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2200000089

第89章 故事(62)

这祠堂是一座古老的房屋,坐落在黄家村中央。正屋没有分间之壁,是一个有五间屋大小的厅堂,供黄氏族人聚会之用;正屋前面是块大空地,在平时,是黄家弟子做游戏的场地,收获季节就做晒场,春节前后,常常要搭一个台子,请戏班子来演戏,它自然变成了露天剧场;这块空地两侧是厢房,东西各有三间小屋,东厢房是黄氏学堂,西厢房是族长太公的住处;大厅两侧是连着厢房的毗屋,东毗屋是学堂厨房兼饭堂,西毗屋是农具间。黄家弟子每天上午到学堂来读书,中午在毗屋就餐,下午去田间劳动。这田地是黄氏一族公有的,出产归学堂所有。因此,黄家弟子只要愿意,就可以来这半读半耕的学堂入学,不仅学费可免,而且中餐免费。这学堂是黄氏家族的公益事业,教书先生由族长太公兼任,下地劳动由厨师黄二带领,近三十名弟子,大的十五六岁,小的七八岁,采用复式教学,以弟子自学为主,先生略作辅导,下地劳动也量力而为。

罗氏把女儿和侄儿带到西厢房,拜见了族长太公。

族长太公说:“看你俩的先生王秀才面上,我违背学堂章程,珍惜人才,今日收你俩为弟子,你俩在此学堂暂时寄读,可要用功读书,切不可辜负先生之厚望呀!”

“兄妹俩一定要记住呀!”罗氏叮咛说。

“太公先生的教诲弟子铭记心间。”罗文说。

“玉蓉,你记住了吗?”罗氏问女儿。

“我一定记住。”

“记住了就好,跟我来,到东厢房去。”

罗文和玉蓉跟着太公先生来到东厢房。厢房内摆放着三十张书桌,每张书桌配有一把椅子。此时,厢房内已有十多个学童。有的在背书,有的在习字,有的在作文……他们看到先生领着陌生的学童进来,胆小的装出用功读书的样子,但是,两眼不断地瞟着进来的人,胆大的停下手头的事打量着陌生人。

族长太公走到最后一排桌椅旁边,对罗文说:“进去就座吧,里边窗下那两个位置是刚添置的。”等罗文和玉蓉坐好,他走到讲台上,大声说:“静一下,先生有话要说,刚进来的两位学童,男的叫罗文,女的叫王玉蓉,今后你们要和睦相处,互相照顾,师兄妹、师姐弟应该互相学习,好好用功!”

“是!”众弟子异口同声。

从此,罗文开始了耕读生活。

有一天,罗文读《孟子》,有疑问,向先生请教:“先生,‘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用舜等六个人的事例来论证,很有道理,令人信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观点能不能也用历史事实来证明?”

“那要看你用哪些史实。”

罗文聪明好学,很快被族长太公看重。因此,他经常表扬罗文,把罗文作为黄氏弟子学习的楷模。随着时间的流逝,同窗之间的情谊也在一天天加深。罗文虽是外族人,但同窗之情没有一点区别。特别是与王玉蓉的师兄妹之情更加深厚。他们一起上学,同窗读书,一块干活,一道回家……清晨,玉蓉把馒头、粽子塞给罗文吃;傍晚,罗文把玉蓉背过湍急的溪流。妹背诗文兄校对,兄掘泥坑妹栽苗。书房读书,是对好伴侣;田间劳动,是对好搭档。

有一天学习六书的罗文红着脸,眨了眨眼,对黄秀才说:“先生,有些字好像是会意字,但是它们的意义却相反了。”说着,他用手指在桌子上画了“出”和“重”两个字。然后,他讲起理由来了:“千里远行离家出,山山相叠应称重,可是这两个字的意义却相反了。”

“对!对!”师生异口同声肯定他的见解,称赞:“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罗文受到好评后,说:“还有两组字也造错了。”

“侬写在纸上吧,让大家看看!”黄秀才一手把纸放在罗文面前,一手把笔塞到他手中。

罗文拿起狼毫笔,蘸了墨汁,工工整整地写了两个颜体字——射、矮,说:“射与矮这两个字的意义也相反了——身材只有一寸长,怎会提弓把弦拉?有的放矢委是人,方可捏箭去射靶!”

