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2400000037

第37章 最年轻的亿万富翁:迈克尔·戴尔(1)

“摒弃存货、倾听顾客需求、坚持直销”的三大黄金法则,让他成为《财富》五百强企业总裁中最年轻的一位。

姓名:迈克尔·戴尔

出生日期:1965年2月23日

籍贯:美国

产业:戴尔公司

资产状况:164亿美元

2008福布斯财富排名:第40位

1983年,18岁的得克萨斯大学新生迈克尔·戴尔开着新买的白色宝马车去学校报到,在车的后座上摆着三部个人电脑。1984年,19岁的戴尔决定退学,并创建了自己的戴尔电脑公司。1987年10月,23岁的戴尔依靠他过人的胆量和敏锐的嗅觉,在股市暴跌的情况下大量买进高盛的股票,第二年他便获利1800万美元。今天,戴尔公司的年营业额超过190亿美元,每天通过网络售出价值逾1200万美元的电脑系统。戴尔的业务仍在不断扩展。

迈出第一步

1973年,迈克尔·戴尔已经8岁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让他过得非常惬意,同时也有太多的好奇和幻想让他非常疑惑。他迫切地想去了解其中的奥秘,愿意亲自去尝试。也许在成年人看来,他的某些“壮举”显得有些幼稚,甚至可笑。

有一次,他偶然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广告:经过某种特殊的考试,可以缩短读书的时间,减轻小学生的痛苦,在读小学时就可以拿到高中毕业文凭。这个消息太有诱惑力了,年幼的戴尔读完之后马上兴奋地拿起电话,申请这项考试,他满怀期待地想尽快解决自己的文凭问题,直接进入大学,快速进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结果不言而喻,戴尔被欺骗了,他这种一步登天的想法很快就成为伙伴们的笑料。不过,戴尔这种想直接达到目的、快速实现梦想的思维方式,却对他日后的商业理念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是当时的伙伴无法用远见来预料的。

4年之后,戴尔12岁了,他的一位关系特别好的朋友成为促使他小时候的财富梦想萌芽的人。戴尔经常去这位朋友家玩,小伙伴的父亲对集邮非常痴迷,受其影响,两个小孩子都迷上了集邮。为了积蓄更多钱来买邮票,戴尔还利用业余时间去离家不远的中国餐厅洗碗,尽管又脏又累,却能挣得小笔收入。在日常生活中,他也会花很多时间去关注与邮票相关的信息,而且这一习惯逐渐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在收集邮票的过程中,戴尔的商业天分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很快就注意到邮票价格正在迅速上涨,此时,他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对集邮十分感兴趣的人了,他已经注意到了邮票中蕴藏的无限商机,这些都是从身为股票经纪人的妈妈那里耳濡目染的。没错,他看到了集邮市场中的致富机会,这比在中国餐馆做苦力轻松得多。他跃跃欲试,有些迫不及待了。

说到迈克尔·戴尔的商业天赋,不能不提到他的生长环境。他出生在一个有着较浓商业气氛的家庭,父亲是一位牙医,母亲是一位股票经纪人,母亲对他的影响更大。20世纪70年代,在戴尔家的餐桌上,总是围绕着经济变化不断更新谈论的主题: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情况、联邦储备局总裁的决定对经济和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石油危机、货币贬值、应该投资哪些公司、该买或该卖哪些股票。这些听起来像大学教授在课堂上教授的内容,戴尔从小就耳濡目染。

那时,戴尔所处的美国休斯敦市正处于繁荣期,经济出现了大幅度增长,因此收藏品市场也表现得异常活跃。中国有句古话是“乱世的黄金,盛世的古董”,邮票在繁荣的经济环境下也会有惊人的价值。当然,身处美国的戴尔在小时候没有听过这句话,但是他敏锐的嗅觉依然察觉到邮票价值正在不断地攀升的事实。这位生长在被经济话题和商业投资气息包围的家庭里的孩子,理所当然地能感知到这个机会。此时,他的勇于尝试的性格发挥了作用,他决定通过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准确判断。

