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19300000003

第3章 实现皇家特许的金融梦——弹丸之地的异军突起

手心过肉,手背流油

如果说,美国霸主地位的建立,有它自身的历史原因和机遇,同时也见证了投行思维在其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那么新加坡,弹丸之地,毫无资源可言,甚至被马来政府所摒弃,其之后的异军突起,唯独能依靠的就是一种思想,一种思维模式——投行思维。

“新加坡没有腹地,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的腹地。”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如是说。

回首新加坡的一路风雨兼程,我们或多或少能够从中寻得到这句话来源的蛛丝马迹。

王权独立与经济崛起

新加坡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纪,在当时,新加坡被称为“蒲罗中”,寓意“半岛末端的岛屿”。公元14世纪,“新加坡”的称谓才传播开来。

此时的新加坡无意间卷入了暹罗(泰国旧称)与爪哇满者伯夷王国对马来半岛控制权的战争中。此后,新加坡便一直被视为马六甲王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借助马六甲王国的势力循序渐进地发展。

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1819年。1819年,英国人选择新加坡作为其在马来半岛开设的贸易港口;同年1月29日,英国与柔佛的胡申苏丹和天猛公签订协议,将新加坡占为己有。1824年,新加坡正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自此之后,新加坡又开始利用英国的各类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发展经济,并从中获取自身发展的路径。

1941年12月8日凌晨,当新加坡的人们还沉浸在梦乡中时,一场浩劫从天而降,日本飞机从空中向这座城市投射了一枚炸弹。1942年2月5日,新加坡彻底沦陷,被日本占领。

新加坡是一个非常具有韧性的国家,在沦陷的三年半时间里,尽管要承受日本不断地打压,致使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极为缓慢,但其仍能“见缝插针”地利用日本的资源为自己的发展谋出路,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的决心依然强烈,所以新加坡能够屡屡“绝地逢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新加坡再次回到英国的怀抱。1946年,海峡殖民地解散,新加坡正式成为英国直属殖民地。安定下来的新加坡,亦步亦趋向前迈进。

1959年新加坡获得自治权。

对于新加坡人而言,习惯了颠沛流离,且身处一无所有的困境,国家该如何实现自治?

时任新加坡州长的李光耀,十分迫切想要寻找一个时机,让新加坡能够有所依靠。

1963年9月16日,马来西亚建国,成立马来西亚联邦政府,新加坡、北婆罗洲等看准时机申请加入该联邦政府。除文莱因其得天独厚的石油资源被拒绝外,其他国家都顺利通过。

这种状态仅仅维持了不足两年,1965年,新加坡被无情地驱逐出马来西亚联邦政府。

这就是著名的“新马分家”。这个决定对踌躇满志、壮志豪情的李光耀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面对电视机镜头,李光耀眼含泪水地向国人宣布:新加坡独立。但这不是喜极而泣的热泪,而是痛彻心扉的绝望。

此时的新加坡街头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人们发自内心地欢呼着、高喊着,放鞭炮、欢唱,用各种愉悦的方式庆祝新加坡的独立。

李光耀在做什么?他在做最后的“挣扎”,他请求马来西亚联邦政府收回“成命”,让新加坡重新回到马来西亚联邦政府的庇佑下。

多么鲜明且诡异的对比!

国家独立,对于一个一直被“驱使”,始终被欺负的国家而言,难道不是苦尽甘来,时来运转的好事吗?李光耀何至于悲痛欲绝!

也许正如李光耀在《风雨独立路》中所说:“新加坡是个小岛,退潮时,面积只有214平方英里,曾是英帝国在东南亚的心脏地带,所以繁荣发展起来。随着新马分家,它变成了一个没有躯体的心脏。”

新加坡是个国家,它的版图却只有半个北京城那么大,历年来一直生活在其他国家的庇佑下,兵力空虚,国力也不强,一旦发生战乱,新加坡随时面临灭国的威胁;而且新加坡本身没有任何自然资源,甚至没有水,它连最基本的基础经济发展也无从下手。

此时的新加坡人也许可以对突如其来的喜悦全盘接纳,作为一个国家的负责人,李光耀却心急如焚。

就像李光耀在《风雨独立路》中写的那样:“前途是渺茫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只隔着柔佛海峡,由新柔长堤连接起来。两地向来是由英国当作一个地区统治的。新加坡是英帝国的行政和商业中心。现在我们分了出来,一切都得靠自己。马来西亚政府正准备教训我们。他们可能不再让我们扮演传统的角色,继续成为他们出入口货物以及为他们提供种种服务的中心。所有新兴国家都在推行民族主义经济政策,一切都要自己干,直接同欧洲、美国和日本的主要买客和卖客打交道。在这样的世界里,新加坡没有腹地,就连我们的饮用水也来自柔佛州,该怎么生存下去?”

