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77700000006

第6章 冰冻双婴

寻找失踪人口毕竟还是警方比较擅长。托人打招呼,让昆山警方对周纤纤失踪案多下点工夫,是怀着赎罪心理的我能做的最实际的事情。要是连警方都没线索,让我单枪匹马去追查有点不太现实,况且我还是要正常上班工作的。

可是昆山警方我并没有熟人,只好利用在上海警方的关系,看看同一个系统是否可以相互帮忙。

说起来,上海公安系统里,我和许多人打过交道,有交情的也能数出几个,但这次,我为了要帮忙约出来吃午饭的,却是个法医。

一个女法医,年轻,漂亮,混血,眼眸是淡蓝色的,甚至我记得她的国籍并不是中国。

她叫何夕。

好吧我承认,我有点假公济私,哦,应该说借花献佛……或者醉翁之意不在酒。为什么一提到她我就会语无伦次起来。

是的,我记得她的国籍是瑞士。一个瑞士籍的华裔在不久之前突然空降在上海的警察系统里成为一名法医,在正常情况下这是绝不可能发生的。但现在发生了,特例总是伴随着特殊的权力,所以,虽然她名义上只是个法医,但通过她的渠道给昆山警方打声招呼,应该还是可以的。

我解释那么多,就是想说明关于周纤纤的失踪,何夕真的能帮到我,这并不仅仅是个泡妞的借口。

做一件事如果能达到多个目的,不是很好吗?我向来很坦诚,我与何夕之间的关系,是有那么点不清不楚。居然又用错了成语,应该说,一言难尽。

我与何夕初相识的时候,她还是一所国际顶级医学机构的研究员。那时我们两人被卷入一场巨大的危机中,成为患难中可以相互依靠的伙伴。那是另一个故事,不必在此多说。而到事情终于水落石出,危机解除,如果不是被迫分离的话,大概现在已经可以称呼她为那太太了。

一段时间的杳无音信之后,今年我突然发现她成了上海警方的一名法医时,惊喜与错愕无以复加。可是,就如同我最痛恨的言情小说套路一样,有一些事情发生在了她身上。

并非失忆,但也差不太远。

知道我在2005年那段因永生而起的离奇经历的朋友都能想到,如果有朝一日我能与何夕重逢,她必然已获新生。这新生不仅指从不可能中活下来,更指新的生命。

她并没有忘记我,她完整地继承了所有的记忆,但爱情并不只是记得那么简单。

或许是爱情退潮后,在心底里留下了太过明显的痕迹,重逢之后,她对我终究还是有些不同。我不该再埋怨什么,毕竟她出现在了我的面前,让我至少还有从头再来的机会。

危难间爆发出的感情迅猛而激烈,现在我学会把这些藏在心里,使出细水长流的水磨功夫。我毫不怀疑总有一天能追到她,我只是在帮她找回失落的那些感觉。

何夕一向很准时,但现在已经过了约定时间十分钟。我点了两碟冷盘,先吃起来垫垫肚子。

坐在我邻近一桌上的是对温声细语的年轻情侣。我正用筷子夹了一粒炝花生送进嘴里,却瞥见那位总是微笑注视对方的男孩,眼神忽然偏离了情人的脸庞。

我转过头去,就看见了何夕,还有许多道或遮遮掩掩或正大光明投向她的目光。

“难得看见你迟到。”我笑着对她说。

“刚做完一个解剖,急着赶过来。”何夕抬眼看看我,说,“有纸吗,我擦擦手。”

“呃……”我吓了一跳,“你做完解剖没……没洗手就来了?”

