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89500000004

第4章 雨水节气雨水少 修田起圈挖甘草

雨水: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330°时为雨水节气。天气逐渐回暖,冰雪融化,降雨开始,雨量渐增,空气湿润。农村开始备耕。雨水节气后水獭开始捕鱼了,它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日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来;再过五日,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的阳气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大地渐渐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农家则起圈积肥、修水渠、整修农田、我小时候这时则挖甘草。家乡有农谚:

七九八九雨水节,农家种田不能歇,

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

还有童谣:

雨丝轻轻飘,飘上柳树梢,

它为柳枝枝,绣出芽苞苞。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雪花纷飞、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而春风拂面、冰雪融化、湿润的空气、温和的阳光和潇潇细雨的日子正在走来,唐代大诗人杜甫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生动地描写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需要雨水的时候,它就来了。春雨伴随着和风,当夜幕降临时,悄悄地、无声地来了,滋润着万物。俗话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对于农家来说,雨水节气正是小春管理、大春备耕的关键时期,这也使农家的生活充满了新的希望。因此,雨水节后农家盼望的就是来一场春雨,民间有民谣道:“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其实古代就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这句话的来由还有个有趣的传说:南北朝时,有个著名诗人谢灵运,曾担任永嘉太守,有一年开春天时不利,暮春三月天旱无雨,这使他坐卧不安,一日,他邀同僚和一些乡绅,走村串巷了解旱情,乡绅们有怨气也不敢发作。路上忽然天空彤云密布,喜降春雨,谢灵运一扫愁肠,高兴地在雨中手舞足蹈,一不小心滑倒地上,同僚和乡绅见此,个个掩口讥笑他。他心里生气又不便发作,便高声唱道:“春雨贵如油,下得满地流,滑倒谢学土,笑死一群牛”。众人对这场春雨也十分喜悦,对他的唱词并无反感,却留下了“春雨贵如油”的名句。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地球运转至太阳黄经330°时,就是雨水节气。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它只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为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通俗说法是: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古人将雨水后的十五天分为三候(每候五天):“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也就是说,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水边,如同先祭祀后食用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面阳气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节气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节气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节气后,人们则明显地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春满人间。全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之时已过,下雨开始,而且雨量渐渐增多,这有利于越冬作物返青或生长,这时农家要抓紧越冬作物的田间管理,做好选种、春耕、施肥等春播准备工作。在雨水节气后的15天里,正是“七九”的第六天到“九九”的第二天,俗话说:“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意味着我国除西北、东北、西南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寒冬季节外,其他地区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了由冬季转春季的过渡,在春风雨水的催促下,广大农村开始呈现出一派春耕繁忙景象。但是,雨水节气时,北方冷空气活动仍很频繁,天气变化多端。初春时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人们逐渐脱去棉衣换夹衣,但此时北方阴寒未尽,气温变化大,虽然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凛冽,但由于人体皮肤已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因而易感邪而致病。所以此时民间有“春捂”的习惯。雨水节气时,春风送暖,致病的病菌、病毒易随风传播,春季传染病易暴发,每个人应该保护好自己身体,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雨水节,回娘家”是不少地区的习俗。每年的雨水节气到了,做女儿女婿的要去给岳父岳母送节,送节的礼品通常是一丈二尺长的红棉带,亦称为“接寿带”,就是希望岳父岳母“寿缘”长,长命百岁。另一件礼品是“罐罐肉”,即用砂锅炖了猪脚和大豆、海带,装在罐中,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恭敬地给岳父岳母送去,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的感谢和敬意。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让女婿在外奔波时能遮风挡雨,也有祝愿女婿人生旅途顺利和平安的意思。在家乡雨水节气来到后,每天下午就要刮起东南风,预示着春天来到了。