收集邮票,就要从很多散户手中寻找机会。但是,这样一个年幼的孩子,谁会相信戴尔有足够的钱来达成这项交易,并且如果卖得太便宜,岂不是在做赔本生意?况且当时散户太多,难以逐个寻找并且确保成交。在冥思苦想中,戴尔回忆起,他曾经和朋友在拍卖会上高价买入一些邮票。依靠直觉,他判断出拍卖人肯定能从中赚得一笔不错的费用。于是,一个模糊的念头在他头脑中逐渐明晰起来:与其花钱去收购邮票,还不如自己弄个拍卖会,这样不仅省事,而且省钱。最关键的是,这一定非常有趣,既可以赚取可观的拍卖佣金,还能了解更多的集邮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从此,戴尔开始了他人生第一次在生意上的冒险。因为从拍卖会上买邮票比较贵,为了省钱,他就从身边的人那里寻找机会,比如亲戚、朋友、老师、邻居等,让他们把邮票委托给自己。接着,他开始在专业刊物《林氏邮票杂志》上刊登“戴尔集邮社”的广告,并且亲自制作出12页精美的邮票目录,寄给一些有交易意向的客户。

几天之后,戴尔的广告为他带来了好几份订单,兴奋的他变得更加自信起来。他开始向更多的朋友收集他们手中的零散邮票,并且不断地更新广告上的内容,在目录方面也增加了一些新的精美邮票。通过将近三个月的努力,令所有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戴尔净赚了2000美元。这个数字,在当时可是普通家庭半年的收入,人们从此对戴尔刮目相看。

这是迈克尔·戴尔第一次感受到财富带来的惊喜收获,通过省去中间人,他得到了更多的好处。他同时还意识到,如果有了一个新的创意,就马上行动,坚决执行。少年时就尝试到了直接销售的甜头,这使迈克尔·戴尔在以后的创业过程中始终坚信这一模式,并且把它发挥得淋漓尽致。

16岁创建直销模式

如果说迈克尔·戴尔12岁买卖邮票的经商初体验,只是让他感受了“直接接触”的一些甜头,那么真正对直销这种销售模式较为深入地了解和系统的应用,应该是在他16岁那年。

那年夏天,戴尔找到了一份工作,主要是负责争取《休斯敦邮报》的订户。报社交给业务人员一份名单,上面写着由电话公司提供的用户信息,让他们按照信息向顾客打电话推销报纸。这种随机抽样的新方式让戴尔感到非常吃惊,他从来没有想过可以这样来寻找新的交易机会。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他开始了报纸业务员的工作。

再难的工作到戴尔面前,也许都会变得不再困难,因为他有一样法宝:勤奋努力。刚开始时,汗水浇灌的业绩之花开出了蓓蕾,他的表现还可以。不过,离他想要达到的花团锦簇的目标似乎还比较遥远。在工作中,他细心观察、认真思考,通过与客户的不断接触,戴尔从他们的谈话与回馈中发现了新的机会。他逐渐明白,基本上愿意订阅邮报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刚结过婚的人,另一种则是刚搬进新房子的人。发现新大陆的戴尔马上又开始思考新的问题:“如何才能找到那些刚办好房屋贷款,或刚结过婚的人呢?”

这个头疼的问题让他烦恼了很久。通过一段时间的明察暗访之后,戴尔终于理清了一些头绪:“那些要结婚的情侣们,都必须到地方法院申请结婚证书,然后还得提供地址,这样法院可以把结婚证寄到他们手里。”在休斯敦所在的得克萨斯州,这项资料是公开的,因此他就劝说几个高中的好朋友一起前往休斯敦地区16个县市的地方法院了解情况,搜集新婚或即将结婚者的姓名和家庭地址。通过三番五次的咨询,幸运的年轻人们终于找到了这些人的资料,一筹莫展的戴尔开始活跃,为后面的战斗摩拳擦掌了。

除了结婚者的信息,戴尔还发现了一个新情况:有些房地产公司会整理出贷款申请者的名单,按照贷款额度对这份名单进行次序排列,因此,要找到那些贷款额度较高的人变得不再困难。因为贷款额度高的人消费能力相应也比较强,戴尔将他们定位为高潜力顾客群,他们阅读邮报的可能性应该比较大。将目标锁定之后,戴尔就根据房地产公司提供的信息,给他们每人寄了一封信。除了姓名不同,内容基本一致,都是需要订阅的报纸的资料。

