁向前走了起来。

春耕大忙季节,我却要上学。每当下学后或星期天,我总要到大人们干活的地里去帮助父母亲干活。那时候春耕过的地,还要用耙、耱等农具,把地表层的土块耙碎、磨平。在耙地时,两头毛驴拉一个铁齿耙往返耙地,把地表的土块耙碎。往往走不多远就会在耙的铁齿上,挂上很多去年庄稼的根茬。根茬挂多了,就会影响耙地质量。操作耙地的人,看见耙上根茬挂多了,就会把耙向上提一下,把挂在耙齿上的根茬甩下,这样在耙过的地里就会留下一堆接一堆的根茬。我去地里就是把那些成堆的根茬收拢一下,打净土,抱到地头,回家时再背回家去当柴烧。我清理完根茬后,父亲再用耱把地表磨平,才能播种。如果春耕的土地去年种过土豆,就安排星期天春耕,我就跟在耕犁的后边,拾那些翻出来的土豆,那是去年秋天刨土豆时没有刨净的土豆,耕地过程中不断有土豆被翻出来,往往一上午能拾到一篮子土豆。

民间流传着“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和“芍药打头,牡丹修脚”的说法,还有“月季花落只去蒂,花朵随开无停滞”的谚语,反映了谷雨节气百花盛开的春色。关于谷雨节的由来,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凄婉的传说:唐代高宗年间,有一位叫谷雨的年轻人,水性很好,有一次他的故乡曹州发大水,他凭借着这个本领救出了很多遇险村民,还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一株牡丹花,并拜托一位花匠师傅好好地栽养。几年后,谷雨的母亲得了重病,谷雨一边照顾母亲,一边还要干活,很是辛苦,这时有位美丽的女子出现在他的家里,每天都来照看他的母亲,谷雨与这位女子日久生情,就在谷雨想提出与这位姑娘成亲的时候,却得知这位美丽的姑娘是位牡丹仙子,而且正是几年前他救出来的那株牡丹。牡丹仙女和他约定:“待到明年四月八,奴到谷门去安家。”后来,牡丹花仙的仇人秃鹰得了重病,逼迫牡丹姐妹用花蕊为其酿造“花蕊丹”酒来医病。牡丹姐妹不愿取自己身上的血,酿出“花酒”给恶贼医病,却被秃鹰抓走关押。谷雨历尽艰险,在自己生日那天,终于闯入魔洞,打败了秃鹰,救出了众花仙。当大家准备回家时,尚未咽气的秃鹰用一支毒箭射中了谷雨。牡丹恼怒万分,她拿起谷雨的板斧,将垂死挣扎的秃鹰砍成了肉泥。回转身来,抱起谷雨的尸体,泣不成声。谷雨以自己的性命救了这些花仙的生命。从此,在谷雨死的那天,天空就会下起雨,所有的牡丹都会开放,以此来纪念谷雨。至今在曹州一带的老百姓还称牡丹为谷雨花、富贵花。清代顾禄在《清嘉录》里说:“神祠别馆筑商人,谷雨看花局一新。不信相逢无国色,锦棚只护玉楼春。”

那时候村里村外有很多鸟类,最多的是鸽子、麻雀,往往成群集伙,多者上百,少时十几只,有时聚在树上,有时在地上觅食。另外还有很多单独活动的鸟,如喜鹊、乌鸦、老鹰、咕咕鸠、啄木鸟等,在田里干活时,我还发现有一种小鸟非常漂亮。那小鸟体形大小与麻雀差不多,长着尖尖的小嘴,黄黄的脑袋上嵌着一双又机灵又调皮的黑眼睛,红褐色的羽毛,肚皮下有一片白,两个红色翅膀,一双嫩红的小爪站在树枝上巡视着四方,好像在觅食。有时还要叫几声,叫声也很动听。不时地用小嘴去啄几下肚皮底下的羽毛,一条金色的尾巴翘得高高的。这种鸟不知叫什么名字,老百姓都叫它“屁马杂”,就住在堾堰的石缝中。有一天我发现小鸟往石缝中送茅草,那是小鸟在筑巢了,小鸟要下蛋了。我在它筑巢的地方做了记号,隔几天就去看看。终于有一天,鸟巢里发现有小鸟蛋了,蛋还是花皮的,大小与麻雀蛋差不多,再过几天,巢里已经有五六个蛋了。星期天我带着弟弟们去掏鸟蛋,我们一共掏了三窝,每个巢里留两个蛋,让小鸟孵出幼鸟来。过了一段时间,幼鸟都孵出来了,我们刚走近鸟巢,洞口稍有响动,就听得鸟巢里小鸟“吱吱”的叫声,再到洞口一看,两个小鸟张着嫩黄的大嘴等喂食。半月后,小鸟就要会飞了,我给弟弟们掏一个回来,玩一阵再送回去,这也是我童年时代的一项娱乐活动,十分难忘。

