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21400000005

第5章 心路跋涉(下)

不再写信

一日,整理书籍时,一信袋里撒出几十枚邮票。心头一怔,很快便有些莫名的怅意。岁月易老,转瞬间已有十几年没写过信了,这邮票便也闲置起来,派不上用场了。

望着这些设计考究、印刷精美的邮票,我不由得忆起一件往事。1965年夏,我应征入伍,被分配到大西北一个保密单位,即现在的东风航天城。因保密的原因,规定新战士3个月内不准写家信,待保密教育结束,保密意识强化后,方可写家信报平安。可是就在这3个月内,我母亲天天盼我的信,早饭后就下楼等邮递员送信。从上午到中午,再到晚饭前。因得不得我的任何消息,不免担心我的安危来,她的精神几近崩溃,直到3个月后接到我的平安家信,母亲才从忧虑中解脱出来,这些都是我后来听说的。母亲早已去世多年,但至今忆起,仍令我动容。

在母亲的心中,盼我的来信虽不是“烽火连三月”,却真是“家书抵万金”的。在部队工作的25年中,我几乎是每月一封平安家信,以慰母亲的思念之情。

在亲人和朋友之间,路有多远,思念便有多远,信便行走在思念的邮路上,裹在其中的,是最圣洁的感情,是心灵的独语。友情在邮路上传递,思念在邮路上延伸,可以想到亲友读信时的喜悦,也每每抑制不住读亲友来信时的兴奋。

渐渐地,社会生活急剧变化,通讯手段也日渐丰富,几乎从根本是改变了人们传达感情、问安和祝福的方式。书信已被长途电话代替,继而被短信、上网主宰。时间倒是快捷了许多,思念也在瞬间结束,感情也似乎不必长久窖藏厚积,可随时随地有感而发,词藻也愈发华丽了。但细一看,多是溢美之词,炫丽之语,云遮雾罩,洋洋洒洒,唯独缺乏直通心灵的真情实感。

我无意贬低现代通讯工具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但总觉得少了些感情色彩,缺了些文化味道。特别是感情深处,读书信和读手机短信,那种文化上的感觉是迥然不同的。读手机短信是读不出“一行书信千行泪”的,也读不出“杜鹃声里斜阳暮”中秦少游的那种“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的悲凉心情。因为我发现,手机短信的词语,互相抄袭几近成风,读这类短信,不免兴趣索然。

多年很少写信,也渐渐与一种美好事物告别,心中不免陡生怅然情绪,也很少读到来信,那早已是暌违已久的往事。

于是,我于晚境中读信,读伟人志向高远的书信,读文人情感悱恻的家信,这都是结集出版的书信集。也读早年朋友的来信,重温当年的友情,也算是失落中的一种慰藉吧。

2011年3月9日

往事遥远

曾经那么强烈地占据过你的心、或是震撼过你的心的那些往事,因其愈来愈遥远、而愈来愈模糊,只留了星星点点的微光,只在你忆及时的刹那间闪烁。无论它们曾经多么辉煌过,或不曾辉煌过。

遥远的往事令你寂寞,因为回忆往事时,是在一个阳光慵倦的午后。微凉的风吹着簌簌的落叶,你感慨它们曾经的葱绿,如同那些曾经鲜活的往事,如今也苍老得罩上了阴翳的影。你也许在万籁俱寂的深夜,独自打开往事的窗口,静静地进入时间的隧道,向遥远的往事走去。你蓦然感到,你在人生的路上已经走得很久、很远了,回溯的路,令你兴奋,又有些怆楚。

你一次次地在往事的追寻中复制着旧年岁月,像早年一部无声电影的拷贝,画面上闪烁的是恍惚的人影,演绎着上个世纪的故事,斑斑驳驳,影影绰绰,聚散悲欢,倾情歌哭。你惶惑,这是你曾经的岁月吗?

往事中的嫌隙恩怨,都被你包容的胸怀淡化成祥云吉雨。你有天性的感恩情怀,有化尽嫌隙的雅量,有包容不幸的胸襟,你的往事中充满了友情。

你的灵魂在遥远的往事中踽踽独行,有些无助的悲凉,有些莫名的哀伤。你是在忆及逝去的友朋,沉湎于曾经的友情?友情沉入了往事,你的悲痛日复一日的遥远,岁月融入了深切的怀念中。你在回忆中同老友不期而遇,又悄然分别,没有相逢的喜悦,没有离别的忧伤,只有惆怅的影子,消失在记忆的路口。

当遥远的往事变得地老天荒,苍茫难寻时,你甚至怀疑,是否有过这样的往事。往事犹在,记忆尚存,曾经的人,曾经的事,在往事里活着,在记忆里活着,直到你失去记忆。

当你已经进入遥远的往事,那是你生命的成熟;当你于闲暇时常常追忆往事时,你成熟的生命之“瓜”快要蒂落了。

功成名就的一生也好,默默无闻的一生也罢,在遥远的往事中早已波澜不惊,所有的日子,都将缩进岁月的皱褶里,没人会再打开它。

往事遥远,遥远的往事被怀念的友情、也被友情的怀念笼罩着。无法挽回遥远的往事,我们同往事一起向遥远走去,直到人生天际线上最后一抹微光,淡进他人的回忆。

2008年11月17日

邂逅自己

向古稀之年走去,步履不再匆匆忙忙,谈吐不再慷慨激昂。澄怀静腑,信步闲庭,舒缓行止,随意由之。但日子却并不因此而放慢了脚步,仍如白驹过隙,一日接着一日更替着光阴。

是怎样的从懵懂少年到淡然老者的一路走来,又是怎样的一路回溯,重蹈故旅,追缅旧踪?不免感慨如剑的光阴,如梭的岁月。及至五味杂陈,百感丛生,真有点陶渊明“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的诗意情绪。

回溯的路上,总绕不开一个影子,一路相随,不肯离开,似曾相识,却又模糊迷离,待终于看清时,却是早年的自己。

与自己邂逅,重现早年的旧影故事,不禁哑然一笑。稚嫩也好,率真也好,都不必愧怍了,走过的路已无法修正了。被友情包围过,遭奚落嘲讽过,失误也好,颓丧也好,褒誉也好,宠辱已融成一种风格:守朴纳拙,从容淡定。

