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83500000009

第9章 老庙里的识字班

因为闹“文革”,所有学校都是“停课闹革命”,也就停止招新生了。我本该在1967年七岁的时候上小学,但却耽误了三年,一直到1969年九岁中小学恢复招生才进学校读书。可以想象社会上有三个年龄段的学龄儿童没有学上,加上停课的那些中小学生,多少青年和少年都闲在家中无所事事啊!印象中那几年,满大街满院子都是这些吃饱了没事干的大孩子和小孩子,他们闲在家中,帮家里干些家务,剩下的时间就是串门,满街溜达,打群架,如一群城市野马。

我所在的延寿寺街道居委会还不错,为了让这些闲在家中的孩子学点文化,就组织了一个街道幼儿班,把该上学没上成学的都组织起来学文化。我们的老师就是一个小学毕业但没有中学可上的大姐姐,是我家邻居。教材就是一本《毛主席语录》。这样我们就算组织起来了,不至于闲在家中上房翻墙、打架斗殴了。

按说我们应该上幼儿园的,可那个年代幼儿园是很高尚的地方,整个城市里也没有几所。我最羡慕的那个绿树成荫漂亮的幼儿园在青年路上,与保定三中相邻,但从来没有进去过,据说那里的孩子都是干部子弟。我们这些老城里普通人家的孩子,就只能上街道的幼儿班了。

不过因为上这个幼儿班,我得以进到家附近的那个叫“玉清观”的庙,庙是干什么的,小孩子们都不知道,反正就知道那里的人是靠上香的人施舍钱活着。新中国成立后这个庙就成了公家的地盘。一闹“文革”,庙就空了,正好派了用场,成了我们幼儿班的教室。

多少年后我才知道我们幼儿班时期的那个庙其实不是玉清观,而是与玉清观相连的保存下来的娘娘庙和鲁班庙。娘娘庙是人们拜求送子观音的地方,那个叫玉清观的老庙早就毁了,改成了民居。不过娘娘庙和它前面的大鲁班庙还是很有气场,与老城隍庙、大慈阁等庙宇一样,建在地势很高的地方,远看过去也算巍峨耸立,与附近民国时期建的河北省审判庭遥遥相对,是附近的两个制高点,一个民国凝重的现代风格,一个古老的道教风格,很是令人仰视。那是老城里难得的高地景观,可惜后来那片老庙破败得不成样子,早就拆除了,只剩下老审判庭保留了下来,因为那里做了北市区区委的办公楼。

幼儿班的孩子们来自附近几个街道,大家聚在一起一下子“社交圈”扩大了,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尤其是玉清观附近的孩子们。我们放学后会到他们家里去玩,我的活动范围一下子就扩大到了周围好几条街,那对一个小孩来说确实是开阔视野的事,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到“社会”,见识了不少人家。印象最深的还是赶大车运货和送煤的人家,他们家里都养着马,大门洞里堆着草料,家里有铡刀,大人孩子常在院子里用大铡刀铡草给牲口吃。那马就养在大门洞里,这样的家很让我羡慕,因为他们养着那么巨大的牲口,有马车坐。

幼儿班里只学《毛主席语录》,老师领着念,我们跟着大声朗读,竟然就这么认识了不少字,很多句子意思不懂但照样能把语录背下来。这种没有章法的教学其实很好,它不是让你枯燥地一个个认单字,而是一边学句子一边认字,不到半年,整本的语录我们全背了下来,就像唱歌一样,老师开个头如“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我们就顺着全背了下来。先记住了声音,然后按照背会的句子一个字一个字地对照着认字,都不用老师刻意教,就能认识大部分字了。这个幼儿班算是开启了我的识字历程,没有刻苦下功夫,玩着就学会了。到现在我学习哪个生字也还是先记住读音,后记住字形。等九岁上一年级时,那些识字课本对我们来说就是小儿科了,根本不屑。有那一本《语录》里的字垫底,我真觉得上课是浪费时间,所以就养成了上课不听讲,给同学写纸条互相谩骂讽刺开玩笑的习惯,但考试还能得100分。于是我们这些大孩子很快就从一年级跳班上了三年级,照样在十三岁上小学毕业,一年也没耽误,这要感谢这个幼儿班和那本小红书教材。

