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21400000004

第4章 心路跋涉(上)

思想的庄园

人“拥有那个有极限的精神世界”。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如是说。

“我们有两个世界,内在的世界和外在的世界”。印度大文学家泰戈尔如是说。

法国著名思想家、作家伏尔泰曾告诫人们:“种好自己的园子”,这园子显然是指思想的园子。

我视精神世界和内在世界为思想的庄园。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思想的庄园,那就是我们的内心。

既是思想的庄园,须用思想营造,去营造思想。

当精神的荒原滋蔓着空虚的灵魂,当金钱的滚滚尘埃飞扬起蔽日的霾瘴,当荒谬的理论、恬不知耻的道德观大行其道时,哪怕仅仅为了洁身自好、明哲保身,人们也真该考虑构筑一方思想庄园了。

在这座庄园里,思想有自由的天地,灵魂有独立的空间。俯仰之时,常听俊彦鸿儒讲经布道,瞻顾之际,又常受高人贤士解疑释惑。

笔是思想的犁,随着思想的深度开掘,随时播下灵感的种子。

在收获的日子里,冷峻思辨的树,缀满了深邃的思想之果,凝着漫长季节的思索。

这棵思想之树,苍虬挺拔,它不会为流风所惑,更不会为利欲所迷,而信守着最初的誓言。

这棵树上绽放着灿烂的信仰之花,鲜艳夺目,顽强地延续着最优秀的基因,保持着它鲜红的色泽。

在这座庄园里,我们可以“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美;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没人驱逐我们的灵魂,没人截获我们的思绪,也没有告密的犹大混迹思想的盛宴,没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适合我们思想的驰骋和灵魂的栖息。

法国作家莫罗亚这样说过:“伟大的心灵会带你到一个崇高的境界,在那里你会发现你心中最美最善的部分”。思想的庄园何尝不是崇高的境界!我们在这里可以方正示人,却不可恃才傲物;可以深刻激烈,却不可偏狭动气;可以轻松思考,却不可轻浮面世;可以不是圣人,却不可放弃对圣洁的追求;可以放弃所有的私欲,却不可放弃对公众利益的奉献。我们洁身自好,并非要成为道德的楷模,而只想护住人格的尊严。

思想的庄园必定是寂寞的所在,惟其寂寞,思想的溪流方能清澈明快。

我们并不遁世,只是寻求一方洁净的所在,摒绝污浊,远离浮华,求得心灵的安宁。法国学者季诺说过:“活在和谐中就是幸福”。在思想的庄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和谐的幸福。

我们在思想的庄园里养精蓄锐,并非欲成为冲锋陷阵的旗手,只为在混乱的阵战中,能保持一颗清醒的头颅。我们固守思想的底线,并非欲成为逶迤的长城,只为在滚滚而来的混乱思潮中,构筑一方坚守的阵地。在这个令人错愕的世界里,对五花八门的新潮不再天真,对怪诞的理论不再盲信,存一份清醒总比麻木甚至愚昧的崇拜更为重要。正是太多的盲从,廉价的吹捧,才给了思想大盗们剪径的贼胆。

我们潜心于圣山下的自我救赎和灵魂的自我淬炼,才敢于潇洒从容地面对日下的世风,不古的人心。

在思想的庄园里历练,我们便不再怯于故弄玄虚、故作高深、故作威严的谬论,巧饰伪装的思潮的叫阵,几声嚎叫后,便会看到它们色厉内荏后的苍白形象。

我们是这座庄园的看门人、守夜人,精心护卫着它的圣洁,拒绝一切伪善和丑陋,拒绝一切思想的罂粟,不论它怎样的妖冶。但绝不嫌弃草的谦卑,草眷恋大地的那份执著,是生命的恋歌。

我们如此殚精竭虑地构筑思想庄园的城堡,就是为了有一天,我们的灵魂可以无忧地酣眠在这里。

我们的灵魂或许就在这里告别世界,告别亲人,对人生的最后眷恋,也将安葬在这里。

2012年4月26日

人生若何

人生若何?几千年的人类生存历史,各领风骚又成过眼烟云的历史人物,在诠释着迥异的心授。

“人之生也直”,这是孔子关于人生观的论述。孔子认为,人生当以正直为要,这和他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的儒家道德观念是相一致的。

然而,大千世界,时事纷纭,人事代谢,际遇迥异,人生又绝非一个正直所能涵盖的。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字里行间,掩藏不尽的是对人生命运的哀叹。是人生苦短,来日不多的绝望情绪。是对人生踪影不定,梦魂飘忽,生命遽逝的无奈悲悼。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生是寄客,死是回归”,是道家对人生参透彻悟后的心境写照。在朦胧的意绪中,自有一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逍遥达观之风,散发着清静无为的淡淡气息。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孟德以苍郁的语调,感慨着人生的无常,然而却并非溺于行乐的情感。是霸业未成,时日无多,天不假年的怆然喟叹。正如后人评曰:“此句有风云之气”。

“此生泰山重,勿作鸿毛轻”,潇洒浪漫的大诗人、大词人苏东坡,以少有的庄严凝重的语句,对人生作了如此阐述。我们或许可以把它作为人生价值的判断标准,毛泽东已经这样作了。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朝婉约派词人李清照,以雄浑千古,激越万荒的诗句,开拓出生死的大境界,耸立起做人的高标格。其震撼人心之力,古今难越,无人企及。

“在生活的道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以横眉冷对著称的文坛巨匠鲁迅先生,却对人民大众怀着如此割股深情。他好像一只头牛,“吃的是草,却挤出的是奶和血”的悲悯情怀,熠熠闪着人性的光辉。