与自己邂逅,拷问灵魂,每一段人生的路口,都留下心灵的印痕。深蹈浅踏也好,跌跌撞撞也好,犹疑彷徨也好,如同一幅柳暗花明的人生画卷,总算未误入歧途。以往的岁月,无大的波澜,剩下的日子,仍可安度。

与自己邂逅,捡寻写在路上的故事,那故事的主人就是自己。有些恍然,甚至有些惊异。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却在的那人竟是自己。只是沧桑的面孔,掩去了曾经的青涩。拂去尘埃,仍是不谙世事的少年。

与自己邂逅。是生命历程的重读,而非生命的重复。无法改变什么,无法修补什么,更无法重复什么。唯重读,才有真实的触感。那定格的人生履历,是我人生考卷的答案。

与自己邂逅,早年散落的光斑重聚着,折射着缥缈岁月中的自己。陌生而亲切,遥远而亲近,即或少年时汗臭都会让我沉醉许久,即或冰冷年代的风寒,也冲和在我的包容中。

从邂逅中走出,如今的我对人生的驾驭或许圆熟了些,但不圆滑;历练了些,但不虚伪;深沉了些,但心并未如古井。

走出邂逅,仍走在标定的路上。

2007年12月24日

岁月人生

父母给了我生命,我把生命托付了岁月。

于是,我感谢父母的恩德,感谢岁月的温情。

父母在,我感到岁月还长;父母离开了这个世界,岁月把我带到了老年。苍老的岁月离我越来越近,及至后来渐渐地环绕着我不肯离去。我已进入了人生的暮年。

儿子从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孙子从幼儿到少年,岁月周而复始地轮回,似乎只在转瞬间。

我喊爷爷时,惊讶爷爷活得那么久,久得白发三千丈。

儿子喊爸爸时,我仿佛很年轻,孙子喊爷爷时,我心头一颤,慈祥中有几分自怜,爷爷是名符其实的苍老的代称。

我并不感慨岁月的无情,只惊叹岁月把一个个曾经生机勃勃的生命,带入漫漫人生旅途的黄昏。

我并不抱怨白驹过隙的岁月太过短暂,却敬畏岁月的公正,从帝王贵胄到乡野村夫,都将湮没在它的黑夜和白昼中。

岁月销蚀了我的雄心,却赐予了我平静;改变了我的刚毅,却赐予了我慈悯;岁月无声地剥夺着、给予着。

我把无数的往事遗在岁月中,岁月完好地保存着,供我记忆的丝线随时钩沉,直到记忆不再清醒。

我把记忆储藏在岁月中,岁月把记忆贮进了我的人生年轮。

我感谢岁月的包容,飨我漫长人生之旅以甘苦滋味,忧乐情绪,成长的快乐和痛苦,衰老的宁静和无奈,但岁月却从未惩罚过我。

我收获着岁月馈我的快乐,珍藏着岁月赠我的大爱。

我托庇于岁月的荫泽,生命穿行于甘苦恬淡的日子中而怡然自得。

行将古稀,向耄耋之年走去。面对着岁月,哪里还有“人之短生,犹如石火,炯然已过,来日苦短,去日苦长”的喟叹,更不消说“岁月不可思,驶若船放溜”的悲凉。

岁月无乡,兼爱普渡。岁月教我“推天地于一物,横四方于寸心”的恬淡。

融于岁月,却不甘沉沦于岁月。凝一份思考,发一声喟叹,撷一份甘苦,既是芸芸众生,又崛然于芸芸众生,以不负岁月之恩德。

可以中庸地度过岁月,却不可平庸地度过岁月;可以无求于岁月,却不可愧对于岁月;可以不是岁月大潮中的弄潮儿,但不能苟全于秽风污雨中。人生就在叠印的岁月中混合成一种别样的滋味,醇厚、绵长,沉醉其中,却不可溺在其中。

回望来时路,不禁想起了刘欢的歌:“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原来走了一生的路,也未走出岁月中的所有欢乐和不幸。人生易老,岁月却永远年轻。

岁月无私,给了我几十年或许百年的生存时空,让我品人生的况味,感谢岁月。

2013年7月22日

与岁月一同老去

在先是父亲、后是母亲去世后,我蓦然感到,自己也老了。而先前的岁月,是在长辈的荫泽下,浑然不觉间,韶华不再,人已暮年。

有长辈荫泽的日子,心被温濡在童年,不曾留意岁月的刻痕。其实,那刻痕已经在我的额头,及至心头很久了。

少时的欢愉,青春的激情,被时光悉数收回,往昔的记忆已深深地沉积在往昔。瞬间的回溯钩沉,是温煦的无奈。

每天与无数陌生的路人擦肩而过,又与无数相识的邻人笑视而别,匆匆地把岁月抛在身后,又向前面的岁月走去。清晰的行旅,不经意间成了模糊的昨日。

我常常寻觅迷失的精神故园,以寄新鲜或老旧的情感,思索便是贴在岁月上的邮票,寄出去,便从此不见回复。前路在驿站上,总悬着我的期盼。

那邮票下,是无数封早年的信,墨色依稀,字迹尚存,当年的感情已缥缥缈缈,苍老难寻了,如破碎的纸片,很难拼成完整的思绪了。

或许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了它,尘封在陌生人厚厚的纪念册里,你兴奋却又伤感,时光何以如此迅疾地老去。

心常常飘落在被遗弃的老宅荒园,听苍郁的风,絮语着碎碎屑屑的故事,并不悲凉,却如梦回光影斑驳的前朝。

老宅有听不够的鬼神故事,荒园蟋蟀夜夜奏鸣,我儿时的欢乐,大抵都在那里了。现在的孩子不需要这些了,它们已被水泥凝固成一个久远的地质年代。

总在梦里寻姥姥家村旁的古井。回忆有时真如童心萌发,向井下投一枚石子,沉郁的回音竟不似早年的清脆。

水井旁姥姥在青石板上捶打衣物的“扑扑”声,还有井旁老槐树每年五月的槐香,是乡村的童话,悠悠地散发着山野的芬芳,远远地诱着你,走近时,却如蜃楼的幻景,梦一般地散去。