这个“小国羡慕,大国觊觎”的弹丸小国,将何去何从?

境遇虽然改变了,但一个国家的惯性思维不会随意改变。

一直以来小心翼翼,在别人羽翼下生活的新加坡,培养出的最重要的一种思维就是:借力打力的投行思维。它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合理配置,为自己谋福利、谋发展,这样的思维胜过千军万马。

因此,即使在资源严重匮乏,全国人民承受能力面临极限挑战的情况下,新加坡也能够迅速开始一连串的措施发展工业和经济。在之后的日子里,新加坡人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整个新加坡在之后的短短数十年里,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新加坡如此快速的发展走势,几乎让全世界跌破眼镜。

历史就是这么具有戏剧性,前一秒你可能还在众人不屑一顾的眼神中艰难前行,后一秒就能强势回归,展示自己不容置疑的地位。这些并非偶然与运气,靠的是思维与努力。

分家后的新加坡,为了扭转经济萧条、失业率高、人们生活水平低的局面,几乎每十年就会进行一次经济转型。

从20世纪60年代的劳动密集型产业、70年代的经济密集型产业、80年代的资本密集型产业、90年代的科技密集型产业,一直到21世纪初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几十年的连续转型仿佛成为新加坡生存下去的唯一出路。

而新加坡转型成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力量,就是其建立在投行思维下的商业模式——手心过肉、手背流油,即对内政府主导,对外招商引资。

政府主导

政府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影响往往令人吃惊。

新加坡政府非常善于制定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而且在制定发展战略目标时完全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因此,新加坡的发展方向始终不偏离轨道,十分明确最终的目的地。难怪人们会这样形容新加坡的发展战略:促使新加坡取得成功的,不是自由市场的“看不见的手”,而是“国家显而易见的手”。

新加坡政府干预经济能够取得成功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1.它采取的干预和调控方式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

例如,在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时候,政府一般会出台一系列税收、补贴政策,而不会以指令性规定直接干预,如此能更得人心。即使是今天,新加坡的此项政策,仍然让人赞不绝口。

2.新加坡政府明白这样一个重要的道理:为国民建立相对公平的法律体制。公平的法律体制是政府工作的核心,也是维系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保障。

3.为了鼓励公民努力工作,报效国家,新加坡有一项规定:任何成年人只要踏入社会努力工作,均可以获得一套公家住房。此项政策十分诱人,它能够激励每个新加坡公民,都不遗余力,发愤图强,为国家发展竭尽所能。

4.新加坡政府的廉洁高效在全世界是非常知名的。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是所有国家和人民所渴望的。根据2009年国际反腐组织“透明国际”排名表,最廉洁国家中,新加坡排名第三。

引进外资

招商引资是新加坡转型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引进外资就是投行思维中的资源配置。

许多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和科技伙伴都在新加坡设立了分支机构,大约7000多家,有的甚至还将总部设在了新加坡。新加坡政府曾对此作过一项统计,新加坡的GDP(国民生产总值)中,大约有一半是由跨国公司创造的。

为什么发达国家的公司会入驻新加坡?这要归功于新加坡最初所做的努力。

新加坡有自己的经济发展局,专门负责向全球推销新加坡,招商引资,利用诱人的条件吸引大量外资公司。比如,新加坡能够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专门针对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招商引资政策和计划,力求引进的外资越多越好。

甚至于,新加坡特意在美欧等世界各地常设招商引资机构,常年派驻市场人员对各国的知名企业进行调研,并派遣口才和管理能力优秀的工作人员到各国去做说客,说服投资者到新加坡投资。

