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8800000019

第19章 活着的传统 (2)

任何文化遗产都是依凭一定的载体得以呈现,得以传承。保护文化遗产,首先需要明确其载体的类别、性质和特点。文化遗产类型的多样性,也决定了载体的多样性,或者是文字、实物,或者是技艺、习俗。有些类型的文化遗产,其载体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比如建筑古迹、文化遗址,它们作为文化遗产的完整呈现和完整意义,往往是与它们周边的环境融为一体的。中国古代建筑本来就极其重视与环境的和谐,后人既可从中了解古代建筑的材质、技术和风格,也可以领略传统的建筑理念,以致中国古人的自然观、文化观。

又比如中国的山川文化,通常集自然、建筑、宗教、金石、文学、绘画、雕塑于一体,并经过历代的积累,是传统历史文化的缩影。因此对这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要落脚于文物本身,还要充分重视对其周边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保护,如此,它作为文化遗产的意义才不致损耗和流失。2010年8月,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人民网"文化论坛"中谈文化遗产保护,就专门针对那些文化要素和自然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混合遗产",提出文化遗产保护应考虑"外延拓展"。拓展的实质,就是从文物性景观扩大到环境性景观,在理论上,这是对文化遗产载体的多样性、有机性、整体性的明确;在实践上,则增加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难度,需要各部门的协作和提升社会共识,尤其是在大力发展城市化建设,大力开发旅游产业的今天。

在这方面,我们已有令人痛心的损失,也幸有正面的经验。比如成都金沙遗址发现以后,更改了原来的城建规划,为文化遗产保护让路,在原址兴建了博物馆。原址建馆的意义,不限于对文物遗迹的保护和展示,更重要的是延续了一个城市的历史,保存了人们对于远古文明真实的空间感受,从广汉三星堆到成都金沙遗址,一路行来,在空间距离上与蜀地史前文明的迁徙、繁衍叠合。原址建馆,对于后人感受文化遗产魅力的意义,是那种把全国各地的文物收集在一个博物馆进行展示的方式所不可比拟的。后者是关于文化传统的知识和凭证,已经被从它自身的历史中抽离出来,前者是这片土地上真实而感性的历史,是生命新陈代谢、文明兴衰演替的活剧。更为大众熟知的例子是苏州老城区的建筑限高。苏州园林世界闻名,景观作为它的载体,不仅集中了建筑、园艺等多种元素,周边的空间也被纳入其中,成为景观载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新建建筑的限高,其实质是对地平线的保护,对空间的保护。否则,苏州园林独特的"借景"设计将被破坏殆尽,借来的不是远山塔影,却是钢筋水泥的森林。而我们实在不需要多一座千篇一律林立着高楼、环绕着立交桥的都市,却太需要有一个五步一景的园林苏州。

在充分考虑到载体多样性、整体性的基础上探索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其实质是把文化遗产与产生它的自然时空、文化时空视为一个有机整体,视为一个有生命的存在,这意味着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日益走向深入。文化遗产保护不应仅仅建立在文物学的学理基础上,更应该纳入文化学的学理意识。

三、历史记忆与符号价值:文化遗产的意义增殖

文化遗产的形态与载体,虽然也并非是单一、静止和固定的,但毕竟是一种客观存在,具有一定的客体依赖性。即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技艺和民俗,它们的呈现和展示也是有形的。但文化遗产不仅由客体组成,负载于这些客体之上的意义,也是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意义是一种主观生产,是人们对文化遗产的感受与阐释,相对于客体部分,它更具灵活性、变化性。换言之,文化遗产既存在于物理层面,也存在于心理层面,二者构成一个松散的共同体。如果说对文化遗产的形态和载体应侧重于保护,那么文化遗产的挖掘和开发,则主要集中于意义生产,作用于心理层面。

文化遗产带给人们关于历史的记忆。历史记忆不等于历史本身,而是杂合着后来者的想象和评价,甚至负载着不同时代的价值冲突、观念交锋。而且,历史记忆是可以累加的,它既使某一特定文化遗产在未来的意义生产上具有丰富的可能性,又可在既有的意义积累中辨认文化的脉络,辨认前人对待这一文化遗产的态度、方式和效果。因此,文化遗产的物理层面难以绝对避免损耗,但它的心理层面却可以持续增加容量。物质衰减与意义增殖,是文化遗产的一体两面。

