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5700000004

第4章 下基层 接地气:扑下身子办实事

“三门干部”,首先要进基层门

2012年度中央国家机关计划录用1.8万多人,但通过资格审核人数由上年130.5万人下降到123.4万人,而参加考试人数只达96万人。为何“国考”在降温?有分析认为,绝大多数公务员须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这一刚性要求给了“国考热”泼来冷水,也切断了一些人们从家门到校门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的成长路径。

三五年出得“家门”,十年来入得“校园门”,一朝进得“机关门”,描述的是干部队伍当中的独特群体——“三门干部”。“出了家门进校门,出了校门进机关门”,形象地勾勒出一部分人的成长轨迹。

应该说,“三门”干部文化素质好、学历水平高,但缺乏基层实践锻炼经历,则是他们工作中最大的“软肋”。因此,青年干部成长光进“三门”不够,还须进“基层门”。如果不走进群众中去调查了解情况,光从文件材料里面,是难以读出基层群众的真实生活和真实想法的。年轻人必须常下基层,怀揣群众路线这个法宝,锻炼群众工作方法,增长群众工作经验。

2006年7月10日出版的《瞭望》新闻周刊中有一篇叙述性报道《“三门干部”要握好百姓的手》中披露一个引人注目的情节:江苏省2005年搞乡镇党委书记直选试点,由全镇党员直接开会选出镇委书记,上级组织部门到属下镇征求意见时,属“三门干部”出身的候选预选对象,坚决反对;长期在基层锻炼的有50多岁的党委书记却高票当选。这位老书记的“底气”:长期在农村基层的摸爬滚打,熟悉了农村党员、熟悉了农民群众、熟悉了农村生活。更重要的是,他与农民群众结下了深深情谊,他的为官从政思想作风已得到当地农民群众包括党员群众的认可。显然,“老基层”这个“底气”源自深厚的群众基础,源于长期经风雨见世面的练就,有了这种“底气”,那么平时讲话有人听,抓促工作有人帮,出现突发事件能得心应手去解决。

应当看到,“三门干部”的经历,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基层历练,没有吃过苦,对基层实际了解得不够、不透,在一定程度上容易脱离群众、脱离基层、脱离实际。从基层“摸爬滚打”上来的干部比例减少了,制定的政策和方针主观意识强烈,脱离了基层的现实情况,很难落实。对于此种情况的出现,李源潮在纪念公务员法实施五周年座谈会上表示,要大力选派公务员特别是年轻公务员到改革发展稳定一线去,到条件艰苦和工作困难的地方去,到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上去,提高解决复杂矛盾、处理实际问题和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湖南省湘乡市栗山镇西山村主任助理曹杰,这位不走寻常路的大学生村官,在广阔的农村天地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长春理工大学毕业的曹杰经过打拼,月薪已经涨至六七千元。当他看到了湖南招聘大学生村官的公告,“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怀着对农村这片广阔天地的憧憬,曹杰顺利通过了湖南省委组织部的统一考试,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

“要想在这个新的岗位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西山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曹杰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访村民和翻阅档案。他向市档案局申请到500元经费,购置了档案柜、档案盒、记录本,没过多久,栗山镇第一家村级档案馆在曹杰的主持下成立起来,曹杰也慢慢地摸清了村里的情况。工作之余,曹杰喜欢到村民家唠家常。和他关系最铁的,要数杨贵新大爷。“杨大爷对村上的情况熟悉,为人又热情,经常带我在村里转悠。”

西山村虽然交通便利,但地窄人少、土质沙化严重。详细分析了西山村的情况后,曹杰觉得,“引进项目”是打破全村无企业僵局的最好办法。

有位姚老板正打算扩建他的养殖场。当时他有一栋鸡舍和两栋猪舍,想要再找地方扩建。“分开管理有难度,不如选址办一家综合性养殖场。”曹杰成功说服了姚老板,为西山村引来了第一只“金凤凰”——姚望养殖基地。

养殖基地需要一个好地方,而曹杰对这些一窍不通。“选址花了20多天,每天都是杨大爷陪着我到处跑。”在“高参”的建议下,姚望养殖基地最终敲定选址。

2009年11月,养殖基地动工,在原有的空场基础上挖山平地。起初一切顺利,挖了两个月,突然发现了黑土。化工科班出身的曹杰知道,这些黑土其实还有很多用途,比如作为新型环保型砖的原料。于是,曹杰顺水推舟,又为村里引来环保型空心砖厂,不但解决了黑土的去处,为村里带来额外收入,还为村民提供了工作岗位。