黄秀才听了,仰天长叹:“圣人仓颉造字也有错呀!罗文是奇才,非是凡人哪,将来必成大器!”他又吩咐弟子:“尔等要以罗文为榜样,读书需用功,将来才能有作为啊!”

“是!先生请放心。”众生齐答。

傍晚,罗文放学回家,路过土地庙时,他觉得菩萨似乎站起来向他微笑。

回到家里,罗文对娘说:“娘,今日,我放学回家,路过土地庙,菩萨站起来向我微笑。”他娘不相信。可是,罗文从来没撒过谎呀。

于是,她说:“明早,侬上学去,我跟在你后面,看看菩萨会不会站起来。”

第二天早上,罗文和娘一前一后朝土地庙走来。罗文走到庙门口,看到菩萨又站起来了,说:“娘您看见了吗?”

“没有站起来。”娘说。

“您没看见,那是我在撒谎吗?”罗文说着,向学堂走去。

罗文娘想:我没有看见站起来,孩子硬说看见站起来了。怎么能分清楚呢?哦!对了,用这个办法就能分清。”

下午放学前,罗文娘拿了两个鸡蛋来到土地庙,在菩萨的身兜里放好,然后在远处等孩子到来,弄清楚菩萨有否站起来。

当罗文走到土地庙时,那两个鸡蛋滚落下来,跌在铺于地面的石板上。罗文娘跑过去一看,蛋已经碎在地上了,流出一摊蛋黄和蛋清,这说明菩萨是站起来过的。

她喜出望外,心想:罗文非凡人,是一个特殊的人,读书又这样用功,一定有出息。等将来孩子入仕了,我便能享清福了……罗文娘想着想着,不禁笑出声来。

对联扬名

清明节那天,慈北有五位秀才在鸣鹤场金仙寺摆擂台设联求对子。黄秀才带着廿七位弟子去杜湖春游,归程经过金仙寺,被寺门口墙上的黄纸海报吸引住了。师生念了起来:“……今日,慈北五位秀才在金仙寺摆擂台设联求对子,凡对出一联者奖铜板一个,连续对出五联者,赏对课秀才锦旗一面,银圆一个……”读完海报,黄秀才说:“我们进去看看!”

设联求对子的擂台搭在金仙寺的后院内,台上坐着五位设擂台的秀才。秃顶老秀才居中,他的两旁是四位中年秀才。擂台前两侧的柱子上贴着一副对联:

求见士农工商客;

问道东西南北人。

中间横批为:设联求对。

黄秀才师生一行来到后院,只见庭院内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约有三百多人。前面数十排长凳早已坐满了人,有一部分少男站在两旁,后到者只好站在后面了。

有一位与黄秀才相识的老农见他到来,便叫伙伴坐得挤一些,让出位置来给他坐,罗文等廿七人只好站着观看了。

这擂台已设了三个时辰,登台能对二三联的居多,对出四联的很少,连续对五联者还没有。

“啪!啪!啪!”台上三声又响过,台下嘈杂的声音一扫而光,数百双眼睛注视着擂台上。

秃头秀才站起来,向台下点点头说:“诸位,桑梓慈溪人杰地灵,素有文献之乡的美称。慈溪第一联,由宋代的慈南人出了上联‘南京河,北京地,两处水土相连,也可建都’;慈北人宋末学者黄文洁先生对下联‘东庙阚,西庙房,两公门户相对,方敢并坐’。此事早已成为佳话,并流传到今天……今吾等五人,借金仙寺宝地设联求对,这是给慈溪联苑栽树种花,请各位乡亲父老也来浇水培土,为慈溪联苑添锦,凡对出一联者,奖铜板一个,连续对出五联者,赏对课秀才锦旗一面,奖银圆一个……方才一轮求对,又有三名书生分别各对出了一联,他们都已获得了一个铜板,下一轮看谁来对。”