家乡的春天,东风轻拂,大地苏醒,冰化雪融,大地回春,万木吐翠,草绿花红,百花吐艳,姹紫嫣红,一派生气勃勃,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最红火、最热闹的春天,就数1948年土地改革完成后的第一个春天。古语云:“一年之计在于春”,那一年,尽管春节前就已经立了春,但是春节前气温很低,节前又下了一场大雪,因此,春天来临的气息丝毫没有感觉到。可是,春节一过大地仿佛立刻就醒来了,刮了几天春风,积雪就融化了,春风吹过,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盎然,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俗语说:“人勤春来早”。正月里,村里组织的社火刚结束,家家户户就忙起了备耕。这是土地改革后农村里出现的新气象,使农闲变成了农忙。各条大沟子两侧都有很多人在整修水渠,更多的人在整修农田,还有的人在整修农具。土地证拿到了,土地归自家了,收成归自家所有了,就要把土地管理好,就要充分发挥土地的效益。哪块地的田埂、石头垒的堾堰倒塌了,耕种前要修好;哪块弯子地的水渠被洪水冲坏了,也要抓紧修好;哪块地去年被雨水冲开豁口,更要抓紧修好;有的砂土地浅层有大的石块,春耕时容易打坏犁铧,也需要在春耕前把石块起出来。在口子上村南的道头起(地名),舅舅家的一块沙土地中央有一块卧牛石,有两立方米大,往年耕、耙、耱、种时,都得绕着走,十分碍事,如今也要把它清除掉。舅舅找人帮忙,在卧牛石上打了三个炮眼,装上炸药、雷管,硬是把那块卧牛石炸碎,清除掉了。所有这些,充分体现了翻身农民对分得的土地的珍惜和热爱。家乡的春天来到了。

我家也在忙着整修农田,在芡春沟下边那块梯田,头年夏天被雨水冲出一个大豁子,石头垒的堾堰也倒塌了一段。父亲把倒塌的堾堰垒好,又从崖头上取土,把水冲的豁口填了起来。村北口两个大坡子中间那块地,去年下大雨时,街水流下去冲出一个大豁口,父亲也在崖畔取土把它填了起来。地里的活干完了,全家人还要把家里的羊圈、驴圈、猪圈里冬天积的圈肥起出来,运往大门外。每天上午,羊群出圈后,全家人就先在羊圈里干了起来。我拿把镢头先把圈里的肥料刨松,母亲和姐姐用铁锹往箩筐里装,父亲往街上挑,全家人干得汗流浃背。三天后羊圈里的肥料起完了,又把毛驴牵到场院里晒太阳,我们又在驴圈里干起来,紧接着又把猪圈里的肥料也起了出去。十天后,大门外的街边堆起了很长一堆圈肥。父亲还要把这一大堆肥料翻一遍,把结成块的捣碎。俗话说:“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我家历来重视广积肥料,土改后就养了一头猪、一头毛驴、十七只羊。虽然辛苦点,每年不但能繁殖十几只羊羔,还能积下大量圈肥。除了家里的圈肥外,地里还有三四个粪盘子。所谓粪盘子,就是羊群住在地里积的粪。那时候,我家与大沟子北边的口子上共养一群羊,大约有一百多只,雇请本村王绪昌放牧。每年春暖花开,草木返青,天气变暖后,羊群白天在坡上放牧,晚上就不回家住了,轮流住在各家地里攒粪。牧羊人也轮流在各家吃饭。每当轮到羊群来我家地里攒粪时,从当天早晨开始,牧羊人王绪昌就来我家吃饭,上午我帮着父亲,赶着毛驴把栅羊圈的羊圈栅栏,用毛驴驮到我家地里。羊圈的栅栏都是些二至三厘米粗的圆木条,用细麻绳上中下系起来,围成一个十几米大的圆圈,栽在地上。栅栏有两米多高,还安装了一个活动门,再给羊群留一条进出道路,不要让羊群进出时踩坏旁边地里的庄稼。最后在羊圈旁搭一个席棚,老百姓叫“庵幕”,供牧羊人睡觉,便于看护羊群。羊群在这种圈里住十天,就能攒一个粪盘子,每个粪盘子能攒十五六厘米厚的肥料,春天化冻后,也要把粪盘子里的肥料刨松、捣碎、堆起来,运往附近的地里。有了充足的肥料,农田的丰收才有保障。

