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29200000006

第6章

青楼女子

郭凤巢上了轮船。在开船的瞬间,他深深后悔了,这样一走了之,回不回得来?他心中茫然。他知道父亲的性格,父亲既然做出这个决定,他就会坚持到底。上了船,自己就得放弃一切想法,听从父亲的安排,先和郑惠照结婚。

真是对不住!他在心中对李浣倩说。

船还泊在码头,但他已经无法回到码头。四个保镖围着他,直至将他送进仁记巷。这四人全是苏北人,是父亲从闸北镖局请来护送侨批,保卫批局安全的。他们能听懂一点潮州话,平时偶尔也会护送小火轮运钱到潮汕老家。其中一个大高个,郭凤巢有些面熟。想着海路漫长,他有意请这人下船去给李浣倩送信,不必跟着去潮汕。这样大架势,没有必要吧?他把意思一说,那人断然拒绝:“三少爷!鉴四爷让我们四人把少爷安全送到仁记巷,小的如何敢违命?请少爷歇息。海上不安生,风浪大,一路还请小心,小的不敢大意。”

不觉船已驶出港湾,防波堤已经看不见了,郭凤巢心灰意冷,顿觉海风袭人,步回舱里。

1885年秋天的上海,义和团小刀会虽未成气候,但从四面八方传来的消息,足以令洋人教众人心惶惶。《申报》上这一类的大小新闻,好像也多了起来。时有洋人教徒,在大教堂附近失踪,几日后被义和团抛尸街上繁华地段。义和团并非仅是暗杀,有时公然发起事端,当街杀人越货。圣约翰大学是教会大学,也是义和团的目标,喜欢说英语的李浣倩,真是令人担心!

郭凤巢想起那年将她从青楼艺苑赎出,信臣爷知道后将他召到老家老屋,甫一见面,郭信臣不容分说,让他跪在祖宗神位之前:“你做的事,一五一十,自己向祖宗说,求得饶恕!”他踱出厅门瞬间,回头瞥了有些惶惑的连淑发一眼,那眼神复杂至极,连淑发深知其意。

信臣向来不怒而威,这神情她太熟悉了。严父慈母,他们各自担当了家庭中的重要角色。

这十五年间,连淑发又为郭信臣生育了九个男丁。郭信臣家族如今一共有十五个男丁。长子郭应木年逾二十六岁,最小的十五子刚过周岁生日。连淑发自1885年嫁入郭家,迄今二十五个年头大部分时间都在生育。孩子们都知道体恤母亲的辛苦,个个行孝,无以复加。

她体恤儿子的心情。在众多儿子中,丈夫是把老三作为继承人来培养的。老大应木从小出国,在英国剑桥修完博士,任职花旗银行,聚少离多。二子郭应水身体孱弱。三子正可担当。

这事在别人那儿,另当别论,而在三子这儿,却是不容。诗礼传家,贵胄大院,岂容此种宵小之所为。淑发知凤巢酿了大错,又可怜这个承担负重的儿子。他生性温良,少时见哺乳中的小弟弟咬母亲乳房,便会心疼,揉着母亲乳头,口里发出“痛啊痛啊”的声音,似在安抚母亲,又在嗔怪小弟弟。令淑发唏嘘不已。

她走过去,把长大成人,已经十八岁儿子的脑袋,抱在怀中,紧紧贴在她无比硕大的胸前,轻声说:“起身吧!去书房,好好跟父亲说说,没多大的事。”

凤巢抱住母亲的腿,隔着裙裾,轻轻却用力地咬住。淑发屈身拍拍凤巢肩头,遂到佛堂去。

汾阳世家

汾阳世家后库,西边门楼延出一座四点金,这是光绪十年(1884年),郭氏家族目睹鸦片战争惨败,为防盗匪,特意建造的一座暗堡。从空中看,它一览无余。可那时并无航拍。从地面上平视,它隐匿于迷宫一般的后库中,后库复杂有意反常规的迷宫构造,使它很难被人发现。

这后来被称为“禁屋”的地方,因为一部被称为“尽览潮汕文化,重塑潮汕人形象”的长篇小说《铜钵盂》而声名远播。禁屋,因这部书展现于世,它隐藏了一个多世纪的故事,开始了它对自身的讲述。

