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21400000003

第3章 书林漫步(下)

大地的情人

读你的作品《上帝之子》,苇岸先生,我不得不时时掩卷沉思,心跌宕起伏,似海潮难平。几页读过后,便意识到,这是一部厚重的心血之作,崇敬、钦佩之情始终伴我在侧。及至拜读了整个作品,我给自己留下了一片长长的空间,思索和判断你的作品。人的一生可能与许多优秀作品擦肩而过,我很荣幸,在阅读生涯中邂逅了你,一位如此另类的作家。

你匍匐着感受大地的脉动,把大地的生命赋于了你的文章之中,满眼的生机,满目的盎然。你融入了大地,大地同化了你,你和大地的区别仅仅在于,你把大地的厚重提炼得更加厚重,大地把你的深沉隐埋得更加深沉,几乎无法识辨你同大地的异同。如果一定要识辨,那只能说,大地是沉默的你,你是沉默的大地。

你像一个农民,积肥、耕种、除草、收获,无一不精。

你一身农民的装扮,不雅致,不时尚,却让人感到你的可靠。无法不相信你的诚实,你从土里刨出的食品都是可信的。

那些靠着扑朔迷离的、不着边际的、不知所云的文字掩盖自己知识的苍白、灵魂的虚无的所谓新秀们、新锐们,在你的面前无法高雅起来。

那些靠包装、靠广告网络推销的作品,在你的文字面前顿显其苍白和孱弱。

你的作品的每一个字,都是饱满晶圆的籽粒,没有干瘪的,更没有朽气的霉烂物充斥其中。

已经是精品了,却依然要浓缩,不肯稀释,更不肯勾兑,正如一个诚实的农家汉子,展示他诚实的收获。

你一行行、一垄垄地耕作,一棵棵、一株株地侍弄,你不允许莠苗混迹其中,更不允许霉果匿于你的田园里。

正是读你最纯朴的农民的感情,最厚重的土地般的感情写出的作品,我才认识了你。认识你时,你已化入泥土。我为此悲哀了很久,却也渐为你欣慰。你的归处,不正是你终生为之讴歌,为之深情耕耘的泥土吗!

你不肯歇息,不肯偷闲,更不肯偷巧,不是不懂,而是不屑。那些把网上的故事改头换面的作品,廉价地流行着,你也许摇头苦笑,那也算文学吗?于是,你继续着你的耕作方式,直到累倒在泥土里。你呕心沥血之作,是留在大地上的生命刻痕,是对大地深情的亲吻。

你笔下是大地的气味,大地的色泽,大地的感情。你听得到大地的心音,你懂得大地的焦虑,你看得见大地的悲欢。你以对大地最挚热的爱宣示了,你是大地忠贞不二的情人。

你纯洁善良的心地,如同厚重慷慨的大地,奉献着自己的精华。

你是那样的吝啬笔墨,笔下的墨汁像是你的心血,变成的每一个字都凝滞着你的不安,唯恐亵渎了读者,亵渎了这世道,每一个情节都字斟句酌,都留下了你推敲的痕迹,像是大地精心的播种。

你把对大地的感情浓缩到不能再醇醪的程度,而不肯稀释。你的感情容不得半点的掺假,而保持最原始的,因而却是最感人的淳朴。

你文学的使命感近乎圣徒般的庄严,你宁愿穷困潦倒,事实上已近于穷困潦倒,也不愿书写出卖良知的文字。

在一些文人把文学当作摇钱树的年代,你仍然视她为艺术,不容亵渎,如对缪斯女神。你如此地恭敬膜拜,只为文学能有一处圣洁。

那些浅薄、粗鄙的作品,如果可以称得上作品的话,在你的作品面前,不能不顿显其伪劣的质地。这些作品之所以还不能马上溃败,除了生就的寡廉鲜耻外,还有背后的推手。他们需要钱,因而也就需要快速生财的畅销货,这往往为正直的作家所不屑为。这也是为什么正直的作家往往寂寞于文学的市场。

你对浮华嫉恶如仇,少见的不肯附庸。你顽强地拒绝时尚,因为你看出了裹在时尚里面的,是没有生命气息的生冷文字,它们快速地赚取少男少女们的眼泪,继而快速地赚取钱财。流行风过,即露出其轻浮、浅薄、粗劣的内质。人们忘记了那些奸商似的文人,却记住了你,不是因为你的贫困,而是因为你的高尚。

你懂得大地,懂得大地上的生灵。你长期地匍匐于大地,并没有矮化自己。当你环视世界文坛,同梭罗、爱默生、雅姆、利奥波德、赫德逊、内贝尔等世界散文大师对话时,人们看见从大地上站起来的你,虽然不是文学巨人,但却是一位精神的伟岸者。

苇岸,原名马建国,已故散文作家,著有《大地上的事情》等散文作品集。

2010年3月18日

行走在遥远的山的王国

——读汤世杰先生的《在高黎贡在》随想

《在高黎贡在》,是我读的汤世杰先生的第二部作品,我读他的第一部作品是二十多年前的《土船》。

仅看封面,已经感到绿意盈怀,绿风扑面,绿雾缭绕,绿雨淅沥了。打开作品拜读,游目聘怀,却是云中的高黎贡山,雾中的高黎贡山,雨中的高黎贡山,雪中的高黎贡山,以及晴天朗日下的高黎贡山。如此浪漫抒情的笔触,如此鲜活跃动的描写,由不得你不跟着作者一起,向神秘、遥远的山的王国走去。

汤先生肯定读过梭罗的作品,或者读过蒙田的作品。但他不是在模仿他们。对于一位属意于大地万物生灵的作家而言,不能不读梭罗或者蒙田。他读他们,是选择一个可跨越的标杆,而非亦步亦趋地从这杆下走过。

作为一个读者,尤其作为一个在云南生活过8年的中国读者,我喜欢汤先生的作品,胜过对梭罗作品的喜欢。这样评价,并没有贬低梭罗的意思。读梭罗的作品,毕竟感情遥远些。而汤先生的作品,却如同血脉和基因一样,亲近着你,依偎着你。

以写都市风貌,写官场生涯见长的汤先生,他的心一定皈依了大自然。他沉静、淡泊的叙事风格,使读者见到了他内心超凡脱俗的追求。他一定是在寻找暌违已久的精神家园。

宗教一样神秘的高黎贡山,是他心中的圣山。他无疑是最虔诚的朝圣者,跋涉在朝觐的路途之中。

高黎贡山,那沉寂了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大山,以及大山里的湖泊溪流,峰岚和平坝,因为人迹罕至而难得地保留了它原始的状态。它安详、自然、野性,外界的喧嚣被屏绝在遥远的山界外。品评之下,比《瓦尔登湖》有着更为持久的魅力。

汤先生笔下的高黎贡山,有着自己的生存法则,而没有作用其上的人为痕迹。那里的一切,都是自然力使然。那里一定有一个自然之王,于冥冥之中行使着一种超凡的力量。这种自然之力调节着大山的规矩和行为。静谧是因为生存的需要,寂寥是因为繁衍的需要,风为驱荡腐味朽气的需要,雨为滋润万物生长的需要等等。高黎贡山的生生死死,冷冷暖暖,都适然而始,适然而止。维护这无约而行的法则的,是大山的天条,违抗不得。这无字的天条,动物们懂,植物们懂,就连风霜雪月、云雨雾霞们也懂。于是,高黎贡山和谐地生存着。包括人类在内的臣民们,也接受了大山天条的昭示。山民的行为,山民的气味,也都融入大山的行为,大山的气味之中,被大山接纳了。