早春,很多人还在大沟子里修水渠。那时候太行山得不到治理,也没有封山育林,秋冬季节很多人上山割柴,一年四季羊群在近山岭上放牧,山体表面到处有羊拉的粪粒,山岭表面又有大量灌木、野草叶落地腐朽后形成的腐土,每当大雨过后,山体表面形成急流,汇入山下形成山洪。山洪出山后,往往夹带着大量腐土羊粪,用这种水浇灌一次沟旁的湾子地,不仅能给湾子地补充水分,还能在湾子地表层淤积一层腐土和羊粪,等于追一次肥水。经多年浇灌淤积,湾子地表层会形成一层优质肥沃土壤,因此,人们在大沟子边修了很多渠道。差不多所有湾子地都能浇灌到山洪肥水,但大沟子里的洪水,到伏天有时会很大,大部分渠道都在使用一两次后被特大山洪冲坏,因此,每年春天都要整修渠道。我家南湾地有四块梯田,最上边一块地就修有渠道,一场大雨过后,山洪下来,四块地都能得到浇灌;舅舅家下湾地也有三块地,最上一块地也修了一条渠,这些渠道每年都会被特大山洪冲坏,开春时父亲和舅舅每年都联合几个人,把各家的渠道修好。

土改后那几年,人们变勤快了,老天爷好像也变了。还没过二月二,每天下午就刮起了大风。小时候村里就有民谣:

土岭口,大风口,春秋两季大风吼;

刮得树枝弯了头,刮得尘土到处走;

春刮南风送温暖,秋刮北风送寒冷。

那些年,前晌时还是艳阳高照,树梢不摇,中午时村子里炊烟袅袅,家家户户都在做午饭,缕缕青烟一条一条直线似的升上蓝天,看不出有一丝风。午后不久,无端地刮起了风,先是小风,越刮越大,田野里秋耕过的田地,村外的黄土路上,卷起了漫天的黄土,不时地搅得天昏地暗。家乡的人们在地里干活时,习惯戴帽子或用一块毛巾把头发罩起来,就是为了防止风沙侵袭。一次大风过后,差不多每天下午都要刮起大风,正月里的东南风预示着春天来临,而秋末的西北风却会送来寒冬,人们早已习惯了这种季节的转换。

春风送走了寒冷,春风带来了温暖,春风吹化了地里的残雪,也吹化了牧马河厚厚的冰层。就连犁铧尖峰下的积雪,没几天也被春风吹化了。就在这春风化冻的初春,我却有一项活动,就是和二灯舅舅去野外挖甘草。二灯舅是母亲堂弟,仅比我大3岁,是我小时候的主要伙伴,无论是玩耍、上学,假期中给毛驴割青草我们都在一起,简直是形影不离。跟着他,我哪儿也敢去,我也学到了不少本领。

甘草,老百姓叫甜根苗,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家乡村子四周到处有生长。只是生长在平地的不便挖出,只有生长在堾堰、土坎、崖畔等立面上的甘草才便于挖出。甘草由地下的根与地上的茎叶组成,地面的茎秆夏季可以长至二三十厘米高,旺盛的还会有分枝,茎秆在生长期,表皮生有绒毛,叶子呈椭圆形,夏季开紫色花,花落后生出红褐色弯曲的荚果,秋末落叶,地面茎秆枯干。第二年春天,从枯干的茎秆根部发芽,生出新的茎叶来。甘草的根由两部分组成,连接地面茎秆的一段习惯上叫“苗”,呈黄褐色,粗一点的表皮还有花纹。甘草苗横向生长,在苗上会生出很多垂直向下的根来,这些根都呈深红色,习惯上把这些红色的根称为“草”。草是甜的,因而叫甘草,草可以长到三四厘米粗。由于甘草的苗与根都是甜的,老百姓才把甘草又叫作“甜根苗”。我们挖甘草,主要是挖红色的根,即所谓的草,它的品相较好,那些比较粗的苗也不错,只是品相比草略低点。

