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54500000002

第2章 引论

汉赋乃“一代文学之胜”,雄霸中国文坛四百多年,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但由于文本阅读的困难及其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类型化、模式化等特点,汉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被研究者重视。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这种局面才被打破,有关汉赋的研究逐渐升温,汉赋的渊源、发展、形态、及相关特点等都得到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但是这些讨论多局限于文学层面,多是从文学角度出发,注重文本的解读,很少关注社会学术文化对其出现和发展所给予的影响和推动。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汉赋的创作当然要汲取前人的文学创作经验,遵循文学特有的创作规律,同时也不可能不接受特定社会学术文化的影响。因此,探讨汉赋与两汉社会学术文化的关系,对于汉赋研究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而尚需进一步拓展的领域。而在两汉社会学术文化中,经学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两汉学术的骨干”是经学[1]。两汉社会,经学极盛。

何谓经学?“顾名思义,经学是研究经的学问。故为诸经作传说、作笺、作注疏、作训诂或阐明义理、详述大意者均称为经学。”[2]简言之,经学就是指儒家学者利用《诗经》、《尚书》、《礼》、《易》、《乐》、《春秋》等儒家元典阐发儒家思想的学术形式和学术内容。汉初,虽然中央政府奉行黄老之治,但由于诸侯王中“颇有倾心养士,致意于文术者”[3],藩国经学发达,当时有名的经学大师如《诗》学者申公、《易》学者丁宽等均浪迹于藩国。武帝即位之后,接受名儒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学遂从藩国走向中央,逐渐成为官方学术和统治思想,开始为政治生活和社会文化提供着基本的评判标准和发展参照,致使当时出现了“上无异教,下无异学,君之诏旨,臣之章奏,无不先引经义,所用之士,必取经明行修”[4]的社会发展格局。此后,虽然经历过经今古文学之争,历汉一世,经学的独尊地位基本未有撼动。在这种背景之下,两汉政治道德和社会学术无不深深打上了经学的烙印,作为意识形态精神力量的文学进而作为两汉文学正宗的汉赋自然也就难脱经学的影响。对于这种影响,冯良方在《汉赋与经学》一书中也作了非常显明的表述。他说:“在经学隆盛的时期,经学以其无与伦比的强势地位规范、控制着汉赋,汉赋亦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经学的规范、控制”[5]。

当然,经学毕竟是一个庞大的学术系统,在汉儒眼中,由于元典文本的不同,各经的功用也不相同。《汉书·艺文志》云:

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

而在诸经之中,他们认为,《诗经》与赋存在着渊源关系。这一点,《汉书·艺文志》有着比较详细的论述。“六艺略”云:

《书》曰:“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

“诗赋略”云:

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谕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故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也。春秋之后,周道浸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

这里,作者从表达方式和功用上论述了赋与《诗经》的渊源关系。《汉书·艺文志》是班固采刘歆《七略》并删其要而成的,其观点代表了两汉学术思想界的一种普遍认识。班固在《两都赋序》中也说:“赋者,古诗之流也。”在这些认识的影响下,两汉赋家写赋时也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诠释《诗经》的思想和方法来控制和规范自己的创作。而《诗经》学是汉儒用儒家思想文化来诠释《诗经》的学术内容和学术形式。因此,汉赋创作主要是接受《诗经》学的控制和规范也就是必然和情理之中的事了。这在汉赋家从事赋创作的理论和实践中均已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如,汉儒认为《诗经》是由古之“采诗之官”采集,王者用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汉书·艺文志》)的,担负着极大的社会政教责任,汉赋家就赋予赋“抒下情而通讽谕”(班固《两都赋序》)的政治功用;等等。因此,汉赋的出现和发展与汉代《诗经》学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的,探讨汉赋的成因及特点时不应该忽视《诗经》学给予的影响,但是迄今为止,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这一课题的研究还是比较冷落的。

