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19600000003

第3章 选择你的主战场

上篇 选择

当你开始进行职业规划时,你要从30岁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将你未来的15年划分为几个明确的阶段,了解不同阶段的需要,从而有意识地去学习,积累资源和年资。尤其是第一份工作,一定要谨慎选择,因为第一份工作代表了你今后的起点和高度。那些人生第一份工作非常顺利的人,之后会越来越顺利,因为他们后面的顺利,都是建立在之前顺利的基础之上的,就好比走路,如果前期方向歪了一点,后面会越来越难纠正。

第一份工作是你解决地域、行业、企业和岗位等重大问题的基础。或者说,一个非常清晰的职业目标应该描述为:多少年后我希望在某地(北京/上海/纽约/家乡等)某个行业(房地产/物流/教育培训等)某个企业(500强/民企/国企/政府等)从事某项职业(人力资源/财务/金融/管理等的高/中/低层)。改变需要时间,选择需要资源。因此,我们要尽量在25岁以前完成对专业和行业的定位,通过实践活动,认识自己和社会,尽早地把这一系列问题选择好,就能有一个好的发展成长平台和定位,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毕业生就业所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地域的选择,这也是不少人容易忽略的。有的人认为毕业时理所当然要留在自己读书的城市,或者回老家等,但其实有必要深思哪些地方更适合自己发展。如果一个人从一开始没有选择好安身立命的地域,等到几年后再想迁徙到其他城市的话,就会发现你需要放弃许多无形的东西,尤其是在中国这样讲究人脉的国度里,你在某个城市积累的资源会随着地域的变动而大大贬值。

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甚至把一个不思进取的人,变成一部赚钱的机器。我们尚且不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仅就事情本身来说,环境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一节 大城市还是小城市

历史上,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一直不平衡,并且随着马太效应的强化,失衡愈来愈严重。胡鞍钢曾经将其总结为“一个中国,四个世界”,即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高收入地区为“第一世界”;“第二世界”包括大中城市、沿海地区的小城市以及部分较发达地区,如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福建、辽宁等沿海省份的小城市等;“第三世界”是指广大农村或低收入的较不发达地区;“第四世界”包括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及低收入贫困地区。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国情,导致中国形成了明显的三大发展差距,即经济发展差距、人类发展差距和知识发展差距。

一、一线城市利弊分析

有段时间,一股“大城市房价太高,导致白领纷纷逃离北上广深”的说法甚嚣尘上。2012年,更有一股真正的逃离北上广潮流。但是后来,媒体的舆论风向又大转,标题纷纷又从“逃离北上广”变成了“逃回北上广”。似乎应验了《围城》里的那句话:“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调查显示,最近几年,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奔向北上广而不是逃离北上广。2010年,智联招聘根据简历库数据,对过去3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所在地及其迁移状况进行了数据分析。分析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城市的比例高达54.1%,毕业三年后在这四大城市就业的更是高达57.3%,人们不是在逃离北上广,而是在不断奔向北上广。[1]

他们为什么选择一线城市[2]

第一,家乡经济发展水平低。受经济基础的限制,老家提供的就业机会特别少,大部分是事业单位,没有关系或金钱很难进去。部分毕业于二、三流大学的人,无论是在小城市还是在省城,文凭都没有任何优势,不如破釜沉舟,在大城市一步步地走下去,积累一定经验之后再回老家或者省城,可能更好找工作。

第二,所学专业对应的企业多集中在一线城市。实际上,许多人来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一半是主动选择的,而另一半是无奈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普遍较落后,多数专业根本没有用武之地。比如,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可能就只能被迫去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以网站为例,中国较大的几家网站中,新浪、搜狐、凤凰、百度总部在北京,腾讯在深圳,网易在广州,如果你想在大型网站工作,北京机会最多,广州、深圳次之,而农村或县城根本没有什么可以选择的。另外,受高校行政化影响,许多高校为了获得更多属地资源的支持,在专业设置上也会更加倾向于所在城市的产业需求,部分一线城市需求量较大专业的学生,未必能在二、三线城市找到对应岗位,近几年热门的部分专业,如软件研发、保险、咨询、投资等第三产业,基本都集中在大城市。

第三,一线城市集中了更多的高校。与其他省份相比,211院校中,位于北京的有26所,位于上海的有10所,而与之相比,其他省份多数只有1所211院校。高校资源配置不均,使得学子更易扎堆考向一线城市。对于18岁时就离开故乡城市以及对其他城市毫无认识的毕业生而言,选择留在学习生活了4年甚至更久,且在当地积累了一定资源的一线城市就业不无道理。正如唐家岭的一名蚁族所言:“我要是回老家,可能根本就没人要。在北京念书,好歹还认识一些同学和老师,在老家那边,我什么关系也没有。”

第四,面子问题。有些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即使想退回到农村,也很难了。因为他们的观念已经与城市密不可分,身上已经没有了乡土气味,田间的农活儿对他们来说早已陌生。回去后,还要背负“失败者”的身份,甚至在有的父母看来,子女在北上广工作是件很有面子的事,离开大城市回家发展,则成了一种落败的耻辱。