老秀才说完坐下。台下又一阵议论。

“啪!啪!啪!”台上又拍了三下醒木,台下鸦雀无声。接着,老秀才清了清嗓子,高声念出了二十字的上联:

慈南董黯溪中汲水,家喻户晓,慈溪县名朝朝流传。

老秀才念了三遍,庭院内一片寂静,人们在绞尽脑汁地思考着。过了一会儿,有人交头接耳,低声议论起来。

“有下联了。”罗文在黄秀才耳边小声说着。

黄秀才点点头说:“快上台去对!”

罗文跑到西台角,因台较高,无梯子可登,只好对台上的老秀才说:“我有下联了,我有下联了!”

老秀才以为是来吵闹的顽童,呵斥:“莫来吵!莫来吵!”

“秀才爷,我已对出下联了!”罗文焦急而自信地大声说。

“绕到东台角上吧!”台下有位老人给他指上台的路。

罗文上台后彬彬有礼,向老秀才一鞠躬,然后大声地对下联:

姚北曹娥①江里寻父,12男赞女颂,孝女牌坊人人瞻仰。

“对得好!”台下书生们听了轰动起来。

“真非凡呀!”秃顶秀才注视着他,情不自禁地称赞。

老秀才左旁的一个秀才想:小学童真是碰巧了,此联内容文雅而为人熟知,很有可能在学堂和民间对过。眼下轮到我出上联,就地取材吧。”于是,“咳、咳、咳”三声咳嗽,清腔完毕,出了上联:

鸣鹤场里没鹤形。

罗文手指东北角,对下联:

伏龙山里无龙影。

“好!”台下一声喝彩。

秃顶秀才右旁的想:“我不妨借题发挥,再来出一联看着他如何来对?”

近听鸣鹤鹤无声。

秀才第三遍刚说完,台上立即响起了罗文的童声:

远眺伏龙龙不动。

“连对三联!”喝彩声比上次更响了。

“真了不起!”黄秀才身边的老农跷着大拇指说。

东边的秀才心里骂:真是枉为秀才,出这样容易的七字联,两个九字上联,恐怕也能被罗文对出,决定出个更难的。于是,他搜肠刮肚地思考着上联。

“为何不出第四联!”

“是怕在孩子面前丢脸吧!”

“勿想送旗呀!”

……

片刻后,台下议论越来越多,越来越响,有的说秀才无能,有的讲罗文聪明过人,有的谈三天来设擂台求对经过,向人介绍有些对联,罗文的同窗们更是兴高采烈地跟周围的人们谈罗文平时学习中的情境……

“想好了吧?”秃顶老秀才问。

此时出联真好比点火,心越急,柴越湿,怎能点着?一阵东南风吹来,秀才感到真爽快,抬起头目谢送凉的春风时,看见对面围墙上有一只猫,他想:以猫来出联吧。秀才捋了捋头发,吐了吐舌头,上联出来了:

猫伏墙头风吹猫,毛动猫不动。

罗文一听,想:毛猫同音异义,动与不动,一正一反,确实比上两联难对。

“哇——哇——”一只老鹰从上空飞过,发出两声叫声。

罗文仰起头,只见老鹰停在寺门口的一棵老槐树上,“有了、有了!”罗文一向思路敏捷,借老鹰对出了下联:

鹰栖树梢日照鹰,影移鹰勿移。

“真是神童!”台下老书生们赞叹。

“文才真好!你拿锦旗吧。”台下喝彩、鼓动。

西边的秀才年纪最轻,眼看这学童将要把台上挂着的锦旗拿去,内心不服气。但是,他自知临时出不了难课题,若把众人皆知的无情对说出来,即使这学童对不了下联,也要被观众们辱骂,还是勿出为好。无可奈何时,他看到桌上的书被风吹翻着,想:借书来出一联也好,既可表明我秀才之不凡,又可骂他一句。于是,最年轻的秀才向罗文眨眨眼,吟出了上联:

春风不识字,无意乱翻书。

罗文受了这秀才的骂,觉得他瞧不起自己,便想还一句:秀才硬出联,虚情假求对。但是,他想到了“勿可恃才放旷”这句先生时常嘱咐的话,抑制心头之火,便正气浩然地吟出了下联:

学童善做文,有心真对课。

台下观众听了,都喊起来:

“对得好!”

“对得妙!”

“把锦旗摘下来,送给他!”

“秀才可拆擂台了。”

……

“难得的小对课秀才。”老书生们说。

“人品、才学兼备。”秃顶秀才评。

“真是神童啊!”

喝彩声、评论声、称赞声在擂台上下响成一片。

“看!老秀才把旗取下了。”

“这学童真了不起,后生可畏!学童可畏!”

……

发锦旗时,秃顶老秀才面对台下人激动地大声说:“今日,老朽遇到了难得的小对课秀才,乃吾等三北人的骄傲!乃吾等秀才的骄傲……

罗文接过锦旗和银圆,欣喜若狂地奔到先生身边。人们投来了羡慕的目光,两个大个子同窗把罗文举了起来。

从今以后,罗文后面加上了秀才的称号,罗文秀才名扬三北大地。

(1980年,采录于择浦乡联兴村和逍林镇破西村)

罗文干活

张文焕、张文来、陈联飞/口述 张水洲/搜集整理

罗文秀才十三岁了。由于家境贫困,他只好去上林湖娘舅家去做小长工,来养活自己和娘。在娘舅家干活,起初,他们待罗文与待客人差不多,但因日长天久,娘舅家人对他娘儿俩渐渐地淡漠起来了。尤其是舅母天天看着罗文娘儿俩,心里很不舒服,只因是姑姑和外甥,也难以说出口来。对娘儿俩来讲,在娘舅家干活度日,总是比外人那里要好一点吧。就这样,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

舅家养鹅

早春二月,娘舅买来了一百只小鹅,叫罗文去喂养。

从此,罗文每天早上赶着一群鹅到野外去喂养,傍晚时,赶着一群鹅群回家。为了让鹅长得快,他总是拣最好的草地让鹅吃草。有时候,找不到好的草地,他将鹅赶得很远很远,让鹅吃得饱饱的。罗文赶着鹅回家时,娘舅看见鹅长得快,也非常开心,称赞外甥很能干。

鹅渐渐地长大了,鹅舍拥挤了起来。娘舅把二十五只鹅卖了,得到好多钱,还给娘儿俩买了布,做了衣服。

一转眼,到了冬天。有一日下午,天也冷,罗文觉得肚子饿了,想吃点食物。这时,来了五六个讨饭小孩,口口声声向他讨

吃的。

罗文所带的午餐已经吃完了。他想了想,这样寒冷的冬天,也不想为难小伙伴,说:“没有吃的了,我们杀一只鹅吧!”“好!谢谢啦!”五六个讨饭小孩异口同声地说。

就这样,他们杀了鹅,拔了毛,搭起灶,捡来柴草,点起火来,烤鹅了。鹅烤熟了,大家分着吃,都说鹅肉真香真好吃。

同类推荐
  • 厚黑丛话(套装共6册)

    厚黑丛话(套装共6册)

    《厚黑丛话》是作者把旧日作品和当时新近的感想糅合写之,中间许多说法,已越出厚黑学范围,而仍名之为《厚黑丛话》者,因种种说法,都是从厚黑学生出来,犹之树上的枝叶花果,是从树干生出来,题以厚黑二字,示不忘本也。
  • 一生最爱纳兰词