由于当时东西方处于冷战状态,为了保护贸易,许多国家反对外来投资。此时,新加坡利用符合西方资本需要的招商引资政策打开国门,欢迎西方国家投资时,西方国家自然十分乐意落户新加坡。

于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企业陆续来新加坡投资,由于对新加坡前景一致看好,跨国公司的金融性投资也非常大。

日后,很多人把新加坡招商引资这项政策看作是新加坡重生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无论是对内政府干预,还是对外招商引资,新加坡都在走一条不平凡的道路,用与众不同的思维在经济复苏的道路上屡出奇招,也正因为此,新加坡才能够走出困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实现“浴火重生”。

一切源于伟大的思想

伟大的思想,往往能够成就巨大的财富。

正如美国思想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所言:“人类的全部历史都告诫有智慧的人,不要笃信时运,而应坚信思想。”

命途多舛的新加坡如果将未来押注在命运之神的眷顾上,恐怕在“新马分家”之后等不到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便成为被瓜分的那一个。

在新加坡首任总理李光耀所领导的新加坡政府的带领下,新加坡的经济得以迅速增长,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人均GDP就远超美国,被誉为经济史上的奇迹,成功的典范。

不仅如此,早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新加坡便完成了“转口贸易”到“转口金融”的转变。随着“大资管”时代的到来,新加坡更是先人一步,成功上位,瞬间成为各个国家争相羡慕的“高富帅”,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规模仅次于瑞士,成功从“东方直布罗陀”变身为“东方瑞士”。

这一切皆源于其伟大的思维。

过往颠沛流离的历史造就了新加坡能够随时随地、每时每刻借力打力的投行思维,这种思维让新加坡不笃信命运,不依赖好运,也能创造一个国家的财富和奇迹。

这种投行思维,让与马来西亚文化、历史背景相同,但比马来西亚袖珍的新加坡,培植了一块能够五谷丰登的土地,养育它的子民。

这种投行思维,让新加坡从孤立无援的树苗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不依附其他国家,也可以凭自身实力与世界对话。

这种投行思维,结束的不只是新加坡本身的一个旧时代,还开启了世界资源重新配置、话语权重新分配的新时代。

淡马锡:新加坡的资本怪兽

有人曾称,新加坡会变成一座“智慧岛”,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对它独具一格管理思维的肯定。

在新加坡,投行思维渗透最深、涉及最广、历史最长的代表,大概是以“淡马锡模式”闻名世界的淡马锡公司了。

淡马锡控股公司是一个以另类形式存在的公司,它以私人的名义注册,却由国家财政部掌握着100%的股权。

1965年新马分家之后,新加坡的国家主权与经济发展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当务之急便是发展经济,解决独立后的就业问题。于是,新加坡以政府为主导,开始了第一次转型: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20世纪70年代,就业问题得以缓解,为了平衡发展经济,政府决定再一次经济转型: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重点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在这一阶段,新加坡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发展了石油业、电子产业和计算机产业。

至此,新加坡政府主办的企业(国联企业)越来越多,问题也随之产生。依赖政府而生的企业多半拥有惰性,不愿意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而是如“啃老族”一般,想靠着政府得过且过。新加坡的国联企业中,大多数如果离了政府的帮扶,就会失去支撑,成为“扶不起的阿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加坡政府决定成立一些政府机构,监督、管理这些国联企业,形成政企统一的稳定局面。即使如此,随着各类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快,数量越来越多,政府的负担仍旧越来越重,难度也越来越大。于是,政府决定让政企分家,将政府的职能与企业的经营职能分开,合并一些国家管理机构。

但同时为了不影响企业的发展,新加坡政府于1974年6月,成立了淡马锡控股公司,由国家财政部(投资司)负责经营和管理事宜。公司的最初职能就是管理国家投入到各国联企业的资本。政府赋予它的宗旨是:“通过有效的监督和商业性战略投资来培育世界级公司,从而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淡马锡公司也的确是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从成立至今的“淡马锡模式”,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它的产值约占新加坡GDP总量的13%,市值则几乎占据新加坡股票市场的半壁江山,这也就意味着,它主宰了整个新加坡的经济命脉。

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新加坡各类工业项目开始大肆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国内诸多投资公司、小型借贷款公司无法满足这些大企业的要求,于是淡马锡公司开始正式以公司的形式接手这些项目。