1.大城市之魅力

除了以上原因,大城市对年轻一代具有更强的吸引力,除了医疗、教育等丰富的资源外,就个人职场发展和生活而言,主要有以下优点。

(1)相对公平。

维持一个大型城市的运转,需要太多人做太多事。这些事情很难都采取“暗箱操作”的方式进行,更何况还存在着大量来自市场的真实需求,这就容易形成公平竞争的局面。大城市中的非体制内领域,还相对更注重能力,尤其是在创意、科技和互联网等上年纪的人基本无法涉足的新兴领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重业务多于重人际(但人际同样重要)的氛围。对于想做一点事情的人来说,会觉得事情是可控的,而不是某只看不见的手里拿着的印章。这一点,对于许多人来说至关重要。

越到中小城市,人脉关系越重要;越到大城市,个人奋斗的价值越彰显。一般而言,“只有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人才能逐步摆脱关系网、获得相对独立自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越大的城市,机会越多,人的自由度越大。在北上广深,即使在创业和就业初期物质生活显得更艰难,却因为有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相对独立和自由的上升空间,平民子弟的前景才会更加光明灿烂。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宁愿在一线城市忍受拥堵、雾霾与租房的压力,被人当作外地人,也不愿意回老家。

(2)赚钱和发展机会较多。

经济学上专门有一个细分门类叫作“聚集经济学”,研究的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聚集所带来的收益,这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动力。比如说聚集可以扩大市场规模、降低运输费用、降低产品成本,促进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的建立及发展和充分利用,同时熟练劳动力、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干部的集中,也便于企业之间的直接经济往来与交流等。

人聚财聚、人散财散,聚集经济是城市活动集中的主要原因。为什么在大城市做餐饮比在小城市容易赚钱?我们可以看到,北京有的社区比一个小县城的常驻人口都多,而社区周边的饭店却比一个县城的饭店少得多,小城市平均百人一家饭店,大城市平均千人一家饭店,哪家生意好一目了然。正如恩格斯在描述当时全世界的商业首都伦敦时所说的那样:“这种大规模的集中,250万人这样聚集在一个地方,使这250万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在这种聚集效应的推动下,城市不断地集中,效率、公平性和自由度则不断提升。

(3)职业前景广阔。

大城市由于企业聚集度较高,一旦你在某个行业达到一定的高度,就能有更多的横向选择。比如,你在大的公司单独负责一个事业部的时候,不但会有很多同行挖你,也会有风险投资人找你创业,产业的聚集让你有了更多的选择。在二、三线城市有个二三十万元的年薪就很难再有上升的空间,但在北京、上海,这样的薪水算不上什么。

笔者的一名高中同学,十几年前从某三流大专自考毕业,因为老家企业少,自己学历又低,着实难找工作。2003年到北京后,机会明显增多,刚来北京时,8个人租一间三环外的平房,主要跑金融衍生品销售、做业务。就这样一直熬了快十年,才相对稳定一点。后面五六年进入发展期,真是一年一个样,他也经常跳槽,为的是使这些年的资源、人脉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现在这名同学每年保底收入都在50万元以上,用他的话讲就是:“北京的好处在于,你是人才,有你发展的平台。你啥都不是,啥都不会,只要能吃苦,能熬住,熬上十年,你会突然就变成人才了,还能发展。如果你年轻,一定得出去,否则你真不知道哪块云彩有雨!”

(4)个人发展配套环境较好。

企业在设立时一般都选择适合自己的区域,如许多科研单位、金融机构多选择在大城市,而因为工厂要考虑各方面的配套,所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工厂就星罗棋布。人才要发展更要考虑配套。大城市由于高校聚集,培训、咨询、出国等相关产业多,有更多的机会接受平台锻炼或培训,既容易拓宽你的视野,也利于自己的发展。

(5)“政治文明”程度整体较高。

这一方面是容易被忽略的——大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层次,老百姓对政府要求较高,从而对权力有了一定程度的约束,公民权利相对更有保障。由于信息传播途径比较多,舆论监督也比较到位。不要小觑这一点优势,政治文明的好处很大,它能给公民相当大的安全感,使我们不用担心“黑狱”、“官匪”、“土皇帝”、“黑社会”等。

(6)更容易实现个人精神追求。

在普通老百姓眼里,一线城市是堵的、贵的、拥挤的、奢侈的、排斥人的,是“别人”的北上广深。而回到小城市,是势利的、关系的、拼爹的,依旧是“别人”的。但是,一旦你真正身临其境,才会发现物质高压下的大都市,恰恰才是自由精神野蛮生长的好土壤。说得文艺腔一点,这叫为了生命中的不可知。说大白话就是,在这里可以做原来做不了的事情,存在着很多机会。

大隐隐于市。在小城市,你的一切都将被别人随时评价,很多时候,你生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唯独没有自己,除了物质的堆积,你几乎看不到精神的生长。而在大都市,只要你有自己的逻辑、自己的手段、自己的定势,既持之以恒,又根据时代的需要随时调整,那么未来的一切便是充满希望的,随时都有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便是自由的魅力。一切财富,都是自由的副产品,何况自由本身,带给人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更有从一开始就形影不离、伴随始终的精神享受。