郭凤巢从上海回来,先到厅堂向祖宗请罪,之后,便被关进这座有前后花园,有深水井,有三进天井四个厅堂的深宅大院。他在这里,至少将度过一段相当漫长的岁月。

禁屋终日大门紧闭,虽无人看守,但郭凤巢若想要出逃,却是要颇费周章的。

郭信臣明确告诉凤巢,他必须在禁屋中至少生活两年以上,完成两件人生大事。其一,与郑家老大郑奕江女儿郑惠照完婚。其二,至少诞下一子,而后方可迎娶李浣倩为妾。

住进禁屋,并且禁足,这是郭氏家族对郭凤巢有伤风化行为的严诫。子不肖,父之过。作为父亲,郭信臣必须思过严守。对此,郭信臣无话可说。他告诫儿子,珍视禁屋岁月,重拾四书五经,先从《弟子规》《三字经》读起,学后可知如何为人父。

郭凤巢觉得一切都过于荒唐,令人不可思议!北京的“五四运动”,烈火正烧向全国,而自己家族却上演了这荒唐的一幕。他千百次地想逃回上海,也做一回五四青年,和李浣倩私奔,争自由,保卫爱情。这些念头又像洪水猛兽一般,把自己吓了一次又一次。他明白,那是小说里的事,与自己的生活无关。

只是思念、担忧李浣倩,一种无法交代,临阵逃跑的耻辱,无时无刻不在咬噬着他。父亲当着族长郭向笙向他宣布那两个决定时,他的心就已经死了。

让已死的心,再活起来,只有拜禁屋所赐了。

在禁屋中,他每天能读到一周前的《申报》和两日前在汕头出版的《星岛日报》《岭东国民日报》,却天天有“五四运动”如火如荼的消息,郭凤巢反倒平静了。

有半个世纪历史的禁屋,诫勉过大大小小几代人,视过错大小、性质决定期限长短和自由度。每日三更读经、史、子、集,却是雷打不动的规矩,每日三百字楷书亦为学习之标准。若是因错误、罪过入禁屋,则每天必须写一篇不少于百字的反省书。这规制已经延续了几百年,在仁卿父祖一代,才以禁屋固定下来,成为家族日日可见的诫勉象征。

郭信臣一脉,郭凤巢是第二个住进禁屋的,而且住得最久。他也是最后一个住禁屋的人。民国初年,禁屋变体为新学,从上海请来两位留过洋的先生,教郭氏子女习文绘画,学习外语,主要学英语和德语。

第一位入住禁屋的人,是现族长郭向笙,因参加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失败后,他逃过清廷追捕,在外流亡多年,后潜回老家铜钵盂。当时的族长曾在家族中议决,送官府以自首惩处,但因族中多位元老作保,言郭向笙此次回老家,冒着被官府捕杀的危险,皆为老父奔丧而来,证明以孝行践行自新,可免去送官府,由家族诫勉即可。族长令其在为父丁忧三年届满后,即入新建不久的禁屋,自行反省诫勉。郭向笙在禁屋中住了一年零八个月。因突发倭寇袭击潮汕挑起事端,郭向笙自告奋勇,领民团灭倭,大获全胜,受官衙嘉许,趁机洗白身份,走到了阳光下,在潮汕传为佳话。

六礼·庙见

自从郭凤巢入住禁屋,郭信臣吩咐家丁们严加看守,不能让凤巢离开一步。三天后是郭郑双方择下的吉日,郭家将迎娶郑惠照为新娘。婚礼将严格按潮汕古例,依唐朝恪守至今的“六礼”旧俗办理。其规制有:提亲、合婚、定亲、行聘、请期、迎亲(包括“庙见”)。这个过程,照旧例起码要有半年时间,现只好赶紧处办。尽管如此,郭郑两家一点都不想马虎。

于郭家而言,长子应木,去国漂流未归;二子应水体弱,尚不宜婚娶;三子凤巢,引凤入巢,正当其时。即使因李浣倩而生枝节,此婚配又非凤巢所愿,郭家也断不能失信于人,二十年前的口诺,如契约文书一般重若千钧,绝无反悔的道理。

自那年苇席相亲之后,郭家每年岁末,照例有至少一至二艘火轮运载龙银的生意,交由郑家码头办理。除此之外,潮汕、上海生意银钱,来往货运,几乎全由郑家承办。

十五年间,郭信臣和郑奕江见不上几回,两家也未再提嫁娶之事。那年那月那日之后的十五周年那天,郭信臣竟鬼使神差从上海提前赶到铜钵盂。似有何心事,却又并不明朗。究有何事?

