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6300000022

第22章 高贵的理想主义者——罗曼·罗兰

19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主要作品:《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约翰·克利斯朵夫》、《哥拉·布勒尼翁》、《母与子》

克拉夫脱家的祖籍是安特卫普。老约翰·米希尔少年时脾气暴躁,喜欢打架,某次闹了乱子,逃出本乡。大约在五十年前,他起身到这个亲王驻节的小城里:红的屋顶,尖的屋脊,浓荫茂密的花园,鳞次栉比地散布在一个柔和的山岗下,倒映在灰绿的莱茵河里。

——《约翰·克利斯朵夫》

他的脸色时常变化,或是在钢琴上被人无意中撞见的时候,或是突然有所感应的时候,有时甚至在街上,使路人大为出惊。“脸上的肌肉突然隆起,血管膨胀;犷野的眼睛变得加倍可怕;嘴巴发抖;仿佛一个魔术家召来了妖魔而反被妖魔制服一般”,那是莎士比亚式的面目。

——《贝多芬传》

在青春的这一段时间,托尔斯泰生活在对于力,对于人生之爱恋的狂热中。他抓扼自然而和自然融化,是对着自然发泄他的悲愁、他的欢乐和他的爱情。奥列宁说:“也许在爱高加索女郎时,我在她身上爱及自然……在爱她时,我感到自己和自然分离不开。”

——《托尔斯泰传》

在这些心力交瘁的年月之后——绝望地努力要否定他的生命的虚无而重创出他渴求的爱——幸而有一个女人的淡泊的感情来抚慰他,她了解这孤独的迷失在世界上的老孩子,在这苦闷欲死的心魂中,她重新灌注若干平和、自信、理智和凄凉地接受生与死的准备。

——《米开朗基罗传》

从童年时起,我就站在海峡之上张开双臂,一直就是如此。但在此时,我的影子仅仅勉强触及彼岸的前沿。如今,我要全部过去了,犹如夜幕时光,高高耸立的埃特纳火山的影子,徐徐降落在卡拉布里亚。我的影子先我而过去了,我所爱的人们。

——《一个人道主义者的沉思:内心旅程》

哪怕艺术家是天才,我也不同意让他关闭在高傲的思辨中。他的责任是向社会尽义务,弥补这种精神的利己主义。从他本身的利益来看,他应该这样做:因为要是他不再能在人类的共同生活中恢复位置,他就不再是一个人。他应该是一个人,而且是人本身,完整的人。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

作家小传

罗曼·罗兰,1866年出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他的父母都来自律师世家,因此他的家族在当地颇受尊敬。父亲为其取名罗曼,希望他能像古罗马作家笔下的英雄一样,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超凡的天赋。

少年的罗曼·罗兰一直体弱多病。有一次,因为家里仆人的疏忽,将不到1岁的罗曼·罗兰单独放在了寒冷的户外,差点要了他的命。父母为了保护这个体弱的孩子,将他禁锢在家里,可是,这样的过度保护完全扼杀了他的天性,让他的童年失去了许多快乐。多年后,当罗曼·罗兰回忆起童年生活时,常用“鼠笼”一词来形容当时的处境。

罗曼·罗兰5岁那年,他的妹妹死于白喉症。这件事对他父母的刺激很大,导致的结果就是他们更加严厉地保护起罗曼·罗兰来。同时,妹妹的死亡也让罗曼·罗兰幼小的心灵蒙上了阴影,从此,他对死亡总是有一种无形的恐惧。

罗曼·罗兰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极其重视,因此,在他14岁那年,为了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一家人从克拉姆西迁往了巴黎。在此期间,罗曼·罗兰开始接触莎士比亚、伏尔泰等大师的作品,在一次拜访朋友的途中,他还幸运地遇见了大文豪雨果,这些艺术大师的作品让他荒芜已久的头脑重新焕发了生机。

1889年,罗曼·罗兰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史学系毕业,并且通过会考取得了教师终身职位的资格。不久,他又进入罗马考古学校读研究生。回国后,他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同时开始文学创作。这期间,罗曼·罗兰写了几部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的剧本,他主要是想用“革命戏剧”来对抗已经陈腐的戏剧艺术。

罗曼·罗兰在罗马上学的时候,曾经认识了一对漂亮的意大利姐妹。年少的罗曼·罗兰对她们充满了爱慕,内心里体验着爱情的独角戏。当他终于鼓起勇气表白时,才发现这两姐妹对他根本没有爱恋之情。对于这场生涩初恋的回忆,罗曼·罗兰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还不懂得独立思考,却自我陶醉在感情空虚的悲歌里。”根据这段经历,他写成了小说《罗马的春天》。