“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20世纪20年代末,一位多才又多情的高雅女士石评梅,在她生命的弥留之际,留下了她对这个世界的赠言,并镌刻在她的墓碑上。她的墓同她深爱着的高君宇的墓并耸在北京陶然亭公园,墓旁常有青年情侣们的赠花。浪漫的石评梅女士,留给人们的是高尚卓尔的人生去影。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烧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英国著名戏剧家肖伯纳这样启示人们。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却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 20世纪60年代,人民军队里,一位叫雷锋的普通士兵,把其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大写在旗帜上,标引着一个时代的风向。在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人民仍深深地怀念他,呼唤他。因为他高尚的情操,曾经透彻地洗涤过一个长长的时代。

两千多年前,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两千多年后,毛泽东在湘楚大地曰:“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一代伟人以其博大的胸怀,吐纳天地,俯仰今古,把他经天纬地的人生抱负,留给了他身后的历史。

人生若何……

2010年9月21日

名言不朽

少年时代,我有幸读过马克思的一段名言,至今仍为之感动不已。少年马克思在职业选择一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名言:“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全人类服务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任何沉重负担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得到的将不是可怜的、有限的和自私自利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亿万人,我们的事业虽然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发挥作用。当我们离开人世之后,高尚的人们将在我们的骨灰上洒下热泪。”马克思的这段名言,不仅感动了他的同代人,甚至令他的长辈们为之震撼。马克思创造了名言,也践行了名言,庄严地为全人类的事业服务和奋斗了终生。他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资本论》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进程。至今,人们仍深情地怀念着他。在世界进入21世纪大门之际,国际权威媒体《泰晤士报》在全球范围内,组织过一次遴选,结果在千年科学家的排位上,马克思位列第二;而在千年思想家的排位上,马克思当之无愧地站在了最高荣誉的峰顶。这一结果,令人们为之心潮澎湃。

青年时代,我读过前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段名言。他在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作品中写道:“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忆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相信读过这段名言的人们,无一不被感动得热血沸腾,热泪涌流。读这样的名言,谁也不能无视她灼人的思想光芒和高尚的精神情操。

名言是真理,或是真理的朋友。她以严密的逻辑,清冷地观照世界,以雄辩的辞锋,发出深邃的人生啼鸣,有耳提面命之功,醍醐灌顶之效,从此不再背弃。

我们曾被名言刻骨铭心地感动过,并且由此标定了人生的航向。这是因为,名言是被时代的风雨淬砺过的粲然思想之花,她的芳香必定是流布溢远、历久弥新的。

名言有力地挽我们前行,我们也心悦诚服地尾随而去。即或荆棘塞途,关山难越,我们也不再瞻顾彷徨,甘为一名士卒,跟着名言呐喊前行。我们不惮于危厄困境,而愿为社会的前驱,终于成就了一批成功、成仁或一无所成的真猛士。

我们会跨越苦难,即或面对炼狱,也“虽其九死犹未悔”。我们敬畏生活,却不甘苟且,在尊严和苟且之间,我们会选择前者。我们的头脑会在苍凉的况味中思索:“生活是由幸福和痛苦组成的一串念珠,痛苦对人生来讲,何尝不是精神财富。一帆风顺的人往往是浅薄的,因为思索的机会太少了。”爱因斯坦从一个新的角度,诠释了生活的真谛。

无论社会怎样的人心不古,我们的心却依然辽远沉穆,孤独寂寞地守着内心的高傲。

当社会的道德在金钱的冲击下形容枯槁时,名言依然丰满健挺,而令前者自惭形秽。

当横行的物欲,浸润着道德的田园,名言为我们护住了一份原始的纯美。

在真善美被冰封的岁月里,只有名言撑持起温润的伞翼,她告诉人们:“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么”。

名言在我们心中长成了一株冠盖如云的大树,根已不可撼动,在世风日下的日子里,她却守着古朴清凉的晷影。

年深岁久,我们或许无法流畅地背诵那些令我们心旌摇动的名言了。但我们发现,那些名言已经植入我们的骨髓,渗入我们的血液,潜入我们的灵魂,被我们每天的生活演绎着、诠释着,而这一切都在浑然不觉中。

我们真诚地信奉名言,老之将至,蓦然回首时,会粲然一笑。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了无印痕中,已将一生的光阴,融进了名言,此生可以无憾了。

因为拥有名言,我们不屑于卑鄙而选择高尚,尽管我们深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我们宁愿被碰得头破血流,无路可走,也不会与卑鄙为伍,而把高尚镌刻在坟头。

名言不朽。

2010年3月29日

退休者自语

结束了宦海仕途生涯,告别了为之付出了半生心血的工作岗位,心头不禁涌起了告老还乡、解甲归田、息政隐影以及赋闲修身等意绪,隐隐有些何处是归程的茫然。

然而,心态的调整,于我只是短瞬的过程。

不必为嗟余听鼓走马兰台而迅急匆匆了,今日何去?自当从容计议。

不再殚精竭虑为工作思谋,不再为诸事的繁冗而焦躁,夜可呼噜入眠,晨可回笼一觉。

无宠辱之忧,无恩怨纠结,安贫乐道,安分守己、安常处顺,安之若素,随遇而安,只平静地过寻常日子。

清寂却不孤寂,静穆却不落寞,在精神的生活中另辟蹊径,只求心性的淡朴洒脱,在幽静处寻找生命的原点,作灵魂的最后皈依。

浪漫的季节,激情的年代已经结束。退休的时光,是人生最宁静的时刻,寻一处精神家园供憩息,力避纷嚣,进清幽境界,与荣华富贵无缘,更与锦衣玉食远离。慎独心安,戒欲神静,如鸟归林,如鱼入水,愉悦却不显声息。一介布衣,一抹孑影,却是生命的本真角色。

无宦海沉浮之忧凄,无人走茶凉之悲叹,心如澄明湖水,不容污浊,只为荷莲滋润,只助钓翁雅兴,只邀明月留影。

无案牍推敲之劳心,无排纠解纷之熬神,不再斡旋于推诿掣肘之中,不再为无聊无谓无奈的琐事而隐忍委屈,是解脱,更是再生。

可借月华秉烛而读,可听雨落秋桐而吟,“文章千古在,仕途一时荣”。写不成千古文章,却可读千古文章,蕴藉千古书卷之气,俯仰吐渥于千古圣贤之中。可读经史子集,楚辞汉赋,唐宋诗词、元曲及明清小说;可读曹雪芹、鲁迅、老舍;可读莎士比亚、歌德、雨果、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普希金、惠特曼。可手不释卷,可枕书而眠,让心浸润在文学艺术的滋养中。

