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83500000003

第3章 落地生根的地方

不知不觉中近些年我竟然写下了很多篇关于保定城的散文随笔,聊作对生长于斯的故土的感念,也是对岁月无情落花流水的感慨。

父母20世纪50年代从外地乡下来到河北省会保定工作,从此成了家族里第一代城里人和小知识分子。但他们却都顽强地乡音不改,一直各自说着家乡口音浓重的普通话,一个山东口音,一个定州口音,与保定口音格格不入,更与省城里流行的普通话格格不入。

因为他们是第一代农民知识分子进城工作的,所以他们与自己的故乡老家人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之密切,以至于他们并不以保定为新家乡,仅仅把保定当成工作地点,过年过节他们都是迫不及待地各自回自己的家乡和亲朋乡邻团聚,那里才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地,因为他们的亲人都留在了原乡,作为小知识分子,在低工资分配住房的年代里他们没有能力也没有想过把父母接到省城来。我们家在保定没有一个亲戚,因此只有我算是第一代保定人了。在他们的异乡口音中,在他们对各自故乡的依恋和城乡间的往返奔走中,在没有亲朋的氛围中,我从小就有一种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从来也不把保定当成自己的故乡,当然也不认为山东和定州是自己的故乡。一个小小的移民,心头笼罩着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漂泊感。

但我生长在这座古城,而且在这座城市完成了自己从街道识字班到大学的学历教育,直到22岁才离开。离开保定的时候似乎没有什么不舍,似乎只是从一个异乡走向另一个异乡而已。在福州完成了自己的研究生学业后到北京工作,又是一次异乡到异乡的流转。我自认为自己是没有故乡的人,是可以随遇而安的人,甚至可以是一个国际人。

每次需要填履历表格,在“籍贯”一栏里我都木然地按照我的户口记录写上山东二字,每次都暗自好笑,因为那个籍贯地我只小时候去过两次。一参加工作赶上出国,发现护照上没有“籍贯”,只有“出生地”,说明我们的“籍贯”标注不是国际通行做法。问领导怎么填,领导说就填你的籍贯。这令我莫名其妙:我没有出生在我的籍贯地。但还是填成了山东。后来我开始自觉地改成“河北保定市”了,因为我开始认为,籍贯仅仅是标明你的父系的祖地,而如果你与那个父系的祖地没有任何活生生的感情和经历上的联系,甚至你仅仅像个游客一样去那里走过一遭,那个祖籍似乎就对你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意义。而我生命中的前21年都在这个叫保定的老城市里度过,我的母语是保定话,我的同学和老师都是这里的人,我肉体与心灵的成长和定型都在这里完成,这座城市的文化和历史活生生内化于我,无论走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我观察世界的眼光都隐隐笼罩着那段经历的滤网,因此这里而且也只有这里算是我的故乡。于是我很是反传统地把籍贯写成保定了。还好近些年我们的传统也变了,很多身份表格和证件上都用“出生地”代替那个中国特色的“籍贯”了,看来在这个问题上我是走在时代前面了。

当然,这样做还是让我愁肠百结,因为无论如何我和山东与定州的两个小村庄是有独特联系的,我虽然不讲他们的方言,但耳濡目染,我还是能模仿,因此学到了更为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那是我隐性的两种母语,而那两种母语背后所承载的更为隐性的文化影响则是潜移默化的无声细雨。所以我认为这种有史以来必须把一个人定位是“某地人”的传统做法确实是不科学的,仅仅是农业文明中社会流动极度缓慢年代里父权至上框架下的定位方式,它根本忽视了移民后文化环境的影响因素,也忽视了母系血统的遗传因素。每个人的家族流传历程不同,如果一定要定位,那也应该是先说生长地,再将自己父母的故乡都标明才算科学。这样的话,我的生命地理坐标应该这样写:生于河北保定;籍贯,山东—河北。所以现在遇上有人问我是哪儿人,我会随口说保定,对于一个没有故乡归属感的移民后代来说,如果要定位,只能取各种因素中比重最高的一个。

而且因为我后来的小说里总有童年在保定的经历在暗流涌动,我在离开故乡多年后竟然开始不停地搜集保定的历史资料,似乎是在证实保定文化对我心灵上潜移默化的影响的具体线条。廓清了这些影响的来龙去脉,渐渐地我发现我是个比大多数土生土长的保定人更像保定人的人了,或许这就叫假作真时真亦假。