那天早晨,他早早起床,却又坐立不安。心烦意躁,似觉有大事发生,又不明就里,心中愈发烦闷。

他独自走出仁记巷。

碉楼在风中。

孤独的风和潮汕平原上孤零零的碉楼一起,使他心情无比复杂,怅惘地遥望着那些散落在广袤的原野和丘陵中的河流。海边湿地辽阔广袤,无边的三角咸草和茂密的菖蒲,从海边铺天盖地扑来,翻滚的绿色像波浪般涌来。金色的云朵在早晨澄澈的天空中,不断地洇染着、变幻着自身的颜色,金红、淡粉、浅紫,像棉絮一般,飘忽着一些血痕似的烟雾。郭信臣心情忽然就布满浅淡的忧伤。

他很少有这种闲情,很少独自到旷野中来。世上许是没有一个男人,在刚刚四十岁的年纪,已是十五个孩子的父亲。他的心灵深处,常让一种强旺的生命野心折磨得鲜血淋漓。他常常问自己,这究竟是上天的安排,还是自己对命数的抗拒?他怜惜的女人无数,惟独对淑发有一种崇拜,像对神一般。她为他,亦为儿女们,流了太多的血,像天空早晨洇过的血痕,遍布“仁记巷”所及的地方。那无边湿地上蓬勃的生物,攀附的无数枝条上一颗又一颗欲滴的露珠,都在晶莹着一种牵系往生今世的感恩。那是天空赠予淑发的礼物。

这天晨起,郭信臣无端地就浮想联翩,这个忧郁然而不失武勇的男人,在这个早晨,和远离铜钵盂“仁记巷”那个叫烟桥的地方,不期而遇了。

十五年前的今日,是苇席相亲的日子。郭信臣终于想起了。

照例于上午九时入书房读书,或用毛笔誊写《朱子家训》《颜氏家训》,近年书坊流传《曾文正公家书》,郭信臣已经誊写了不知多少遍。有的装订成册页,便有人来索取并随附润笔。有的送师友熟人,而求者络绎不绝,连郑孝胥、康有为都托人来求。

在潮汕、上海等地,有人专卖信臣墨宝,成了一门生意。

郭信臣的书法,其时与前清进士范家驹一起被称为“潮汕双笔”。

今日进得书房,书童已研好烟墨,郭信臣提笔在砚台上抹了抹笔头,正想挥笔,却在半空中停住。

他将笔置于笔架,顺手拿过那枚镌有“宝银图书”的印章。

这是一枚亚洲犀角印章。他十六岁迎娶连淑发时,新婚前夜,父亲郭仁卿把他叫到跟前,拿出这枚印章,赠予他,希望他与书有缘。

印章过于老旧,起码有百年以上。定然藏有许多故事。父亲说日后会一一细说,并立下规矩,要求他每日必誊写五百字以上楷书。他一一照办。

几十年了,即便人在孤旅,客宿外乡,信臣也未敢忘记。有几年他随乡人去东印度、缅甸、云南做鸦片掮客的客头,几卷《朱子释注》、风水书《水经注》,几管笔墨,也常置行囊中。这枚“宝银图书”印章,更为贴身之物。

信臣摩挲着印章,却心烦意乱。十五年前,他和郑老大曾约定,十五年后的今日,郑老大将亲临郭家定亲,共订“庙见”吉日,郭郑结姻。

信臣等着郑奕江光临,却又心存一丝侥幸,或许郑奕江早已将此事忘记。十五年间,从未见他提起。信臣心想:一介草莽,也许仅为一时之念,未必当真。想着便有些释怀。

前些天,郭信臣始知凤巢与李浣倩已暗结珠胎,凤巢来电恳请父亲让他俩近日完婚。

信臣大为恼怒!心里记着苇席相亲之事,也幻想着郑奕江自毁口约。

中午时分,忽报郑家大人到。

长久的密约

郑奕江看来气力大不如前,说话声气弱了许多,但气势不减。十五年过去了,今日他不请自来,履约来了!进到天井,还未见信臣,便先声夺人,高举双手,抱拳作揖,高声喊:“鉴四爷,郑奕江有扰了!”一个箭步便到了后厅,信臣正好迎了出来。

门外花园里,密密匝匝挤着一些人物,各种聘礼堆放如山。信臣一时眼花,竟有又遇吃大户的幻觉。

“四爷,兄弟我把聘礼送来了!就等着听仁兄的主意,择个吉日,把婚事办了!我看就在下月吧,先生看过时日了。就这样吧!”