然而,在基层所遇到的问题远没有那么简单。对于养殖业来说,防疫措施十分重要,外人不得随便进入养殖区域,可砖厂要来挖黑土,养殖基地和砖厂互不相让,陷入僵局。投资方见状不妙,选择从养殖基地撤资。“自作自受”的曹杰四处筹借,凑了30多万元帮姚老板渡过难关。他还请湖南大学的朋友为养殖基地重新进行规划,在原计划二期开发的空地上开始建设。“等这边建设好了,黑土也该挖完了,两不耽误。”在曹杰的努力下,姚望养殖场终于步入正轨。

后来,曹杰还陆续引来了海龙加工、华鑫农业落户西山村,引进项目资金共计1500多万元。“这几个项目能解决200多个劳动力就业,年产值能达到4000多万元。”有了这些项目,西山村的经济开始充满活力。

两年来,曹杰接受过中央、省、市各级部门的奖励、荣誉数不胜数。

“三门干部”若不勤下基层,掌握一线实情,就会缺乏对国情的深刻把握,缺乏对人民群众感情的积淀和培养,就会走向脱离基层、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危险。青年干部跨出“三门”,多接“地气”,很有必要。听群众之所言,知群众之想,察群众之所盼,方能急群众之所急。

“三门干部”只有下到基层这个大学堂,要抱着深厚的感情、朴素的心态、平和的态度,拜人民群众为师,问计于民,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要架“天线”,更要接“地气”

要学会架“天线”,架“天线”不是对上级阿谀逢迎、处理关系,而是要善于领会上级的政策精神,掌握上级的改革动向,干工作时刻与上级保持一致。只有“天线”架得好,上面的信息传输的顺畅,工作的方向才能正确。这是架好“天线”的重要作用。

还要会接“地气”。接“地气”,就是要与群众一条心,能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敢于而且乐于广泛接触老百姓。要身体力行,不能停留在口头和形式上;要深入人心,不能高高在上,脱离了群众的实际需求;要踏踏实实,不能浮于表面、走马观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基层群众的艰辛疾苦和真实愿望,才能赢得基层群众的认可与支持。

上级政策是针对事关全局的共同问题而制定的,只是一般性的指导原则而不是直接的工作措施,因此接“地气”更加重要,接得越深,对基层的情况掌握才能越全面,才能真正理解上级政策的初衷,执行政策就会更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有些人只注重架“天线”,而不注重接“地气”。他们眼睛只盯着上面,不看着下面;只琢磨上面怎么想,不考虑下面怎么盼;只图上级满意就行,不问群众感受如何;只坐在办公室里做规划,不深入企业农村摸实情。这些人不肯深入基层,一定不能获得群众的认可,一定不能获得经验的成长。

必须要到难点最突出的地方去了解实情,到问题最集中的地方去寻找答案、到矛盾最尖锐的地方去解决问题,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倾听,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真正做出有价值的事。

2003年4月,王洪喜由于工作需要到大庆市大同区太阳升镇任党委副书记。他深知农民的苦与累,走上领导岗位后,时刻告诫自己: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做事更要对得起脚下的这片土地。他暗暗给自己定下了工作准则:工作面前“高”一格,群众面前“矮”一点,困难面前“抢”一步,决策面前“胜”一筹。

镇里的干部都说:王洪喜干起工作来简直“如鱼得水”,殊不知这背后倾注了他太多的心血。他常常挑灯夜战“补脑充电”,有时甚至连饭都忘了吃。他的办公桌里总是备着方便面用以果腹,这让本来就有胃病的他又不得不在抽屉中再备些胃药来应急。