(7)更容易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留心我们的身边可以发现,很多居住在三线以下县市的人,会努力把自己的子女送进省会城市工作,等他们退休或者致富之后,会在省城购买住房,迁居过去。为什么会是这样?同样的收入,肯定是在小地方更容易生活,为什么要迁入更为昂贵的省城?人们的想法很简单,因为这里的物质供给更为丰富,娱乐活动更为多样,同时医疗、教育、保险等服务更为优质完备。对于退休老人来说,靠近更好的医院、更美的花园、更便利的生活,可能是他们更为关注的事情。同理,人们从省城流入首都,从国内流入国外,这是每天都在发生着的事情。哪怕为此要在生活水准上降低一个档次,甚至在社会地位上降低一个档次,很多人也在所不惜。

这就是为什么说“总要有一代人背井离乡,从农村到城市”,下面这个例子便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现象。

十年前,我大学毕业,当时刚到北京工作没多久,父亲骤然去世,只留下年逾六十的母亲一个人住在山里的老家。

每次打电话回去,母亲都告诉我她很好,让我好好工作。

但每当我想到,母亲要一个人在冷冷清清的家里自己做饭、自己吃饭、自己干农活、自己和自己聊天……就觉得非常难过。

出来这么多年,第一次,我动了回老家的念头。

瞒着母亲,我报考了老家的公务员,同时还在网上接连投了好多老家的单位。工资虽然不高,但我回去工作,就可以每天都住在家里,陪着母亲吃早饭、晚饭,周末可以和母亲一起干干农活,去赶个早集……

在下决心回去之前,我犹豫了很久,自己做了一个假设:如果我真的回去了会怎样?

那我就能陪着母亲住在家里的老房子里,过着轻松简单的生活,我可能还会在老家附近找个家境差不多的老婆,然后生个小孩,孩子在镇上上小学,如果他成绩不错,还可以考进县里去读中学,然后再参加高考,然后再到省外读大学,然后……

好熟悉的场景,一如我当年。

是的,我自己就是这么一路走出来的,从山里走到县城,从县城走到大城市。如果我选择回老家,我的后代将会继续复制我曾走过的这条路。

更重要的是,因为老家的收入不高,一旦我回老家后母亲身体出现什么状况,我将不可能像在北京工作时那样,轻轻松松地将她接到北京来就医。

所以,我最终选择留在了北京,并且,更努力地奋斗着。

又过了几年,我终于定居在北京,成了家,然后,将母亲接到了这里,每天晚上,我和爱人陪着母亲一起吃晚饭,周末,陪着母亲去逛公园。

而我那几乎从未离开过农村老家的母亲,则第一次坐上了飞机,第一次出了省到了北京,第一次吃上了烤鸭,第一次进了电影院,第一次去国家大剧院听了交响乐……

对母亲而言,大城市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一切又都是那么美好。有一天晚上,我和母亲坐在家里看电视,屋外寒风凛冽,屋内温暖如春,母亲突然很感慨地说:我真是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啊……你爸要是还在,该有多高兴啊……

我的眼里瞬间充满泪水。

在那一刻,我觉得,我在这城市里所有的拼搏、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世间道路千万条,没有哪条路是唯一的一条。许多时候,大城市又或者小城市也不过就是围城,真正应该选择的,应该是自己能接受的,最适合自己的。

说到底,在哪里生活都一样有苦有乐,有遗憾、有抱怨。

只是,请不要再以父母为借口,因为,无论人在哪里,你都可以尽孝。

所以,我也只是以自己为例,让大家看看那可能有的一条路。如果你和我一样出身农村,身上背着很重的负担,同时又希望能有所作为,那你可以尝试在大城市里闯一闯,拼一拼。这其中当然会有很多的痛苦,包括现在,我也只是奋斗路上的普通一员,工作、房贷、生活……每一样都如重担一样压在身上。我的老家在西部,是一个悠闲、适宜的地方,在那里生活压力当然会小很多,我又何尝不知道我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道路,我又何尝不想回到老家,但我觉得曾经一个朋友说的话挺提气的:总要有一代人背井离乡,从农村到城市去,就从我开始吧。

2.大城市之压力

(1)房价高、压力大。

电视剧《蜗居》中郭海萍说过这么一句话:“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六千,吃穿用两千五,冉冉(郭海萍的女儿)上幼儿园一千五,人情往来六百,交通费五百八,物业管理三四百,手机电话费两百五,还有煤气水电费两百。也就是说,从我苏醒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四百,至少……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这些数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根本来不及细想未来十年。”

调查显示,在京、沪、深、广等一线城市工作的人想逃离的首要原因是:房价太高,生活成本难以承受,这个原因的比例达到了61.7%。其次是工作压力太大,生活节奏过快,比例将近五成。此外,还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认为一线城市生活环境恶劣、空气污染严重、交通拥挤,令人难以忍受。[3]

(2)上下班交通不便。

在小城市,出门坐车超过20分钟那算是出远门了。而在北京、上海,上下班总用时不超过两小时已经算近的了。公交车的拥挤就不说了,住处和公司都在地铁沿线的毕竟是少数人,而且上下班的时候能把人挤得两脚都不沾地。即便是自己买车,高额的成本不说,上下班也是一样狂堵。其实生活在中小城市,每天最少可以省下一个小时在路上的时间,相当于每天生命延长了1/10,很可观啊。

另外,还有限购住房与汽车、子女教育成本高、空气污染、职场竞争激烈等多个因素,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二线城市之美

