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9700000053

第53章 古耕虞:人情“送匹马”生意“不让针”(3)

古耕虞强调“我爱我的事业,就必须热爱生长猪鬃的故土,祖国是我的根本所在,我失去了祖国,就失去了我的一切。”

古耕虞完全可以像有些资本家那样去美国做寓公,他的资金已足够颐养,不但可以用他的存款再发大财,就是坐吃几世也吃不空这座“山”!可是他没有走!连香港也不去,更莫说台湾,并下令分公司照常营业,等待解放,留给共产党,并千方百计为新中国挽留人才。他不但献出了企业,而且在他尚在国外为新中国效力时,就将在外国留学的子女打发回国,不留丝毫后退的余地。

1948年济南解放后,古耕虞已与共产党的经济干部议妥,由他在香港设立公司,主要销售解放区猪鬃,这才发生了与杜邦公司的遭遇战,古耕虞经过精心调查与适当措施仍操了胜券,为解放区猪鬃的出口尽了很大的力。

1950年的旧历腊月二十三,由于政府急需一笔外汇,经贸部告知古耕虞放下国内的一切业务,先到香港为政府垫付五百万美元。当时,国家困难,五百万美元,于公于私都是个很大的数目,可古耕虞不但爽快答应,而且第二天就动身赴港,毫不犹豫地将这笔巨额外汇如数地存入香港的中国银行,为政府做了垫付。

1950年6月,古耕虞依前约到美国去推销猪鬃,名义上仍是古青记父子公司的老板,实际上公司已交给国家,他的员工们已成了国家职工。然而,这是绝不可外泄的。深谋远虑、算无遗策的古耕虞,为了保密与稳妥,费了很大的力气才说服了惯居重庆、已安排好一切后事准备安然在故乡度罢残年的老母,移居到香港,才放心地动身赴美。他用的护照还是台湾当局的,身份自是“中华民国”的公民。有人用他一个朋友的玩笑话说:通体都是白的,只有心是红的,正是“心里美”(一种萝卜的名称)!一路上难免受到联邦调查局的一再考问,可他有护照,有香港公司董事长与海洋公司法人的身份,又有与美商的前约,考问者也不得不放行。他抵达美国不久,6月25日就爆发了朝鲜战争,从各种迹象中看出美国的战备猪鬃必然上涨,他就抓准这一时机,积极推销,而且利用美国海陆空军的急切心理第一个投标,并表示:无论是到岸的,还是运途的,一律卖给美国政府。赚钱是小,为国家换回更多的战略物资是大!在古耕虞使出周身解数甚至不惜自己赔钱的努力下,1950年我国猪鬃出口额高达10万箱,价值8000万美元,创了历史最高纪录(直到1976年才突破这个纪录)。到了12月下旬,古耕虞从一个细微的迹象里觉察了国内必有大的举措,便故意以电话张扬,说老母重病,须赶回香港探视。实际上是归国接受新的指示。可他尚在归国途中,杜鲁门就下令冻结了大陆资金,不久,又以“特别冻结户”冻结了以古耕虞及以他户名存放的美国银行的资金,这里面的百分之九十是国家的,数量之大,超过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美资金总额的数倍,而中美已在朝鲜战场上兵刃相见,倘一泄露,势必全部受损。

1951年2月,古耕虞即由北京返回香港(他从美国回到香港只住了一夜,不顾老母的抱怨与责备,借口忙,偷偷转道澳门到北京接受新指示),并立即投入争取解冻活动,这是国家急需的钱,他更是“根针不让”。首先通过朋友向香港的美国大通银行打招呼,大通的经理与古耕虞谈了一天,做出备忘录转交给了美国驻港的总领事馆,古耕虞应要求提供了相应的文件,证明内地公司已卖给了中共;证明他的香港公司的人员不在大陆供职。前者有政府证明与英国驻上海、重庆总领事馆的出证;后者是张华联巧妙地做了手脚。主要是将留在大陆上的袁冲霄改成了“袁仲宵”,古耕虞更巧妙地争取到将文件全部译成英文程序,张华联也译得非常巧妙。可杜鲁门仍不放心,仍不放手,比如在调查中发现了大陆上的袁冲霄,就一再叮问,张华联就拉人充做“袁仲宵”,强调汉语的同音不同字;老练的总领事又布下一个陷阱:“你的一切都已合了手续,但你仍得做个补充,宣誓不做假证。你把国内公司卖给中共,作价很低,估计只有实值的二三成,又是公债。现在我请你回答:‘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