具体说来,到目前为止,关于汉赋与汉代《诗经》学的研究并不多,专门论文和专著基本没有。章沧授写过《论汉赋与诗经的渊源关系》(见《安庆师院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2期)。在文章里,章沧授具体讨论了汉赋思想内容、形式等与《诗经》的关系。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作者指出,汉赋的讽颂思想来源于《诗经》;《诗经》有关苑囿、田猎等内容的诗篇,“从题材到方式,都可视为汉赋叙事之源头”;在形式上,作者赞成陈子展的《诗经》“虚词滥美,已开汉世辞赋夸诞之渐”的说法,并指出《诗经》大量的现成语词、句式和修辞手法等都为汉赋所袭用。但正如文题所言,作者讨论更多的是汉赋与《诗经》文本的关系,对汉赋与两汉《诗经》学的关系涉及不多。一些有关汉赋与汉代经学关系的论文和著作,在讨论汉赋与汉代经学关系时,也谈到了《诗经》学对汉赋的影响,如冯良方的专著《汉赋与经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钟涛的论文《西汉经学对文学的影响》(《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0年第1期)、张涛的论文《经学与汉赋的发展》(《殷都学刊》2000年第1期)、苏瑞隆的论文《论儒家思想与汉代辞赋》(《文史哲》2000年第5期)、刘培的论文《经学的演进与汉大赋的嬗变》(《南开学报》2001年第1期)、谭德兴的论文《论学与两汉辞赋观的发展——经学与文学关系之考察》(《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等。但所谈的内容也主要是集中在汉儒以美刺说《诗》对汉赋主题表达和两汉赋学批评的影响上,至于汉儒通过《诗经》具体阐发的儒家思想及其说《诗》传《诗》的方式方法对汉赋创作的影响则基本未有涉及。

这种研究情况和态势,与当前汉赋研究的发展形势显然是不相称的,它势必会影响和妨碍我们对汉赋本质特征和内在发展规律的探求和把握。要想全面科学地认识汉赋,就必须弥补当前汉赋研究中所存在的这些缺陷,通过考察汉代《诗经》学的学术内容和形式特点,深入把握汉赋创作的内在本质。这种考虑,也就成为本文写作的目的。从这个目的出发,本文将主要讨论汉儒论《诗》的精神主旨和说《诗》传《诗》的方式方法以及在《诗经》学的影响下汉赋创作所表现出来的诸方面的写作特点,尽可能通过对汉赋与汉代《诗经》学关系的考察,对汉赋的创作规律作一点本质上的描述。

具体说来,本文的写作,分五个部分进行。第一个部分主要讨论汉代《诗经》的兴起和发展。《诗经》学肇始于先秦,真正兴起却是在汉代。汉代《诗经》学的兴起是以四家诗的出现为标志的;先秦儒家《诗》学的发展和汉代特定的政治文化背景为汉代《诗经》学的兴起提供了条件。武帝之后,《诗经》学继续得到发展,到东汉时期,随着马融、郑玄等沟通四家《诗》说,才逐渐走向衰败。本部分将对汉代《诗经》学兴起的背景及其兴起和发展过程作一详细的描述。第二个部分主要讨论汉代《诗经》学的思想内容及说《诗》传《诗》特点。汉代《诗经》学研究实际上是四家诗的研究。四家诗学者通过对《诗经》的诠释和发挥,系统地阐发了儒家思想,并在说《诗》传《诗》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点。本部分将从整体上讨论一下四家诗对儒家思想的阐发情况及其说《诗》传《诗》特点。第三部分是关于两汉赋家赋作的考察。讨论汉赋与《诗经》学的关系,应对两汉赋家赋作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把握。赋的兴起不始于汉,但两汉赋家在创作过程中,逐渐使赋具有了不同于他代的一些特点。考察两汉赋的创作情况,离不开对赋体特征的讨论。赋这种文学体裁,古今讨论极多,也讨论得比较充分,对此,本文不准备多花笔墨。本文将只着重讨论一下汉赋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两汉赋家赋作作点系统的考辨。第四部分是关于两汉赋家《诗经》学渊源的考察。高尔基说:“文学即是人学”,人的思想和思维决定着文学的创作态度和创作实践。汉代《诗经》学对汉赋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两汉赋家的影响实现的。从文献看,两汉赋家,或师出齐、韩,或膺宗鲁、毛,与四家诗,一般都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本部分将对两汉赋家与四家诗的这种渊源关系作一系统的梳理。第五部分是关于汉赋与汉代《诗经》学关系的讨论。汉代《诗经》学对汉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汉赋主题、题材、写作技法等方面。本部分将着重从这几个方面讨论一下汉赋与汉代《诗经》学的关系。

