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2200000088

第88章 故事(61)

孙永盛、张文焕/口述 张水洲/搜集整理

拜师求学

春燕北返,秋雁南飞;炎阳迎夏来,风雪送冬归;周而复始,年年如此。七年多的光阴像东横河的流水,一去不复返了。

罗文已八岁了。

桂花飘香时节。罗士雄与高兰英望子成龙迫切,经过反复商量,他们把孩子送到当地有名的私塾伍家板桥的王秀才家去念书。这天,罗文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王秀才家,他先跪拜了孔子的像,后跪拜了王先生。

“他的名是我取的。”王秀才看见罗文胸前挂着的那块三角形白玉,一边回忆着,一边走到他身边。然后,他把白玉放在手掌里,仔细瞧了瞧,对罗士雄说:“我记得这块玉是五磊寺方丈托郑建良和尚送的。”

“是!七八年来,我儿无病无灾,真亏得这块宝玉啊!”

“当年,郑师父按‘消灾避难’之意,取字为‘隐’。”

罗文按父亲的暗示向先生叩了三个头。

“这孩子挺聪明的!”王秀才称赞着。

“王先生,拜托了!”罗士雄从袋里摸出一些银子,放在桌子上,向王秀才告别。

“请放心,我会好好教他的!”

从此,罗文开始了寒窗生活。清晨读书,上午认字,下午习字,晚上对课。头一个月,除了偶尔安排一些游戏活动外,几乎天天如此。

后来,他认《百家姓》,识《三字经》;读绝句,念律诗,以至诵词唱曲。练书法,从学描红至练颜体;写楷书到书草体。学对课,渐渐地加字,由三言、五言加至七言、九言。罗文非常聪明,先生一教,他就学会;先生一念,他就记住。王秀才非常喜欢他。

光阴似水流,日月如梭穿。一转眼,三个春秋和冬夏已过去了。

罗文学业长进极快。三年来,他识记了近万个汉字,练就一手好字,能背诵三百余篇诗文。他对课思路敏捷,对仗工整;作文落笔千言,一挥而就;吟诗韵律精通,出口成章。同窗羡慕,先生表扬。罗文父母亲也非常高兴,逢人常说:“我儿肚才交关好。”

有一天,王秀才教六书造字法。“小小土是尘,小头大尾合成尖,人依树木在休息……”他一边讲,一边提着毛笔在一张白纸上写出了十来个字,接着对围在身边的学生说:“这些都是会意字。你们看它们都是由两个或几个字构成的,这些会意字中的每个字的意义就是所构新字的意义,要记住!”然后,王先生叫学生每人各找三个会意字,分别来谈谈它们的意义。

一学生列举了:炎、森、磊。另一学生说:“歪、囚、众,这三字也是会意字。”但是,他们没有把会意字的意义讲出来。

轮到罗文时,他把想好的六个会意字,编成了顺口溜,一口气说了出来:“双木成林,人言为信;飞鸟有口早晚鸣,日月连出昼夜明;目边水滴真是泪,木上有手把果采。”

王秀才听着颔首赞许,等罗文念完,便夸奖:“真聪明!连字的意义也编成了歌诀。”接着,对其他弟子说:“你们要向罗文学习,多动脑筋呀!”

同窗们都向罗文投来了敬佩的目光。

罗文转学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难料祸福。

罗文十一岁那年的冬天,父亲得了重病。求医、买药耗尽了家里的钱财。可是凶恶的病魔还是夺去了他父亲的生命。

从那时起,罗文家境很困难了。母亲虽然有缝衣的好手艺,但是因为三北连年倭患和旱涝灾害,人们生活一年不如一年,很少有人来请她缝新衣裳。为了供罗文继续念书,还少量的债,还为了糊口度日子,高兰英不得已卖掉了五亩水田。第二年春天,高兰英和姑娘们一起到田间挖荠菜,割马兰;夏天,和赶海的人们一道去海涂捡海货;冬天,跟男人们上翠屏山砍柴……在这一年里,由于水灾和旱灾长时间相连,尽管高兰英起早贪黑地干活,省吃俭用地持家,还是难供罗文继续求学,也免不了受冻挨饿。失学,这个悲惨的命运,正等待着这个年仅十二岁的少年。

春节过后,开学的日子也随之来临。这一天,高兰英和罗文母子俩怀着痛苦的失学心情,默默地去王秀才家辞学。

一路上,罗文想起以往背诗文受的表扬,父亲临终前的千叮咛万嘱咐……他非常留恋美好的读书生活,多么想回到可敬可爱的王先生身边,多么想跟亲热的师兄、师弟、师妹一起读书、习字、作文啊!但是,他想起眼前家中的困境,想起慈母的劳苦,想起番薯干与野菜组成的年夜饭……再也不忍心去读书了。两颗晶莹的眼泪夺眶而出……