幼儿班后来又从玉清观街搬到了延寿寺14号我们家后院。那是一个姓高的资本家的花园大院,“文革”中他们被抄了家,没收了很多财物,全家一贫如洗,给赶到一间小南房里蜗居,整个花园和高屋大房加游廊都“归公”,就成了我们的幼儿班教室。原先我们没有资格进人家的私人大院,现在可以进了,领教了什么叫豪宅和花园。因为我家就住在这座大院门外的小偏房里,所以我总是等老师同学都来了才赶紧起床,冲进教室。那是有生以来离我最近的教室,等于住在教室隔壁。

那个可爱的幼儿班很快就散了,也不知道为什么。于是我们又开始满大街疯跑,开始上房揭瓦,开始打群架。

同类推荐
  • 荔枝红了

    荔枝红了

    本书为散文集,作者将广东增城的乡村风情描写得如诗如画,包括他走访的十多家古村落,他对童年时在乡村经历的回忆,他对增城乡间的历史文化名人的回顾,以及从立春到立冬的年节风情,描摹出一幅年年相约荔枝红的岭南风情。
  • 四十年来家国

    四十年来家国

    “我的四十年”丛书,包括《四十年四十人》《四十年来家国》《亲历中国四十年》三册,分别由中国人、海外华人、在中国的外国人三个典型群体书写自己与改革开放的故事,从全球坐标系观照中国改革开放,以不同的视角和生动、丰富的个人体验,反映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每册40位共120位主人公,分布在全球20多个国家,工作在上百个不同领域,他们的“个人史”构成了一部有血有肉有温度的改革开放“史记”。《四十年来家国》四十篇故事的讲述人是四十位华人华侨。他们在改革开放的不同阶段走出国门,在海外学习、生活、工作、创业,在各自的领域充当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了中华民族奋斗不止、自强不息、开放包容的民族精神。他们站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上、站在世界的坐标系中回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亲身经历的难忘的人生故事和个人命运的向好转折,以鲜活真实的“个人史”体现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成就和世界影响。
  • 我们一起读过的劳伦斯

    我们一起读过的劳伦斯

    收在本书里的六十余篇随笔是翻译家黑马翻译多卷劳伦斯作品时的心情和思索记录,多是应网友要求回答问题启发后再形成文章,还有报刊访谈和讲座的文字记录稿等,既是记录过往,也是给喜欢劳伦斯作品的读者提供一本参考书,分享多年来黑马与读者互动的快乐。
  • 日本文学思潮史

    日本文学思潮史

    《日本文学思潮史》对日本上古诸种文化混沌状态、原初文学意识的自力生成、写实的“真实”、浪漫的“物哀”、象征的“空寂”和“闲寂”等观念做了梳理和介绍,对日本近现代的写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现代主义,以及具有日本特色的战后派文学思潮、无赖派文学思潮等主义形态的文学思潮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系统论述。《日本文学思潮史》深入分析了各种文学思潮的发生、发展、鼎盛、衰落的内在的必然性和外在的因素。同时探讨了日本文学思潮从观念形态到主义形态的演变中的对应性与连续性,以凸现其民族的特色。
  •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

    明朝崇祯年间和清朝顺冶年间,合称为“明清之际”。明清之际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中重要的因革时期。《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对明清之际小说作家进行了整体研究,考察了作家的生存状况和创作心态,考察了时代、地域、作家、作品诸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研究各种体裁各个时代文学创作与发展规律都具有比较普遍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热门推荐
  • 脚下的远方

    脚下的远方

    人生得追求境界。境界取决于理想,理想之光照耀着痛苦之肥养育的美丽。没有理想之光和痛苦之肥,便不可能有美丽,有的顶多是漂亮。漂亮在不太高的境界之中就常常可以找到。最美的永远在理想之中。如果不说理想,人类也就没有美也没有希望了。应该是,生活过就是爱过,生活着就是爱着。爱是一种特别重要的素质、特别重要的能力、也是特别重要的境界。才华不光在于高智商和绝顶聪明,而包括真诚的爱的能力。散文写作也如此,那怕是走马看花,匆行远方,用脚写下的游记类作品,也缺不得爱心。
  • 361°沟通:清除组织沟通的5种障碍