甘草味甜,可入药,是一种较好的药材,不少中药都用到它,有润肺、止咳和解毒作用。用甘草为主料制成的复方甘草片,常用来镇咳祛痰,可治疗刺激性干咳和上呼吸道炎症。甘草也是制作烟草、酱油的香料。小时候挖甘草,不是把甘草当药材使用,而是当饮用品。家乡的人们习惯在炎夏季节,下地干活时,提一桶用甘草泡的开水带到地里,干活累了、渴了,休息时喝一碗甘草水,既解渴又败火,很受欢迎。初春时,村里有很多人都去挖甘草。

在我七八岁时,曾跟着舅舅刨过一次甘草。那还是土改后的第一个正月,村里组织的社火刚结束,有一天午饭后,口子上几个年轻人在郭家碾盘院边的小崖头上站着聊天。这个小崖头上的小院中,除安装碾盘外,还有一口旱井,长着五六株枣树,一株核桃树。这个小院的南边和西边没有围墙,南边是3米多高崖头,西边的街道是一个由南向北的大上坡,这个小院虽然地处村子的东边,却是村中的高地,站在这个高地向西望去,视野很宽,近至2.5公里外的史家岗村、远至10公里以外的滹沱河、牧马河尽收眼底,蒋村、定襄等很多大村镇也清晰可见。战争年代人们在没事时就会聚集在这里,向着远处瞭望,如有敌情很容易发现,新中国成立后没有敌情了,人们还是习惯站在那里瞭望、聊天。新中国成立初那几年,社会很不平静,经常有“红堂队”的土匪或“一贯道”道徒活动,“红堂队”是忻口战役时被日军打散的国民党新二师散兵,他们逃进山里成了土匪,为了生存,经常出山抢劫老百姓的财物。一贯道道徒专割小孩的肠子,闹得人心惶惶。每当傍晚到来,这个小院总有人在瞭望、聊天,当发现西边史家岗方向的地里有亮光,大家就以为是“红堂队”的土匪或一贯道的道徒来了,大家赶紧回家,关门闭户以防不测。那天中午大家正在聊天,看见有人拿着一捆甘草回村了。那捆甘草全是红红的二三厘米粗的草,十分喜人,大家十分羡慕。有人问:“哪里刨的”?回答说:“碗架板堾子上”。这时有人说:“昨天路过新房子,看见路边的土坎上长有密密麻麻的甜根苗子,总能挖出粗的草来”。另一个人立即呼应说:“那咱去挖挖试试!”乘着这时的兴奋劲头,大家统一了看法,回家拿上工具出发了。那时候舅舅才十七八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这事肯定乐意参加,我就跟着舅舅去了。

初春的午后,风和日丽,微风卷起团团柳絮,飘扬在大路小径的上空。虽然背阴处仍有残雪,但向阳坡上的小草已钻出地皮,露岀葱心似的嫩芽,大沟子南边郭家大渠边那株大柳树的枝条变成了暗红色,芽苞咧开了嫩绿的嘴,天空像大海一样湛蓝,没有一丝浮云,太阳暖洋洋地照耀着大地,不一会大家来到了新房子。新房子是个地名,在口子上西边不足二百米处,那里原是一片耕地,日军开铁矿时,在那里用黄土墙围成院子,在院中盖起了一排排简易平房,作为矿工宿舍,老百姓叫那些房子为新房子。日军投降后,老百姓把那些房子扒光了,又恢复成耕地,但大家还习惯叫那里为新房子。新房子北面原来是小铁路,南边围墙外是公路,如今公路荒芜了,路面杂草丛生。由于公路是上坡,两边全是梯田,公路坡度大的地方在两边的路肩上会形成很大的坎,最高处有二米多,我们去的地方,东边有两米多高的坎,西边也是一米多高的坎,坎上密密麻麻地生长着大大小小的枯干的甘草茎秆。当时去了五人,我是看热闹的,他们四人分东西两组挖,一会儿两组挖的甘草苗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4厘米大的疙瘩来,疙瘩下是一根4厘米粗的草,大家喜出望外,四个人轮番上阵,镢头、铁锹交替使用,一会儿挖到地平,又往地平下挖2米多深,挖出一根近4米长的草来,然后分成四段,每人一段,高高兴兴回到村里。这是我小时候见过的最粗最长的甘草。