有了这两方面的开拓渠道,戴尔在暑假赚取收入显得不再艰难。随后的结果不言自明,他的确收获了比8岁时更多的财富。暑期结束回归校园后,教历史和经济学的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要求学生整理自己的报税资料。戴尔依售报纸的销售量,算出那一年的收入是18000美元。刚开始老师误以为是这小子粗心弄错了小数点的位置,没太在意,还好心地给他“纠正”过来。没想到戴尔却很固执,非要改回去,并且将这笔收入的来龙去脉讲得非常清楚。听完戴尔的讲解,老师目瞪口呆,她想不到自己的学生,一个上中学的孩子一个假期所得,比自己整年的付出获取的收入还高出许多!

然而,戴尔却丝毫也高兴不起来,他显然还对暑假的赚钱经历念念不忘。在这段富有挑战和充满乐趣的日子里,他不仅获得了不错的收入,而且找到了致富的门路。只是这一切太短暂,他必须重新返回校园。意犹未尽的戴尔显然很不甘心,于是他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开展他的业务,尽管学业受到影响,可是订户数量却不断攀升。谁说追逐财富不是人生的学习过程?

这次订报业务的实践,不仅让戴尔积蓄了到计算机行业中去淘金的资本,也启发了他创造出“比顾客更了解顾客”的直销模式。依照这种模式,他的销售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逐渐增加了在计算机市场的占有份额,造就新的创富神话。当然,这是后话。

邂逅个人电脑

以戴尔的名字命名的戴尔电脑公司似乎让读者更感兴趣。为什么叫戴尔?个人电脑是怎么发明的呢?他是怎样步入IT领域的?

其实财富的诞生,往往都是偶然的。用戴尔自己的话来说,他接触个人电脑只是一次“邂逅”,并不像人们猜测的那么传神、那么不着边际。

事情还得追溯到戴尔小的时候。进入中学之后,他被编入了数学实验班,还参加了“数字概念社”,社团里的每位成员都能用心算来解决复杂的数学难题,并且经常参加数学竞赛。给他们上课的是一位名叫达比的数学老师,他在学校设置了第一台电传打字终端机。学生放学之后,可以选择自己留下来,亲手操作这台古怪却又神奇的机器,输入方程式等各种疑难数学题目,“怪兽”便会快速准确地提供你想要的解答。当然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看来,这是不足为奇的,但在当时,它却给戴尔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戴尔评价说:“这是我看过的最神奇的事物。”

好奇的心理又开始在戴尔内心泛起波澜。从此之后,他开始整天在一家名叫“无线电屋”的电器专卖店里徘徊,不仅如此,他还提前体验,在店里玩起电脑来。每个人都有强烈的拥有欲,戴尔也不例外,他购买电脑的想法与日俱增。他开始自己存钱,打算买电脑。当时,乔布斯的苹果刚刚面市,并且迅速成为备受美国人欢迎的个人电脑。戴尔对苹果二号情有独钟,称其为“最棒的电脑”。当时的电脑可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样子,它没有现在这么复杂。当时的电脑每个电路都安装在特定的晶片上,用户可以轻易打开电脑主机外壳,了解电脑的运作方式。

邮票交易赚得的2000美元,就是戴尔拥有第一台电脑的敲门砖。当父亲将新买的电脑搬到戴尔房间的时候,他的激动让整个房间弥漫着幸福的味道。但是,好奇心又开始作祟,在与激动的较量中占据上风,戴尔在满心欢喜了几分钟之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给新电脑动“手术”。说干就干,他很快拆开电脑,试图弄清楚它的奥妙之处究竟在哪里。

由于捣鼓的动静太大,以致惊动了父母。看到眼前被戴尔肢解的苹果电脑,父母气得暴跳如雷。当时苹果电脑可是稀罕之物,售价昂贵,没想到这个败家子居然在几分钟之内通过让集邮换回的血汗付诸东流。显然,父母一定以为儿子把电脑毁坏了。见此情景,戴尔连忙解释道:“我只不过是想拆开看看,它究竟是怎样运作的。”