关于法律问题,古耕虞早已与精通法律的王君韧研究透彻,总领事的这一招也基本在王君韧的意料之中,且已谋下对策。所以古耕虞当下从容而严肃地回答说:“你向我提这种问题,是违犯你们美国法律的。我是在美注册的海洋公司的法人,有权拒绝回答你的问题,也拒绝宣誓!”总领事惊诧地问:“我违背了什么法律?”古耕虞说:“美国法律禁止以剥夺申诉人申诉权力的方式进行审问,如同我们中国的不准陷人入罪。对你的问题,我无法申辩;如果我说是自愿的,你会说我与中共合作;说被迫的,你又会要我拿出证明,证明中共的胁迫方式是动手枪还是关监狱。你问问你的法律顾问,这样是不是违法?”

陷阱无用,反复查去,果然是1948年古耕虞就到了香港,没见证明他回过大陆,而一个兄弟在美国,长男长女在美读书,另两个儿子与老母、妻子都在香港。杜鲁门无奈,只好宣布解冻,却提出一个条件:必须把猪鬃优先卖给美国政府。殊不知这正是中国政府希望得到的。

耿直

1958年,古耕虞要求到社会主义学院进修。该学院是全国政协两年前成立的。学员通常的学习时间为一年,他自动要求延长,结果上了近两年。

一次,学院组织学员开会,批判一名曾担任过某省医学院院长的同学。古耕虞在会上多次发言,话说重了。他后来检讨说:“这是一位留美学者,确实说过一些错话。大家批判他,我也批判。但这里面没有一点违心之论吗?不是。我赌过咒,在运动中不要‘顺风跑’,但结果还是顺风跑了!”

还有一次,他和一名右派同学谈心。那位同学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教授,解放前跑到了解放区,建国后,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还担任了国务院一个部的副部长。这位前副部长对他说:“老古,听你说过,资本家学乖了,你在外贸部统战座谈会上的发言,就是‘乖’的。我可没有你这么‘乖’。有人说,中国已经没文盲了,我不同意这个看法。于是,人们就批判我,说我给社会主义社会抹黑。结果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因此,我对你学‘乖’,十分感慨。”

古耕虞听完他的话,给他讲了一个老而又老的笑话:孔子有两位得意弟子,一个是做学问的子路,一个是做买卖的子贡。孔子在陈绝粮,先派子路到一个老头儿家借。老头儿听子路说他是孔门弟子,要他先认个字:真。子路说,这字念真。老头儿摇摇头说,不对,这字念“直八”。子路说,这明明是个真字,怎么能念“直八”?老头儿生气了,说,你不念“直八”,我不借粮给你。子路怏怏而回。孔子再派子贡去,老头儿照样来一遍,子贡马上改口说,对对,应该念“直八”。于是子贡把粮借回来了。

讲完笑话,他概括说:“这个笑话,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有些人爱听假话,听不进别人的与自己相反的意见。我觉得你有些像子路,‘君子死而冠不免’,书呆子气重。子贡毕竟是做买卖的,会说别人爱听的话,买卖人讲究的是发财,不论是非,你爱听‘直八’,我就念‘直八’,反正我把粮食弄到手了,吃亏上当的是你,于我无损。我相信共产党决不会真正喜欢这种光会说漂亮假话的人。一切都是暂时的。你完全不必感慨,对共产党讲真话总没有错。”

“大跃进”开始了。大跃进最大的特色就是放“卫星”。古耕虞仍在社会主义学院上学,不到公司工作。但有时也回去看看。一天,他偶尔看到下级公司报来一个文件,说某人民公社的养猪场放了一个令人惊喜的“大卫星”,一只母猪生了64只小猪。

“我们最好先去问一问养猪的农民,或者亲自到猪肚子下看一看,老母猪到底有几个乳头?”他放下文件,气愤地说,“现在一胎竟生了64只,这是违反科学、甚至违反常识的。至少在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这样的‘大卫星’。我看就不要再上报了!”