春耕刚结束,谷雨节气到了,谷雨节气民间也有一些民俗:旧时山西有画“张天师符”贴在门上的习俗,名曰“禁蝎图”,家乡一带叫“谷雨贴”。这种“禁蝎咒符”是用木刻印制的,可见需求量是很大的,符上印有“谷雨三月中,蝎子逞威风,神鸡叼一嘴,毒虫化为水”。画面中雄鸡衔虫,爪下还压着一只大蝎子,画面上印有咒符。

“雄鸡治蝎”的说法在民间早有流传,《西游记》里孙悟空等还打不过蝎子精,观音也知接近它不得,只好让孙悟空去请“昴日星官”来帮忙,“昴日星官”原来是一只双冠大公鸡,对着蝎子精大叫一声,蝎子精即刻现了原形,原来是只琵琶大小的蝎子,大公鸡再叫一声,蝎子精浑身酥软,死在山坡。禁蝎的民俗反映了人们驱除害虫及渴望丰收平安的愿望。在家乡由于枣树、酸枣树很多,在这些枣树或酸枣灌木丛周围的腐土中大量滋生蝎子,对人产生很大危害,所以有不少人家张贴“谷雨贴”。在我家老宅院的东边没有东房,却有一个4米高的石砌挡土墙,挡土墙上边是一个3米宽的平台,平台上除生长一排榆树外,树下杂草丛生,酸枣灌木遍布,地表是很厚一层由草叶、树叶腐朽后形成的腐土,里边滋生大量蝎子,每年夏天有很多蝎子从平台上下到院中,有的爬进屋内,危及人的安全。所以我家每年也在门上贴“谷语贴”。“谷雨贴”属于年画的一种,上面刻绘神鸡捉蝎、天师除五毒的画或道教的神符,有的还附有诸如“太上老君如律令”“谷雨三月中,蛇蝎永不生”,或“谷雨三月中,老君下天空,手持七星剑,单斩蝎子精”等文字。如今家乡的人们不再贴禁蝎符了,而是希望蝎子大量滋生,以供开春后让人们夜间打着灯捉蝎子,有的人一晚能捉半斤多蝎子,这比贴禁蝎符灵验多了,而蝎子的市场价每斤二百多元,成了农家一笔收入。

在山西省西临的陕西白水县,在谷雨节时有祭祀文字祖先仓颉的习俗。这也成了谷语节气的来由。大约在四千年前,轩辕任命仓颉为左史官。仓颉做了史官后,就用不同类型的贝壳和绳结的大小、横竖为标记记载事务。可是随着主管事务日益繁多,这种办法远远不能胜任。一天,仓颉随一个老猎人外出打猎,走到一个岔路口,老人指着地上留下的各种野兽的脚印向他讲述野兽的去向。仓颉想:一种脚印可以代表一种野兽,我能不能用一个符号代表一种事务呢?回家后,他打点行李外出察访,一路上,他跋山涉水,不耻下问,把看到的各种事务都按其特征表示出来,花了一年工夫,最后满载而归。回家后,他关上大门,三年没出,他把一路收集的图形在院子里用树枝画了出来。为此,他把村周围的树枝都用完了。仓颉造字的成功,大大推进了社会的发展,为人类进步带来了光明。这件事感动了玉皇大帝,当时正遭灾荒,许多人家没有吃的,便命天兵天将打开天仓下了一场谷子雨,人们终于得救了。仓颉死后,人们把他安葬在白水县史官镇北,墓门上刻了一副对联:“雨粟当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桥陵。”人们把祭祀仓颉的日子定为下谷雨的那天,也就是现在的谷雨节。