可去闾巷访旧寻友,捡拾友情初始的时光。从老友额头的皱纹中读曾经的岁月,从老宅斑驳的墙垣中听当年蛐蛐的鸣唱。几句寒暄,几杯老酒,已是泪光盈盈。无言的凝望中,感慨无常的人生,不再的年华,几分伤感,几声叹息之中捕捉岁月中曾经的温润。

我辈乃凡夫俗子,既非闲云野鹤,又无仙风道骨,却可邀三五好友,背一只行囊,携几本闲书远足。不必皇城相府,离宫别馆。村舍民居,荒径古渡,粗疏淡朴中,能不品出人生的真实味觉?不必名山大川、佛道圣地。莽原漠土,深山古刹,能不于旷朗畅达中感怀如梦的岁月,如戏的人生?融入自然,身心松弛,目极八荒,神游万里,青山草木,岩壁溪泉,林间晴雨,漠地尘沙,尽可赏游。以至化作一缕风、一丝雨、一抹云,了无欲念的心在大自然的包容中淡定,寻不见自我,却是还原了本真的自我。

我辈原非位高权重之人,无须愤然于人去情断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之时,世态炎凉之中,仍气韵冲和,旨趣辽远,如作文的疏朗散淡,为人的怡然谦和,不苛求于人,不刻意为事,一任心在旷原裸野中自由放牧。

无法不论及曾经的同事。如何论及?我答曰:论长不道短,说是不说非,学习他人的长处,记住他人的好处,体谅他人的难处,不说他人的短处,如此而已,是座右铭,是准则,亦是底线。或许有过不快和误会,而这些不快和误会是工作中产生的,既然工作已经结束,自当烟消云散,不必梗怀塞胸,仇隙不绝,怨恨不断。不必訾毁,不必攻讦。风物长宜放眼量,鲁迅与周作人那么深的隔膜,尚能作到“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况我辈乎!

或许真有当年的同事“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同事入了“侯门”,萧郎成为“路人,那又与我何损?倒是应为远离了视友情为冰凉之物者而庆幸。既可“海天寥阔寄闲身”,又可“坐听微钟忆往年”,何其之好!

看淡了世事繁缛,情感依旧浩然方正;看破了世间万象,内心却并不悲凉。退休者的岁月,是进入了化境的岁月,是大美不言的蔼然霞色,是霞色中的宁静草原,是草原上辽远的牧歌。

2012年10月8日

感悟孤独

孤独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词,孤独者的形象是任由涂抹的模糊而杂驳的形象。

并不孤独的人,常常把孤独挂在嘴上,为自己挣一点时髦。真正孤独的人,却把自己的孤独隐藏在在心里,而不肯轻易示人。

要区分孤独、孤僻、孤单并非难事,如同区分健谈和饶舌一样,但却常常被混为一谈。

真正的孤独者如凤毛麟角,而孤僻和孤单者则随处可见。

孤僻是性格使然,而孤单则更多的为境遇所致,它们只与孤独有某些浅层次的相似,但内里却相去甚远。这也是为什么对孤独不是只言片语就可以定义的,孤独更多的属于气质和境界的范畴。

孤独是大寂寞。伯牙善鼓琴,而唯钟子期为知音。所以,当钟子期离世后,伯牙摔琴,从此天下绝响。高山流水,知音去矣,伯牙的孤独寂寞之心旷古悠远。

孤独是大悲怀。孤独者以独具的慧眼,独到的见解,看破了这世界,却并不厌世。太过理想的人生追求,太过崇高的济世情怀,在任何国度都是无法实现的。与现实残酷碰撞而致理想破灭,是不可避免的,于是他们选择用生命殉道。孤独者有足够的智商,但他们也有最为敏感,最为脆弱的神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世人皆醉吾独醒”的屈原,当他的经世济国之才不为君王所用时,他的孤独到了绝望的程度,一曲《怀沙》绝唱后,投汨罗江而去。

屈原们的绝世,一定是大痛苦、大悲怀使然。其固然有个人感情的原因,但更多的却是家国情怀,世间道义。这也是为什么孤独者的气节往往为后人们所钦仰,所歌哭。

孤独是大文化。“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哀叹诗人已逝,空有盛名。诗悼李白,实则悲己。这是杜甫式的孤独寂寞。“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辛弃疾感时伤世的孤独寂寞。“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是王勃天涯苦旅,凄楚人生的孤独寂寞。“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马致远空漠辽远的孤独寂寞。“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范仲淹的家国意识、忠君思想、民本情怀的孤独寂寞。文化人的孤独,使孤独有了凄然之美,怦然之力。

孤独者往往是思想者,孤独愈深,则思想愈深刻。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的作品《思想者》,其原形或许就是一位痛苦的孤独者,罗丹一定是在孤独的心境中完成这一伟大作品的。

总要有孤独者为人类、为社会留下深刻的思考,留下痛楚的记忆,那是人类的财富。

孤独者往往也是受难者。人在炼狱之中,对人生痛楚往往更有切肤之感。他们臧否人物,论今鉴古,往往更具真知灼见,如司马迁之《史记》,但丁之《神曲》。

孤独者并非自命清高,因为他们是真清高。他们洁身自好,不涉浊流,而非拒人千里之外的傲然冷漠,更非居高临下的颐指气使。他们只是倔强地固守自己的世界,那个世界常人无法进入。在那个世界,他们是落落寡欢者。

孤独者并不惧怕孤独,因为他们不想成为公众人物,他们有自己的事情要作。古今中外,凡有卓然成就的大科学家,大思想家,大艺术家,鲜有趋时附势的公众人物。

而害怕孤独的,往往是浅薄、轻浮之徒。这些人稍有成就,便求社会知名度,公众认可度。稍不如愿,便牢骚满腹,或沉沦下去。或许一个小小的招安,他们便会得意忘形,便会感恩戴德起来。这类文人和政客,历史的记载太多,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见得太多。他们与孤独不可同论。

鲁迅先生生活在公众的高度关注之中,是因为他的文章和道德情操。鲁迅先生的孤独,是因其犀利的思想,深刻的见地,独到的文风,而鲜有出其右者,因而缺乏能与之论道的同类。但他的周围却不乏向他射来暗箭的文坛杀手,其中有自称为他的同盟者的文人。他几乎是孤军奋战,却有时不得不“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他的作品《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是否自况着他孤独的心境?