大跃进以及其后的自然灾害,使一切都乱了套。四川的猪鬃年产量,差不多一直占全国年产量的30%,历史上没有低过一万箱;而1960年产量仅有几百箱,不到大跃进前的十分之一。古耕虞得知这个消息,气得差点跳起来:“我们古家几代人,在四川搞了几十年猪鬃,没有见过这种情况。我不相信这是因为自然灾害,而是人搞出来的。”

1966年6月底,古耕虞随中国民主建国会和全国工商联参观团,到河北省香河县参观“四清”运动。回来时,文化大革命已开始快一个月了。他回来没有几天,公司的院子里就贴满了冲着他来的大字报,上面连篇累牍称他“资本家”。在以前的政治运动中,也曾有人贴大字报,涉及到他时,一般只批评党委“重用了资本家古耕虞”。这使他时常感到对不起领导们,因为自己连累了领导们。他用幽默中带点儿酸楚的口气说:

“说实话,我认真地想过这个问题。我这个姓‘资’的姑娘,嫁到‘无’家来,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公婆说我好,丈夫也认为我不错。但是有些尖嘴小姑、顽皮小叔却很难侍候,总说我这个嫂嫂‘坏’,而理由只有一个,就是我这个嫂子的娘家不好。这些小姑、小叔们,只看我昨天,不看我今天,更不看我明天。成天口中念念有词,抓住我的‘娘家’不放。不过,劳动群众印象中,资本家要剥削人,总是坏的,有这些想法并不奇怪。”

但这次不同,那么多大字报,铺天盖地,不像过去那样仅仅批评领导重用资本家,而是指名道姓,直接批判他本人。他突然感到紧张,思想斗争很激烈。

他去找公司党委(他不是党员,所以不是公司党委委员)问:“我再当经理还合适吗?”谁也无法明确答复他。

从那以后,大约四五十天时间,他的唯一“工作”就是看大字报。那些大字报上充斥捕风捉影、指鹿为马、说假话、作假证的东西。人们都宛若发疯似的,他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他感到愤慨。无孔不入、无所不敢的红卫兵们跨进了古家的大门。他们翻箱倒柜时,看到他在国外访问时与外国人的合影,说这是“里通外国”的证据。他对他们说:“我是里通中国共产党,外通外国资本家。”

红卫兵们试图从帮助古家料理家务的一对李氏老夫妇身上打开“缺口”,让他们揭发古耕虞的“罪行”。老头回答他们说:“我是贫农,我只感到他待人不错。”老太太则说:“我在古家几十年,过去亲眼看着他们的孩子长大,现在又看着他们的孙子、孙女长大,如今早解放了,他们若是待我们不好,我们早就走了。”红卫兵失望地骂他们“没有阶级觉悟”。

一天夜里,红卫兵们又来造访。一个红卫兵问他:“解放前你为什么不参加革命?”

他感到愕然。事后他对别人说:“这个孩子似乎在责备我解放前不应该去当资本家,而应该去革命。这叫我怎么回答呢?”

他给吵闹得没办法,试探着找到一个姓崔的“片儿警”诉说情况。崔民警是一个极富正义感的小伙子,他愿意提供帮助。他关切地对古耕虞说:“我完全了解,你拥护党的领导,学习是好的。你可以打电话给你们公司,请他们再打电话与我们派出所商量。现在,红卫兵正在风头上,你千万不要去和他们顶撞,免得吃眼前亏。至于我自己,也不能和红卫兵见面。他们来了,我不来;他们走了,我就来。但有一条,他们没有权拿走你的东西。如果拿走了,我作为公安干部是要干涉的。你可以告诉我,我一定设法把东西追回来。”

古耕虞和崔民警聊天时,崔民警还说过这样颇见水平的话:“毛主席对民主党派说过,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难道只能长到17年,多一天都不行吗?”