旧时民间还有“走谷雨”的风俗,每年谷雨节这天,青年妇女要走村串亲,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叫“走谷雨。”南方产茶的地方有谷雨摘茶的习俗。据传说谷雨这天摘的茶,喝了有清火、辟邪、明目等好处,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采摘一些新茶回来。

谷雨时的河水也非常珍贵,在黄土高原的西北地区,谷雨节正值桃花盛开时,河水亦称为“桃花水”,据传说用它洗浴可消灾避祸。谷雨节时人们用“桃花水”洗浴,举行射猎、跳舞等活动来庆祝。

谷雨节一到,布谷鸟就来了。每天早晨在村东的大榆树上就会传来“布谷!布谷!”的叫声。布谷鸟一叫,大田作物开始播种了。家乡有俗语:“谷雨前后,点瓜种豆”。播种开始了,首先播种的是玉米、高粱、大豆、土豆,然后再种谷子、糜子。这时候农家最盼望的就是下一场春雨,尤其是靠天吃饭的故乡。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总算盼来了。俗话说,三月的雨是少女,总是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而雨天的景色又是那样迷人,这不仅仅是对春雨的渴求,在农家看来,下雨便是下粮食,下雨便是下金钱。因此才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小雨纤纤风细细,小一阵子,大一阵子,哗哗啦啦,滴滴答答,淅淅沥沥,声音有时软得像谷种爆芽,有时柔得似青草长嫩芽,大一点便发出像蚕吃桑叶般的沙沙声。到了夜间,雨下得更大些,屋檐口的水流了一院子。早晨起来雨停了,院子里还有积水,抬头看看黄土墙顶的水迹有三四寸高,大家十分喜悦,逢人便说:今年播种又没有问题了。

天晴了,太阳出来了,各种树木的嫩叶显得更美了。开过花的各种果树,雨打花瓣落,枝条上结出一个个小的果实,显得格外充实。黄土地的特点,雨水渗透力强,雨停后用不了几小时,地面就硬实了。上午各家各户把准备好的种子再做一次检查,午饭后,田地里到处是播种的人,只见前边一人牵一头毛驴,毛驴拉着播种用的耧,另一人在后边摇耧播种。后边还有一人牵着另一头毛驴拉着用三个石头轮子做的“碌蹬”轧实,使播下的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便于种子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而发芽。这种祖辈流传下来的播种方法,很快把种子播到地里去了,大家这才松口气,齐声说:今年的收成又有希望了。等到地表快要发干时,小苗已长出地面,正在往深处扎根,这时如遇到天旱,会促使禾苗扎根更深,有利禾苗后期快速生长,这时已到五月初,所以农家不怕天旱了,俗话说“有钱难买五月旱”就是这个道理。到农历六月进入雨季,往往大雨滂沱,甚至阴雨连绵。由于庄稼扎根深,生长速度非常快,应了俗语“六月连阴吃饱饭”,那些年就是这样天顺人心。

惊蛰过后,柔柔的春风一场接一场地刮,刮得柳枝泛了绿,刮得麦苗返了青,到谷雨前后,刮得各种野草拱破地皮闪亮登场了,在田野里到处有刚发芽的野草,其中,有些野草可以食用,人们叫野菜,有的野菜所含营养丰富,食用时口感也很好,这是大自然赏赐给人类的天然蔬菜。那时候每年到春夏之交,正是青黄不接之时,有些人家不但粮食告罄,而且冬储的土豆、萝卜、大白菜也都吃光了,人们不得不出来挖野菜、捋树叶。小时候,每年春天我也要带着弟弟们去地里挖野菜,那时候,在家乡常见的野菜有苦苣菜、麻麻菜、猪耳朵、蒲公英、扫帚苗、灰条菜、小蒜、苜蓿草等。其中苦苣菜堪称各种野菜的代表,俗话说:“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苦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民间传说当年王宝钏为了活命,曾在寒窑吃了18年苦菜,旧社会很多农民在每年春天青黄不接之时,都要靠苦苦菜充饥。民间有民谣道:“苦苦菜,带苦尝,虽逆口,胜空肠。”苦苦菜遍布全国,家乡叫甜苣菜,因为它适应性强、生长快。尤其在湾子地或低洼的地方,几乎随处可见。加之营养价值高,根与叶皆可食用,又有清热、解毒、补虚、止咳和抗癌的作用,所以很受人们的欢迎。