能耐得住孤独的人,不乏忠节之士。他们往往有大气象,大追求,大抱负,大作为,除此之外的一切,在他们看来,不足挂齿。汉武帝派中郎将苏武持节出使西域。因一次偶然的变故,苏武被匈奴单于扣留,高官诱惑,生活的艰辛,丝毫未改变他对国家的忠诚。其思乡思念亲人的痛苦,其空对辽阔大漠而无人能与语之的深度孤独寂寞,是孤独的无以复加。19年的孤独生活,并非仅仅为了一己的清名,更有家国意识在撑守。19年后,当获释的苏武,手持破碎的旌节回到京城长安时,满城的官员和京城的百姓,莫不感动得潸然泪下。历史就这样书写了一位最为伟大的孤独者。

孤独者的悲哀在于太缺乏能与之一较高下的对手。即使他败给对手,也是一种快乐,他会欣然接受。他不会耻于失败,只会感到博弈时的酣畅淋漓。孤独求败,大概是他们的心理渴望。

真实的孤独是一种美,一种境界美。静默中的焦渴,冷峻中的期待,自然流露的非凡气质,以及崛然独处,崛然独立,卓尔不群的傲骨清风,莫不洞开着他们凛然刚正的胸襟。

无须改变孤独者,也无法改变孤独者。社会既然可以有喋喋不休的平庸者,那就应当有孤独者的栖身之所——精神的领地。

孤独者寂寞,但倘若没了孤独者,这世界便寂寞了。

2010年4月26日

人心的距离

人心有距离吗?回答是肯定的。

人心的距离无法测算,只能凭感觉。而感觉通常是准确的,因为左右人心距离的,是人的感情。

感情是微妙的,不会欺骗你。离你最近的人,即或近在咫尺,上学时的同桌,工作中的同事,军营中的战友,居家的邻居,乃至上级领导,下级僚属,若感情不投契,虽身影相随却心远万里,感情深处却陌如路人,真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同床异梦的夫妻,同根相煎的兄弟,血缘亲情何其之近,但心却相距甚远,分道扬镳者并不鲜见。

离你最远的人,即或远在天涯,并且是从未谋面的,突然于一次并未期待的日子邂逅,你惊异地发现,对方如同相识已久,神交已久的老友,欣喜之情自不待言,于是结谊交契成终生的好友。虽又会分手,且天各一方,但彼此却不会相忘于江湖,诚如王勃诗言:“天涯若比邻”。

人心的距离,是人品的距离,而非身份和地位的距离。善鼓琴的俞伯牙,身为政府官员,门第高贵,且音乐学养丰厚;而砍柴为生的钟子期只是一介山野村夫,两人无论门第及文化修养都相距很远。但钟子期却能听懂俞伯牙高雅的琴曲,每每流连忘返。而俞伯牙也为觅一知音而引以为快事,两人遂成挚友知音。当钟子期因病而亡,俞伯牙痛苦万分,摔琴而去,从此天下绝响,留下了“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的千古佳话。

人心的距离,是道德操守的距离,而非才能的距离。才华不分高下,声名难决伯仲,其心的距离一定很近?一定是同声相求者?并非完全如此。鲁迅先生与周作人为亲兄弟,手足之情不谓不深,且兄弟俩在文学上均造诣颇深。周作人的散文在中国近代甚至有开先河之誉,成就不在其兄鲁迅先生之下。按理说应该是兄弟同德同道,并行不悖才是。但“道不同,不相为谋”。兄弟俩终因在大事上的见识相左,导致感情疏远,心如陌途,最终在动荡的中国近代社会中,一个彪炳青史,一个身败名裂。鲁迅先生被毛泽东称为五四以后中国文化新军最伟大和最勇敢的旗手和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而周作人则在日本军队侵华期间沦为汉奸。两兄弟的心距何其之远,而在人生的追求上又何其迥异?

人心的距离有其迢遥的疏阔地带,无法强行拉近,也未偿不可。而在茫无涯际的人生行旅中,总有同道知音与你陌路相逢,却是上苍给你的厚礼。

2012年4月20日

选择友情

——给朋友们

时间终于把我们送到了不再幻想的年纪。这种年纪可以悠闲地、淡淡地回忆往事,沉湎于友情。于是,我们常常坐在一起,长久地、默默地感觉着对方。那是一种有会于心的心谈,过多的语言或许会败坏宁静的气氛。

渐渐衰老的面容下,依然藏着一颗颗不肯老去的、由友情填充的心。那一天,你对我说,你一生中最自慰的事情,就是被朋友们选择。其实,这也是许久以来我对你的评价,只是未曾对你讲过。像是珍藏一瓶好酒,唯恐过早开启,会稀释了它的纯度。

你优雅的举止,淡朴的风格,空蒙的心地,待人的真诚,像是怡人的风景,被朋友们选择,镶进了友情的纪念册。时间愈是久远,这风景愈是迷人。朋友们常常自眩收藏的眼光和收藏的价值。

朋友们常常笑谈,收获了你的友情,就如同收获了月光,华美高洁。你也笑说,你收获了朋友们的友情,如同收获了另一个月亮,两月方能为朋。

人的举止是内质的溢出,正是从你的溢出中,朋友们窥见了你内质的雅致。

你常常使人想起遥远的欧洲,缓缓流逝的蓝色多瑙河。想起发生在河面上托马斯和安娜的故事,心头就会奏鸣起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眼前就会落满笼罩在河面上的绚丽晚霞。