何夕面容冷淡地举起手给我看。

十指纤纤,洁白细腻。还好,看起来没有血污之类的。

“骗你的,堵车。”何夕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在她的同事眼中,这大概是个古怪指数不下于美丽指数的女人,但是最近她似乎经常在我面前露出笑容。

这是个生意很好的川菜馆,我特意点了几个比较麻辣的菜,因为我挺喜欢看何夕面庞红润鼻尖渗出细汗的模样,这和她平时反差很大。

等菜上来的时间,我把周纤纤的事简单说了。

“行。但不一定能找到。”

我点头。已经失踪了这么久,如果当时调查工作就没做仔细的话,确实会难度很大。

何夕是个不喜多话的人,和她在一起,我必须想办法找各种各样的话题,否则就会冷场。我有次试过如果一直冷下去会怎样,结果两人大眼瞪小眼二十多分钟,虽然她很好看,但我还是冷到不行,败下阵来。最受打击的是她居然若无其事。

什么是何夕会感兴趣的话题,我已经慢慢摸清了路数。把周纤纤失踪的事讲完之后,我就回过头去,给她讲了纸婴。

我惯于用笔记下自己的经历,换成用嘴说出来,也知道什么地方该拿捏一番吊人胃口。再加上这事本身就够玄,所以尽管菜早已一个接一个地端了上来,但何夕动筷子的频率一点点慢下来,显然注意力被这个离奇的故事吸引了。

“那个纸婴后来呢?”她听完了问。

“后来?不知道啊,应该被处理掉了吧。”

“唉,要是给我解剖有多好。”何夕叹息。

“咳咳,这个……”我没想到她听完第一个想到的居然是这个。

“那产妇呢?”她又问。

“你该不会还想解剖活人吧。她后来精神出了问题,我昨天去的时候没见到她。”

“如果这三年她没有再生育过,嗯,做B超还不够清楚,阴超,最好是切开来看看。更可能并不只是子宫的问题,要做全身系统性检查,如果能让她再怀孕一次临床观察的话。唉,没看见纸婴真是遗憾。”

虽然我知道何夕有点古怪,但还是被她这一串自言自语弄得有点傻眼。

“说起来,上星期我就切了个婴孩。”

何夕难得主动起一个话题和我聊天,只是这个话题……

“切?”我讷讷地问。

“做了个婴儿尸体的解剖。”

我看着面前一桌子热腾腾的菜,胃口就像被冰冻过的小鸡鸡,越来越小,就要不见了……

“哦。”我实在没办法作出兴高采烈的回应,“咦,上周?我记得你说你上周去韩国了。”

“嗯,去韩国切小孩了。”

“咱能不能不用切……”

何夕瞟了我一眼,脸上又有笑意。她是故意的吗,我没好气地想,却又有点喜悦。

“你知道,我是国际特殊病理学研究组织的成员。”

“我知道?我什么时候知道?”我奇怪地说。

“哦,没告诉过你吗?那你现在知道了。”

“这是个什么组织?”

“是个特殊病理学的研究组织。”

何夕又一次成功把我堵到。

“会关注一些奇怪的病例,包括不正常死亡。这是个不算公开的国际组织,和各国警方都有联系,因为警方是最容易发现不正常死亡的,这常常会给他们的法医造成困扰。”她稍作解释。

“你去韩国就是因为一宗不正常死亡?一个小孩?”我问。

“一个奇怪的案子,他们的法医碰到了点麻烦。”

“结果你给解决了?”

“没有。”何夕轻轻一耸肩,“事实上,我去了之后才发现了真正奇怪的地方,很难解释。”

她这样说,一下子把我的好奇心吊起来了。

何夕原本就是最顶尖医学机构的研究员,死婴事件之后,她肯定还获得了一些特殊的本事。别的不说,对生命的理解,绝对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程度,看她现在狂热地整天切来切去,恐怕一多半有研究印证的用意。连她都说奇怪的死亡案,会是个什么情况?

“给我说说吧。”我试着用比较矜持的语气说,其实已经急不可耐地想知道个究竟了。

何夕拉开手提包,拿了几张照片递给我。

“这是……”我皱起了眉头。

“冰冻死小孩。”何夕说。

我看了看一桌热腾腾的菜,尽管我的神经很坚韧,但还是不确定等会儿还会有肚子把它们装进去。

为什么许多恐怖片会乐于以婴儿为恐怖主角,就是因为婴儿如果狞恶起来,会因为与其先天的反差,而让人格外产生恐惧。尤其是许多地方,更把死婴视为怨气极重的东西,婴灵会阴魂不散,比一般的亡灵更难以驱除。

不要以为婴儿死去之后,看起来就好像睡着一样。实际上,由于他们浑身的血液很快冰冷凝结,肌肉僵硬,整个人和活着的时候姿态上会有不同,而皮肤的颜色也会随着死亡时间的长短而发生变化。这些并不显著的变化足以让看见的人产生极不舒服的感觉。

那么冰冻的死婴呢?或者应该这样说更准确:冰冻过又解冻了的死婴!