到我上学后不久,我就开始学着挖甘草了。一开始我跟着二灯舅舅只在村子附近挖,一天挖不了多少,而且挖的大部分是些甘草苗,偶尔也能挖到一两根草。其实挖甘草并不仅仅是体力活,技术性也很强,不了解甘草的生长习性,就是成年人,一天也挖不了几根,关键问题是寻找不到甘草的草所处的位置。我从10岁开始学着挖甘草,每年正月十五刚过,就拿把小镢头在村边梯田堾堰上挖甘草了。通过实践,逐步找到了寻找到甘草的方法,到我12岁时,我只要一看甘草苗的周围环境、生长地周围有无其他甘草苗及所有甘草苗的大小,就知道这根苗附近有没有草。其实方法也很简单,首先找大的甘草苗开挖,看苗的走向就可判断出草的远近。挖开后如果有两根以上苗的走向越来越近,则草在里边不远处;如果走向越来越远,则附近处没有草;再有如果某一处有很多枯干的甘草茎秆,则最小的那根离草最近。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甘草在生长过程中,先由一根苗横向生长,叫主苗。在这根主苗上会垂直向下生长出很多草来,这些草相距一定的距离,刚生出的草仅像棉线一样粗,逐年长粗,当长粗到一定尺寸后,原来的苗供给的养分就供不应求了,里边的草在主苗提供的养分减少后,就会在草与苗的交会处生出新的苗补充养分,草长得越粗,新生出的苗越多,原来的主苗只给最外一根草提供养料,不再给里边的草提供养分,里边的主苗在失去作用后也就腐朽了。新生出的苗在与草的结合部逐渐形成一个疙瘩来。里边的草就独立生长了,这也是甘草的一种繁殖方法。随着新生的苗越来越多,当年生的苗到地面的距离最近。因为地的深处是“死土”,缺乏养分,甘草的苖都生长在浅层“活土”中,所以甘草的苖大多平行于堾堰或崖畔的表面生长,当年生的小苗是从草头上直接伸到地表,距地表最近,因此我们挖甘草时,如果附近有很多甘草苗时,挖最小的苗,因为小苗是最近期生长的,它离草头最近,沿着它很容易找到草。

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在挖甘草时,专门找小苗挖,当然那些大的苗多的地方也挖,那是小苗长大了,但必须是大苗很密的地方。有一次我在铁矿沟子北边的堾堰上挖甘草,发现一根很不起眼的小苗,仅2毫米粗,旁边1米多远处有两根大苗。我先在大苗根部挖几下,发现大苗伸向小苗处,我在小苗处挖一镢头,竟刨出一根3厘米粗的草来,旁边那两根大苖伸来与小苗会合处就是草。回来的路上,爬上沟南边那个大土坡后,路边的土坎上也有一株小苗,我信手刨一镢头,仅5厘米深处就有一个大疙瘩,疙瘩下有一根很粗的草,疙瘩上有别的地方伸来的大苗好几根。还有一次,我一个人在村南的南大沟边上刨甘草,发现三根小苗,挖开后其走向一致,而且越来越靠的近,果然又挖10厘米深,三根小苗合在一起,别的地方还有几根苗也在这里会合,会合点下是一根很粗的草。用这种方法,选择好地形,一上午可挖五六斤甘草,运气好时,能挖到七八斤。有一年我们在铁矿沟子北边的堾堰上挖甘草,两人挖了不少甘草,全部是两三厘米粗的草,红油油的,十分喜人。在回来的路上,在村口遇见一个挑担卖梨的老头,他看上了我们刨的甘草,要用梨一斤换一斤把我们的甘草换走。我们不缺甘草,每天都能刨这么多,也就同意换给他,每人换得十几个梨,老头也十分满意地走了。

21世纪初,清明节回家乡给母亲上坟,住在军家贝村的内弟升和家。那年春天,升和家盖新房,那天正值屋面抹泥,老百姓叫“安栈”,街坊邻里都来帮忙。大清早帮忙的人都在屋面安装椽条、钉屋檐板,升和家养的一只大绵羊,在院里不停地咩咩叫,我见绵羊是在叫食,就拿一把镰刀,到他家栽苹果树的地边堾堰上,割点小榆树喂羊。