朋友们无法不选择你。对你的选择是摒弃了私利私欲的坦荡的君子之交,是同声相求的精神膜拜。

选择是相近的心的友善造访,是相似灵魂的欣然接轨。一见倾心,一见如故,相识恨晚,就这么偶然的必然了。

你的心对朋友从不设防,朋友们在你的心中可以毫无羁绊地行走,这是何等珍贵的友情。

选择是感情的自然流淌。自然流淌却并不漫漶,自有融入的渠道,这渠道便是朋友的心。

被选择是一种信任,而不是荣誉。荣誉有官方的标准,有做戏的成分,有应酬的疲劳。而信任却是原汁原味,没有添加勾兑的真情。

对你的选择没有人为的标准,更没有官方的钦定,而只是彼此的心灵感应。是唇咬齿合,十分到位,十分准确,十分契合。不然,何以几十年的相安和谐而没有刺耳的杂音。

你并不迎合谁,就这么本色地生活着。恰恰是你没有涂饰的本色,使朋友们毫不困难地选择了你。

你独立不羁的生性,使我想起了“木秀于林”这半句成语。你或许就是“秀”于林的“木”,那么出色,那么落拓不羁,却并不被朋友们所妒,而只是被风所妒。而被风所妒,却更见你的倜傥旷达。

或许你真的到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境界。在这方不算太小的天地中,却是可以凭君来去,凭君行止自如的精神田园。

像百年的酽茶,朋友们品着你早年的滋味。那刻痕于记忆深处的,仍是你最初的风景。

那纪念册无论打开或是合上,都叫人念及;那友情无论过去或现在,都叫人感怀。

人生如梦,许多曾经的故人悄然隐去,只有朋友留在梦中;岁月若烟,多少往事会烟消云散,只有朋友与你度过如烟的岁月。荣辱沉浮之际,多少人因此而显露了真行迹,而你却依然与朋友们同歌哭、同悲喜。你就是这样的朋友。

你尚未老去的一生,已被友情的花束缀满了前路,姹紫嫣红着,落英缤纷着。朋友们采撷着你友情的芬芳,品嚼着选择的甘果,静静地回忆着当年彼此选择的那一刻。那一刻令我们终生难以忘怀。

2010年9月9日

友情的神圣

1962年,北京西郊挂甲屯,秋风轻拂的一座院落里格外宁静。院子中央有两位老者在弈棋,每一步走得都是那么舒缓。西斜的秋光,移过老人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淡然神色。

这两位老者是名震中外的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朱德和彭德怀。此时的彭德怀,因庐山会议的错误决定而被罢官多年,正赋闲于挂甲屯。人们惊悸于那个年代政治斗争的无情,人们同情彭德怀,却没有胆量去看望他,但有人去了,这就是朱老总。

于是,两位在五台山指挥八路军对日寇作战的老总又坐到了一起。人们可以想象彭老总当时的心情。但他们都没有说什么,更没有说庐山,其实也无需说什么,他们的友情在棋盘上留下了太多的佳话。两位战友,两位棋友,从长征路上,从五台山战场,到西山挂甲屯,漫长的时光,暖人的友情,在棋盘上镀上了感人的光晕。以温和厚道闻名的朱老总,何来如此勇气,蔑视了偏见,蔑视了一个不公正的决定?于是,在人们的心目中,统帅三军的朱老总,谦和厚道的朱老总,又是一位如此重情重友的长者。

绝境中的友情,使人有了活下去的勇气,痛苦中的友情,使人感到人性中的善良。朱老总对友情的忠诚,可谓感天动地,撼天动地,他使我们看到了友情所蕴藉的最灿烂的人性的光辉。

友情的神圣不为世道的变迁而贬辱其纯洁性。宋神宗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因提倡变法,推行刺激经济发展的新政,与好友苏东坡、司马光意见相左失和多年,苏东坡还因此遭贬。朋友间一度湖海飘萍,音讯全无,后来,王安石也因变法失败遭贬。于是,当年的三位好友又坐在了一起,相逢一笑,尽释前嫌。因变法而引起的几位老友的悲苦人生结局,并未改变他们对友情的怀念和珍重。几位心力交瘁的老友,避谈当年的政治歧见而尽叙友情,慷慨人生。一夜老酒后,分手而去。给历史留下了几位老人苍凉的去影。颇使人有“人生交结在始终,莫为升沉中路分”的慨叹。

王安石、苏东坡、司马光的友情,是摒弃了私利私欲的君子之情,这是一种超越时空,震撼万古的神圣友情,是友情升华到超越政治的纯美境界,能不令人为之唏嘘,为之心醉!

肝胆相照的友情,令人怦然心动,视为珍品,奉为神明,终生难忘。

东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清流自诩,不涉污浊,且生性狂放无羁,桀骜不驯,讥讽朝政,针砭时弊,且不与朝廷合作,终不为当政者所见容而招杀身之祸。刑前,嵇康对其子嵇伟说,有你山涛伯伯在,你不会成为孤儿的。山涛是与嵇康齐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与嵇康过从甚密,只是因在朝廷为官,政见有相左之处,嵇康因此与山涛绝交。但他深知山涛为人忠厚,视友情为生命,是可托孤之人,因此并不担心其子的命运。果然不出嵇康所料,嵇康死后,山涛不悸于政治风险,将嵇伟收留,视为己出,悉心栽培,终于使其成材走上仕途。山涛对嵇康的友情,不忌于政治分野,仍保持着灵魂上的交契。嵇康没有托孤,却深信山涛会收留其子。以如此之道义和胆量,祭献友情于亡友,是友情升华到了极致,撼人魂魄,思来每每为之嗟叹不已。