苦苣菜又名苣荬菜,属菊科植物,分甜苣、苦苣等数种,当年我们主要挖苦苣菜中的甜苣,它棵棵都长得肥嫩鲜绿,它的叶片周边有不整齐的锯齿,有的叶片边还有点泛红,真是人见人爱。说起苦苣菜,人们常会想到晋北地区旧时流行的民谣:“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挑苦菜。”

挖回来的苦苣菜,制作前都要摘净毛根烂叶,用冷水反复浸泡清洗,然后下开水锅焯熟,以减少苦味,增加香味。如果是“甜苣”,洗净后蘸点甜面酱即可生吃。将焯熟的苦菜切碎装盘,用花椒油烹过,再加盐、醋、蒜泥、味精等调料拌均匀后即成。开始嚼时,有一点青涩的苦味,细细品咂,就觉得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和一丝微微的甜味儿,沁入五脏六腑,就着窝窝头,越吃越爱吃。苦菜还是良好的饲料,用以喂养猪、羊、毛驴效果也很好。

我还挖过扫帚苗,所以叫扫帚苗,是因为秋天落叶后,连根挖起来,晒干可做扫帚而得名。这是一种很泼辣的野草,我家在村西有一块南瓜地,地内每年种四五十株南瓜,在南瓜苗周围和地的四边生长着十几株扫帚苗,秋天可长成一米多高的圆球,秋分后把它连根挖起来,在根部以上1/3处用绳子或铁丝捆紧,再把梢用木板与重物压扁,半干后拿出来就是一把扫帚,每年能制成十几把扫帚。在收扫帚苗时,总会在地里撒落很多种子,第二年春天,在南瓜地里就会长满密密麻麻的小扫帚苗,到谷雨节后,南瓜秧长出地面后,南瓜秧要间苗,扫帚小苗也需要间苖,把不影响南瓜生长的扫帚小苗留十几株,其余的扫帚苗全拔掉。扫帚苖的叶子呈细长条形,长得又细又密,拔来的扫帚苗洗净,拌上玉米面粉和盐,制成“括蕾”,上锅蒸熟。然后浇上蒜泥、香油,吃起来棉软香辣,有一种特殊的风味。而我更喜欢吃凉拌的扫帚苗菜。将拔回的扫帚苗嫩叶洗净,在开水里焯熟,再放进凉水里泡,用两手攥净水,放少量盐,浇上蒜泥、香油,加点醋,搅拌均匀,看上去绿绿的很诱人,吃起来软软的,香香的,辣辣的,十分爽口。

此外,一些树木的花朵、嫩叶也可食用。最先能食用的是柳树的嫩芽,有一次,我从大沟子北面郭家大渠边那株柳树上摘了些嫩芽回来,母亲把它用开水焯过,用冷水浸泡,沥干水分加醋、调料拌着吃,非常清口,只是味道略带苦味。榆树也是一种吉祥树,它吐出的“榆钱”与“余钱”谐音,祖先们为了讨个“年年有余钱”的吉利兆头,在院落周围和村中的空闲地栽种了大量榆树。每年春天榆钱开出来后,有时上树,有时站在墙头或屋顶都能摘到榆钱,一会儿就能摘满一篮子。榆钱能生吃,吃起来甜丝丝的,也可以做菜吃,但主要还是拌玉米面或小米面做成“括蕾”蒸熟吃。同样槐花也可蒸“括蕾”吃,这些树木的花朵嫩叶小时候我都吃过。

我家还喜欢吃高粱面做的食品,高粱,家乡的老百姓叫茭子,高粱面叫茭子面,用茭子面做的鱼鱼、饸饹、擦面、煎锅、流尖等是家乡的家常便饭,尤其是茭子面饸饹懒豆腐最有名气,我也最喜欢吃。但高粱面欠筋道,需要掺入筋道的面粉才好吃,当时缺少白面,只能掺入适量榆皮面。每年春天是榆树最容易剥皮的季节,我经常到堾堰上挖小榆树,拿回家来叶子喂羊或喂猪,榆树根用锤子一砸,厚厚的榆皮就脱下来,洗干净晒干后再剁成小块,磨成面食用。1952年春天,爷爷家东屋后那株全村最高的大榆树,被堂兄昌义哥哥刨倒,据说父亲一辈分家时,这株榆树分给了二伯父家。昌义哥哥对我说:“婶子喜欢吃高粱面,需要掺榆皮面,你剥下榆皮来,让婶子磨面”。我拿一把镢头从树根剥起,那大榆树皮很厚,外边粗皮加里面白皮合起来有两厘米厚,由于正处在春季,树皮很好剥,我用镢头先在树皮上刨一条缝,然后用镢头往下撬,往往一次能撬下一大块,不一会儿,我就把榆树皮剥了下来,又用一把锋利的砍刀把外边的粗皮砍掉,剩下里边的白皮晒干,剁碎,储存起来,让母亲随用随磨成面,吃了好几年。