看来轮不到信臣说话哪!信臣有些激气,笑了笑:“郑先生,是郭家嫁女,还是郑家娶媳?”

郑奕江愣住,一时不知其意,只是嘴里一个劲地“哦哦哦”。待到明白过来,他便自嘲地干笑:“彼此彼此,兄弟还分彼此么!”

郭信臣觉着刚才言重,便道:“容小弟我这两日请先生,择个吉日。这些,本是小弟我分内之事。郑先生就免费心了。”

在郭信臣看来,与郑先生议事,三言两语,干净利落即可。这桩婚事,就按潮汕古训“嫁女要嫁大门楼,娶妻要娶都粪(垃圾)头”,聊以自慰罢了。好在郑惠照进了郭家,得服从郭家礼制调教。

郑奕江甘拜下风。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一直等待了十五年的心愿,眼看就要达成。一切可以不信,但潮汕人的口诺,重于千金,他可以放心地睡安稳觉了。他最钟爱的女儿,终于有了殷实的寄托。郑奕江终于结结实实赢了一回!他与郭信臣的想法一样。对郭信臣,三言两语足矣。

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郑奕江以为,今晚可以回去补补十五年的困觉了。

多年以后,郑奕江反观自己的一生,他反复问自己,千方百计不顾一切地要和郭家攀亲,究竟为了什么?十五年的密约,十五年的信守,十五年的期许。究竟何为?

郑奕江卒于何时,已无人关心,亦不可考。据郑惠照言,她爸爸至死都以与郭家联姻为荣。

郑惠照终于嫁入郭家,而在短暂的安宁之后,不得不隐入尼姑庵,土改后又被划为地主婆,“文革”时被遣散回久违的仁记巷,在年逾古稀时,她又回到十八岁时的老屋,再见已另有妻儿的地主分子郭凤巢。

然而,郑奕江已无知觉。那个率性的码头老大。

祖母·明清佛物

如果郑奕江死得早,他了无遗憾。如果他能活着看到女儿郑惠照的一生,这位粗豪的码头老大,将会怎样?痛心疾首吗?心安理得吗?有谁知道。

按说,郑老大攀附郭家,一定不是因为金钱,他统揽潮汕三江码头,海上运输,富可敌国。他看中郭氏家族什么?是什么吸引了他?

富而不贵,既土又豪,绅而不优,开而不明。这是郑奕江的心病。他希图斯文而无望,便期望攀附郭氏之文脉流长,改变郑家恶霸的公众形象。

清楚地看明白郑惠照一生的人,不是别人,一定是我——她的孙子,一个叫郭小东的人,一个曾经在童年和她一起生活,少年时擦肩而过,同时与她生命告别的人。

我是如此真切地体恤这位来自旧时代,却从未理会过新时代的女性。她最终为新时代所弃置。

她仿佛生来就是独立的,傲世的。她无视一切的幸福与不幸。她甚至无法选择自己的爱情。她在少不更事还是一个六岁的女孩时,便于冥冥中,与另一个同样身不由己的三岁男孩定了终身。没有人预先告知她,或他。他们理所当然地从未谋面。她只知道,他是一个见过大世界,去过大上海读书的现代青年。

十五年之后,她突然被告知,要将嫁与一个小他三岁的十八岁男孩。她的命运,在六岁时就已拜赐于一个三岁男孩的前定。

她就是我的祖母。

许多年了,我年年去她的墓地。她与我的父亲葬在一起。伫立在她的墓前,我很怀念她,她的孤独和淡淡的无奈的乖戾。她的一生,始终是被忽略的,而她是一个何等清高自尊自贵的人啊!