    一生最爱纳兰词

    本书收录的纳兰容若的词,是对他一生情感的真实写照。书中所附原文、笺注、典评等栏目,从多角度将词作的主题思想、创作背景、词人境况以及词作的意境、情感全面地展示出来。同时,同词情词境相契合的人物画像、山水景物以及情景图等,通过多种视觉要素的有机结合,达到“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艺术境界。轻轻翻开这本书,透过近二百首婉丽隽秀、明净清婉、感人肺腑的小令长调,仿佛能看到那个拥有着绝世才华、出众容貌、高洁品行的人站在那里,散发着一股遗世独立、浪漫凄苦的气息,华美至极,多情至极,深沉至极,孤独至极。一个才华横溢、欲报效国家而早早离世,一个因爱而陷入爱的旋涡中挣扎的多情男子,都尘封在这本《一生最爱纳兰词》里。
  • 李白诗歌艺术论

    李白诗歌艺术论

    本书收文章16篇,由分体论、综合论、比较论3部分组成,对李白的诗歌艺术特点进行了探讨,并附录《李诗杂考》等文章6篇。
  • 碧浪湖的秋夜

    碧浪湖的秋夜

    郁达夫诗酒风流,笔下自然不忘“男女”,于是从日记里可以看到其与王映霞那著名的恋爱。从日记里,可以看到作者多愁善感的一面,内心矛盾痛苦是常常会“大哭一场”。日记里还可以看到作者荒唐颓废的一面。
  • 厨房(徐坤文集)

    厨房(徐坤文集)

    本书重新收录了作者创作二十多年来发表过的影响较大的中短篇小说,如,获过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的《厨房》,连续五届获过《小说月报》大众评选“百花奖”的《狗日的足球》《遭遇爱情》《早安,北京》《午夜广场最后的探戈》《通天河》,获得《小说选刊》及《中国作家》奖的《鸟粪》《一条名叫人剩的狗》等。
热门推荐
  • 神尊在上:大神,请自重!

    神尊在上:大神,请自重!

    莫名的穿越,迷离的身世,也就算了,听说,古代帅哥多,可是为何那个啥?某人开始火大:为毛她每次约会帅锅,准备自我推销的时候,总是在关键时刻中了迷药似的突然昏厥?
  • 重生女权世界的牧晨

    重生女权世界的牧晨

    牧晨重生于女权世界,成为标准的软萌正太,好不容易天开启系统金手指,“宿主在20岁之前不能破身,否则有生命危险!!!”牧晨看着这条提示一脸懵逼,“我好不容易成年,说真的,能不能提前两年”牧晨一脸猥琐,“不能!!!”系统坚决的回绝,“不~”牧晨的惨叫传出很远...
  • 茶者圣:吴觉农传

    茶者圣:吴觉农传

    如果说,在那悠远的唐代,茶圣陆羽曾架一叶扁舟探索了茶之源流的幽深与浩瀚,那么20世纪以降,当我们祖国的茶叶在危难中面临枯萎凋零之时,吴觉农先生,像一位高瞻远瞩的船长,引领着中国一代茶人走出困境、饶过激流险滩。本书传记了吴觉农先生将学者与茶人高尚的人格力量结合、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伟大一生。
  • 无良老婆求宠爱

    无良老婆求宠爱

    从准姐夫变为丈夫,不过半月时间,顾凉希从落难千金成为了万人瞩目的聿太太。小姑子是这么告诉她的——我哥他那方面不行,嫂子你加油!于是乎,顾凉希穿着睡裙在男人面前态度坚定——老公,我是不会嫌弃你的!可就在聿太太准备出墙找新欢的那一天,聿斯然终于忍无可忍!
  • 宝贝儿,咱们再婚