榆树在灾年更是人们的主粮,听母亲说,我两岁那年家乡遭旱灾,从立夏至秋分,一百五十多天没下一滴雨,赤地千里,庄稼颗粒不收,第二年春天,先是闹水荒,接着闹饥荒,开春后家家把榆树当主食,先吃榆钱,再吃榆叶,最后吃榆树皮,当年榆树救了不少人的命。如今生活好了,每年春天家家都要采些榆钱,点缀各家的餐桌。

现在我们生活在大城市,野菜、榆钱不容易采摘到了,但是市场上还是有卖野菜、榆钱的,初春时也常买点野菜、榆钱尝尝鲜。孩子们也在节假日或双休日里,到郊野踏青时顺便带些野菜回来,每年也能尝到野菜的清香。但是我还是怀念小时候挖野菜、吃野菜的乐趣,总觉得这时的野菜不如往日故乡的野菜味道清香,因为家乡野菜的味道那是故乡的味道。我喜欢挖野菜吃野菜,原来不单是品尝野菜的清香,还因为在我的心中始终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浓浓的故乡情。

民间素有谷雨食香椿的习俗,谷雨前后正是香椿芽上市的季节,这时的香椿芽,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民间有民谚说:“雨前香椿嫩如丝”。说明这时的香椿芽正是又嫩又鲜时,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剪香椿芽。

香椿芽具有提高肌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消炎、杀虫之功效。家乡地处太行山脚下的丘陵地带,祖先们留下了大量树木,其中香椿树最多,而这里的气候与土地又适宜香椿树生长。在我小的时候湾子地的香椿树都已是枝繁叶茂、笔直高大的参天大树。树龄大都在50年以上,尤其在大沟子两旁的上湾地、南湾地、香椿树湾等地,香椿树如林海,还有杆子梁、小岭村都处在香椿树的林海中。每年的“谷雨”节后“立夏”节前,播种结束了,香椿芽长到了三四寸长,全村开始忙着剪香椿芽了。

我家在南湾地里有三株香椿树,都是参天大树,树干已有30厘米粗,在香椿树湾地有五株香椿树,树干也有20厘米粗。在爷爷家院子的大东房后还有一株香椿树,树冠小一点,树干也有碗口粗,站在东房顶就可以采到香椿芽。每年立夏前,香椿芽嫩油油绿中透红,站在香椿树的林海中,一股股香椿芽的香气袭人。小时候每天清晨,天麻麻亮,母亲就带着我和弟弟去地里剪香椿芽了。那时候凡是有香椿树的人家,都有一根五六厘米粗,七八米长的木杆,头部安装一个铁钩,专门用来剪香椿芽。我还小的时候,都是母亲带着我们剪香椿芽,母亲剪,我和弟弟们在树下拾,母亲剪下一枝,我们拾一枝。后来我长大了一些,学会上树了,我就上树剪,母亲和弟弟们在树下拾。由于我在树上剪,选择范围大,剪的香椿芽的质量也高了。我牢记母亲讲的剪香椿芽原则,即每个枝条的“主尖”不要剪掉,使树枝继续长大,侧枝要留均匀,侧枝密的地方多剪,侧枝稀少的地方少剪,改善树的通风采光条件。为保证安全,我骑在一个树杈间,背靠一枝大树枝,双手握杆,专找那些枝叶密集处的小枝,找那些胖墩墩、红油油的香椿芽,先用剪杆上的铁钩挂在小枝上,轻轻一拧,小枝折断,香椿芽落地,母亲和弟弟们在树下拾起来,放在一起。