她永远不被理解,也永远地远离尘世的一切。

记得我还很小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去码头,接回来一位清瘦得很雅致的女人,说是我的祖母。我表现得很向往,她实在是一个很美丽很脱俗的女人。

可能她的生活,不太合适住在机关,父亲便在附近的青林乡三奇巷,租了一套下山虎。

每天三更刚过,她便起来诵经。我在梦中醒来,静静地看着她。

东厢房是她的佛堂,她不让他人进入。阁楼里堆满经书、观音塑像、书画等,还有许多大小不等的佛像。“文革”抄家时,装走了整整一卡车。

后来才知道,她剃度的庵堂,让人民政府取缔了,她无家可归。铜钵盂是回不去的,郑家码头败落了。庵堂住持圆寂之后,她毫不费力地找到失散多年的儿子。她一直知道并关注着儿子的行踪。

这一卡车的佛物,是住持的赠予。她二十五岁入庵,五十二岁离开庵堂,做了二十七年的尼姑。

那一卡车佛物,“文革”中让红卫兵抄走了,后来不知所终。我们也从未企图去寻找它们的踪迹,尽管它们价值连城,都是明清两代的文物。

同类推荐
  • 一代英主铸通宝

    一代英主铸通宝

    五代时期,出了一位学富五车、才贯百家的隐者陈抟。因其最善观星望气相人、占卜预断吉凶精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农夫牧竖,以及三教九流,莫不敬之若神,备礼拜访。有达官显宦请问爵禄富贵的,有秀才童生询问能否金榜题名的,有行商坐贾请求发个利市的,不一而足。至于立宅安坟、嫁女娶媳、出门探问黄道吉日的,更是数不胜数。生性淡泊、怡情山水、放浪形骸的陈抟不胜厌烦,干脆扮作道士,云游四方去了。公元924年阳春的一个薄暮,陈抟来到邢州龙冈,只见青山列屏,绿水萦带,柳暗花明,莺歌燕舞。
  • 革命时期的爱情

    革命时期的爱情

    这是一本关于性爱的书。性爱受到了自身力量的推动,但自发地做一件事在有的时候是不许可的,这就使事情变得非常的复杂。举例言之,颐和园在我家北面,假如没有北这个方向的话,我就只好向南走,越过南极和北极,行程四万余公里到达那里。我要说的是:人们的确可以牵强附会地解释一切,包括性……
  • 疯魔词典

    疯魔词典

    最该陪伴自己的夜晚,那个男人却不在枕边。那个男人,也就是我的男人,在隔壁的屋内不知在干些什么。昨晚,我还依偎在他的臂弯里,向他预言父母可能对他产生的评价。他听了,微微有些紧张,但还是信心十足地对我说:“他们会满意我这个未来女婿的。”这就是我喜欢他的最重要的原因———总是充满自信,绝不轻言放弃。对事业,对女人,皆如此。今晚这场酒席没有什么名分,父母操持了一下午,做了几个拿手的家乡菜,主要的目的还是解解我的馋虫。离家读书已有七个年头了,每次回来,父母都盛情款待一番,他们对女儿的牵挂,也都就着酱油、味精一起炒到菜里了。
  • 未被遮住的手指

    未被遮住的手指

    推理故事像藤缠树。推理部分为树体,将树的根,枝叶相连相通后,便得出真相;而那些纷纷麻麻的线索,是柔软长藤,触须交错,围绕树干,加上云影斑驳,风吹草动,藤后的真相看起来就虚虚实实,若隐若现。这个故事分为树部,和藤部。
  • 养女妹儿

    养女妹儿

    我终于获得许可去我阿姨家住一夜了。阿姨不是我的亲姨,是妈妈的好友而已,感觉中,却比妈妈还要亲至于阿姨的丈夫,那个我称为大叔叔的男人,我没有拿他跟爸爸比,原因是我爸在家的地位实在太高了,高成了一种象征,就像我们家的那张正堂画,只统管我们的精神,从不干预日常生活。
热门推荐
  • 婚凉故人来

    婚凉故人来

    小三上门,婆婆刁难,老公出卖,一天之内,我的世界天翻地覆。山穷水尽的时候,前任华丽归来,力挽狂澜将我收下。工作上,我是宋未臣的得力助手,生活上,我是宋未臣的妖娆情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玄红包群