    361°沟通:清除组织沟通的5种障碍

    本书从管理层的视角,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当前组织沟通的本质内容,解决了组织建立合理沟通机制的问题;运用大量图表与案例,为组织沟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式,是一本将技巧与知识巧妙融合的实用型沟通手册。
  • 流量主持

    流量主持

    “你可知道被兰君娱乐雪藏的人,没有一个能够再次火起来的?”“我知道,但我不后悔!”叶夏肯定的说道。为了报答老连长的救命之恩,叶夏毫不犹豫放弃了他的坦荡星途,当起了家庭主妇照顾老连长的唯一的女儿苏蕾。并且叶夏发誓一定要达成苏蕾的梦想。娱乐圈有兰君娱乐的扼杀,那么就从电视圈主持人开始吧!
  • 神道仙尊

    神道仙尊

    一曲高歌,一杯浊酒,掌中三尺剑,策马啸东风,这世间存侠气。朝吐紫霞,暮纳阳晖,心中演法术,元神显神通,这红尘有神仙。刘越以一缕魂魄,迷迷茫茫踉跄来到这世界,幸有天大造化跟随,立符昭、聚香火、掌神位、争夺天下,从此踏上神仙道。
  • 昔往年

    昔往年

    人一辈子总会遇到那么两个人,一个是未入尘缘的放纵,一个是遍体鳞伤的守护。世间的缘分总是缠绕不清的,而我的遗憾,便是在错的时间,遇上了对的人
  • 妖妃天下

    妖妃天下

    苏黛也穿越了。人家都是穿在王候将相的府上,她可倒好,直接穿成一具白骨,结果却被一个少年埋在花冢之中。天总算不绝人,终于借住白狐的力量投胎了,可是,为什么一出生就被人视为妖怪?
  • 心若孤独:广平诗词

    心若孤独:广平诗词

    本书为一部以抒情为主的诗词集。收录了作者近二十年的诗词作品,从1998年艰难的打工岁月至今,记录了作者看到的每一处风景,经历过的难忘之事。有登高望远时感受到的“一缕清风眉宇间”的惬意,也有“流水一去恨茫茫”的无限忧伤。有对杜甫、李煜的崇敬之情。也有对自己多年孤独无依,独自飘零的深深慨叹以及与疾病作斗争时的痛苦无奈之情。还有作为一名志愿者对社会上最贫困最弱势群体的怜悯和大爱之心。可以说浸透着作者的血和泪。作品大多从现实主义题材出发,但其中也不乏作者的浪漫主义色彩。
  • 第3种结局

    第3种结局

    本文双女主,半校园半都市,重逢文。乔允清VS李淮轩(设计师VS医生)陶知逸VS徐梓扬(影后VS大学老师)
  • 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

    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

    书中作者还指出,在历史上,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至少可以划分出三个明显阶段:第一阶段,国内组成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政府,私有财产权利开始得到尊重;第二阶段,国门被打开,对民主政府构成威胁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势力受到打击;第三阶段,倒退时期,既得利益集团—资本家打着“为穷人”的旗号反对竞争。就这样,资本家破坏了整个资本主义体系中最有效率的体制,而大众则呆立一旁,茫然无知,不但不会抗议,甚至还要喝彩,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未来会因此受到损害。所以,需要为自由市场经济“鼓与呼”,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
  • 尊重这个不可思议的世界

    尊重这个不可思议的世界

    《尊重这个不可思议的世界》以“路的选择、看世界的角度”为主线,透过现今时代背景下年轻人对事业、对未来和对人生旅程的困惑、迷茫,引导大家如何正确、智慧地选择未来的方向,打破固有、尘封的思想,转换角度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心宽一寸,路宽十方。一念之间,海阔天空。当我们尊重这个不可思议的世界,重新调整心态,认真梳理选择,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将会展现出不一样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