汤先生笔下的高黎贡山,自由并非虚妄的字眼,更非奢侈的需求。它像风一样地游荡在空气中。它纯美、甘甜的气味,洗濯肺腑,涤净尘埃,谁都可以无顾忌地吐纳。它自然状态下的景物,悦人耳目,润人胸襟,谁都可以无羁绊地踏游。在一个如此自由的王国中,所有的生灵都被净化了、教化了,善良便成了最普遍的道德。读这样的作品,我常常想,倘若陶渊明、刘禹锡等文学大家到此一游,一定会有如《桃花源记》和《陋室铭》那样不朽的作品问世。

以写小说起家,善于刻画人物的汤先生,在这部作品里,以深厚的功底,勾勒着高黎贡山里的人物。只是笔墨不似都市人物那样凝重,也少了些生活的重负。他笔下的山民,如远古年代“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隐逸之士。山里的赶马人吴朝明,使人想起了茶马古道的商旅。在高高低低、起起伏伏的崇山峻岭中穿行。他们晓行夜宿,甚至在风雨泥泞的路上,也无法停下脚步。他们的岁月在路上,直到不能上路的年龄为止。空寥的山中小村江苴,斜阳曳着长长的影子,拖着悠悠的岁月。山村医生尹启昌怀着淡淡的希望,等待着上门就医的山民。就是没人上门的日子,他也会这么等待下去。或许他真的怀有“悬壶济世”的抱负。只是被淡漠的外表裹得太深,不为外人所知罢了。从赧亢到大蒿坪,再到整顶,一条飘逸柔软的小道,被作者称为爱情小道。这条小道上,经常行走着一位为大山环保的姑娘周应在。在这条小道上,她遇到了一位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大蒿坪保护站工作的小伙子。两颗年轻的心即刻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他们的爱情有了结果。但丈夫却因工作需要,调到比大蒿坪还要遥远的腾冲了。周应在还要在爱情的小道走下去。在高黎贡山,保山名士耿明德,热心于古哀牢国的考古,如烟的往事,在他辛勤的钩沉下,一件件清晰地展现出迷人的风采。汤先生以不乏苍凉之笔,让我们看到了建于清朝末年的艺岗教堂。这座简陋的教堂,是西方传教士建于高黎贡山最早的教堂。在这座不为世人所知的、寂寞的深山小教堂,安详的傈僳族人密仓,年复一年地虔诚礼拜着他心中的神。

汤先生的作品使读者得知,在许多国人对高黎贡山知之甚少的年代,许多西方人士已经进入这一地区。其中包括英籍澳大利亚探险家、旅行家莫里循;号称“采花使节”的苏格兰人弗瑞斯特。他将大量的植物花卉标本以及花卉种子带到欧洲,成为母本。这些花卉至今仍在欧洲各国的花园里争奇斗艳。是中国高黎贡山的花卉,妆扮了欧洲的花园。另外,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斯诺先生,也曾在高黎贡山下的保山,留下了萍踪羁影。

沉寂的高黎贡山,并不乏与时代和社会息息相关的人物。汤先生崇敬地钩沉了保山人物张木欣、李珍国、张文光、艾思奇。而后者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卓越普及者。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高黎贡山的李根源先生,为新中国培养了两位开国元帅。这两位元帅是:朱德元帅、叶剑英元帅。苍茫、遥远的高黎贡山,竟是藏龙卧虎之地。

这部作品,使我读到了汤先生的忧国情怀。他以深切的缅怀之情,描写了腾冲宁静的“国殇园”。但那背景却不宁静。那是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慷慨激昂的抗日战争年代。边城腾冲演绎了一段中华民族、中国军人最为悲壮的历史。那段历史储进了绿色的高黎贡山。直到我读完这部作品,仍不能忘怀那场令日本侵略军失魂落魄的战斗,仍深深缅怀为捍卫神圣的高黎贡山而献身的勇士们。

读到这里,我的心蓦然而生一种悲壮之感。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未曾抵抗的东北军,在西安事变中,被蒋介石以种种伎俩分化肢解,几十万大军只剩下区区一个军,即第五十三军。这个军参加了夺取腾冲的激战。这次空前惨烈的战斗,洗刷了东北军不抵抗的耻名。东北军将士可以无愧地面对东北父老乡亲了。大批战死的东北军将士,安葬在遥远的腾冲“国殇园”,再也没回到白山黑水,那里是他们梦牵魂绕的故乡。这次战役后,五十三军的番号被撤销了。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42年9月的腾冲战役,仅仅11年的时间,显赫一时的几十万东北军,从中国大地上消失了。而他们昔日的统帅张学良,那时正被软禁于贵州桐梓小西湖。

高黎贡山,是因为掩埋先烈们的鲜血才这般威严、庄重、肃穆的,才这么绿意苍郁的。

2006年5月9日

军人 诗人

几千年来,中国军人中不乏诗词大家。

一阕《满江红》,将抗金英雄岳飞推向了中国古代第一军旅诗人的高度,恐无人置疑。千百年来,那一阕中华大地几乎家户皆详、妇孺尽知的磅礴大作,每每于中华民族危机关头被长吟啸唱。豪放大气的词风,慷慨浩然的情绪,苟利家国的忠义形象,不仅是一个军人使命的写照,更是一个民族图强求存的写照。

比岳飞晚出生37年的南宋另一诗词大家辛弃疾,统军有方,武艺高强,战绩彪炳。同岳飞一样,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但被当局弃之不用,空耗了报国热情,只能以诗词表达忧国忧民的情绪。辛弃疾词风高古,格调悲壮,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常常流于笔端。他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千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千古名句,气势上不输岳飞,只是多了些无奈和惆怅之情,读来更发人深思。

岳飞和辛弃疾无疑是中国古代军人中的诗词大家和杰出代表,却也是悲剧性的人物,前者被诬陷获罪下狱怨恨而亡,后者被弃之不用怏怏终生。他们的遭遇,使人想起杜甫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我国明朝一代名将、著名的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历时十余年,前后数十战,横扫入侵倭寇,时人称曰“飙发电举,屡摧大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战胜日倭的军事统帅。戚继光不仅精于军事韬略,又有着很高的文化素养,尤精诗文,有儒将之称。他在《马上作》一诗中写道: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英雄之气,飒爽之风,尽见诗中。

赏风观景之行,借景抒怀之作,也能发出不凡之音,品味之余,不免感慨其高古情怀。他在《盘山绝顶》一诗中写道:

霜角一声草木哀,云头对起石门开。

朔风虏酒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

但使玄戈销杀气,未妨白发老边才。

勒名峰上吾与谁?故李将军舞剑台。

读罢戚诗,一位横戈马上,荡寇卫国,书案诗文,超达自如的爱国将领形象,便会跃然于胸,令人顿生敬意。

明清之际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在驱除荷兰统治者,收复台湾的大业中,立有卓越功勋,是一位伟大的军事统帅。少年时,曾随著名学者钱谦益学习诗词文章,故文学修养也十分丰厚。