如果你买了一块肉,冷冻前和解冻后并不会觉得有多不同,最多吃到嘴里会觉得有区别,因为你根本就不会留意那块肉原本是什么样子。

但一个婴儿是不同的。

比如,皮肤有些奇异的皱纹,有些地方松弛,有些地方裂开了;五官变得有点扭曲,或者用模糊来形容;那两条腿,我想起了切下来的猪脚,我前天还买了两斤,就冻在自家的冰箱里。

我深吸一口气,想让开始翻腾的胃安分点。

第一张照片上是两个死婴,并排放在一起。而后几张照片,都是一个死婴的特写。

“是怎么回事?”我草草看了看,没有何夕的讲解,我一时也从照片上看不出多少玄机,她刚才说了,这是一宗非正常死亡。

“这是上个月,一个在韩国首尔工作的法国设计师,在自家冰箱里发现的。”

“在自家冰箱里发现两具死婴?”我想象这个法国人打开冰箱时的情景,还真是惊悚呀。

这个故事就像恐怖片的剧情,但确实发生在现实里。

这个法国人名叫库尔若,2006年7月他度假完毕,回到位于韩国首尔瑞草别墅区260号。最初他并没注意自家的冰箱里多了两具僵硬的婴儿尸体,据他向警方的交代,在23号的早晨,他去冰箱取牛油来抹面包,才第一次注意到冰箱里多了个塑料包裹。到当天中午,他去超市买了两条咸鲭鱼回来,急着放进冰箱,才把这个塑料包裹拿出来。他以为这是菲佣寄放的,结果拆开一看,吓得立刻报警。

单只是这个发现尸体的过程,就已经极为诡异。一边听何夕说,我一边脑子里已经作了许多猜想,这时忍不住问:“是仇家的恐吓吗?”

何夕没回答,只是接着说下去:“库尔若所居住的小区安全系统相当严密,寓所附近有警卫把守,进出大门还要用安全卡。至于房门钥匙,只有几个相熟的菲佣和少数几个法国朋友才有过。根据邻居线索,库尔若外出期间,有个白人女孩曾长时间徘徊在门口,另有一个法国人多次登门。韩国警方根据安全监视录像开始找这两个人,但还没等找到,婴儿尸体的DNA检测出来了。”

说到这里,何夕稍稍停顿了一下,仿佛那DNA检测结果让她有些疑惑。

“之前,韩国警方已经取得了库尔若的DNA样本,检测发现,他就是婴儿的父亲。随后法国警方通过强制令,取得了在法国的库尔若的太太——韦罗尼克的唾液,然后证明了她就是孩子的母亲。”

“啊?”这个结果让我大大吃惊,那库尔若杀了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还要去报警?

“可是库尔若夫妇坚决否认,说DNA检验肯定弄错了。有许多人来为韦罗尼克证明,这些经常接触韦罗尼克的人说,从来没见过她大肚子,要是怀孕,不可能瞒过所有人的眼睛。随后韦罗尼克又出示了另一个证明,她的子宫早已经于2003年切除了。”

“子宫……切除了?”刚才还是大吃一惊,现在我已经瞠目结舌了。子宫都切了当然没法生小孩,可是孩子的DNA验出来又的确是她生的,这是咋回事。

“会不会是DNA验错了?”我问,这也是我的第一反应。

“DNA检测准确率是非常高的。”