确立历史记忆,塑造符号价值,是对文化遗产进行意义增殖的基本方式。当前,各地热衷打造历史文化名城,争抢名人故里,踊跃申遗,都是看中了文化遗产的符号价值可能提升地方知名度,可能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对文化遗产进行意义增殖的思路是对的,但具体选择的增殖方向,却大多流于狭隘和短视,和功利主义同流合污而缺乏文化品质。这样的意义生产,不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而是对文化遗产的掠夺,对民族文化精神的剥蚀。

文化遗产的符号价值,既可能是在历史记忆中自发形成的,也可以是有意识的引导,是一种主观的意义生产。对于后者,历史责任感应是首要的。在为文化遗产塑造符号价值的过程中,应优先考虑,什么样的意义内涵,能够展现和接续我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因素,能够见证我们民族为生存、发展而付出的努力,能够沟通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的生命感受,促成相互理解,能够体现文明的磨难、尊严和希望。这才意味着文化遗产的意义增殖,而不是沿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思路,把文化遗产仅仅视为触发经济增值的工具。在这方面,国外的一些经验可以给我们借鉴。美国是一个历史短暂的国家,物以稀为贵,因而特别注重历史传统的保护,何况是对于莱克星顿这样的标志性地点。莱克星顿康科德河的北桥,是打响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的地方,附近不仅建有博物馆,每年的独立日,在北桥还有志愿者参与的表演,复原当时的场景。这种表演,使普通民众参与到国家的历史记忆之中,使传统因进入当下生活而具有生命力。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在北桥的一头有美国抵抗者的雕像,另一头则有英军士兵的墓碑,碑上镌刻着美国诗人洛威尔(Jams Russell Lowell) 的名句:

They came three thousand miles and died.

To keep the past upon its throne:

Unheard,beyond the ocean tide,

Their English mother made her moan.

博物馆、志愿者表演、塑像、墓碑和诗句,以多种载体留存美国最重要的历史记忆,有意识地把这一段历史和康科德的遗迹塑造成为极富美国特色的符号价值--普通民众自发反抗殖民统治的自由理念、乐观精神和英勇气概,以及超越利益和立场的对立而一视同仁地哀悼逝去的生命。这是美国社会宣扬的主流价值观,所以草根英雄在好莱坞影片中一再出现,所以弗吉尼亚校园惨案发生后,哀悼者向所有的死者表达悲悯,无论是受害者还是加害者。

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使用,莱克星顿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文物保护、民众参与、节日庆典、国家记忆、地方名片彼此呼应,形成有机整体,形成一个活着的传统,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融为一体,历史和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感受也在这里融为一体。这个活着的传统,还塑造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符号价值,而且,其中体现的价值观完全融入美国的国家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也融入美国试图向全世界输出的价值观。这个例子,可谓实现了对一个特定历史文化遗产最大限度的意义增殖。

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心理现实对物理现实的影响越来越大,符合价值的威力也越来越无法忽视,因此关于文化遗产的理论探讨有必要深化对符号价值的认识,把文化遗产的意义增殖确立为保护、开发、激活文化遗产的题中应有之义。

四、结语

任何理论的起点,都面对"是什么"的问题。从形态的双重性、载体的多样性和意义的可增殖性来看,文化遗产都应该被理解为活着的传统:要么是作为还处于生长演化状态的文化形式,要么是文物与环境的一体化,要么是物理层面已经尘埃落定但意义阐释空间还在不断延伸。文化遗产是具有生命力和生长性的事物,这一理念有助于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实践中探索新的出路,当然,这也要求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扩大自身的学理基础,在文化学的平台上整合并吸纳文物、考古、历史、文化地理、民俗、艺术、传播等一切相关学科的资源和智慧。

第五节 非物质遗产的审美规范性

四川大学傅其林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规范性主要体现在媒介符号形式、精神文化价值与历史性的传播制度方面。这种审美规范性形成了特定族群文化的心理结构的共性,塑造了特定的民族身份,是区域性个体生存的生命纽带。但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蕴含着文化政治学的选择,因而对其审美规范性的研究不应忽视审美的意识形态问题。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审美规范性文化政治学