高兰英也浮想联翩,嫁到罗家后的情景一幕幕浮现在脑海里:婚后的幸福生活,婆婆死前想见孙子一面的愿望和表情,产后三天和尚送玉……特别是罗士雄离开她之前,躺在床上拉着她的手说的一些话,好像就萦绕在身边:“兰英,罗家三代独子,罗文好学而聪明,我死后侬一定要把他抚养成人,罗文会有出息的,将来会成为圣贤……”想着,想着,她咬了咬牙脱口说:“就是卖掉屋也要给你读书!”

“娘!”罗文回过头来,抓住母亲的手,好似有千言万语要对她说。他要说自己欢喜读书,劝娘不要辞学;他要说自己情愿辞学,劝娘不要劳累;他要说去赶海捕捞,让娘能吃海鲜;他要说去砍柴烧炭,让娘好取暖……此时,他无从说起,只蹦出了一个包含千言万语而充满真挚情意的字——“娘!”

高兰英注视着罗文的脸,深知孩子的心,真切地说:“儿,我是送你去上学,不是送你去辞学了。”

“娘,我的亲娘!您怎么临时改变了主意,我怎能忍心看着您受苦受累啊!”

“辞学,我对不起你已故的奶奶,对不起用心教你的王先生,也对不起你的父亲呀!不要再说了,听娘的话,好好用功!”母子俩边说边走,不一会儿就来到王先生家的墙门前。

王秀才的家坐落在伍家板桥的高背山麓。朝南五间正屋,砖木结构的;两侧是厢房,东侧两间是罗文读书处,西侧两间厢房是王秀才弟子的寝室;东西厢房的山墙由围墙连接着,围墙中间有双扇墙门,围墙内是一个不大的院子,院子内有两个花坛,花坛里栽着几种花木,如开放的迎春和红梅、凋叶的白菊、常青的石榴和女贞子等;围墙外是一条卵石小路,路边是一条溪,溪水在潺潺地流动着;溪南面是较宽广的田畈,屋外东西北三面绿树与竹林环绕着,在这幽静的私塾里读书,罗文怎不喜欢呢?

母子俩跨进墙门,正遇上从堂屋出来的师母罗氏。她见罗文母子俩忙上前迎接:“啊!是罗文母子,进屋坐!”

“新年好!师母!”母子俩异口同声。

“是罗文兄来了吗?”王秀才女儿王玉蓉听到罗文的声音,从屋里像彩蝶似地飞了出来,“我刚说过,罗文兄快要到了,果然是,娘,您看!”院子里响起了百灵鸟叫似的嗓音。

“丫头,算你猜对了,快去倒茶!”

“是!”彩蝶似的身子一上一下地跳动着进去了。

“不用了!不用了!”

罗氏和母子俩入堂屋坐定,王玉蓉端上三杯热气腾腾的清茶。

罗氏说:“端给舅妈和师兄,要学会招待人。”

高兰英接过茶,夸王玉蓉能干聪明,真是个懂事的小姑娘,并感叹:“要是我女儿在世的话也有八岁了。”

罗氏也在高兰英面前夸罗文聪明好学,成绩优越,是个好弟子。

罗文一方面急于想见到先生,另一方面觉得听夸奖不好意思,便对师妹说:“我们还是到书房里去吧!”

王玉蓉正求之不得,说:“好!”

师兄妹俩出去了,高兰英问罗氏:“先生呢?”

“先生前天去余姚,至今还未回,我真担心他能否租到书房。”

“到余姚租书房做啥?”

“兰英呀!都怪这讨厌的年头,接连几年的水灾、旱灾和倭患,人们连生活也难过,哪里读得起书呢?”

“是呀!”高兰英深有同感。

“兰英呀!先生此地教书二十多年,以往每年总有二三十名弟子求学。近三年来,因为灾祸弄得人们日子也难过,弟子逐年减少,到去年底连玉蓉在内也只剩五人了。正月初三,王孝康和罗永海两个弟子来辞学,为了生计问题,王孝康只好去上林湖做窑工,罗永海不得已出海去打鱼捞蟹。这两个弟子虽比罗文年纪大了,但干这种活儿,我看还吃不消的吧,现在不知怎样了。前天上午,小张贵的父亲也来辞学,说是家贫难以度日,只好叫孩子给人家放鸭去。”

“那怎么办呢?”高兰英十分焦急地说。

“先生想,这学今年是办不下去了。因此前天早晨老长工来上工,也当面辞掉了,三亩水田今年租给他耕种。两亩山地打算让邻居张丁去种。为了谋生,前天下午,先生去余姚城租书房,若能租到书房,先生打算今年去城里教书。”

高兰英听了这消息,好似听到一声响雷,发出一声“啊!”她失望了。

“兰英,有条件的话先生打算把罗文和玉蓉带到余姚城里去读书。”

“听说,城市里学费昂贵,读勿起的呀!”