友情的神圣,在于灵魂的高贵。只有摒弃了私利,友情才能保持高贵的质地;只有摆脱了金钱的诱惑,友情才能散溢出直通心灵的温馨光暖。

友情的神圣,还在于生命为道义驱使,为正义张帜,闪烁其上的是道德的太阳。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情,堪称现代友情的典范。列宁是这样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的,他说:“古老的传说中有各种非常动人的友谊的故事,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他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马克思对恩格斯的友情始终如一,甚至愤怒地斥退过挑拨他们友情的小人,坚定地视恩格斯为政治上的同志,生活中的挚友。恩格斯将其一生的岁月融入了马克思的事业和生活中,无私地襄助贫困中的马克思,使马克思一家常常于极为困苦之中得到恩格斯的多方接济。恩格斯的友情,使马克思一生感到了温暖。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用了10年时间,燃着生命最后的光,整理着马克思未完成的著作。整理完成了《资本论》第二卷后,又在双目几乎失明的情况下,艰难地整理、补充马克思留下的凌乱手稿,终于使《资本论》第三卷付梓,完成了老朋友的终生宏愿,也是对老朋友最好的告慰。恩格斯自知去日无多,将他遗产中相当丰厚的一部分,赠给了马克思在世的女儿劳拉和艾琳娜,以及马克思的外孙们,使他们不致过一种穷困潦倒的生活。读到德国传记作家海因里希描写的这些情节,我不禁为之动容,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伟大的理想抱负,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品行操守,卓越的气质才华,使马克思和恩格斯走到了一起,在动荡的年代,激情的岁月中铸造了友情的丰碑,高耸在这个世界的天地间。

1895年8月,在马克思逝世12年之后,恩格斯也离开了这个世界,两位老朋友得以在天国相逢。他们的友情如星光月华,交映生辉。只要这个世界尚存,其光辉便会灿然于这个世界。

我们感动于所有直通心灵的神圣友情。

2001年11月21日

瞬间的友情

地久天长的友情,让人感喟它绵长的韵味,瞬间的友情,却让人长久地品味它曾经浓烈的芬芳。

生命的历程中,总有无数的巧遇,而瞬间的友情,却往往萌生于巧遇中。

瞬间的友情大都发生在天涯行旅中。行旅迢迢,长夜孤寂,你渴望交流。在小镇的旅馆,在午夜偏远火车站候车室的长椅上,在火车车厢里幽暗的一角,你认定了某人,几句试探的话后,便会兴奋地压低了嗓音,心不设防地交谈着。

1972年夏,在昆明开往北京的列车硬卧车厢,我相识了一位梅姓旅客,长沙人,工程师。正是“文革”期间,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对“四人帮”的憎恨,积郁太久,终于于旅途中觅一知音,一吐哽喉,一卸块垒。一夜未曾合眼,谈得酣畅淋漓,荡气回肠,痴醉忘情,直谈到他在长沙下车。作别时都有些怅惘,似此等知音,此生难逢。他赠了我一瓶白沙液酒,我回敬了他一条“三七”烟。彼此留下了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地址,但心中都明白,此生恐难有再见之日了。

又是一个长途火车旅行的夜晚。在昆明开往北京的列车中,我与一位陈姓工程师相识。这位工程师在北京中南海等地为国家领导人的家庭调试影视设备,见闻了不少逸闻趣事。他讲了周恩来的勤于政事,讲了彭德怀的刚正无私,讲了宋庆龄的慈祥亲切,讲了董其武的儿子下乡无法回城等等。隆隆的车轮声淹没了他的声音,我竖起了耳朵,出神地听他讲,很少插话。作为长期在边陲地区工作的军人,我根本无法得知“朝廷”中的事,这位工程师的讲述,使我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作为回报,我讲了巴丹吉林大沙漠,讲了楼兰故地,讲了南疆重镇库尔勒,也讲了乌蒙山区的风情。没想到,这位工程师也听得十分入神。到北京分手时,不免有些依依惜别的怅然情绪。

瞬间的友情使我们淡去了行旅的寂寞,忘却了淡淡的旅愁,滋生了对友情别样的眷恋。

类似的瞬间友情,我经历了多次,每次都会感念不已,为它无功利的纯真,为它所见略同的内心呼应。即或所见相左,也有与高人论道,与智者博弈的顿悟。

瞬间的相遇,却是永久的分别;瞬间的相识,却是一生的知音;瞬间的友情,却注定要回忆终生。

已经无法回忆怎样点燃了友情的火花,突然迸发出炫目的光彩,人海茫茫中,却于瞬间腾起属于两个人的友情的虹桥。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我知道,重逢几十年前瞬间的友人,重温几十年前瞬间的友情,近乎于奢望。

仔细地珍藏着一段段瞬间的友情,守护着一次次难忘的相遇。这些瞬间的友人,或许会和我一样,在记忆的拐弯处,忽然沉湎于对瞬间友情的怀念。在花甲古稀之年,回忆起行旅中某个城市、某个旅社、某节车厢,与某人瞬间的友情。

或许这种瞬间的友情就应该“相逢何必曾相识”来慰那段“天涯犹有未归人”的岁月。

瞬间的友情定格在瞬间,把独特的岁月,独特的场景,独特的友情摄入其中,无法挪移,也无需挪移。

瞬间的友情储存了我们灵魂的年轮,录制了我们人生的一段光谱,如此,回忆便会更持久更永久。

匆匆的相逢,匆匆的分手,再回眸,已是人海茫茫,灯火阑珊。瞬间的友情,瞬间的友人,记忆中依旧是温暖的影。

2011年8月18日

思念的世界

思念是一方情感的世界。

在思念的世界中,有幸福和温馨暖着心扉,有感慨和惆怅拂动着胸怀。你可以思亲怀友,可以悲喜歌哭,可以放飞自由的心灵,任感情激越湍飞,或者平静如水。

思念的世界是一个人的世界,进出这个世界的人和情感,只与心灵相通,而无需与外人道的。

岁月如梦,逝水似烟。漫长的人生之旅,肯定发生过太多的故事,于是,思念便有了怅然若失的意味。

春花易落,秋月难圆。转瞬即逝的季节,肯定诱惑过太多少男少女纯真的感情,于是,思念便在季节的交替中积淀着别致的风韵。

思念因梦而遥远,遥远的思念,绵延着思念的韵味,绵长的往事,融进了温情的思念。

思念是沉默的诗行,简约着情感的寄托;是行走的歌吟,释放着心中的苦乐;是鸟的翅翼,盘垣在情感的上空,寻觅着旅途的驿站;是深情的回眸,拾回流浪的光阴,重温纯真的情谊,不使忘却,不使失色。