本书所指的二线城市主要包括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如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和经济发达的地级市(如苏州、常州、泉州、中山)。随着国家整体经济的高速发展,二线城市已经开始越来越有吸引力,环境不断改善,区域内人才不断聚集,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商业活跃度相对增强,对大公司、大品牌和优秀人才有一定的吸引力,它们也正在或者即将成为未来几年大公司布局的重点。

《新周刊》某期的封面故事《逃离北上广》如此盘点放弃大都市的十个理由:一线城市是江湖,二线城市是道场;一线城市是现货,二线城市是期货;一线城市拼智商,二线城市靠情商;一线城市有优越感,二线城市有归属感;一线城市适合小众者,二线城市适合生活家;一线城市适合青春前五年,二线城市适合青春后五年;一线城市让人见世面,二线城市让人拓视野;一线城市胜在GDP,二线城市胜在CPI;一线城市有文化,二线城市有闲情;一线城市是“漂之城”,二线城市是“一生之城”,世界这么大,心安即是家。

(1)房价低。

一套90平方米的住房,在大城市可能会高达四五百万元,但在二线城市却只有百万左右。许多年轻人本以为大城市是他们梦想的起点,可随着工资和房价的差距越来越大,他们逐渐看不到了希望,为此,他们放弃了与压力抗争,选择离开大城市。

(2)生活成本低。

与大城市有所不同的是,二线城市的生活成本要比大城市低一些,尤其不能忽视的是教育、文化、餐饮、娱乐等服务业成本,如全国的孩子基本都要上各类课外班、补习班,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师资力量并没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价格却相差很多,因为一线城市的商业服务首先要为高昂的房租买单。粗略统计,若要在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维持几乎同样质量的生活,除了购房款外,一个三口之家在50年内平均要多支付150万~300万元。

(3)职场竞争压力小。

大城市虽然经济发达,并且存在诸多的发展机会,但年轻人的大量涌入也会导致竞争更加激烈,即便做到中层也时刻面临强烈的危机感,而二线城市的竞争却相对较小。种种迹象表明,许多高速发展的二线城市正亟须人才的加入,需要你的技能,同时也为你的技能提供优厚的待遇,这正是中国新一轮城市化的基础。

(4)生态环境相对优越。

近些年来,从一些二线城市的发展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正是它们自身所具有的优于大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它们迎来了发展契机,如昆明、杭州、桂林、青岛等景色优美、生态环境好的地区。这些城市正是在生态环境这张“王牌”的带动下,使其自身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5)同样可以享受一线城市的便利。

因为互联网,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资讯同步;因为高铁,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人流物流同步;因为商业连锁,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消费同步;因为都市圈,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资源互动互补同步。国际品牌和全国性企业在诸多二线城市找到了落点、开枝散叶,兰州、武汉和西安都有全国性媒体;苏州、东莞、宁波、温州的经济实力个个富可敌省;杭州在“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上连续5年夺冠……

三、小城市之忧

由于发展起点、交通和国家资本投向所带来的巨大差异,北上广深和众多三线以下城市差距很大。同时三线以下城市之间也有非常大的差距,尤其是长江以北的部分小城市,因为腐败、经济环境、自然环境恶化等因素,对人口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一位“逃离”北上广,工作几年后又回到北京的朋友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大家都往‘北上广’挤,不是因为一线城市有多么好,而是自己的故乡‘太差’,不仅优质企业少,而且一些地方政府腐败严重,环境恶化,人际关系复杂。一个人没有一定的资源,很难有大的发展。我在北京辛苦一年还能攒个5万元,在老家一年攒2万元就不错了。”对于多数小城市而言,主要存在以下普遍性问题。

(1)更注重关系。

中国大城市的问题在于城市规划和管理不善,小城市问题的根源则多指向腐败。传统中国社会是由农业社会演变而来的,社会天然缺乏流动性并且抵抗流动性,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熟人关系,熟人关系主导规则。越接近一线城市,主要社会关系越发由熟人关系变成陌生人关系,社会越发由人主导变成由规则主导。

如果说大城市的人们还多少有点时间、精力和聪明才智用在做事情上,那么在中小城市,就需要耗费很多的精力在人际关系和各种应酬上。

(2)服务资源有限。

大城市高端工作的机会比较多,小城市高收入的工作不太多;虽然在大城市打拼压力会更大,但是机会比小地方多。同样,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大小城市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档次差距,很多落后地区的企业甚至都没有基本的养老保险,这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关。

(3)四线以下小城逐渐没落的趋势不可挡。

根据国家人社部的统计,2014年,全国排名前几位的人口净流入省级单位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福建。这几个地区是人口的“抽水机”。