听到这话,父母不再发问,甚至“多云转晴”。他们了解儿子,也相信儿子能在兴趣中发现新的秘密,这个秘密不仅是电脑的运作原理,更有可能是新的商业机会。

有了小时候对电脑拆解的经验,戴尔对这东西了如指掌。1981年,IBM推出了全新的个人电脑(PC),戴尔马上把注意力从苹果电脑转移到个人电脑。为了尽量收集有关个人电脑的知识,他又购买了所有可以加强各项功能的配备,例如更多的内存、磁盘驱动器、更大的显示器以及更快的数据机等。戴尔开始尝试改装个人电脑,然后卖掉,从中获取利润,紧接着再改装另一台电脑。熟练之后,他开始向批发商购买大量零件,以降低成本。

堆积如山的零件把戴尔的房间弄得像个修理厂。对此情景,母亲非常不满,却又无可奈何,只好发出慨叹:“老天,他把这玩意弄坏,居然还能卖到更高的价钱!”

这样的日子持续到1982年6月,终于出现了重大改变。当时,全美电脑大型展览在位于休斯敦的阿斯特丹馆举行。有一个星期,戴尔似乎从学校消失了,他没有去上课,而是跑到展览馆去参观。眼前的情景让他有些眼花缭乱,他大开眼界。

同类推荐
  • 商战

    商战

    本书重点阐述了商战中的四种常用战略形式,如防御战、进攻战、侧翼战和游击战,针对每一种形式又提出了三条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在具体的商战中应用这些原则。本书分析了商战中的实际案例: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战役,汉堡王与温迪斯对麦当劳的挑战以及DEC对阵IBM等。这些人们熟知品牌的案例在作者精心的组织下,使读者不仅加深了对本书中心思想的理解,而且学习了如何在实战中具体应用各种营销战略和策略的技巧。
  • 创业时,他们在读什么

    创业时,他们在读什么

    创业不该是关起门来的单打独斗,而应该是一种乐于交流、不断吸收、随时感知外部世界的生活方式。在硅谷,这个全球初创公司和创新技术的第一孵化地,精英创业者们又在读什么、想什么、并且感知到了什么呢?本书通过分享硅谷创业精英们的所读所想和实战经验,为创业路上的人们打开了一扇窗。这21本由硅谷新贵们甄选出的创业路上的必读经典,从不同的行业视角带来关于创业的全方位解读:艰难时刻创业者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和心态?在硅谷,哪些商业新趋势正悄然兴起?如何激发团队创造力?怎么迅速成为行业垄断者?创业是一条孤独且艰辛的不归路,你准备好连接世界了吗?
  • 每天学一点管理艺术

    每天学一点管理艺术

    本书就是一本供你用心参悟、细细品味的图书!书中结合真实、生动的实例,将经过实践检验的种种管理技巧展示给你,为你解决在管理过程中最有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使你在每天的轻松阅读中迅速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帮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了管理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沟通技巧、奖惩原则、管人用人、建立团队、提高执行力等,使读者做到一书在手,即可全面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熟练运用现代管理技巧。书中既有技巧指导,又有案例解读,’可操作性强,是本不可多得的管理者参考用书。
  • 剑客马云 刀客史玉柱:创业双雄的财富传奇

    剑客马云 刀客史玉柱:创业双雄的财富传奇

    在瞬息万变的生意场上,穿梭着忙碌的身影,演绎着成败的故事。虽然商人“无利不起早”,但那些充满利益与道义、肯定与争议的江湖恩怨,却能或深或浅地折射出人性的光环,也可从中或隐或现地透露出企业家独特精神世界里最深邃的内涵。
  • 打造高效能团队的93个经典故事

    打造高效能团队的93个经典故事

    《打造高效能团队的93个经典故事》一书的编写,对组织和团队成员的主要需求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全书精选93个精彩团队故事,读来生动有趣,而人深思。同时,每个故事后的智慧点拨,将团队管理的深邃思想以浅显易懂的总结方式,一语道破,使各篇章内容的故事和理论相互结合,互动互融,别有新意。
热门推荐
  • 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