思念因往事的不可重演,岁月的不可重归,故旧的不可重聚,而分外的怆楚。

思念的日子,是情感最纯清的时刻,那一刻,心已越然物外,世界上仿佛只存在友情。

我们总在思念中找回昨天,也总在思念中失去今天。当今天成为昨天,平淡如水的昨天,也渐渐如同隔世般的隽永朦胧。

思念是一段无法游离的感情时光,曾经温暖过一段人生的岁月。刻骨铭心,怦然心动或许都曾有过。或许曾暗恋过谁,无言的相思,因缺乏表白的勇气,最终窖藏心底,酿成永久的私密。回首这段时光,已经苍茫辽远,思念中或许会有一声轻轻的叹息。

人非圣贤,无法不做错什么。于是,思念中每每有几分忏意的纠结,对亲人,对友朋,对岁月,而且永远也不会原囿自己。

并非一切都成为过眼烟云,那些最具悲悯情怀的人,那些最动人心旌的往事,在思念中永生。

思念最深的时候,梦中的泪,会黯然落在故人坟头的青草上,墓旁的花丛中。

被思念的人,许多早已是黄土九泉之下的灵魂。岁月苍老,萍踪难寻,曾经的友情却依然清新。

思念他人,也被他人思念着,你便生活在充满温情的世界里。

思念因不同的人文情怀而异。同样是对亡妻的思念,北宋豪放派诗词大家苏东坡的《江城子》对王弗的思念,激情飞越,直抒胸臆,其“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句,令人读后痛断肝肠,热泪迸飞。而南宋大诗人陆游对前妻唐婉的思念,则缠绵悱恻,低回哀婉,在写《沈园二首》时,已75岁高龄,唐婉也已离世40多年,仍以深情之笔,写下了“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和“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泣然”的感时伤世之作,读后令人悲痛难抑。

同样是对故园山河的思念,栖居台湾的于右任老人撼天动地,恸问苍冥。他的《望大陆》,近乎绝响歌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其对大陆故乡山河的思念,堪为千古绝唱。而另一位旅居台湾的文学家余光中先生,则以凄美的笔触,淡淡的忧伤,唱着他的《乡愁》。他在《乡愁》里思念母亲以及母亲的坟头,思念客乡的新娘,思念海峡那边的大陆。浅痕淡迹,却深深撼动读者的心灵。

思念的可贵,在于并不把思念廉价兜售,而只在黄昏落照后,夜阑人静时,你独自品酌。

思念在瞬间彻悟了生命的欢乐和苦难,而这瞬间情感的萌动,却是一生欢乐和苦难的窖藏。这已经够了,毕竟彻悟了,毕竟在思念和被思念中度过了一生。

因为失去才思念,如此,思念才显得弥足珍贵。因为思念,失去的往事才有了感情的色彩。

人不能总活在思念中,思念却总活在人感情中。

2010年5月6日

回眸的瞬间

人被岁月裹挟着,或是人追着岁月前行着,常常忘记了来时的路。其实,那路在你身后已经很长很久了。

你难得的回眸,那神态颇有些百感交集,但绝无作戏的刻意。从花甲向古稀迈进的你,心早已进入淡朴之境。

蓦然回首,你看到了什么?是“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抑或伤心“十年亲友半凋零,回首旧游成古今”?

回眸的瞬间,是人生浓缩历程的释然回放。你何时写意了身后岁月的长卷,浓浓淡淡,隐隐约约,标引着你来时的行踪,涂抹着你情感的色彩。

每一次的回眸,都是记忆的惬意享受,都是灵魂的孤独追寻,都是精神的怡然旅行。或许有叠印的喜悦和酸楚,混合成岁月别一种滋味,令你品酌着当年的心情。

那令你忘情的时刻,令你伤感的日子,令你梦牵魂绕的往事,令你痛彻思念的冥园故友,都齐聚在你回眸的瞬间。

回眸的瞬间,风景依旧,只是多了些苍茫之色。朦胧的憧憧人影中,你发现了谁?旧日友朋抑或是思念中人?那人一笑而别,你以“相逢何必曾相识”自慰。

回眸的瞬间,充溢着对往昔光阴的留恋,对逝去的友情的追缅,万千感慨在那瞬间化为深情的叹息。淡淡的心绪中,有些许的憾意闪过,并非自责,实在是对往事的无奈。

回眸的瞬间,你感动友人们一路的友善相送,你痛悔哪怕些小的对友人的不恭。一生中对你施以援手的人太多,他们从未向你索取过什么,就那么无私地伴你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日子,然后悄然遁迹于茫茫人海中。你无法忘怀,却无法回报,因为那会伤害他们的自尊,会亵渎友情的崇高。

早已告别了少年的孟浪,青春的萌动。你无意间历练的优雅闲适起来,感情沉淀于深深的古井。偶尔滚落的石子,能引出深沉的回音。你对“天地者,万物之逆依,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怅然徒叹。