20世纪80年代初期,新加坡GDP进入平稳增长期,其经济发展也随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淡马锡以公司形式所进行的发展也得到一定的投资回报,并逐渐成为亚洲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之一,“淡马锡模式”开始成型。

淡马锡公司主要以客户为导向,针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担保申请、审批、放贷、风险控制等情况,给予帮助,相当于一个中小型企业融资的“信贷工厂”。

“淡马锡模式”不断发展,截至2008年4月,淡马锡总资产约1850亿新元,其规模已与美国通用电气、德国西门子等旗鼓相当。

其旗下拥有21家大型直属企业,参股500多家公司,渗透到新加坡的金融、地产、能源等各个方面。淡马锡直接控制20多家公司的股权,又以金字塔似的组织结构控制着2000多家公司。

淡马锡公司的成就直接体现了新加坡利用投行思维所创造的非凡投资成就,甚至有人将淡马锡公司称为“资本怪兽”。

“繁忙”的国度

凡是到过新加坡的人,都能感受它与众不同的思维气息,这种思维气息不只通过投资公司的形式体现出来,更多地表现在新加坡的知识经济上。

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发展经济,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生产、销售等一系列活动。知识经济带来的便利之处,就是知识可以进行无限次复制,使生产可以持续发展。

新加坡第三任总理李显龙曾指明:“我国作为缺乏天然资源的弹丸小国,从上世纪(20世纪)70年代起便已意识到打造知识经济是争取竞争优势的不二法门。”

所以,新加坡政府一直尽力推行并推进知识经济的发展。

新加坡政府不仅为科研机构提供特别丰厚的资金,而且为吸引世界顶尖人才到新加坡做了大量工作。新加坡打造了世界一流的教育体系,教育已成为新加坡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新加坡的教育设施堪称世界一流,即使是欧美国家也望尘莫及。

不仅是教育,新加坡还投入巨资打造了世界上最先进、最人性化的图书馆系统、电子政务系统以及互联网、旅游等产业。

不论发展何种产业,不论哪个国家,思维都是最重要的武器。因为正是思维的力量让新加坡得以风生水起,让它实现了“星岛晋级梦”。

苏州拿下了李光耀

新加坡有一个别称:狮城。

提到狮城,诸位看官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2015年11月7日的历史性握手——狮城习马会,但是我们要谈的不是这次别开生面的见面,也不谈政治,我们只谈经济。谈完新加坡自身的金融实力和经济发展,我们还应该了解,新加坡的投行思维对于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影响。

新加坡是“亚洲四小龙”之一,可谓是亚洲的发达国家,其经济模式一直被认为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一路飙升,金融实力不容小觑,据2014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的一份排名报告显示,新加坡已成为继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同时,新加坡还是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以及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成员经济体之一。

为什么苏州拿下了李光耀

学习与借鉴新加坡的投行思维办企业,最具代表性便是苏州工业园区,这是新加坡与中国合作的第一个项目,也是中国企业发展中第一个借鉴新加坡模式的企业。通过苏州工业园区,中国企业从新加坡身上学习到很多知识与经验,极大增强了中国企业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新加坡素来与中国交好,尤其改革开放期间,两国经常互相访问,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之后,双方关系更为紧密。

为了与中国进一步确定亲密关系,新加坡写了一份合作协议书,表达了想与中国合作打造工业园区的想法。这份合作协议书得到中国认可后,新加坡便开始着手向中国内地投资企业的事宜。

苏州工业园区便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

1992年,距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过去了14年。在这14年历程中,苏州虽然在乡镇经济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旧需要寻找新的经济模式突破点。正值此时,新加坡也在寻找深层次的实验基地。

1992年秋天,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访问中国。

李光耀几乎视察了整个江苏省的城市。当时的江苏经济非常落后,全江苏省竟没有一辆拿得出手的贵宾车,接待李光耀的车是从上海租的。

李光耀首先视察的是无锡市。无锡市在工业发展上有悠久的历史,经济发展较为突出,因此被当作重点视察对象。但在视察后,李光耀并没有对无锡市表现出明显的投资兴趣,反而提出视察苏州的想法。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作为一座园林式城市,有着古老的历史与传统文化,但经济并不发达。虽然李光耀提出的视察苏州要求令人不解,接待人员还是照办了。由于是临时提出视察苏州,李光耀在时间上并不是很充分,只有半天的视察时间。