初春的早晨,太阳刚刚出山,地里灰蒙蒙的,只有杨树、柳树发了绿,榆树正开榆钱,但小榆树长出了嫩叶,我在堾堰上割了一些小榆树枝。在割小榆树枝时,发现堾子上有很多甘草苗,在成片的甘草苗中,夹杂着不少小的甘草苗,我一看,心中乐了,这种小甘草苗离草最近,我在几个小甘草苗跟前,用镰刀挖几下,那个草就露出头来。我把榆树枝抱回去,放在羊栏里,随手拿了一把镢头一张铁锹出去挖甘草,没用半小时,我挖出十几根甘草来,都有两三厘米粗,红油油的十分喜人。我拿回去后,房顶干活的人看到,惊奇地问:“你还会刨甜根苗?哪里挖这么多?”我说:“在苹果树地堾堰上”。其实我还是用小时候学会的方法挖出来的。

小时候每年的初春,我总有十天左右的时间挖甘草,每当我带着一身的尘土挖甘草回到家时,一进大门,母亲就听见了,我把铁锹与镢头随手放在南房屋檐下,又把甘草放进库房,就要进家门时,母亲把我拦在了门外,嘴里不停地唠叨着:“看你快成土地爷了!我给你打打身上的土”。我站在院里,任凭母亲用笤帚给我扫去身上的尘土,然后再用拂尘抽打一遍,直到我的衣服恢复本色。就这样每年我都要挖不少甘草,全家人一个夏天用不完。挖甘草的工具就是一把小镢头、一张铁锹,挖完甘草后,在堾子上挖的坑要回填拍实,恢复原地貌。甘草发芽后,品位下降了,我也就不挖了。童年时代这些事,至今还记忆犹新。

就在甘草发芽时,村里刮起了春风,俗话说:“春风不刮,草芽不发”。没几天,春风吹绿了原野,也吹绿了树上的枝条。一群接一群的大雁排成人字队形向北飞去,就连呢喃的紫燕也从南方飞回来了。这时已是大地解冻、春风送暖、草木返青的时候了。就在这万物复苏的阳春季节,桃灼灼,柳依依,山抹黛,水漾绿,一派生机。柳树的枝条最先冒出草绿色嫩芽,村边、田头、沟底,尤其是背风向阳处,垂柳披长发、细叶吐翠,春风吹过,摇头晃脑地垂下条条绿丝,旷野远望,棵棵柳树,宛如一个个圆形的绿球,分布在土黄色的原野上。一场春雨滋润了似醒非醒的大地,刚刚出土的小草,正羞涩地钻岀地面,活脱脱地再现了大诗人韩愈那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朦胧景象。

春天,黄土地显得淡雅秀丽,嫩绿的小草钻出地面后,像一个个伶俐的舞蹈演员,春风吹过就摇头晃脑跳起舞来。树芽儿露出黄色的小脑袋,像一首淡绿色的抒情诗,抒写着春韵带来的纯正的生命。这就是家乡初春的景象。这时农家已是春耕大忙季节了。有的人为保土壤墒情在耙秋耕过的地,也有的人还在街头捣粪,更多的人在往地里送粪,准备春耕播种。

同类推荐
  • 傅山故里文丛·散文卷(上)

    傅山故里文丛·散文卷(上)

    《傅山故里文丛》是由太原市尖草坪区文联和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共同主编的一部大型丛书。共分诗歌、散文、小说三卷,约100万字,有诗歌200首,散文180篇,小说80篇,入选作者80人。作品反映了尖草坪区近三十多年来的文学创作风貌。本书为散文卷。
  • 火如何灼痛它自己

    火如何灼痛它自己

    塞巴斯蒂安·荣格尔自创了一门专业,他复活了自然的戏剧与人类的本性。很少有作家到过地球上如此迥乎不同且求生艰难的角落。没有人提供过对于极端事件的更触目惊心的思考线索。从美国西部闷烧的雷电山火,加勒比海惊心动魄的鲸鱼捕捞,克什米尔危机四伏的旅行,到科索沃腐烂发臭的集体坟墓、塞拉利昂无情无义的钻石交易,再到阿富汗无止无休的炮火硝烟,《火如何灼痛它自己》一书向人们展示了世界上最危险的一些地方和局势中的细枝末节。
  • 苏曼殊作品集(二)(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苏曼殊作品集(二)(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苏曼殊作品集(二》本书分为诗歌、题画·题照、书信等部分。
  • 阳光桐城