新世纪以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各国政府层面和民间组织层面,乃至个人生活层面得到热烈地讨论,日益受到关注。但是,这一领域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事实上,人们是带着不同的目的切入这一新兴的领域的。斯库恩提(Ahmed Skounti)概括了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个主要视角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利弊难辨。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本身还有待深入探究,理论问题没有跟上实践经验的研究,一些激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但不能取得有效的成效,反而会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灾难性的破坏。此文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规范性问题加以理论分析,探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复杂性与深层性。

从2003年公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的是文化遗产的知识与价值系统以及特有的社会文化语境,关注的主要是精神、人类意识或者心灵层面,是特定文化中体现的"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与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其具体领域是颇为广泛的,主要包括口头传统与表达、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等,这涉及科学技术的知识遗产,更多的是包括口头文学、民间艺术、民俗文化等样式,如传统戏剧、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文学等等。所以有学者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民俗文化或者民间文化。国外学者雷姆格鲁伯尔(Walter Leimgruber)说,民俗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如此重要,以至于它就经常直接等同于非物质文化。属于知识系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较容易理解和辨析的,可以从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历程中从时间与空间维度进行评价。

但是绝大多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审美文化领域,或者包括着审美的维度,蕴含人类的审美创造性,"遗产以惟一性的方式融合了审美的、伦理的和行政管理的关怀"。有学者认为,"在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人们主要涉及的是语言,还有音乐与舞蹈"。事实上在英国,美学已经成为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的重要学科。而审美与美、文化、意义本身就是难以辨析的。这无疑带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与理论的难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意味着不能纯粹地依赖以往的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话语与实践措施,不能仅仅依赖以往的政策与法律条文。正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就需要深入的阐释,通过阐释来照亮其文化价值与文化语境。这样,文化理论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是必需的,本文提出的审美规范性问题也是从这个文化理论角度提出来的。可以说,审美规范性问题是从理论阐释的层面来接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范畴。这个范畴试图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文化特性及其重要的文化意义。

同类推荐
  • 后现代文化景观

    后现代文化景观

    本书致力于从文化的角度,勾勒后现代的来龙去脉,并逐一解析它从文学、哲学到文化研究的脉络和进路。不光谈福柯、拉康以及德里达的后期思想,也谈列斐伏尔、德勒兹和伽塔利,以及波德利亚和布尔迪厄。本书的后现代叙述,可以说是对当年走红美国,然后向全世界传布的“法国理论”的一个回顾和反思。最终希望读者对于“后现代文化”这个今天学界的热门话题,有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清晰认知。
  • 哈密传

    哈密传

    巴里坤的美食、伊吾的枣骝马、伊州的戈壁,哈密的一区两县因天山相隔,却催生出同一片时空中完全迥异的美景与风情哈密旅游文化指南戈壁上的绿洲——孕育哈密文化的摇篮哈密一城,尽在此书中。
  • 北京:城与人

    北京:城与人

    《北京:城与人》中经由城市文化性格而探索人,经由人那些久居其中的人们,和那些以特殊方式与城联系,即把城作为审美对象的人们搜寻城,我更感兴趣于其间的联结,城与人的多种形式的精神联系和多种精神联系的形式。当我试图讲述城对于人的塑造,和对于创造其形象者艺术思维的干预时,不能不暗自怀着兴奋。
  •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本书就文化对外宣传的作用、战略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从对外传播和国际交流的大背景出发,对中国文化外宣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分析.对文化外宣的理论学说、传播规律以及中国文化外宣的发展历程、各种当代形态等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和考察。此外.本书还比较和借鉴了其他国家文化外宣的经验和发展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文化外宣的对策和建议。
  • 文明之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之美)

    文明之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之美)

    周口店遗址是现今世界上发现人类化石最丰富、最生动的古人类遗址,那具著名的“北京人”头盖骨便是周口店的发现,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本书编者融合国内外考古发现,剖析遗骨遗迹的同时,挖掘考古背后的文化及历史背景,为读者全面展现周口店遗址挖掘的历史过程。
热门推荐
  • 叶罗丽之花神守护

    叶罗丽之花神守护

    你知道拉贝尔大陆吗?那是属于花的国度。有一个与人类世界平行的童话世界叫做叶罗丽仙境。黑暗魔神死灰复燃,拉贝尔大陆再次陷入危机。她意外来到叶罗丽世界!《花之法典》再次被黑化,普普拉女神再现。得知《灵》的存在,踏上收服花仙精灵王的路程,传承了大家的希望。但为什么这一切看起来都没有那么简单?冰公主面临消失,与叶罗丽战士定下七日之约。她会参与吗?如果参与,她又会选择加入那一方?奇怪的紫发少女,她又是谁?——我愿意为拉贝尔大陆付出一切,包括我的生命。——忘了吧。
  • 别扭的你