幽幽地向一个又一个驿站走去,“一曲离歌两行泪”也好,“十年寒窗无人问”也罢,都写照着我的心影身形,都落满了岁月的潇潇春雨,朗朗秋风。

只在倦怠的时候,母亲的呓语,父亲的训诫才拉我回儿时,尽管那已是十分久远的梦了。被梦包装着是温情的,而梦总有醒来的时分。当冷冽的清晨送一缕曦光入室,我会凄然垂泪,梦中的长辈早已远去冥乡。

但我会记住长辈的殷殷梦托,谦和地融入这世界。在溶溶的月色中,在袅袅的茶烟中,在喧嚣的市井乃至岑寂的村野,不留一丝的聒噪,不遗一星的秽迹。追着岁月的影子走去。

心永远在路上,被筛过的光斑投射着。即或在冷雨寒风中,也曳着温暖的影子,走近生命古老的故事。

注定不能馈这世界一道永恒的彩虹,那就留一抹瞬间的即影吧。

2011年5月20日

在行走中思索

思索是一种享受。我常常耽溺于思索,而尤喜欢在行走中思索,而在行走中思索会延长我思索的喜悦。

在行走中思索,是思索的机器在振动中筛选、过滤、沉淀、凝练,最后留在思索中的,是最精致的果。

在行走中思索,是思想在空天旷地中的散步,看云的无心出岫,听风的尽情歌咏,在它们去留的瞬间,我摄取了最妙曼的影子。

在行走中思索,有时真如贾岛的月下推敲,苦吟良久,困顿多时,仍不得要领的一筹莫展,忽而柳暗花明,境界顿开的欣喜若狂。更多的时候,是心楔进思想隧道的艰难开掘。

在行走中思索,我吞咽过尘沙的干涩,我啜饮过雨雪的腥咸。我艰难地咀嚼着生存的艰难,我视为财富珍藏,以备困厄之需。

在行走中思索,不再痴迷月色的华美,不再沉醉星光的幻丽,捧一颗拙朴之心,把洗尽铅华后的影子,遗在来去的路上。

在行走中思索,无法回避路上演绎的人间戏剧。“君子不为苟存,不为苟亡”。我岂艳羡车水马龙高第前,只鄙屑群小邀宠别馆处。我行走中的思索,有沉重的感叹和深深的忧凄。

在行走中思索,已不在意茶凉茶暖的人情冷暖,更不留意人去人留的世态炎凉,即或形只影单,孑然而行,也要高傲地展示内心孤独的美。

在行走中思索,对迎面而来的变态富人,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胸无点墨却又窃得官职的南郭先生们,我实在懒得侧目而视,唯恐他们败坏了我思索的兴致。

生命在思索中耗去,脚下的路,印着我渐老的年华,蹉跎着斑驳的岁月,路的折回处,是我重重的感叹。

我在思索的路上涤除着杂芜,提纯着真诚。我庆幸,年近古稀之时,仍有一颗近乎童稚的心。

2006年4月19日

等 待

人生,是无数次的等待。

你于冥冥之中等待一个神圣的时刻,那是你诞生的日子。于是,你在此后漫长的人生岁月中开始了等待。

或许并不明白等待什么,却因为等待,你渐渐明白了什么。

等待是一片片空白,然而,就在这空白处,你学会了观察、鉴别。你会庆幸,幸亏此前没有匆匆定夺什么。

等待会使你拥有许多时光的缝隙,于是,你连缀往事,一串串珍珠似的记忆,使你的心一生温存。

在等待的日子里,你执著地不肯低就朋友的标准,时间会最终成全你,一生中最诚挚的朋友,就相识在彼此的等待中。

等待不是刻意的追求,漫不经心时,无意为之处,会有意外之喜。酬劳你的等待的,是某种缘分的果实。

等待是心灵之约,茫茫人海中,是无数擦肩而过者。匆匆之际,歇脚时分,神秘的姻缘牵着两颗等待的心,一生的夫妻就这么奇妙地前定了。

等待的日子改变了你,你在改变中等待。你说不清楚为什么这么固执地等待,却相信等待中总会发生什么。就为这会发生什么,你等待着,即或不发生什么,你也惯性地等待着。

你在等待的日子里成熟,那颗等待的心更加深沉,轻易不肯示人。只对最虔诚的人,只对最虔诚的心。

等待使你远离了许多,也使你走近了许多。等待使你的心澄明清澈,沉下的,是你的心乐于接纳的,漂浮的,是因为无法走近你的心。

等待常常充满变数,在迷幻的夜空,华美的月光突然变得凉意袭人,早已不是先前的温煦。先前的期诺,朝露似的滚落,瞬间便没了形迹。你没有准备,却让受伤的心,默默地承受着。

等待何尝不是桥头上匆匆的分手,挥握之间,从此天各一方,陌如路人。思念便在那一刻染上了灰色的情绪。

等待的时刻常常充满危险的诱惑,你常常招架不住,但最终没有败下阵来,却是因为你的怯懦,你缺乏勇气却使你免陷危险的深渊。

在等待的日子里,因为犹豫,你或许会与某种机缘失之交臂。但往事踪影已远,昨岁淡入秋色,你只能在惆怅中忘却。

等待或许是旷世之约,你以不负苍天的守望,作了一生中最重大的决定,等待着一个攸关一生的时刻。为此,你从翩翩少年,直到龙钟老者。你无悔地等待了一生,是因为等待的时空,使你彻悟了这世界上,这生命中最值得等待的是什么。

那就让我们这么等待下去吧,在人生的太阳辉煌的陨落前,这世界有足够的时间,让你等待。

2010年8月16日

高 度

人只有在最恰当的高度,才能畅通地呼吸、愉悦地生活。低矮了,有压抑之感,太高了,又力不从心,勉为其难,适中才是最好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高度,能力的高度,价值的高度,职业乃至事业的高度。

登月,是航天人的高度;

诺贝尔文学奖,是作家追求的高度;

戏曲梅花奖,是中国梨园人士追求的高度;

希夏邦马峰,是登山者追求的高度。

普通人追求的高度,是力所能及的高度,也是最理想的高度。

巍峨的高度,自然伟岸挺拔,无可企及,但高处不胜寒,无与语之者,不免寂寞。百米许的苏州虎丘山,以小巧玲珑取胜,有吴中第一名胜之誉,每天登临造访者继踵接肩。

没有珠峰的高度,那就做一抔卑微的泥土,坚实地匍匐于地面,无须仰视,无须自馁。或为蝼蚁筑一方泥穴,或为小草暖一冬的须根,有何不好!