为彻底改变农村道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现状,王洪喜和班子成员一道积极推进村村通、屯屯通建设,将原有的乡村土路改成红砖路。为此,他不但参与了乡村砖路的规划设计,在铺设红砖路时,还亲自带领“党员志愿筑路队”,吃住在工地,饿了吃口干粮,渴了喝口凉水,困了就在四轮车斗上眯一会儿。工程紧张时,胃病却突然犯了,疼得王洪喜满头大汗。他一声没吭,继续坚持奋战在工地,偷偷吃把药了事,直到实在撑不住了,才被队员们劝回办公室挂吊针。然而,当他看到一条条砖路犹如红地毯般铺满乡间,王洪喜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委什吐村有一名老上访户,经常到上级有关部门状告村干部,还多次给市纪委打电话“申诉”。市里召开听证会,他仍然不服,说是“官官相护”。王洪喜通过认真调查后,确认老上访户反映的问题大部分不成立。知情人告诉他:这家人不正经过日子,把心思都用在告状上了,不仅自己告状,还经常串通别人打官司告状,是个有名的“上访专业户”。就是这样最难“对付”的人,王洪喜却主动与他交朋友。每次他到镇里,都热情接待他,帮他解决不少生产生活难题。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名老上访户终于被他感动了,当着别人的面说:“我要再这样上访告状,都对不起洪喜。”后来老上访户把心思用在过日子上了,王洪喜就对他全力扶持,使他很快成了镇里的万寿菊种植大户,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少想谋官,多想谋事,要想发财,就别当干部”,王洪喜不但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王洪喜总是千方百计把老百姓牵肠挂肚的事,一样一样地抓好抓实;对老百姓望眼欲穿的事,一件一件地加以解决。群众需要的正是这样能接“地气”的干部。

接“地气”,既是尽快熟悉情况、顺利展开工作的需要,也是个人健康成长进步的需要。唯有深入调查研究,把基层情况吃透,把群众需要摸准,把工作思路理清,依靠领导班子集体的智慧和基层干部群众的力量,这样一来,一定能够博得“满堂彩”。

经常接“地气”,就能不断增“底气”,就会在困难较多地方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在处理复杂矛盾问题当中增长才干、成就自我。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孟子·梁惠王上》中说道:“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历史反复证明,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就能无往而不胜。要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党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有人为某些人画像:工作沉不下心,上攀下比,左顾右盼,生怕别人占便宜而自己吃亏;干事俯不下身,蜻蜓点水,松垮漂浮,唯恐付出多而得到少;遇事沉不住气,既不敢做,又不敢当,推卸责任,生怕引火烧及自身。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心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做事但求“别出事”,当然更难成大事。“安安稳稳混日子,平平安安享清福”,是其人生信条;“思想僵化观念旧,胸无大志看眼前”,是其工作常态;“手中总像有活干,干来干去全无关”,是其处世哲学。他们总因没事干,到处晃来荡去,混得脸儿熟,常被误作“随和干部”;因其业务不精,专拣易出政绩、没有风险的活儿,常被误作“务实干部”;因其患得患失,习惯斤斤计较,有了成绩揽怀里,出了问题往外推,常被误作“好运干部”;因其自身不硬,对同事和下属自然降低要求,常被误作“大度干部”。说到底,这些人没有接群众的“地气”,注定只能在蹉跎中虚度生命。

但同样有一批人,他们怀着赤子之心,带着爱民之情,他们深入基层,访贫问苦,解民忧,为解决群众困难夙兴夜寐、寝食难安。著名医学专家华益慰被百姓称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他用仁心仁术解除了无数患者的痛苦。

“做一台手术,留一个精品;治一名患者,交一个朋友”,这是华益慰一生的写照。华益慰体恤病人的不易,从来不让病人多花一分钱,不该开的药品坚决不开,能省的耗材尽量节省。

河北唐山丰润县的农村女孩王文亚,患了食道静脉曲张,从6岁起就吐血、便血。在乡卫生院,她曾做过两次手术,却无任何好转。她在20岁那年,整整吐了一脸盆血,命若游丝。母亲横下一条心,说啥也要到北京的大医院去。可是,很多村民说:“到了北京,不带上一书包钱,根本做不了手术。”她的母亲说:“那我就找解放军的医院,解放军最爱老百姓,或许能少花点钱。”于是,她带着女儿来到北京军区总医院找到了华益慰。

经检查,华益慰发现小女孩的血色素只有3克,而只有到10克以上才具备手术条件。于是,他让母女俩先住下,安慰女孩的母亲道:“小孩的恢复能力强,只要好好补充营养,贫血不难纠正,等血色素提高后,我马上给她做手术。”

不出所料,女孩的血色素很快就上升了,可以进行手术了。但由于两次手术后,组织粘连严重,如果一不小心,撕裂血管或者组织,后果不堪设想。华主任小心翼翼,像绣花般手持刀剪,一毫米一毫米地剥离,将手术一直进行到下午4点30分,终于获得了成功。