驱除了荷兰占领者,收复了祖国宝岛台湾,完成了光复祖国的大业后,他感慨万端,挥毫写道: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菇苦间关不忍离。

读郑成功之诗,有岳鹏举之气概,有辛弃疾之深沉,其家国情怀,军人使命,民族大义荡然于诗章中。

在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将领中,还有一些善诗词的人物,但成就及影响不及岳飞、辛弃疾、戚继光和郑成功。倒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涌现了一批擅长中国古体诗词的高级军事领导人。

有红军之父之称的朱德,长期担任红军、八路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是威望极高的军界耆老,也是中国古体诗词造诣颇深的高手。其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五言《寄蜀中父老》诗云:

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

战士仍单衣,夜夜杀倭贼。

直朴的诗风,描慕了八路军战士艰苦卓绝的战地生活,剖白了一位老军人的爱国情怀。诗风使人想起唐代的王维、王昌龄、岑参等的边塞诗。更值得一提的是其《悼左权同志》一诗。左权将军时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实际代行总参谋长职务。在抗战前线,襄助朱老总和彭老总,表现出了卓越的协调组织能力,以及出色的作战指挥能力。在一次抗击日军的作战中,为了掩护总部撤退,带领部队与数倍于我的日军顽强作战,不幸身亡殉国,是共产党抗战中的重大损失。朱老总闻讯十分悲痛,遂写下此诗,一时为国人争传。诗中写道: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将热血卫吾华。

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伤怀之作,却如此雄力千钧,实属难得。这首格调高古、气度恢宏、力透纸背、品味醇醪、雄亘太行的诗作,在读者眼前展现了太行的残阳,以及残阳中的左权将军。这首诗无疑将左权将军浩然千古的形象,镌刻在巍峨的太行山中,书写在中国的历史中。

陈毅元帅和叶剑英元帅,是有着儒雅之风的高级军事统帅,他们的古诗词功底也十分厚实,造诣十分高深,每每出手不凡,令行家称奇。

陈毅元帅的诗极具古风,于平晓之中尽涵功力。其著名的《梅岭三章》,尽显元帅的青松气节,云海胸襟,读来大气沛然,意象万千,神惊鬼泣,是难得的军旅诗中的上品,至今读来仍有荡气回肠之感。其诗如下: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风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死后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种遍自由花。

难怪郭沫若先生称赞陈毅曰“天南地北一柱身,将军本色是诗人”。

被毛泽东赞为“善七律“的叶剑英元帅,是位胸中尽涵天下之事,笔下屡有奇佳之作的诗词好手。其《刘伯承同志五十寿祝》诗,写得感情极其真挚,战友之情尽在诗中。

太行游击费纠缠,撑住平辽半壁天。

遍体弹痕余只眼,寿君高唱凯歌旋。

细柳营中寂不哗,枪垣炮堵即吾家,

将军五十人称健,斩得倭酋不自夸。

叶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七律《远望》,被毛泽东反复吟咏赏阅并手书,可见对此诗的喜好。其诗如下:

忧患元元忆逝翁,红旗缥缈没遥空。

昏鸦三匝迷枯树,回雁兼程溯旧踪。

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

景升父子皆豚犬,旋转还凭革命功。

这首七律章法严谨,对仗工整,更兼作者对天下大事的了然于胸,写来纵横捭阖,气势宏大,极具高屋建瓴之势。

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是一位慷慨悲歌式的、有血性的军人。因其坚决抗日,反对蒋介石的反共内战政策,遭国民党逮捕。在狱中,吉鸿昌将军坚贞不屈,英勇就义。就义前,写有《就义诗》一首,其无畏精神和凛然气节,令人感佩难忘。其诗写道: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只有追求真理的爱国军人,才有如此视死如归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高级将领们,之所以能写出高格调、大情怀的诗词作品,除了他们的学养和文化禀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深厚的民族感情,崇高的理想追求,远大的政治抱负,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文人情结,“一肩担尽古今愁”的使命意识,“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的军人气概。

历史上的军人,曾有耀眼的诗词巨星,如南宋的岳飞、辛弃疾,明代的戚继光,明清之际的郑成功,清代的彭玉麟、左宗棠、蔡锷等。但近现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们,却有壮观的群体,这至少是前无古人的。

在中国共产党的军事统帅中,毛泽东无疑是诗词之作的领冠群伦者。在公开发表的毛泽东的37首诗词作品中,描写军旅生涯的竟有17首之多。这些瑰丽的诗词作品,许多已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了。尤其是他的两首七律《长征》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更是格调丰朗,意境宏阔,诗风雄健,大气磅礴,抒发了一位伟人非凡的抱负,毋庸置疑地成为军旅诗词中的奇葩和瑰宝。

2014年7月22日

独语月光下

皓月当空,华光流曳,雾纱似的瀑下万缕清辉,把夜的世界罩得万物恬静,万籁俱寂,呈现出一种极致的美。几十年来,总也看不够月光下的风景,总也读不够古今吟月诗文,总也听不够月下的箫音弦曲,总也恋不够正月十五、八月十五阖家团圆的时光。何故?音乐人、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赵鑫珊先生的诗句或可诠释:月光底下的世界/是同现实/拉开一段/审美距离的浪漫。

诗词巨擘的心仪

月光大美无言的特质,撩动着一代代诗词巨擘们的情愫,致使中国诗坛向来不乏咏月佳作。月光入诗,以思乡怀古忆人居多。凡新雨旧交,故园草木,萍踪羁影,皆可借月畅思,以寄情志。李白借月思古,发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兴叹,真是一诗写尽千古月,一月照尽千古人。他的另一首《静夜思》,千百年来,华夏大地妇孺皆能吟诵,殊为千古大观。唐人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人,游子于清雅淡远中感喟浪迹天涯的怆楚,读后不忍掩卷。对月思乡,是诗人们久唱不衰的主题。北宋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尽抒了月下游子们乡思无寄,离情难遣的情怀。杜甫的“月是故乡明”,把对故乡的深厚情感表露无遗。但天涯万里,关山难渡,只能“他乡说故乡”了。唐人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则把月夜思乡之情写得凄索伤感,读来感同身受。羁旅他乡,山水迢遥,遥望故园,已是李清照的“月满西楼”了。“明月出天山”,“月涌大江流”则使月光与名山大川携与雄奇浩荡。“吹角当城汉月孤”,“陇头明月迥临关”,在边塞诗人笔下,读者窥见了月色之下的边城陲镇,胡尘塞烟,羌笛鼓角,征人孤雁,心中挥不去的是悲亢凄凉的情绪和绝处无助的浩叹。“春花秋月何时了”“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后主李煜的一阕《虞美人》词中,两度写月,使月光与这位亡国之君一起沉入东流不归的哀恸中。月华至柔,月色可人。咏月的清俏之作,则令人心欢情畅。宋人朱淑真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鲜活地勾勒了青年情侣们在黄昏月色下的欢悦图景。同样的月光下,唐人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则有几分太虚禅意,引人借月下之路,入无私无欲的超然境界。而出家人写月,更是出手不凡,宋朝雷庵正受禅师的“千江有水千江月”,尽见佛性。另一禅师德诫则写出“满船空载明月归”的佳句,令人以为是他们之间偈语唱和。其实,德诫禅师生于唐代,又号船一,他们之间诗句的珠联璧合,恰是佛家对月光的共同感知。