能够登上事业高峰的向为寥寥者,多数人只能在平凡的岗位从事平凡的职业。但这并不妨碍对高度的追求,仰视高度的人,心中必有另一高度,这就是道德的高度。道德的高度虽然不是做人的标准,但做人却要有道德的高度。而道德的高度终非轰轰烈烈的义举壮举,不求闻达地做一辈子善事者,同样可以通达道德的高度。

人不可能永远处于事业、名誉和权利的高峰,总要从高度走下。缓缓上去的,尚可缓缓下来,所谓软着陆。被人簇拥上去的,下来则难了,当年那些抬轿子的人,早去抬新主子了,对于失势者,哪里还有心思顾及?这种人从高处下来,一路彷徨怅然,形影相吊,巨大的心理落差,带来的痛苦和绝望是无法言说的。

鲁迅先生讲过:“幻想不可飞得太高,不然坠在现实上的时候,伤就格外沉重了”。

没有能力登上事业或权利的高峰,那就做一介平民,平平安安,平平淡淡,平平静静地过平平常常的日子吧,也会滋味无穷,其乐无穷的。

2011年3月16日

没人知道,人类第一条路始于何时何处。我只记得一位文学巨匠的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路是人类岁月的印记。人类从何处踏上岁月之路,从穴居的山洞?从围猎的荒陬?从网鱼的湖岸?

路是岁月的影子,曳着悠长的思索,在迷茫处隐去,在断崖处延伸,就这么穿行于历史的岁月中。

路在岁月中延伸,岁月在路上投影,如此如影随形,相依相伴。

不能设想没有路的岁月,人类会多么举步维艰;也不能设想没有岁月的路,世界将是何等的混沌。

路的岁月其实是人的岁月,杂沓其上的,是人类几千年的叩问,几亿人的探索,几百朝代的歌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位前贤以感人的忧患意识和矢志不渝的追求精神,赋予了路以庄重的色彩。

于是,跋涉者在路上留下的是苦苦的探索和追求,那深凹的辙印,便是这探索和追求的刻度。

那些筚路蓝缕,跣足而行,即使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的圣哲们,使探索的路上流荡着浩然之风。

英雄壮士,风流雅士,一生功名,半世文章尽在路上。“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战地豪情,“天涯芳草无归路”的无言惆怅,都为路所负载。

路延伸着探索者的智慧,路上的风云变幻,丰富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修正着世俗的偏见。

路也开阔着探索者的视野,不断引他向一处处神秘的世界走去,于是世界便不再神秘。

季节的语言,在路上诉说着变幻的故事,巫化的,怪异的,俏丽的,新鲜的,以及凄风苦雨的,飞雪凌霜的,演尽了人间的衰朝盛世,忧乐悲欢。

萍踪羁影,使路变得幽深莫测,充满诗意的诱惑。

月下花径,使路变得韵味悠长,蕴藉着丹青的魅力。

路是友朋的心谊,君不记得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不记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的送友人上路的暖人心扉的诗句?文人的路上,播撒的是多么诚挚的友情。

路是朝圣者的希望,匍匐的灵魂,只有在路上,心才能通往圣地。

路是佛的莲舟,度苦难之人,化悲悯之事,于是路有了另一境界。

其实,路早就有了孪生兄弟——道,这又使路有了老庄哲学的玄秘意味。

道是心中的路,路是心中的道。分道扬镳,是因为道不同,而无法共同走一条可以生死相依的路。

路使世界变小,小家变大。它穿涧越壑,通江达海,似大地的经络,筋扯骨连地支撑着这世界。

人们无力纠察路上的行旅,同路却不同心,猜疑和杀戮常见于路途。鲜血飞溅的路旁,开着各自的花,美丽的、丑陋的。

人们也无力改变路人的命运,幸福和苦难常常分属于同路人。

同一条路上也常有不同的追求者,殉道者悲壮,殉情者悲凄。

大地的路,纵横交错,经纬贯通,细密地标向着起始转折,规矩着旅人的行踪,如此,你便是自由的旅人。

人是路上的风景,被他人欣赏着,又欣赏着他人。景致的文野俗雅,只要在这路上亮相过,那评价便会十分公允。

都说人生没有回头路,即或真有,风烛残年,步履蹒跚时,你也只能望路兴叹了。

这个世界注定还有没有路的荒野,保持着原始的蛮力、野性和纯美。在那一方方尚未被人类所知的疆域,一定有神秘的故事发生着。

人类已经在这个世界留下了太多的路,难道不该留下一方无路可通的天地,演绎着无文字的岁月?

人类应当有如此的气度,如此的襟怀。

2009年11月18日

转 弯

转弯是前路不通时的重新选择,是决策失误后的明智扬弃,是风险陡临时的及时规避。

人生不是单行道,可供选择的路径千条万条,不可能一条道走到黑。车到山前疑无路的及时转弯,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人生之路不是无际的坦途,自然的陡崖,天生的绝壁,暗伏的陷阱,是前行路上须时时提防的。机警的转弯,便可免失足的千古恨。

转弯不是逃避,而是规避,是适者生存的势所必然。

转弯是人生之旅中不断的放弃与选择,不断的停顿与启动,是兴奋与慵惓交替运行的规律性现象。

总要告别那些最亲切的、最稔熟的一切。总要寻找生活中更富新意的天地,更具魅力的色彩。于是,转弯便成为生活中的常态。

戛然而止于一个注定无果的探索,断然抛弃一个昏聩不堪的选择,即或不是什么伟大之举,至少是一种理智和醒悟。

转弯不是退却,而是更快的到达,不是对既定目标的放弃,而是巧妙的迂回,避实就虚,最终出其不意的夺取。

转弯不是缺乏勇气,恰恰相反,当改变轻车熟路,放弃驾轻就熟的路径,向一条新的完全陌生的道路走去,而且前途未卜时,是需要勇气的。

转弯并不是完全否定自己,而是淘汰糟粕,与更优秀的基因嫁接。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行”,“宜行则行,宜止则止”。先哲的话告诉我们,坦行无阻之际,进退维谷之处,前路莫辩之时,何不转弯一试?不思新求变,何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转弯不仅是行路的变异,更是心路的变异,记忆里不再是简单的直线,而是纵横交错、左右通达的阡陌。

其实,转弯最大的好处,并不在于、或不仅仅在于你收获了什么,尽管这很重要,更在于,你有了鉴别和对比,究竟哪条路才更适合你。

2013年3月16日

因为残缺才完美

如果贝多芬不是过早失聪,他会不会成为一个天才的音乐家?世界上还会有诸如《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等音乐大作吗?如果华彦钧(民间俗称瞎子阿炳)不是少年失明,中国还会有《二泉映月》这样的传世名曲吗?