崔民警的话令古耕虞深为感动。他认为,崔民警是他在“文革”期间遇到的最可敬佩的人之一。

古耕虞除了自己挨批判外,还得不断地为当年的部下们作证。证明那些职员们,包括分公司经理们都不是资本家,他和董事长及董事们才是“当之无愧”的资本家。

这天,又来了两个人,调查他的一个表亲。那位表亲解放前是“川畜”北平办事处主任,解放后成了国家干部,家中有银行存款七八千,“川畜”股票上万。来人要古耕虞证明他是资本家。他问:“他自己承认了没有?”

来人说:“不肯承认。”

他说:“他不承认是对的。要换上我,我还要写张大字报,说古耕虞才是剥削者,是资本家,而我是被剥削者。”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感到,要断定一个人是不是资本家,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资本家。有股票,并不足以说明他就是资本家。在私营企业中有“三权”(财权、经营决策权、用人权)的、掌握着生产手段的、剥削他人劳动的,才是真正的资本家。

于是,他又对来人补充说:“我的表亲哪有什么‘三权’?他仅仅是个普通坐庄的,连襄理都不是。所以,他绝对算不上什么资本家。”

婚姻??古耕虞结婚的时候只有18岁,正是他来南通读书的那一年,民国时,中国的封建习俗仍然盛行,青年人尤其是富家子弟结婚都比较早。古耕虞的家庭条件比较好,于是按照当时的习俗早早成亲。好在这门婚事还令他满意。他的夫人王崇德是四川一个大地主的女儿,是个知书达理的女性。二人婚后一直互相体贴、互相扶持、十分恩爱。

后来在重庆时,古耕虞已是名闻遐迹的大老板了,大老板的夫人到社会上应酬是难免的,比如经常到阔人家赴宴,或是打麻将等。按说,夫人在外应酬,丈夫应该陪着。但是古耕虞极少陪夫人外出。

一天,他的姑母打发人来叫他,说有急事。一进姑母的门,他就见夫人王崇德倚在姑母身上抹眼泪。一看这阵势,他就明白了,准是夫人在姑母面前告了状,说整天见不着他的面,肯定在外面拈花惹草。一问原由,果然是。于是,他大笑着对姑母说:“如果我真有外遇,没有陪她去应酬,她吃醋是可以的,但现在她是在对猪鬃吃醋。”

同类推荐
  • 忘不了的小事(心灵感悟书坊)

    忘不了的小事(心灵感悟书坊)

    众人的一生中,总有让你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大事和小事。本书主要为您记录了一些生活中具有启迪意义的小事。事虽小,却件件忘不了。您在轻松的阅读后,会不由自主地为生活中的平时不易发现的细节和小事而感叹,如参禅般顿悟,您会感到不虚此“读”。
  • 你这么任性,凭什么幸福

    你这么任性,凭什么幸福

    不会说话制造冷场,安慰自己是真性情;懒癌发作不修边幅,安慰自己自然为美;不求上进碌碌无为,安慰自己平淡可贵……那个不努力却要抱怨生活艰难的你,真的有够任性!任性不是你拒绝成长的理由,也不是你虚度人生的借口,而是有本事让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 请别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

    请别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

    本书收录了39篇精短故事,文笔细腻,有趣好读。书中人物从白领、私企老板到新兴职业的陪跑员,再到动物园的兽医、户外攀岩爱好者等,涉及行业各有不同,相同的是他们遭遇坎坷后,对梦想依旧执着。随着故事一一展开,本书呈现给我们的是生活中既熟悉又有点新奇的人物。他们接地气,面对未知也曾迷茫动摇,但他们平凡却不平庸,每一个人都活得真实努力,奋发向上。不管是努力之后成功的范例,还是正在努力的典型,读完之后都会让人若有所悟,心生共鸣。
  • 图解卡耐基成功学大全集

    图解卡耐基成功学大全集

    《图解卡耐基成功学大全集》囊括了卡耐基励志著作中最经典的《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和《语言的突破》五部分内容,浓缩了卡耐基成功哲学中所有的的思想精华,旨在帮助读者解决生活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在社会交往、商务活动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大敌——忧虑,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如何在公共场合表现突出,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赢得听众的赞赏和尊重。
  • 难以释怀的思念(心灵感悟书坊)