不久,女孩即将出院。母亲的心惴惴不安,心想:这么大的手术,上次在乡卫生院还花了5000多元,这次少说也得上万元。可结账时才发现,只花了3000多元。原来,华主任处处精打细算,能省则省,千方百计节约费用。如今,女孩的病完全好了,已经结婚生子,一家人感激不已。

华益慰的一片真情,赢得了患者的尊重和信任。很多患者做了一次手术,就把他铭记心里,几十年来一直保持联系,像亲戚一样走动,甚至把他当成了最亲的人。

华益慰以高超的医术救治了众多患者,以高尚的医德温暖了千万人的心,为医生这个神圣职业树起了一座道德丰碑。

毛泽东曾经提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他在1934年的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都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

在革命战争年代,苏区干部“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群众的柴米油盐、生老病死都管到,所以群众说“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正是这种鱼水般的党群关系、军民关系,为我们党夺取政权赢得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与群众同快乐,同忧愁,和群众同甘苦、共患难,领导干部要以爱民、亲民、为民为最高理想和行为规范,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要深入民众,体察民情。“君子莅民,不临以高,不道以远,不责民之所不能”。领导干部一定要放下架子,丢下面子,耐住性子,走进群众的门,贴近群众的心,看百姓吃的什么,穿的什么,用的什么,最关心的是什么。

2.要关注民生,促进民富。关爱民生,繁荣经济,造福百姓,亲民必须富民,让百姓生活富足,幸福安康。

3.要解决民忧,解除民困。真正能够做到关心群众疾苦,解除群众忧思,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温饱放在心上,真心实意解民忧,尽心竭力脱民困。

不等“上访”,主动“下访”

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现在的办公条件越来越好,但群众办事却越来越难了;高速公路越修越多,干部和群众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了;通讯水平越来越高,干部和群众的联系却越来越少了”。

田坎是把尺,丈量着干部和群众的距离。电话是条线,沟通着干部和群众的心。党员干部都需要动起来、走下去,在实践中净化了灵魂,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增进了党员群众之间的感情,这样才是真正坚持艰苦奋斗、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

党员干部应该主动到基层去,到农村去,走到群众中去,坚持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干部主动到群众家里“登门拜访”,无形中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使他有了亲切感,就会消除顾虑,如实地反映情况,这与在公开场合听取的东西肯定是不一样的。再如,轻车简从的“微服私访”与前呼后拥的“华服公访”,对前者,群众可能毫无顾忌,畅所欲言;而对后者,则会敬而远之,或欲言又止。所以,干部下访,“走下去”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下去了还要多听善访,才能取得基层干部和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使问题得到及时、公正的解决。

1999年,徐家源竞争上岗担任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习家店镇民政主任,一上岗,民政办的门口已经站满了需要帮扶的老弱病残群众。他们中有的是来要救济的,有的是来要拖欠优抚款的,有的是来要五保金的……徐家源都一一做了记录或处理。仅前两天就接待58个来访者。

当晚,徐家源坐在办公桌前,阅览白天的接待记录一直到深夜。他就不停地想,两天下来来访者就这么多,肯定还有百姓有事来不了的,民政办只能被动等待每一个上访者的到来,这样能为来百姓解决的问题实在是有限。于是他决定,变“上访”为“下访”,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第三天,他一吃过早饭,就开始实施“下访”计划,走村串户,调查民情。

不走访不知道老百姓的困难,只有真正深入基层,才能切身地体会到百姓的疾苦。下绞村复员军人徐孝根,儿子不孝顺,他们老两口只得到集镇上出租房屋生活。徐家源深入其儿子儿媳家中进行谈话,经过他双方说服教育,儿子高高兴兴地把老徐接回家中;马家院村一位八岁女孩邓玉丹,因母亲去世,父亲身体不好而辍学,在徐家源耐心教育和帮助下,重返校园;茯苓村见半身瘫痪的五保熊动富生活十分艰难,徐家源亲自用自行车把他接到福利院;塘寨沟村王光顺的五保金被村干部贪污了,他给追了回来……经过两个月的“下访”调查,他走访了3000户,掌握了全镇158个五保对象,1200多人复员退伍军人和1100多贫(特)困户的基本情况和生活状况,及时处理了80多个遗留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徐家源就是这样以忘我的工作情怀和扎实的工作态度,践行着一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徐家源用自己火热的工作激情和顽强的斗志谱写了一首基层民政干部的奉献之歌。