人们常感叹,这些残缺的不幸者,却创造了如此辉煌的艺术,如果他们不失聪,不失明,很可能创造出更辉煌的艺术。

无法肯定或否定这种判断,但却可以有一个假设,假设他们不是失聪或失明,他们还会从事音乐事业吗?如果不是,那么,人类至少与他们的伟大作品无缘。

生活使他们不幸,他们却创造了神奇的生活。听着他们创作的不朽作品,我们这些不失聪、不失明者不免汗颜。

正是他们的不幸,激励他们向命运抗争。《命运交响曲》是否就是贝多芬不肯屈从命运的安排而抗争的自况?《二泉映月》是不是华彦钧紧闭的双眼流淌出来的柔柔月光?他们不会回答,但他们的作品已经作了这样的回答。

他们以最美好的期待,最美好的情感,想象着他们心中的世界,泉水和月光,理想和命运,我们能读懂他们对光明的期待和无缘光明的痛苦,能读懂他们对命运的期待和被命运捉弄的痛苦。

上帝残忍地剥夺了不幸者的某些功能,却又慷慨地赠不幸者特殊的灵感。不幸者对命运的抗争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正如此,他们的作品才具有震撼心灵的美。轻而易举得到的,会轻而易举地丢弃,人们也会轻而易举地忘却。唯独心灵的呐喊,才会在人类历史的天空久久回荡。

残缺使一些人陷入了人生的低谷,却把另一些人送上了人生的高境界,创造了非凡的人生辉煌,雕塑了完美的人生形象。

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罗斯福,因患小儿麻痹后遗症,正值盛年时便双腿瘫痪。但他并不屈从命运,而是顽强地与残疾抗争。在抗争中锻造出倔强刚毅的品格,积蓄了强大的政治能量,以残缺之身,征服了美国政坛,荣任总统。罗斯福的成功,并不仅仅在此,更在于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卓越建树。在战胜德国法西斯、日本法西斯的历史性正义战争中,罗斯福表现出非凡的统帅能力,成为对世界进步事业有巨大贡献的伟大人物。

上帝也创造了无数功能健全的人,但大多数平平凡凡。我们不必自惭形秽,但却应向无数的贝多芬们、华彦钧们、罗斯福们致敬。

2014年8月6日

冬日的怀念

——周恩来总理逝世三十五周年祭

又是一月,一个多雪的季节。纷飞的雪花裹着淡淡的伤感,无声地铺下一方无染的世界。清冽的空气中,游走着些许不易觉察的幽思怅怀,回溯着历史上的今天。

35年前的1月8日,是中华民族最为悲痛的时刻。那一天,一位伟人解脱了病痛和精神的折磨,诀别了他深为眷恋的祖国和人民,驾鹤西去了。

那是一段令全国人民痛断肝肠、哀思无尽的日子。尽管一群屑小之徒百般阻挠人民对这位伟人的悼念,但在中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大地上,还是发生了最令人动容的世纪悼念大仪。

那年的1月11日下午4时许,北京十里长安街哀氛浓结,百万来自全国各地的公民泪水滂沱,哭声悲天恸地,他们以凄绝的心情,目送着这位伟人的灵车西行。巨星陨落,天力难回,长歌当哭,情何以堪,中国历史上何曾有过如此悲壮的出殡。

这位伟人的仙逝,震动了世界政坛。联合国总部破例为他降半旗致哀,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政治家心目中的无冕之王。今后,难有人再享此哀荣了。

他就这样走了,在一个大地寒凝、政坛肃杀的季节。这注定是一个寒彻民心、哀绝尘寰的冬日。那一刻,人民真切地感受了痛苦和悲哀的深度。

同年4月的北京,清明的细雨打湿了几万朵缀满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周围的白花,几十万公民在悼念,祭奠这位伟人的英灵。无数首诗在人群中传诵,其中一首是老诗人臧克家的旧作:“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人民把无尽的追缅和爱戴,献给了人民的公仆,把满腔的怒火,喷向了奸佞之徒。这次清明悼念,事后被称为四五运动。为了悼念一位伟人而发展成为一场运动,亘古未有,中外罕见。

那一年的情绪就这样浓缩进了岁月,写进了历史,不忍卒读,却忍不住要读。

35年了,疾风劲雨荡涤了太多的浮萍飘絮,多少事物早已淡若无痕。但35年前的那一刻,在几度云谲波诡之后,却愈发深刻地雕嵌在共和国的大地上,无法撼动,也无人能撼动。

几十年来,人民熟悉了他平和优雅的举止,在共和国最为困难的年代,他也没有锁过眉头。人民把他的表情,看作共和国的表情,他的微笑,就意味着国家的安宁和希望。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以怎样隐忍的心,以怎样包容的胸怀,以怎样慈悯的心思,过滤着所有的苦难,自然的、人为的。他把创痛和委屈沉到心底,而把纯清的空气、温暖的阳光、生活的信心和希望给了共和国和人民。

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却虚怀若谷;有建军开国之功,却几度禅让。他居一代宰辅之位,却谦恭礼贤,待人若春风大雅;他享万世师表之誉,却律己甚严,洁身如秋水文章。他“方智圆融”的济世经国之道,折射了他人性的至善至美,彰显了他政见的大家大智。他抱病履任,殚精竭虑地走完了生命的最后历程,可谓春蚕丝尽,蜡炬泪干,死而后已。“我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和血。”是鲁迅先生的自况,又何尝不是这位伟人最动人心旌的写照。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言中”。漫长的中国历史,出过无以计数的丞相,但能被人记住的很少,彪炳史册者更少,能在历史和人民中间耸起一座丰碑的,则更如凤毛麟角,而这位伟人无疑是其中冠盖群伦者。