    难以释怀的思念(心灵感悟书坊)

    从蹒跚学步到懵懂无知,从初入社会到感慨万千,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有无数的难以释怀的思念。本书收录了一些动人的令人难忘怀的故事:陌生的大叔、母亲做的棉窝、姐姐的辫子、祖母的月光、废品里的秘密、用婴儿交换小羊羔……这些故事,让我们学会感恩,伴我们成长,感悟我们的心灵。
热门推荐
  • 尘埃信条

    尘埃信条

    北真海,人类的终极防线,以海为背,撑起世界北方一角,在不断的纷争中仍旧追寻着前人的梦想。作为流放之人,囚禁于岛十数年,阴差阳错踏入一场有死无生的战场。决死极境,无畏魂海
  • 缘来另一半

    缘来另一半

    她的名字叫沈寒心。她身在校园,步在连接光亮明日的路程,却遇上徐家、遇到徐琝……
  • 与善同行:当代科技前沿的伦理问题与价值抉择

    与善同行:当代科技前沿的伦理问题与价值抉择

    本书主要围绕具有重大影响的前沿科技所可能涉及的伦理问题展开研究。由于纳米科技、信息科技、生命科技和认知神经科技被称为对当代社会最有影响的四大领域,每个领域都发展迅速,每个领域都潜力巨大,而其中任何技术的两两融合、三种会聚或者四者集成,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效能。因此,在本书中,主要关注当代科技的这四大领域的研究前沿可能面临的伦理挑战问题。
  • 鬼骨拼图

    鬼骨拼图

    郊游瞬变生死骗局,深陷神秘庙,误闯养尸地,鬼骨拼图,会有,答案!
  • 不治已病治未病:轻松告别亚健康

    不治已病治未病:轻松告别亚健康

    本书通过以中医的治疗、养生、保健的思想和手法为中心,通过介绍亚健康的现象,阐述“治未病”思想的重要性。结合中医的“望、闻、问、切”的手法让广大读者通过自己的身体各个器官的认识,了解到自身的健康问题以及如何化解这些问题。我们都知道亚健康存在很多的状态,失眠、肥胖、疲劳则是亚健康的典型表现,本书以中医的手法和观点帮助读者如何解读和治疗这些状态。现在亚健康的高危人群有很多,其实白领上班族就是亚健康的一大高危人群,本书正是结合中医的一些方法和理念,介绍了一些在办公室里就能养生保健的方法,适应了白领紧张的工作节奏而无时间运动、保健养生的现象。
  • 医毒双绝:邪王的小野妃

    医毒双绝:邪王的小野妃

    “日夜操练,小女子日日腰酸...”“既然偷窥成癖,便要付出代价......”一朝穿越,她医毒双绝笑容甜美!一手银针使得出神入化!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小恶魔!变态大国师:“分明腹黑狡诈!”骚包大帝:“这货坑光了朕的国库!”爱操心的美人师父:“有一颗爷们的心!”帅到骨子里的战神:“奇迹逆天的小妖精!”“王!王妃独自一人血洗上界报仇去了!!”某宠妻狂魔微微沉吟了一会儿:“千万神级强者都准备好了吗?立即出发上界!”【绝宠,玄幻爽文,1对1,男女主角身心干净,五只美男,已完结】(新书:妖孽当道:爆宠小萌妃)
  • 溺宠天师大人

    溺宠天师大人

    一个是令六界闻风丧胆的妖之尊者,一个是与妖永处对立面的天师。可当彼此动情之时,纵然违背道义,掀起血雨腥风那又如何?只因你是你,不关乎身份、地位、荣耀!放眼六界,那个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之人只有你,也只能是你……
  • 佛说布施经

    佛说布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营销人员不可不知的营销故事

    营销人员不可不知的营销故事

    很多有关市场营销的书籍比较侧重于理论,对于一般的营销人员而言,会使其感到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枯燥和复杂。本书独辟蹊径,以营销故事为主,来诠释营销理论,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力求给广大的营销人员或准备从事营销工作的人员提供一本可读性、趣味性、知识性都很强的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