要求干部下访的目的,是要及时、就地、有效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领导干部只有主动下到基层去多听民意、多访民情、多解民困,才能真正解民情,知民意,解民忧。为人民解决了困难和问题,才从根本上减少群众的上访。干部多到群众中走访走动才能增强党性修养,摒除脱离群众的衙门作风。

如果党员干部不主动关心群众,干群关系就不是“鱼水关系”,而是“油水关系”了。要避免和减少群众“上访”,最好的办法是干部“下访”,常敲百姓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甘于沉下去,才能浮上来

常言道:“工作要上去,干部要下去。”没有根基的大厦,很快就会倒塌;没有踏实的工作,成功也永远是空中楼阁。我们如果想在未来走得更好、更远,就应该摒弃急功近利的妄念,沉住气,深入基层,历练自己,这样才能把根基打牢,才能更好地开拓事业。

基层是最容易积累工作经验的地方,也是最容易锻炼人的地方。基层的工作给了你一个熟悉业务、掌握业务的机会,是一个经验积累的平台。身处基层,不要抱怨大材小用,沉住气,努力提升自己,把基层工作做到出色,你就有了稳固的根基,去支撑更大的梦想。

要甘于做“傻子”,唯有沉下去,才能浮上来。所谓“傻”,并非是真傻,而是大智若愚,是一种沉得住气,专注、执著的生存状态。成绩只属于沉得住气,不懈努力的人,那些投机取巧,三心二意之人,看似精明,就算曾经风光一时,却由于缺乏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和坚定不移的执著精神,而难以在事业上有所建树。

任何成绩的取得、事业的成就,都源于人们不懈的努力,务实、执著的探索追求,而心猿意马,浅尝辄止,投机钻营,则只能拥有昙花一现的虚荣及“竹篮打水”的庸碌。

多年前,李瑞环同志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篇文章里,批评一些人“嘴行千里,屁股在屋里……茶碗一端,说话无边;香烟一点,专说人短……你在前边干,他在旁边看,干好了早该如此,干错了意料之中”。这种聪明人是坐而论道的高手,绝不能指望他们干出点像样的活来。

工作无分贵贱,但是态度却有尊卑。在基层,不容错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不断观察、学习和总结,在经历基层的历练后才能脱颖而出。

小刘刚进华为的时候,公司正提倡“博士下乡,下到生产一线去实习、去锻炼”。实习结束后,领导安排他从事电磁元件的工作。堂堂的电力电子专业博士理应做一些大项目,不想却坐了冷板凳,小刘实在有些想不通。

想法归想法,工作还要进行。就在小刘接手电磁元件的工作之后不久,公司出现电源产品不稳定的现象,结果造成许多系统瘫痪,给客户和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受此影响公司丢失了5000万以上的订单。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研发部领导把解决该电磁元件问题故障的重任,交给了刚进公司不到三个月的小刘。

在工程部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小刘经过多次反复实验,逐渐清晰了设计思路。又经过60天的日夜奋战,小刘硬是把电磁元件这块硬骨头啃下来了,使该电磁元件的市场故障率从18%降为零,而且每年节约成本110万元。现在,公司所有的电源系统都采用这种电磁元件,时过近两年,再未出现任何故障。

这之后,小刘又在基层实践中主动、自觉地优化设计和改进了100A的主变压器,使每个变压器的成本由原来的750元降为350元,每年为公司节约成本250万元,并对公司的产品战略决策提供了依据。

小小的电磁元件这件事对小刘的触动特别大,他不无感慨地说道:“貌似渺小的电磁元件,大家没有去重视,结果我这样起初‘气吞山河’似的‘英雄’在其面前也屡次受挫、饱受煎熬,坐了两个月冷板凳之后,才将这件小事搞透。现在看起来,之所以出现故障,不就是因为绕线太细、匝数太多了吗?把绕线加粗、匝数减少不就行了?而我们往往一开始就只想干大事,而看不起小事,结果是小事不愿干,大事也干不好,最后只能是大家在这些小事面前束手无策、慌了手脚。当年苏联的载人航天飞机在太空爆炸,不就是因为将一行程序里的一个小数点错写成逗号而造成的吗?电磁元件虽小,里面却有大学问。更为重要的是它是我们电源产品的核心部件,其作用举足轻重,非得要潜下心、冷静下来,否则不能将貌似小小的电磁元件弄透、搞明白。做大事,必先从小事做起,先坐冷板凳,否则,在我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就要做夹生饭。现在看来,当初领导让我做小事、坐冷板凳是对的,而自己又能够坚持下来也是对的。有许多研究学术的、搞创作的,吃亏在耐不住寂寞,总是怕别人忘记了他。由于耐不住寂寞,就不能深入地做学问,不能勤学苦练。他不知道耐得住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住寂寞,偏偏寂寞。”