汉赋与经学关系的探讨,在学术界已经有了起步和发展,但不够深入。这主要表现在这些探讨多是针对汉赋与大经学的关系进行的,对汉赋与经学的分支系统的关系则基本没有涉及。经学与其各分支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等同划一的;分支系统既遵循了整个经学系统的思想、原则和方法,又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汉赋与经学的关系并不等同于汉赋与经学各分支系统的关系,后者是对前者的深化和拓展。因此,从创新点上说,本论文既有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又有研究视角的转换。

另外,与已有成果相比,本文在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上也有推进。一是对汉代《诗经》学阐发的儒家思想及其说《诗》传《诗》特点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开掘。有关汉代《诗经》学的研究,古今成果颇多,但多集中在汉儒说诗时所表达的政教功用观及围绕这个观念而出现的诸如“四始”说、“正变”说等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的讨论和考辨上,对四家诗阐发和表现的丰富的儒家思想关注不多或基本未予关注。在汉儒说诗传诗的特点方面,古今学者也有涉及,但都过于简略而不够全面和细致。这里面当然有文献缺失的原因;清人虽然作了大量的辑佚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通过详细的考证尽可能挖掘更多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对汉儒说《诗》所表现出来的儒家思想文化以及“取《春秋》、采杂说”说诗、用“传”、“章句”等方式解《诗》、守“师法”、“家法”说《诗》传《诗》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二是对两汉赋家的《诗经》学渊源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两汉赋家中,有的如刘向等,由于在经学史或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其《诗经》学渊源已经有了比较详细的讨论,但大部分尚不明了;而已经有了讨论的赋家,存在争议的地方也颇多。本文通过采用不同赋家引用《诗经》文词习惯和接受或表现出来的具体诗篇思想的不同等方法,系统考证了两汉赋家的《诗经》学渊源。三是全面探寻了汉赋创作特点与《诗经》学的关系。关于汉赋的创作特点,学术界讨论得比较多;但尚存在挖掘的空间。而且这些讨论对汉赋创作与《诗经》学的关系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主要通过文本分析,比较深入的探讨了汉赋的创作特点及其与《诗经》的关联。

学术研究离不开研究方法的指导和运用。本文在写作过程中综合运用考据法和比较法,把学术思想和文学现象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考察,通过文献资料的挖掘考证,对比求证,借助分析、归纳等逻辑推理方法获取结论。

这里有一点还是要做个说明。《诗经》在先秦一直称《诗》或“《诗》三百”,直到西汉才开始称《诗经》。本文在写作过程中,为了行文的方便,可能有的地方称《诗》,有的地方称《诗经》,其旨均是指《诗经》而言的。

注释:

[1]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2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页。

[2]孙筱:《两汉经学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77页。

[3]鲁迅:《汉文学史纲》,《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95页。

[4]皮锡瑞:《经学通论·序》),商务印书馆,1930年。

[5]冯良方:《汉赋与经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3页。

同类推荐
  • 边缘人札记

    边缘人札记

    本书为“青年精读书系”之一。徐刚,1945年生于崇明岛西北角,世代农人之后。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主要作品有:《徐刚九行抒情诗》、《倾听大地》、《伐木者醒来》、《梁启超》、《守望家园》、《绿色宣言》、《长江传》、《地球传》等。
  • 樊希安散文集

    樊希安散文集

    本书是作者散文创作的合集,收录了60余篇散文,内容包括回忆亲人、回忆故乡、回忆部队生活,以及出版界前辈的文章,还有部分游记。由于工作的原因,作者的足迹遍布各地,在每个地方都留下了悠悠情思,同时也留下了诸多人生体悟。从这部散文集中,可以看到作者生活、思想的轨迹。
  • 巴黎的鳞爪:徐志摩游记(再读徐志摩)

    巴黎的鳞爪:徐志摩游记(再读徐志摩)

    徐志摩去过许多地方。从南方到北方,从中国到欧洲,在他留下足迹的地方,他也留下了不少韵味无穷的记游华章。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欧游漫录,包括西伯利亚旅行见闻,意大利的情思,巴黎、伦敦的感怀,等等。美丽的风光,拨动着他的心弦;风土人情,让他感悟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遇见的不同的人,则更触动着他思想深处的种种观念。而去国怀乡的感念,思亲念友的牵挂,也融会在那行踪记录的字里行间。给读者留下了一幕幕过目难忘的精美景色。《巴黎的鳞爪:徐志摩游记(再读徐志摩)》收录了他的欧游漫录游记作品。包括《雨后虹》、《印度洋上的秋思》、《杭州记游》、《我所知道的康桥》等。徐志摩是个情感丰富的人,喜欢借自然风光以述怀。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作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作