    别扭的你

    “后来我才发现,原来在茫茫人海中,与一个人是那么难那么难。好在,最后我还是找到了你。”
  • 元始古尊

    元始古尊

    这天地都是棋盘,这生灵都为棋子。黑暗的天地中,总有那么一抹光浮现,璀璨到极致,划破永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行动的哲学:助你成功与幸福的智慧

    行动的哲学:助你成功与幸福的智慧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取得成功,每个人都企盼自己获得幸福。无论是成功还是幸福的获取,都不是上天的眷顾,而是行动智慧的结果。俗话说得好:“天上不会掉下馅饼”,一切成功与幸福,都要靠我们自己去争取。行动,是到达成功与幸福彼岸的航船。然而,行动要顺利,行动要成功,就不能鲁莽,就不能乱来;就要遵循规律,就要有智慧。行动的智慧,包含四大环节:决策的诀窍、价值的选择、时机的把握、方法的得当。而行动的智慧突出地反映在行动的方法上。主要的方法有:矛盾方法、统筹方法、重点方法、试点方法、协作方法、精神方法、中庸方法、扬弃方法、创新方法等。
  • 临高启明

    临高启明

    穿越到乱世不是被雷劈,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有人想称王制霸,有人想解民于倒悬,有人想以己之力,阻止最后一次野蛮对文明的征服,从而改写中华民族的历史。当然也有人想得只是三妻四妾,过现世过不上的极度腐败的生活。这群三心二意,各怀抱负的普通人,没有虎躯、没有王八之气更没有弱智光环道具。乱哄哄的挤在一艘旧船上,有的只是现代机器、科技还有各式各样的理论。穿越者们怀着现世无法达成的野心、梦想和理想,向着明末的乱世进发。目标:海南。
  • 明代神魔小说·后西游记(中)

    明代神魔小说·后西游记(中)

    明代神魔小说,《西游记》三大续书之一,讲述了因当年唐僧所取经文晦涩难懂,遂由唐半偈二度西行,求取佛经真解的故事。唐半偈先后收服了花果山灵石孕化的二世石猴孙小圣,并在小圣的帮助下收服上古驮负河图出水的龙马以及猪一戒、沙河忍者龟沙弥。而后,师徒四人西行,一路先是打败哼哈二将,后又大战媚阴和尚,之后,凿通阴阳二气、大战文明天王,夺回“春秋笔”……取经之路,可谓艰险重重。全书共四十回,影响虽不如《西游记》,但在针砭时弊、笑骂文采方面颇与《西游记》相比肩。
  •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从浩如烟海的成语中精选了那些具有历史性、故事性、艺术性、哲理性、趣味性的条目,以全新的视角和语言形式生动地再现了成语故事的风貌,使读者能全面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也展示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收录全面,查阅方便,全书选取了近一千一百多条成语,大多是在当今社会及文化中应用频率较高的。依据当代读者的阅读和检索习惯,按照音序进行编排,使读者能够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想要阅读的词条故事。注解详细,学读双全,书中对所选成语的释义、难字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阅读成语和学习成语的双重作用,使其兼具故事书与工具书的双重效能。
  • 狂神天才

    狂神天才

    相识三年的周年纪念日,就因为遇上一场意外而没了?! 意外的重生在一名被逐出家族的高中生身上! 意外的遇见了一位神秘师傅,才知道自己另外一个真正身份! 意外的获得了逆天神力! 为了寻回红颜,白亦决定踏上修炼道路! 然而白亦的武功绝学取之不尽、逆天功法、绝世神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逆天神力让白亦横扫八方,让那些曾经嘲笑他的、背弃他的,都后悔自己的所做所为;也让这个世界,留下了他白亦的名字!
  • 诸天谁先行

    诸天谁先行

    灵气复苏,科技爆发。万界融合,科技与玄幻的碰撞。百家诸子书镇气运,释门佛陀普度众生。武者拳破虚空,灵修气吞山河。一个蓝星少年提前进入山海界,以文立身,以武入道,诸天万界,我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