    宝贝儿,咱们再婚

    【新文《柔情蜜意,陆少婚前试爱》正在连载更新】谁能告诉苏倾,贿赂巡考员不把作弊的事情报给学校,是要以身相许的?直到从民政局走出来,手里捧着喜庆的结婚证的时候,苏倾看着旁边笑得一脸意味深长的男人,傻了。从此,A市总裁宋城尧,在商界多了一个头衔“宠妻无度”。他说:我要给你A城最盛大的婚礼。却让她成了A城最大的笑柄。他说:你怎么就不明白呢,除了我,你不能嫁给任何人,任何。可是她却在和他离婚之后,执意嫁给那个青梅竹马的男人。原来一开始的时候,这就是一个已经布好的局。他在她怀着孩子的时候强行要了她,随后离家七天,七天后,满城风雨,他和另外一个女人进出酒店。“宋城尧,我们……离婚吧。”苏倾清楚的听见他说:“好。”再次相遇,宋城尧却誓要将她再次夺回身边!修长的手指执起她的下巴,声音温柔专注:“我说过,苏倾,除了我,你不能嫁给任何人。我说的话,你都当耳边风了么?”“我还说过,苏倾,孩子的父亲是我,不是你那位青梅竹马。”最让我难过的事,不是你不爱我了,而是我们曾相爱,想到就心酸。【你以为是虐文?看文的时候绝对会被甜到啦】
  • 铅火共眠

    铅火共眠

    这是一个关于遥远未来的故事。在这荒芜的天地一隅,最大的危机不是来自自然,而是人的内心。(ps:本来侠客是正义的化身,在人们心目中是光辉高大的形象。但随着仙侠思想的弥漫,很多人只是徒有其表,没有其实。比如很多仙侠频的小说,主角都是腰挎宝剑,手持弹弓,斗鸡打鸟,一派纨绔子弟的形象。更有甚者,作威作福,鱼肉百姓……所以,很多想要成为侠客的人,最后才发现,侠客不是那么好当的!而本书会带你体验真正的侠客之道!)
  • 广告创意与文案

    广告创意与文案

    广告作为人类信息交流的方式,在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商业活动自不必殆言,连政治选举、文化交流中也出现了广告宣传的身影,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05年和2006年两年中国广告市场一直维持着15%以上的高增长率,2007年预计可以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广告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广告与民众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我们正处于一个被广告包围的世界当中。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灯箱、高速公路单立柱、宣传单、互联网等广告媒体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人们的大脑,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消费。那么到底什么是广告呢?
  • 冒名顶替

    冒名顶替

    福山淳也站在了被明晃晃的路灯照射下的三层楼的公寓前。在金属护网的铁板上写着公寓的名字。他转过栅栏进到了里面,看到了邮箱。在 “302”室的邮箱上写的“芝草”的名字。芝草理奈的公寓肯定是这里。淳也上了楼梯,但他又退了回来。他扶着墙壁把一块口香糖塞进了嘴里。他在犹豫进不进去。见到理奈是三天前的事情。那是在新宿的一家酒吧。
  • 井

    徐世太踩着一层薄薄的毛雪,咯吱咯吱地往前走了几步后,又回过头来,给六爷說了声,就是的。站在庄门口的六爷扰了扰手,应着,嗯。徐世太也扰了扰手。这一扰手,就惊起墙头上蹲着的一只乌鸦啊啊啊地叫了几声,像是询问两个人先前說了些什么那么珍重地相互应诺着;而后,飞起来,盘旋着,在天空划了个大大的问号,又落在了屋后场院边的一棵白杨树梢上。說的啥?就是打井的事,集资打井嘛。这几年,随着天气的干旱,刺沟河里的水越来越小了。
  • 四象大陆之双圣记

    四象大陆之双圣记

    当代生活多姿多彩,人们的想象力也开始暴涨。没有人知道,当一个人的想象力和幻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开启一个个神秘的国度!而这个国度将成为他灵魂的归属,更甚者为他的亲近之人也能寄托于此!一对平凡而又幸福的二十一世纪的夫妻,百年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幻想之国……新的生活,将在这个四象大陆中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