我们每天早晨只剪一至两棵树,我不断在树上变换位置,每天大约剪四五十斤。回家时母亲拿木杆,弟弟们每人抱一点,剩余的用绳子捆起来,我背着回来。这样连续干几个早晨,香椿芽经风吹日晒后,很快由红变绿变老了,我们也就不剪了。当时是刚解放,家家闲钱不多,就是自家地里没有香椿树的人家,也没有多少人家买香椿芽吃,就是拿到县城,两毛钱一斤也不好卖,所以尽管树上有很多香椿芽,但剪下来的并不多。像我们家,八棵香椿树,少说也能剪一两千斤香椿芽,可我家每年只剪二百余斤,大部分香椿芽留在树上,又加上全是大树,到夏天时,香椿树枝叶茂盛,每株树的树尖开出白色花朵,花落后结出椭圆形果,成熟后为茶褐色,像葡萄一样,一嘟噜一嘟噜地挂在树梢。到秋末,树叶落地,果实开裂,种子撒在地上,空壳被风刮得哗哗直响。就是剪回的这点香椿芽,大部分也都送了人,有的给没有香椿树的邻居家,有的给了姥姥家、姨姨家,我家每年腌制三四十斤当咸菜。食用香椿芽的方法很多,常做的是香椿芽拌豆腐,先把豆腐煮熟晾凉切成小块,再把香椿芽切碎,把二者拌在一起,加上盐和香油,家乡的人们还喜欢加点醋,拌匀即可。香椿芽最大用途是腌制咸菜,可长期食用。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香椿芽整体腌制,一种是切碎腌制,不论哪种方法都是用香椿芽与食用盐混合,用手搓匀,腌制在容器中,一个星期后即可食用,食用时用香油与酱油拌一下更好吃。母亲还每年要给我们用新鲜的香椿芽炒鸡蛋吃,就是吃个鲜嘛。我在史家岗上学时,春天带到学校的咸菜大都是腌制的香椿芽。小时候我最喜欢生吃香椿芽芯子。在剪香椿芽时,剪到最后,总要有意挑选一些芯子粗的香椿芽剪下来,让弟弟们专门拿回家来,扳掉边叶,剥去皮,专吃芯子,吃起来口感又脆又甜,我们都喜欢吃。

爷爷家东房后那棵香椿树,专供我们做香椿蛋。早在香椿树发芽前,每逢家里吃炒鸡蛋时,将鸡蛋的小头砸一个两厘米的洞,倒出蛋黄蛋清,等到香椿快发芽时,选择适当的小枝,将鸡蛋壳插在垂直向上的小枝头。等到香椿芽长到三寸长时,香椿芽在蛋壳中长得满满的,香椿芽在蛋壳中挤得结结实实,这时候将带鸡蛋壳的小枝剪下来,去掉鸡蛋壳,就是一个结结实实的、和鸡蛋大小一样的香椿芽蛋,黄愣愣的非常可爱,既可生吃也可腌制,尤其生吃时另有一种风味。我们每年能制作十几个香椿芽蛋,这也成了我童年时代每年的娱乐活动之一,至今回忆起来,还难以忘记。

同类推荐
  • 中国西部博物馆论坛文集(2)

    中国西部博物馆论坛文集(2)

    本书收录的论文涉及:博物馆建设与发展、博物馆管理与服务、博物馆陈列与展示、博物馆藏品鉴赏与研究、博物馆藏品征集与保护、文化遗产与保护等六个方面内容。
  • 文苑拾遗(蠹鱼文丛)

    文苑拾遗(蠹鱼文丛)

    《文苑拾遗》是湖州名士徐重庆先生的文章结集,由刘荣华、龚景兴编选。全书分五辑,包括文苑拾遗、名人遗物、辛亥史料、湖州人文和秉烛夜谈,主要涉及现代文学研究和湖州地方文史研究,对一些史料的考辨颇有助于学术研究,具有较大的出版价值。
  • 亲情独白(读者精品)

    亲情独白(读者精品)

    我深深地知道:系念着漂泊天涯的我,只有母亲;然而同时感到凄楚黯然,对月挥泪,梦魂犹唤母亲的,也只有你的女儿!节前许久未接到你的信,我知道你并未忘记中秋;你不写的缘故,我知道了,只为规避你心幕底的悲哀。月儿的清光,揭露了的,是我们枕上的泪痕;她不能揭露的,确是我们一丝一缕的离恨。
  • 微观天下事,不负案头书