    天玄红包群

    要问苏子轩,a市的大佬,还是大佬总得大佬。“大圣在不,小仙这有小浣熊,想和您换仙桃”“啥?小浣熊!等着啊,我这就让猴孙们抬来一筐”“月老啊,我这姻缘绳用完了呢”“小仙这就给您发一捆”“老华啊,徒儿这几天缺医术呀”“我这就去张仲景家抢医书”手机在手
  • 武圣是怎样炼成的

    武圣是怎样炼成的

    一个大学生穿越到东汉末年,附身成谁不好,偏偏成了武圣关二爷。我一介大学生,让我温酒斩华雄,万军刺颜良,我做不到啊。很多穿越者想改变历史,但穿越到有些人身上,你会发现连沿着历史的轨迹行走都是如此艰难。内心只是一介凡人的关羽,在这乱世中,见识过了宦官的阴险,奸臣的狠毒,但也看到了一批为了汉室复兴舍生忘死的士人。他跟着皇甫嵩一起在战场上平叛,亲眼见证了董卓乱政后的暴行,不知不觉间,他褪去了稚嫩,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汉人”,并决定为了大汉的国运而平定天下。回过神来,这个世界的关羽,已经走上了一条只属于自己的武圣之路。“无论皇帝昏庸还是有为,官场清廉还是浑浊,这个朝廷中,一定有一些人,他们为了国家的强盛而锐意进取,为了百姓的安康而不顾个人得失,为了天下人的安定而鞠躬尽瘁。如果说什么是大汉的话,那不是天子,也不是朝廷,而是这些人心中的理想,那也正是自高帝建国以来,这个国家传承下来的大汉精神。”(本文除人设部分借鉴演义以外,故事发展以正史为主,但本文通篇不会有XXX是演义吹出来的正史不行之类的言论,我也不希望各位带着这种看法来看本书,和谐讨论,谢谢)
  • 不死魔种

    不死魔种

    被封印千年的魔界凶兽,为何甘愿舍弃修为换自由?炼尸大阵中不腐不朽的仙尸,如何才能苏醒?一柄汇集世间邪恶的黑铁剑,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十三具独一无二的魔傀,流传千年的仙器,没有尽头的秽海,和那早已覆灭的佛国……缠绕修真界一千多年的恩怨风雨,从一个入赘的小国皇子开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体系的力量:从体系看德国经济的成功

    体系的力量:从体系看德国经济的成功

    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们正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寻求可供参考的发展样本。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认为,德国恰可为中国的下一步发展提供颇具价值的借鉴。
  • 影帝你女友又上热搜了

    影帝你女友又上热搜了

    “我不会对你负责的。”新晋影后沐雨晨如是说。女友太优秀怎么办?某过气影帝表示追妻路漫漫……影帝大人!你女友又又又上热搜了!
  • 地球是烫的:低碳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地球是烫的:低碳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本书分上、下两篇,共12章。其中,上篇讲述了低碳概念的成因及高碳对未来人类影响,包括“后天也许不是一个传说”“生活在碳基社会”“我们的生活环境”“不得不做的选择”“开疆拓源勇往直前”“低碳城市”。下篇介绍了低碳与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联系,并介绍如何才能更经济地走向低碳、走向绿色健康生活的方式,包括 “低碳生活我做主”“消费低碳”“低碳起居”“交通低碳”“办公低碳”“低碳旅游”。全书事例清楚、条理清晰,方法简便易行、经济实惠。
  • 妈咪送到请接收

    妈咪送到请接收

    (已完结)五年前,南城第一傅少被毁婚,此事无人敢提。五年后,傅少的结婚宴又炸了,新娘晕了,还有萌娃从天降。
  • 手铐上的蓝花花

    手铐上的蓝花花

    高歌一曲信天游,新旧两个“蓝花花”。深厚的地域文化,浓郁的陕北风情,奇幻的故事结构,冷峻的批判精神,构成了《手铐上的蓝花花》独特的艺术魅力。陕北女子跌宕的生命际遇、执着的人生追求和天然的高洁人性,像黄土地上的民歌,感人肺腑,动人心魄。致死夫命的阎小样从监所的铁门里走出来了。纵然她是一个罪犯,纵然她在森严的监所里关押了很长时间,纵然冷冰冰的手铐箍在她的手腕上,她却还是那么出类拔萃,还是那么理直气壮,还是那么风情万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