“那可不一定,我听说,就算是上海最顶级的三级甲等医院,也常常发生到这家验血一个样,去那家验又是另一个样的事情。”我小声嘀咕。

“普通化验一些指数有波动并不少见,但DNA检测是不同的。”何夕刚解释了一句,就停了下来,摇摇头说,“不过他们做第二次DNA检测后,结果居然真的和第一次大不一样,我猜他们可能把样本搞错了。现在韩国警方学了个乖,没马上宣布新的检测结果,而是准备再做一次来确认。不过我之所以去韩国,和这DNA检测无关,你看后几张照片。”

“是这几张特写吗,这个死婴有什么不同吗?”我看着后几张照片,不解地问。

“这是被解剖的死婴。在做DNA检测的同时,法医当然要做一些更基本的化验,第二次的化验结果,连血型都和第一次两样,所以我才说,他们之前搞错了样本。他们的法医这次出了个大洋相,现在的日子肯定不太好过。”

“那是韩国警方自个儿的事情,你还没告诉我为什么去韩国呢。”我发现何夕在说这个案子的时候,罕见的话多起来。看来这个案子的确非常吸引她。

“婴儿的血型。是U-色姆别伊型。”

“U色那啥?这种血型是……”我心里忽然一动,说到血型,一般人只知道A、B、AB和O型血,但何夕说的这种血型,我却是知道的。

何夕看我的样子,还以为我从未听说过,因为这才正常。她解释说:“这是1952年在一种名叫色姆别伊人的身体中发现的。这是一种没有任何特征且有缺陷的血型。它的红细胞缺少基质,也不具备普通的抗原体,对任何血清均无反应。所以,很容易把U-色姆别伊型血同O型血相混淆。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只有三十多人的血液是这种血型。”

我仅是知道这种血型的名称而已,何夕一堆术语把我听得一愣一愣的,但最后一句我听明白了,这就是她去韩国的原因。全世界才三十多人,比亿分之一的概率还小,对她来说可是个极难得的研究对象。

“到了首尔,我跟他们说,反正是双胞胎,切一个留一个,多好。”

我苦笑,何夕果然又回到了她的说话风格。

“其实他们本来也有这打算,但这对夫妇可能会被引渡回法国,那样的话死婴也会移交法国警方。所以切不切对他们是个问题,我折腾了一番,也算帮他们下了个决定。”

何夕说的“折腾”,我估计一定没有字面上这么简单,指不定用了多少法子动了多少关系。

“这照片是切之前照的,之后零零碎碎,我估计你也不很有兴趣看。”

“那是那是。”我连忙点头,“可解剖不是得保持尸体外观完整吗,你这都切成零碎了……”

“多碎我都能装回去。”何夕毫不犹豫地回答道,“你怀疑我的专业吗?”

“当然不会。”我堆起笑,“你做解剖的时候有新的发现了吧。”

何夕的眉头稍稍锁紧了些,说:“婴儿的肌肉组织有异常。”

说完这句话,她沉默了很久,不知脑海中在想些什么。到我快要等不及发问,她才又开口说:“尸体冰冻了相当长一段时间,韩国警方认为这是长期冰冻导致的,但我不这么想。他们只是因为肌肉的变化无法以常理解释,才硬扯到长期冰冻上去的。”

“是什么样的变化?”

“强壮。”

“什么?”我没听懂。

“是强壮,这具死婴的部分肌肉很强壮。”

“呃,他不会有健美先生那样的肌肉吧。”

“那倒不至于。”何夕见我还不是很明白,问我,“你觉得你能练成阿诺那样的肌肉吗?”

阿诺是以前好莱坞最著名的肌肉先生,不过现在息影从政去做了州长,我都不好意思拿我的大腿去和他的小臂比粗细。

阿诺巨大的黑影在我眼前一闪而过,我觉得一阵窒息,说:“这个……大概不太可能吧。”

“你要练成他那样的肌肉,可能性确实很小。但那个死婴的肌肉情况,本应是不可能出现的。这就是区别。一个婴儿刚生出来,连爬行都很困难,他需要花很长的时候,从爬到走再到跑。他面临的是和子宫截然不同的生存环境,适应环境需要时间,摄取养分使身体成长需要时间,通过频繁使用让身体某些部分的肌肉强壮,这也需要时间。那两具死婴,他们在出生后不久就死了,存活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月,甚至可能短过几天。但我解剖的那具……”

何夕轻轻吁了口气,我注意到她居然很正统地用了“解剖”,而没有再说“切”。

“那个婴儿,就像在死之前,手足并用地爬行了几个月。”

“哦,就是说那个婴儿虽然好像是刚出生就死了,但是他的部分肌肉就像是出生几个月的婴儿那样?”