    阳光桐城

    《阳光桐城》是桐城广播电视台2013年民生节目的结集,是桐城广电人走基层、听民声、接地气的心血结晶,是行走龙眠大地、追逐桐城变迁的忠实记录。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有穷苦人的悲愁呼号,有建设者的呕心沥血,有为政者的惠民情怀。她是民生改善的万花筒,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写真照。
  • 多少不凡,只因不甘

    多少不凡,只因不甘

    朋友圈疯转的“半糖哲学”。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窘迫时期。不管现实如何,梦要一直在。生活就是不要脸,不要命,咬着牙撞破南墙。——宋小君倾力推荐。本书重点描述大都市里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以一个个故事分篇,讲述他们的奋斗与汗水,欢笑与泪水,与年轻人产生共鸣。以“斗志昂扬”为核心精神,给读者一注强心剂,在这不易的现世里拥有更多的勇气和正能量。这是一组年轻人的群像。来到深圳,在大都市碰壁,打拼,扎根。有的成功,有的遇挫,总的倾向,都是在奋斗,在追求理想的实现,可谓一部励志书。
热门推荐
  • 家有闲妻夫难安

    家有闲妻夫难安

    要颜有颜,要料有料,作为一级优秀女特警,宁若雪就不懂了,到底是得罪了哪路神仙让她一朝穿越成了个不得夫宠,还因捻酸吃醋气愤枉死的世家夫人!对此,宁若雪不雅的翻了个白眼,转身寻求自己上辈子盼都难盼的事业中。吃喝玩乐找小弟,逗猫溜狗寻乐子。但...某侯爷你是脑子坏了吗?不去找你的满院春色,偏偏挡我道作甚?某侯爷傲娇昂头:满院春色哪能独得本候爷的青睐!宁若雪秒懂,斜眼望了某侯爷两下,没想到某侯爷胃口这么大。于是...
  • 竹马恋青梅

    竹马恋青梅

    【青梅竹马,双高干,青春无敌,简约家庭风,抽风爆笑型,偶有抒情实属摔坏脑子,全文属于重口味的小清新】【因火结缘】陆溜溜这辈子后悔事就是小时候喜欢玩火柴,却一个不小心给邻家腹黑大哥哥的屁股上留下不可磨没的印记,从此惹上一个大恶魔。从此她就被某只无限制欺压。【爱情来了】“……你虽然欠欺负,但我有没有告诉你,只有我能欺负你呢?”青春气息是有的,流氓气息也是要有的,不然怎么追得到媳妇?所以,只有某只知道,平时谦谦君子、温文如玉的任朗其实就是一只披着死猪皮的操神。【有了误会】媳妇跑了,任朗冷哼,你跑得掉吗?被人欺负了?任朗冷哼要交男朋友么?任朗依旧冷哼但是溜溜发现,凡是欺负过她的人都没有在她眼前出现过。凡是对她示过好的男子第二天见着她便如避瘟疫,附带缺胳膊断腿。【无赖追妻】当某只极度频繁又恰到好处的出现各种骚扰时,妹子火了。“任朗,你特么的有意思么,有意思么,从小欺负我不算,但在还要设计我的人生,你特么的有什么权利。”“媳妇……”“你特么的给我滚,谁是你媳妇,滚,以后不要出现在我面前。”“你胚胎还没有发育就是我媳妇了,媳妇,我都这么老了没人要了,你可要负责!”谁特么的以前嫌她怂,打死也不要她的。谁特么的以前嫌她肥,老是戳她硬伤的。负责?去你祖宗的。【打渣夺权】涉及到家族权势,因为某人的撑腰某只打的实在是欢快,傲娇的让人实在受不了。“陆溜溜,你特么的别太过分。”对方火大吐槽。任朗冷艳眉眼:“我宠的,你有意见?”【幸福生活】腹黑老狼成功扑倒媳妇很多年后,溜溜窝在任朗怀里在阳台晒日光。傻蛋食指不安分的这按按,那摸摸,捏着嗓子轻柔柔问:“老公,当年你为什么喜欢上我的?”“忘了。”狼就从不做亏本买卖某妹子不死心,手指已经滑进衬衫:“老公,说嘛。”最终结果的某只被下锅煮熟,吃干抹尽也未得到答案。老狼看着怀里欺负着长大的媳妇,笑得风华妖孽而满足,语间宠溺:“你那么傻,我怎么舍得离开你让人给欺负去了。”简介无能,欲知详情请细读文章,写文凭良心,严禁模仿抄袭!文文分年幼无知篇,情窦初开篇,赖脸追妻篇,情比金坚篇。男主是要腹黑的,女主是要慢慢成长的,双方家长是要傲娇的,男配女配也是要来串门的。
  • 海贼之弓与拳的旅人