中国诗坛古今咏月高手,古当首推苏东坡,今则非毛泽东莫属。北宋诗词豪放派领军人物苏东坡,执雄健、携婉约创作的《水调歌头》词,把古人咏月之作,推向了极致。他以奇谲的构思,出神入化的想象,沉雄健朗的笔力,柔肠百转的情感,旷古高远的意境,大写出一幅明月高悬,佳人千里,相思凄苦却又怅然无奈的人间天上图景。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令多少两情相眷的有情人一咏三叹,泪透诗笺。现代中国浪漫主义大诗人毛泽东,以博大的胸襟,恣肆汪洋地为中国诗坛奉献了一首千古绝唱《蝶恋花·答李淑一》。毛泽东借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心驰月宫,思绪飞扬,情感激越,意兴遄飞,深情地抒发了对亡妻、战友杨开慧女士的思念和追缅。其真挚奔放的情感喧嚣,沉郁深邃的精神漫笔,生死练达与离别凄婉互见的浪漫情怀,令读者莫不“泪飞顿作倾盆雨”。毛泽东的大作,令读者领略了一位伟大政治家深厚的诗词学养,窥见了一代伟人绚烂多姿的情感世界。

音乐大师的爱神

明月生辉,风情万种,能不令人心旌摇动。借月抒情,使音乐舞起月的轻灵之翼,遂成名世之作,向为古今中外音乐大师所孜孜以求,其中不乏卓然大家。创作于150多年前的中国民族乐曲《春江花月夜》,初始流行于江南,继而风靡全国各地。乐曲以富于变化的音调,疾徐有致的节奏,明快疏朗的韵律,易于读懂的民间音乐语汇,描绘了月下江南的旖旎夜色,听众仿佛看到春江皓月的华美,月下轻舟的怡然,春芳与银辉共融于一色的仙境,耳畔缭绕不绝的是丝声弦韵,箫鸣笛唱以及软润吴语的沪腔越调。《春江花月夜》不仅蜚声国内,还赢得了国际声誉。1955年,上海民族乐团赴前联邦德国演出。德国是勃拉姆斯、巴赫、瓦格纳、贝多芬、莫扎特、舒曼等国际音乐大师的故乡,德国听众欣赏的是气势恢宏的西方交响音乐,对于来自中国的丝弦之声能否引起共鸣,令人费猜。然而,让人始料不及的是,上海民族乐团演奏的《春江花月夜》却强烈地震撼了德国观众的心,一曲奏毕,掌声雷动,谢幕达4次之多。看来,不同国家的文化,却因共同的月光而获得了共同的音乐感知和共同的精神享受。20世纪40年代,江苏民间盲音乐家华彦钧(乡间俗称瞎子阿炳),创作了一首民间乐曲《二泉映月》,先是流行于江南,随即很快传遍全国,好评不绝。《二泉映月》借凄清的月色,泣诉了底层人们生活的种种不幸。旋律如长长的叹息,让人们沉思在不堪回首的往昔,表现了令人哀怨的凄绝之美。日本著名交响乐团指挥家小泽征尔先生,在听过此曲后,感动得潸然泪下不能自抑。

以月光为主题的音乐,在西方同样获得巨大成功,吟月的伟大作品每有问世。1979年,我在昆明听过奥地利国家交响乐团演奏的《月光曲》。大约一年后,在北京又欣赏了中央乐团演奏的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月光》。尽管对西方音乐所知不多,还是深受震撼,多年后仍难忘却。《月光曲》的作者德彪西,为德国印象派音乐大师。该曲表现手法极富诗意,以优美的曲调,写出了宁静、幽寂的月夜意境。曲调旋律行止自然,音符似在月光中跳跃流淌,听众的心随着乐曲行走在如梦如幻的月色中,远山朦胧,森林沉郁,城市和乡村都静谧地睡去,醒着的,只有月光中的音乐和音乐中的月光。另一位德国音乐大师贝多芬,从19世纪初叶,便创作了大量闻名于世的经典音乐作品,钢琴奏鸣曲《月光》,即是其中脍炙人口的一部。月光,在不同音乐家的笔下,被赋予了不同的感情色彩。做为浪漫派大师的贝多芬,对《月光》融入了大量浪漫元素,让柔静的月光,不动声色地驱着人们心中的愁绪,使无助的心也变得快活起来,甚至比从快乐本身获得快乐更为甜蜜,这是浪漫的力量,更是月光下浪漫的力量。大师正是借助月光的特质,完成了音乐的使命,《月光》也因此在全世界的听众中,树起了一座悲悯的丰碑。

另外,古今中外,凡咏月之精品歌曲,无不穿越时空沟壑,突破疆域篱藩,为全人类所珍爱。如国外的《小夜曲》《幻妮塔》《摇篮曲》等等;中国的《敖包相会》《花好月圆》《半个月亮爬上来》《在银色的月光下》《月亮代表我的心》等等。优美的旋律,迷人的意境,使人们无法拒绝欣赏,无法不沉醉其中,无法不引亢高歌,这便是月光的魅力。

愿心中明月长住

月是大善无言的化身,对世间事物充满怜意悯情。月的孤远高洁,去来无声,又似一位睿智的哲人,对世间的人们启示着什么。心中明月长驻,便是与善为邻,与德为友,日子便像月光一样,清淡却富有诗意,生命便如同月光一样,消失了,却曾留一缕清辉。

明月在心,便是慈悯在心。以月的至柔度人,该化去多少人间冷漠,解开多少无端猜疑,该度尽多少劫波,迎来泯却恩仇的相逢一笑。做宅心宽厚之人,行至柔至善之事,怜幼敬叟,助弱扶贫。对己常滋善心,对人常施善举,以绵薄之力,度有难之人。凡利害关口,当推己及人;凡伤己之事,当宽容处之。以德报怨是大德,感化了他人,也升华了自身,否则怨怨相报,何时是尽头。善可以托起大爱,她超越了国别疆域,超越了民族血缘,释放的是人类可贵的良知。抗日战争中,聂荣臻将军收救日本女孤;三年困难时期,内蒙古大草原收留、养育了3000多名上海孤儿;汶川大地震中,生死关头,仍留下了一幕幕人性光辉的镜头。每年,央视总播出最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我们常常泪流双颊,甚至掩面失声。善良为本,慈悲对人,他人快乐了,我们的快乐便在其中了。

明月在心,便是友情在心。以月的坦荡无遗交友,则交真友。友情的无私和神圣,是剔除了私利的心与心的契合,是志同道合、意气相投的结谊。交友当躬行孔子的交友三则:“友直,友谅,友多闻”,当重周恩来先总理的“从无字句处读书,与有肝胆人共事”的择友标准。两月为朋,明月般澄澈的友情,是排除了小人的。要戒交小人,诚如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所言:“小人无朋”,是因为小人是为利禄货财而聚,利尽财疏,则伪朋原形即见。他指出:“君子之朋,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故当重金兰之交,贫贱之交,布衣之交,莫逆之交,如此便会轻身外事,重故人情了。如钟子期与俞伯牙,高山流水重知音;亦如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融其一生的友情于无产阶级的神圣事业中;更如周恩来总理,一生交友人无数,播友情于一生,却不党不私,磊落光明,开友情之大境界,堪为万世师表。