“我是说手足并用不停地爬几个月。”

“不停?”

“婴儿刚生出来,大多数时间是在睡眠中的,并没有能力爬很远。等到有能力爬行一段路程,说明他的肢体已经比较有力,那么不久之后,就可以试着站起来行走了。只有狼孩才会在有体能行走的时候依然长时间爬行。这是个多重悖论,你明白吗?”

这是个三重悖论。

第一重,正常婴儿不可能始终爬行而不试着走路,长时间爬行所锻炼到的肌肉群和行走是不同的,显然何夕的解剖结果支持的是前者。

第二重,就算是狼孩,也不可能一出生就有体能长时间爬行,两三岁的孩子都不会有这样的体能,可死婴才刚出生不久。

第三重,就算死婴一出生就有惊人的体能,但是他只存活了短暂的时间,这点时间不够他把自己的手臂和腿部肌肉锻炼到这样的程度。

我好不容易把这三层意思想明白,其中第一层不论,后两层中的任何一个,都足以证明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就像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一样。

“会不会真的是因为长时间冰冻,让死婴的肌肉组织起了变化?而且你是解冻以后才解剖的,这一冷一热,肉质会变的。”我知道这样说肯定和韩国法医的话差不多,但和那三重悖论比,这似乎还更能被人接受一点。不过说到“肉质会变”,我怎么感觉怪怪的。

“不可能。”何夕斩钉截铁地说。

“那是怎么回事?”

“不知道。”何夕回答得很干脆,不过气势没有刚才那么足。

“那这个案子现在怎样了?”

“我想切另一个,他们不让,我不可能一直待在首尔,所以就回来了。不过这个案子,我会一直关注的。”

“好啊,要是还有什么出人意料的进展,别忘了告诉我。”

“嗯。”何夕点头。

接下来,要把满桌子的菜解决,就显得格外困难。何夕倒不会因为这倒胃口,但她本来饭量就不大,而我每次要吃些什么,都会想起肉质变坏什么的,怎么都不可能再若无其事地开怀大嚼。

有个想法在我肚子里酝酿了很久,在和何夕分手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

“那个死婴的DNA检测结果的数据,你还保留着吧?”

“对。”

“也许……只是也许,我会请你做个DNA比对。”

“比对?这个死婴和谁的比对?”何夕奇怪地问。

“呃……再说吧,其实我自己都觉得我的想法太荒唐了。”

何夕没有追问,回警局上班去了。

在吃饭的时候,我看到死婴照片时,却想到了另一个人。

这个人竟然是周纤纤。

三年前我在医院里见到她时,天气很热,她穿着短袖单衣,有点短,时时会露出肚脐眼来。她出生时肯定在小医院里接生,护士把脐带剪得很差劲,向外凸出来,本该是很难看的,但巧在变成了个含苞欲放的花骨朵状,给我留下了印象。

这死婴的肚脐眼,也是差不多的形状。虽然婴儿的肚脐都有点向外凸出,可我还是产生了一些联想。

我必须承认,这真是瞎想,黄织一直相信,在纸婴之外,她还有另一个孩子。这个没有人见过,消失在空气中的婴儿,会和这个死婴有什么关联?那可真是太荒唐了,只凭个肚脐眼我怎么会有这种联想,肚脐眼可不是天生的,护士怎么剪就怎么长。