从春运大数据流动图上可以看出,经济发达地区的外来人口多数来自三、四线及以下的小城市、县城、农村地区。

按照前面提到的“聚集经济学”理论,随着人口向三线以上城市集中,财富也会向少数地域集中,而且这一趋势也会越来越不可避免。随着小城市人口的急剧衰减,“终将逃离你衰落的家乡”极有可能成为现实。这一点,笔者就深有感受。以家乡德州为例,20世纪90年代初,当地开始出现乡镇企业,许多农村人口向附近的小镇流动,小镇的经济也曾经“繁华”过一把。从2000年以后,县城建立了开发区,原来的乡镇企业逐渐搬到县城,农村与小镇的人口又逐渐向县城流动,哪怕在农村盖一个小洋楼,也不如在县城买楼房的人更容易娶到媳妇。这也可以理解,由于农村人口锐减,大量乡镇小学合并、关停,乡镇医院留不住医生,道路、水电等基础工程没有经费保障,人们只能向县城迁徙。2008年左右,县城一些有条件的年轻人又开始在德州、济南、北京等城市买房安家,为的就是更加完善的医疗、教育、生活资源。

如同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哪里有资源奔向哪里,这是人的天性,没有人就没有产出、没有财政、没有基础服务,反而更加吸引不到人,这是一个循环,是不可逆的。

究竟是要回归生活惬意的家乡小城镇,还是奔赴大城市或者“北上广”辛苦打拼、开拓人生?现在的你,还可以在选择中犹豫,这说明你无比幸福,因为你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可能不会再有任何选择的机会。假如你最终选择留在了一个生活安逸风景如画的小城镇上,你也许会幸福地过完一生,但当你的子女到了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他们很可能有且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逃离他们终将衰落的家乡”。

(4)部分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中国卫生部的统计数据表明,癌症是当前国民的主要致病死因。

由于吸烟导致肺癌的死亡率,在过去的30年中增加了近4倍。由于缺乏污染控制,靠近化工厂的整个社区,癌症患病率空前上升。世界银行报告指出:“中国农村人口中的肝癌死亡率是全球平均值的4倍,胃癌死亡率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有些企业把工厂开在农村,那里劳动力廉价,而且污染控制执法不严甚至不存在。大批的年轻人为了打工从农村涌向城市,也许还为了更卫生的环境。”

第二节 如何选择你的城市

到底是去大城市还是回家乡这个问题曾经让很多年轻人纠结,其实没有好或不好,只有适合或不适合。有的人喜欢竞争、爱热闹,就可以到大城市发展,有的人偏重于安逸的生活,不喜欢有太多的波澜,二、三线城市也是不错的选择。就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讲,在选择自己的主战场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最大化利用好你的家族优势

有的年轻人生性好强,非要学习西方人,18岁后什么都要靠自己,如出国学习期间非要自己打工挣学费,结果没能充分利用好国外短暂的学习机会;有的人本身资质一般,但是由于父母的努力,在家乡处于当地利益链条的顶端,做什么都会事半功倍,却盲目挤到大城市,想靠自己的双手来打拼一个天下出来,与本地“土著”相比,显然增加了成功难度;有的人创业非要等到依靠工资完成原始积累,没能用好家里人的资金杠杆,导致错过一次又一次机会。

对于成功是否需要借力,先看看这几个例子吧。

鸿海集团是郭台铭从母亲和岳父处分别借来20万与70万新台币发展起来的。

比尔·盖茨的第一桶金来源于跟当时全世界第一强的电脑公司IBM的签约,合同的中介人就是他的母亲,比尔·盖茨的母亲是IBM的董事会董事,通过妈妈介绍,他结识了董事长,顺理成章地拿到了第一笔订单。

有“华尔街神经中枢”之称的摩根的第一桶金也是父亲替他垫付的投资款。

虽然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不计出身的,可是一个人的出身往往是他一生的烙印。他的起点、他的观念、他的资源,这些东西都影响着他的人生道路。不得不承认,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许多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家族支持的影子,在很多领域,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家族实力的比拼,只有在外部资源、现实基础等条件都满足以后,关于商业眼光和技术实力的比赛才真正开始。

曾经有一位父亲这样告诉他的儿子:“我现在还能管你,还能扶持你,你也不要有什么想法,我现在把你扶持好也是为了这个家庭,也是为了咱们的家族。如果你年轻时该大步发展的时候却非要靠自己,那么等你步入中年的时候,你的同龄人就已经完成了财务、知识、人脉等方面的积累,而你却没有脱离为生存而奔波的阶段,那个时候就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了,那就是咱们家族的失败了。”

所以,年轻时接受父辈的帮助是很正常的事情,和年轻人的本事无关,这也是为了整个家族的长远利益。你通过借用父辈的力量迅速做强做大,你的儿女才有资格享受良好的教育,才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这样的话,就进入了资源和能力一代胜过一代的良性循环,这也是家族基业长青的根本。

此时的你,如果对未来没有很好的规划,完全可以先利用家族的资源或平台进入职场,如果你能有效地利用好家族的资源优势,那不但能获得较高的起点,而且在后续发展中能获得较大的帮助。换而言之,你在和同龄人的竞争过程中,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个以家族为核心的团队在战斗,那么你胜算的概率就大得多。

二、无论在哪里,拼的都是资源

经常能够听到有人说“XX是靠家里的关系才创业成功的”“XX和校长是老乡,校长才推荐他找到好工作”……仿佛不靠“个人努力”得到的回报都是很可耻的。但事实是,能够充分利用资源也是一种个人能力,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个人能力,因为它的杠杆率非常高。