进入20世纪,罗曼·罗兰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连续写了三部名人传记,即《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这三部作品合在一起称为《名人传》。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对他们的生平琐事进行细致的考究,也没有追溯他们的创作经历,而是重点展现了他们长期忍受苦难,努力追求创作之美的艺术家精神。

在这三个人的传记中,他用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这些“英雄”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情怀。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试图用这种英雄主义的精神来为动荡时代的人们指引方向。《名人传》的译者傅雷先生从罗曼·罗兰的文字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他说:“在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的时候,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罗曼蒂克式的、幻想的苦难;惟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与此同时,罗曼·罗兰发表了他用十多年时间创作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追溯这部小说的创作背景,还要先介绍一下罗曼·罗兰和他第一任妻子的故事。罗曼·罗兰的第一任妻子是一位犹太女子,她的父亲是语言学家,在巴黎的学术界拥有很高的声望。

罗曼·罗兰在回忆录中曾说:“我的妻子是一位音乐家,和我差不多;音乐在我们的爱情中占了很大的地位。”可见,在音乐上的共同爱好,让两个年轻人相互吸引。不过,他们却因为无法在做事原则上达成共识,无奈分道扬镳。

作为一个外省人,想要在偌大的巴黎立足实在是太难了。因此,罗曼·罗兰当时的许多创作,无论小说还是剧本,都难以找到上演或出版的机会。他的妻子始终认为,只有被人认可才是有用的东西,于是,她为丈夫的事业左右奔走,以求获得一些表现的机会。

可是,罗曼·罗兰不愿意为了现实的利益放下高贵的尊严,两人经过几次激烈的争论也没能达成共识。最终,他们结束了长达八年的婚姻。离婚后,罗曼·罗兰过着四处碰壁的生活,这些艰辛和困境最后成为他创作《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灵感来源。

《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也是罗曼·罗兰的代表作。小说以音乐天才约翰·克利斯朵夫一生中的成长、奋斗和失败为主线,展现了他曲折的人生经历,同时,作者还对当时的欧洲社会,尤其是德国和法国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描写。

一战爆发后,罗曼·罗兰定居在日内瓦。他利用瑞士中立国的环境,写出了许多反战的文章。此时,怀着浪漫主义民族精神的托马斯·曼对他的行为多加指责,但罗曼·罗兰并没有屈服。

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曼·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由于法国政府的反对,瑞典文学院直到第二年的11月才通知他这一消息。随后,罗曼·罗兰将所获奖金悉数捐给了国际红十字会和法国难民组织。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罗曼·罗兰和其他作家一起反对欧洲帝国主义对俄国革命的干涉。为此,他被称为布尔什维克党人。后来,他公开宣称:“我不是布尔什维克,然而我认为布尔什维克的领袖是伟大马克思主义的雅各宾,他们正在从事宏伟的社会实验。”

1919年,罗曼·罗兰发表了早年写就的小说《哥拉·布勒尼翁》,第二年发表了两部反战小说《格莱昂波》和《皮埃尔和吕丝》。此外,他还发表了关于音乐的理论著作和音乐史作品。多年来,罗曼·罗兰对音乐的欣赏和研究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因此,他的小说风格常常被认为是“用音乐写小说”。

1935年,罗曼·罗兰应高尔基的邀请,访问了苏联,并与斯大林见面。回国后,他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一书。他在书中写下了在莫斯科亲眼所见的社会弊端,同时提出了对苏维埃政权未来的期望。出于对苏联的考虑,罗曼·罗兰并没有马上将书稿发表。1984年,《莫斯科日记》获得出版,可惜,此时的苏维埃政权已经时日无多,罗曼·罗兰的愿望永远不会实现了。

1937年,罗曼·罗兰在故乡克拉姆西镇购置了一座房子,并于第二年5月从瑞士返回法国定居。二战爆发后,德军占领了巴黎,罗曼·罗兰遭到了法西斯的监视。四年后,盟军胜利,巴黎解放,罗曼·罗兰重新获得自由。同年12月,罗曼·罗兰在家乡去世,享年78岁。