明月在心,便是豁达在心。应似明月般沉静地散发心灵的清香,而不必提醒自身的存在。以明月般的华丽无染,通体透明,博爱无偏面世,是大家风范,是参透了,也悟透了世间万物万象后的自由。豁达之人,胸无块垒,听凭自然,回眸瞻顾,尽可宠辱尽去,进退由之,如风前落叶,雨后流花,一任缘事。放眼达观,听凭高天流云,秋风过耳,如云去无影,水过无痕,悉由明灭,哪里还有什么诸多烦恼,些屑愁绪?即或不测之灾袭来,也当神闲气定,不乱方寸,怡然处之。当人月圆通时,便会不为宠辱忧,不为进退扰,不为功名役,不为利禄累,一切随风而至,随风而去。生活告诉我们,该放掉许多挂碍,心空如洗,才能进入“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的境界。“人生朝露,月华千古”,若能以一缕清辉面世过,纵然长梦不醒,此生亦当无憾了。

2009年10月6日

风啸帝王诗

中国是诗歌王国,诗是中国文学的最早样式,很长时间里也是最高文学样式。因此,诗人在中国有着非同寻常的崇高地位。历代帝王们自然不会让诗人们独擅专美于诗坛,附庸风雅的帝王颇多,但大多诗才平庸,能在诗坛上雁过留名的作品屈指可数。

在帝王诗中,稍有名气、稍有影响的,多与自然界中的风有关,秋风、西风、北风、东风常出现在帝王们的诗作中。是风幽灵般的倏忽来去,神鬼般的呼啸奔走触动了帝王们的心思?抑或与帝王们的情绪暗合?借风吟咏,宣泄情绪,彰显抱负,成为帝王诗的特点之一。

谁在风中击筑高歌?刘邦的《大风歌》可谓帝王咏风第一名篇,此后的同类作品,只能望其项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胜项羽,灭秦朝,一统天下的汉高祖刘邦,在霸业初成,踌躇满志之际,借风抒情言志,慷慨高歌。诗风悲壮啸烈,情感凛然浩荡,是对创业岁月的礼赞,是对千秋功业的讴歌。但其中的萧瑟之音,又何尝不是对天下社稷安危的忧虑?一介布衣帝王,能于胜利之时便怀有如此忧患意识,真是十分难得了。

西汉王朝的第六代帝王汉武帝刘彻,是一位有作为的帝王,在位五十多年,建树颇多。或许是基因使然,或欲效其先祖刘邦,刘彻亦喜借风吟咏言志,写有《秋风辞》。其中句云:“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兮雁南归”。《秋风辞》语调苍凉,感情抑郁,借秋风悲号,草枯叶黄,云飞雁翔的萧瑟景象,抒发了老大自伤的惆怅情感,让人们窥见了帝王们别样的感情世界。但时隔五代,创业的帝王和守业的帝王自是两种不同的感情认同和思想境界。同样是写风,其胸襟和气度已别如宵壤,诗句显然不及汉高祖刘邦《大风歌》的大气磅礴,雄浑激荡。

风为雄才大略者慷慨悲歌。“树木何萧萧,北风声正悲”。这是魏武帝曹操的名篇《苦寒行》中的句子。图谋霸业的曹孟德,以雄奇的诗章,沉郁的气质,抒写了行军太行山的悲苦之旅。北风声烈,刚劲凛然,摇山撼谷,树木萧瑟。笔底有啸声卷过,眼前有战旌飘飞,行军的艰苦卓绝,创业的万般磨难,都淋漓尽致于诗中。作者凝重的心思,悲壮的情怀,忧郁的诗风,决绝不屈的秉赋,已了然于北风声正悲的诗意中。

或许是基因和家风使然,魏文帝曹丕的诗虽不及其父曹操其弟曹植,但在帝王中,却也是出类拔萃的。在其名篇《燕歌行二首》中,有“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句。诗的气势明显不如其父,而借风言志的又是女子思念丈夫的离情别绪,如“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云云……诗风似乎与曹丕这种心机很重,疑心很强,胸怀又不是很坦荡磊落的帝王性格有关,但或许这正是曹丕的真实心态。曹丕能如此细腻地描写男女之情,离索之苦,也十分难得了。

“高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词的功力不凡,绝非泛泛之作。但若说这词句的作者是后唐庄宗皇帝李存勖,则颇令人意外了。称帝之前,李存勖是一位善于统兵,勇于阵战,并屡创战争奇迹的猛将。但称帝后,治国无谋,处事无策,用人失察,却又品行操守为人诟病,执政仅仅三年便危机四伏,在一次兵变中被杀。李存勖治国无能,但却通音律、工诗词,能写出如此临风思远,对月怀人的情感缠绵之作,真是令人称奇。更令人惊奇的是李存勖的祖上朱邪赤心为突厥人沙拓族部落,他接受了唐王朝赐予的李姓,李存勖从小就接受严格的汉文化教育,能诗善词也就不足为怪了。

汉族以外的帝王写诗,又岂是李存勖所独能,辽道宗耶律弘基同样出手不凡。其《题李俨黄菊赋》可谓名噪一时的上乘之作,其中句云:“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作为一代帝王,能如此推崇菊花的品格,令人叹服。虽西风凛然,但菊香犹存,这是对重臣李俨的嘉勉,也是心灵的自我写照。辽国是我国北方契丹人建立的封建政权,长期与汉族等民族交往,受汉文化影响很深,尊崇儒教,通晓汉文,重用汉人为臣。作为帝王的耶律弘基能写出如此高雅之词,亦在情理之中。

真是无独有偶,辽代之后又出现了一位善诗词的少数民族帝王,他就是金国第四世皇帝完颜亮。金国是我国东北少数民族女真族建立的王朝。这个王朝也是长期与汉族打交道,受汉文化影响同样很深,特别是皇室成员,普遍通晓汉文,而完颜亮更胜一筹。完颜亮特别著名的是题在扇面上的诗句,“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显然,这两句题扇诗是在其称帝之前所作,诗中毫不掩饰对王位的渴望,更无忌惮地表达了执政后的抱负,革除积弊,一扫颓风,使天下人尽享清明政治。如此立意高远,抱负宏大,且言之有物之诗句,在帝王诗中,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帝王诗中是极为罕见的。更耐人寻味的是,完颜亮把扇子和清风巧合地融为一体,更可见其旨趣之高雅。

“东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阳是洛阳”。诗句气势不凡,功力深厚,应属上乘之作。但是,使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是出自明大祖朱元璋之手。在人们的印象中,朱元璋家境贫寒,少年失怙、失学,当过叫花子,当过和尚,颇多寄人篱下的窘迫和困苦。起事用兵之后,也是征战频频,戎马倥偬,哪来的闲情学诗弄文?但这首《率师征陈友谅至潇湘所写》的诗作,却令人对朱元璋刮目相看。东风吹醒,英雄梦,纵然百战,大业未竟、傲视群雄,睥睨天下的朱元璋,竟然也能生出如此悲悯情怀,舒如此浩然之气,惆怅之意。看来,帝王的创业人生,也是“创业艰难百战多”,踌躇之际,失望之中,也有“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的淡淡哀愁。