生前,没人把他当作神,因为他几乎朝夕都与人民相厮守,共脉动。但他走后,在人民最圣洁的心灵深处却是他的祭堂,尽管他没留下骨灰和寸许的冢丘。梦想不朽的,早已尸腐骨朽,无意身后名的,却真的不朽。

35年的岁月,把我们对他的思念拉得十分久远,但对他的情感却积淀得更为丰厚。但每忆及,总有往事如昨之感,缭绕心头,无法忘怀。人们忆他,实则读他。读他的无私襟抱,读他的无为境界,读他的无瑕名节。

松牵鹤引,菊送梅迎。大悲过后,人民仍深情地寻觅他的英灵。冥关难渡,思殷可期。大千世界,何处无净土,人民宁愿相信他在天国壮游。心驰神往,寻道问踪,人民追慕他的心路历程。千峻之上,他耸立在道德的峰极,能不令人仰之弥高!

我曾虔诚地瞻仰过这位伟人在北京的故居,目光久久停留在他那已见抽丝剥线的睡衣,已经掉了瓷的口杯上,一时竟泪不能禁。在西花厅,宁静的院落静谧无声,海棠含芳待旧主,却逢悲秋痛断魂。

在大连棒槌岛宾馆,我曾多次凭吊过这位伟人下榻过的五号楼。多么希望他推窗凭栏,听山岭林涛啸唱,看礁岛波涌浪舞。但眼前景象使我痛感音杳影销,楼空人去,令人不胜唏嘘。

我曾读过一篇文章,作者深情却不乏理智地阐述了这位伟人的精神世界: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生而无后,去不留言,死不留灰。这就是大有大无的周恩来。

此后的许多年里,在这位伟人的忌日或清明,我都会在烛影泪光中听这样一首悼念的歌,歌手怆情依依地唱道:“不能不想,不能不问,真心有多重,爱有多深。把所有的生命归还世界,人们在心里呼唤,你是这样的人”。

敬爱的周总理,纵在九泉之下,万空之上,您也会听到的。

2011年1月8日

沉思于中共一大会议旧址

这是一座石库门式的二层小楼,门鲜有人进出,因而显得有些寂寥。小楼显然长年妥为修葺,同周围建筑相比,敛静矜持中,透着几分高雅气质。但毕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拂水击,韶华不再,仍露出掩不住的沧桑色。在上海,这种中西合璧式的建筑被成片开发性地保留了下来,她承载着一段历史,至今仍散发着漫长岁月尚存的气息。

位于兴业路76号的这座建筑,是中国共产党人心目中的圣殿。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从此,这座小楼便熠熠闪着圣洁之光。

被一种力量吸引着,我多次从黄渤海交汇的著名城市来这里朝会,心无数次虔诚地匍匐在她的面前,感受她的尊贵和庄严,啼听她旷世的黄钟大吕,让灵魂在这里栖息、浸润。

时光流逝着,最初的景物已被镶嵌在这座小楼里,定格为永恒的历史。我向墙上的13张变得黄旧的照片望去,顿时处在历史目光的凝视中。于是,我不止一次地在这种目光中追抚这座小楼的故人故事,伟岸千古的抑或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

最初走进这座小楼的13位青年,踌躇满志、雄心万丈地为一个理想社会的诞生而描绘着蓝图,清晰的抑或模糊的。他们应该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把从欧洲盗来的火种,投燃在中国多难的大地,终成燎原之势。28年间,这座小楼诞生的崭新政党,决定了中国命运的走势,凤凰涅槃般地锻造了一个新中国。

走出这座小楼的13位代表,是否有人再回此地重游、感抚追思当年景物,以抒慨然兴叹,未见过史书上的记载。但是,当年从这里走出的代表们,却从此再也没回到这里聚首过。“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次大会后不久,在悠关中国命运的重大问题上,他们便出现了政治上的歧见和思想上的分野,在理想和信念的轨迹上,有人已经做出了有悖初衷的选择,从貌合神离直到分道扬镳,甚尔分属敌对阵营,因而决定了他们此后大相径庭的人生命运。

一个人的命运,常常在历史的波峰浪谷中沉浮。历史为每个人提供了伟大崇高的机缘,但并非所有人都能抓住。成功者是在近乎毁灭性的湮没后,于绝境中勇敢地跃上了涛头,有人在哀鸣中沉沦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当年的中共一大代表,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站在了天安门城楼的开国大典中。宣布新中国成立的,正是毛泽东,这是历史合乎逻辑的不二选择。毛泽东的成功当之无愧,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忠诚的布道者,更是最富创意,最无畏的践行者。毛泽东和董必武为创建中国共产党,缔造新中国居功至伟。他们为中国人民鞠躬尽瘁地服务了半个多世纪后,分别于1975年和1976年溘然长逝。

神圣的事业,往往聚拢起无数神圣的灵魂。在陈潭秋、邓恩铭、何叔衡、李汉俊、王烬美5位先烈的旧照前,我的心中总是响起谭嗣同震古铄今的诗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在国家命运堪忧,民族危亡日甚的晦风淫雨年代,他们抱定挽狂澜于既倒,解黎民于水火的信誓,胸怀指点江山、兼济天下的豪情,筚路褴褛、跣足而行,无畏地践行着共产主义的理想。他们是中华大好山河陆沉时隆起的民族脊梁,是一群忧天下、悯苍生的热血志士。新中国大地上灿然的花,其实是吮着他们殷红的血。能以牺牲之精神,去殉崇高之事业,必定是人杰和鬼雄。他们悲壮地倒在了前行的路上,却屹立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中。

人可以不崇高,但不能无耻。在走出圣殿的13位代表中,实不乏犹大式的人物。望着陈公博、周佛海的旧照,我脑际便浮出了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犹大背叛的是一个人,而陈周背叛的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到沦为出卖国家、出卖民族、出卖灵魂、投身日寇、认贼为父的汉奸,其嬗变之剧,是何等地不可思议。抗战胜利后,陈公博被国民政府枪毙,周佛海被判死缓病死狱中。灵魂肮脏、恶贯满盈、行尸走肉者的可耻下场,莫过于此。