有很多年轻人,本身没什么资源,在大城市闯荡失败,就幻想着回到小城市,以为就可以进入到提前养老的境界,实际上,这只是逃避的表现。就算你想回老家县城考个公务员或者老师,你也会发现,没有一定的渠道人脉,有时候就算你能力强,也不见得能进得去。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就有关系,最终比拼的是资源,国内、国外都是一样。眼高手低的人,注定处处碰壁,二线以下城市也不是任何人的备用轮胎。二线城市向一线看齐,三线城市学二线发展,这种城市发展态势决定了二线不是大后方,而是新主场,若你的筹码不够,二、三线都未必有你的位置。

数数你的资源吧:学历、专业、工作履历、人脉资源、外表、技能、金钱、父母实力、恋人或伴侣的实力。这里所列的每一项都可能帮到你,令你在大都市站稳脚跟;这里所列的每一项也可能无效,反而成为你的包袱或障碍。

如果你的和你爱人的资源加起来足够强大,或者你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弥补资源的不足,那么能去北上广就不会去二线省会城市,地域的选择顺序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区域中心城市>本省省会>家乡地级市,大致如此,不要乱跑,别的地方也一样没有风景。

智立方董事长兼CEO杨石头的经历,应该能让你有所启发。

杨石头: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成熟的职场人

主持人:有这样一个同学,刚刚毕业,关于就业地点的选择很纠结,我想可能就是很多年轻人遇到的一个问题,他已经毕业了,按他自己的想法是想留在北京,但是他父母想让他回老家所在的省城或故乡,因为他父母在两个地方都有很好的人脉,爸妈苦苦地哀求,每天打好多好多的电话。那对于这样的情况,您有什么样的意见?

杨石头:我的建议是回去。因为我们的职场不是简单生存,而是一个生存、扎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过程,这个是我们在职场上奋斗的一个规律,就像一颗大树,需要大地的养分、适宜的环境和发达的根系。同样的道理,我们每个人也都是有根脉的,这件事不是我说的,是因为什么呢?是我跟那个晋江安踏的老总丁志忠,我说你生意做这么大,为什么不把营销总部迁到北京和上海去?他说,石头,人是有根脉的,每个人是要找寻自己的土壤和根脉的。不能因为这个城市繁华就贸然跟进,那东京还繁华呢,你去吗?纽约再看看,你去吗?你扎得下来吗?与其那样的话,漂着、忍着,不妨好好回去磨刀。

主持人:可能在北京他的机会要多,而且这种地方的公司化运作、市场化运作要强一些,磨的机会更多。而回到三、四线城市可能就安逸下来了,到不了三年已经是结婚、生孩子了。

杨石头:其实安逸不了。关键还是性格,大城市内也有一些人追求安逸,心中有梦想的人,迟早会出来。就像今天你真正创过业,然后就算是你回去打工,我跟你讲,你迟早还会再创业。你的心已经出来了,格局已经出来了,即便你真正安逸下来,就仨字:不甘心。你有一个幸福又如何呢?幸福是个比较级,大家都挺幸福的,你到这边会觉得不幸福,人比人气死人,对吧。

三、没有资源就要最大限度地寻求公平之地

如果你在家乡没有强势资源,那建议你尽可能在比较发达的地方工作,因为这些地方相对比较公平,或者等你在职业发展上已经达到相当的程度再考虑生活上更能接受的城市。

笔者高中同学们的发展情况可以说明地域对一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我的高中同学大都来自农村,也有部分来自县城,由于当地的教育不是很发达,同班的70个同学里,考上大学的,包括专科在内,也就30人左右。从我大学毕业到现在15年的时间,应该说大家的职业发展已经基本定型。

大学毕业后,大家也都普遍面临着就业地点的选择问题。一个选择是回到自己当地的县城,那里生活成本较低,并且离家也近,可以住在家里。但唯一不好的是,小县城的发展较慢,相对应的机会很少。另外一种选择是留在自己上学的城市或者其他一、二线城市,那里经济比较发达,科技水平很高,留在那里工作会有许多机会。但是面临的问题是生活成本太高,日常开销加上房租,基本上很难再有剩余的钱。

每个人在深入思索之后,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大部分同学选择了比较发达的城市,但也有部分同学回到了并不发达的老家。在我们高中毕业15年聚会的时候,当初那些选择回家工作的同学,还过着平常的日子,多年来工作薪资都没有太大变化,但贵在平稳,不少人都已经结婚生子。而选择留在了一、二线城市的几个同学,现在几乎都已经成为了各自单位的中流砥柱,年收入节节升高,表面上,众人都有着美满的生活,可是细聊起来就发现了差别。

首先,小县城的发展日新月异,物价水平也在慢慢上涨,留在县城里的同学由于工资涨得少,所以渐渐有了生活上的压力。其中有两个本科毕业的农村同学,本来有机会留在省会城市,但是选择了回乡,十年后,这两个同学都很后悔,因为他们所谓的学历和能力在落后的县城并没有用武之地,失去了竞争优势,稍微好点的企业加起来不超过5家,想跳槽都没有地方去,想再去一线城市吧,早已失去了当初的锋芒,更何况已经娶妻生子。反倒是那些家本来就在县城的同学,因为有良好的家族人脉,或者创业,或者进入公务员核心岗位,大都发展得不错。