小刘的这段话对各行各业的人都会有启发。老子说:“轻则失本,躁则失君。”永远不会有一步登天的事情发生,不管你的能力有多强,都必须深入基层,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

李嘉诚说:“不脚踏实地的人,是一定要当心的。假如一个年轻人不脚踏实地,我们使用他就会非常小心。你造一座大厦,如果地基不好,上面再牢固,也是要倒塌的。”唯有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就一定能够有所成就。

知行合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中国,“行”与“知”的统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其提出可以上溯到《易经》:“君子以果行育德。”中国儒家在强调培养“圣贤人格”时,总是特别强调“躬身践履”。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更是鲜明地提出“知行合一说”即“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东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都把“知行合一”作为校训的一部分。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正是因为在千变万化的社会中,总是会有和书本上不同的地方,在具体的环境中,死抠书本的结果自然就会是失败。中国有句古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所有宝贵的经验都是无价之宝。这些经验除了汲取前人的成果外,更重要的是靠自己去创造和实践。

春秋战国时,有一位擅长做车轮的能工巧匠,叫做轮扁。

一天,齐桓公在殿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车轮。轮扁见桓公这样爱书,他放下手中的锥子、凿子,走到堂上问齐桓公说:“请问,大王你所看的书,上面写的都是些什么呀?”齐桓公回答说:“书上写的是圣人讲的道理。”轮扁说:“请问大王,这些圣人还活着吗?”齐桓公说:“他们都死了。”于是轮扁说:“那么,大王你所读的书,不过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齐桓公很是扫兴。他对轮扁说:“你一个做车轮的工匠,凭什么瞎议论呢?你说圣人书上留下的是糟粕,如果你能谈出个道理来,我还可以饶了你,如果你说不出道理来,我非杀你不可!”

轮扁不紧不慢地回答齐桓公说:“我是从自己的职业和经验体会来看待这件事的。就说我砍削车轮这件事吧,速度慢了,车轮就削得光滑但不坚固;动作快了,车轮就削得粗糙而不合规格。只有不快不慢,才能得心应手,制作出质量最好的车轮。由此看来,削车轮也有它的规律。可是,我只能从心里去体会而得到,却难以用言语很清楚明白地讲授给我儿子听,因此我儿子便不能从我这里学到砍削车轮的真正技巧,所以我已经70岁了,还得凭自己心里的感觉去动手砍削车轮。由此可见,古代圣人心中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精华已经随着他们死去了,那么大王你今天所能读到的,当然只能是一些古人留下的肤浅粗略的东西了。”

当然,像轮扁那样忽视书本知识,排斥间接经验,盲目地将书本知识一概视为糟粕的观点是不可取的。但我们也可以从他的话中得知,实践经验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不但是产生理论知识的源泉,而且有些精深的实践技艺若是不亲手去做一做,是很难从书本上得到的。从实践中学到的指示、经验,才是最有实践价值的,才是颠扑不破的,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不是所有的能力都来自于书本,基层的工作经验对个人成长来说更有效。要想学得一身真本领,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融入基层。只有在基层摸爬滚打过的人,才能深刻地了解基层,才会收获丰富的经验。这种经验,正是每个人建功立业的根基,正是每个人克难攻坚的动力。

199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出生在南京郊区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程军荣,被招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311工厂,成为一名农民工。

因为没多少文化,也没什么技术,进厂后,程军荣被分配到民品车间当了一名装配工,其实就是搬运工。虽然这只是简单的体力活,可程军荣很珍惜自己的岗位,踏踏实实做好装配工。装卸产品是力气活,几次搬运就气喘吁吁,有的人就把产品扔到车上或指定地方,他则坚持轻搬轻放,别人干完活走了,他总是拿把扫帚将周围清扫干净。当时并没有人要求他这样做,但他认为这些都是自己的分内工作,应该把它干好。