“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在一大代表中,刘仁静和包惠僧是两位迷途知返者,他们都曾退出过中共,投身国民党。失去了对正义的追求,他们的境遇未必遂心如愿。在国民党政权中,他们饱尝了冷落讥讽,可谓苦海无边;到底良心未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又回到人民阵营,可谓回头是岸。两人都为新中国做了一些好事,都以85岁高龄辞世,可谓善终。只是刘仁静死于车祸。两人骨灰都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可谓善果。

中共一大代表中,最负盛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达,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坚持正确的主张,因而与陈独秀意见相左,争论激烈,负气脱党。但脱党后的李达,作为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并未背弃共产主义信仰,更加苦心孤诣地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他还接受党的指示,继续为党工作。李达的脱党,只是一时意气用事,1949年他重新回到党的组织。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校长,治校成果斐然,同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造诣更为高深,中国理论界后人只能望其项背。“文革”中却飞来横祸,被迫害致死,常使人悲愤难名,只能一掬同情之泪水。

张国焘是一大代表中极为活跃的人物,学识渊博,辞辩甚锋。先是位居中共高层领导,后又统率红四方面军,更是权倾一时,然而却无法控制膨胀的欲望和野心。私欲的破灭,精神的绝望,使其逐渐走上了革命的对立面,投身国民党阵营,以图再度博取功名。但际遇不顺,随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颇多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之慨。旋徙美国,晚年客居加拿大,于1977年12月一个大雪纷飞的夜里,因贫病交加,冻死在多伦多一所免费医院里,魂遗他乡,结束了命运多舛的一生。

至此,中共一大13位代表全部作古,作为命运迥异的历史人物,悄然息声于中国政坛,沉入了中国历史,在云谲波诡的巨大时代洪流中留一泓涟漪,漾入了浩瀚的大洋。

走进这座圣殿的,还应该有两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建者,有“南陈北李”之称的陈独秀和李大钊。前者曾被毛泽东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他们本该名至实归地成为这次大会的主角,不知何故,却偏偏与这次重大历史机缘擦肩而过。如果他们参加了这次会议,历史能否重写,人们永远无法得知。但是,未能与会的陈独秀众望所归地当选为中共第一任总书记。历史降大任与陈独秀,但这位中国思想理论界的领袖却未能掌稳中国革命的大船,从而失去了共产党人对他的信任。离开了中国政坛的陈独秀,其痛苦和孤寂是可想而知的。但是,这位饱学之士却秉持着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和操守,几度拒绝了蒋伪之流的劝诱,在清贫的乡村教书生涯中,凄惶度日,悲苦生存。1941年5月,一场重病之后,在四川江津辞世,关闭了生命的大幕。2001年8月,我路过陈独秀先生的家乡安徽省安庆市,在城外小憩时,向着东北方向的大龙山陵园,深躬礼拜,遥致心祭。那里,是陈先生新落成的灵魂归处。而“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李大钊先生,以其高超的智慧和巨大的热情,帮助孙中山先生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为国共第一次合作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李大钊先生年近不惑时,被军阀张作霖杀害,中国共产党失去了最优秀的先驱者,留下了燕赵悲歌之士的浩然烈风侠气。每念及,总生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慨叹。

大音稀声。始于这座小楼的神圣宣言,以其辉煌的实践成果,贮进了共和国的年轮。她播发的清新之风,已经氤氲在共和国公民的社会生活中。物换星移,万象更新,辉耀在这座圣殿上空的,仍是最初的光芒。

兴业路76号,我信仰的圣殿。

2009年6月22日

同类推荐
  • 对自己好点

    对自己好点

    生命犹如海洋,生活恰是轻舟,扬起思维的风帆,穿梭于人生的海洋。白帆迎接的是狂风和浪花,而思维碰撞出的是或幸福,或忧伤;或积极,或消沉……
  • 智慧人生

    智慧人生

    《智慧人生》是一部汇集“中国小品大王”黄小平千篇作品的大型文集。黄小平的小品文取材生活,寓意深长,励志耐品。作者站在生活细处低处仰视人生人性和灵魂的高处,融合寓言、故事、诗歌特性,文风雅致,细致考究,干净凝练,微言大义,充满生活的草根气息和人生的烟火气息,充满音乐的节奏感,充满知性和诗性,贯穿着爱、乐观、进取、顽强等主题,闪烁着心灵和智慧的火花,有益于职场心理建设,有益于当代人的精神建设,具有醒世警世的作用,给人以精神滋养和思想启迪。
  • 黑塞文集(全10卷)

    黑塞文集(全10卷)

    “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新版10卷本文集,名家名译,收入长篇小说、中短篇作品、诗歌、散文、童话与画作,全面展示黑塞创作生涯。本套文集共10卷,收录《在轮下》《悉达多》《荒原狼》《纳齐斯与戈德蒙》《玻璃球游戏》《婚约》《克林格梭尔的最后夏天》《诗话人生》《堤契诺之歌》和《黑塞童话集》。
  • 日本社会观察(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日本社会观察(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本综合政治、经济、法学、产业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学科领域研究成果的年度报告文集。就日本政治、经济、产业、文化、教育、历史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摸索探讨,回顾了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介绍了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并指出了目前影响日本发展、影响改善中日关系、日本亟待克服的国际国内问题。
  • 小说的艺术

    小说的艺术

    本书是英国小说家、文艺理论家戴维·洛奇所著的小说艺术赏析,为一般读者提供了欣赏小说这门艺术的方法,也可以作为学术理论的入门书,和写作技巧的指南。本书分为五十个篇章,从五十个方面,对小说艺术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每篇引用一到两个小说片断,在对文本作细读分析的基础上,展示了小说技巧的方方面面,既有传统小说中的开场白,细腻的人物刻画手法,也有现代派和后现代派小说特有的意识流、元小说等理论。书中的大多章节曾在《星期日独立报》、《华盛顿邮报》作为专栏文章登载,内容涉及范围极广,几乎包括了英语小说史上古典和现当代的每一位大作家,如菲尔丁、萨克雷、奥斯丁、亨利?詹姆斯、乔伊斯、海明威、贝克特、米兰·昆德拉等。行文既浅显易懂,又专业准确,可以作为小说学习和写作的教科书、参考书;作者风趣幽默、兴味盎然的文笔,又使之也适合于大众读者的口味。《小说的艺术》九十年代出版时,曾上榜英国非小说类畅销书。《金融时报》评论说:“它是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以来最出色的、面向大众的小说研究著作。”
热门推荐
  • 旅途故事