可是……

同类推荐
  • 血色残阳

    血色残阳

    江南的陶镇是一个古老的城镇。陶家是这里辉煌几代、富甲一方的大户。这日,陶家喜气洋洋,正准备迎接在外经商的老爷回家过六十大寿。不料,迎回来的却是老爷的无头尸和陶家人从未谋面的老爷在外新娶的五姨太。陶家从此人心惶惶。对于老爷的死,陶家的姨太太们和大少爷又喜又怕。喜的是,治家严苛的老爷死了,平时做的那些违背家规的丑事就不会暴露,终于可以躲过轻则钉刺、重则投井的处罚;怕的是,新来的五姨太似乎知道每个人的秘密,还知道陶家一个关于财宝的秘密。自从五姨太进了陶家,怪事接连发生……就在陶家人互相倾轧、乱成一团之时,死去的陶老爷回来了……
  • 让“死”活下去(续)

    让“死”活下去(续)

    他在任何组织中都不活跃,不在任何权威机构中任职,除了理解和帮助那些也有可能像他这样行事的人之外,再没有野心。施特劳斯没有因遭到忽视或敌对而气馁和受伤。记得我们俩都因为这段话而对施特劳斯有深深的敬意,你还把它们录在电脑里了。你甚至说,这是最高的赞誉,可以作为座右铭。布鲁姆还说,我忍不住要抄出来:施特劳斯对其工作的热情从不间断,严肃不苟但充满乐趣;在不思考的时候,他感到失去了生命,……施特劳斯没有媚俗,而是献身给了毫不妥协的真诚。
  • 银灯笼

    银灯笼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三舅

    三舅

    1977年的冬天,我和母亲回老家蒲草去奔丧。那一年我九岁。三舅四十七,死了。米镇离蒲草五十里,那时没车,想去姥姥家一律都是步行。记得那一天刚下完一场大雪,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我就和母亲从家里出来了,踩着积雪,行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随着脚踩雪的咯吱声和雪灌进鞋里的冰冷,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农村日子的艰辛。一路上母亲没话可说,绷着脸,脚步是急促的,也不顾及我的快慢,赶火车似的一个劲儿地往前走。我时不时地要跑上几步,撵上她,问啥时能到。
  • 心里有事

    心里有事

    她,一杯浓茶在手,深陷在藤椅里,眼前是走廊上擦得透亮的玻璃窗,院子里东边是两树梨花,西边是一株玉兰、几枝迎春。花和树都是院子原先的主人栽下的,虽没有章法,却还有个性,随意而已。
热门推荐
  • 红楼之黛玉新传

    红楼之黛玉新传

    此文与曹公文有相差,此文是一个冷性高傲的黛玉,那一日,守护灵河的小白龙舍掉龙珠护住绛珠的肉身,便注定了她要将真心付于君心。红楼之黛玉,灵性女儿,一身高傲,冷然面对大观园里的算计,她是林家的女儿,爹爹的掌中宝,她要替林家争光,不屈于人下。人不负我,我不负人,人若负我,我必负人。如果有亲不喜欢此文,请绕道,但请不要言语攻之,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文明人。如果亲喜欢的话,请进来坐坐,笑笑奉上香茗一杯。-------------------------------------------------------------------------------------------感谢美编做的封面,很漂亮。谢谢1978601、0812、05114437719、720、109的鲜花,感动中,来个大大的拥抱嘛。感谢意109的钻钻,恨么一个。
  • 移居到你的支流

    移居到你的支流

    守着,守着,见,或者不见,就是一生了。你爱他吗?为他做过什么?
  • 精灵世界——盗龙者

    精灵世界——盗龙者

    茫茫精灵世界,一个输出全靠运气的选手发誓要成为超越超级高手的高手。少年最初的目的很简单,他只是想救出他的那个疑似被捡的老爹,顺便恢复他甄有钱的大名。直到少年孵化出一只一出生就是濒死状态的小精灵,少年彻底走上一条不正经的煌煌大道。某日少年登顶巅峰仰头重喝:“有我,天下无贼!”少年身后,天河联盟的盟主哭着要少年还他神器‘通天’,精灵古国的王者整日呓语到底是哪个破落户偷了他即将孵化的蛋......
  • 原振侠4:海异