风又何尝不是亡国之君可资托咏之物?“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是南唐后主李煜悲悔千古的哀叹。小楼东风,已是旧年景物,梦中幻影,身为楚囚,已是华运远去,王权尽失,回首之际,尽是难堪往事。“春衫旖旎香初放,却嫌东风太无情”。又是东风吹落了冠冕,无情地触伤着亡国之君。宋徽宗赵佶,工诗词,擅丹青,又好偷情猎艳,甚至微服青楼狎妓,多年疏于朝政。如此国君,在强悍的金国大军铁骑的进逼之下,亡国已是迟早之事。终蒙靖康之耻,甘为降奴,被发配金上京,最后殁于僻野。赵佶与李煜一样,无论怎样哀叹东风,也无法挽回 其耻辱的命运。

与李煜、赵佶命运相同的,还有一位亡国之君,他是南陈后主陈叔宝。陈叔宝的诗词造诣颇深,仅逊于李煜。但陈叔宝的才华大都在为宫女们写些艳词靡曲,以致后宫经常淫声四起,靡音不绝。但是,陈叔宝也写过“寒云轻重色,秋水来去波,待我戎衣定,然送大风歌”这样颇具刘邦气势的诗作,但也只是写写而已,未等他戎衣定,已成为隋文帝杨坚的囚徒。只是命运比李煜和赵佶都要好,至少保住了性命,也使得家族免遭灭门之灾。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秋风起兮草木黄,燕子归兮雁南翔”。“秋风秋风兮,毋使吾民饥且寒”,这是清光绪皇帝载湉的《拟秋风辞》中的句子,很容易使人想起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光绪也确实写过《汉武帝》一诗,诗中赞扬刘彻的政绩,“富庶承文景,雄才奋武皇”。光绪的这首《拟秋风辞》,使人感到,在垂帘听政的窘境中长大的帝王,有挣脱束缚的冲动,如南飞之雁,振翼自翔。后来他重用维新变法人士,变法图强,正与这首诗的情绪暗合。另外,其“毋使吾民饥且寒”句,也表达了怜惜天下苍生的恤民思想。但维新变法失败后,光绪莫名死去,节气正是秋风萧瑟的十月末,草木已黄,大雁南翔,这是不胜凄凉的一天。

呼啸了几千年的风仍在呼啸着。在曹孟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碣石,新中国的领袖毛泽东高歌吟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是浩然气,是快哉风,又何尝不是人民领袖的清新词风,一荡千古的慨然雄风!

2012年9月27日

未曾谋面的老师

1965年8月,一个流火的季节。一列军用闷罐火车从大连站驶出,北上沈阳,然后向西呼啸而去。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最后到达甘肃。

在炙热难挡的车厢里,刚刚穿上新军装的我,静静地读一本诗集,名字是《献给火的年代》,作者李瑛。这是我入伍前的第一本藏书。此后二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中,这本诗集一直伴着我从青年到中年,直到进入老境。

那是一部国际题材的诗集,因而有明显的异国情调,读来饶有兴味。作者为军旅诗人,诗句中亦不乏激昂的情感。对被压迫民族的痛切关悯,对丑恶行径的无情鞭笞,充满在整个诗集中。几十年后的今天,许多诗句我仍记忆如初,如《斗争》一诗。那是写给西班牙作家弗朗西科·普恩特内毕罗的。据说,这位西班牙作家,为了抚养4个孩子,愿把自己的眼睛卖给失明的美国人,以换取抚养子女的费用。李瑛在诗中以充满同情的笔触写到:“不要用你的眼睛,换一个生锈的太阳,换一片黑暗的大地,换一顿可怜的早餐。假如你出卖了一双眼睛,你的祖国便失去了一双眼睛,你的城市便失去了一双眼睛”。诗句感情真挚,读后令人悲怆不已。

李瑛老师为著名的军旅诗人,他的诗在国内有广泛的影响。他的诗风,深深感染了我,那以后凡有他的作品,我都先睹为快。如果说读普希金的的诗,使我萌生了写诗的欲望,那么读李瑛老师的作品,使我逐渐找到了写诗的风格。在我业余时间写诗的那些年,曾在军内外报刊上发表过百十篇作品,而在《诗刊》上发表的两首诗,则明显地受李瑛老师诗风的影响。

我最终未能成为诗人,但这并不影响我诗意地思考,诗意地对待人生,甚至以诗意地胸怀包容生活。

诗人李瑛是我未曾谋面的老师,他的《献给火的年代》等作品仍在我的书架上,常常接受深情的礼拜,也常常唤回我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

2008年6月19日

两个短命王朝的历史辉煌

在中国几千年的漫长封建社会中,皇权易位,如万花筒般的变换着。各领风骚几十年、几百年的朝代更迭,亦如走马灯似的来去匆忙。除史学家们外,一般大众能记住的,无非几个太平盛世,几位有作为的帝王而已。

然而,有两个短命王朝,以其卓著的建树,在中国历史中留下了辉煌,这就是秦朝和隋朝。

秦朝历任三帝,执政15年,是名符其实的短命王朝,但却是极有作为的王朝。在短短的15年中,秦朝建立了彪炳史册、光耀中华的业绩。这其中主要有: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和,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统一了文字,促进了封建文化的繁荣发展;统一了度量衡,结束了各地计量的混乱局面;修建了长城,巩固了边防。特别是秦以来的长城修筑,绵衍千年,雄伟壮丽,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亦成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这其中的任何一项,都是中华民族奠基性的空前伟业,都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充分展现了秦朝的执政者,特别是秦始皇的远见卓识和雄才大略,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帝王之一。

另一个短命王朝隋朝,执政时间虽长于秦朝,但杨坚、杨广两帝执政也不过38年而已。但是,隋朝在这38年间,却并非无所作为的平庸王朝,他们有两件大事是史书不绝,褒誉有加的。这就是科举制度和修浚京杭大运河。科举制度开中国封建社会人才选拔机制之先河,有力地促进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涌现了大批杰出的人才。从科举制度初始,到清朝灭亡,这期间,仅科考选拔的状元就有382名,其他层次的人才不胜枚举。人才的大量涌现,无疑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繁荣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学艺术,涌现了大批享有盛名的文学艺术家。中国封建文化薪火传承,科举制度居功至伟。京杭大运河的开浚,跨京、津、冀、鲁、苏、浙等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流域,全长1782千米,成为当时世界第一人工大运河。大运河的修建,促进了中国南北经济的发展,运河沿岸一大批商埠得以繁荣发展。商贾云集,百货汇通,会馆遍设,使运河沿岸成为当时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运河周围的许多城市,至今仍呈蓬勃发展之势。

两个短命的王朝,却是表演精彩的王朝。它们奉献给中华民族的,是至今仍在熠熠生辉的文化遗存,比那些长达几百年,却平庸无奇的王朝,更为历史所尊重、所铭记。

两个短命的王朝,都因苛政等原因,很快被新的王朝所代替,这是他们的悲哀,却是历史的进步。何况这两个王朝的建树,都荫泽着后世的封建王朝。

2012年2月12日

放弃阅读周作人

一个读者,有权选择读谁的书,亦有权放弃读谁的书。

以周作人在近代中国文坛的地位,以及他前期散文作品的影响,理应选择读他的作品。但几十年下来,尽管手头有几本他的作品集,也有论述他的作品的文章,但下了几次决心,还是无法读下去,最后选择放弃阅读。一个普通读者,读不读周作人的作品,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可谓对社会无损无益,没人在意,但我很在意。