这些都是而立之年以后的感悟了,而且是我写起小说来才渐渐生出的与心灵、与感情、与血脉的节奏有关的感悟,这些是不以任何理性思维为转移的。

当然,我更明白,我的保定与现实中的保定基本上没有关系了,所以每说到保定,我会说我的保定,那是一个内化于我的特殊的心灵地图上的一个坐标,无论现实的保定怎样变化,我的保定永远只属于我一个人,它与别人的保定只有某些年代和历史上的偶然的切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的保定和我都与现实的保定和现实的我渐行渐远,但这一切都聚在一道无形的波段上,发出自身特有的频率,传达给心有灵犀的人。所谓“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我相信,我精神上的保定同乡大有人在。

这个叫保定的故乡留给我最深刻的记忆就是1966—1976十年“文革”及“后文革”时期的风土人情和市井文化,所以我的小说里自然就胶着于这个时期。这似乎对故乡很不公平,这个做了244年直隶省会和18年河北省会的古城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源远流长的历史传承,可这一切都在“文革”期间毁于一旦,而我偏偏赶上了那毁灭性的十多年。因此我的作品就充满了毁灭和崩溃感。这些小说虽然是虚构,但或许真的比真实更真实。

小时候我最喜欢爬上保定城里仅剩的那一段古城墙,在那里看城里城外的景色。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城墙中钻出的一棵棵小树苗,后来在小说里我把这些小树写了进去:“城墙缝里这里那里斜斜地挂着几根树枝子,在努着劲朝天上长,鲜绿鲜绿的,在春风中摇曳。”我感到很多人其实就像这些小树,种子被风随意吹送,到哪里扒住一片土就生根酿枝长叶,那片土就成了他的故土。很多很多种子都放空了,只有我们扒上了一片土长了起来,我们是幸运的,我们有了自己的故土。

于是我会写很多很多文字,献给我生长于斯21年的那个叫保定的地方,那是我心灵的故乡。

同类推荐
  • 陈思和文集:巴金的魅力

    陈思和文集:巴金的魅力

    全书共分为《巴金研究论稿》《巴金研究论稿续编》《巴金研究的回顾与瞻望》三辑,主要收录了作者1980年代以来关于巴金文学思想研究的专题文章。在现当代作家中,巴金是独具一格的,从青年巴金到晚年巴金,尤其是“随想录”的出版,更是他思想的一次闪亮。这本书是作者全方位深入研究的成果,展现了一个多面相的巴金,堪称一本真正的“巴金评传”!
  • 只是路过你

    只是路过你

    世间所有的男女,皆是路过,也皆会彼此走失,可是爱情却始终在时光里,以它淡定安静的面容,注视着汪洋之中,沉浮向前的你我,即使是相伴一程,也终将铭心刻骨。
  • 昙花的哲学:尤今散文

    昙花的哲学:尤今散文

    《昙花的哲学》是新加坡女作家尤今的散文精选集。共分六辑:《碗里乾坤大》围绕食物这一主题,展现亲情、友情、国情和旅情;《等待国旗的人》通过讲述作者在异乡邂逅朋友的故事,写出笑中有泪的众生百态;《寸寸土地皆故事》写出了异国异乡引人入胜的故事,以及令人惊叹的奇风异俗、令人惊愕的丑恶人性、令人惊喜的温暖人情;《人间乐土》中收入的是一些趣味盎然的小故事,喜怒哀乐、美丑善恶,尽收笔下;《昙花的哲学》通过玲珑细致的小品文,看生活、写生活,其中不乏子女教育等问题;《甜咸人生》中的小品文亦庄亦谐地带出了作者的人生信念与生活哲理,颇有绵里藏针的苦心和“糖霜裹黄连”的创作旨意。
  • 唯有猫能治愈我:没有什么孤独是猫治愈不了的

    唯有猫能治愈我:没有什么孤独是猫治愈不了的

    猫老爹杰克森·盖勒克西可能不符合你对猫专家的期望,他留着山羊胡,身上有纹身,看起来像个地狱使者。然而,即便是最麻烦的猫科动物——更不用说那些生活在它们身后、压力重重的人类——也能被猫老爹驯服,这种能力令人惊叹。《唯有猫能治愈我》讲述了两个破碎的生命——穷困潦倒的摇滚音乐家杰克森和骨盆被汽车轮子轧碎、被主人抛弃在收容所的短毛猫本尼——彼此相依为命的治愈故事。这不是一本普通的猫咪回忆录,也不是一本普通的猫咪养育指南。这本书将带你经历过山车般的情绪——愤怒、沮丧、悲伤、快乐,一路上会教你很多关于爱和治愈的故事。这本书是动物爱好者、救援人员、迷失的灵魂及任何在生活中与猫接触者的必读书。
  • 志摩的诗