也许在别人眼里,一个农民工、临时工没必要怎样认真工作。可程军荣却分外珍惜这个机会,并开始主动做些别的工种的辅助工作。后来,工厂调他去干车工。

2001年,车间承接了一批某机载设备关键部件的整流器外罩的加工任务,难度大、工艺复杂,时间又紧。该部件直径有300毫米,呈半球形,薄型铝质材料,现有设备加工十分困难,而且这种部件的加工在工厂还是空白。接受任务后,上班时间他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并反复琢磨、试验,不断摸索最佳加工方法,业余时间就去图书馆、上网查找有关资料,那段时间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扑了上去,就连同女朋友的约会也一再推辞。经过尝试,失败,再尝试,再失败……终于摸索出一套独创的加工方法:将铝板加热至280摄氏度,再在改制的车床上通过滚压变型加工,实现了加工任务的完成。当大家看到这个部件加工成功了,无不惊奇和赞赏。

2004年,车间接到一批军品球型螺母和螺圈的加工任务,精度要求非常高,球面配合只允许三丝的公差,而且是硬度高、黏性大的特殊型号不锈钢材料,其加工难度可想而知。他二话没说就从车间领导的手里接过图纸。凭经验,他一眼就认定这批任务必须在数控车床上进行加工。当时,这批任务很急,外购专用刀具根本来不及,他决定再次接受挑战,自己手工磨制专用刀具。在一些人看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那些天,他几乎是整天站在砂轮边,一边磨一边琢磨,一天下来连鼻孔都是黑的,双腿像是灌满了铅般地沉重。值得欣慰的是,他又一次凭借锲而不舍的毅力磨制出了完全达到切削要求的专用刀具,圆满完成了任务,及时保障了部队的需求。

工厂改变了程军荣的人生。多年来,程军荣在自己的岗位上,刻苦钻研,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加工技术难题,成为工厂最年轻的工人技师。2008年,程军荣光荣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掌握知行合一,不仅仅是靠学习知识,而是要在实践中磨炼出来。在实践中要不断发展自己,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基层是各种问题和矛盾的集结地,一个真正在基层拥有工作经验的人,一个真正了解社会实际的人,其行动才更具有可实施性。

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在实践中学习新的技能。实践不仅能够检验刚参加工作的人已有知识的正确还是错误,实践中还能产生新的知识。社会是最好的大学,刚参加工作的人除了在学校学习课本知识外,更应该多参加社会实践,投身到社会中去,在社会中学习。

每个人都应该积极投身基层实践中,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学习群众的经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本领,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同类推荐
  • 每天学一点销售心理擒拿术

    每天学一点销售心理擒拿术

    《每天学一点销售心理擒拿术》内容简介:人生处处都在销售:画家销售艺术,音乐家销售声音,政治家销售主张,作家销售文笔,发明家销售创新,男人销售魅力,女人销售美丽,销售无处不在,不论你从事什么行业,持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都必须面对一个问题:销售自己,销售是一门生存艺术,《每天学一点销售心理擒拿术》将帮你成为洞察世事、见微知著的人,让你学会捕获人心,成功地推销出自己。
  • 重在执行

    重在执行

    工作重在执行、难在执行、赢在执行。本书从目标计划、端正态度、言出即行、尽职尽责、服从命令、相互沟通、团队协作、统筹时间、不断学习、用对方法、排除万难等11个方面阐述了快速提高执行力的具体做法,理论联系实际,简明扼要。它能切实帮助企业的员工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提高团队和个人的执行力,实现工作的高效运转。
  • 公司治理:发展趋势与洞察

    公司治理:发展趋势与洞察

    本书是德勤企业风险丛书的第一辑,主要涉及公司治理方面的最前沿话题。内容有2010年上市公司治理调查;浅谈CSA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对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思考;董事会运作的天龙八“不”;搭建授权体系,优化公司治理;股改与公司治理;中美日公司治理比较;合同风险合规;HEDGING企业的市场风险;企业内部控制实务;企业风险用语。
  • 科学的广告

    科学的广告

    本书汇集了克劳德·霍普金斯对广告的思想精粹,全书分为21章,每章一个主题,句句是金律。霍普金斯坚持为占消费者95%的大众服务,他的广告更加关注人性的那一面,关注大众消费者的真正心态;注重实效,注意区分广告和文学的区别。他在广告方面的每一个创举,比如优惠券、测试营销、邮购广告营销和免费试用等,都是围绕广告的效果来进行的。
  • 总经理把私营公司做大做强20个绝招