    旅途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穿梭从动漫开始

    穿梭从动漫开始

    随机穿越,结界师,美食的俘虏,火影,海贼,主神空间,诸天万界,尽在我手!
  • 京华人生

    京华人生

    来自不同空间的两缕灵魂,相遇并一起生活,性格上的差异,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摩擦,最后成为这世上最亲密又最奇妙的存在。我把我的姓氏给予你,从此你将冠上“代”这个姓氏,请称呼我为华少,因为我是代京华。我继承你的姓氏,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就是你,你就是我,请称呼我为代爷。华少:我是一个富家公子哥,我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花花公子,但因为家世和父亲的关系,这个梦想总是遥遥无期。代爷:前世的我,遭到亲人的离弃,如今的我,因前世的关系,明白权利的重要性,此生,只为追逐权势。
  • 少年歌行

    少年歌行

    “我以一枪入逍遥,助你重登天启乘龙位。”素衣女子持枪而立,拦在千军之前。“是啊。我就算死,也是为了朋友而死!”一身红衣的少年拔剑怒喝,面前那几十柄长剑瞬间挣脱了剑主的手,朝天飞去,红衣少年持剑怒挥,几十柄长剑当头砸下。青衣的年轻人在那座高大的城墙前停住了马,他的身后一片疮痍。“我回来了。”他轻声说道。寂静无声。“我回来了!”他忽然拔棍怒吼。他的身后,千军万马奔袭而来,他们拔出长剑,与他同吼。
  • 一等痞女

    一等痞女

    贱人是什么?贱人就是自己不脱衣裳,专让别人脱衣裳的人。贱人就是先让你飘飘如仙,而后又痛不欲生的人。贱人就是让你分明恨的牙齿痒痒,但又忍不住一夜一夜去想的人。贱人就是曾让你拔剑数百次,但却始终没有一次是刺得下去的人…综上所诉,贱人就是…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她是鬼灵精怪,花样百出的小痞女,除油嘴滑舌,鸡鸣狗盗之外,其他一无是处。她并不出色,整天嬉皮笑脸,趋炎附势外的整一个刁奴加小人的奸诈嘴脸。可是——风云变幻,世事无常,有谁知道在她平凡普通的外表下面,究竟掩藏了一种怎样的魅惑?又有谁知道伪装之下,绚烂的笑容也可以瞬间变冷,一如夜一般的幽暗深沉。一张玩世不恭的笑脸,一双冷漠疏离的淡眼,勾勒的假象下,当所有的真相一一剥开,那呈现出来的,将是一番怎样的震撼?惊天绝世,极致妖娆!【片段一】:“臭丫头,你刚叫他什么!”打手面前,一个满脸横肉的纨绔公子哥,指着面前一俊雅美男吃醋的捞起袖子。“大爷啊。”某女见此嬉皮笑脸,完全一副哄死人不偿命的无耻表现。“丫的,可是你昨天明明拿了我一大把银子,说是从此以后就专叫我一人?”公子哥嚷嚷。“嗳哟,您真是滴!他那是表,您才是亲呐…哪能相提并论啊,亲大爷--”某女奸道,一如她身边那只活蹦乱跳的小雪狐,溜溜的转着大眼。“哦!这样。”公子哥闻言,有理的点了点头。而那俊雅美男则一脸阴沉,目光中微微的闪着别意。【片段二】:沉沉的夜幕,天色微凉,一个绝美的身影,一记暗魅的响指,轻浅随意的在这空中划过,倦淡慵懒的在这整个城中蔓延:“杀吧,风堡城中…一个不留。”“风千舞,你不能杀我,我是你叔叔!亲叔叔--”“是啊叔叔,我本不能杀你。可是爹爹,他一直在等着你呢…”抚着雪狐,女子笑的灿烂,可是在那灿烂之下,是暗不见底的深沉,及其无边无尽的…嘲弄。【片段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儿郎…”草地上,一个三岁模样,粉雕玉琢的小男孩,正翘着个二郎腿,自视无比帅气的叼着根杂草,脑袋乱晃。“小弟弟,是风吹草低现牛羊吧?”面前男子,轻言浅笑。“我知道啊,漂亮叔叔。可我觉得这样说会比较潇洒一点!”男孩认真,煞有介事。“哦,那你知道什么是潇洒吗?”“当然知道!我娘说了,潇洒就是长大以后,要惹尽天下美人儿之心--”本文女主腹黑,奸诈,隐忍,强大,一对一
  • 清代文字狱档辑

    清代文字狱档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联盟之声望系统

    联盟之声望系统

    平凡的二流主播江千道意外收到“炸弹”打赏,从而获得声望系统。手速!意识!神经反应!专属特殊技能“神之眼”!只要获得声望就能提升属性S5时期,lpl的黄金一年,春季赛的无天对佛祖,msi的恭喜edg,各大豪强队伍盛起。带着系统的主角逐渐走向了属于他的传奇道路。ps:集体转战新书《我的万界餐厅》
  • 诸天最强刺客

    诸天最强刺客

    万千位面,如恒沙一般。无数文明璀璨夺目,系统,主神,宿主,超脱者,轮回者……无穷无尽之人尽皆汇聚于时空大殿之中。由此,承载各位面刺客大师的传承,向诸天万界,亮出袖剑!
  • 我到未来救世界

    我到未来救世界

    一次有计划的游戏炒作,却获得了一次意外的穿越之旅。未来充满了机遇与险恶,最初只为一已私欲,最后却成了拯救未来世界的英雄。
  • 老婆大人请饶命

    老婆大人请饶命

    她曾以为,自己的存在是为了复仇,是为了手染鲜血,屠尽恶人。血海深仇蒙了她的双眼,在复仇的路上步步坎坷。欺辱,设计,陷害……接踵而至。但前方出现的那个男人的背影,是她追逐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