“罗文不同于一般的弟子,先生非常喜欢他。再说,我与罗文爹是堂姐弟,虽远了一点,但毕竟是本家,王先生是罗家的女婿,你交不起学费,先生肯定不要让你交的,他就当少教一个弟子。”

“上城读书吃的东西贵于乡下,要读书难呀!”

“不要着急,等先生回来,让他想想法子。”

在客堂中,她俩默默地坐着,相对无语,心里都埋怨着这讨厌的年头。

师兄妹俩欢快地来到书房,谈过一阵寒假分别后的情形,也谈到今年的读书问题。罗文听了玉蓉的叙述,也好似响雷轰头顶,惊得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王玉蓉只好劝慰他:“师兄,爹说过你是很有前途的人,他一定会让你去余姚读书的。”

“读不起呀!”罗文感叹后,书房里长久寂静无声。

正当两人沉默无语时,墙门口响起了王秀才的嗓音:“玉蓉——玉蓉——”

四个人同时从椅子上弹起来,奔出屋去迎接院中的王秀才。

“先生!”罗文先到王秀才身边。

“你们都等急了吧?”王秀才摸着罗文的头对出来迎接的人说。

“到这辰光才来,怎么不着急呢!”罗氏埋怨。

“先生,书房租到了没有?”高兰英问。

“进屋去,我向你们讲。”

“哎!”王秀才走进堂屋,坐下来就叹气地说:“城里与乡下一样,读书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就是租到了书房,若没有二十来个弟子也不成,因那里开支太大了。”

“开支大,也得把学馆办起来呀!”罗氏说。

“今春,城里有五六个学馆因为弟子少,收入薄,难以支付不得已而关了门。”

高兰英焦急地问:“那怎么办?”

“乡下弟子走了,城里弟子不来,学馆是开勿成了,幸亏我找到同窗好友王俊,否则今年生计都成问题了。”

“是前年来我家吃杨梅的那位吧。”罗氏愁脸转喜。

“王俊是王阳明的远房侄孙,在城里声望极高。因此,那些学馆关门后,想继续读书的弟子纷纷托人求情转入了他的学馆。弟子一多,王俊忙不过来,正想雇一名教员。这一次,我就同他讲好,今年在他的学馆中教书。三天以后我就要去任教。”

“文哥,我们好上城念书去了。”王玉蓉高兴地跳了起来。

“玉蓉,这不是为父开的学馆,你去念书要多费用的,我的一点点俸禄只供父女俩花了,让你母亲喝西北风去啊?”

“哎,这年头……”罗氏叹息着。

“玉蓉,你伴母亲在家度这大荒年,明年读书的人多了,为父再开学馆,让你与罗文一起去念书。”

“兰英想卖掉房子后,供罗文去念书,我看我家也变卖一点,让师兄妹俩继续去念书吧!”罗氏说。

“兰英,这年头谁买得起,若有人来买,能卖几个钱呢?没有房子,将来母子俩在何处栖身……”王秀才摇了摇头说:“人还小,辍一年学是不要紧,有时间温习一下过去所读的书也是需要的。”

“先生,我对不起死去的罗文爹。”高兰英绝望了。

王秀才沉默了一会儿说:“不愿辍学,还有一条路:我到彭桥黄家祠堂去跟族长太公求个情。”

“那是黄姓弟子的学馆,半天读书,半天去祠堂田间干活。”罗氏向兰英介绍。

“恐怕族长太公勿会答应吧!”高兰英忧虑地说。

“我会对太公说‘罗文是我的得意门生,为人聪明,勤奋好学,非是一般凡人俗子,将来定成大器……’我了解太公惜才之情、怜人之心,相信他定会破个例。”

罗文感激地说:“多谢恩师操心!”

“先生,拜托您了!”高兰英无限感激地起身告辞。

罗氏说:“等吃了饭走吧!”

“辰光还早,等下次吃吧!”高兰英说。

“玉蓉,去书房把《论语》和《孟子》两本书拿来送给师兄。”王秀才说:“罗文,这两本书是儒家经典著作,它会告诉你许多道理,有空多念念吧!”