作品赏析

约翰·克利斯朵夫

约翰·克利斯朵夫出生在德国莱茵河畔的一个小城里,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宫廷的乐师,母亲是一位厨娘。祖父对克利斯朵夫的母亲非常不满,因为,一百多年来,克利斯朵夫家就没有娶过一个不懂音乐的媳妇。

克利斯朵夫相貌丑陋,但是身体健壮。小时候他很淘气,常常因为被富人家的孩子讥笑而动手打人。事后,母亲则要拉着他去给人家赔不是。为此,他总是感到懊恼。

克利斯朵夫的祖父经常给他讲历史上的伟人和一些人生的道理,当他被父亲责打时,祖父对他说,为了人类最美、最崇高的艺术,为了抚慰造成人类光荣的艺术,吃些苦是值得的。克利斯朵夫的父亲是个酒鬼,当他发现儿子的音乐天赋时,开始认真地教他功课,带他去听音乐会,培养他的艺术气质。不过,父亲的教育总是生硬又呆板,让克利斯朵夫觉得难以忍受。

除了祖父和父亲之外,舅舅的教育对克利斯朵夫也有很大影响。他的舅舅是一个流浪的小贩,经常到乡间兜售商品。他懂得许多古老的歌谣,唱歌也很动听。然而,舅舅的人生理念和祖父、父亲的完全不同,如果说,祖父和父亲是为了艺术而艺术,那么舅舅是为了生活而艺术。

克利斯朵夫11岁时开始学习和声学,并且成为宫廷音乐联合会的第二提琴手。其间,他常常被迫巴结有钱的亲戚,甚至为了安抚有钱人的情绪损失自己的尊严。克利斯朵夫为此感到恼怒,于是更加向往舅舅那种独立、自由的生活。

祖父中风去世后,父亲也因为酗酒被辞退,这样一来,年仅14岁的克利斯朵夫便要担负起养家的重担。15岁时,克利斯朵夫爱上了参议官的女儿弥娜。可是,弥娜的母亲因为克利斯朵夫的出身、门第和财产都不够资格娶她的女儿而拒绝了这门亲事。从此之后,弥娜对他也疏远起来。不久后,克利斯朵夫的父亲去世。失恋、丧父和生活的压力,让克利斯朵夫觉得人生就是一场没有休息、没有侥幸的战斗,而他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前进。

克利斯朵夫和母亲搬到祖父的朋友于莱家居住后,于莱的外孙女落莎爱上了这个富有才华的少年。然而,克利斯朵夫并不喜欢落莎,他看上了开杂货铺的寡妇萨皮纳。克利斯朵夫觉得萨皮纳是一个自由的人,不受任何约束,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可惜好景不长,萨皮纳患上流感病死了。感到爱情幻灭的克利斯朵夫开始放纵自己,他和水性杨花的阿达约会。被阿达抛弃后,他感到人生充满了苦恼,即使奋斗也毫不中用。

经历过生活的困苦和爱情的幻灭后,克利斯朵夫开始批评德国的一切,对德国的音乐更是不满。可惜,他富有个性的音乐演出屡屡失败,最后还被公爵赶出了宫廷乐队。在一次乡村节日的舞会上,克利斯朵夫在打抱不平时失手打死了一个下士。为了躲避追捕,他搭乘火车逃到法国去了。

克利斯朵夫来到举目无亲的巴黎,他看到的巴黎不是艺术的殿堂,而是一个被官僚政治统治的、混乱的社会。他的音乐天赋被音乐界发现,但是那些人想尽办法破坏他的作品,不想让他出名。

经历了新的友情和爱情之后,克利斯朵夫的音乐创作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宽广,更富有人性。他觉得,音乐应该成为人类沟通的桥梁,而不是音乐家内心的独白。后来,他受到平民的吸引,想要创作一些大众化的音乐,甚至想和工人接近。不过,他并不想将艺术变成某一党派的工具,艺术应该在金钱和权利之外。

巴黎工人举行“五一”示威游行时,克利斯朵夫不属于任何党派,但也加入了游行的队伍。当警察和工人发生冲突后,克利斯朵夫打死了一名警察。在工人的掩护下,他逃到了瑞士。在那里,他遇到了旧相识勃罗姆医生。勃罗姆医生为克利斯朵夫提供了工作,可惜,他爱上了恩人的妻子。

经过一番挣扎后,克利斯朵夫抛弃了情欲的诱惑,来到瑞士的山村,过起了离群索居的生活。这时,他开始反省自己的人生,开始为自己的灵魂寻找出路。后来,他终于为自己的艺术创作找到了定位:艺术就像太阳一样,太阳不是道德的,也不是不道德的,它是生命,它战胜黑暗,艺术也应该如此。