身后的岁月,演绎了你无数的故事,已被句号结束。你收回了回眸的思索,前路的岁月尚存,你生命的光,将投影在那里。

2012年3月19日

同类推荐
  • 那些闪闪发光的事和让人心疼的爱

    那些闪闪发光的事和让人心疼的爱

    这是我们共同的青春纪念手册,35个闪闪发光和令人心疼的小故事里,记录着我们独享的心情与秘密:有词不达意的暗涌情愫;有你开口我才知道的后知后觉;有因为你而想变得更美好的愿望;有从接受身边的好意开始的成长;有可做一辈子情人的闺蜜情;有在暗夜里祈求天亮的独自坚守;有难熬时光里的努力坚持;……这些是你我青春与未来成长路上的精神可乐,不耀眼却闪烁着独特的光,告诉我们人总会长大,天总会亮!
  • 与草荣枯

    与草荣枯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与草荣枯,与一种清苦的古歌不期而遇。以现代诗为引,续写诗词中的百转千回的散文集。
  • 你的委屈,终成治愈(精装纪念版)

    你的委屈,终成治愈(精装纪念版)

    每两个人之间就有一场博弈,每一场博弈都在寻求平衡。我们和熟悉的、陌生的人构成纵横交错的网,我们同时在和无数人玩跷跷板。54个小故事,54次和另一个自己从博弈到言和的内心体验。这里的冲动、不平、失望、心慌、委屈,你都有过。时间的大风吹走砂砾,剩下闪着光的治愈和希望,正是留给你的。有一天,蓦然发现,那个给你委屈的人也悄悄给了你治愈,那个和你博弈的人也自始至终陪伴你。这才是真相,也是生活的希望。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3)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李清照的红楼梦

    李清照的红楼梦

    曹雪芹和自己的家人难道有如此深仇大恨?非要一一揭露自家老底。李清照和《红楼梦》,一个宋一个清,能有什么关系?两者之间的巧合,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吗?还历史一个真实的曹雪芹,还世人一部真正的《红楼梦》。
热门推荐
  • 蝴蝶

    蝴蝶

    每次听到木片的碰击声,孔在都知道是鲁班来了。自从那天鲁班坐上子墨子的飞机从半空中落下来后,她就骑上木马了。“都是那个女人给他带来的灾祸,那个女人一进门,那个瘦子也就进了门,非要约着他去坐木头大鸟。”“别说了大娘,他正在痛苦地难过呢,腰直不起来了。” “那个瘦子走了吗?”“走了。”这是孔在从她住的东厢房里听见的。……木片的碰击声是从街角那里传过来的。那里原先传过来的是炒栗子的香气,这时炒栗子的大锅里熬的是青草,传过来的是煮熟的青草味。
  • 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冯其庸传

    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冯其庸传

    冯其庸是我国著名的红学研究学家、著名艺术家、著名考证学家。他出身于贫寒之家,从童年起他就饱受苦难,历尽艰辛,由于家境贫寒和时世动荡,小学和中学曾经几度失学,就是上学期间也是半农半读,无法专力读书。可以说,他主要是凭着不懈的个人奋斗完成学业,并最终成为令人敬仰的一代学术、艺苑大家。
  • 桃花渐暖岁月闲

    桃花渐暖岁月闲

    玄都一朝被上天眷顾,从凡间都数不上号的妖精变成神仙,身边美男环绕争宠斗艳,东海南海都拜倒在她的霓裳裙下,前有上神找她除妖,后有鬼族太子和她叙旧,王爷公子前仆后继的向她表露真心,这妖孽的人生,不对,神生像开了挂一样,让她怀疑是不是拿错了剧本,她其实真的只是个平平无奇的小妖精
  • 王朝崛起

    王朝崛起

    天生大腚显神威,奇幻变身福祸偎。朝阳初现放光芒,夕阳西下收余辉。少年,成功=努力+坚持+天赋+机遇!少年,成功=十次流血+百次失败+千次挫折+万次洒汗篮球之路,拼搏至上,天赋其二,机遇在三!冠军之路,团队至上,防守其二,进攻在三!
  • 我老婆是重生大BOSS

    我老婆是重生大BOSS

    吴穷意外身亡,醒来却发现自己穿越到了武侠游戏《武林》之中,成了一个即将冻死的小乞丐。游戏中第四个资料片的最终BOSS,未来祸乱天下的魔门门主,要做他的红颜知己。游戏中第五个资料片的最终BOSS,还未成长起来的正道魁首,想要为他披上嫁衣。看着眼前相爱相杀的两个绝世女子,吴穷一脸绝望地看向身边女扮男装的腹黑少女。少女折扇遮脸,语笑嫣然。她是游戏最后一个资料片的终极大BOSS,未来一统天下的绝世女帝......PS:简单来说,这是一个穿越者与几个重生大BOSS之间一边相爱相杀,一边四处搞事的轻松有趣的故事,大概......PS:新书《姐姐有妖气》推荐给大家,还是同样有趣的故事,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风之子-鬼尸崛起

    风之子-鬼尸崛起

    本该和其他平凡的女孩一样,上个大学,谈个恋爱,追个网剧。然后命运却不凡,十七岁那年遇见了风之子,神一般的俯视,让女孩开始了一段奇异的旅程。她望见了历史里那些鬼尸的出现,生灵涂炭,她也望见了自己的归属,归于尘埃之中。她的命已经不再是她一个人的,承载了无数人的期望,只因那些传说终究在她眼中浮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澎湖考略

    澎湖考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打造超武侠

    打造超武侠

    我是李太白,家住白云山庄,父母双亡。我有一个一直喜欢我的表妹,还有四个忠心耿耿的家将。我十三岁开始,闯荡江湖十余年,在江湖闯出一番名声后,被江湖称为“南太白,北啸天”就在三年前,我杀死了一个叫穿越者的灵魂。在他那个世界,有一个人,和我有同样经历,好像叫“慕容……”难道,我是……?
  • 尸者将臣

    尸者将臣

    一个身份神秘的神秘的少年,一处死亡与黑暗并存的山谷……上古时期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留下如此秘闻。少年为了追行哥哥的下落,与世间各大超然势力为敌,一殿、一府、三宗、六院、八大家族,“谁与我为敌,佛挡杀佛,神挡杀神……”这个世界真的有神吗?,为何大陆上的神兽都消失了,或者我身上还有一只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