    志摩的诗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的经典诗歌和散文,这些作品在艺术形式上富于变化,但又不失整饬;语言清新,洗练,以口语入诗,但又不失文雅;音乐性强,但又不囿于韵脚,而追求的是内在的节奏感和旋律美。
热门推荐
  • 万劫武尊

    万劫武尊

    叶凡,一个受尽冷嘲热讽的少年。五年后,他带着神秘古玉踏天崛起。洗经伐髓,逆天转运。败尽圣地天才,打趴古族翘楚。逆天而行。一指崩山河,一拳灭星辰,一念碎苍穹,一剑破万法万劫加身,天地之间,唯我独尊。
  • 七日永恒之都

    七日永恒之都

    七日过后,熊熊烈火,燃尽大地,涅槃重生,无尽轮回,幕后黑手谁又能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换脸妖姬:丑女变身

    换脸妖姬:丑女变身

    她是一个丑女,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冷落.因为幼时一个承诺,他皆尽所能为她寻到引退的“鬼医”为她换了脸,那么变漂亮后的的她,命运就真会因此改变吗?面对自己的恩人,面对自己的太子未婚夫,她该选择谁呢?
  • 知错就认

    知错就认

    一个普普通通的男人,多次恋爱以失败告终,在遇到她之后,她的人生彻底的发生了改变,为了感情为了一个纯粹的爱情,他开始奋斗,他开始发挥自己的才能,他说过:“怀孕就像怀才一样,时间长了才能过看出来。”经历了种种磨难…或许在他人眼中看来,他是一个巅峰传说…
  • 嫁接婚姻

    嫁接婚姻

    顾眉是一个八〇后女孩,她因为工作关系和有妇之夫秦致远相识,两人一见钟情。顾眉的年轻可爱让秦致远对贤慧刻板的妻子和日渐平淡的婚姻产生不满,于是离婚后和顾眉组成新的家庭,以为幸福的生活会如期而来。但是,年龄的差距、生活习惯的不同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无法忽视,他们的婚姻会琴瑟和谐吗?纸婚,也许是因为结婚第一年的婚姻像纸一样易碎易裂而得名。郎情妾意、水到渠成的婚姻尚且脆薄如纸,他们这样中途嫁接的婚姻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本书是继《七年之痒》和《亲人爱人》之后又一部七十年代生人的婚姻读本,用细腻沉静的笔调解析中国亚健康婚姻。用琐碎的现实生活剖析婚姻的本质,探讨婚姻的经营方式。
  • 墨少的天价宠妻

    墨少的天价宠妻

    未婚夫在婚礼当天抛下慕以宁和小三跑了,慕以宁一点儿也不在乎,反正她爱的只有自己。小三嚣张,挺着大肚子上门示威,慕以宁嗤之以鼻,隔天就有记者把慕以宁贬低到尘埃里。墨少将她抵在墙面,目光灼灼,魅惑开撩:“嫁给我,你想要的一切我全都可以给你,包括让那个小兔崽子一无所有。”慕以宁挑眉,“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 赌徒

    赌徒

    来自一个赌徒的内心独白,作者陀斯妥耶夫斯基用他独特的观察方式来描写一位赌徒的故事。
  • 首席丫环A

    首席丫环A

    "某皇一脸怒容:“来人,给朕一丈红!”一口豪气喝下毒酒,一片鲜红挥洒空中,然后倒地不起。哼!尽管你打我骂我杀我,我仍痴心不改,你却偷心偷人偷我哥,本王这就死给你看!后悔了吧,心痛了吧,还好朕还没断气,抱抱我,亲亲小嘴,说不定我会醒哈"
  • 极道蜃王

    极道蜃王

    在徐墨心里,修行只是另外一场旅行,他追求力量,只是想看沿途更多美妙的风光。“可大道艰难,修行者万千,有明争,有暗抢,有以势压人,甚至强大之人不经意的动作就能让弱者灰飞烟灭,身处其中,谁又能独善其身?”“我这么无害的人都有人跟我过不去,岂不是找死吗?也罢,那就把他们送去蜃境当肥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