当时的苏州市市长抓住机遇,不仅在半天的时间内见缝插针地向李光耀介绍了苏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优势,而且对新加坡的历史和现状如数家珍,并且恳切地建议李光耀在苏州进行大规模投资。

李光耀听到苏州市长的建议,并没有第一时间拒绝,而是询问了很多细节方面的问题,在当时,这些问题都是非常尖锐的,但苏州市市长均给出了详细而又清晰的解答。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李光耀和苏州市市长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样乐此不疲地交谈。最后因为时间原因,不得不终止话题。这时,苏州市市长心里已经有了底,李光耀被他说动了,已经有了来苏州投资的心思。

等到第二年,即1993年,新加坡方面传来消息,希望在苏州建立一个大规模的工业园区,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1994年,中国和新加坡双方达成共识,并签订了《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书》,之后,没多久,中国和新加坡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正式成立。

在随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苏州工业园区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开发前苏州全市的水平,也就是说,他们用十年再造了一个新的苏州。

“青出于蓝”的光荣与梦想

前期建设苏州工业园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由于短期内无法获得巨大利润,很多私企根本不愿意进驻苏州工业园区。

李光耀一直强调,看问题要把眼光放远,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所以,正是他战略性的发展眼光,苏州工业园区有了大的方向与发展。

那么,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着重点在哪儿呢?李光耀认为重点有两个:硬件和软件。

硬件建设,在于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一个项目,需要引进多少企业,需要多少投资,需要建设成怎样的规模;软件建设则是指新加坡的先进管理经验怎样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怎样实施,才能将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中国的“新加坡”。

明确发展方向和建设着重点后,苏州工业园区进入了快速建设阶段。

经过十五年的发展,苏州工业园区形成了庞大的规模体系。

2009年5月,李光耀到苏州参加苏州工业园区的15周年庆典时,用“青出于蓝”来形容苏州工业园区15年以来的发展和变化成果。李光耀说:“即使老师再好,学生不好也是不行;而在中国,学生比老师更好。”

在《李光耀回忆录》中,李光耀对于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做出了这样的评价:“我给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成绩打70分,这是个相当高的分数。那里风景宜人,总体规划给人一种很新加坡式的感觉。”这说明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超出了他的预期设想。

2014年6月,苏州荣获“李光耀世界城市奖”,这是新加坡设立的一项国际性奖项,旨在奖励“以远见和创新思维进行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解决城市环境挑战,并能以纵观全局的方式为不同社区带来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的城市及其领导人和组织”。

苏州,成为继西班牙毕尔巴鄂市、美国纽约市之后全球第三个获奖的城市。

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和理念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证明了一件事:在建设苏州工业园区上,李光耀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中国做出了明智的选择,苏州做出了最为伟大的选择。

【投行思维航标】

无论是美国还是新加坡,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其发展壮大的过程,必有一种思想做为支撑。

美国的霸主地位,靠的是投行思维,占领资源最顶层,把控资源所有权和配置权,由此意欲一统天下。

新加坡迅速崛起的法宝依然是投行思维,在没有资源的情况下,引入外方资源,合理配置资源,“无中生有”地建立了一个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国家。

中国,经济迅速崛起之际,很多人看到了机会,也学到了些许手段,然而却掉进了陷阱,我们的投行思维呢?

同类推荐
  • 任正非:“烧不死的鸟就是凤凰”

    任正非:“烧不死的鸟就是凤凰”

    在华为看来,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一切工业产品都是人类智慧创造的。
  • 短线炒股100招

    短线炒股100招

    全书共分10章,包括如何根据基础理论知识寻找短线买点、正确认识并建立短线操作系统和短线逃顶等三大部分。寻找短线买点部分包括:技术指标买点、均线买点、K线组合买点、量能形态买点、黄金分割率买点和形态买点等内容。正确认识并建立短线操作系统部分包括:短线操作的概念、短线操作理念和心态、短线操作的市场环境和短线操作的基本步骤等内容。短线逃顶部分包括:K线顶、轨道线顶、均线顶和短线共振卖点等内容。
  • 销售胜经:销售精英的10项修炼