多年后,一位巴黎的朋友去拜访他,告诉他,他的音乐作品在欧洲各地演出,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他之前的杀人旧案也被撤销了。克利斯朵夫算一算时间,他离开巴黎已经十年了。经过多年的隐居,他的内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变老了,变温和了,咬人的牙齿也变钝了。

克利斯朵夫重新回到巴黎,他受到了热烈的欢迎,音乐演出也获得成功。到了晚年,约翰仍然在创作音乐。不过,他的作品风格和早年已经完全不同了。如果说,他早年的作品宛如暴风骤雨,晚年的作品则是小雨淅沥,变得恬静多了。

后来,克利斯朵夫患上了肺炎。在患病中,他开始总结自己的一生。他觉得,这一生的目标已经达到了——青年时期顽强奋斗,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利;胜利后,夙夜警惕,守护自己的战利品;高峰之后峰回路转,遭遇了丧事、情欲和羞耻;倒下后,他遇到了上帝,努力听从上帝的安排,完成上帝的意志。最后,他倒在上帝的脚下,他死了。

全书共四部、十卷,是一部篇幅浩大的长篇小说,因此,傅雷先生在1937年为这本书的汉译本写的献辞中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不是一部小说,——应当说:不止是一部小说,而是人类一部伟大的史诗……它是千万生灵的一面镜子,是古今中外英雄圣哲的一部历险记,是贝多芬式的一部大交响乐。”

小说前三卷中,讲述了约翰的出生和对世界的初步认识。他像一个婴儿一般,睁开眼睛,看这个琳琅满目的世界,可是,一切对他来说都是神秘的、无解的。教堂的钟声引起他的注意,乐队的演奏也引起他的注意,这里面都包含了许多内容,可是他一点都不了解。世界就像是一个混沌,正等待他一一开解。

当他经历了友谊、爱情和情欲的锤炼,旋即进入了他的思想成长阶段。就像青春期的少年变成青年一样,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否定。他批评德国的历史、文化和政治,否定身边的亲人,否定他自己。就像蝉脱壳一般,他要先扔掉旧的自己,然后找到新的自己。

否定一切之后,克利斯朵夫开始寻找思想的归属之地。他首先尝试了犹太民族,转而放弃了,后来,他将目标锁定为法国。克利斯朵夫原本觉得法国是一个轻飘的民族,对它也没有什么好感。可是,随着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让他对法国和法兰西精神产生了向往。当他走投无路时,他将法国当成了思想的救援。他跨国国境线,对着法国的方向大声地喊:“巴黎,救救我!救救我的思想!”

来到巴黎之后,这个传说中的艺术之都表面上并没有克利斯朵夫想象得那么美好。大街上是满目凄凉,沉闷的市民生活;酒会上是漂亮、时髦,但是缺乏生命活力的巴黎女人;文学界只给人留下萎靡、衰退、伤感的印象……克利斯朵夫在这些所闻所见中没有看到法国精神,只看到了自己一次一次地失望。

后来,他和朋友住进了平民区。在那里看到那些挣扎着站起来的法国平民,看到被现代工业打碎梦想的神甫、工人和工程师时,他终于看到了法国精神,那是一种自强不息的平民精神;当他和好朋友座谈八天,痛痛快快地谈论法国精神时,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也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意识。

当克利斯朵夫经历了一系列的女朋友、工人革命的浪潮、偷情对精神的戕害这一痛苦的过程后,他身上的本能和头脑中的信念之间的冲突最终变得协调起来。他离开了所有的爱人,在山林里过起了孤独寂寞的生活。这种宛如炼狱逃生的生活,让他的肉体和灵魂合二为一。此后,再没有什么令他困惑,也没有什么让他痛苦了,等待他的就只剩下死亡了。

许多人说,小说中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其实就是贝多芬,故事是按照贝多芬的一生写成的。显然,这是一个误解。罗曼·罗兰在创作此书时,的确赋予了克利斯朵夫许多贝多芬具有的精神和性格,不过,在具体细节上,克利斯朵夫和贝多芬并没有更多相似之处。

《约翰·克利斯朵夫》并不是为任何人作传,因为它写的是一种生命力,是一种超越了真实的自然力,可以说,这不是克利斯朵夫一个人的境界,而是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心灵在成长时期所共有的感觉。