    微观天下事,不负案头书

    《家·国·天下:微观天下事,不负案头书》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家·国·天下”系列三部曲之天下卷。本书主要收录了梁晓声对当今社会的一些时评、政论类文章,他心怀天下,以一介平民之躯,用笔下的文字为中国社会把脉,呼唤国人觉醒。本书作为梁晓声解读当代世界热点问题的杂文集,着重讲述了在这喧闹浮躁的世界里,作者甘做一个平凡的人,心怀天下。真正有力量的善良,必定包含着对世态人心的深刻理解,而又不染世俗的浊气,梁晓声恰是这样的人。
  • 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是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利奥波德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它是一本描述土地和人关系的书,被誉为土地伦理学开山之作。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小姨的苦枣树

    小姨的苦枣树

    坐在办公室,我让身子窝在转椅里,双脚搁到桌子上,样子不雅,人却很舒服,据说这种姿势还有利于脑部供血。当然这是办公室只有我一个人的时候,还得把门虚掩,有人来了,一敲门或一推门,那双臭脚赶紧放下还来得及,不给自己难堪,也是对别人尊重。我隔壁办公室的文化馆哈副馆长也有这个“嗜好”,不过他没有我“讲文明”,可能是觉得自己好歹是个官,没顾忌了,有时见人来了,那双臭脚也不放下。有次我实在忍不下了,就说:哈馆长,你有高血压吧。他说是啊,老是下不来。
  • 从此刻开始让世界感受痛楚

    从此刻开始让世界感受痛楚

    这个世界伤他太多了,从此刻开始,让世界感受痛楚。
  • 无限之位面使徒

    无限之位面使徒

    重生为主神使徒,行走于各个位面。灵异的鬼神,神秘的魔法,狂热的信徒,热血的机械。以噬神之力,征伐宇宙,抗击主神。
  • Messer Marco Polo

    Messer Marco Pol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品夫人之农家贵妻

    一品夫人之农家贵妻

    穿越成了童养媳?婆婆病倒,小夫君阴阳怪气不事生产,家境困难?没关系,穿越女理应自食其力自强不息!发豆芽,赚桶金,和邻里,积人脉,晾美酒,买田地,建楼房,开设美食坊,混了个风生水起,当然,也没忘好好调教小夫君!童生试屡屡落第?没关系,有她这个应试教育精英在,轻轻松松考过去!叛逆期?正好!趁机灌输他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打造一等好男人,好夫君!后来,发家了致富了,小夫君也长成了,多年调教效果显著,不但很争气地给她赚回了一品夫人的诰命,更是一心一意甘心为忠犬。若干年后,怀有万贯家财,身侧良人相伴,再来一双俏儿女,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总算不枉穿越一场!(一对一温馨种田文)
  • 风与袖

    风与袖

    太平盛世下的暗流涌动,家族联姻与金钱交易,亲情、友情、爱情,全交织在一个少年的身上……
  • 我的游戏世界旅行

    我的游戏世界旅行

    幻想术,保存技,两两相依,将你幻想出的技能保存,可以随时发动,如果注入了幻想术,那么同一时间你只能发动一个技能,这样就需要靠管家,管家能使用你的保存技,他也可以注入幻想术增幅技能,如此,技能点与管家数也就极为重要。同时,这个世界还有成就,积分,公会。世界分为九层,七层之下有无上,一层之上有零层,一步一步攀登,成就属于你的游戏传说,谱成属于你的游戏旅行!让我们一起,去抵抗幻想种的入侵!
  • 萌宝驾到:爹地请签收

    萌宝驾到:爹地请签收

    苏梓手拎酒瓶、气势汹汹杀进门手刃渣男。然后,凶案现场秒变不可描述战场。京都第一少景千越,响彻华夏的钻石王老五,精致完美主义者。对女人挑剔到头发丝儿的景大爷,却被一只红眼兔子装的奇装异服给拱了。苏梓早晨醒来,拥着被子发现被全球通缉的时候——怕不是有仇家害我?苏梓是学校的耻辱,家族的污点,被一封通缉令逼得只差没躲臭水沟。五年后,她“碰瓷”碰了个长期饭票。“这位爷,我看你骨骼清奇,尤其适合做孩他爸。”她仰着小脸笑靥如花,“试试呗,不要钱,买一送二。”
  • THE KREUTZER SONATA

    THE KREUTZER SONAT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