“弟子牢记!”

罗文接过玉蓉送来的书,想起几年来在学馆念书的情景不禁流下了眼泪。

非是凡人

在王秀才的恳切求情和极力推荐下,黄氏族长太公破例同意外族弟子来寄读一年。这样罗文又获得了求学的机会。

上学那天,罗文和王玉蓉一起,在师母罗氏的陪同下来到彭桥黄家祠堂。

同类推荐
  • 小说艺术技巧

    小说艺术技巧

    这是一本探索小说艺术规律的专著。本书对取材、立意、语言运用、形像塑造、情节结构、环境描绘、典型细节选择以及小说创作和阅读中必然碰到的主要问题,都作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剖析。对小说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规律,中西小说的异同等,也有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
  • 百年沉浮:走进中国体育界

    百年沉浮:走进中国体育界

    本书是一部全方位描写中国体育百年风云的报告文学,既描述了我们所取得的成绩,也分析了我们的不足,同时还向人们披露了重大事件的背景材料。
  • 参差碧岫耸莲花:上官婉儿

    参差碧岫耸莲花:上官婉儿

    她出身名门,背负家族仇恨,她有将相之才,无 奈生为女儿之身。造化弄人,她辗转于朝局宫争,生 如夏花之绚烂,终归于青史行间。她就是——上官婉 儿。朱丹红编著的《上官婉儿(参差碧岫耸莲花)(精) 》为“倾城才女系列”中的一本,《上官婉儿(参差 碧岫耸莲花)(精)》记述了唐代才女上官婉儿的传奇经历。
  • 你不能要求简单的答案

    你不能要求简单的答案

    本书是张晓风最新人生美文集,精选张晓风数十年创作的心灵励志经典篇章,引导你寻求人生的答案。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作者用淡然柔和的笔触,道出生活中最细微的温暖与感动。生命中的每一刹那都是向永恒借来的片语,胸中的每一缕柔情都是无限天机所流泻的微光。生活无边漫长,而张晓风以知性慈悲的心灵,润物无声的言语,告诉人们,生活看似庸常实则处处光辉。看透人生的繁复与悲喜才明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生命印记—南极之巅

    生命印记—南极之巅

    在本书,作者记录下了自己亲身经历的艰苦卓绝的南极科考行动。作为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内陆队随队医生,他和队员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在南极冰盖高点Dome A成功建立了昆仑站;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医疗保障和医学研究任务;他在进入冰盖的征途中全程驾驶雪地车,并主动“客串”了厨师、机械师、摄影师等多个角色……130多天的一点一滴,作者都用录音笔每天如实地记录了下来,并原汁原味地诉诸于文字。从他的记录中,我们能够领略到冰盖的广袤、冰山的肃穆、海豹的闲适、企鹅的慵懒;也能感受到在特殊环境下工作的艰辛,有时甚至充斥着残酷的绝望和无助。
热门推荐
  • 主角关怀之浩爵

    主角关怀之浩爵

    再等我一下,我很快就回来了哦,重新来过。
  • 呆萌王妃逆袭日常

    呆萌王妃逆袭日常

    原名蛇王别过来,如今改了没换封面,后期再换。 1v1走路走到一半竟然有人跳出来叫妈,exm?人家刚刚沦为单身汪好吗?连带着莫名其妙的穿越之路。“小夜,这世界就我们是一起的,你放心,我会照顾好你。”那年她认真的看着他。没想到路边一捡就捡到了一位厉害的角色,什么?那条蛇竟然变成了绝世美男?厉害了,我的蛇。随手抱回一只宠物竟然是狐王!还是美男!本以为好日子就要来到,当所有的阴谋破碎,她冷冷的看着她,眼里没有一丝感情。
  • 流年仙缘

    流年仙缘

    那一世流年,那一段仙缘。那一念枯寂,那一剑断天。
  • 明星饭店

    明星饭店

    新书《都市之万能许愿系统》已发布,请大家,多多关照,谢谢!
  • 郁达夫散文集(套装共四册)

    郁达夫散文集(套装共四册)

    郁达夫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文学巨匠,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他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他在散文中不加掩饰地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旧社会的压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散文特色。本书收录了郁达夫最精彩的散文,向读者传达了郁达夫的散文中洋溢着的回肠荡气的诗的情调。本书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画面。
  • 梦幻西游之最强输出