而选择留在城市奋斗的同学,经历过毕业初期的低收入后,在异乡都把自己的潜能逼到了极致,平均工作5年以后,大多都能成长为公司骨干,夫妻二人的月收入加起来基本都能在1.5万元以上。父母少量赞助加上自己的积蓄,基本都买了房,加上年年上涨的工资,以及房价上涨带来的隐形红利,使得这群人的生活反而很富足。

四、锁定城市,不如锁定行业

在职业和地域两者之间,与其锁定城市,不如锁定行业、锁定公司。比如,应聘一些大企业的外地职位,这样既能避开高竞争度,同时又能进入大公司学习锻炼,起点就站得比较高。

前几年,政府部门和各大高校更多的是采取一种“救急思维”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其中包括政府在二、三线城市以及中小城镇设立的一些基层岗位,但是并没有注重毕业生在基层的长远发展,再加上上面所提到的诸如不公平的竞争机制和不透明的用人制度等方面的劣势,结果很多毕业生在三线城市工作一段时间后又逃回了“北上广”。所以,选择地域,你首先要明确自己在这里发展的目的是什么?这里能提供给你什么?需要你做什么准备?是想在这里定居,还是仅为下一阶段做准备?如果不想定居,那么就要考虑在这里待多久,你能获取哪些经验、技能、收入等;如果是想定居,那就要考虑所从事行业的发展空间和自己发展的可能性有多大,能不能承担起买房、结婚、生育的安家成本。尤其在选择行业时,要看重这个行业的产业群大不大,所在区域的产业升级会怎么变化,这样才能保证你有足够的长远发展和跳槽晋升的空间,否则等过些年产业内迁了,你会拖家带口地走不动。

一般而言,只有在行业发达的地区才会有足够的产业群,否则你跳槽都没地方跳。就像现代服务业、创新产业主要集中在大城市,所以有很多新兴的工作机会和方向。比如说,北京和天津虽然离得很近,但是在北京市里很少看到工厂,每天在北京挤地铁的1100万上班族,大都集中在金融、教育、信息、医疗、旅游等服务业中,而在天津,制造业还占有很大的席位,工厂林立。长三角和珠三角是外贸相当发达的地区,如果你一心想在外贸业发展,那么最好要去长三角和珠三角。而西部城市,如重庆、成都、西安等,很典型的就是承接传统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因为很多沿海地区的制造业成本很高,所以长江一线大量的高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都属于产业转移,这样就有了一个新的行业,叫作现代服务外包。

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最近十年,大城市已经发展得很快了,各项成本都很高,如果你选择到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生活,你会很辛苦。一方面,很多机会和产业会重点转移到空间比较大的二、三线城市,所以,二、三线城市的机会将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很多行业已经不受地域的限制了,所以二、三线城市冒出了很多新的机会,未来的机会至少也在那25个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再往三、四线走,机会就很少了,很多行业要在小城市出现,还需要很多年,短期内是很难出现的。所以,你即便不留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尽量要选择留在省会以及重庆、天津这样的重点城市。

五、房子只是战术问题,不是战略问题

不必去抱怨大城市房价有多高。人聚财聚、人散财散,这是极其简单的道理和常识。人聚集的地方房价一定高,这是世界性的规律,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中国国情”。在美国、日本甚至俄罗斯、印度、越南,大城市的房价都高得离谱,高得让年轻人不敢指望。

有人说,中国的高房价,毁灭了年轻人的爱情,也毁灭了年轻人的想象力。不要相信这样的鬼话和牢骚,正如旅美学者薛涌所言:“俺从大学毕业到33岁出国,就12平方米一间房,寄住父母家,结婚时没有床,似乎想象力和爱情并没有被毁灭。美国大学生号称毕业后要到纽约地下室和老鼠当同屋,这叫人生开始。大学生一毕业就想着买房,哪里还有心思干大事业?难道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予其房’?”

即便你真的迫切需要房子给你“安全感”,认真找,也不是没有的。比如,即便在2016年下半年,虽然媒体经常报道说“北京均价每平米5万元!新拍地王每平米至少8万元!”但笔者陪朋友实际买房过程中,发现北京四环外依旧有一些单价不高的老旧小区,南城甚至有些紧邻地铁的70平方米两居室总价才160万元左右,比周边河北的房价都便宜。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建于20世纪90年代,没有电梯,但对年轻人过渡用房绝对是够用了,况且近几年一线城市政府有钱了,经常对老旧小区进行加固与外立面改造,房子质量都没有什么问题。按照三成首付,让家里支持一点,哪怕再借点钱,自己还贷款应该也不会有太大压力。关键是大部分年轻人看到媒体说的那么贵,想都不敢想去买一套自己的房子,其实现在大城市居民出国、换房、换工作频繁,每天都有很多二手房入市,信息时代如此发达,认真找,慢慢看,总是能淘到自己需要的小房的。

总之,在择业时,大城市未必一定好,中小城市也不一定就不好,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所以,大学生应该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家庭条件,选择一种适合的生活方式,然后再考虑选择哪个城市,只有这样,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才真正有利。

同类推荐
  • 看破,瞬间天晴

    看破,瞬间天晴

    这是一本教你看破万象,放下烦恼的都市身心灵修行悟本。将“正能量”真正实践。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没有烦恼的自在。看破才能放下,放下才能淡定。唯有平静对待世事,才能跳出患得患失的心态。世间种种烦恼、困惑,全部都是因为执迷、执着,困顿其中,所以不得其解。倘若看透了烦恼的本质、困惑的根源,自然豁然开朗、心如天晴。
  • 迎接新生命的天使:卓越的妇产科专家林巧稚