    原振侠4:海异

    四名大学生在滑壁无缝的岩洞中消失,只留下一隻断了的左手;一对新婚夫妇于龙虾饲养场失踪,遗下一对婚戒和手镯;泳术出色、拥有诱人身段的国际女新星在众目睽睽之下表演裸身跃水,就此消失于汪洋大海里……一连串不可思议的诡异事件,竟然统统与深沉的大海有关!本来,原振侠远赴夏威夷只为了见黄绢一面,谁知竟被捲入这宗神秘的海洋疑幻事件中。一切,原来皆是「它们」的杰作……人类科学对微生物所知太少,号称「医学昌明」,连伤风感冒也医不好,真是可怜的「昌明」!——倪匡
  • 一只狼在放哨:阿巴斯诗集

    一只狼在放哨:阿巴斯诗集

    《一只狼在放哨:阿巴斯诗集》从阿巴斯的三部英译诗集精选500余首优秀诗作,由著名诗人、翻译家黄灿然先生倾心翻译,是迄今为止最全的阿巴斯诗集中译本。阿巴斯的诗承接悠久深厚的波斯诗歌传统,精妙,优美,神秘。他的诗句短小精悍而优美天真;他不写宏大的命题,只书写平凡生命的真与爱;他也从不给每一首诗歌确定标题,仿佛信手拈来,却自在自如,每一首都自成一个世界。他的诗句既迅疾又永恒,既抽象又细微,折射出诗人对充满微妙差别的世界的专注凝视与哲学冥思。
  • 翻天鼠

    翻天鼠

    人有人道,鼠有鼠道。但是,当阡陌联通之际,会发生怎样人生险途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世间的冷暖与都市的兴衰,不同的人生将经历怎样的爱恨情仇与艰难险阻呢?
  • 文化研究读本

    文化研究读本

    “文化研究”(Culture Studies)是目前北美和欧洲人文知识分子最为活跃的知识区域之一,正是通过文化研究,学院知识分子的智识活动溢出了大学校园之外,也溢出了传统的经典命题之外。文化研究关注的是阶级、性别、身份、传媒、大众文化等范围广泛的社会文本,它具有迫切的政治性和焦虑感,这就和传统的形式主义、唯美主义、精英主义乃至文学主义的要旨相冲突,因而带有左翼色彩。本书收集的论文刻写了文化研究发展中的最重要痕迹,堪称文化研究中的经典文献。
  • 骨头断了还连着筋

    骨头断了还连着筋

    楚南产煤,县城南十里龙山坪一带,散布着多家煤窑,小的十几人,用镐挖手推,人们都叫窑;大的上百人,用的机械,才能称矿。在所有的煤窑里,数李玉海的龙山坪煤矿最有名,规模大不说,难得的是从未出过大的安全事故,效益自然比别人高。有人说他家资产近千万,内情不得而知,但他连年被评为优秀民营企业家,还被选为县政协委员,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 住在我手机里的女神

    住在我手机里的女神

    天雷破空,搅乱了人类社会的宁静。作死女神,无意中闯入了宅男刘杰的生活,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寻仙踪,访妖途,斩魔影,探轮回。一段尘封的历史面纱被揭开。一场惊天的阴谋逐渐浮出水面......
  • 骆驼驿镇

    骆驼驿镇

    骆驼驿镇的两个大家族,终于在葫芦拐子的撮和下,演绎了一场古老的部落联姻。马三十六与买回回的女儿红柳、买回回的儿子买福海与枣花订了亲。两家在危难时刻,抛弃了早先的恩怨,结成了同盟。盗马贼等到第三天,见骆驼驿没有一点动静。朝镇子里放了一炮,一声炮响过后,几百个盗马贼朝镇子里冲去。于是,一场血腥的恶战爆发,买回回带领着一群枪手、刀客冲了上去;马三十六的父亲带着家丁、保镖、刀客也冲了上去,小镇的街道上,人喊马嘶,人倒马翻。从天亮杀到天黑,盗马贼没想到会遭到如此顽强的抵抗,节节败退。盗马贼们并没有离去,而是包围了骆驼驿。准备困死骆驼驿镇上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