    总经理把私营公司做大做强20个绝招

    本书基于大量成功的私营企业成长和发展的经典案例,全面到位地提出了私营公司总经理如何把公司做大做强的20个绝招,几乎涵盖了私营公司发展壮大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及其解决方案,希望能给广大私营公司总经理提供一些启发与帮助,并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真正把公司做大做强。
热门推荐
  • 天价影后:偏执老公别样宠

    天价影后:偏执老公别样宠

    无法对别人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冷漠得像一冰冷的机器人,但只要牵扯时念,他就容易情绪失控,暴躁易怒,甚至伴有暴力倾向。可不要怀疑他会伤害她。她是他的执念,是他的病因,亦是他的药。他爱她到骨子里,死也不想放过她,但也死都不会伤害她。1V1甜宠文。
  • 钗魂记

    钗魂记

    杏花春雨,谓之江南。有情有义,叹之愁肠。--我是箜音谷小霸王方庭春!--我是孙家堡小祖宗孙词儿。
  • 越、老、柬、缅四国行

    越、老、柬、缅四国行

    《总有一处风景始终难忘:越老柬缅四国行》是一本旅游书,是关于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这四个中南半岛上国家的。这四个国家在文化上近似,在地理上相连,已成为旅行者流连忘返的青睐之地。《总有一处风景始终难忘:越老柬缅四国行》的写作风格是以发现和欣赏的心态去看这四个国家,观察到了一个陌生且充满生趣的世界。老挝北部原生态的万荣风情;不被人遗忘的废墟,被称作越南小吴哥窟的美森谷地;缅甸的第二大湖茵莱湖;柬埔寨的金边和吴哥窟等等,让读者看到了不只是旅游宣传册上美丽的风光,还能感知到生命的分量和生活的气息。
  • 带着三国宝物闯水浒

    带着三国宝物闯水浒

    水浒108好汉,最后却以一场悲剧告终,何其憾也?叶灵带着一张三国的宝物图鉴来到这里,将无耻的宋江一脚踢飞,带领其余好汉逆天改命,驱除鞑虏,恢复汉人荣耀!(里面有许多三国宝物,喜欢《三国志》和《曹操传》的朋友们不要放过哦^_^)
  • 我的扫帚会飞

    我的扫帚会飞

    求,用扫帚怎么战斗?在线等,挺急的。算了,我还是用刀吧。
  • 克隆版大脑

    克隆版大脑

    要是你脑中的所有信息都能上传到一个克隆大脑里,会发生什么事呢?你和你的克隆大脑能和平共处么?如果你的克隆大脑喜欢上了你才遇见的姑娘怎么办?只有大脑没有身体的存在,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吗?这是一本半严肃半诙谐的推理小说,讲述了第一个成功上载信息的克隆大脑的故事,探讨了计算机技术未来越进的方向,以及没有身体对人类意味着什么。另外,本书还记叙了一场三角恋情。被救赎的广告人、冒险家、层出不穷的笑料、受挫的爱情,人性弱点和数字缺陷,还附赠征服死亡的彩蛋。
  • 我有一条过肩龙

    我有一条过肩龙

    上联:“青龙过肩,法力无边”下联:“牡丹花开,富贵自来”横批:“不痛不要钱”这是令人满意的店楣,刚要心生感慨,电话响了。“喂,对,我是沈啸”少年瞄了一眼摆在显眼位置的“某宝定制证书”仿若自己真的就是那职业道德操守年度模范纹身师,不由正色道:“嗯,满背是五百,花臂都是花,通体?嘻嘻,如果你是女的。。。”
  • 极道圣尊

    极道圣尊

    圣尊,横扫九天十地,纵横六合八方,无敌三千寰宇,逍遥鸿蒙天地,超脱永恒纪元,历万劫而不灭。三千大道,混沌为尊;无数纪元,众多道主都只为最终超脱。亘古宇宙,强者如云,群星璀璨;太古至尊,地狱主宰;荒古天帝功参造化,震慑万古无人敌。绝代天骄卫阳征战诸天万界,立大卫天庭,统无尽天地,证极道圣尊。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他年我若为天帝,再战荒古誓不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