我放弃阅读周作人的作品,原因只有一个,即他曾经的历史污点。纵然他对当年的汉奸行为可以有种种解释,但我们的民族却只有一个理由看他,即文人不能失去爱国情怀,更不能沦为日本侵略者的走卒。

在我的阅读生涯中,我热衷于读鲁迅先生的作品。通读了全集后,对其中的某些文章,又读了多遍,很为先生的文采叹服,更为先生的情操气节击掌,为先生的风骨感动。国人视鲁迅先生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先生是配享受这一隆誉的。

很有人婉转地认为对周作人不能以人废文,人有污点,不能连带文章,那文章是没错,非但没错,而且是很有文采的,应该有一席之地,但这种观点很难令人信服。

取媚敌伪,为日寇做事,为正直的、有血性的中国人所不齿,更为中国文人痛恨。日本投降后,周作人以汉奸罪被国民党政府逮捕下狱。获释后,要求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工作,被当时的院长傅斯年坚拒,其原因不言自明。

人不可能无错,但周作人犯的是国人无法原谅的汉奸罪。一个堕落成汉奸的文人,无论他写什么,都无法掩盖其不光彩的行径。况且,他的文章中难免有阴郁的影子在。至于他犯罪前的文章,我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没有理由放着“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及“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慷慨大作不读,而去读周作人的吟风弄月之作。

历史上无行文人的作品,后人多选择放弃阅读和收藏。宋末著名书法家赵孟頫,书法和绘画成就颇高,这是世人所共知之事。但鲜有人知道,他还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嫡外孙。就在蒙古人大肆入侵中原,疯狂屠杀汉人甚至赵姓族人时,赵孟頫却作为南宋遗逸出仕元朝。当时的文人以“薄其人遂薄其书”,表达了对赵孟頫的鄙夷。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元代取代宋代,是中华民族的内部事务。内部事务国人尚且如此,那么,周作人出仕日寇,为国家的敌人做事,哪里还有资格做人,谁还愿意读他的文章呢?明朝奸相严嵩,其书法作品应属上乘,可能会有收藏者,但谁能将其挂于书斋呢?其诗词作品亦有相当造诣,但因其劣迹,读者不多,因而流传甚少。在杭州西湖岳王坟附近,有一方诗碑,是颂扬岳飞的。诗写得大气沛然,慷慨激昂,书法更是遒劲苍古,但不知作者何人。据书载,此诗此书法乃严嵩所作。一等的诗,一等的书法,但时人恶其奸名,故将其名铲掉,免得玷污了岳飞的忠良名节。现代政坛中的康生,据说也写得一笔好字,也因其种种恶迹劣行,为文人深恶痛绝,其书法很少有人收藏。我曾在一次书法展上看到他的作品,价格不贵,但无人问津,只看看便掉头而去。

读周作人的作品,那感觉就如同面对杀人犯制作的食品,无论怎样的色香味俱全,都无法下咽。

文人最看重的,社会最看重文人的是民族气节,恰恰在这一点上,周作人是有亏大节的。

2014年8月5日

妄自尊大 妄自菲薄

读史品史,听史家解读历史悬疑,抑扬盛世衰朝,臧否古往人物,纵论政坛风云,品味之余,脑海中常常跳出两个词:妄自尊大和妄自菲薄。

妄自尊大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马援传》。东汉年间,有伏波将军之称的马援,去拜会称帝于蜀的公孙述,事后谓之曰:“子阳井底蛙尔,而妄自尊大”。从此,那些不自量力的睥睨千古,傲视群伦的人,便被讥为妄自尊大。

现实生活中,妄自尊大之徒,妄自尊大之事,从不乏闻,亦从不乏见,古今未绝。杨自强先生著《南朝五史》记载:南北朝宋明帝时期,有诗人吴迈远,诗才平平,只是联句稍佳,便颇为自负,做诗每有自以为佳句便呼曰:曹子建何足道哉。曹子建即“七步成诗”的曹植,少有奇才,诗文辞赋盛于当世,与其父曹操,其兄曹丕并称为“三曹”。“三曹”与“建安七子”齐名,代表了建安时期文学的最高水平。吴迈远同曹子建相比,高下自分。难怪宋明帝召见吴迈远后评价曰:“此人联绝之外,无复所有”。我查阅了手头的多种古诗版本,只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中,查到了一首吴迈远的作品《飞来双白鹄》,且为古乐府《飞鹄行》的拟作。由此看来,给吴迈远戴上妄自尊大这顶帽子,还是有依据的。

但历史上也有另一类妄自尊大的人物,如清朝同治年间,中兴重臣左宗棠。据《二十五史·名人传记》记载,左宗棠喜作壮语惊众,名在公卿间。尝以诸葛亮自比,人曰其狂也。以诸葛亮自比,且自号“今亮”,其尊大可也。但左宗棠进入仕途后,我们看到,他之狂也好,尊大也好,并非纸上功夫或嘴上功夫,是确有治军治国之才的。尤其晚年以65岁高龄抬棺西征,平定新疆阿古柏叛乱,一举收复乌鲁木齐等失地,维护了国家主权,振奋了国人士气,实为千古壮举。这种千古一雄的伟人,有何不可尊大。

妄自菲薄一词,见于汉三国时期,蜀国名相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在这份《前出师表》中,诸葛亮提醒后主刘禅:“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贤之路也”。同妄自尊大相反,妄自菲薄是自轻自贱以及无能和懦弱的代名词。赵健雄先生著《浊世清心》晋书随笔一书,记述了西晋慜帝,在匈奴军队进逼京城时惊恐万状,完全失去了帝王的威严。先是派人送去降书,后又袒露上身,口衘玉玺,乘车载棺出降。其自取其辱状,令西晋国民汗颜。虽如此,还是被杀。与慜帝相似的帝王还有五代后蜀君王孟昶。得知宋国军队攻城,畏葸不前,放弃抵抗,开门受降。孟昶的夫人花蕊闻讯后,十分悲愤,写下了著名的《亡国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人是男儿?”。北宋的徽、钦二帝,五代的唐后主李煜等,都是中国历史上留有耻名的亡国之君。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亦不乏丧权辱国,丧失民族气节,尽失国家尊严的权柄人物。1931年9月18日,面对日本关东军的恶意挑衅,几十万装备精良的东北军不放一枪地退到关内,使东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3000万同胞沦为亡国奴,大批难民流徙关内,大好河山尽陷敌手。对于九一八事变,无论蒋介石,还是张学良,都无法回避历史的无情诘问。更有甚者如汪精卫之流,在日寇的铁蹄面前摇尾乞怜,散布亡国论,并以“曲线救国”的幌子,兜售其卖国行径。如此败类,已不是单纯的妄自菲薄了,而是开门揖盗、引狼入室的汉奸了。他们甚至比不上那些撼树的蚍蜉们,夸大国的蚂蚁们,自大的夜郎国们,虽弱小,尚有勇气自眩。相比之下,那些手握重权的大人物,汉奸们,在国家安危、民族生死存亡之际的辱国丧权行为,实为历史的罪人。