    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紫川之天下归心

    紫川之天下归心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销魂。悲与美,人叹息,书厌言,何必再论,紫川群雄。
  • 盛宠娇娇妻

    盛宠娇娇妻

    他对她一见钟情,一眼万年,她确是不知她对他慢慢深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阿琛”她清冷的一声直直地喊入了他的心间“琛哥,有人打嫂子主意”“琛哥,有人觊觎嫂子美貌”“琛哥……”“琛哥……”“通通给我灭了!”某王爷气急,那些敢惦记他媳妇的人,不论男女,统统灭了
  • 医女为君故

    医女为君故

    她是神医之女,医术了得。偶然之下救了他,却也丢了一颗心。原以为从此形同陌路,谁曾想造化弄人,原来他们从前竟是青梅竹马。本想全身而退,但是看到他为自己奋不顾身那一瞬间,她的心再次动摇了。命运总是曲折离奇,他失忆了,什么都记得,唯独忘了她。
  • 一根白发

    一根白发

    一开机,发现十五个未接电话,全是闺中蜜友田媛打来的。当我头顶炸雷,脚踩水洼,浑身湿透地赶到江南赋饭店门口时,隔着落地玻璃看到田媛正握着镜子涂脂抹粉,我就气打不一处来,肯定是田大演员又遇到情感问题了,她换男朋友就像我们出报纸一样频繁。省府千金就是任性,随意指拨人,我有些后悔来了,若回返,她已看见我了,只好苦着脸进去。我还没落座,田媛就语速急促地说知道不,刘明扬出事了!说着,一双大眼睛像探照灯死死盯着我。我心里一惊,把伞扔到桌边,没好气地说,他出事了,与你有什么关系?服务员,再来一杯玫瑰花茶。
  • 慢读秋雨

    慢读秋雨

    这是一本散文集,以慢生活为主题从作者旧文中遴选出二十余篇文章,共约13万字,分成四组,依次为“慢走华夏”,“慢观世界”,“慢享至美”,“慢品浮生”。“慢走华夏”,是余秋雨亲身考察中华文化关键性遗址的文化散文;“慢观世界”,是余秋雨探寻罗马、埃及、伊拉克等所存世界古文明遗址的旅行散文;“慢享至美”,是余秋雨对中国举世独有的三项极品文化昆曲、书法和普洱茶的品鉴美文。
  • 因为遇见你

    因为遇见你

    我和陆正歧的这场爱情里,我一直都知道,谁先爱上谁,那就已经输了。所以,就算我恨过,怨过,逃过,最后还是抵不过他的温柔。只是,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绝对不会和他开始这场荒谬的婚姻。
  • 砚压群芳

    砚压群芳

    【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桃叶父母双亡,家徒四壁,母亲只给她留下了一个刚刚出生的小妹妹。为养活自己和妹妹,桃叶去书法名家卫夫人的私塾里打杂,结果遇到了四位爱捉弄人的贵公子:王献之、谢玄、郗超、桓济,和几位极具特色的教书先生:猫先生、墙头草先生、子曰先生、惊堂木先生;以及声称爱财如命,兼有奇特嗜好的卫夫人。不久,桃叶就被神秘女子骚扰毒打,她原本以为不过是爱慕王献之的女子在跟自己争风吃醋,最后却惊惧地发现,自己居然卷入了一场宫廷争斗之中。**************************************桃叶心语:都说我心比天高,可惜身为下贱,那又如何?就算是小麻雀,也有一双飞翔的翅膀,也可以仰望天堂.(我的其它书:《极恶皇后》由陕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美人卷珠帘》正在连载中)
  • 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

    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志新论语

    志新论语

    本书整理、精选了作者3000多条微博中的精华,将作者多年来工作实践和长期从事管理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以微博语录的形式来展现,归纳为学问、人生、经济、产业、企业、企业家、创新、商业模式、信息化、综合十个大类,是为经济运行的智慧总结、企业管理的实战经验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