    梦幻西游之最强输出

    骨灰级别的十开玩家,外号‘刷菜狂人’。28岁的老光棍,未知原因不幸遭雷劈。重生10年前,拥有‘最强辅助系统’的他,是否仍是刷币狂人?狗托的幸福人生能否让他满足?穷屌丝如何逆袭高富帅?一起来见证辣鸡大唐的崛起之路吧!
  • 绝色王爷爱丑妃

    绝色王爷爱丑妃

    人家是穿越,她上官晴也是穿越,想那些个穿越的姑娘们哪个不是倾国倾城的,就她命衰,连个清秀的面貌都没混到,真是失败。看看这脸,这身子,整个就一难民啊,有木有,还西秦四大世家的五小姐,这小姐当的也着实窝囊了点。没爹没妈就算了,也犯不着这也打那也骂的吧,她是谁啊?上官晴呀,特工组里一人挑十个猛男的上官晴啊,你们一个个的恶女,那手要是不想要了,告诉姐,姐保证一招之内废了它。这面具男是不是疯了,提的什么狗屁要求:什么?为了与自己相配要娶个丑女。姑娘正好合了你的要求,所以不知不觉中就成为了让人羡慕的六皇子妃。北堂胤,西秦六皇子,这哥淡定的有点过火了啊,可这样的人就唯独对我们上官晴姑娘淡定不起来。................................................................................................上官晴没想到自己是中毒才摊上这副吓死人不偿命的丑颜的,但是命好不能怪政府,烧个香也能碰见个师父帮自己解了毒,看姑娘我怎样丑小鸭变美天鹅,武功低手变绝世高手。北堂胤真的是不敢爱了,自己喜欢的人一个个的逝去,难道自己真是煞星,可这女人说她不怕,那么就让自己再与老天搏上一搏吧。................................................................................................【片段一某男生气中某女臭美中】某男霸气的拥着某女道:“都是因为下水救你,爷现在冷的很,不准动,给爷暖暖。”某女白痴道:“北堂胤,你真的生气了?好嘛,我答应你下次不跳了好不好。要不这样,下次换你跳河,我下去救你。”某男气结:“你这妖女。”某女道:“见过这么美的妖吗?”某男.........【片段二某男你已经中毒了】“晴儿,搬去我那院子住吧。”“不要,你那屋子的床太硬了,我睡不习惯。”“我让人去买些新的被褥铺上。”“你那屋子没有梳妆台,铜镜也太小了。”“我让人去置办套大的。”“你那院子花草树木太少,没有生气。”某女继续挑刺中。“我马上让人去种,绿意,你都记着夫人的要求,待会去吩咐何伯一一照办了。”“是。”小丫头在边上憋得想笑又不敢笑的。“晴儿现在可以搬过去了吧。”
  • 江山风雨情之雍正与年妃

    江山风雨情之雍正与年妃

    他,爱新觉罗•胤禛,历经九龙夺嫡,最终君临天下;她,名门闺秀,才貌双全。原本天作之合,佳偶一对,却阴差阳错,与爱擦肩。一个错付真心,一个心字成灰,一步错,步步过,错过今生,错过来世,何时才能真心真意爱一回?姐妹情深,兄妹情深,侯门一入深似海,爱恨情仇无止休。天赐良缘,天作之合,千里姻缘一线牵,鸳鸯误点为哪般。爱新觉罗•胤禛、年冰凝;爱新觉罗•胤祯,年玉盈,两兄弟、两姐妹,阴差阳错遇见你,生生世世不分离。本文讲述雍正皇帝与年妃的爱情故事,基本尊重历史,不宫斗,不滥情,不虐恋,数字军团靠边站,康熙也只打打酱油,偶尔搞笑,基本煸情,志矢不渝、无怨无悔,只为写出我心目中的四爷,写出我心目中的爱情。
  • 白露凝,秋水老

    白露凝,秋水老

    北方的秋,天光会缩短距离,并不和人商量。若是睡眠还依着老时间到来,会凭空多出一些昏暗寥落的时光,要用力气去打发才行。街道上流传的林放映爱慕街角报亭老板金枝的故事,也因之增加了许多的想象空间。一日黄昏,我调制奶茶,小芬斜着身子靠在柜台上说,都说金枝姐不喜欢林放映是因为他的沉闷性格呢。我看着小芬姣好的面庞说,芬,我们不了解一个人,就不要下评判。林放映有丰富的内心,只是人们不知道罢了。说完我给小芬倒茶,一并燃亮电灯,叹道,今天好像天黑得格外早。
  • 惊世天之子

    惊世天之子

    这本书就这样切了吧。我的第一本书,写的时间也确实有点久了,文笔生涩,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