    海贼之弓与拳的旅人

    现世来客穿越海贼世界,和草帽团展开了一段啼笑皆非的冒险故事。热血,羁绊,守护,感动,邪恶,正义的种种故事串联起来他们的海贼之路。
  • 牧神空间

    牧神空间

    这是一个被时空乱流打断了科技与文明进化的地球这是一个被无形天幕笼罩的地球这是一个被科星战舰、蛮星诸神和天外异兽蚕食的地球重活一世,洛凡发现,自己拥有一个神奇的空间在那里他可以复制和演化出一切比如科星世界的黑科技,比如蛮族诸神的修行法门,比如可以吞噬星空的异兽然后,他开始了牧养诸神之路
  • 整个世界都给你

    整个世界都给你

    18线小艺人重生80年,还成了又矮又丑又蠢的小村姑?!李胧月偏不接受现实,她偏要变成白!富!美!别人吃糠咽菜,她要吃香喝辣。极品亲戚上门找茬,她笑脸相迎让人害怕。臭流氓想占她便宜,没等她动,霍沉挡在她面前,黑脸拎住对方衣袖,咬着牙根冷道:“你动她试试?”PS:听说,看过本书的人,都很美!
  • 驯龙高手之元素光煞

    驯龙高手之元素光煞

    简介。。。完全不会写怎么办。。。。自己看内容吧。。。然后,作者会三不三鸽子,请各位书友谨慎追书!(QQ群:650788151,目前唯一书友群,喜欢作品的可以进群!)
  • 邪王追妻冠宠天下

    邪王追妻冠宠天下

    落叶潇潇方寂廖,你就是天边的一线光,是我心底最深的渴望,醉与生死两别离,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晨将来。…嘶…不是被渣男害死了吗?竟然穿越到了古代。什么情况!手撕白莲花。这角色我喜欢,不过谁能告诉我,栩王这家伙是哪里冒出来的?为什么要阻止我在古代开后宫的梦想!泪奔了……
  • 重生归来,明星娇妻有点甜

    重生归来,明星娇妻有点甜

    上一世,季简为了和心上人在一起,放弃了当红小花的地位,一心只想和他长相厮守。没想到全心的付出换来的却是一场预谋已久的背叛。重生后,她手撕白莲花,惩罚臭渣男。就是不知道身后什么时候出现了一只跟屁虫。“宝贝,吃饭没?要不……”某个传闻不近女色的男人,厚着脸皮。“不去。”“宝贝,要不要我开车带你去兜风?”某男又贱兮兮的凑上来。“很忙!”“宝贝,可不可以……”“宝贝……”“宝贝……”跟屁虫坚持不懈的问。“君逸尘!我受不了了!!”季简终于忍无可忍的怒吼!就是这样一个人不知何时走进了她的心里,根深蒂固。本文甜宠文,巨甜1v1无虐
  • 瑶瑶一恍夜夜安宁

    瑶瑶一恍夜夜安宁

    本文女主患有心脏病,在一次舞会上遇到了一位富有帅哥,让人惊讶的是,他竟然知道女主为什么天生患有心脏病,他竟然让女主去他家当一个月的保姆才告诉她原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