同为妄自菲薄,却有令人玩味的另类。如韩信忍受的“胯下之辱”;刘备的“勉从虎穴暂栖身”;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等等,看似妄自菲薄,实则委曲求全,蛰伏待时,尽藏锋芒,麻痹对手,待时机成熟时,东山再起,以图大业。这种妄自菲薄,是韬略的需要。后来的事实证明,勾践、韩信、刘备都成了称雄当世的风云人物。

2008年3月18日

同类推荐
  • 陶然斋选集(第三卷)

    陶然斋选集(第三卷)

    本书精选陶行知先生的主要代表作,并加以分类编辑,便于广大教师检索、查阅、学习。此外,编者还分别选编了他的政论、诗歌、散文等,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陶行知先生。
  • 悦成长青少年文库:鲁滨孙漂流记

    悦成长青少年文库:鲁滨孙漂流记

    《鲁滨孙漂流记》讲述了英国年轻的航海爱好者鲁滨孙,在一次海难中被风浪卷到一座荒岛上。虽然脱离了危险,但他孤身一人,无依无靠,为了生存,他用自己的聪慧和坚强意志,克服了种种磨难,建造了堡垒、“别墅”和船只。他又救下土人手中的俘虏,协助英国船主收复了被海盗占领的大船。最后告别了他生活了28年的荒岛,随船返回了英国。
  • 采贝: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学生诗辑

    采贝: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学生诗辑

    本书共分十二期,收集了许多由名家所做的中国现当代诗歌,如泉州二题、太阳·月亮等。
  • 神州轶闻录系列:字里乾坤

    神州轶闻录系列:字里乾坤

    本套书的作者著名文史作家、专栏作家。早年生活在北京数十年,交游广阔,熟读前贤文章,博物强记,广泛涉猎北京的文史掌故、艺苑趣闻、名人轶事和文物珍宝,对风土民情了如指掌。1976年定居香港后,来往于香港和北京之间。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周续端、周彬、司马庵等笔名,在香港《华侨日报》《大公报》、台湾《世界论坛报》等多家报纸开设“京华感旧录”“九州逸趣”“神州拾趣”等专栏,琐谈社会轶闻和文史掌故,深受读者欢迎;之后谈及内容遍及全国各地,专栏易名为“神州轶闻录”。《字里乾坤》叙述的是名人们与文字的故事。
  •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

    卡夫卡,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生前鲜为人知,死后震撼世界。他终身未婚,与父亲关系紧张,他的妹妹奥特拉·卡夫卡或许就是他最为亲近的人。卡夫卡的书信集中,《致蜜伦娜情书》、《致菲丽斯情书》和《致父亲》都已经有了中译本,而《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尚无中译。通过卡夫卡与家人的书信,可以看到这位孤独一生的作家难得的温情。
热门推荐
  • 你是我的来日方长

    你是我的来日方长

    易然以为她可以愉悦的度过整个高中生活,半路杀出一个学霸,非要带着她学习不说,怎么这个人爱老爱怼她,不反抗就不是她易然了。屡败屡战屡屡不后退,易然和学霸的互怼生活即将鸡飞狗跳……
  • 作女

    作女

    张抗抗编著的《作女》是一部女性自我肯定、自我宣泄泄、自我拯救的“她世纪”档案,现代版花木兰对独立与自由的精神宣言,作女说:我“作”故我在。 讲述了女主人公“卓尔” 和一群京城女性“作”的故事。每个“作女”都各有各的“作”法,都有一段精采的故事,她们既认真又能干,既聪慧又矜持,活得风光,过得潇洒,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体现了对几千年来的男权社会戒律、规则的颠覆与反抗。只要你睁大眼睛,就会发现,其实本书故事的主人公“作女”卓尔就生活在你我身边:或是妻子、情人,或是同事、朋友,甚至就是你的女儿、姐妹。 “她”和“她们”挑战社会、永不安分。一路吸引着男性的目光、公众的诧异,身后有事业的辉煌,但更多的是两性废墟。然而,我“作”故我在,“作女”不需要 同情,她们心中永远有一张翠绿翠绿的爱床……
  • 桃花嫣红照秦月

    桃花嫣红照秦月

    这乱世本就是举步艰难,而她本就是一颗棋……宁月梅花香几许,许君长相忆忆此长相思,思至桃月时莳花竞争艳,艳色映朱颜颜色转秋枫,枫红君未归归时在别期,祈君莫相忘望月彻骨梅,梅花香几许战国末年一场大火,摧毁了楚国大将申信侯的房府,而唯一存活的是她─侯府千金“房忆”。独身一人正是细作的不二人选,姜阜的父亲盘算再三后,认了房忆成了义女,此后便为姜忆房,自此刻起她的每一步便都不是自己能够行走的……此后,入秦宫惑秦王,成为她唯一的目的……
  • 神医甜妻在八零

    神医甜妻在八零

    新书【大佬失忆后只记得我】已开~贺爷说:“我媳妇儿胆子很小,你们不准吓唬她,更不准欺负她。“众渣渣联名举报,万人血书:“你家媳妇儿超凶的,就没有她不敢欺负的人!“贺爷:“不可能,她胆小如鼠,娇软可爱,举报的人,名字我都记下了,就是你们欺负我媳妇儿。“众渣:“贺爷,我想……”贺爷:“不,你们不想。”众渣:默默垂泪……重生前,初蔚的人生被妹妹从中作梗,和贺闻远就此错过;重生后,初蔚获得金手指空间一个,小孩子才做选择,我们成年人,爱情事业都得要!从此,人生开挂,一路虐渣。男主超凶猛,女主超凶萌
  • 情迷异度空间

    情迷异度空间

    一本黑色封面的古老书籍,德拉科·马尔福打开后被卷入了异空间。在那里,他救出了一个魔族——雷。为了躲避追杀,雷乔装成霍格沃茨的转校生,同德拉科一起进入斯莱特林。雷的出现给霍格沃茨带来种种灾难。同时,伏地魔的新计划又和魔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千年来的秘密即将揭开。是食死徒还是英雄,是臣服还是反抗,由德拉科自己决定。
  • 续清凉传

    续清凉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男人总是对初恋格外宽容

    男人总是对初恋格外宽容

    还记得他吗?不记得了。我还没说他是谁……
  • 美食外传

    美食外传

    前朝地位显赫的他到了清朝的某年间,开启了传奇,有趣的美食,料理的生活。。。。。。
  • 拒收帝王宠:求一纸休书

    拒收帝王宠:求一纸休书

    她不是来自21世纪的金牌特工,只是赶潮流的穿越了。“皇上,娘娘跳河了。”“把全部出口都给朕堵起来。”“皇上,娘娘把銮凤宫给炸了。”“把能救命的药全部带上。”“皇上,娘娘跟凌督卫跑了。”“把皇后的寝宫搜一遍,把炸药给朕拿出来。”“皇上,娘娘的孩子没了……”。“大人还有没有生命迹象?”“是容妃娘娘的孩子没了……”。【收藏+评论+票票,书群号:172097346】
  • 山中道士

    山中道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