在历史评价中,有人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个人的心灵成长故事,也有人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史诗。其实,就像小说中写的一样,“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罗曼·罗兰想要表达的,正是一颗坚强的心是如何经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最终战胜内心深处的怯懦和卑鄙,从幼稚走向成熟的。

同类推荐
  • 麦克阿瑟(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麦克阿瑟(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他曾经打过败仗,然而,他却把失败的捕猎当作磨练自己技能、增添对成功渴望的手段。有人说他是一名笑对失败、超然前进的将军。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耀眼的将星,美国历史上充满传奇色彩的杰出将领。
  • 超越东西方:吴经熊自传(思想文库·《宗教与思想》丛书)

    超越东西方:吴经熊自传(思想文库·《宗教与思想》丛书)

    吴经熊是一位跨越东方和西方文明的奇才。他于1950年写的自传中,谈论了基督徒与中国文化的对话、西方的诗与精神生活、佛教与内心的反思等话题。他以娴熟的西文流畅地阐述中国思想,本身就体现出一种中西合璧、天衣无缝的和谐境界。
  • 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精选了贝多芬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中国近现代才女唯美三传(共3册)

    中国近现代才女唯美三传(共3册)

    本套书共三册,分别为《你是锦瑟 我为流年》、《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千古圣人孔子,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热门推荐
  • 我想我愿意信任你

    我想我愿意信任你

    听说怕黑的女生,都缺乏安全感,你也是吗?听说话痨的男生,都没有女朋友,你也是吗?我不知道你怎么了,但是我认识的洛柠从来都不是只会流泪的胆小鬼。你现在是怎么的呢?我认识的邓宇磊什么时候变得扭扭捏捏磨磨唧唧。我希望我能给你安全感,而你能给我女朋友。我希望我可以完成约定,但是人口买卖犯法。你这么下去可找不到男朋友。你最好还是先管好你自己吧。遇见你之前,除了自己我谁也不信。遇见你之后,我想我也愿意信任你。
  • 诗歌:悠久诗歌大国

    诗歌:悠久诗歌大国

    先秦时期诗歌包括原始社会歌谣、《诗经》、《楚辞》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民歌。先秦时期诗歌以其丰富的内容,完备的韵律,精巧的构思,为我国诗歌开了一个水平极高的头,是后代诗歌的滥觞。汉代乐府诗歌是汉代诗歌的代表,在诗歌史上有极高的地位,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立;另一方面它在我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继承、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也继承、发扬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
  • 魏成修仙传

    魏成修仙传

    这里的修真者和我们一样要从识字明意开始,学习修行,学习战斗,学习灵器、灵药、灵丹、灵符、阵法等等。主角魏成,一个家庭不幸的孩子,如何在繁荣稳定的修真界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故事。十三年书龄修仙小说迷的逃离现实写作,书写我心中的仙侠。
  • 华严经合论简要

    华严经合论简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地星尊

    天地星尊

    天载万物,命掌乾坤星耀之途,舍我其谁万道光芒耀仙路,唯我踏上一将枯
  • 末日崩塌

    末日崩塌

    时局动荡,灵气复苏,一个个漆黑大洞,自地球张望,崭新的时代,渐渐拉开篇幅,一个神秘的黑洞,撕裂天空,而来,所谓科学的规律被打破,人类迈入一个灵气泛滥的时代,百年的起落奠定了世界格局……
  • 宋乱

    宋乱

    喵星人们,回归吧!最新作品,求支持!《天罗》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将进酒,莫停杯,与尔同销万古愁。北宋末世,内忧外患,朝堂六虎,方腊之乱,梁山起义。西有西夏蠢蠢欲动,北有猛虎大辽虎视眈眈。值此春秋,一名小人物忽然回到了这个时代,本该早已注定了的天下大势霎时间风云变幻,暗潮汹涌。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不反抗,就只有死!生于斯,长于斯。生当为人,我们无从选择。————漂流的猫
  • 藏剑万千

    藏剑万千

    乐安宁站在海边,望着天空中如蝗群般御空而立的修行者,心念一句:“我有藏剑万千。”于是,剑气便如雨幕洒落而下。
  • 革命导师写作讲演的故事

    革命导师写作讲演的故事

    这套红色文化书系,突出红色文化这一主题。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纳人类先进文明成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统一的体现。
  • 汉明

    汉明

    大明朝的灭亡,原因有很多。那就一个一个地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