    主要讲了俄国现代文学精品和苏联现代文学精品两大部分,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
  • 我走我在

    我走我在

    《我走我在》是葛水平的散文集。生活无所谓新旧,只是一种流动,一种景致,被看到了,就要穷尽这些感受,揭发出其中深入到今天乃至今后时代的那些有生命力的东西。《我走我在》由河的消失、村庄的消失,联想到民俗、民风及古老手艺、器物的失传,在感受着沁河的历史、感悟着沁河流域文化的同时,记录了地理与人文相互激荡中沁河充满地域特色的文明,深入思考了生态环境、区域文化、民俗礼仪等社会问题。
热门推荐
  • 九天龙女

    九天龙女

    自幼便是孤儿的徐林,经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了“剑侠”网游中最负盛名的职业选手,但却遭到前女友的陷害,导致游戏角色被删除。而就在被人改成NPC的游戏角色删除之时,徐林变却穿越到了修真世界,成了一个不能修炼的沐家废物小姐沐晴!就连他的父亲也是个酒鬼废物,祖父的利用,家族的不屑,沐晴都小心应对着。
  • 古代战役

    古代战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战役》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古代战役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先秦时期的战役、秦汉时期的战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役、隋唐五代时期的战役、宋元时期的战役、明清时期的战役等。
  • 诚然你是我的唯一

    诚然你是我的唯一

    片段①顾诚然睁开眸子:“你是谁?”许唯一:“我是你妈。”……片段②许唯一:“我只喜欢傻子,你是傻子吗?”顾诚然很认真的回答:“我不是。傻子只能得到你的喜欢,可我是你唯一的深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艺堂

    艺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忽见小镇暮冬色

    忽见小镇暮冬色

    生命就像一条无法回头的河流。航行其中,每个渡口都会遇见不同的风景,无论是波涛汹涌还是柔波缓流,都值得用百分百的真心去对待。爱情亦如是。
  • 大周农女致富回忆录

    大周农女致富回忆录

    强者生,弱者亡。这是一个在古代生存之道。
  • The Love Affairs Of A Bibliomaniac

    The Love Affairs Of A Bibliomaniac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恐怖的精神荒原

    恐怖的精神荒原

    克苏鲁神话题材小说,域外考古向,秘境探险向,暗黑恐怖向,精神脆弱者,请慎重阅读。无可名状之物的宇宙恐怖被深深的埋藏在那《死灵之书》的最深处;疯狂的阿拉伯诗人阿卜杜·阿尔·哈兹莱德在天方夜谭的沙漠风暴之中吟唱着死亡的诗篇;千柱之城埃雷姆埋藏在撒哈拉沙漠之下,那里的远古神祗正在感受着大地的震动;沉入海底的拉莱耶的非欧几里得几何学建筑传导着那克苏鲁重生的阵痛。请不要念诵那来自外太空永恒的恐惧凶名:奈亚拉托提普,匍匐蠕行之混沌;阿撒托斯,盲目痴愚之源核;犹格索托斯,混沌无名之雾霭。让人类最原始的激情,在深深的宇宙恐惧之中,不停的徘徊逡巡,瑟瑟发抖,始终流浪在那盲目痴愚的精神荒原之上吧,那就是现代世界人类的精神荒原!
  • 戏惹君心

    戏惹君心

    大婚前,她被人设计声名俱毁。他是她的夫,却不愿正眼瞧她一眼,更为别的女人弃她、辱她。敌军夜袭,她被帝、妃弃于行宫,惨落敌国太子之手,然而他却发现惊人真相。那一夜,她舍下一己安危,救下数百宫人;而他,牺牲天下安宁,只为护她一人。他是谪仙男子,爱她刻骨却恨波不歇。弃安宁、违生母遗愿,入龙潭、赴风云巅,心痛浴火,摇变强势,只想拥她入怀,报复缠绵!江山争,帝王谋,美人欢,而她是“但求一人”的寻常女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