    销售胜经:销售精英的10项修炼

    系统地阐述了如何才能把自己打造成为一名销售精英,从培养积极的销售心态、销售中懂得主动出击 、坦然面对你的客户、包容与接纳你的客户、坚持不懈才能赢得销售、合 理使用销售攻心术、巧妙应用销售技巧、与客户快速达成成交、将服务延伸到销售全程等九个方面。
  • 互联网黑洞:跨越边界的中国式企业扩张

    互联网黑洞:跨越边界的中国式企业扩张

    行业巨头裹挟着巨大的资本和流量,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企业的互联网扩张真的没有边界吗?马化腾、张志东、李彦宏、雷军一致称赞的IT独立评论人,揭示中国互联网经济的独特发展逻辑。本书探讨了互联网的黑洞现象以及对其未来的一些思考,通过中国互联网浪潮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几家企业案例:BAT、小米、乐视、360、滴滴、京东……真实、深入、客观地分析各个企业的成败、突破和创新。
  • 任正非决策华为的66金典

    任正非决策华为的66金典

    华为在业界有一个响亮的名号——“土狼”,做企业就是要发展一批狼,任正非以军人的果敢与强硬,一手组建了一支营销铁军。就是靠着这支队伍,华为从南海打到北国边疆,然后又挥师国外,和众多的国际巨头抢市场。恶劣的生存环境、“狮子”独霸的市场局面,强劲的狙击实力,华为统统扛下来了。这与任正非极力倡导的“狼文化”不无关系。
热门推荐
  • 文心雕龙(中华国学经典)

    文心雕龙(中华国学经典)

    《文心雕龙》全面总结了齐梁以前的文章写作精义,体大思精,笼罩群言。进行了题解、注释和翻译。题解旨在概括提示该篇之主要内容和重要歧疑,使读者明确其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和存在问题的症结;注释力求简洁准确;翻译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重在贯通前后文意。
  • 穿越之为妃作歹

    穿越之为妃作歹

    【注意鸟哦】【结文以后会继续番外哦,番外不素V哦】【喜欢此文滴亲表错过鸟哦】入坑前的注意事项:看完本文需要花费人民币6元左右~~~此文男主并非善类,刚开始看的亲很比较难忍耐~~~此文比较慢热,亲有耐性看下去的话,樱打保票后面的比前面的精彩~~结局不是悲剧哦~~~他们有着十世的姻缘,前九世都是在互相伤害的鲜血淋淋、体无完肤之后含恨而终。这一世,已经使他们最后的机会了,要是还不能排除险阻,真心地接纳对方的话,他们就永远地化为灰烬,再也没有相遇的机会。第十世,他们,可以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he Man Who Was Afraid

    The Man Who Was Afrai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修复诸天

    修复诸天

    什么!谢逊的屠龙刀又被偷了?!居然还被换成了西瓜刀?啊?!李寻欢的飞刀也丢光了?三天后。什么我刚还回去的屠龙刀又被人偷了?居然这次留了一把小李飞刀,还留言让谢逊刮胡子,剪头发?身为宇宙至尊传人的徐书齐觉得自己被宇宙至尊坑了!“快!赶紧走,把世界修复!”若是晚了的话自己性命不保!这是宇宙至尊与一千名身怀诸天系统的人战斗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是一部关乎人生、人性、人道和谋略的书。全书共六篇虽然字数很少,但句句都是经典,无论是治国、处世,还是修身、待人,读者总能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为了让读者更轻松地阅读和品味经典,我们结合现在读者新的阅读需求,对《素书》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编排,精准的解析和注释,配以丰富生动的案例,力求更好地展现国学经典的魅力,让广大读者更加轻松地领略它、读透它、运用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死亡之林

    死亡之林

    蛮兽肆虐的死亡之森,在夜幕降临的时刻,陷入了沉寂。一个小女孩,闯入其中,是羊入虎口?还是祸害一方?与妖魔为伍,与正道为敌,是谁说妖魔为邪,正道为正?我偏要妖族崛起,威震八方!
  • 你就是我的召唤兽

    你就是我的召唤兽

    莫名来到这个魔法世界岳阳开始了他的异世界之旅光怪陆离的世界奇妙的魔法体验,热血青年英雄梦回眸间佳人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