    迎接新生命的天使:卓越的妇产科专家林巧稚

    《中华魂》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七十余年间的96位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很好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不可不知的犹太人经商智慧

    不可不知的犹太人经商智慧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道歉的力量

    道歉的力量

    学会道歉重要么?答案是肯定的。学会道歉,是高手化解危机的第一堂必修课。善于说“Sorry”,不仅不会降低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反而会因此被冠上大度、负责的美誉,并且获得谅解。这就是道歉的力量!人的一生,许多打不开的结在终点回望时才赫然发现,不过是个芝麻粒罢了。唯有懂得自省的人,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道歉的力量,解开那些看似无解的结,化危机为转机,甚至商机!作者除了深入的剖析道歉的作用外,更从心理、文化等层面,精辟地分析人们抗拒道歉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正确态度,运用大量的实际案例,论理清晰,让你轻易的掌握道歉学细腻的学问,成为最有智慧的职场高手。
  • 不换脑袋就换人

    不换脑袋就换人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仅仅做到本本分分地完成工作,尽职尽责地维护企业的利益已经远远不够。当你的思路不能有丝毫的突破,当你为企业创造的价人值还不及你从企业拿走的薪水,即使这时候你还既没有出卖企业的秘密,也没有浪费企业的资源,恐怕你也得走人!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对员提出了更的高的要求和期待,那就是积极思索、锐意创新、善于谋划、长于变通,不断在方法上、技术上、质量上和效率上寻求更新的突破和创造更大的业绩。只有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头脑的作用,不断转换自己的思维模式与观念才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才是受企业欢迎的金牌员工。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员工不换脑,企业就要换人。
热门推荐
  • FGO赞山异闻带

    FGO赞山异闻带

    我是藤丸立香,无数藤丸立香中的一个。和其他立香一样,我见证过冬木的大火、帮助过法国的圣女,辅佐过蔷薇的皇帝、航行过终局的四海,探索过伦敦的魔雾、横穿过北美的大陆,接下过静谧的深吻、踩上过提妈的黑泥,屠杀过巴巴妥斯、见证过医生诀别,拯救了人理。后来,又去了新宿、雅戈泰、下总国、塞勒姆…好多有趣的地方。对了,还有一位叫玛修?基列莱特的可爱后辈一直陪在我身边。但和其他立香不同的是,我正身处一个未知之地…
  • 最牛微信朋友圈

    最牛微信朋友圈

    我的朋友圈上通天庭下通地府,齐天大圣跟我称兄道弟,文武财神对我有求必应,
  • 淘宝小王妃

    淘宝小王妃

    蛮不讲理的人是见多了,谁见过蛮不讲理的鬼?阎王爷的一句话就让她失了魂,穿越到了几千年前的古代。幸好幸好,淘宝随身而来,助她破五关斩六将,走上人生巅峰,获得美满姻缘。“王妃从不做亏本的买卖,这些交易里最得意的是什么?”“自然是买一送一,将你收入囊中!”
  • 被放逐的初恋

    被放逐的初恋

    初恋在任何时候都是世间最为美妙的事情,有着其独特的滋味。从一而终,是多少人曾经的梦想。许下的一世诺言,说出的天涯海角,陪在身边的人却终究无法陪伴自己一起走下去。当青春不再。当初恋被放逐到遥远的他乡。命运的捉弄结束的时候,受伤的人儿,终于被爱领回了家。芋头新书力作,《被放逐的初恋》欢迎大家的支持收藏哦~~~最好用你们的票票砸死我吧^_^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王氏宗谱

    王氏宗谱

    太原王氏的祖祠,建于全国闻名的旅游风景名胜区太原晋祠博物馆内,晋祠是中国现容的少数帝王家祠之一。子乔祠是晋祠晋溪书院的主体建筑。
  • 人文教育读本

    人文教育读本

    中国传统文化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在这种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这些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仍然适用,也趋同于国家、社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 网凝眉

    网凝眉

    阿难守着电脑,犹如渔人守着江湖,银屏是海,鼠标是网,一网又一网,朝夕无所获,那个叫阿门的人,一天一天却不再来……一个网络迷失、寻找、等待的故事。故事里,我们穿越红尘,经过网络,再回到红尘,我们记住了什么?穿越网络,经过红尘,再回到网络,我们又遗忘了什么?阿弥陀佛……
  • 我的心上人

    我的心上人

    这世间有什么比阳光普照的春晨、月色笼罩的秋夜更美的景致呢?朝雨想了想,大概是与喜欢的人一起共白头吧。七岁时,命运的暗流将她和一个叫许博衍的少年悄然相连……二十三岁时,她初次见他便心生偏见,可三番两次接触后却也生了欢喜之心。她单薄、纯粹,像一块未被开发的秘密之地;而他深沉、内敛,轻而易举便占领了她的小世界。二十四岁时,历经生命中的一些美好与磨难,异域归来的她与他十指相扣,约定余生……
  • 舔犊

    舔犊

    儿媳妇被绑架了,公公及一家人寻找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